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首创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市场策略报告:短期情绪或将触底
首创证券· 2024-06-12 15:0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均有所下降[1] - 通胀压力持续,主要经济体通胀率均有所上升[1] - 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利率上升[1] - 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给经济带来不确定性[1]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 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计为3.2%,较2021年下降1.2个百分点[1] - 美国2022年经济增长预计为2.3%,较2021年下降1.7个百分点[1] - 欧元区2022年经济增长预计为2.6%,较2021年下降1.1个百分点[1] - 中国2022年经济增长预计为3.3%,较2021年下降0.9个百分点[1] 通胀压力持续 - 2022年全球通胀率预计为7.4%,较2021年上升2.8个百分点[1] - 美国2022年通胀率预计为8.1%,较2021年上升3.1个百分点[1] - 欧元区2022年通胀率预计为7.6%,较2021年上升4.6个百分点[1] - 中国2022年通胀率预计为2.3%,较2021年上升0.3个百分点[1] 货币政策收紧 - 美联储2022年已累计加息375个基点,并计划进一步加息[1] - 欧洲央行2022年已累计加息250个基点,并计划进一步加息[1] - 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保持相对稳定的货币政策[1] 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 - 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持续,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确定性[1] - 中美关系持续紧张,贸易摩擦可能升级[1] - 中东地区局势动荡,能源供给存在不确定性[1]
电子行业简评报告:苹果入场AI,开始比超预期更重要
首创证券· 2024-06-11 20: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行业"看好"的投资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国内手机厂商早已入场竞争AI,发布了多款搭载大模型的手机产品[1] 2) 苹果公司在本次WWDC 2024上正式使用AI一词作为宣传,并发布了一款适用于iPhone、iPad和Mac的个人智能系统Apple Intelligence[1][2] 3) 与其他厂商不同,苹果将AI功能悄无声息地融入到每个APP中,如将ChatGPT集成在Siri中[1] 4) 苹果下场AI竞争比WWDC 2024发布会内容超预期更重要,因为AI是一项需要靠数据和用户习惯去打磨的系统性科技变革,苹果的示范效应将带动产业链各环节加入AI竞争[2] 行业投资机会 1) 苹果下场AI后,苹果产业链相关公司将会明显受益,推荐关注水晶光电、歌尔股份、顺络电子等[3] 行业风险 1) 苹果AI以及其他公司的大模型落地不及预期[4]
市场策略报告:美国通胀超预期降温
首创证券· 2024-06-04 21:3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融资净流出37.59亿元,融资成交占比回落至7.94% [13][14] - 外资本周净流出56.61亿元,主要加仓电子、公用事业和有色金属等行业,减仓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电力设备等行业 [16] - 本周共有58家公司高管层进行增减持,净增持0.38亿元,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和轻工制造等行业净增持规模居前 [17] - 本周共有75只股票解禁,合计市值933.23亿元,日常消费、公用事业和工业等行业解禁规模居前 [18][19] 基金市场回顾 - 本周ETF基金整体上净申购,创业板ETF、沪深300ETF和中证500ETF净申购规模靠前,科创50ETF、上证50ETF和MSCI中国A50ETF净赎回规模靠前 [19][20] - 医药、互联网和新能源等行业ETF继续净申购,公用事业和周期等行业ETF继续净赎回 [20][21] - 本周基金发行规模环比回升,偏股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共发行66.95亿份,偏股型基金占偏股与指数基金总额比约82.68% [21][22] 货币市场跟踪 - 本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净投放6040亿元 [22][23] - 本周资金价格有所上行,R001和R007分别报收1.86%和1.87%,R007与DR007利差为0.00% [24][25] - 本周隔夜离岸人民币价格迅速下行至1%下方,隔夜及一周SHIBOR和CNH HIBOR均有所上行 [24][25] 债券市场跟踪 - 本周新发债券规模有所回落,地方政府债、同业存单和金融债发行规模居前 [26][27] - 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行,10年期和2年期分别报收2.29%和1.80%,利差小幅走阔至0.49% [27][28] - 美债收益率先上后下,10年期和2年期分别报收4.51%和4.89%,利率倒挂收窄至-0.38% [28] - 中美利差走阔至-2.22%,优质企业债与国开债利差均有所下行 [28][29][30]
