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利控股集团(00117)
icon
搜索文档
天利控股集团(00117)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8 17:1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0年总收入为4.41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1.0%[6][17] - 公司2020年收入为人民币4.416亿元,同比下降约1.0%[20] - 公司2020年总营收为4.4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0万元或1.0%[84] - MLCC分部收入为3.5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10万元或4.1%[84] - 投资与金融服务分部收入为8930万元人民币,其中基金投资收入为3560万元(2019年为2030万元)[84] - 毛利为1.50786亿元人民币[6]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为576.7万元人民币[6] - 年度亏损较去年大幅减少95.4%[17] - 公司全年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580万元,同比减少95.4%[20] - 2020年六只基金为公司贡献净收益3520万元人民币,另产生资产管理费收入5400万元人民币[61] - 股本投资公允价值因业务回报现值优于预期增至2590万元人民币[6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2.90784亿元人民币[6] - 其他收入为259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主要因530万元应收账款减值损失转回[88]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为159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0%[89] - 行政费用为1.11亿元人民币,增加1260万元[90] - 研发费用为4050万元人民币,减少2710万元或40.1%[91] - 财务成本为2140万元人民币,减少1070万元[92] - 其他收益为人民币25.9百万元,同比增长6.8%[93]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为人民币15.9百万元,同比增长27.0%[93] - 行政费用为人民币111.0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2.6百万元[94] - 研发成本为人民币40.5百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27.1百万元或40.1%[9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MLCC业务收入为3.52236亿元人民币[6] - 投资与金融服务业务收入为8933.4万元人民币[6] - MLCC业务毛利率显著提升至17.5%,去年同期为亏损状态[17] - MLCC分部毛利率从去年亏损大幅提升至17.5%[20] - 超微型01005系列MLCC产品已进入多家国内外射频前端芯片厂商供应链[27][29] - 2020年成功开发适用于5G基站等工业应用的大功率射频MLCC产品并开始批量交付[27][29] - MLCC分部2020年下半年销售量较上半年增长121%[41][43] - MLCC分部2020年下半年销售额较上半年增长139%[41][43] - MLCC分部毛利率从2019年毛损4.0%改善至2020年毛利17.5%[45][47] - 投资与金融服务分部2020年度维持平稳运营[42] - 公司管理11只基金,总承诺资本来自有限合伙人为116.4百万美元(基金1)、87.4百万美元(基金2)、300.0百万美元(基金3)、175.0百万美元(基金4)和175.0百万美元(基金5)[51][53] - 公司对基金1、3、4、5的资本承诺总额分别为17.5百万美元、35.0百万美元、9.8百万美元和12.2百万美元[53] - 基金总承诺资本(经交叉持股调整后)为10.578亿美元,其中公司承诺资本为8990万美元,已投资7800万美元[61] - 基金投资总额为7.952亿美元,其中债权投资4.247亿美元(53.4%),普通权益投资3.273亿美元(41.2%),优先权益投资4320万美元(5.4%)[64] - 天利并购投资基金为最大单只基金,投资金额3.66亿美元,全部为债权投资[64] - 天利英国机遇型基金投资1.618亿美元,其中普通权益1.366亿美元,优先权益2520万美元[64] - 天利中国机遇型基金一号投资1.077亿美元,全部为普通权益[64] - 天利中国机遇型基金二号投资6920万美元,全部为普通权益[64] - 公司持有韩国私募股权基金29.98%权益,采用权益法入账[68] - 公司于2021年1月15日决定停止其他一般贸易业务[69]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4.1%,同比增长19.7个百分点[87] - MLCC分部毛利率从2019年的-4.0%改善至2020年的17.5%[87] - 公司总毛利率为34.1%,较去年增加19.7%[93] - MLCC分部毛利率由去年毛损率4.0%改善为毛利率17.5%[93] - 重大投资天利中国机遇型基金一号账面值约12863.2万元人民币(1949.2万美元),占集团总资产9.4%,投资成本约10732.7万元人民币[111] - 重大投资天利机遇资本账面值约16761.6万元人民币(2540万美元),占集团总资产12.3%,投资成本约6467.2万元人民币[111] - 天利中国机遇型基金一号投资录得未变现收益945.1万元人民币,该投资无股息收入[113][115] - 天利机遇资本投资录得未变现收益3432.9万元人民币,该投资无股息收入[114][116] 各地区表现 - 安徽滁州新生产基地已于去年年底开工[28][30] - 与东莞市凤岗镇政府达成意向新建扩建生产基地[28][30] - 正在深圳筹备建设高端高可靠性工业级MLCC生产基地暨中试研发基地[28][30] - 安徽滁州生产基地搬迁扩建项目于2020年12月16日正式开工建设[46][48] - 公司于2020年7月28日与东莞凤岗镇政府达成意向建立新生产基地[46][48] - 公司设立新全资子公司东莞市东宇阳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46][48] - 