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氏股份(300498)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15:16
市值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 2024年12月审议通过《市值管理制度》,强化市值管理,规范相关行为,维护公司与投资者合法权益 [1] - 并购重组:2024年12月以16.1亿元收购环保企业筠诚和瑞91.38%股权,向绿色循环经济转型;2025年2月战略入股安佑集团,加强饲料供应链合作 [2] - 现金分红:2024年实施2次现金分红,共计16.6亿元,自2015年上市累计分红267.96亿元;2025年4月提出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分红13.2亿元,并计划2025年中期再次现金分红 [3] - 投资者关系管理:2024年至2025年一季度举办83场投资者交流活动,接待1688位机构投资者,披露18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4] - 信息披露:2024年信息披露工作获深交所评级A级 [5] - 股份回购:2024年9月计划以9 - 18亿元自有资金回购A股股票,截至2025年4月8日累计回购6.6亿元 [6] - 舆情及危机管理: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未出现重大负面舆情与危机事件 [7] 董事长致辞 41年发展历程回顾 - 成功原因:企业文化“齐创美满,责任在我”“齐创共享”;保持战略定力,以“固本强基,稳健发展”为总基调;强化技术与创新;合理调整组织架构;创新与运用经营管理理论和工具 [9] - 发展阶段:1983 - 1996年全面快速发展期;1997 - 2006年单主业向双主业结构调整发展期;2007 - 2018年跨越式发展期;2019年至今创新发展期 [10] - 上市十年成果:总资产增长2.87倍,营业总收入增长2.18倍,净资产增长1.91倍,累计净利润474亿元,拟累计分红281亿元,分红率60%,员工人均创收增长1.56倍 [10] 行业趋势与温氏的选择 - 行业格局:我国畜牧业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12] - 公司选择:以党的政策方针为导向,巩固四大养殖主业基础,升级相关业务,创造就业、效益和产品 [12] 一季度生产经营情况 业绩拆分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21亿元,养猪业务盈利24亿元,养鸡业务亏损3亿元,其他业务盈利与“总部费用及其他”费用基本平衡 [13] 畜禽产量 - 销售生猪859万头(毛猪和鲜品817万头,仔猪42万头);肉鸡2.8亿只(鲜品4600万只,鲜销比例16%,熟食310万只);肉鸭1100万只 [14] 主要产业情况 - 猪业:能繁母猪约185万头提前达成年底目标;3月窝均健仔数11头以上,猪苗生产成本290元/头以内,肉猪上市率93%以上;一季度肉猪养殖综合成本降至6.3 - 6.4元/斤,季度环比下降0.4元/斤;肉猪有效饲养能力提升至3900万头以上 [15] - 禽业:一季度鸡价低迷,行业普遍亏损;3月毛鸡均重4.4斤,销售渠道通畅;肉鸡养殖上市率95%以上,料肉比2.81;一季度毛鸡出栏完全成本降至5.6元/斤左右 [16][17] 资产负债表修复情况 - 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降至51%左右,比上年末下降2%,希望2025年底降至45%左右 [18] 未来展望 - 保持战略定力,围绕降本提效等专项行动,巩固并提升核心竞争力 [20] Q&A 公司整体 - 企业愿景:实现“千亿企业 百年温氏”,保持行业第一梯队,持续发展 [21] - 发展空间:畜禽养殖行业空间广阔,公司产值占比小,成长空间大 [23] - 保持竞争力:争取畜禽主业每年降本增效4% [24] - 业务营收占比规划:养猪业务营收占比60%左右,养鸡业务30%左右,其他业务10%左右 [25] - 文化基因:“责任在我”理念是保持发展韧性和成长的重要基因 [26] - 与非洲猪瘟前区别:心态更有危机感;能力上生物技术等方面进步,疫病防控技术提升;管理依靠数据和模型,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工具 [26] 养猪业务 - 成本下降空间:科技创新、精细化管理、数字化和智能化应用等 [27] - 成本目标:暂不调整年初制定的不超过6.5元/斤的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目标 [27] - 养猪模式:以紧密型“公司 + 农户”经营模式为主,适当尝试其他模式 [28] - 