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士国际(00025)

搜索文档
CHEVALIER INT'L(00025.HK):施荣怀将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
格隆汇· 2025-08-27 18:36
公司治理变动 - 执行董事何宗樑于股东周年大会不寻求膺选连任并退任 [1] - 施荣怀自2025年9月1日起获委任为公司提名委员会成员 [1]
CHEVALIER INT‘L(00025):施荣怀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8:32
公司治理变动 - 执行董事何宗樑于股东周年大会不寻求膺选连任并退任执行董事 [1] - 何宗樑确认与董事会无意见分歧且无退任事项需股东关注 [1] - 何宗樑同步退任执行委员会成员职务 [1] - 施荣怀自2025年9月1日起获委任为公司提名委员会成员 [1]
CHEVALIER INT'L(00025) - 董事名单与其角色和职能
2025-08-27 18:27
CHEVALIER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其士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 潘宗光教授 施榮懷先生 孫立勳先生 關蕙女士 董事會已設立四個委員會,名為執行委員會、審核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及提名委 員會。下表提供各董事會成員在這些委員會中所擔任的角色。 | | 委員會 執行 | 審核 | 薪酬 | 提名 | | --- | --- | --- | --- | --- | | 董事 | 委員會 | 委員會 | 委員會 | 委員會 | | 郭海生先生 | C | – | M | C | | 周維正先生 | M | – | M | – | | 譚國榮先生 | M | – | – | – | | 馬志榮先生 | M | – | – | – | | 周莉莉小姐 | M | – | – | – | | 潘宗光教授 | – | M | C | M | | 施榮懷先生 | – | M | – | M# | | 孫立勳先生 | – | M | M | – | | 關蕙女士 | – | C | M | M | 董事名單與其角色和職能 其士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董事會」)成員載列如下: 執行董事 郭 ...
CHEVALIER INT'L(00025) - 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七日举行之股东週年大会投票表决结...
2025-08-27 18:26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 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CHEVALIER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其士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 ( 於 百 慕 達 註 冊 成 立 之 有 限 公 司 ) (股份代號:25) 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七日舉行之股東週年大會 投票表決結果 及 執行董事之退任 及 董事委員會組成變更 由於以上每項決議案均獲超過50%之票數贊成,因此所有決議案皆正式通過為普 通決議案。 – 2 – 執行董事退任及董事委員會組成變更 董事會宣佈,本公司之執行董事何宗樑先生(「何先生」)於股東週年大會不尋求膺 選連任,並於股東週年大會結束後退任本公司之執行董事。何先生已確認彼與董 事會並無意見分歧,亦無任何有關其退任董事會之事宜需敦請股東垂注。據此, 彼亦不再擔任執行委員會之成員。 其士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欣然公佈,於二零 二五年八月二十七日舉行之股東週年大會(「股東週年大會」)上 ...
CHEVALIER INT'L(00025)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24 17: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入为92.65亿港元,较2024年上升13.0%[17] - 公司年度亏损为5.03亿港元,较2024年扩大55.7%[17] - 每股亏损为1.57港元,较2024年扩大27.6%[17] - 公司2025年总收入为113.71亿港元,较2024年的103.35亿港元增长10.0%[33] - 2025年股东应占亏损为4.73亿港元,较2024年3.70亿港元亏损扩大27.8%[33] - 每股基本亏损为1.57港元,较2024年1.23港元亏损扩大27.6%[33] - 公司综合收入从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81.96亿港元增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92.65亿港元,增长13.0%[70][74] - 公司总分类收入(含联营及合营企业份额)从103.35亿港元增至113.71亿港元,增长10.1%[70][74] - 公司2025财年税后亏损5.03亿港元(2024年:亏损3.23亿港元)[70][74] - 公司股东应占税后亏损4.73亿港元(2024年:亏损3.70亿港元)[70][74] - 每股亏损1.57港元(2024年:每股亏损1.23港元)[70][74] - 集团总收入增长13%至92.65亿港元(上年81.96亿港元)[122] - 集团毛利润下降25.3%至6.39亿港元(上年8.55亿港元)[123] - 集团毛利率降至6.9%(上年10.4%)[123] - 收入增加至92.65亿港元(2023/24:81.96亿港元),主要由于建筑及安装合约收入增长[128] - 毛利下降至6.39亿港元(2023/24:8.55亿港元),毛利率降至6.9%(2023/24:10.4%)[129] - 本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4.73亿港元(2023/24:3.70亿港元),剔除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及政府补助后亏损增至5.38亿港元[137][14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其他亏损净额录得4.90亿港元(2023/24:5.07亿港元),变动主因投资公允值亏损增至3.18亿港元(2023/24:1.48亿港元)[125][131]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投资净亏损大幅增至3.18亿港元(2023/24:1.48亿港元)[125][131] - 投资物业公允值净增加4300万港元(2023/24:300万港元)[125][131] - 商誉减值亏损降至3100万港元(2023/24:9000万港元)[125][131] - 财务费用净额增至1.45亿港元(2023/24:1.27亿港元),财务费用上升至2.59亿港元(2023/24:2.17亿港元)[135][139] 建筑及机械工程业务表现 - 建筑及机械工程业务收入占比58%,较2024年53%上升[29] - 建筑及机械工程业务收入为66.87亿港元,占总收入58.8%,同比增长23.2%[33] - 建筑与工程部门收入增长23.1%,从54.30亿港元增至66.87亿港元[71] - 建筑与工程部门扣除财务成本前利润下降10.1%,从3.07亿港元降至2.76亿港元[71] - 建筑及机械工程分类收入增加23.1%至66.87亿港元(去年54.30亿港元)[75] - 建筑及机械工程扣除净财务费用前分类溢利下跌10.1%至2.76亿港元(去年3.07亿港元)[75] - 未完成建筑及机械工程合约总价值达61.17亿港元[84][85] - 公司参与建设超过6,300套轻型公共住房项目[72] - 公司采用模块化集成建筑(MiC)技术提升建设速度、效率和质量[72] - 公司为机电工程(E&M)项目计提拨备导致该部门业绩下滑[73] - 公司承建超过6,300个简约公屋单位[75] - 启德体育园项目交付135部升降机和电扶梯[79][82] - 铝窗及幕墙分部完成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外墙工程[76][80] - 环境工程分部成功交付香港首座石湖墟再造水厂[78][81] - 澳洲分公司完成悉尼"CC School"项目外墙工程[76][80] 物业投资业务表现 - 物业投资业务收入占比13%,较2024年19%下降[29] - 物业投资分类收入增加6.3%至2.04亿港元(去年1.92亿港元)[84][85] - 物业投资扣除净财务费用前分类溢利大幅增加73.4%至1.89亿港元(去年1.09亿港元)[84][85] - 伦敦两栋甲级商业楼宇总净内部面积为29,356平方英尺[88][93] - Prince Wesidence住宅项目出租率超过90%[89][93] 物业发展及营运业务表现 - 物业发展及营运业务亏损扩大至2.98亿港元,较2024年1.44亿港元亏损增加106.9%[33] - 物业发展及营运收入增加至7.85亿港元,同比增长18.8%[90][94] - 物业发展及营运亏损扩大至2.81亿港元,同比增加170.2%[90][94] 保健护理投资业务表现 - 保健护理投资业务亏损加剧至4.63亿港元,较2024年3.71亿港元亏损扩大24.8%[33] - 保健护理投资收入增长至10.12亿港元,同比增长5.9%[99][102] - 保健护理投资亏损扩大至4.33亿港元,主要因财务工具公允值亏损[99][102] - 美国安老院舍设施提供约2,300个单位/床位,覆盖6个州[100][102] - 医疗办公室大楼总楼面面积约428,000平方英尺[100][102] - 公司出售美国俄勒冈州安老院舍物业代价为3500万美元(约2.73亿港元)[109] 汽车代理业务表现 - 汽车代理业务收入大幅下降至15.02亿港元,较2024年19.66亿港元减少23.6%[33] - 汽车经销收入下降至15.02亿港元,同比减少23.6%[106] - 汽车经销亏损收窄至800万港元,同比改善[106] - 汽车代理收入下降23.6%至15.02亿港元(上年19.66亿港元)[110] - 汽车代理扣除净财务费用前亏损收窄至800万港元(上年亏损2200万港元)[110] 其他业务表现 - 保险及投资收入微增0.2%至5.39亿港元(上年5.38亿港元)[111][115] - 保险及投资溢利微降0.4%至1.138亿港元(上年1.142亿港元)[111][115] - 其他业务收入增长8.4%至6.42亿港元(上年5.92亿港元)[113][116] - 其他业务亏损收窄至2000万港元(上年亏损4600万港元)[113][116]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总资产为201.5亿港元,较2024年下降1.1%[17] - 公司总权益为96.69亿港元,较2024年下降6.5%[17] - 总资产为201.50亿港元,较2024年203.64亿港元微降1.1%[33] - 股东资金减少至91.73亿港元,较2024年97.85亿港元下降6.3%[33] - 投资物业账面值增加8.05亿港元至57.48亿港元(2024:49.43亿港元)[142][148] - 发展中物业减少13.45亿港元至7.60亿港元(2024:21.05亿港元),部分因转移至投资物业7.81亿港元[147] - 商誉账面值减少6600万港元至4.48亿港元,主要因美国安老院舍业务确认减值亏损3100万港元[150] - 联营公司权益(含商誉)为6.83亿港元,应收联营公司非流动款项4500万港元[151] - 合营企业权益(含商誉)为6.17亿港元,应收合营企业非流动款项大幅增至6.39亿港元[152] - 发展中物业减少13.45亿港元至7.6亿港元,主要因确认拨备1.81亿港元及物业转拨[153] - 待售物业增加1.94亿港元至9.64亿港元,但确认拨备1.09亿港元[154][159] - 银行结存及现金减少至18.9亿港元,其中72.3%为港币/美元,17.4%为人民币[155][160] - 银行及其他借款增至45.59亿港元,82%为港币计价,一年内到期借款占比升至31.7%[156][161] - 股东应占净资产减少6.12亿港元至91.73亿港元,主要因亏损4.73亿港元及外汇损失[158][162] - 总债务与权益比率升至47.2%,净债务与权益比率升至27.6%[166][167] - 银行及其他借款为8.87亿港元(2024年:9.42亿港元)[177] - 投资物业抵押价值6.26亿港元(2024年:6.01亿港元)[177]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抵押价值3.48亿港元(2024年:3.58亿港元)[177] - 按公允值列入损益处理之投资抵押价值1100万港元(2024年:2100万港元)[177] - 其他非流动资产抵押价值1600万港元(2024年:3300万港元)[177] - 存货抵押价值1.59亿港元(2024年:1.83亿港元)[177] - 应收账款等资产抵押价值6500万港元(2024年:6500万港元)[177] - 银行存款抵押价值1.71亿港元(2024年:1.42亿港元)[177] 股息分配 - 每股股息为0.16港元,较2024年下降20.0%[17] - 每股股息为0.16港元,较2024年0.20港元减少20.0%[33] 人力资源 - 公司全职员人数约3600人,与2024年相若[17] 风险管理 - 集团持有100万港元外汇远期合约对冲汇率风险[170] - 公司安排外汇远期合约100万港元以对冲外币风险[176] 管理层信息 - 谭国荣先生64岁任公司执行董事及总经理负责冷藏仓库及物流、保险服务、物业投资及发展等业务[191] - 何宗梁先生75岁任公司执行董事负责集团内部审核事务[192] - 马志荣先生56岁负责集团保健护理投资、汽车代理、酒店投资及贸易业务[194][196] - 周莉莉小姐62岁负责集团企业及网络方案业务[195][197] - 潘宗光教授85岁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主席[198][200] - 潘宗光教授于2023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大紫荆勋章[198][200] - 马志荣持有英国华威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及香港城市大学国际商业学士学位[194][196] - 周莉莉为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香港特邀代表及平等机会委员会委员[195][197] - 谭国荣获委任为中东巴林王国驻香港名誉副领事[191] - 潘宗光曾担任中国全国政协委员(1998-2013年)及香港立法局议员(1985-1991年)[198][200]
CHEVALIER INT'L(00025)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26 20:1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为92.65亿港元,较2024年的81.96亿港元增长13.04%[3] - 2025年毛利为6.39亿港元,较2024年的8.55亿港元下降25.23%[3] - 2025年经营亏损为3.01亿港元,较2024年的1.54亿港元扩大95.49%[3] - 2025年年度亏损为5.03亿港元,较2024年的3.23亿港元扩大55.60%[4] - 2025年每股亏损为1.57港元,较2024年的1.23港元下降27.64%[4] - 2025年年度全面支出总额为5.74亿港元,较2024年的4.98亿港元增长15.22%[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入为92.65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81.96亿港元,同比增长13.04%[1][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分类收入为113.71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103.35亿港元,同比增长10.02%[1][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除税前的分类亏损为1.49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亏损1543.4万港元,亏损扩大[1][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除税后的分类亏损为2.88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亏损1.45亿港元,亏损扩大[1][2] - 2025年建筑及机械工程总收入为5.40亿港元,2024年为4.09亿港元,同比增长31.85%[1][2] - 2025年物业发展及营运总收入为78198.3万港元,2024年为66790.3万港元,同比增长17.08%[1][2] - 2025年汽车代理总收入为1.08亿港元,2024年为1.55亿港元,同比下降29.92%[1][2] - 2025年财务收入为6592.1万港元,2024年为6856.6万港元,同比下降3.86%[1][2] - 2025年财务费用为5184.7万港元,2024年为8237.7万港元,同比下降37.06%[1][2] - 2025年总分类收入为1.1371197亿港元,2024年为1.0334872亿港元;综合收益表总收入2025年为9265.045万港元,2024年为8196.207万港元[27] - 2025年除税后分类亏损为287.848万港元,年度亏损为502.616万港元;2024年除税后分类亏损为145.371万港元,年度亏损为322.764万港元[27] - 2025年香港地区收入占比62%,为7054.865万港元;中国内地占比17%,为1917.783万港元;美国占比10%,为1125.898万港元[32] - 2024年香港地区收入占比50%,为5078.125万港元;中国内地占比24%,为2431.725万港元;美国占比10%,为1073.409万港元[32] - 2025年有两名客户各占总收入超10%,收入分别为1.0504亿港元和9678万港元,占比11.3%和10.4%;2024年一名客户收入为8703万港元,占比10.6%[33] - 2025年公司总收入为9265045000港元,2024年为8196207000港元[35] - 2025年公司其他收入为112289000港元,2024年为92783000港元[35] - 2025年按公允值列入损益处理之投资亏损净额为317649000港元,2024年为148304000港元[36] - 2025年财务费用净额为144561000港元,2024年为127376000港元,物业发展资金资本化年率为5.68%(2024年为5.52% - 