公司计划在深圳建设高端高可靠性工业级MLCC研发中试基地[46][4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产品需求在2020年下半年显著上升[18][21] - MLCC市场在2020年经历去库存调整后逐步恢复[18][21] - 管理层认为公司持有充足流动资产和银行信贷可满足持续运营需求[125][127] - 公司主要收入以人民币、美元和港元计价,采购涉及人民币、美元、港元和日元[126][128] - 美元计值贸易应收款大于应付账款,港元计值贸易应收款小于应付账款[126][128] - 存在日元计值应付账款风险,无日元计值应收账款风险[126][128] - 董事会负责监督集团业务运营的财务表现和内部监控[173][176]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4次会议,需提前14天通知议程[199] 其他财务数据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人民币398.3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47.8百万元[97][101]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账面值为人民币370.0百万元,同比下降3.6%[99][102] - 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人民币185.2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57.8百万元或45.3%[100]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人民币60.3百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15.0百万元[105] - 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增至7160万元人民币,较2019年增加2700万元人民币,主要因MLCC分部2020年下半年产量增加[106] - 递延收入、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增至8240万元人民币,较2019年增加500万元人民币,主要因未付设备成本增加[106] - 银行及其他贷款账面值增至2.201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增加1940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应计利息及新增第三方贷款[106] - 资本承担达2.56亿元人民币,包括对天利私募债权基金未提取承诺约1320万美元(8700万元人民币)及厂房建筑承诺约1.237亿元人民币[106] - 集团总资产为13.64869亿元人民币[111] - 集团无重大或有负债[106]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79.2百万元,较2019年的人民币107.0百万元下降26.0%[123] - 2020年流动比率为1.2,低于2019年的1.3,主要因收购新机器设备导致[123] - 2020年银行授信总额人民币20.0百万元,实际使用人民币8.0百万元(2019年为零使用)[123] - 2020年资产负债比率28.8%,较2019年的17.6%上升11.2个百分点[123] - 公司以账面价值人民币18.2百万元的租赁土地作为银行授信抵押品(2019年无抵押)[130] 公司治理和人员 - 周邦毅先生于2018年7月加入集团并于2019年4月起担任执行董事及首席风险官[138] - 杜炜琳女士于2019年11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40][142] - 朱健宏先生于2007年4月加入公司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并兼任审计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主席[141][143] - 朱健宏先生持有香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为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执业会员[141][143] - 朱健宏先生曾担任中民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至2020年9月止[141][143] - 蔡大维先生于2017年8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并兼任审计委员会成员[148][150] - 蔡大维先生持有澳门东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为香港会计师公会注册执业会计师[148][150] - 蔡大维先生现任超凡网络等5家联交所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48][150] - 徐学川先生于2015年7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并兼任薪酬委员会主席[149] - 徐学川先生持有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及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49] - 公司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78] - 公司2020年遵守了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14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除第E.1.2条外[162] - 董事会主席周春华因COVID-19出入境限制未能出席2020年6月24日的股东周年大会[163][166] - 公司设立了三个董事会委员会: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171] - 公司MLCC事业部总经理廖杰先生52岁,持有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硕士学位[154][157] - 公司MLCC事业部副总经理敬文平先生39岁,持有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55][157] - 