提升业绩方式:倾向向内挖掘潜力、向存量要效益 [28] - PSY差异原因:统计口径有差异,生产成本受多种因素影响 [29] 养鸡业务 - 中华土鸡市场:看好未来前景,联合成立“中华土鸡美食文化推广中心”,有望提升市场份额 [31] - 业务规模对比:2024年白羽肉鸡销售量约2500 - 2600万只,黄羽鸡业务规模大 [32] - 一季度盈利情况:白羽鸡鸡苗业务盈利,养殖业务略有亏损 [33] 其他方面 - 管理成效:提升疫病防控技术,建立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推进“从严治企”,形成良好氛围 [35] - 激励管理团队:通过滚动实施精准股权激励、股份锁定等手段,持续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36] - 年轻人成长通道:构建行政干部、技术职务及技能技工评级三大晋升发展路径 [37] - 中美关税战影响:对生产成本影响较小,通过储备原料、多元化进口、豆粕减量替代、期货套保等保障原料安全和成本 [38] - 市值管理:核心是使市值合理反映公司竞争力和基本面,加强与投资者沟通,配套回购、分红等方式增强信心 [39] - 发债计划:年度董事会审议通过发债议案,未发行,根据资金需求和市场情况决定 [40] 董事长总结 - 上市十周年组织投资者活动,如投资者走进温氏、全国生猪产业大会、中期分红等 [41] - 愿景是打造“千亿企业 百年温氏”,坚守大农业赛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41]
盐津铺子(002847) - 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15:15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53.04 亿元,同比增长 28.8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6.40 亿元,同比增长 26.53%;基本每股收益 2.36 元,同比增长 25.53%;净资产收益率 40.86% [5] - 2024 年销售费用为 6.63 亿元,同比增长 28.52%;管理费用 2.19 亿元,同比增长 19.92% [13] - 2024 年电商渠道实现收入 11.59 亿元,同比增长 39.95%,收入占比提升至 21.86% [13] - 2024 年休闲魔芋实现 8.38 亿收入,同比增长 76.09%;蛋类零食实现 5.80 亿收入,同比增长 81.87% [8] - 2024 年毛利率为 30.69%,2024 年毛利率同比下降 2.85 个百分点,但净利润大幅增长 [6] - 2024 年经销商客户数量从 23 年的 3315 家发展为 3587 家,增长 8.21%;2024 年开始布局海外市场,24 年海外销售收入 6200 多万,2025 年第一季度海外增速较高且高于公司营业收入增速 [5] 品牌与品类策略 - 2024 年启动品类品牌战略,主推“大魔王”和“蛋皇”,已构建辣卤零食品牌“大魔王”、健康蛋类零食“蛋皇”、深海零食品牌“31°鲜”、休闲烘焙品牌“憨豆爸爸”、蒟蒻果冻品牌“蒟蒻满分”等品牌矩阵 [2][3] - 未来品牌品类策略围绕“渠道为王、产品领先、体系护航”战略主轴展开,六大品类(未来的第七、第八)均会跑出强势单品 [3] - 持续聚焦 6 大核心品类,包括辣卤零食、深海零食、烘焙薯类、蒟蒻果冻布丁、蛋类零食和果干坚果等,力争未来几年把现有六大品类做到行业数一数二,同时积极探索、打造新的增长品类 [6][14] 核心品类发展规划 魔芋品类 - 2025 年进行全渠道、全球布局,国内通过电商和线下渠道形成矩阵推高品牌势能,定量流通渠道重点销售;海外以自有品牌“Mowon”打通当地主流渠道,研发本土化产品打造根据地市场 [4] - 从 2021 年的 1.17 亿至 2024 年的 8.38 亿,3 年复合增速达到 92.88%,增长 7 倍多;2025 年预计在国内和泰国继续进行产线建设 [9] 蛋类零食 - “蛋皇”鹌鹑蛋持续通过研发打造辨识度,进行差异化竞争,原材料完全自主可控,产品有“可生食级”和“无抗生素”权威标签 [4] 产能与供应链 - 魔芋车间通过预备厂房全面投产、原有厂房产能提升以及安排新的车间和设备建设,配置的产能能满足市场需求 [5] - 魔芋品类拥有从一产开始的完备供应链,2025 年预计在国内和泰国继续进行产线建设 [9] 市场与渠道策略 - 坚定执行全渠道、多品类发展,持续强化渠道渗透,提升产品力,聚焦品牌建设,构建业务结构、组织架构体系化升级和创新 [6][7][12] - 电商业务未来继续聚焦大单品策略,复制和打造更多线上超级爆款,提升传统货架电商平台收入,打造爆品矩阵,全面提升品牌力 [13][14] 行业发展前景 - 休闲食品行业进入全渠道精耕时代,线上线下融合加速,社交电商、会员制商超、零食量贩等新零售业态成为核心增量来源 [10] - 国货崛起,本土企业竞争环境好,新老厂商推动行业革新,“国产新势力”提升国货品牌质量及知名度 [8][11] - 休闲食品国货品牌在休闲辣味、卤味、健康等新兴赛道发力,形成品类替代 [8][11] - 数字化升级催生新营销模式,通过“社交 + 电商 + 私域流量”直接触达消费者,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 [11] - 渠道变革成为关键增长引擎,零食量贩店推动下沉市场渗透,山姆会员店等高端渠道孵化爆品 [9][12]