市场监测周报:行业间资金、收益分化程度双双减弱
首创证券· 2024-06-04 10:3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报告从过去(资金层面)、现在(交易层面)、未来(预期层面)三个维度监控分析市场当前所处状态 [12] - 报告旨在帮助投资者了解市场当前状况 [12] 市场资金层面 - 权益类公募基金股票仓位小幅提高 [16][17] - 新成立的权益类公募基金规模较上周增加 [19] - 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出 [20] - 市场融资融券余额略有回落 [21][22][23] 市场交易层面 - 行业间收益分化程度小幅缩小,呈现一定动量效应 [25][26] - 行业间资金分化程度较上周小幅下降,资金集中于少数行业的现象得到缓解 [27][28][29] 市场预期层面 - 主流宽基指数预期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均有所下调 [31][32] - 行业层面,传媒等行业预期复合增长率上调,房地产等行业下调较多 [35][36] - 部分行业估值分位数较高,如煤炭、建材等,而房地产、农林牧渔等相对较低 [36]
市场策略报告:缩量震荡延续
首创证券· 2024-06-04 10:00
核心观点 - 本周市场震荡分化,风格偏成长 [8][9] - 科创50、科创100领涨,但绝对涨幅有限,红利指数、中证1000、国证2000等微涨,而北证50、深证50等表现不佳 [8][9] - 在大基金三期、商业航天、AIPC等事件催化下,市场资金回流科技板块,电子和国防军工等行业领涨,煤炭、有色金属周内波动加剧,利好出尽后,地产链延续回调 [8][9] 指数与基金市场回顾 - 本周三大类型的偏股型基金净值均有所回落,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中位数分别为-0.11%、-0.24%和-0.08% [12] -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净值排名前50%的阈值为-1.7%,业绩排名前5%的阈值为13.7% [12] 风险偏好与板块热度 - 本周沪深300风险溢价回升3bp至283bp,风偏延续回落 [13] - 沪深300估值中位数回落至19.50倍 [13] - 目前排名靠前的是煤炭、电子和电力设备等行业,本周电子、汽车和有色金属等行业有所升温,而房地产、银行和建筑材料等行业显著降温 [14][15] 重要资金行为 - 本周北上资金净流出56.61亿元,主要净流入电子、公用事业和有色金属等行业,净流出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电力设备等行业 [15][16] - 北上净流入紫金矿业和长江电力等9亿元上下,净流出贵州茅台23.9亿元,此外净流出招商银行、淮柴动力和洛阳钼业等超5亿元 [15][16] - 本周ETF基金整体上净申购,净申购排名前三的指数ETF为创业板ETF(12.0亿元)、沪深300ETF(7.1亿元)和中证500ETF(3.3亿元),净赎回排名前三的指数ETF分别为科创50ETF(-10.2亿元)、上证50ETF(-3.2亿元)和MSCI中国A50ETF(-1.1亿元) [17][18] 盈利与估值变化 - 本周全市场行业大盘PE估值中位数回落至19.3倍,历史分位为11.1%,PB估值中位数维持在1.8倍,历史分位为7.9% [18][19] - 行业层面,PB相对估值水平较高的是美容护理、食品饮料和国防军工,相对估值历史分位值分别为83.5%、29.0%和56.7%,整体来看,当前各行业纵向估值分位普遍在历史中枢或中枢以下,没有明显估值过热的板块 [18][19] - 本周房地产、社会服务和传媒等行业盈利预期边际改善,而综合、环保和交通运输等行业盈利预期边际下滑 [20]
中红医疗:公司简评报告:手套行业供需关系改善,公司业绩有望迎来拐点
首创证券· 2024-06-04 08: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增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一次性手套业务销量恢复增长,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升 [2][3] - 资产减值等因素拖累表观利润,并购业务扎实稳健推进 [4] - 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将保持增长 [5] 公司业务情况总结 - 2023年公司健康防护产品收入为18.34亿元(+19.06%),毛利率为9.92%(+0.46pct) [3] - 2023年公司一次性手套销量为156.79亿只(+33.71%),主要是由于丁腈手套需求去库存周期结束,终端需求恢复 [3] - 