公司MLCC事业部总经理庄益新先生56岁,持有华南理工大学电子陶瓷材料与元器件专业学士学位[156][15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徐学川先生58岁,担任薪酬委员会主席及审核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成员[151] - 2020年度股东周年大会由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潘彤先生主持[163][166] - 董事会主席周春华先生和行政总裁潘彤先生职责分离,非同一人担任[185][188] - 执行董事周春华先生2020年出席全部11次董事会会议[182] - 执行董事潘彤先生2020年出席全部11次董事会会议[182]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朱健宏先生已服务董事会超过9年[191][194]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朱健宏先生2020年出席全部6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8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徐学川先生2020年出席全部6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82] - 独立非执行董事蔡大维先生2020年出席全部6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82] - 董事杜炜琳女士2020年出席6次董事会会议(共11次)[182] - 董事会成员间不存在财务、业务或亲属等重大关系[187][189] - 2020年员工总数1,255人,较2019年994人增长26.3%[130]
天利控股集团(00117)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24 17:00
MLCC业务表现 - MLCC业务平均销售价格环比2019年下半年业绩上升[13][15] - MLCC分部毛利率从2019年上半年的毛损4.9%转为2020年上半年的毛利22.8%[18] - 2020年上半年MLCC销售量下滑[13][15] - MLCC分部毛利率从2019年上半年的毛亏4.9%改善至2020年上半年的毛利22.8%[20] - MLCC分部毛利率从2019年毛损率4.9%改善为2020年毛利率22.8%[52][54] - 公司2020年上半年MLCC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0.0%,从2019年上半年的2.081亿人民币降至1.04亿人民币[168][169] - MLCC销售收入为1.0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08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50.0%[187] 投资与金融服务业务表现 - 投资与金融服务分部维持平稳[12][14] - 管理11只基金,总承诺资本(剔除交叉持股后)约10.578亿美元[24][35] - 公司对基金的承诺资本总额为8990万美元,其中已投资7800万美元[35][36] - 2020年上半年六只投资基金贡献净收益1450万元人民币[35][36] - 2020年上半年资产管理费收入2730万元人民币[35][36] - 天利私募债权基金承诺资本3亿美元,公司出资3500万美元[27] - 天利环球机遇资本承诺资本1.75亿美元,公司出资1220万美元[27] - 天利并购投资基金承诺资本3.1亿美元[31] - 公司基金投资总额为749.0百万,分布在债权368.9百万、普通权益336.9百万和优先权益43.2百万[38] - 基金投资覆盖6个国家/地区:澳洲18.0百万、韩国5.5百万、英国187.3百万(含权益161.8+债权22.5)、香港340.9百万、中国186.4百万、美国13.9百万[38][39] - 股本投资公允价值于2019年底增至11.7百万人民币,因业务回报现值优于预期[43][44] - 公司投资与金融服务业务2020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20.2%,从2019年上半年的5287.5万人民币降至4219.7万人民币[168][169] - 资产管理费收入为2729.4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883.1万元人民币下降5.3%[187]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收益净额为1453.9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404.4万元人民币下降39.5%[187] 其他业务表现 - 其他一般贸易分部已暂停营运[12][14] - 其他一般贸易业务已于2020年上半年暂停运营[45][49] 收入和利润变化 - 2020年上半年总收入146.2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114.7百万(44.0%)[49][53] - MLCC分部收入104.0百万人民币,同比减少104.0百万(50.0%)[50][53] - 投资与金融服务分部收入42.2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10.7百万(20.2%)[51][53] - 整体毛利率45.1%,同比提升28.7个百分点[52][54] - 2020年上半年收入为1.46171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同期的2.60933亿元下降44.0%[116] - 2020年上半年毛利润为6595.3万元,较2019年同期的4270.5万元增长54.4%[116] - 2020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210.3万元,而2019年同期为经营亏损3701.4万元[116] - 2020年上半年净亏损为1026.7万元,较2019年同期的4848.8万元亏损收窄78.8%[116]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461亿人民币,其中MLCC业务收入1.04亿人民币,投资与金融服务业务收入4219.7万人民币[168] - 公司2020年上半年分部利润为940万人民币,其中MLCC业务亏损1838.3万人民币,投资与金融服务业务利润2778.5万人民币[168] - 