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果业(00073)

搜索文档
亚洲果业(00073) - 延迟寄发通函
2025-07-31 18:15
通函信息 - 公司原计划2025年7月31日或之前寄发通函,现延迟至8月22日或之前[3] - 通函包含新框架协议等相关事宜详情[3]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执行董事李梓莹女士[3] - 有非执行董事James Francis Bittl先生[3] - 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刘锐强先生等[3]
罗 牛 山(000735)7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799.59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29 23:1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7月29日收盘价6.51元,单日下跌0.61% [1] - 换手率3.33%,成交量38.36万手,成交金额2.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799.59万元,占成交额7.2%,其中超大单净流出1085.14万元(占比4.34%),大单净流出714.46万元(占比2.86%)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754.61万元,占成交额3.02%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1044.99万元,占成交额4.18%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51亿元,同比大幅减少50.74% [1] - 归属净利润812.18万元,同比锐减91.36% [1] - 扣非净利润414.95万元,同比暴跌96.36% [1] 企业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海口市,主营业务为农业 [1] - 注册资本11.52亿元人民币,实缴资本8.8亿元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徐自力 [1] 企业经营生态 - 对外投资企业总数达63家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37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39条,行政许可248个 [2]
光明肉业(600073):布局全球的优质牛肉标的 有望受益牛肉涨价利好催化
新浪财经· 2025-05-08 18:30
公司概况 - 公司前身为上海梅林正广和股份有限公司 是光明食品集团旗下肉类产业核心企业 主要产品包括牛肉 羊肉 猪肉 罐头食品 肉制品 糖果 蜂蜜和饮用水等 [1] - 公司拥有梅林B2 银蕨 苏食 爱森 联豪 冠生园 大白兔 正广和等知名品牌 [1] - 2016年12月公司成功收购新西兰银蕨农场牛肉有限公司50%股份实现控股 银蕨农场是新西兰最大的牛羊肉企业之一 [1] - 2025Q1公司营收同比+8 46%至61 54亿元 归母净利同比+66 82%至1 66亿元 受益于牛价景气上行 牛羊肉板块开始贡献正向盈利 [1] 行业供需 - 国内肉牛养殖已加速出清 出栏节奏明显加快 钢联样本下2025年1月肉牛出栏月环比+6% 同比+39% 肉牛存栏同比-22% [2] - 参考猪周期 非瘟导致2019年末全国能繁存栏同比减少近40% 对应2020年生猪年均价较2019年上涨约60% 该轮周期生猪单月最高均价在2019年10月达36 6元 kg 较2018年单月最低均价11 1元 kg上涨约230% [2] - 预估未来在母牛产能充分去化 进口收缩驱动下 肉牛或将实现显著弹性 预计国内肉牛价格自2025年起反转 景气高点有望出现在2027年 预计高点均价有望较2024年底部均价6 4万元 吨上涨80%至11 5万元 吨 [2] 业务前景 - 公司子公司银蕨农场近五年全年牛羊肉产销量接近35-40万吨 占新西兰总产量30% 其中牛肉占比接近60% 主要出口至中国和美国 [3] - 谨慎预估若景气高点较2024年底部涨价22%至2022年前高均价 牛羊肉归母净利增厚约5 2亿元 [3] - 公司旗下的综合食品 生猪养殖及肉制品等非牛肉业务板块合理估值预计接近65-72亿元 [3] - 公司牛羊肉业务2023-2024年由于牛价低迷导致业绩亏损 未来伴随牛价周期上行或迎净利扭亏 估值有望迎来修复 [3]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4 96 6 01 7 05亿元 利润年增速分别为129 7% 21 1% 17 3% [3] - 每股收益分别为0 53 0 64 0 75元 预估合理价格区间为10 4-11 1元 较当前股价有28-37%溢价空间 [3]
*ST中地(000736.SZ):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为-4.93亿元,同比亏损放大
新浪财经· 2025-05-01 09:49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营业总收入为117.70亿元,在已披露同业中排名第7,较去年同期增加81.39亿元,同比上涨224.19%,实现2年连续上涨 [1] - 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93亿元,在已披露同业中排名第85,较去年同期减少2.77亿元 [1]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1.06亿元,在已披露同业中排名第64,较去年同期减少13.40亿元,同比下降108.56% [1] - 公司摊薄每股收益为-0.66元,在已披露同业中排名第91,较去年同期减少0.35元 [3] 资产负债与周转率 - 公司最新资产负债率为89.42%,在已披露同业中排名第86,较上季度减少0.3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3.89个百分点 [3] - 公司最新毛利率为0.92%,在已披露同业中排名第86,较上季度减少6.6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减少13.39个百分点 [3] - 公司最新总资产周转率为0.11次,在已披露同业中排名第3,较去年同期增加0.09次,同比上涨303.89%,实现2年连续上涨 [3] - 公司最新存货周转率为0.15次,在已披露同业中排名第13,较去年同期增加0.12次,同比上涨376.80%,实现2年连续上涨 [3] 股东结构 - 公司股东户数为5.09万户,前十大股东持股数量为4.57亿股,占总股本61.12% [3] - 第一大股东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2.16%,第二大股东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80%,第三大股东湖南华夏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36% [3] - 机构股东包括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1.11%)、南方中证全指房地产ETF(0.63%)、南方中证1000ETF(0.37%)、摩根士丹利国际(0.26%)和阿布达比投资局(0.26%) [3]
光明肉业(600073):24年品牌食品增长稳健 看好25年肉业板块周期性修复
