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a

搜索文档
一场CEO隐身的发布会,一款定价狠辣的“半价Model 3”
雪豹财经社· 2025-07-26 08:17
为年轻而来 Fast Reading 作者 | 陈序宁 编辑 | 黄运涛 杭州电竞中心,距离晚上七点的发布会还有一个小时,零跑汽车董事长、CEO朱江明早早就来到了现 场。 雪豹财经社在现场看到,他身穿带有零跑Logo的黑色短袖T恤,先是在门口的展区转了一圈,又跑到 会场后台瞧了瞧,整个过程中,他不时跟身边的几位同事低语几句。 ■ 零跑汽车旗下B系列首款纯电轿车零跑B01正式上市,瞄准的是10万元级新能源轿车市场。 ■ 零跑B01售价仅约为Model 3的一半,有望在上市后迅速打开局面,成为零跑销量增长的新引 擎。 ■ 朱江明透露,2026年将是零跑的大年,会推出五到六款车。 七点整,朱江明已准时落坐在会场偏右侧第一排的位置,而正对舞台中心的一大片区域,被预留给了 媒体。接下来的一小时中,在这个最多能容纳5000人的会馆,朱江明只须扮演好一个角色:一位安静 的观众。 当晚发布会的主题是"为年轻而来",这是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第一次在重要的新品发布会上没有登 台演讲。这一次,他将舞台交给了更年轻的管理层,整场发布会由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主持。刚 开场,曹力就调侃起了朱江明,"B01是给年轻人做的车,朱总觉得自己 ...
狙击小鹏,零跑B01冲向A级轿车市场
雷峰网· 2025-07-25 16:01
" 零跑B系列今年将发布3款车型,冲击年销50万辆。 " 作者丨马广宇 编辑丨田哲 除了成为第二个理想,零跑也想成为第二个小鹏。 7月24日晚,零跑汽车旗下B系列首款纯电轿车——零跑B01正式上市,作为定位"年轻人的高品质智能轿 车"的B01,该车起售价仅为8.98万元。从售价来看,零跑已经开始向10万级纯电轿车市场迈进。 10万级轿车市场已经成为厮杀的下一步重点。据官方介绍,目前B系列将会在2025年发布3款车型。而根 据目前泄露的信息,三款新车为B01、B10,以及B05,大概率都会覆盖围绕10万元级市场。 这一价格段考验的是车企的成本控制能力,而这恰好是零跑长期以来"全域自研"的优势所在,在自研的前 提下,零跑B01以8.98万元的售价既能下探到A0级市场实现降维打击,高配版本也能在配置上与小鹏 MONA M03、比亚迪秦 PLUS EV等主流竞品掰掰手腕。 目前,小鹏MONA M03月销量稳定1.4万台左右,拿下这一市场,足以让零跑以更快的速度实现年50万销 量目标。 具体来看,零跑B01带有激光雷达版本的车型标配了高通骁龙8295P智舱芯片以及高通8650智驾芯片, 除了保证座舱智能系统的更新迭代, ...
零跑向小鹏MONA开了一枪
华尔街见闻· 2025-07-25 12:25
公司战略与产品定位 - 零跑B01轿车以8.98万元起售价切入十万级智能轿车市场,激光雷达版本起售价11.38万元,目标推动月交付量突破5万辆[2] - 公司采用"半价Model3"策略,主打续航、驾控、智能、空间、颜值和全维安全的综合优势,瞄准家庭主流用户[5][15] - 产品规划上,明年将推出5-6款新车,覆盖A/B/C/D全系列,其中D系列定位旗舰豪华车型[17][18] 市场机遇与竞争格局 - 10万元以下车型市场前5个月销量增长51%,全年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25%[3] - 竞品密集布局该市场,包括小鹏MONA M03(月销1.4万辆)、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等[3][8] - 当前10万以下车型智能座舱渗透率仅51%(行业平均76%),AEB功能渗透率10.7%,存在智能化升级空间[5] 产品差异化优势 - 设计创新:采用无拐点侧面曲线、Pantone定制摩根粉色,内饰借鉴宜家洞洞板留白理念[5] - 智能化配置:搭载高通SA8295P座舱芯片+双AI语音大模型,激光雷达+高通8650芯片实现高阶智驾下放[5] - 驾控性能:与Stellantis合作开发底盘,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架,中欧团队联合调校[6][7] 