公司完成对桂林恒保的并购,新增天然乳胶医用检查手套等多个品种 [3] - 2023年公司安全注输产品收入为2.13亿元(+804.14%),毛利率为22.56%(+11.44%),盈利状况显著改善 [4] - 2023年公司并购了迈德瑞纳,新增输液泵、注射泵、输液信息采集系统等重症麻醉类设备产品线 [4] 盈利预测和估值 - 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5.86亿元、28.75亿元和30.7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8%、11.2%和7.0% [5] - 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2.09亿元和2.69亿元 [5] - 以5月31日收盘价计算,公司对应PE分别为30.3倍、21.5倍和16.7倍 [5] 风险提示 - 丁腈手套价格和销量恢复力度和进度低于预期 [6] - 并购业务业绩低于预期 [6] - 关税政策变化对销售产生不利影响 [6]
市场策略报告:中美利差再度走阔
首创证券· 2024-05-29 09:00
资金流向回顾 - 本周融资净流出24.87亿元,较上周走阔24.09亿元,融资成交占比回落至8.48%左右 [13][14] - 外资角度,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入8.35亿元,净流入30日均线与2023年4月中旬相当 [14][15] - 行业层面,本周北向资金主要加仓公用事业、银行和电力设备等行业,医药生物、汽车和电子等行业遭减仓 [16][17] - 本周共有63家公司的高管层进行增减持,共计净增持2.40亿元,钢铁、机械设备和纺织服饰等行业净增持规模居前 [17] - 本周共有73只股票解禁,合计市值504.51亿元,信息技术、材料和日常消费等大类行业的解禁规模居前 [19][20] 基金市场回顾 - 本周ETF基金整体上净申购,跟踪的主要指数标的中,上证50ETF、沪深300ETF和创业板ETF净申购排名靠前 [20][21] - 行业层面,互联网、科技和金融地产等ETF继续净申购,周期和农业等ETF继续净赎回 [21] - 本周基金发行规模环比回升,且增量主要由指数型基金带来,偏股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共发行45.61亿份 [22] 货币市场跟踪 - 本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含国库现金)向市场净投放680亿元 [23][24] - 本周资金价格有所上行,R001、R007报收1.81%、1.82%,周环比变动+5.37bp、+1.89bp [25][26] - 本周离岸人民币价格有所上行,隔夜及一周CNH HIBOR分别报收1.86%、2.04%,周环比变动+35.83bp、+6.35bp [25][26] 债券市场跟踪 - 本周新发债券规模有所回升,合计新发1055只,共计2.26万亿元,其中同业存单、国债和金融债发行规模居前 [27][28] - 国债角度,受情绪面影响,本周第一批长超期特别国债上市首日大涨两度触发停牌,随后跳水 [28] - 中美利差角度,受美联储放鹰影响,本周美元指数一度走强至105上方,十年期中美利差走阔至-2.15% [29][30] - 信用债方面,AAA、AA+、AA级优质企业债与5年期国开债利差均下行 [30]
市场策略报告:震荡整固阶段
首创证券· 2024-05-28 15:00
核心观点 - 本周市场全线回调,仅红利指数与北证50微跌,地产链大幅回落,中小市值表现不佳[8] - 除煤炭、电力及公用事业和农林牧渔外,各大行业均有所回调[8] - 此前受政策利好活跃的地产链冲高回落,抹平周内涨幅后进一步下跌[8] - 周内主线题材缺乏,热点混乱,行业进入无序轮动状态,沪指周五尾盘小幅加速下挫,最终3100点大关再度失守,量能萎缩至8000亿以下[8] 改革预期 - 总书记强调,正在谋划和实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10][11] - 总书记强调,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10][11]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11] -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随着7月三中全会临近,改革预期相关方向有望受市场青睐[11] 资金面 - 5月市场资金面仍然维持偏紧格局,主要宽基ETF资金净赎回,北上资金节奏不持续,融资融券高风偏资金没有形成赚钱效应[11] - 北上与两融仍是决定指数走向的主要边际力量,证监会发布减持新规有助于夯实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11] - 但从可预期的资金增量来源看,国内外货币政策节奏仍是主要驱动因素[11] 展望 - 增量资金不足难以驱动指数快速上行,沪指围绕年线震荡整固的概率较大[12] - 当前市场处在估值较为合理阶段,指数下行空间有限,短期应对思路上,建议增配银行、石化、煤炭等低波动品种为主,待后续情绪稳定后再做新的方向挖掘[12]
医药行业重点公司2023年年报/2024年一季报总结暨投资展望:分化态势延续,关注业绩确定性标的和拐点方向240521