新浪财经· 2025-04-02 20:25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营收和利润有不同程度变化,各业务板块表现不一,2025年围绕肉业协同和品牌食品资源整合发展,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1][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219.87亿元(yoy - 1.70%),归母净利润2.16亿元(yoy - 4.22%),扣非归母净利润0.86亿元(yoy - 43.64%) [1] - 2024Q4实现营收56.03亿元(yoy - 5.36%),归母净利润 - 1.65亿元(yoy - 78.22%),扣非归母净利润 - 2.06亿元(yoy - 139.40%) [1] 各业务板块表现 生猪养殖业务 - 亏损进一步缩窄,毛利率3.16%(yoy + 17.01pct),2024年实现营收18.96亿元(yoy + 51.24%),子公司光明农牧营收18.96亿元(yoy + 51.24%),净利润亏损3.79亿元,全年生猪出栏量101.9万头 [1] 生猪屠宰、深加工及分销 - 收入规模整体承压,2024年实现营收45.96亿元(yoy - 9.88%),其中猪肉制品营收31.66亿元(yoy - 7.43%),罐头食品营收14.30亿元(yoy - 14.88%) [1] - 猪肉制品方面,加强开发黑猪产品,拓展团购业务,结合抖音电商平台,2024年肉制品加工量同比增长11.95%,子公司苏食肉品营收22.74亿元(yoy - 5.00%),净利润0.08亿元(yoy - 61.62%) [2] - 罐头食品方面,立足“梅林B2”品牌推出多种口味片式午餐肉系列,强化渠道下沉和品牌年轻化建设,子公司上海梅林营收6.11亿元(yoy - 20.85%),净利润0.98亿元(yoy + 48.23%),子公司梅林正广和营收4.71亿元(yoy - 21.29%),净利润0.47亿元(yoy - 14.52%) [2] 牛羊肉业务 - 受终端消费和渠道结构变化,板块延续承压态势,2024年实现营收117.58亿元(yoy - 5.54%),孙公司银蕨农场营收114.31亿元(yoy - 5.22%),净利润亏损1.42亿元,子公司联豪食品营收3.45亿元(yoy - 15.85%),净利润0.25亿元(yoy - 5.33%) [2] - 供给端,2024年上半年新西兰农户惜售存栏影响旺季屠宰量;成本端,主要港口国际航线拥堵致海运成本上升;销售端,中国牛肉需求和价格持续低迷,更多牛肉流入北美和东南亚市场 [2] 品牌食品业务 - 增长稳健,2024年实现营收17.91亿元(yoy + 5.15%),子公司冠生园营收17.91亿元(yoy + 5.15%),净利润3.75亿元(yoy + 9.45%) [2] 费用率与盈利能力 - 2024年销售费用率3.94%(yoy + 0.08pct),管理费用率4.95%(yoy - 0.03pct),研发费用率0.29%(yoy + 0.01pct),财务费用率0.18%(yoy - 0.05pct) [3] - 归母净利率0.98%(yoy - 0.03pct),扣非归母净利率0.39%(yoy - 0.29pct) [3] 公司发展战略 - 2025年围绕推动肉业板块协同发展和品牌食品资源整合双线发展,力争实现营收229亿元,猪肉业务全产业链优化,推动降本增效;牛羊肉业绩有望周期性修复;品牌食品业务,冠生园持续坚持产品和营销创新 [3]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营收234.37/247.57/259.3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6%/5%;实现归母净利润2.52/2.87/3.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14%/13%;对应PE估值分别为28.1/24.6/21.8X,维持“增持”评级 [3]
亚洲果业(00073)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3-27 19:0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368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6130万元下降40.0%[2] - 同期,其他收入及收益18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150万元增长20.0%[2] - 除所得税前亏损178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1170万元扩大52.1%[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45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1180万元扩大22.9%[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97.15分,较2023年同期的94.82分扩大2.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1.469亿元,较6月30日的1.601亿元下降8.2%[3] - 流动资产净值5680万元,较6月30日的7090万元下降19.9%[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80万元,较6月30日的1680万元下降53.6%[3] - 总权益1.222亿元,较6月30日的1.37亿元下降10.8%[3] - 流动比率3.8,较6月30日的5.1下降25.5%[3] - 集团回顾期收入约3680万元,2023年同期约6130万元,减少40.0%[12][14] - 集团回顾期其他收入及收益约180万元,2023年同期约150万元[17] - 集团回顾期员工成本约830万元,2023年同期约560万元,增加约270万元[18] - 集团回顾期分销及其他营运开支约100万元,2023年同期约50万元[19] - 集团回顾期一般及其他行政开支约1050万元,2023年同期约780万元[20] - 公司拥有人回顾期应占亏损约1450万元,2023年同期约1180万元[2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负债约为人民币1120万元,2024年6月30日为人民币1200万元[3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780万元,2024年6月30日为人民币1680万元[32]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分别约为3.8及3.5,2024年6月30日分别为5.1及4.6[32] - 集团净资产负债率由2024年6月30日约 - 3.5%增至2024年12月31日约2.8%[3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90名长期雇员,2024年6月30日为61名[38] - 董事会不建议就回顾期间派付中期股息(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无)[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1.3028亿人民币,占集团总资产的8.9%[42] - 2024年12月31日,非上市票据占集团总资产约7.1%[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3.6778亿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6.1348亿人民币[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7755亿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1744亿人民币[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1.7825亿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1814亿人民币[4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为14.6895亿人民币,6月30日为16.0068亿人民币[4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权益为12.2244亿人民币,6月30日为13.6981亿人民币[4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为2.0117亿人民币,6月30日为1.7478亿人民币[4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非流动负债为0.4534亿人民币,6月30日为0.5609亿人民币[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具体计划[43] - 202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期內虧損1.4476億元人民幣,全面虧損總額1.4328億元人民幣[49] - 