glufetamab

搜索文档
ADC Therapeutics(ADCT)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12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二季度净产品收入为1810万美元 上半年总收入为3550万美元 均略高于去年同期[4] - 2025年第二季度非GAAP运营费用为4780万美元 同比增长8% 主要由于研发成本增加[28] - 2025年第二季度GAAP净亏损5660万美元 每股亏损050美元 同比增加主要由于一次性重组费用和研发支出[2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现金及等价物为2646亿美元 较上季度增加主要由于1亿美元私募融资[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ZYNLONTA单药治疗三线及以上DLBCL患者显示快速 深度和持久的疗效 安全性可控[9] - LOTUS-seven试验中ZENLANTA联合glufetamab在30名可评估患者中显示933%总体缓解率和867%完全缓解率[5] - LOTUS-five试验初步数据显示ZENLANTA联合rituximab总体缓解率80% 完全缓解率50%[16] - 边际区淋巴瘤II期试验显示85%总体缓解率和69%完全缓解率[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聚焦于ZENLANTA商业化机会和PSMA靶向ADC临床前项目 已终止其他实体瘤早期项目[8] - 预计通过关闭英国设施和裁员30% 显著降低运营费用 现金跑道延长至2028年[8][9] - 在DLBCL治疗领域 公司认为ZENLANTA有潜力成为二线及以上治疗的基础疗法[14] - 预计ZENLANTA在DLBCL领域峰值收入可达5-8亿美元 在惰性淋巴瘤领域可达1-2亿美元[10][1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对LOTUS-seven和LOTUS-five数据表示乐观 认为有潜力改变淋巴瘤治疗模式[15][27] - 预计2025年底前获得LOTUS-five无进展生存期数据 2026年上半年提交补充生物制剂许可申请[31] - 计划2025年底完成PSMA靶向ADC的IND准备工作[31] - 认为当前现金状况足以支持公司到2028年的运营[32]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Roche的CRL对DLBCL市场和公司合作的影响 - 公司认为DLBCL二线治疗领域仍存在未满足需求 LOTUS-five和LOTUS-seven试验设计不同 仍具竞争力[38][39] - LOTUS-five试验设计为420名患者 1:1随机 90%把握度 预计显示6个月PFS差异[40] 问题: LOTUS-seven和LOTUS-five试验的持久性数据 - 完全缓解率是持久性的良好预测指标 目前25/26例CR患者仍保持缓解 最长超过1年[48][49] - 将关注6个月和12个月时的CR持久性数据 未来更新中将提供更多成熟数据[50] 问题: LOTUS-seven与FDA的讨论计划 - 计划与FDA讨论潜在注册路径 包括二线或一线治疗的可能性[55][56] - 讨论将包括如何快速使有效方案惠及患者 以及未来更大规模研究计划[57] 问题: 惰性淋巴瘤领域的开发策略 - 边际区淋巴瘤II期试验计划入组50例患者 认为足以支持NCCN指南收录[63] - 当前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标准治疗的29% 认为40%以上将具有显著优势[64] - 在惰性淋巴瘤领域倾向于单药治疗 因安全性特征更适合长期治疗[65] 问题: 销售团队扩张和与Roche的合作 - 当前商业团队已覆盖90%DLBCL潜力市场 将增加营销和医学事务资源[70] - 目前无与Roche的商业或医学合作计划 LOTUS-seven数据将通过MSL渠道传播[71]
ADC Therapeutics (ADCT)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5-06-12 21:00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ADC Therapeutics(ADCT) - **行业**:淋巴瘤治疗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战略与产品潜力 - **ZENLANTA潜力大**:作为获批的单药疗法,在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具有快速、深度和持久的疗效,安全性可控,给药简单方便 。有望通过扩展至DLBCL早期治疗线和惰性淋巴瘤,触及更多患者,扩大商业机会 。可成为联合疗法的基础疗法,提高DLBCL的疗效标准,是无全身化疗的选择,可与glufetamab和rituximab联合[6][10]。 - **临床试验数据支持增长**:LOTUS - 7试验中ZENLANTA加glufetamab组合显示出高疗效和可控安全性,整体缓解率约93%,完全缓解率约87% 。LOTUS - 5试验安全导入部分数据显示50%的完全缓解率,是单药治疗数据的两倍 。这些数据使公司在复杂疗法和广泛可及疗法领域具有差异化优势,有望颠覆复发或难治性DLBCL市场,解锁显著增长[9]。 - **商业前景广阔**:通过扩展至一线治疗,将可寻址患者群体翻倍,获得更高市场份额,增加平均治疗持续时间,有望使ZENLANTA销售额大幅增长 。预计LOTUS - 5可使ZENLANTA峰值销售额达2 - 3亿美元,LOTUS - 7结合监管批准和药典收录,可使DLBCL总机会峰值收入达5 - 8亿美元,惰性淋巴瘤项目可额外带来1 - 2亿美元峰值收入,整体ZENLANTA在美国有望达到6 - 10亿美元峰值收入[28][29][30]。 