恒星科技(002132) - 002132恒星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5-04-30 15:12
公司业绩 - 2024 年营业收入 50.85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60.75 万元 [2]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11.17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67.00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90.50% [2] 有机硅项目优势 - 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园区内水、电、蒸汽、甲醇和盐酸等资源丰富,可就近取材,具有原材料成本优势 [2] - 将持续通过技改升级,加强市场管理、内部挖潜等措施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 [2] 金刚线产品与钨丝母线 - 金刚线产品 2025Q1 营收同比微降 0.83 [2] - 公司持续关注钨丝市场情况,研发储备了钨丝冷拉技术,目前钨丝母线通过部分市场采购,部分自产的方式满足生产需求 [2][3] 黄金矿业务 - 2025 年 3 月底,全资子公司赤峰市永金矿业有限公司获得龙头山金矿的采矿权 [3] - 2025 年 4 月上旬,永金矿业与内蒙古第十地质矿产勘查公司签订协议,出资委托其承担龙头山金矿详查工作,明确核实金矿范围内的金金属资源储量情况 [3] 未来盈利增长点 - 金属制品板块深挖降本增效,提升产品盈利能力,提升行业地位和品牌价值 [3] - 化工板块推进有机硅项目技改升级,优化产品成本,提升产品竞争能力 [3]
海亮股份(002203) - 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15:12
股价与业绩 - 公司股价受多重因素影响,存在短期不确定性,公司专注业务发展,以良好治理和业绩回报投资者 [1] - 2024 年第四季度报表利润亏损,受资产减值计提、转固增加、汇兑损失等影响,2025 年一季度利润表现较好 [2][4] 全球布局 - 公司在全球设有 23 个生产基地,其中国内分布于浙江等省市,海外分布于美国等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铜管、铜棒制造企业 [2] - 公司长期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境外有 12 个生产基地,可应对外部因素变化,会根据市场调整策略 [5] 新兴市场 - 随着全球科技产业发展,消费电子等领域对散热方案需求升级,铜材成为热管理系统核心材料,公司新兴市场业务进展详见信息披露 [3] 组织与人才 - 公司将人才工作视为“一号工程”,构建人才供应链,推进组织与人才跃迁工程,一方面聚焦员工成长,搭建培训体系,加强一线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完善定岗定编定标体系,规范人才选拔任用发展 [4] 美国工厂 - 美国工厂运营正常,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一季度产量按计划稳步提升,已形成 3 万吨铜管年产能,本土化生产与供应链服务能力支持业务发展,具体进展数据详见公告 [7] 铜箔业务 - 2024 年铜箔行业发展承压,海亮新材去年上下半年各亏损 1.4 亿,甘肃海亮产能利用率逐年提升,研发有突破,技术经济指标达行业先进水平 [8][9] 关联交易 - 公司与海亮财务公司 2024 年度合计存入金额 2762.68 亿元、合计取出金额 2755.59 亿元,按协议开展业务并控制风险 [9] - 公司及子公司与关联方日常经营性关联交易属正常业务范围,价格公平合理,符合法规要求,履行审核程序,对公司独立性无影响 [9]
海亮股份(002203) - 002203海亮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30
2025-04-30 15:08