成本控制与盈利策略 - 通过全域自研实现成本优势,宣称"不仅不亏本,毛利率还要稳步上升"[9][16] - 董事长朱江明强调100万年销量是生存底线,400万辆为长期目标,需保持每款车型持续热销[11][18] 全球化与产能规划 - 2024年出口目标5万辆(2023年1.3万辆),欧洲市场本地化制造将推动增量[20] - 慕尼黑车展将发布第三款新车,2025年进入产品大年加速全球布局[17] 技术路线选择 - 坚定纯电路线,认为增程式适合15万以上市场,随着800V高压快充普及,纯电占比将提升[22] - 电芯成本已降至0.3元/Wh,基础设施完善进一步利好纯电发展[22]
零跑B01价格预测
数说新能源· 2025-07-24 10:42
价格预测区间 - 基础版(低配)价格区间7 98-8 98万 依据为零跑B10起售价9 98万元且轿车通常比同平台SUV低1万-2万元 配置特点包括续航400km左右 精简360全景影像和L2辅助驾驶等功能 [5] - 主力激光雷达版价格区间11 98万-12 98万 依据为盲订已开放的650/550激光雷达版对标B10同级配置 配置特点包括650km续航 27个感知硬件 高阶智驾和后排魔术空间 [5] - 顶配价格小于15万 官方定位为15万级 兼顾品牌溢价与成本的天花板价格 [5] 竞品对标 - 对比小鹏MONA M03(10 98万起)和比亚迪海豹06 EV(10 98万起) 零跑需更低定价抢占市场 [5] - 零跑B10"激光雷达下放至12万级"的成功策略将延续到B01 [5] 品牌策略 - 零跑2025年销量目标50万-60万辆 需靠B01打开10万级轿车市场 "低价高配"是核心打法 [5] - 朱江明公开表示"在优衣库价格卖香奈儿品质" 暗示极致性价比 [5] 主机厂电芯采购 - 主机厂电芯采购需兼顾性能和成本 [8] 比亚迪出海 - 比亚迪出海策略中发力东南亚市场 [8] CATL市场动态 - CATL在储能市场的增长高于动力市场 [11]
信达国际港股晨报快-20250724
信达国际控股· 2025-07-24 10:16
报告核心观点 - 维持特步国际和安踏体育“买入”评级,看好其在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前景,认为恒指有望上望26,000点,市场受贸易谈判、经济刺激政策等因素影响[2][8][14] 公司研究 特步国际 - 2Q25总零售流水按年放缓至低单位数增长,主品牌线上表现佳,预计电商业务增长趋势将保持,4Q25起落地DTC转型,计划收回部分门店,DTC战略聚焦提升效率,布局购物中心和奥莱渠道[7][8][9] - Saucony 2Q25流水按年增长超20%,维持全年目标及未来3年收入翻倍指引,聚焦高端定位,推进品牌升级,Merrell维持高速增长,未来加强产品研发[9] - 预计FY24 - 27E收入及净利润复合增长分别约为7%/11%,按7月21日收市价对应FY25E/26E财年9.6x/9.0x预测市盈率,FY25E估值折让约35%,预期FY25E恒常派息比率维持约50%,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HK$7.40[8][9] 安踏体育 - 2Q25流水表现稳健,重申FY25E指引,安踏主品牌流水增速略放缓,FILA及其他品牌大致符合预期,主品牌推进线下门店结构优化和线上渠道管理调整,预期2H25流水提速[14][15] - FILA 2Q25总流水按年中单位数增长,Fila Kids和Fusion系列表现佳,其他品牌流水按年增长50 - 55%,预期流水增长高于主品牌和FILA[15] - 集团库存健康,零售折扣稳定,推进新店型落地,创新店型反映市场洞察和精细化运营能力,预期经营利润率/净利润率维持20%中端/20%低端[15] - Amer 1Q25季绩胜预期,上调全年收入增长及经调整EPS指引,8月中旬公布季绩,市场预期其收入/经调整净利润复合增长13.5%/40.4%,增厚安踏投资收益[15] - 完成对Jack Wolfskin的业务收购,预计2H25全面反映业绩,虽增厚收入但前期或摊薄利润率,该品牌定位与安踏现有品牌互补,填补市场空白[16][17] - 维持收入及盈利预测,预期FY23 - 27E收入及净利润复合增长分别为11.1%/15.6%,按7月21日收市价对应FY25E/26E财年17.0x/14.9x预测市盈率,FY25E估值折让约32%,重申“买入”评级,目标价HK$108.08[17] 