5.91%)[36] - 2025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473089000港元,2024年为370390000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2025年为1.57港元,2024年为1.23港元[42] - 2025年物业租金总收入为229369000港元,2024年为211905000港元[38] - 公司综合收入从2024年的81.96亿港元增至2025年的92.65亿港元,总分类收入从103.35亿港元增至113.71亿港元[57] - 2025年公司除税后亏损5.03亿港元,2024年为3.23亿港元;公司股东应占除税后亏损为4.73亿港元,2024年为3.70亿港元,每股亏损1.57港元,2024年为1.23港元[57] - 建筑及机械工程分类收入增加23.1%,从54.30亿港元升至66.87亿港元,扣除净财务费用前的分类溢利下跌10.1%,从3.07亿港元降至2.76亿港元[58] - 物业投资分类收入增加6.3%,从1.92亿港元增至2.04亿港元,扣除净财务费用前的分类溢利大幅增加73.4%,从1.09亿港元增至1.89亿港元[62] - 物业发展及营运收入由6.61亿港元增至7.85亿港元,同比增加18.8%,分类亏损由1.04亿港元增至2.81亿港元,上升170.2%[65] - 保健护理投资收入由9.56亿港元按年上升5.9%至10.12亿港元,分类亏损由3.29亿港元扩大至4.33亿港元[68] - 汽车代理收入由19.66亿港元减至15.02亿港元,同比减少23.6%,分类亏损由2200万港元收窄至800万港元[71] - 保险及投资收入由5.38亿港元微增至5.39亿港元,分类溢利由1.142亿港元微跌至1.138亿港元,轻微减少0.4%[72] - 其他分类收入由5.92亿港元增至6.42亿港元,同比上升8.4%,分类亏损由4600万港元减少至2000万港元[7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除税前亏损中建筑合约成本为4957673000港元,2024年为3670850000港元[38] - 2025年员工成本为1626331000港元,分配后为1289785000港元;2024年员工成本为1521048000港元,分配后为1209193000港元[38] - 2025年税项为138739000港元,2024年为161512000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16.5%(2024年:16.5%)[40] 其他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122.90亿港元,较2024年的115.47亿港元增长6.43%[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为77.33亿港元,较2024年的88.17亿港元下降12.29%[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流动负债为55.66亿港元,较2024年的48.78亿港元增长14.08%[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总权益为96.69亿港元,较2024年的103.42亿港元下降6.51%[10] - 2025年3月31日分类资产为1.9684777亿港元,分类负债为5285.451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分类资产为1.9711482亿港元,分类负债为4961.277万港元[28] - 2025年总资为2.0149525亿港元,总负债为1.0480747亿港元;2024年总资产为2.0364555亿港元,总负债为1.0022219亿港元[30] - 2025年非流动资为9084.817万港元,2024年为8594.27万港元[34] - 2025年香港非流动资产为4196.736万港元,中国内地为2209.065万港元;2024年香港为3565.607万港元,中国内地为2115.987万港元[34] - 2025年美国非流动资产为1364.683万港元,新加坡为306.977万港元;2024年美国为1599.175万港元,新加坡为251.373万港元[32][34] - 2025年贸易应收账款为1080157千港元,较2024年的773656千港元增长39.62%;贸易应收账款净额为1059902千港元,较2024年的714503千港元增长48.34%[44] - 2025年应付账款等合计为3320566千港元,较2024年的3062000千港元增长8.44%;贸易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为400304千港元,较2024年的367003千港元增长9.07%[46] - 2025年或然负债为240006千港元,较2024年的19832千港元增长1110.1%,其中授予合营企业按揭定期贷款为161294千港元(2024年为0)[50] - 2025年集团已签订合约但未计提的承担为60120千港元,较2024年的178362千港元下降66.29%;所佔合营企业承担为55683千港元,较2024年的378613千港元下降85.3%[51]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集团资产净值为91.73亿港元,较上一年减少6.12亿港元[76] - 2025年3月31日,银行结存及现金减少至18.9亿港元,银行及其他借款增加至45.59亿港元[76] - 2025年3月31日,银行及其他借款结余82.0%、10.2%及6.0%分别以港元、美元及英镑计值[76] - 集团一年内到期或须按要求偿还之银行及其他借款部分从23.4%上升至31.7%[76] 准则及诠释修订本情况 - 2024年4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生效准则及诠释修订本对集团综合业绩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2] - 生效准则及诠释修订本包括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第7号等修订本[13] - 已颁布但未生效且集团未提前采纳的准则及诠释修订本中,除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外,预计对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4]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等修订本生效时间分别为2025年、2026年、2027年及待定[15] 业务线介绍 - 经营分类包括建筑及机械工程、物业投资等[17][18][19][20][21][22][23] - 建筑及机械工程业务包括承办铝窗及幕墙等[17] - 物业发展及营运业务包括物业发展及管理等[19] 业务线表现 - 公司合营企业承建超6300个简约公屋单位,机电工程分部因项目拨备业绩下降[58] - 铝窗及幕墙分部完成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外墙工程,预计未来一年完成西九龙高铁站工程项目[59] - 建材供应分部展示Kryton先进防水解决方案,环境工程分部建成香港首个再造水厂[60] - 升降机及电扶梯分部为启德体育园交付综合垂直运输系统,含135部升降机和电扶梯[61]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未完成的建筑及机械工程合约价值总额为61.17亿港元[61] - “Prince Wesidence”项目落成提供58个单位,出租率超90%[64] - 长春“香港城”第三期自开售后住宅单位已售出逾90%,第五期预计即将开售[65] - 公司持有油塘工业大厦合营企业50%股权,该项目已完成拆卸工程并展开地基工程[66] - 物业管理分部获香港房屋委员会四份新合约[67] - 公司出售美国俄勒冈州安老院舍物业,代价3500万美元(约2.73亿港元)[68] - “曦蕓居”于2024年11月开业,位于跑马地,拥有168个服务式单位[69][70] - 资讯科技分部升级政府部门IP电话系统,整合超5000台分机[74]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香港地区收入占比62%,为7054.865万港元;中国内地占比17%,为1917.783万港元;美国占比10%,为1125.898万港元[32] - 2024年香港地区收入占比50%,为5078.125万港元;中国内地占比24%,为2431.725万港元;美国占比10%,为1073.409万港元[3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分类收入计量与综合收益表一致,含集团所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按比例综合基准之收入[23] - 董事根据各分类业绩计量评估经营分类表现,未分配企业支出等不包括于分类业绩[23] - 分类资产主要包括综合财务状况表内披露的流动资产及非流动资产,分类负债主要包括流动负债及非流动负债[23] - 分类之间收入的交易价格由董事依据市场价格厘定[3] - 董事会建议2025年派
CHEVALIER INT'L(0002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13 17:06