LOTUS - 7试验情况 - **试验设计**:是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b期研究,探索ZELONTA(一种抗CD19 ADC)与glufetumab(一种抗CD20 CD3 T细胞接合双特异性抗体)的组合 。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进行三个剂量水平的ZELONTA与glafetamab或mosintuzumab的剂量递增;第二部分在大B细胞淋巴瘤中进行两个剂量水平(120微克/千克和150微克/千克)的Zelonta与批准的单药剂量glufetamab的剂量扩展 。主要终点是安全性和耐受性,次要终点是疗效、药代动力学和免疫原性[12]。 - **安全性**:组合总体耐受性良好,安全可控 。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最常见的3级以上治疗突发不良事件,发生率24%,与每种药物单独处方信息中报告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率相似,无叠加效应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发生率低,150微克/千克剂量的CRS发生率低于120微克/千克剂量,且多为1级 。未观察到新的安全信号,仅6例患者因不良事件停药,其中3例为严重不良事件[13][14][21]。 - **疗效**:总体缓解率约93%,完全缓解率约87%,26例完全缓解患者中有25例在数据截止时仍保持缓解,12例患者从稳定疾病或部分缓解转为完全缓解 。150微克/千克剂量的中位完全缓解时间为42天,短于120微克/千克剂量的80天 。基于科学证据和数据安全监测委员会建议,选择150微克/千克剂量扩展至100例患者[16][17][25]。 与其他疗法对比及市场应用 - **与其他疗法对比**:与双特异性单药疗法和新兴双特异性组合相比,LOTUS - 7的初始疗效数据具有高度差异化 。与其他广泛可及疗法相比,LOTUS - 5的初始数据表现良好 。与CAR T疗法相比,该组合无需复杂的制备过程,患者可快速开始治疗,对急需治疗的患者有吸引力[9][68][69]。 - **市场应用前景**:随着双特异性组合在更复杂社区中心的应用增加,预计该组合将在社区中心更广泛采用 。100例患者的试验数据有助于提交并有望被接受为NCCN指南中的首选方案,同时为监管讨论提供更大的安全数据库[41][5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未来计划**:LOTUS - 7预计今年年底分享更成熟数据,明年上半年完成100例患者的入组,今年晚些时候开始与监管机构接触,同时进行发表和潜在的药典策略 。LOTUS - 5预计今年年底达到预先指定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事件数量,明年上半年公布顶线结果并可能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 。惰性淋巴瘤预计今年和明年由主要研究者在医学会议上分享更多II期研究者发起试验(IIT)数据 。公司的基于exothecin的PSMA靶向ADC有望在今年年底完成研究性新药(IND)启用活动[31][32]。 - **问答环节要点** - **关于总生存获益**:目前数据显示完全缓解率高且持久,但需要更长随访时间来确定其与总生存的相关性,不过当前结果令人鼓舞[34][35][36]。 - **组合疗法的耐受性和应用**:组合疗法的毒性不高于单药毒性报告,未观察到叠加效应 。随着双特异性疗法在社区中心的应用增加,预计该组合将更广泛采用,ZELONTA在glufetamab之前给药似乎降低了其毒性[40][41]。 - **组合疗法的协同机制**:两种药物分别靶向B细胞上的CD19和CD20抗原,激活免疫系统,产生适应性免疫和记忆细胞,协同作用带来更好的疗效[44][46]。 - **治疗周期**:ZYNLATA单药治疗一线患者平均为三个周期,该试验中停止治疗的患者平均接受六个周期的Xelanta和六个周期的glufetamab,为固定疗程治疗,但疗效可持续[52]。 - **患者转换为完全缓解的原因**:药物激活免疫反应维持疾病控制,无需继续治疗 。此外,glafetamab可能产生初始肿瘤 flare,基于Luwano标准的初始评估可能低估疗效,后续反应会改善[53][55]。 - **监管申报**:100例患者的数据有助于提交并被接受为NCCN指南中的首选方案,为监管讨论提供安全数据库 。公司计划今年下半年与FDA讨论潜在的监管途径,但控制臂的选择尚不明确[58][59][60]。 - **与CAR T疗法的选择**:组合疗法是现货型的,患者可快速开始治疗,对急需治疗的患者有吸引力,适用于无法接受或不适合CAR T治疗或治疗后进展的患者[68][69]。 - **与罗氏的合作**:公司与罗氏密切合作,罗氏提供产品供应和临床、监管方面的宝贵见解,未来将继续合作,具体合作方式有待进一步评估[70][71]。 - **停药原因和完全缓解率标准**:停药最常见原因是医生或患者在达到满意缓解后决定,其次是达到最大治疗周期、打算过渡到细胞疗法和不良事件 。医生认为完全缓解率达到或高于70%且具有与其他双特异性组合相当的持久性,该组合疗法在临床上将与其他治疗选择区分开来[77][79]。 - **安全性对比和剂量选择**:与glufetumab单药治疗相比,该组合降低了CRS和ICANS发生率,150微克/千克剂量的CRS发生率更低且级别更轻 。选择150微克/千克剂量扩展的原因包括CRS发生率和级别降低、中位完全缓解时间短以及临床药代动力学建模显示更高剂量有更深缓解的可预测概率[83][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