行业研究 体育用品行业 - 内地消费市道复苏力度缓慢,体育用品行业短期估值修复空间受限,但安踏的品牌定位和多品牌战略有助于探索细分市场需求[17] 宏观经济 - 美国5月中旬押后对等关税90天,内地上半年经济较预期平稳,现阶段加推经济刺激方案意愿不大,企业盈利改善有限,港股成交活跃,资金板块轮动,中美将启动新一轮贸易谈判,关税战局缓和,恒指上望26,000点[2] 企业动态 - 中微半导拟发H股赴港IPO,立讯精密董事会通过H股上市议案,阿里将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阿里云百炼上线Qwen3 - Coder,TCL电子上半年TV出货量增长,优必选建设产线扩充产能,蔚来乐道L90开启试驾,小鹏MONA M03累计交付15万辆,金力永磁拟发行可换股债券,中创新航预计半年净利润增长,商汤进军具身智能,宜搜科技拟配股,华新水泥业务收入存不确定性,丽新发展贷款再融资部分银行未表态,长建考虑出售UK Rails业务,金沙中国第二季EBITDA上升,药明生物预期中期盈利增长,中信金融增持光大银行[24][25] 经济数据 - 展示了各国指数、商品、外汇、利率、ADR等收市价及变动情况,以及本周各地重要经济数据事项[6][26]
哪吒汽车被曝虚增销量!经销商:厂家说别人都在这么干;黄仁勋:总感觉公司快倒闭了!33年时刻承受压力;京东,一日连投三家机器人企业
雷峰网· 2025-07-22 08:37
英伟达CEO黄仁勋访谈 - 英伟达CEO黄仁勋坦言33年来始终承受巨大压力 每天感觉公司濒临破产 并以"离破产只有30天"警示团队[4] - 黄仁勋计划工作至80岁 强调技术迭代速度迅猛 需保持高度警惕[4] - 黄仁勋称华为是"可敬的竞争对手" 与BAT保持合作关系 特别提及与小米雷军长期合作开发AI及自动驾驶项目[9] 哪吒汽车销量造假事件 - 哪吒汽车被曝15个月内虚报销量64719辆 占同期总销量11.7万辆的55%以上[6] - 经销商证实厂商要求将未售车辆提前投保计入销量 称为获取新能源补贴[6] - 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已进入司法重整阶段 2024年一季度销量仅千辆 较2022年15.2万辆峰值大幅下滑[7] 京东具身智能布局 - 京东单日连续投资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三家具身智能企业[7] - 成立具身智能专项部门 前商汤副总裁沈徽负责 推出整合平台JoyInside对接多款机器人产品[7] - 计划在WAIC大会宣布与主流消费机器人品牌合作 覆盖AI潮玩/教育机器人等领域[8] 小米汽车新品动态 - 小米第三款车昆仑N3路测曝光 车长5.2米 定位大型SUV 预计售价40万元[10] - 采用方正造型+蚌壳式尾门 或搭载1.5T增程系统 将直接竞争理想/问界车型[10] - 此前已发布SU7/YU7两款车型 加速完善产品矩阵[10] 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展 - 宇树科技启动IPO辅导 C轮融资后估值达120亿元 投资人预测上市后市值或超1000亿[12] - 具身智能公司估值分层:智元(150亿)/宇树/银河通用为第一梯队 星海图等50亿级为第二梯队[12] - 摩根士丹利预测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十年最大科技投资主题 中国供应链占比达63%[13] 自动驾驶领域竞争 - 特斯拉Robotaxi在奥斯汀运营区域扩展至108.8平方公里 与Waymo展开"地盘争夺战"[27] - Waymo迅速反击将运营区扩大至233.1平方公里 双方持续扩大测试范围[27] - 特斯拉被发现在大理石瀑布地区测试验证车辆 预示可能进一步扩展服务区[28] 印度制造业现状 - 印度政要承认80%电视机/iPhone零部件依赖中国进口 本土仅完成组装环节[30] - 印度制造业在电池/机器人/电机/光学技术等领域落后中国至少十年[31] - 当前"印度制造"实质为来料加工 缺乏核心零部件生产能力[30] 其他科技动态 - 字节跳动投资60亿元建设AI旗舰医院 规划800张床位 2029年投入使用[19] - 小红书测试公众号文章导入功能 支持一键生成杂志排版 加码长内容生态[20] - 微软SharePoint服务器遭零日漏洞攻击 超10000家组织面临风险 涉及多国政府机构[30]