公司2019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609亿人民币,其中MLCC业务收入2.081亿人民币,投资与金融服务业务收入5287.5万人民币[169] - 公司2019年上半年分部亏损为2908.8万人民币,其中MLCC业务亏损6451.5万人民币,投资与金融服务业务利润3549.2万人民币[169] - 公司综合税前亏损为907.2万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5301万元人民币大幅收窄82.9%[182] - 2020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1.37分人民币,较2019年同期的6.66分人民币收窄79.4%[119] 成本和费用变化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费用为人民币53.9百万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人民币13.7百万元或34.2%[6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研究及开发成本为人民币20.3百万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人民币22.0百万元或51.9%[6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人民币10.7百万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人民币4.7百万元或30.5%[64] - 2020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8021.8万元,较2019年同期的2.18228亿元下降63.2%[116] - 总融资成本为1071.4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535.8万元人民币下降30.2%[195] - 其他贷款利息支出为951.3万元人民币[195] - 存货成本为8021.8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18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63.2%[200] - 员工成本为7874.6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7542.7万元人民币增长4.4%[200]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截至2020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人民币334.7百万元,较2019年12月31日增加人民币84.2百万元[6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388.1百万元,较2019年12月31日增加1.3%[6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人民币143.4百万元,较2019年12月31日减少人民币31.9百万元[7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贷款为人民币234.5百万元,较2019年12月31日增加人民币33.8百万元[8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资本承担为人民币146.3百万元(2019年12月31日:人民币180.0百万元)[8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1(2019年12月31日:1.3)[9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净流动资产约为人民币55.0百万元(2019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107.0百万元)[89] - 资本承担为人民币1.463亿元,较2019年末的人民币1.8亿元下降18.7%[93] - 净流动资产为人民币5500万元,较2019年末的人民币1.07亿元下降48.6%[94] - 流动资产为人民币5.012亿元,较2019年末的人民币4.53亿元增长10.6%[94] - 流动负债为人民币4.462亿元,较2019年末的人民币3.46亿元增长29.0%[94] - 流动比率为1.1,较2019年末的1.3下降15.4%[94] - 资产负债比率为26.7%,较2019年末的17.6%上升51.7%[9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43359亿元,较2019年底的1.75257亿元减少18.2%[12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存货为1.9236亿元,较2019年底的1.15556亿元增加66.5%[12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总资产净值为8.6725亿元,较2019年底的8.79793亿元减少1.4%[127] - 公司总权益从2020年初的879.793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0年6月30日的867.250百万元人民币[132] - 留存盈利从2020年初的7756.6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020年6月30日的6733.4万元人民币[13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分部总资产为13.865亿人民币,其中MLCC业务资产7.881亿人民币,投资与金融服务业务资产5.967亿人民币[17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分部总负债为3.094亿人民币,其中MLCC业务负债2.982亿人民币,投资与金融服务业务负债1025.3万人民币[17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分部总资产为12.98亿人民币,其中MLCC业务资产7.179亿人民币,投资与金融服务业务资产5.783亿人民币[17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分部总负债为2.238亿人民币,其中MLCC业务负债2.138亿人民币,投资与金融服务业务负债904.4万人民币[178] 