首创证券· 2024-05-28 10: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恒瑞医药、复星医药、微芯生物等公司2023年收入和利润有望恢复增长,经营迎来拐点。[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创新药公司业绩分化态势延续,部分产品如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伐美替尼等保持快速增长,部分产品如艾诺米替片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2][4] 2. 医药仿制/创新转型公司需要关注新的业绩增长动能,包括创新药事件催化、后续仿制药品种获批节奏、新业务模式拓展等。[7] 3. 血制品行业供需两端均进入提速周期,业绩增长持续性强,确定性高。[9][10][11] 4. CXO、科研试剂/服务行业公司业绩分化,仿制药CRO表现较好,海外收入占比高的公司有望率先迎来拐点。[12][13][14][16] 5. 医疗设备行业有望在招标采购恢复正常、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落地后迎来拐点;一次性手套行业进入盈利能力提升周期。[18][25][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创新药公司 - 恒瑞医药、微芯生物等公司创新药表现较好,部分产品如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伐美替尼等保持快速增长。[2][4] - 艾诺米替片等部分产品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4] 医药仿制/创新转型公司 - 需要关注新的业绩增长动能,包括创新药事件催化、后续仿制药品种获批节奏、新业务模式拓展等。[7] - 部分公司如亿帆医药、科兴制药等有望在新品种放量、新业务模式拓展等方面实现业绩反转或加速。[8] 血制品行业 - 行业供需两端均进入提速周期,业绩增长持续性强,确定性高。[9][10][11] - 推荐华兰生物等公司。[11] CXO、科研试剂/服务行业 - 公司业绩分化,仿制药CRO如阳光诺和、百诚医药表现较好。[12][16] - 海外收入占比高的公司有望率先迎来拐点。[16] 医疗设备行业 - 有望在招标采购恢复正常、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落地后迎来拐点。[18] - 推荐联影医疗、迈瑞医疗等公司。[18] 一次性手套行业 - 进入盈利能力提升周期,推荐英科医疗、蓝帆医疗等公司。[25][26]
市场策略报告:MLF配合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量平价续作
首创证券· 2024-05-23 21:32
资金流向回顾 - 本周融资净流出0.78亿元,融资成交占比回升至8.74%左右,累计融资净买入额与2023年8月上旬相当[13][14] - 外资角度,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入87.62亿元,其中周五净流入超百亿,净流入30日均线与2022年9月上旬相当[14][15] - 行业层面,本周北向资金主要加仓银行、电子和汽车等行业,通信、有色金属和传媒等行业遭减仓[16] 高管增减持和回购 - 本周共有51家公司的高管层进行增减持,共计净减持0.05亿元,轻工制造、电力设备和电子等行业净增持规模居前[17] - 本周共有69家公司进行回购,共计10.73亿元,回购金额排名靠前的行业为基础化工、电力设备和计算机[17] - 个股来看,凯美特气、天赐材料、启明星辰和东方生物均回购超1亿元[17] 解禁情况 - 本周共有71只股票解禁,合计市值379.80亿元,其中工业、医疗保健和信息技术等大类行业的解禁规模居前[19][20] - 个股来看,亚辉龙和博众精工解禁市值均超70亿元,占总股本比例为52.86%、78.18%[19] 基金市场 - 本周ETF基金整体上净赎回,跟踪的主要指数标的中,沪深300ETF、上证50ETF和中证1000ETF净赎回规模居前[20][21] - 行业层面,科技、金融地产和公用事业等ETF继续净申购,医药、农业和新能源等ETF继续净赎回[21] - 本周基金发行规模环比有所回落,偏股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共发行12.67亿份,较上周减少25.86亿份[22] 货币市场 -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投放量完全对冲到期量,为配合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5月MLF等量平价续作[23][24] - 4月末外汇占款回落至22.25万亿,为23年9月来首次减少[23] - 本周资金价格小幅上行后回落至周初水平,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宽松[25][26] 债券市场 - 本周新发债券规模有所回升,合计新发857只,共计1.78万亿元,其中同业存单、金融债和国债发行规模居前[27] - 国债角度,本周长短端国债到期收益率均小幅下行,长短端国债利差走阔至0.48%[28] - 中美利差角度,本周十年期中美利差收窄至-2.11%[29] - 信用债方面,AAA、AA+、AA级优质企业债与5年期国开债利差均上行[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