202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期內虧損1.1814億元人民幣,全面虧損總額1.2618億元人民幣[5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總權益為12.2244億元人民幣,較2024年7月1日的13.6981億元人民幣有所下降[4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總權益為15.1105億元人民幣,較2023年7月1日的14.7962億元人民幣有所上升[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個月,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6139萬元人民幣,2023年同期為2.1459億元人民幣[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個月,投資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91萬元人民幣,2023年同期為5262萬元人民幣[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個月,融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3123萬元人民幣,2023年同期所得現金淨額為1.4198億元人民幣[51] - 2024年12月31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7751萬元人民幣,較期初的1.6804億元人民幣減少[51] - 2023年12月31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4003億元人民幣,較期初的2.6099億元人民幣減少[5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36778千元,2023年为61348千元[59]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146895千元,6月30日为160068千元[59]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总负债24651千元,6月30日为23087千元[5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121千元,2023年为249千元[6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01千元,2023年为2818千元[6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使用资产折旧1762千元,2023年为1609千元[60] - 公司两个期间内逾90%的收入、经营损益及非流动资产源于中国[61] - 2024年和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分别为1840千元和1456千元[66] - 2024年和2023年银行借款利息分别为325千元和180千元,其他借款利息2024年为38千元,2023年为0千元,租赁负债利息分别为111千元和115千元[67] - 2024年和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分别为8283千元和5623千元[67] - 2024年和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分别为101千元和2818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分别为1762千元和1609千元[67] - 2024年和2023年所得税开支中中国企业所得税均为70千元[68]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分别为1447.6万元和1181.4万元,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分别为1490.1万股和1245.9万股[74]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成本分别约为14万元和41.5万元[75]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分别约为1403万元和1424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允价值变动约21万元[76]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分别为2339.8万元和2889.1万元,其中加密货币为722.5万元,美国上市股本证券分别为580.3万元和1994.2万元,非上市票据分别为1037万元和894.9万元[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期间,自股本证券收取股息3.6万元,上市证券公允价值变动亏损约102.3万元,非上市票据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130.8万元[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期间,加密货币公允价值变动亏损约11.6万元[79]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生物资产分别为56.6万元和99.2万元,其中百香果分别为56.6万元和99.2万元[80] - 2024年生物资产因栽培增加106.9万元,因收成减少149.5万元[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8000元,较6月30日的3399000元大幅减少;已付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为6581000元,较6月30日的6232000元有所增加;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为6589000元,较6月30日的9631000元减少[85] - 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从2024年6月30日的22000元降至12月31日的0元[85][87] - 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从2024年6月30日的4286000元增至12月31日的5155000元[85][87] - 按到期日,贸易应收款项未逾期金额从2024年6月30日的3134000元降至12月31日的0元,逾期超过90日金额从0元增至8000元[86] - 按发票日期,贸易应收款项1至30日金额从2024年6月30日的3386000元降至12月31日的0元,90日以上金额从0元增至8000元[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为2832000元,较6月30日的2918000元减少;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330000元,较6月30日的35000元增加[88] - 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从2024年7月1日的35000元增至12月31日的330000元[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预付款项为30184000元,较6月30日的20927000元增加[90] - 向供应商预付款项从2024年6月30日的16369000元增至12月31日的22634000元,其他预付款项从4558000元增至7550000元[90] - 2024年12月31日,就采购存货预付供应商款项约20134000元,其中约16134000元已质押取得银行借款[90] - 法定股本方面,2024年年初和年末股份数目均为50亿股,账面价值均为5000万港元[91]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2024年年初和年末股份数目均为1490.0529万股,账面价值均为14.9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13.7万元[91] - 2024年股份合併使已发行股份总数由29.80105859亿股削减29.6520533亿股至1490.0529万股[93] - 2024年股本削減使已发行股本由约2980.1万港元减少2965.2万港元至14.9万港元[93] - 2024年股份拆細后法定股本仍为5000万港元,分为5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新股份[93] - 