现金流变化 - 经营活动中使用的现金净额为514.4万元人民币[136] - 投资活动中使用的现金净额为3524.2万元人民币[136] - 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159.8万元人民币[13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2878.8万元人民币[13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4335.9万元人民币[136] 产能与投资活动 - 集团在东莞和安徽的两个工厂生产稳定有序[18] - 集团已购置新设备和先进技术以提高产能[18] - 滁州第三生产基地已完成土地购置、节能审查、安全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估[19][20] - 计划在东莞凤岗镇建立第四生产基地以扩大产能、提升技术和丰富产品规格[19][20] - 未提取承诺额约1320万美元(或人民币9400万元)[93] - 添置厂房及机器的资本承担约人民币5230万元[93] 其他重要事项 - 全球疫情导致主要MLCC厂商供应减少[13][15] - 其他收入17.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5.7百万(47.3%),主要因汇兑收益增加[56][58] - 公司无银行授信[96][98] - 员工总数1189人,较2019年末的994人增长19.6%[109]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19年底的994名增加至2020年6月30日的1,189名,增长19.6%[113] - 2020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亏损952.4万元人民币[132] - 2020年上半年宣派股息340万元人民币[132] - 股份奖励计划项下确认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38.1万元人民币[132] - 银行利息收入为16.6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22万元人民币大幅下降94.8%[187][190] - 投资物业租金净收入为395.3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9.7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1906.6%[200]
天利控股集团(00117)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5-14 17:0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19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4.462亿元,同比下降57.3%[12][13]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为人民币1.26亿元[4][12][13] - 每股基本亏损为16.9仙[4] - 公司总营收为人民币4.462亿元,同比下降人民币5.992亿元或57.3%[74] - MLCC分部营收为人民币3.673亿元,同比下降人民币7.764亿元或67.9%[74] - 投资与金融服务分部营收为人民币7900万元,其中实现收益2030万元(2018年同期亏损2.151亿元)[74] - 整体毛利率为14.4%,同比下降29.7个百分点[74] - MLCC分部毛利率由54.1%转为毛损率4.0%[74] - 其他收益为人民币2430万元,同比下降78.8%(主因上年出售附属公司收益7290万元)[76] - 股本投资公平值因业务回报现値优于预期增加至人民币11.4百万元[60] - 股本投资以约人民币8.8百万元金额回购股份[60] - 2019年度六只投资基金为集团贡献净收益1940万元人民币[53] - 公司所投资的六项基金贡献净收益额人民币19.4百万元,资产管理费收入人民币58.6百万元[5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3.819亿元[4] - 毛利为人民币6432万元[4]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为人民币1250万元,同比下降64.6%[76] - 行政费用为人民币9840万元,同比下降人民币6400万元[76] - 研发成本为人民币6760万元,同比增加80万元或1.1%[76] - 融资成本为人民币3210万元,同比增加530万元[76] MLCC业务表现 - MLCC业务收入为人民币3.673亿元[4] - MLCC业务2019年收入出现下降[35] - 公司MLCC量产最小尺寸和平均介质厚度等关键技术指标领先国内同行[22][23] - 公司与滁州经济开发区签署协议筹建新生产基地,未来产能将显著提高[25][27] - 2020年因COVID-19导致复产延迟,MLCC销售价格暂时上涨[35] - MLCC分部2019年营业收入减少[37] - 2019年第四季度MLCC平均单价显著下降[37] - 2019年7月至8月东莞MLCC生产厂收到大量员工辞职请求扰乱生产[39][40] - 2019年9月东莞MLCC生产厂全面恢复生产[39][40] - 集团于2019年9月20日签署协议筹建第三个MLCC生产基地[39][40] - 集团计划筹建第四个MLCC生产基地位于广东省[39][40] 投资与金融服务业务表现 - 投资与金融服务业务收入为人民币7895万元[4]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团管理11只基金总承诺资本约10.578亿美元[43][44][53] - 集团对基金承诺资本总额约8990万美元[53] - 集团实际投入基金资本约7980万美元[53] - 基金承诺资本总额为1057.8百万美元,其中公司承诺资本为89.9百万美元,已投资资本为79.8百万美元[54] - 基金总投资金额为771.8百万美元,其中债权投资372.9百万美元,普通权益投资338.6百万美元,优先权益投资60.3百万美元[56] - 公司持有韩国私募股权基金29.98%权益,该基金由韩国持牌综合资产管理公司管理[61] - 公司2019年暂停一般贸易业务以避免不利环境中的潜在风险[62][65] 市场趋势与行业环境 - MLCC市场从2017年中开始经历价格大幅波动的"过山车"行情[14] - 2019年末至2020年初行业去库存逐步进入尾声,市场出现回暖迹象[14] - 2020年第一季度COVID-19全球爆发及原油价格暴跌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20][21] - 