公司经营业绩介绍 - 董事会秘书介绍公司2024年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业绩 [1] 主营业务发展方向 - 公司将稳固国内业务,同时依托先发优势推进海外本土化产能建设,提升海外业务贡献 [1] 铜排业务情况 - 铜排等新业务收入及毛利率提升,源于新兴领域客户要求高,公司凭借优势进入供应链形成差异化毛利空间 [2] - 公司将散热相关铜材业务提升至战略高度,整合研究院、设立决策委员会推进技术落地,具体产量指引关注年报及后续公告 [2] 铝代铜应对措施 - 公司关注铝代铜趋势,已进行近十年产线技术准备,具备成熟铝管生产能力,有能力应对产业迭代成本 [2] 关税政策影响 - 四月份以来关税政策对公司海外业务影响较小,全球布局先发优势使其能应对不确定性 [2] 铜箔业务进展 - 2024年铜箔行业发展承压,甘肃海亮产能利用率逐年提升,研发有突破,各项指标达行业先进水平,未来将围绕尖端技术创新 [2][3] 美国工厂表现 - 美国工厂运营正常,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一季度产量按计划稳步提升,本土化生产与供应链服务能力支持业务并产生正贡献,具体进展数据详见相关公告 [3]
华昌达(300278) - 华昌达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2025-04-30 15:08
公司业绩与财务情况 - 2024 年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收入 26.01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762.53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0.1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4.42% [4] 行业发展前景 - 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智能装备深度融合,将提高智能装备性能和效率,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智能装备市场需求保持增长趋势,在政策支持和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核心业务涵盖工业 4.0 自动化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等四大类,在设备工艺研发等多方面拥有深厚技术经验,掌握核心技术及能力 [2] - 公司产品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等众多领域,为宝马、通用等众多世界知名客户提供智能装备产品和服务并获好评 [2] 公司订单情况 - 公司期末在手订单约 33 亿元 [2] 公司未来发展 - 公司将继续聚焦核心业务,持续研发投入,专注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深化客户业务多元化战略布局,加速应用领域的横向延伸与纵向拓展 [1] - 公司将依托“内延式 + 外延式”双轮驱动方式积极拓展应用领域,2024 年已成功拓展医疗设备和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 [3]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依据相关规定设定,按董事会通过回购股份决议前三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百分之一百五十确定,不超过 9 元/股 [4] - 公司尚未实施回购,后续回购进展将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保龄宝(002286) - 002286保龄宝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30 15:06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分析师会议,时间是 2025 年 4 月 29 日下午 16:00 - 17:00,地点为电话会议 [1] - 参与单位包括多家卖方分析师和买方机构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总经理王强、董事会秘书朱哲、财务总监周瑜 [2]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要从事益生元、膳食纤维、减糖甜味剂等功能性配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布局食品营养、口感和质构改善以及医药原辅料三大业务领域 [2] - 已形成全产业链制造体系和产品金字塔矩阵,可满足下游客户“多品种、差异化、全方位”采购需求 [2] - 产品畅销全球 100 多个国家与地区,拥有 2000 多家活跃客户,与众多品牌客户合作超 20 年 [3] 经营业绩 2024 年度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115.98 万元,同比增长 105.9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2,389.53 万元,同比增长 254.56% [2] - 营业总收入 240,175.48 万元,同比下降 4.84%,系主动压缩低附加值业务所致,核心产品收入、利润、毛利率均大幅增长 [2] - 益生元收入 33,499.54 万元,同比增长 16.02%,销量 3.6 万吨,同比增长 23.74%,毛利率 24.60%,提升 5.26% [2] - 膳食纤维营业收入 23,839.67 万元,同比增长 14.52%,销量 2.14 万吨,同比增长 14.39%,毛利率 18.12%,提升 5.48% [2] - 减糖甜味剂营业收入 51,610.30 万元,同比增长 29.73%,销量 5 万吨,同比增长 41.66%,毛利率 9.09%,提升 7.83% [2] - 淀粉糖收入 84,167.58 万元,毛利率 12.22%,提升 2.17% [2] 2025 年一季度 - 核心产品毛利率进一步提升 [7] - 赤藓糖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 123% [10] 核心业务与产品 - 核心产品为益生元(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膳食纤维(聚葡萄糖和抗性糊精)、减糖甜味剂(赤藓糖醇、结晶果糖、阿洛酮糖) [4] 毛利率提升原因及持续性 原因 - 优化产品结构,三大核心产品收入占比从 2023 年的 35.45%提升至 2024 年的 45.37% [5] - 降低单耗,优化生产成本,对产线进行工艺优化,引入现代化供应链体系 [5] - 采购成本下降,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下降,运用期现结合及套期保值策略 [5] 持续性 - 专注高附加值业务,持续推进产线优化升级、降低生产成本、控制采购成本 [6] 商业模式 - 重点布局“小精灵”业务模式,聚焦小批量、高价值、差异化订单 [8] - 实施柔性化生产计划,从多方面达成,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 [8] 新产品及产能建设 - 积极布局藻油 DHA、乳果糖、HMOs 等高附加值产品 [9] - 年产 2,000 吨 DHA 藻油毛油产线已试运行,食品级乳果糖项目已试产,年产 2,500 吨 HMOs 项目已小批量生产 [9] - 2024 年与相关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新产品销售 [9] 市场相关问题 欧盟反倾销税影响 - 2025 年 1 月欧盟对国内赤藓糖醇生产企业征收反倾销税,公司相关产品被征收 34.4%,为最低税率 [10] - 赤藓糖醇产品在欧洲地区量价齐升,带动国内销售 [10] 阿洛酮糖产能情况 - 是国内最早布局阿洛酮糖项目的企业之一,工艺技术成熟 [11] - 2024 年阿洛酮糖技改项目竣工投产,年产能超 5000 吨 [11] - 2025 年 3 月启动年产 2 万吨阿洛酮糖(二期)扩产项目 [11]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 对美出口收入占比不高,2025 年一季度不存在突击发货现象,发货量与年初预算基本相符 [12] 二季度经营预期 - 二季度是传统旺季,下游饮料厂商备货意愿积极 [13] - 一季度应用新生产工艺使核心产品单耗下降,节约成本,有利于二季度业绩 [13] - 经营业绩受多方面影响,不构成业绩承诺 [13]
大宏立(300865) - 300865大宏立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30
2025-04-30 15:04
公司经营目标与市场拓展 - 2025年巩固本土砂石市场份额,拓展金属矿市场和海外市场,以国内为依托进军东南亚、中亚、非洲及南美洲市场 [2] - 2024年在泰国、马来西亚设办事处,在印度尼西亚设全资子公司,2025年稳步推进柬埔寨、越南等新兴市场拓展 [2][3][9]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建需求释放带动海外市场份额提升 - 高毛利智能破碎设备研发投产优化产品结构 - 供应链整合与数字化改造推动降本增效 [4] 行业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国砂石供给量152亿吨,较2023年同比下降9.4% - 