2024年股份溢价削減使股份溢价账的全部进账金额约人民币37.92144亿元减至零[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为73.5万元,较6月30日的189.5万元减少[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余额中约331.2万元以预付款项约1613.4万元作抵押,约500万元由全资附属公司的董事抵押[100] - 2024年6月30日至12月31日,集团取得约713万元的银行贷款,其中213万元由银行直接存入供应商[10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向中国持牌放债人取得融资100万元,年利率5.9%,以1171.9万元预付款项作抵押[10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向中国持牌放债人取得融资100万元,向有金融许可证公司取得融资36万元,未偿还余额约134.3万元,年利率6.18% - 7.56%,以约651.1万元预付款项作抵押[10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借款余款约78万元与经垫付保理贷款有关,年利率9%,以供应商货品作抵押[101] - 2024年上半年办公物业开支中,龚先生控制公司提供物业及设施费用约91.3万元,2023年同期为133.4万元[102] - 2024年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92.7万元,界定供款退休计划供款0.8万元,总计93.5万元;2
铜关税引爆市场!板块异动拉升,000737,3天2板!
证券日报· 2025-03-26 13:41
文章核心观点 受美国可能实施铜进口关税消息影响,COMEX铜价创历史新高,带动有色金属板块活跃,不同机构对铜及其他金属价格走势有不同分析和预期 [2][6][7] 市场表现 大盘与板块表现 - 3月26日早盘三大指数低开后震荡走高,午间收盘超4000家上市公司上涨,化纤、电机等板块题材活跃,有色金属板块指数连续3个交易日上涨 [2] 个股表现 - 北方铜业早盘一度涨停,走出三天两涨停行情,午间收盘股价报12.57元/股,涨6.35% [2] - 福达合金、众源新材、合金投资“一字涨停”,白银有色、鑫铂股份、兴业银锡等跟涨 [3] - 福达合金涨幅10.03%,众源新材涨幅10.01%,合金投资涨幅9.92%,锐新科技涨幅8.24%,精艺股份涨幅5.01%,宁波富邦涨幅4.07% [4] 消息面影响 - 受特朗普可能实施铜进口关税消息影响,铜供应预期紧张,COMEX铜价格涨至5.3740美元/磅创历史新高,年内涨幅超30% [6] - 夜盘现货白银涨2.12%,报33.7220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涨2.26%,报34.205美元/盎司 [7] 机构观点 铜价分析 - 万联证券屈放认为铜价短期受美国铜关税影响创新高,中期取决于市场供需关系,目前国际铜市场供大于求,中国需求无大幅提升迹象,继续大幅提升空间有限,长期新增需求在电力和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长期能保持较高水平 [7] - 广发期货认为关税预期是铜价走强核心驱动,若落地COMEX铜对LME铜形成溢价,若落空COMEX铜价向下靠近LME铜价,最终均回归基本面定价 [7] - 中信期货认为铜供应有约束、需求边际回升,对铜价底部有支撑,供需预期向好,中长期震荡偏强 [7] 其他金属分析 - 中信期货认为其他金属原料端偏紧、冶炼端有扰动风险,需求处于旺季,整体供需趋紧 [8] - 上海济懋资产丁炳中认为白银估价主要看金银比和需求,目前金银比接近90,白银价格被低估,短期有估值修复需求 [8]
亚洲果业(0007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2-28 22:01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为97.15分,2023年同期为94.82分[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450万元,2023年同期为1180万元[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780万元,2023年同期为1170万元[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80万元,2023年同期为150万元[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收入为3680万元,2023年同期为6130万元,变动率为 - 40.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3.8,2023年同期为5.1,变动率为 - 25.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权益为1.222亿元,2023年同期为1.37亿元,变动率为 - 10.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80万元,2023年同期为1680万元,变动率为 - 53.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5680万元,2023年同期为7090万元,变动率为 - 19.9%[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1.469亿元,2023年同期为1.601亿元,变动率为 - 8.2%[5] - 公司回顾期内收入约为人民币3.68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6.13亿元减少40.0%[18][20]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约为人民币18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150万元有所增加[25] - 回顾期间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830万元,较2023年同期560万元增加约人民币270万元[27] - 回顾期间分销及其他营运开支约为人民币100万元,较2023年同期50万元有所增加[28] - 回顾期间一般及其他行政开支约为人民币1050万元,较2023年同期780万元增加[29] - 回顾期间所得税开支约为人民币7万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30] - 回顾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1450万元,较2023年同期1180万元增加[3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4900529股,2023年同期为2980105859股[4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负债约为人民币11,200,000元,6月30日为人民币12,000,000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7,800,000元,6月30日为人民币16,800,000元[44]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分别约为3.8及3.5,6月30日分别为5.1及4.6[4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预付款项约人民币16,100,000元用作抵押,获银行借款人民币3,300,000元及其他借款约人民币1,300,000元,6月30日分别为人民币13,300,000元、人民币4,700,000元及人民币1,000,000元[46] - 集团净资产负债率由2024年6月30日约 - 3.5%增至12月31日约2.8%[4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90名长期雇员,6月30日为61名[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36,778千元,上一年同期为61,348千元[54] - 同期存货成本为33,152千元,上一年同期为59,817千元[54] - 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840千元,上一年同期为1,456千元[54]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为 - 210千元,上一年同期为 - 970千元[54]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为169千元,上一年同期为3,105千元[54] - 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为 - 847千元,上一年同期为71千元[54]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 - 1,863千元,上一年同期为 - 4,427千元[54] - 员工成本为 - 8,283千元,上一年同期为 - 5,623千元[54] - 除所得税前亏损为 - 17,755千元,上一年同期为 - 11,744千元[5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 - 97.15分,上一年同期为 - 94.82分[5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17,825千元,2023年同期亏损11,814千元[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为148千元,2023年同期亏损804千元[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7,677千元,2023年同期为12,618千元[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69,948千元,2023年为71,730千元[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为76,947千元,2023年为88,338千元[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146,895千元,2023年为160,068千元[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为137千元,与2023年持平[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储备为122,516千元,2023年为136,844千元[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总权益为122,653千元,2023年为136,981千元[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非控股权益为 - 409千元,2023年为0千元[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5355千元,较之前的5993千元下降约10%[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约负债为720千元,之前为2834千元[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流动)为767千元,之前为879千元[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流动)为9576千元,之前为8386千元[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借款(流动)为1000千元,之前为1986千元[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付税项为60千元,之前为39千元[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计17478千元,之前为20117千元[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非流动)为4209千元,之前为3708千元[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非流动)为1400千元,之前为689千元[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借款(非流动)为0千元,之前为137千元[59]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来自外部客户收入分别为36778千元和61348千元[72]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可呈报分部业绩分别为 - 10501千元和 - 9528千元[72]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未分配企业开支分别为7650千元和2856千元[72]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未分配企业收入分别为326千元和570千元[72]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期内亏损分别为17825千元和11814千元[72]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分部资产分别为118055千元和114498千元[72]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未分配企业资产分别为28840千元和45570千元[72]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总负债分别为24651千元和23087千元[72]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利息收入分别为249千币和250千币[74]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分别为2818千币和2718千币[74]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折旧分别为1762千币和1609千币[74]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分别为 - 847千币和71千币[74]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应收贷款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分别为1696千币和 - 295千币[74]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撇减生物资产分别为0千币和145千币[74]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分别为415千币和140千币[74]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添置使用权资产分别为0千币和151千币[74]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A1的收入分别为6857千币和12722千币,来自客户B1的收入分别为 - 2千币和9861千币[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销售水果收入为9517千元,2023年同期为25443千元[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销售空调收入为26905千元,2023年同期为35905千元[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销售消耗品及其他产品收入为356千元,2023年同期为0千元[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分类总收入为36778千元,2023年同期为61348千元[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10千元,2023年同期为16千元[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股息收入为36千元,2023年同期为24千元[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政府补贴收入为510千元,2023年同期为390千元[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应收贷款利息收入为111千元,2023年同期为233千元[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租金收入为50千元,2023年同期为0千元[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为1840千元,2023年同期为1456千元[82]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借款利息32.5万元,2023年为18万元[84]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借款利息3.8万元,2023年为0[84] - 