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40.32804亿港元,较2023年的39.26559亿港元有所增长[18] - 同期毛利为3.48056亿港元,低于2023年的4.66422亿港元[18] - 经营溢利为1.22827亿港元,较2023年的1.31891亿港元有所下降[18] - 期内溢利为7700.3万港元,高于2023年的6846.9万港元[18] - 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8031.8万港元,2023年为5859.6万港元[18]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27港元,2023年为0.19港元[18] - 其他收入为5209.1万港元,高于2023年的4538.4万港元[18] - 其他收益净额为96.7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7917万港元[18] - 财务费用净额为6836.6万港元,高于2023年的4748.4万港元[18] - 所佔联营公司业绩为6347.9万港元,低于2023年的8386万港元;所佔合营企业业绩为1638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3851.1万港元[18] - 期内溢利为77,003千港元,上一时期为68,469千港元[25] - 期内其他全面收益(支出),除税后为113,723千港元,上一时期为 - 228,123千港元[25] - 期内全面收益(支出)总额为190,726千港元,上一时期为 - 159,654千港元[2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全面(支出)╱收益总额为190,726千港元[3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已付股息(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为42,265千港元[3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为4032804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926559000港元增长2.71%[54][5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分类收入为5055038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031874000港元增长0.46%[54][6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扣除净财务费用后的分类溢利为243798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92047000港元增长26.95%[54][65] - 2024年上半年建筑及机械工程分类收入为2759264000港元,物业投资分类收入为96973000港元,物业发展及营运分类收入为390253000港元[54] - 2024年上半年保健护理投资分类收入为493994000港元,汽车代理分类收入为716529000港元,保险及投资分类收入为266992000港元[54]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分类收入为331033000港元[54] - 2024年上半年建筑及机械工程分类溢利为125346000港元,物业投资分类溢利为54129000港元,物业发展及营运分类溢利为36927000港元[54] - 2024年上半年保健护理投资分类亏损为51877000港元,汽车代理分类亏损为8204000港元,保险及投资分类溢利为89261000港元[54]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分类亏损为1784000港元[5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类溢利为243,79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92,047千港元[7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34,32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9,756千港元[72] - 2024年其他收入中,来自联营公司的销售及市场推广服务收入20335000港元,管理费用收入12468000港元,政府补助10919000港元[95] - 2024年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中,按公允价值列入损益处理的投资收益5195000港元,衍生金融工具收益492000港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99000港元等[97] - 2024年租赁负债、银行透支等利息支出145011000港元,减去资本化金额后为131788000港元,再减去利息收入后为68366000港元[100][101][102][10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用于物业发展资金的资本化年利率为5.73%,2023年为5.52%[105] - 2024年除税前溢利计算中,建筑合约成本1916582000港元,存货销售成本508483000港元,物业销售成本133423000港元[107] - 2024年保险业绩净额中,保险服务业绩 -230288000港元,保险收入184952000港元,保险服务支出39640000港元等[108] - 2024年上半年香港、中国内地、澳门及海外的本期税项分别为31,636千港元、4,629千港元、3,399千港元及9,081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40,677千港元、3,815千港元、7,795千港元及9,888千港元[112] - 2024年上半年递延税项为8,58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357千港元[11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80,318,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58,596,000港元;每股盈利计算的加权平均股数2024年为301,881,066股,2023年为301,928,440股[116][122] - 2024年11月28日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08港元,暂以301,268,440股为基准;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0.06港元[118][123][124] - 2023/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14港元,共42,270,000港元,已于2024年9月20日派付[119][12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34,32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9,756千港元[154] - 2024年上半年营运资金变动前经营现金流量为214,61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11,821千港元[154] - 2024年上半年营运资金变动总额为 - 474,33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655,871千港元[157] - 2024年上半年用于营运的现金为 - 259,72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344,050千港元[157]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合营企业合约收入为397.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0 [171] - 2024年上半年给予联营公司合约费用为482.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043.6万港元[171] - 2024年上半年来自联营公司管理费用收入为990万港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来自合营企业管理费用收入为256.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94.6万港元[171] - 2024年上半年给予联营公司保养费用为306.