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网络游戏等下游领域在2020年出现逆势增长[19][21] - 5G商用落地将推动通信设备、数据中心、物联网等领域需求增长[15][16] -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推动相关行业加速国产替代进程[15][16] - MLCC市场在2018年第四季度开始价格和毛利率大幅下跌,全行业进入去库存阶段直至2019年底[68] - 公司预计5G技术、物联网及电动汽车等新应用领域将加速增长,MLCC市场整体需求长期将不断扩大[68] - 公司专注于介质薄层化高比容产品,其市场需求比重将持续提高[68] 资产与负债状况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增加至人民币250.5百万元,较2018年增长人民币97.7百万元[78] - 机器及设备添置支出人民币48.6百万元,折旧费用人民币25.9百万元[78]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账面值人民币383.3百万元,同比增长4.1%,主要因公平值收益人民币19.3百万元[78] - 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下降至人民币127.5百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49.9百万元(降幅54.0%)[78]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增至人民币172.9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91.9百万元[78]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至人民币175.3百万元,同比下降人民币326.4百万元[80] - 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降至人民币44.6百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00.4百万元[80] - 递延收入、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降至人民币77.3百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64.6百万元[80] - 银行及其他贷款账面值为人民币200.7百万元[80] - 资本承担总额人民币180.0百万元,含未提取基金承诺约77.7百万元[80] - 流动比率为1.3,较2018年的1.5下降,主要由于偿还应付债券所致[82] - 净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07.0百万元,较2018年的人民币395.3百万元下降72.9%[82] - 流动负债为人民币346.0百万元,较2018年的人民币738.5百万元下降53.1%[82] - 资产负债比率为17.6%,较2018年的15.8%有所改善,主要由于年初偿还银行及其他贷款所致[82] - 公司无银行授信及资产抵押[82][89] - 美元计值贸易应收款大于应付账款,港元计值贸易应收款小于应付账款,存在日元应付账款风险[86][88] - 管理层认为公司具备充足财务储备应对持续经营需求[85][87] 人力资源与薪酬 - 公司共有994名员工,较2018年的1,260名减少21.1%[90] - 薪酬范围在6,000,001港元至6,500,000港元(人民币5,268,886元至5,707,956元)有1名员工[194] - 薪酬范围在5,500,001港元至6,000,000港元(人民币4,829,812元至5,268,885元)有1名员工[194] - 薪酬范围在2,500,001港元至3,000,000港元(人民币2,195,370元至2,634,443元)有1名员工[194] - 2018年对应薪酬范围人民币5,057,521元至5,478,980元[194] - 2018年对应薪酬范围人民币4,636,061元至5,057,520元[194] - 2018年对应薪酬范围人民币2,107,301元至2,528,760元[194]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构成 - 周邦毅先生于2019年4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首席风险官,持有康奈尔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和政治科学学士学位,拥有逾10年企业法律及合规经验[99] - 杜炜琳女士于2019年11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30岁,2008年毕业于北京长城研修学院,拥有国际贸易、投资及企业管理经验[102][104] - 朱健宏先生55岁,2007年4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审计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主席、薪酬委员会成员,持有香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03][105] - 朱健宏先生现任中民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681)副主席兼执行董事,曾任保发集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3326)非执行董事至2017年3月[103][105] - 朱健宏先生现任明发集团(国际)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46)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6年11月[107] - 朱健宏先生现任麦迪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057)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5年9月[107] - 朱健宏先生现任超人智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176)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2年3月[107] - 