2024年上半年租赁负债利息11.1万元,2023年为11.5万元[84] - 2024年上半年薪金、津贴及实物利益774.1万元,2023年为527.9万元[84] - 2024年上半年退休福利计划供款54.2万元,2023年为34.4万元[84]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0.1万元,2023年为281.8万元[84]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176.2万元,2023年为160.9万元[84] - 2024年上半年汇兑亏损净额33万元,2023年为0[84] - 2024年和2023年中国企业所得税均为7万元[87]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分别为1447.6万元和1181.4万元[90]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分别为1490.1万股和1245.9万股[9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种植业务贡献收入约人民币16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6万元增加2698.2%[15][22] - 水果分销业务收入约人民币79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2540万元减少68.8%[15][22] - 空调分销业务收入约人民币269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3590万元减少25.1%[17][23] - 消耗品及其他产品销售及分销业务贡献收入约人民币30万元[24] 业务策略调整 - 公司将继续监察宏观
亚洲果业(00073) - 2025 - 年度财报
2024-10-29 17:00
财务业绩 - 2024年公司收入1.686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1.1亿人民币增加53.3%[2] - 2024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2540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5890万人民币减少56.9%[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560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5870万人民币减少56.4%[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1.858人民币,较2023年的5.002人民币减少62.9%[2] - 2024年集团总收入约1.68635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1.10029亿人民币增长53.3%[20] - 种植业务2024年收入约132.1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66.4万人民币增长98.9%[20] - 水果分销业务2024年收入约1.06507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5561.5万人民币增长91.5%[20] - 空调分销业务2024年收入约6080.7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5375万人民币增长13.1%[20] - 2024年集团其他收入及收益约510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480万人民币有所增加[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结果植物无减值亏损,2023年为约2800万元人民币;物业、厂房及设备(结果植物除外)减值亏损约1360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440万元人民币[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约80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50万元人民币[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大幅增加约1130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减少60万元人民币[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员工成本约为1130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1180万元人民币[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分销及其他营运开支约为50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120万元人民币[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一般及其他行政开支约为1770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1230万元人民币[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所得税开支约为20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所得税抵免约20万元人民币[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560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5870万元人民币[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框架协议下采购金额约为3181.4万元,2023年2月3日至2023年6月30日止期间约为994.5万元[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向五大客户销售占总销售额约68.2%,向最大客户销售占总销售额约40.6%[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自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总采购额约60.0%,自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总采购额约19.7%[99]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1.601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1.881亿人民币减少14.9%[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额7090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5960万人民币增加19.0%[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680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2610万人民币减少35.