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证券

搜索文档
【粤开医药】2024H1业绩前瞻:整体持续承压,局部延续分化
粤开证券· 2024-08-05 19: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月医药板块个股将集中披露半年度预告及快报,市场将重点关注业绩。结合2023年及2024Q1业绩表现,行业整体持续承压,各细分板块表现分化,部分板块有业绩改善迹象,也存在毛利率下降、费用增速下滑、运营效率降低、现金流紧张等问题 [5][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H1业绩前瞻:整体持续承压,局部延续分化 医药板块整体 - 截至2024年7月26日,A股101家医药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49家预喜,52家预悲,行业面临增长压力。2023年累计营业收入25023.64亿元,同比增长0.82%,净利润1694.22亿元,同比下滑20.63%;2024Q1累计营业收入6373.23亿元,同比下滑0.23%,净利润592.78亿元,同比增长3.17% [24][25] - 存在问题包括整体毛利率水平持续下降,2023年及2024Q1行业毛利率分别为33.09%、32.43%,低于上年同期;费用规模增速下滑,2024Q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增速分别为 -7.37%、 -0.86%、 -10.31%;运营效率下滑,2023年及2024Q1总资产周转周期分别为553.34天、553.17天;现金流紧张,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11.11% [6][26][29] 化学制药板块 - 2024以来业绩改善信号明显,2024H1预喜率达61%,2024Q1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3.67%、44.04%、55.68% [44] - 原料药受价格因素影响业绩不振,国内产能集中释放,海外渠道去库存,部分订单流向印度,短期内价格将低位运行;化学制剂降本成效显著,创新药带动营收及利润改善,仿制药集采以价换量逐步兑现,创新药多个重磅品种进入商业化阶段 [7][46][53] 中药板块 - 2024Q1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下滑,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0.77%、8.21%、6.70%,但相比2022年同期仍大幅增长 [60] - 中药材价格上涨推动营业成本上升,两类公司或能豁免成本涨价影响,一是有可控制药材种植基地的龙头公司,二是有较大议价权独家品种的公司;独家品种增长可观,公立医疗机构和药店销售排行榜单中,独家品种表现突出;中药集采降幅温和,部分品种有望价稳量增 [61][63][66] 生物制品板块 - 2024Q1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营业收入下滑,但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因精细化管理保持高增长 [70] - 疫苗板块受新冠产品业绩萎缩影响,增长依赖带状疱疹、九价HPV、流感疫苗等品种,短期内将经历内卷出清;血液制品受益于诊疗活动恢复,需求复苏叠加供给格局改善,进入高景气期;其他生物制品板块增长点在于生物制品 - 创新药及部分大品种生物类似药,受新冠业务萎缩影响部分上游生命科学试剂业绩下滑 [73][75][81] 医疗器械板块 - 2024年相关指标改善,营业收入、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降幅收窄至2.04%、6.40%、1.51% [88] - 医疗设备受行业反腐影响订单延迟,短期业绩疲软,但受益于医疗资源下沉扩容等长期利好,增长确定性高;医疗耗材和体外诊断疫情因素加快出清,医疗耗材修复进度较快,体外诊断仍处下行区间但降幅缩小,两大板块均有新业绩拉动点 [90][92] 医疗服务板块 - 2023年及2024Q1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下滑,2024Q1降幅进一步扩大 [98] - CXO板块受新冠订单波动、上游研发管线收缩影响业绩下滑,不同业务类型表现各异;诊断服务板块受新冠检测业务萎缩影响,主要公司业绩大幅下滑,且存在应收账款回款风险;医院板块龙头相对坚挺,预计未来在多方面持续稳健增长 [100][104] 医药商业板块 - 2024Q1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27%、 -4.59%、 -1.68%,利润水平下滑 [13] - 医药流通板块受药械集中带量采购等因素影响,毛利率下行,多数龙头企业在库存周转和应收账款回款方面有阻碍;线下药店板块受处方外流利好因素影响积极扩张,全国性龙头公司销售规模和利润稳健增长 [13]
粤开市场日报
粤开证券· 2024-08-02 19:0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今日A股主要指数多数调整,沪指跌0.92%,深证成指跌1.38%,创业板指跌1.66% [4] - 申万一级行业中,仅农林牧渔、医药生物和综合行业上涨,通信、电子、汽车等行业领跌 [5] - 概念板块中,CRO、减肥药、新冠特效药等涨幅居前,光模块(CPO)、HBM等回调 [14][16] 报告内容总结 市场回顾 - 今日A股主要指数多数调整,沪指跌0.92%,深证成指跌1.38%,创业板指跌1.66% [4] - 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合计7224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599亿元 [4] - 申万一级行业中,仅农林牧渔、医药生物和综合行业上涨,通信、电子、汽车、计算机和非银金融行业领跌 [5] - 概念板块中,CRO、减肥药、新冠特效药、仿制药等涨幅居前,光模块(CPO)、HBM、先进封装等回调 [14][16] 风险提示 -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6][17]
粤开市场日报