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467.4万港元[17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未经审核综合收入为40.33亿港元,较2023年的39.27亿港元增长3% [191][19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溢利为7700万港元,较2023年的6800万港元增长13% [191][193] - 计入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收入后,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50.55亿港元,与2023年的50.32亿港元基本持平[191][19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增至8000万港元,2023年为5900万港元,每股盈利为0.27港元,2023年为0.19港元[191][193] - 建筑及工程板块收入从25.11亿港元增至27.59亿港元,增幅10% [192][194] - 建筑及工程板块扣除净财务费用前的利润从1.94亿港元降至1.21亿港元,降幅38% [192][194]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投资物业为5,813,728千港元,3月31日为4,943,096千港元[2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8,276,417千港元,3月31日为8,817,403千港元[2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4,905,785千港元,3月31日为4,878,300千港元[2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3,370,632千港元,3月31日为3,939,103千港元[2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股东资金为9,928,018千港元,3月31日为9,784,589千港元[2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5,362,041千港元,3月31日为5,143,919千港元[2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总权益及非流动负债为15,847,654千港元,3月31日为15,486,255千港元[2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分类资产为20,447,163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9,711,482千港元[74][7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分类负债为4,981,071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4,961,277千港元[74][8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为20,753,439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20,364,555千港元[8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10,267,826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0,022,219千港元[85] - 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账净额为740,012千港元,3月31日为714,503千港元;2024年9月30日合约资产为378,494千港元,3月31日为271,171千港元[137] - 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为280,921千港元,3月31日为367,003千港元;2024年9月30日应付保留款项为330,320千港元,3月31日为295,952千港元[14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为美国某些高级住宅业务获得的有抵押银行贷款账面价值为4.69亿港元,3月31日为4.78亿港元[146] - 2024年9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301,552,440股普通股,3月31日为301,928,440股,每股面值港币1.25元[14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集团美国安老院舍业务有抵押银行贷款账面价值为4.69亿港元,3月31日为4.78亿港元[15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授予联营公司银行信贷为805千港元,3月31日为565千港元[15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授予合营企业按揭定期贷款为161,294千港元,3月31日无此项贷款[15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就物业买家按揭信贷担保为24,398千港元,3月31日为19,267千港元[159][160] - 因已完成工程合约,集团或然负债约2700万港元,3月31日同此金额[161][16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集团物业发展等项目已签订合约未计提承担为134,238千港元,3月31日为178,362千港元[16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为合营企业香港物业发展项目提供资金承诺最高为5.118亿港元,3月31日为9.30073亿港元;应占合营企业承担为6352.2万港元,3月31日为3.78613亿港元[167][168] - 2024年9月30日按公允值列账财务资产总额为2.032106亿港元,3月31日为1.765953亿港元[183] - 2024年9月30日按公允值列入损益处理之债务证券投资为1.724888亿港元,3月31日为1.455235亿港元[183] - 2024年9月30日按公允值列入其他全面收益处理之股本证券投资为4837万港元,3月31日为5415.1万港元[183] - 2024年9月30日衍生财务工具资产为6.7万港元,3月31日衍生
CHEVALIER INT'L(00025)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8 19:35
收入与利润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4,032,804千港元,同比增长2.7%[3] - 毛利为348,056千港元,同比下降25.4%[3] - 经营溢利为202,686千港元,同比增长14.4%[3] - 期內溢利为77,003千港元,同比增长12.5%[5]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27港元,同比增长42.1%[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4,088,446千港币,同比增长2.35%[22] - 建筑及机械工程收入为2,134,112千港币,同比增长18.37%[22] - 物業投資收入为97,991千港币,同比增长1.79%[22] - 物業發展及營運收入为375,823千港币,同比下降0.08%[22] - 保健護理投資收入为431,000千港币,同比增长6.26%[22] - 汽車代理收入为530,427千港币,同比下降34.07%[22] - 保險及投資收入为282,385千港币,同比增长8.61%[22] - 其他收入为236,708千港币,同比增长1.11%[22] - 分類溢利为243,798千港币,同比增长26.95%[26] - 除稅前溢利为134,320千港币,同比增长3.52%[2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收入为40.33亿港元,同比增长3%[6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溢利为7700万港元,同比增长13%[6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8000万港元,同比增长36%[6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盈利为0.27港元,同比增长35%[68] - 每股盈利为港币0.266元,较2023年同期的港币0.194元增长37.1%[52] - 中期股息每股港币0.08元,较2023年同期的港币0.06元增长33.3%[55] 资产与负债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2,477,022千港元,同比增长8.1%[9] - 流动资产总额为8,276,417千港元,同比下降6.1%[9] - 流动负债总额为4,905,785千港元,同比下降0.7%[11] - 