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1.37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1.48亿人民币减少7.4%[3] - 2024年公司流动比率为5.1,较2023年的2.7增加88.9%[3] - 2024年6月30日,集團銀行借款及其他借款相關負債約為人民幣1200萬元(2023年:人民幣340萬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為人民幣1680萬元(2023年:人民幣2610萬元)[45] - 2024年6月30日,流動比率及速動比率分別為5.1及4.6(2023年:分別為2.7及2.3)[45] - 2024年6月30日,集團預付款項約人民幣1330萬元(2023年:人民幣460萬元)用作抵押獲得銀行借款人民幣470萬元(2023年:人民幣340萬元)及其他借款人民幣100萬元(2023年:無)[47] - 2024年6月30日,集團淨資產負債率為3.5%(2023年:15.3%)[48] - 2024年6月30日,集團無任何資本承擔(2023年:無)[49] - 2024年6月30日,集團無任何或然負債(2023年:無)[5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微软2200股,持股百分比0.00003%,公允价值7272千元,占集团总资产4.5%[10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英伟达14000股,持股百分比0.00006%,公允价值12670千元,占集团总资产7.9%[104] - 2024年6月30日,上述两项股权合计公允价值19942千元,占集团总资产12.4%[10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的非上市票据占集团总资产约5.6%[104] 业务发展与策略 - 水果分销业务收入增长主要因收购陕西品尚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的全年贡献[22] - 空调分销业务收入增长因金龙建设扩展至深圳市场且获新订单[23] - 集团对中国政府支持政策持审慎乐观态度,将积极寻找市场机会[13] - 集团预计中国国内消费将改善,中产阶级将成水果业务需求动力[17] - 集团将对种植和水果分销业务实施审慎灵活策略,专注提升空调分销业务运营效率并扩展规模[17] - 合浦种植场占地约46000亩,公司将享有其产生收入的90%[36] - 2024年公司成立兩家合營公司,分別出資人民幣1020萬元和人民幣306萬元[54][56] - 公司主要业务为种植、培植、销售农产品及分销水果,分销及安装空调,由中国附属公司经营[65] - 2024年3月1日,公司收购Ever Rich Incorporation Limited [105] - 2023年2月3日至2025年6月30日,金龙建设与金龙空调持续关联交易上限分别为3300万元、6400万元及6800万元[94] - 下一财年集团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计划[106] - 集团主要业务包括合浦种植场种植、陕西水果分销、梅州及深圳空调分销[160] - 空调分销业务与供应商框架协议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未来将加大深圳市场资源投入[163] 股本与融资 - 2023年下半年公司完成供股,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155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完成股本重组[6] - 2023年11月7日公司供股配發及發行480,467,975股普通股,已發行股份數目由24.99637884億股增至29.80105859億股[43] - 2024年2月21日股本重組生效,公司有1490.0529萬股已發行股份,法定股本仍為5000萬港元,分為50億股普通股[45] - 公司于2020年12月30日采纳新购股权计划,有效期十年[77] - 根据2020年购股计划可能授出的购股涉及股份总数不超124963788股,相当于采纳计划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78] - 任何十二个月期间,每名承授人行使购股发行股份总数不超已发行股份1%,除非获股东批准[78] - 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等授出购股使已发行股份超0.1%且总值超500万港元,须获股东批准[78] - 行使购股应付的股份认购价由董事会厘定,最低为相关收市价、平均收市价及股份面值最高者[78] - 因行使所有已授出及未行使购股可发行股份最高数目不超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0%[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根据2020年购股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745026股,占全部已发行股本约5%,无尚未行使购股[81] - 2021年4月19日公司完成配售12.5亿股配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9470万港元,原计划6840万港元用于收购土地及物业、1100万港元用于翻修、1530万港元用作营运资金[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中约8370万港元,约1100万港元仍未动用[88] - 2024年1月5日,董事会将原定用于翻修土地及物业的1100万港元重新分配,200万港元用于潜在翻修、500万港元用于百香果种植业务、400万港元用作营运资金,预期2025年6月30日前动用[88] - 2023年11月7日公司完成供股,发行480467975股供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1550万港元[90]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计划用于购买存货713万港元(46.0%)、深圳仓库租金72.85万港元(4.7%)、增聘人员员工成本161.2万港元(10.4%)、偿还银行借款137.95万港元(8.9%)、拨付投资机遇310万港元(20.0%)、一般营运资金155万港元(10.0%)[9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供股所得款项净额实际使用1374.27万港元(88.6%),未动用175.73万港元(11.4%)[90] - 深圳仓库租金未动用14.53万港元,预计2024年12月31日动用;增聘人员员工成本161.2万港元未动用,预计2024年12月31日动用[90]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3年亦无[41]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派付任何股息,2023年也无派息[6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并无储备可供分派,2023年同样无[65] - 公司无既定派息率,董事会可根据情况建议及宣派股息,末期股息需股东审批[151] 人员变动 - 赖正先生于2023年10月3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67] - Ng Ong Nee先生于2023年11月25日辞任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67] - 李梓莹女士于2023年11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并于11月25日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68] - 谢智康先生自2023年7月3日起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有15年相关经验[62] - 刘锐强先生在税务、会计、审计及金融领域拥有超30年经验[59] - 王天石先生在投资及商业管理方面经验丰富,为Hony Ventures管理合伙人[61] - 王天石先生及刘婕女士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竞选连任[7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61名长期僱员(2023年:59名)[5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61名长期雇员,2023年6月30日为59名[101] 