合资车企反攻:先杀死自己,才能活下去
晚点Auto· 2025-07-21 23:28
合资品牌战略转型 - 日产全球高管2023年4月考察中国市场后认可中国电动车设计、智能化及驾驶体验,决定授权中国团队主导车型企划、研发及造型工作 [3][4] - 新模式首款产品东风日产N7上市50天大定破2万台,6月销量超6000台,位列合资新能源榜首及中大型纯电轿车第三 [4] - 广汽丰田铂智3X上市1小时订单破1万台,标志合资品牌从防守转向进攻 [4] 定价与产品策略 - 合资品牌打破传统定价体系,东风日产N7定价11.99万-14.99万元,低于同尺寸燃油车天籁 [6][7] - 广汽丰田铂智3X起售价从bZ4X的20万元降至11万元,激光雷达智驾版定价14.98万元且最畅销 [9][10] - 奥迪A5L预售价压至25万元级别,高配版搭载华为智驾技术且不超过30万元 [9] 技术配置与供应链 - 合资车型简化配置差异,东风日产N7全系标配400V平台、3C快充,4个版本搭载云毯座椅 [9] - 大众、通用等将高阶辅助驾驶作为核心卖点,上汽通用"至境"品牌6款新车全面部署该功能 [12] -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占全球装车量前十中的六席,激光雷达成本降至千元级 [22] 本土化放权与研发 - 丰田中国首次由中国人担任副董事长,实施"中国首席工程师体制"主导电动车及经典车型研发 [16][17] - 东风日产N7由中国团队首次主导设计日产品牌新能源车,采用动态发光车标获全球支持 [17] - 大众在合肥建德国外最大研发中心VCTC,开发中国专属A级车平台CMP [18] 市场格局与竞争逻辑 - 合资燃油车市场份额从五年前61.6%跌至不足35%,电动车占比从2020年5.9%升至2024年49.4% [21] - 合资品牌通过燃油车降价输血电动车,广汽丰田挖角新能源销售团队并补贴门店 [22] - 行业进入"OPPO vivo时刻",竞争焦点转向成本控制、渠道效率等基础能力 [25][26] 开发效率提升 - 合资车型开发周期从四年缩短至两年内,东风日产N7原型车通过员工评审优化配置 [18] - 上汽大众纯电/混动项目由上汽研发总院独立开发,拥有定价权与产品定义权 [19]
蔚来盈利,还得靠低价爆款?
美股研究社· 2025-07-21 20:33
核心观点 - 蔚来汽车面临严峻的财务和销量压力,乐道L90被视为扭转局面的关键产品 [3][5][6] - 公司上半年累计交付11.4万辆,仅完成全年44万辆目标的25.9%,远落后于竞争对手 [5][24] - 乐道L90采取低价策略,整车预售价27.99万元起,电池租用版19.39万元起,较竞品理想L8便宜3万元 [8][22] - 资本市场反应积极,发布会后港股股价累计涨幅一度超过27% [11] - 公司计划通过乐道L90实现月销2.8万辆,目标四季度盈利 [31] 产品策略 - 乐道L90定位大型家庭SUV,主打"座座都是VIP"的空间体验和家庭出行需求 [18] - 产品设计更接地气,包括240L前备箱、可调第三排座椅、静音电吸门等配置 [21] - 采取"发布即交付"策略,打破蔚来传统"期货交付"模式 [18] - 乐道与蔚来品牌在研发、服务、营销领域进一步整合,实现资源复用 [18] 市场竞争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小米、理想、零跑、小鹏月销量稳定在2.5-4万辆,蔚来仅1-2万辆 [14] - 低价策略成为行业趋势,零跑采取"对标优衣库"的成本定价策略,小鹏通过"智驾平权"降维打击 [25][26] - 乐道L60因定价不够亲民、渠道建设滞后、交付瓶颈等问题未能成为爆款 [13][14] - 理想汽车面临乐道和零跑等对手冲击,家庭定位优势被削弱 [34][35] 内部改革 - 公司推进"基本经营单元CBU"组织变革,优化协同效率并降低成本 [17] - CEO李斌亲自参与供应链采购和核心零部件价格谈判 [17] - 重构销售与交付体系,乐道区域销售融入蔚来主品牌架构 [18] - 目标将毛利率提升至15%左右,销售管理费用率控制在10%,研发费用率6%-7% [31][32] 财务目标 - 2025年一季度收入120.35亿元,同比增长21.5%,净亏损67.5亿元,同比扩大30.2% [29] - 累计亏损已达千亿元,投资者对持续亏损态度谨慎 [31] - 计划通过乐道L90实现月销2.8万辆,贡献下半年50%销量目标 [31] - 公司称四季度盈利是必须实现的目标,否则意义将完全不同 [35]