总权益为10,485,613千港元,同比增长1.4%[11]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5,362,041千港元,同比增长4.2%[1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0,753,43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0,364,555千港元有所增加[3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10,267,826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0,022,219千港元有所增加[3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分類資產總額為20,447,163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9,711,482千港元有所增加[3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分類負債總額為4,981,071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961,277千港元有所增加[3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建築及機械工程業務資產為2,961,786千港元,負債為2,198,022千港元[2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物業投資業務資產為6,135,056千港元,負債為120,118千港元[2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物業發展及營運業務資產為4,080,120千港元,負債為340,277千港元[2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保健護理投資業務資產為3,397,819千港元,負債為417,550千港元[2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汽車代理業務資產為906,654千港元,負債為423,148千港元[2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保險及投資業務資產為2,436,383千港元,負債為1,367,338千港元[2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账款净额为74001.2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71450.3万港元增加[5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其他应收账款、已付存出按金及预付款项净额为67210.1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0149.2万港元增加[5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账款中最多60天的账款为66680.6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2691.5万港元增加[5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账款中61至90天的账款为2181.9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479.2万港元减少[5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账款中逾90天的账款为5138.7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279.6万港元减少[5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账款及应付票据为28092.1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6700.3万港元减少[58] 业务分类 - 建筑及机械工程分类收入由港币25.11亿元增加至港币27.59亿元,增幅为10%[69] - 扣除净财务费用前的分类溢利由港币1.94亿元减少至港币1.21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8%[69] - 集团手头未完成之建筑及机械工程合约价值总额为港币87.64亿元[69] - 物业投资分类收入由港币9,500万元微升至港币9,700万元,较去年同期微升2%[75] - 扣除净财务费用前的分类溢利由港币6,900万元减少至港币6,300万元,减幅为9%[75] - 物业发展及营运分类收入由港币3.71亿元增加至港币3.90亿元,增幅为5%[77] - 扣除净财务费用前的分类溢利由港币4,000万元减少至港币3,000万元,减幅为25%[77] - 长春“香港城”第三期住宅单位已售出逾77%,总楼面面积约100,000平方米[78] - 长春“香港城”第五期预计于2025年第一季度竣工,总楼面面积约100,000平方米[78] - 香港九龙油塘工业大厦重建项目已完成拆卸工程,总楼面面积约300,000平方呎[78] - 保健护理投资分类收入增加6%至港币4.94亿元,分类亏损减少26%至港币4,300万元[82] - 美国安老院舍设施入住率改善,集团在美国六个州拥有28个设施,提供约2,500个单位/床位[82] - 汽车代理分类收入减少29%至港币7.17亿元,分类亏损减少至港币500万元[84] - 保险及投资分类收入增长3%至港币2.67亿元,分类溢利增加至港币7,000万元[86] - 其他分类收入增加6%至港币3.31亿元,分类亏损减少至港币200万元[87] 财务报告与会计政策 - 公司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编制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13] - 中期所得税按预期总年度盈利所适用之税率计入[15] - 公司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准则、准则之修订本及诠释对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可能不会造成重大影响,惟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除外[17] - 公司管理层在编制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时,应用本集团会计政策时作出之重大判断及估计不確定因素之关键来源,与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所应用者相同[18] - 公司董事已审阅本集团之内部报告以评估本集团表现及分配资源[2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利息收入为68,36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7,484千港元增长43.9%[40] - 其他收入包括来自联营公司的销售及市场推广服务收入为20,33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9,469千港元增长4.4%[42] - 按公允值列入损益处理之投资收益为5,195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亏损53,351千港元[4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溢利已扣除建筑合约成本1,916,58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609,396千港元增长19.1%[46] - 员工成本为780,03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26,078千港元增长7.4%,扣除分配至合约工程的金额后为623,194千港元[4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税项为57,31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1,287千港元减少6.5%[50] - 公司应用於从借款得来并用于物业发展的资金资本化年率为5.73%,较2023年的5.52%略有上升[43] - 公司预期全球最低税率及境内最低补足税的新制度将于2025年4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生效,预计不会产生重大的第二支柱风险[51] 市场与政策 - 香港政府计划于2048年前供应7,000公顷土地及发展北部都会区,已物色3,000公顷可发展土地用于未来十年发展[90] - 未来十年公私营房屋合计供应目标为440,000个单位,其中公营308,000个,私营132,000个[91] - 政府推出多项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复苏,包括取消印花税及放宽按揭限制[92] - 集团采用创新建筑技术如MiC及BIM,以应对劳动力短缺问题[93] - 政府将优先吸引优秀人才,并提出更多政策以实现此目标[93] - 集团设立奖学金,支持职业训练局及香港机电工程承建商协会推出的“职专毕业生留港计划”[93] - 集团对经营前景保持审慎信心,并将密切留意市场变化,把握未来投资机遇[95] 公司治理与管理 - 公司已採納適用的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附錄C1的企業管治守則[102] - 公司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C3所載《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104] - 審核委員會包括四名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分別為該委員會之主席關蕙女士及其他成員[105] - 董事會認為,郭海生先生身兼本公司主席及董事總經理的職位將為本公司提供強大而貫徹的領導[103] - 公司股东应占集团资产净值为港币99.28亿元,较上期增加港币1.43亿元[96] - 集团银行及其他借款增加至港币46.63亿元,主要由于期内提取银行贷款[96] - 集团在全球雇用约3,600名全职员工,员工总开支为港币7.80亿元[98] - 公司于联交所购回合共632,000股股份,已付总代价为港币3,023,580元[100]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佈将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刊载[106]