粤开证券· 2024-08-01 16:3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今日A股主要指数多数调整,沪指跌0.22%,深证成指跌0.92%,创业板指跌1.31% [4] - 申万一级行业中,建筑装饰、国防军工、交通运输等行业涨幅领先,食品饮料、美容护理、房地产等行业领跌 [5] - 概念板块中,高铁、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等板块上涨,央企煤炭、白酒、炒股软件等板块回调 [14][15] 报告内容总结 市场回顾 - 今日A股主要指数涨跌情况:沪指跌0.22%,深证成指跌0.92%,创业板指跌1.31% [4] - 申万一级行业涨跌情况:建筑装饰、国防军工、交通运输等行业涨幅领先,食品饮料、美容护理、房地产等行业领跌 [5][11][12] - 概念板块涨跌情况:高铁、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等板块上涨,央企煤炭、白酒、炒股软件等板块回调 [14][15] - 今日沪深两市成交额合计7822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211亿元 [4]
粤开市场日报
粤开证券· 2024-07-31 16:3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今日A股主要指数全数上涨,沪指涨2.06%,深证成指涨3.37%,创业板指涨3.51% [4] - 申万一级行业中,美容护理、社会服务、医药生物等行业涨幅领先,公用事业和银行行业跌幅较小 [5] - 概念板块中,炒股软件、医疗服务精选、CRO等板块涨幅领先,央企银行、汇金持股、银行精选等板块回调 [16][17] 行业总结 三大股指表现 - 沪指收涨2.06%,深证成指收涨3.37%,创业板指收涨3.51% [10] - 全天个股多数上涨,成交额较上个交易日大幅放量 [4] 行业涨跌情况 - 美容护理、社会服务、医药生物等行业涨幅领先,涨幅分别为5.53%、4.93%、4.66% [5] - 公用事业和银行行业跌幅较小,分别为0.34%和0.22% [5] 概念板块表现 - 炒股软件、医疗服务精选、CRO等板块涨幅领先 [16][17] - 央企银行、汇金持股、银行精选等板块回调 [16][17]
【粤开宏观】政治局会议的新提法和新信号
粤开证券· 2024-07-30 18:00
总体形势判断 - 上半年名义GDP同比增速4.1%,低于实际增速5%,物价低迷影响收入,总需求不足、房地产未企稳和地方财政压力是主要问题[10] 经济政策着力点 - 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将着力点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强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和意愿[12] 财政政策 - 今年财政政策积极,赤字规模3.88万亿、专项债3.9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和去年发行今年使用的1万亿增发国债,合计近10万亿,但收支不及预期[16] - 储备政策包括研究追加赤字增发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进度、优化“化债”政策[18] 金融政策 - 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完善交易监管标准、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定机制建设、健全预期管理机制[21] - 降准降息仍是货币政策可选项,减轻外部约束、适时降准降息、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24] 防范风险 - 房地产做好保交房、消化存量、优化增量三大任务,一线城市可放松限购,调整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26] - 地方化债要关注“收缩效应”,坚持在发展中化债,采取多种方式缓解压力,精细化管理和差异化施策[27] 产业发展 - 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2023年中国独角兽数量316家全球居第二,但新增仅15家,美国新增179家[29] - 畅通低效产能退出渠道,推进六大方向未来产业发展,打造标志性产品[31] - 在政策、制度、法治层面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环境[32]
粤开市场日报
粤开证券· 2024-07-30 16:30
核心观点 - 2024年7月30日A股主要指数涨少跌多,沪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收跌,科创50、北证50收涨,个股涨多跌少,沪深两市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放量,申万一级行业涨多跌少 [24] 市场回顾 - 指数涨跌情况:沪指跌0.43%,收报2879.30点;深证成指跌0.54%,收报8468.58点;创业板指跌0.29%,收报1630.95点;科创50涨0.34%,收报710.01点;北证50涨0.84%,收报700.61点,全市场3386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合计5995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35亿元 [24] - 行业涨跌情况:申万一级行业涨多跌少,房地产、综合、农林牧渔、社会服务和商贸零售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1.40%、1.38%、1.25%、0.97%和0.88%;石油石化、家用电器、煤炭、公用事业和汽车行业领跌,跌幅分别为2.46%、2.15%、1.82%、1.04%和0.86% [24] - 概念板块表现:领涨概念板块为卫星互联网、卫星导航、近端次新股、EDA、MCU芯片等;央企煤炭、汽车整车精选、电力股精选回调 [10][20]
从三中全会看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的主线:宏观研究资本市场改革还有哪些期待?