瑞银前瞻中国汽车业 Q2 盈利:新势力控本增效,传统车企出口发力
智通财经· 2025-07-18 22:21
行业整体展望 - 中国汽车行业第二季度盈利预计整体稳定,新势力电动车企通过成本管控改善业绩,传统车企通过出口和高端化抵御利润率压力[1] - 瑞银预计多数公司二季度盈利将符合或略高于买方预期,新势力车企理想/蔚来/小鹏费用管控严格,传统车企比亚迪/长城/吉利抓住出口与高端化机遇[1] 新势力电动车企分析 理想汽车 - 二季度交付11.1万辆(L6占比47%),销量环比增20%,同比增5%,收入预测较Visible Alpha共识低11%[5] - 毛利率假设19.5%(环比降30基点),研发费用26亿元(环比增1亿),营业利润预测9.26亿元(较共识低14%),净利润15.26亿元(较共识高10%)[5][6] 蔚来汽车 - 二季度交付7.2万辆(Onvo L60占比24%),销量环比增72%,毛利率12.5%(环比升230基点)[7] - 营业费用70亿元(较共识低1亿),营业亏损46.38亿元(较共识低4%),预计盈利略好于买方预期[7][8] 小鹏汽车 - 二季度交付10.3万辆(Mona M03占比38%),销量环比增10%,汽车毛利率12.0%(环比升150基点)[9] - 营业亏损4.57亿元(较共识高7亿),净亏损3亿元(较共识低7亿),预计盈利适度超出买方预期[9][11] 传统车企表现 比亚迪 - 出口量创历史新高(占销量21%),单车净利润达8800元,海外业绩支撑盈利[3] 长城汽车 - 魏牌和坦克品牌销量占比26%,高端化推动盈利环比回升[3] 吉利汽车 - 盈利预计接近一季度水平,公司结构复杂导致预测难度较大[3] 产品与市场动态 - 理想i8将于7月底亮相,比亚迪海外扩张和长城高端化受瑞银看好,小鹏G7面临竞争压力[4] - 新车型理想i8/蔚来Onvo L90/小鹏G7的销量表现比盈利更重要[2] 财务数据对比(小鹏汽车) - 二季度车辆收入68.19亿元,服务收入12.93亿元,研发费用14.67亿元,单车均价16.5万元[12] - 车辆毛利率从一季度的5.5%提升至二季度的6.4%,全年预计达12.0%[12]
蔚来盈利,还得靠低价爆款?
新浪财经· 2025-07-18 21:21
蔚来汽车现状与挑战 - 公司上半年累计交付11.4万辆,距离全年44万辆目标差距显著,乐道L60未能实现预期"爆单" [1][4]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蔚来销量在新势力中落后,月销量徘徊在1-2万辆,而小米、理想等对手月销达2.5-4万辆 [4][12] - 公司一季度净亏损67.5亿元,同比扩大30.2%,累计亏损已超千亿元 [13][14] 乐道L90的战略定位 - 乐道L90定位大型家庭SUV,整车预售价27.99万元起,电池租用版19.39万元起,低于市场预期30-35万元区间 [1][11] - 产品聚焦家庭出行痛点,强调三排座空间体验,新增前备箱、静音电吸门等实用配置 [7][11] - 定价较理想L8便宜3万元,较预期理想i8便宜约7万元,但部分用户认为溢价空间仍存 [11][12] 销售与交付体系改革 - 乐道L90实现"发布即交付",供应链和产能准备充分,打破蔚来"期货交付"传统 [8] - 乐道销售体系融入蔚来主品牌架构,价格策略和促销活动统一管理,中后台资源复用 [8] - 公司推进"基本经营单元CBU"组织变革,CEO李斌亲自参与供应链谈判以优化成本 [7][14] 市场竞争与盈利目标 - 低价策略成为行业主流,零跑和小鹏通过成本定价或智驾平权实现销量突破 [12] - 蔚来计划四季度盈利,目标乐道L90月销2.5万辆,整体月销5万辆,毛利率提升至15% [14][16] - 若乐道L90成功,可能冲击理想的市场地位,并推动行业格局洗牌 [16] 品牌与渠道问题 - 乐道L60因交付瓶颈和渠道建设滞后导致订单流失,三四线城市覆盖不足 [3][4] - 蔚来与乐道品牌协同性导致乐道独立定位模糊,曝光度低于竞争对手 [3][4] - 资本市场对乐道L90反应积极,港股股价累计涨幅一度超2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