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李梓莹女士因配偶权益拥有4449485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9.86%[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龚泽民先生、许国典先生、长江泰霖管理有限公司、Ng Ong Nee先生分别持有4449485股(占29.86%)、1381215股(占9.27%)、896261股(占6.01%)、896261股(占6.01%)公司股份[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及直至年报日期,公司至少25%之已发行股份由公众持有[92] 公司治理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113] - 2024年6月30日,董事会由五名成员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6] - 董事会采纳提名政策,评估董事候选人时会考虑多方面因素[119]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的可计量目标年内已达成,包括至少一名女性董事、至少三分之一独立非执行董事等[121] - 报告期末,董事会女性占比40%(2人),男性占比60%(3人)[122] - 报告期末,高级管理层女性占比40%(2人),男性占比60%(3人)[122] - 报告期末,其他雇员女性占比39%(22人),男性占比61%(34人)[122] - 报告期末,全体员工女性占比39%(24人),男性占比61%(37人)[1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完成独立性评估,结果令人满意[125]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四次大会,约每季一次,需提前十四日发通知,额外召开的董事会需在合理时间提前通知[1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李梓莹出席董事会会议7/11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James Francis Bittl出席董事会会议10/14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等[130] - 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需占董事会成员人数三分之一以上,且最少一名具备适当会计专业资格或
亚洲果业(0007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9-26 21:34
业务发展 - 本集團於2023年下半年完成供股,籌集所得款項淨額約15.5百萬港元,以促進本集團的業務發展[4] - 本集團於2024年上半年完成股本重組,包括股份合併、股本削減、股份溢價削減及拆細,提升本集團日後股本集資的靈活性[4] - 本集團已在各自的核心業務建立稳固基础,并准备就绪擴展其业务[9] 政府支持政策 - 中國政府於本年度推出多項支援政策,如調低貸款最優惠利率及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增加國內經濟的流動資金[5] - 本集團對中國政府的支援政策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抱持审慎乐观态度[9] 业务表现 - 本集團的水果分銷業務於本年度內錄得顯著的收入按年增長,為本集團的財務表現作出正面貢獻[7] - 本集团空调分销业务持续发展,收入按年上升约53.3%[8] - 本集团的水果分销业务收益按年增加约91.5%[14] - 本集团的空调分销业务收入增长令人满意,於本年度錄得收入約人民幣60.8百萬元[14] - 種植業務收入有所改善,本年度錄得收入約人民幣1.3百萬元[13,14] 财务表现 - 本集团于本年度录得本公司拥有人应佔净亏损约人民币25.6百万元,较上年度减少约人民币33.1百万元[8] - 集团總收入約為人民幣168.6百萬元,較上年增加53.3%[15][16] - 水果分銷業務收入約為人民幣106.5百萬元,較上年增加91.5%[17] - 空調分銷業務收入約為人民幣60.8百萬元,較上年增加13.1%[18] - 就物業、廠房及設備(結果植物除外)錄得減值虧損約人民幣13.6百萬元[20] - 投資物業之公允價值減少約人民幣0.8百萬元[21] - 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之公允價值大幅增加約人民幣11.3百萬元[22] - 員工成本約為人民幣11.3百萬元,較上年減少人民幣0.5百萬元[23] - 分銷及其他營運開支約為人民幣0.5百萬元,較上年減少[24] - 一般及其他行政开支约为人民币17.7百万元,主要包括办事处行政开支、法律及专业费用以及种植场保安支出[25] - 本公司拥有人应佔年内虧损约为人民币25.6百万元,主要由于(i)结果植物并无减值虧损約人民幣28.0百萬元;(ii)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收益約人民幣11.3百萬元;(iii)應收貸款的預期信貸虧損撥備撥回約人民幣1.7百萬元[27] 种植业务 - 本集團將種植業務的重點轉移到百香果,並優化百香果的品質及產量[6] - 本集團審慎監控及管理其種植業務[13] - 合浦種植場包含占地約46,000畝的農地,根據將於二零五零年屆滿的業務合作協議運作,公司將享有合浦種植場所產生收入的90%[29] 风险因素 - 防控措施解除後,中國居民的消費水平需要一些時間恢復,對水果的需求可能會以較慢速度複苏,阻碍其發展[30] - 客戶基礎規模及滿意程度對公司的空調分銷業務成功至關重要,若客戶不再認為公司的產品及服務具有吸引力,可能無法增加或維持客戶基礎及滿意度,從而對收入造成不利影響[31] 融资及资本结构 - 公司於二零二三年十一月七日以供股方式配發及發行480,467,975股每股面值0.035港元的普通股,公司已發行股份數目由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的2,499,637,884股增至2,980,105,859股[32] - 公司已於2024年2月21日完成股本重組,包括股份合併、股本削減和拆細等[33][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銀行借款及其他借款為人民幣12.0百萬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人民幣16.8百萬元[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分別為5.1和4.6[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的預付款項約人民幣13.3百萬元用作銀行借款和其他借款的抵押[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的淨資產負債率為3.5%[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沒有任何資本承擔[39] 外汇风险 - 公司面臨港元和美元的貨幣風險,但目前風險較小,不打算使用衍生工具對沖[40] 人力资源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61名長期員工,採取有競爭力的薪酬方案[41] 或有负债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沒有任何或然負債[42] 合营企业 - 公司全資附屬公司Cheer Kind與杭州樂書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合營公司,從事供應鏈金融技術解決方案業務[43] - 公司非全資附屬公司玖源萬江與湖北蘄艾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合營公司,從事製造、生產、銷售商品及提供科技服務[44] - 公司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玖源萬江向蘄春艾沐提供人民幣5,000,000元的貸款[44] 会计政策变更 - 本集團首次應用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發布的新訂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及其修訂本[56] - 應用國際會計準則第1號及國際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