CHEVALIER INT'L(0002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6 20: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8196207千港元,2023年为7134302千港元,同比增长14.9%[2] - 2024年毛利为854697千港元,2023年为846267千港元,同比增长1.0%[2] - 2024年经营亏损为33876千港元,2023年经营溢利为531197千港元[2] - 2024年财务费用净额为127376千港元,2023年为84758千港元,同比增长50.3%[3] - 2024年3月31日流动负债为4878300千港元,2023年为4562371千港元,同比增长6.9%[7] - 2024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3939103千港元,2023年为3685139千港元,同比增长6.9%[7] - 2024年3月31日总权益为10342336千港元,2023年为11033762千港元,同比下降6.3%[7] - 2024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为5143919千港元,2023年为4533056千港元,同比增长13.5%[7] - 2024年税项为161512千港元,2023年为153784千港元,同比增长5.0%[1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总收入为8196207千港元,分类收入为10334872千港元[37] - 2024年分类资产为19711482千港元,2023年为19739255千港元(经重列)[41] - 2024年总资产为20364555千港元,2023年为20129189千港元(经重列)[41] - 2024年分类负债为4961277千港元,2023年为4675045千港元(经重列)[41] - 2024年总负债为10022219千港元,2023年为9095427千港元(经重列)[41] - 2024年总收入为8196207千港元,2023年为7134302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4.9%[45]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161252千港元,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446439千港元[5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分类资产总额为19,711,482千港元,分类负债总额为4,961,277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类资产总额为19,739,255千港元,分类负债总额为4,675,045千港元[55] - 2024年公司总收益为10,334,872千港元,其中香港地区收益5,078,125千港元占比50%,中国内地收益2,431,725千港元占比24%;2023年总收益为9,457,354千港元,香港地区收益4,793,558千港元占比51%,中国内地收益2,527,813千港元占比27%[58] - 2024年已确认待售物业拨备至可变现净值为27,991千港元,2023年为0[61] - 2024年除税前扣除建筑合约成本3,670,850千港元、存货销售成本1,471,508千港元、物业销售成本133,233千港元等;2023年对应分别为2,832,221千港元、1,395,916千港元、54,710千港元[62] - 2024年物业租金总收入211,905,000港元,减去直接经营支出后为(180,970)千港元;2023年物业租金总收入199,340,000港元,减去直接经营支出后为(166,516)千港元[62] - 2024年已派中期股息每股0.06港元,金额为18,116千港元,拟派末期股息每股0.14港元,金额为42,270港元;2023年已派中期股息每股0.10港元,金额为30,193千港元,拟派末期股息每股0.28港元,金额为84,540港元[68] - 2024年联营公司之权益为741,397千港元,合营企业之权益为961,002千港元;2023年联营公司之权益为720,543千港元,合营企业之权益为1,083,636千港元[55] - 2024年添置非流动资产为235,131千港元,2023年为606,985千港元[55] - 2024年应付合营企业账款为17,665千港元,2023年为9,576千港元[55] - 2024年按公允值列入损益处理之投资亏损为148,304千港元,2023年为14,456千港元[70] - 2024年财务费用净额为127,376千港元,2023年为84,758千港元,借款资本化年率为5.52%至5.91%(2023年为3.34%)[70] - 2024年员工成本为1,521,048千港元,分配至合约工程之金额为311,855千港元;2023年员工成本为1,482,037千港元,分配至合约工程之金额为293,442千港元[74] - 2024年本年度税项为109,511千港元,2023年为92,659千港元;2024年递延税项为161,512千港元,2023年为153,784千港元[76]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370,390千港元,2023年溢利为257,568千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23港元,2023年盈利为0.85港元[77] - 2024年3月31日贸易应收账款为773,656千港元,减值拨备为59,153千港元,净额为714,503千港元[80] - 2024年或然负债为19,832千港元,2023年为216,096千港元[82] - 2024年3月31日与合营企业承担有关之承诺最高为930,073,000港元,包括应占合营企业买卖协议承担378,613,000港元[85] - 集团综合收入从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71.34亿港元增至2024年的81.96亿港元,总分类收入从94.57亿港元增至103.35亿港元[89]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录得除税后亏损3.23亿港元,2023年为溢利2.93亿港元;公司股东应占除税后亏损为3.70亿港元,2023年为溢利2.58亿港元[89] - 2024年3月31日每股亏损为1.23港元,2023年为每股盈利0.85港元[89] - 最多60天贸易应收款项2024年3月31日为626,915千港元,2023年为388,410千港元[101] - 贸易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2024年3月31日为367,003千港元,2023年为381,111千港元[101] - 2024年集团已签订合约但未在综合财务报表内计提之承担为1.78362亿港元,2023年为2.53233亿港元[104] - 2024年集团所占合营企业已签订合约但未计提承担为3.78613亿港元,2023年为752.8万港元[104] - 2024年公司拟以现金派末期股息每股0.14港元,2023年为0.28港元;本年度共派股息每股0.20港元,2023年为0.38港元[107] - 2024年3月31日,银行结存及现金降至港币24.72亿元,银行及其他借款增至港币44.71亿元[129] - 2024年3月31日,银行及其他借款结余80.5%、10.7%及6.5%分别以港币、美元及英镑计值[129] - 集团一年内到期之银行及其他借款部份由2023年3月31日的23.2%增加至2024年3月31日的23.4%[13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全球全职员工约3600名,员工总开支为港币15.21亿元[130] - 2024年3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集团资产净值为港币97.85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港币6.42亿元[148]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港币3.70亿元、外汇兑换差额港币1.80亿元及派付股息港币1.03亿元致资产净值减少[148] - 