2024年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4.4%,增速较2023年放缓 - 202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0.6%,砂石总体需求下降,市场供大于求 [4] 公司业务覆盖范围 - 深耕藏区多年,产品用于水利水电等项目,在藏区有深厚客户基础和强大服务团队 - 主业覆盖全国主要省市及海外客户 [4] 行业景气度与产品需求 - 砂石骨料行业进入存量市场阶段无明显波动 - 金属矿采行业部分金属开采需求增长,或带动破碎筛分设备需求增长 [5][6] 子公司业务规划 - 子公司镇鼎机械增资雷电鸟,促进公司多元化发展,雷电鸟产品涵盖多种特种机型并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6] 关税与营收占比情况 - 公司进出口业务未涉及美国市场,国际贸易关税政策暂无直接影响 - 海外业务集中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业务发展稳健可持续 [7]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营业收入371,825,905.45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37,348.65元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2,391,691.27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3,274.90元 [7] 现金流管理 - 目前经营性现金流整体健康,未来将通过深化供应链协同等措施提升现金流质量 [8]
致欧科技(301376)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14:26
美国市场供应链转移 - 目前美国的东南亚发货占比约40%,87%的产品订单已落地东南亚,到25年Q3,东南亚将成为美国主发货基地,25年Q2、Q3切换有空档问题 [2] - 东南亚大体家具类采购成本比国内高10%左右,物流成本高5%左右,综合额外成本10 - 15%,加上10%关税,综合有25%额外成本,与国内25%关税时发货成本持平 [2] - 将SKU分为未转移、已转移、过渡期三类,采取不同终端定价策略 [4] - 2025年美国市场原设定40%增长目标,现设定不增长,真空期影响接近10亿销额,2025年Q3发货受负向影响,Q4基本恢复正常 [4] 平台影响与应对 - 2025年Q1亚马逊欧美线对TEMU专项比价,致公司Q1销售额受损,公司与亚马逊沟通,在TEMU切换低价品牌,完成后仍大力发展TEMU [4] 海运长约安排 - 欧线3月与船司锁定年约,价格2000美金以内,红海恢复通行可重新议价 [4] - 美线与货代签50%货量长约,剩余50%观察2 - 3周贸易局势后决定是否与船司签年约 [4] 市场策略调整 - 调整欧美增长策略,强化欧线优势,25年欧线目标增长40%,加大38个市占低但市容大的品类新品开发 [5] - 公司在欧线仓储、尾程账号和亚马逊VC账号有优势,美线竞卖在欧洲有三方仓、运营环境差异、市场碎片化等壁垒 [5] 仓储履约优化 - 欧洲在法意西增设当地主体,深耕账号和仓配能力,持续小幅迭代优化尾程能力;美国派驻物流骨干本地化运营,与三方物流沟通改进尾程账号,美线尾程有较大幅度改善空间 [5] 美线发货比例 - 逐步实现30%货量由FBA发货,70%货量切换至自发 [5] 新品推广与费用控制 - 欧线聚焦38个大品类上新,约束排名前30之外新品,增加新品销额、减少新品个数,改善上新效率、降低推新成本 [6] 市场份额与竞卖 - 公司在欧洲五国亚马逊平台大体市占15%,2025年38个重点品类市占要到20%左右,目前竞卖未大规模进入欧洲 [6] 欧线物流服务 - 计划利用欧线物流能力帮助中国卖家进入欧洲,业务刚起步,明年初步预估有2 - 3亿体量,提供端到端服务和代运营服务 [6] 渠道策略 - 致欧增长有运营效率、全渠道增长、品类增长三个核心维度,重点抓TEMU、SHEIN等平台,专设欧美三方业务组,高层协同,针对比价进行品牌区隔 [7][8] 新兴市场进展 - 设立新兴市场组,亚马逊沙特、阿联酋、韩国站已开站,4月沙特、阿联酋站开始实现营收 [9] 大件品类拓展 - 公司具备做大件基础,床、柜子、沙发等品类有明确增长,有VC能力优化销售成本,东南亚供应链在大件上有优势,规模效应下利润空间大 [10] 供应商赋能 - 2024年推进二级物料统一集采,帮助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10%左右,升级信息化水平,3家核心供应商接入排产系统,2025年20家,2026年全部完成部署 [10] AI技术应用 - 2024年运营端人工智能客服7×24小时多语言响应,邮件自动回复率19%,AI文案工具、生图技术、办公助手有应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2025年AI是发展重点 [12]