粤开证券· 2024-07-29 22:00
资本市场改革的总体目标 - 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6,7] - 防风险、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6,7] 资本市场改革的三大主线 提高投资回报 - 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11,12] -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上市公司监管和退市制度[13,35,36,37] - 完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规范约束机制,优化分红激励约束机制[38,39] - 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长效机制[40] 完善政策体系,鼓励长期投资 - 健全退出机制,培育"耐心资本"[16,42,43,44,45] - 支持长期资金入市,建立长期投资理念[17,46,47,48] 提高公开市场股权融资的包容性和精准性 - 制度设计向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小型科创企业倾斜[48,49,50,51,52,53,54] - 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规则对接、标准统一,优化公开市场和非公开市场的制度衔接[55,56,57,58,59,60,61,62,76,77,78,79]
粤开市场日报
粤开证券· 2024-07-29 17:00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年7月29日A股主要指数涨少跌多,沪深两市成交额缩量,申万一级行业同样涨少跌多 [2] 市场回顾 指数涨跌情况 - 沪指涨0.03%,收报2891.85点;深证成指跌0.96%,收报8514.65点;创业板指跌1.44%,收报1635.67点;科创50跌1.70%,收报707.60点;北证50跌0.96%,收报694.80点 [2] - 全天个股涨跌各半,全市场2341只个股上涨 [2] - 沪深两市成交额合计5859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02亿元 [2] 行业涨跌情况 - 申万一级行业涨少跌多,综合、银行、建筑装饰、通信和国防军工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2.04%、1.39%、1.18%、1.09%和1.00% [2] - 电力设备、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美容护理和房地产行业领跌,跌幅分别为1.72%、1.65%、1.46%、1.39%和1.33% [2] 板块涨跌情况 - 领涨概念板块为中船系、通用航空、低空经济、数字货币、大飞机、新能源整车、卫星导航、网络安全、央企银行、航母、数字政府、射频及天线、银行精选、智能交通和职业教育主题 [3] - 中药精选、电源设备精选、GPU回调 [11]
【粤开宏观】2024年上半年城投债回顾与下半年展望:化债与转型
粤开证券· 2024-07-28 19:30
2024年上半年城投债运行特征 - 融资监管趋严与到期高峰双重影响,城投债净融资转负,步入存量时代[7] - 净融资结构分化,化债重点省份、弱资质以及传统类城投平台受影响较大[8][9] - 城投债发行利率延续下行,重点省份下降幅度较大[10] - 高息城投债逐渐淡出市场,票面利率3%以下城投债占比显著提升[11] - 募集资金用途受限下,城投债用于偿还债务的占比提升至95%[12] 2024年下半年城投债展望 - 化债:城投债净融资仍将受限,关注统借统还下区域债务风险传导[14][15][16][17] - 转型:短期突破融资限制,长期要回归城投转型实质[18][19][20]
粤开市场日报
粤开证券· 2024-07-26 16:3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今日A股主要指数收涨,沪指涨0.14%,深证成指涨1.45%,创业板指跌0.92% [4] - 行业方面,家用电器、国防军工、汽车等行业涨幅靠前,银行、公用事业等行业跌幅靠前 [5] - 概念板块中,白色家电精选、通用航空、大飞机等板块上涨,央企银行、汇金持股、银行精选等板块回调 [14][15] 报告内容总结 市场回顾 - 三大股指涨跌情况:沪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涨跌幅 [11] - 申万一级行业涨跌情况:涨幅靠前和跌幅靠前的行业 [12][13] - 概念板块涨跌情况:涨幅前15和跌幅前15的概念板块 [14][15] 风险提示 本报告未包含风险提示相关内容 [7][8] 分析师简介 - 李兴,中央财经大学硕士,2016年加入粤开证券,现任首席市场分析师、非银金融负责人 [18] - 分析师声明:具有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 [19] 公司信息披露 - 粤开证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编号:10485001 [20] 评级规则 本报告未包含评级规则相关内容 [21][22][23]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24][25][2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