年度亏损为港币322,764千元,上一年度为溢利港币292,655千元[165] - 年度其他全面支出除税后为港币175,519千元,上一年度为港币325,436千元[165] - 年度全面支出总额为港币498,283千元,上一年度为港币32,781千元[165] - 本公司股东应占全面支出总额为港币532,303千元,上一年度为港币44,216千元[165] - 除税前亏损为港币161,252千元,上一年度为溢利港币446,439千元[163]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港币1.23元,上一年度为盈利港币0.85元[164] - 2024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11,547,152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1,881,679千港元,2022年4月1日为12,034,372千港元[166] - 2024年3月31日流动资产为8,817,403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8,247,510千港元,2022年4月1日为7,849,802千港元[166] - 2022年3月31日总权益为11,226,593千港元,最初采纳影响为17,582千港元,2022年4月1日经重列为11,244,175千港元[176] - 年度(亏损)╱溢利为(322,764)千港元和292,655千港元[180] - 2024年财务收入为89,706千港元,2023年为52,454千港元;2024年财务费用为(217,082)千港元,2023年为(137,212)千港元[185] - 本公司股东应占(370,390)千港元,2023年为257,568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47,626千港元,2023年为35,087千港元[18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建筑及机械工程收入为4041138千港元,物业投资收入为191598千港元,物业发展及营运收入为622881千港元[37] - 保健护理投资收入为831295千港元,汽车代理收入为1552983千港元,保险及投资收入为538007千港元[37] - 其他业务收入为418305千港元,所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收入为2139481千港元(已对销816千港元)[37] - 扣除净财务费用前的分类溢利/(亏损)为29245千港元,扣除净财务费用后的分类溢利/(亏损)为15434千港元[37] - 2024年建筑及安装合约收入为3886381千港元,2023年为2980732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0.4%[45] - 2024年资讯科技设备、汽车及其他之销售收入为1668583千港元,2023年为1549244千港元,同比增长约7.7%[45] - 2024年安老院舍营运收入为825372千港元,2023年为797323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5%[45] - 2024年保险合约及保险经纪收入为482265千港元,2023年为459468千港元,同比增长约4.9%[45] - 2024年保养及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450499千港元,2023年为47688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5%[45] - 2024年仓库、物流及货运代理服务收入为363516千港元,2023年为43018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5.5%[45] - 2024年物业租赁收入为211905千港元,2023年为199340千港元,同比增长约6.3%[45] - 2024年物业销售收入为163925千港元,2023年为101709千港元,同比增长约61.2%[45] - 租赁业务收入从1.86亿港元增加3.2%至1.92亿港元,扣除净财务费用前的分类溢利按年下降52.6%,从2.30亿港元下跌至1.09亿港元[9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建筑及机械工程分类收入增加13.2%,由47.97亿港元升至54.30亿港元;扣除净财务费用前的分类溢利下跌6.1%,由3.27亿港元降至3.07亿港元[111] - 物业发展及营运分类收入由5.88亿港元增至6.61亿港元;扣除净财务费用前的分类溢利由1.28亿港元转为
CHEVALIER INT'L(0002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14 17:03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收入为39.2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3%[5] - 毛利为4.6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2%[5] - 期内溢利为6.8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7.9%[5]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了综合收益为56,073,000港币,主要受到投资公允值变动和汇率波动的影响[11] - 2023年截至9月30日的六个月内,集团总收入为3,926,559港币千元,同比增长17.8%[27] - 公司总收入为50.32亿港元,同比增长11%[83] - 公司綜合溢利为6,800万港元,同比减少28%[82]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减少至5,900万港元[83] - 2023年截至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公司的净利润为192,047港币千元,同比增长0.5%[27] - 2022年同期,公司的净利润为175,063港币千元,同比增长0.3%[28] - 截至2023年9月底,公司分部利润为192,047千港币,较2022年同期的175,063千港币有所增长[30] - 公司股东权益截至2023年9月30日为101.80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04.27亿港元减少2.47亿港元,主要由于海外业务的汇兑差额和股息支付[123] 资产负债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1,550,815,000港币,较3月31日的11,838,306,000港币略有下降[9] - 公司的流动资产达到9,047,633,000港币,较之前的8,290,883,000港币有所增长[9] - 公司的流动负债为5,728,181,000港币,净流动资产为3,319,452,000港币[10] - 股东权益为10,720,497,000港币,其中股东资金为10,180,419,000港币,非控股权益为540,078,000港币[10] - 公司股本为377,411,000港币,储备为9,803,008,000港币[10] - 公司总资产于2023年9月底达到19,542,026千港币,较2023年3月底的19,739,255千港币略有下降[31] - 公司总资产于2023年9月底为20,598,448千港币,较2023年3月底的20,129,189千港币有所增长[33] - 公司总负债于2023年9月底为9,877,951千港币,较2023年3月底的9,095,427千港币有所增长[33] 经营活动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中现金净额为447,234港币千元支出[13] - 投资活动中现金净额为373,223港币千元收入[13] - 融资活动中现金净额为471,337港币千元收入[14] 业务拓展 - 公司在香港、中国内地、澳门和澳大利亚进行建筑和工程业务,物业投资业务主要在香港、中国内地、加拿大、新加坡和英国进行[34] - 公司在香港、美国、中国内地和泰国进行其他业务[34] - 公司的联营企业和合资企业在建筑和工程业务方面主要在香港、中国内地、新加坡和澳门进行[35] - 公司的联营企业和合资企业在物业发展和运营业务方面主要在香港和中国内地进行[35] - 公司的联营企业和合资企业在保健投资业务方面主要在美国进行[36] - 公司的联营企业和合资企业在汽车代理业务方面主要在中国内地进行[36] 风险管理 - 本集团的活动面临各种财务风险,包括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外汇风险和价格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66] - 本集团在2023年9月30日的财务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已考虑到当前经济情况[69] - 本集团使用市场报价来确定属于第一级的财务资产的公允价值[73] - 未在活跃市场上交易的财务工具的公允价值是通过估值技术确定的[74] - 本集团使用各种估值技术来确定财务工具的公允价值,包括市场输入和尽可能少地依赖企业特定输入[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