裕兴股份(300305) - 裕兴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04-30 14:1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专注功能聚酯薄膜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特种功能聚酯薄膜生产企业之一 [1] - 太阳能背材用聚酯薄膜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在细分市场保持头部地位,电气绝缘用聚酯薄膜、综丝基膜保持较高市场份额 [1] - 2024 年以来重点布局电子光学用聚酯薄膜,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1] 投资者活动 - 2025 年 4 月 29 日,19 名投资者到公司兴隆厂区会议室参与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1] - 接待人员有副董事长刘全、财务总监兼董秘王长勇、证券事务代表王开元 [1] 产品市场情况 - 光伏用聚酯薄膜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居细分市场头部,但 2023 下半年起因光伏电池技术迭代,产销量同比大幅减少 [2] - 2024 年重点布局电子光学应用领域,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市占率稳步提升 [2] - 电气绝缘用聚酯薄膜、综丝基膜保持较高市场份额 [2] 应对行业变化措施及成效 - 2024 年电子光学用聚酯薄膜产量 37,230 吨、销量 28,743 吨,同比分别增长 90.28%、84.34%,反射膜等产品形成批量供货 [2] - 2024 年窗膜基膜等通过客户测试小批量供货,开发感光干膜基膜等中高端电子光学聚酯薄膜产品 [2] - 对两条光伏用聚酯薄膜生产线技术改造,调整“高性能聚酯薄膜生产和配套项目”目标产品领域,提升电子光学用聚酯薄膜生产能力 [2][3] 战略布局 - 向聚酯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布局上游功能聚酯、下游离线涂布加工业务 [4] - 建有功能母料生产线,定增项目投建功能聚酯生产线,增强技术研发能力 [4] - 控股子公司开展离线精密涂布加工业务,拓展聚酯薄膜功能性 [4] 客户群体变化 - 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布局电子光学类产品,维持原有客户合作,拓展电子光学行业新客户 [4] - 加强与行业品牌客户合作,加大产品在终端品牌企业推广,导入一线显示屏幕厂商供应链体系 [4] 动力电池用聚酯薄膜情况 - 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单体、电池组、电池包的绝缘保护领域,具备优异性能 [4] - 产品经下游加工后供应给国内主流动力电池厂商 [4] 行业政策影响及应对 - 2024 - 2025 年国家“以旧换新”政策使终端消费品产销增长,利好电子光学、动力电池用聚酯薄膜产品需求 [5] - 国务院修订《快递暂行条例》,可降解、可再生聚酯将成聚酯行业包装领域重要增长点 [5] - 公司坚持发展定位和理念,加快新产品研发,推广高附加值产品,提升盈利能力 [5] 裕兴转债情况 - 2025 年 4 月 11 日至 24 日,公司股票 10 个交易日收盘价格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 85%,已披露提示性公告 [6] - 当公司股票在任意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 85%时,触发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届时召开董事会审议 [6] 分红政策 - 公司按规定制定分红政策,当年盈利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时,现金分红不少于母公司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 30% [7] - 2022 - 2024 年累计现金分红 3,875.08 万元,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不低于近三年年均净利润 [7] - 未来努力提升业绩,具备条件时提高分红回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