朱健宏先生现任华昱高速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823)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09年5月[107] - 蔡大维先生72岁,2017年8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计委员会成员,持有澳门东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为香港会计师公会注册执业会计师[110][112] - 蔡大维先生现任超凡网络(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121)等5家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任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766)等3家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0][112] - 徐学川先生自2015年7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13] - 徐学川先生同时担任薪酬委员会主席及审核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成员[113] - 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9] - 董事性别构成:男性6人,女性1人[124] - 董事年龄分布:50-59岁组别4人,60岁以上组别3人[124] - 董事服务年限:0-3年组别7人[124] - 董事种族构成:全部7名董事均为华人[124] - 所有非执行董事任期一年,除非书面终止[128] - 至少三分之一董事须每年轮值退任[128]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职超9年且担任第七家上市公司董事时需单独决议重选[128] - 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职责分离,分别由周春华和潘彤担任[12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不低于三分之一[133] - 至少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专业资格或财务管理专长[133] - 董事会成员中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不少于三分之一[135] - 执行董事周春华出席董事会会议17/18次[149] - 执行董事潘彤出席董事会会议16/18次[150]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朱健宏出席董事会会议17/18次[15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徐学川出席董事会会议17/18次[155] - 2019年共有4名董事发生职务变动(3人辞职/离世,1人新任)[157][159][160][162] - 所有董事均完成合规培训(类型A/B)[168] - 公司秘书符合上市规则专业培训要求[200] 董事会委员会运作 - 公司已获得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年度独立性确认[125] - 提名委员会已评估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125] - 董事会确认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上市规则独立性要求[125] - 提名委员会采用多元化评估标准包括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六项因素[130] - 董事候选人需具备投资金融服务/贸易/MLCC业务经验[130]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涵盖性别年龄文化教育等八项维度[132] - 董事任命以用人唯才为原则,考虑业务模式与具体需求[134] - 董事会定期会议需提前至少14天发出通知[138][141] - 董事会文件需提前至少3天发送给董事[138][141] - 董事会下设三个专业委员会(审核/薪酬/提名委员会)[173]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76] - 审核委员会年内举行3次会议[180][182] - 审核委员会审查截至2018年12月31日年度财务业绩和审计报告[180][182] - 审核委员会审查截至2019年6月30日六个月中期财务业绩和报告[180][182] - 审核委员会审查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180][182] - 审核委员会审查外部审计师独立性[183] - 薪酬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 其中独立非执行董事占多数[184] - 薪酬委员会年内举行4次会议[191] - 薪酬委员会审查董事袍金和执行董事酬金[191] - 薪酬委员会批准执行董事年终花红[191] - 提名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包括1名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94] - 提名委员会年内举行2次会议[199] - 提名委员会负责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197]
天利控股集团(00117)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23 17:42
MLCC业务表现 - MLCC业务收入于2019年上半年出现下降[14] - MLCC产品价格在2018年第四季度开始持续下跌[14] - MLCC分部收入为人民币2.081亿元,同比下降3.572亿元或63.2%[45] - MLCC分部毛利率由正转负,从57.2%降至-4.9%[45] - MLCC市场在2018年前三季度经历大幅涨价后于第四季度价格和毛利率大幅下跌[92][93] - MLCC业务分部2019年上半年亏损因IFRS 16扩大至6391.8万元人民币,对比2018年同期盈利2.771亿元人民币[200] 生产运营与人员变动 - 东莞生产厂自2019年7月初至8月中收到大量员工辞职请求,生产受到干扰[15][17] - 安徽生产设施未受员工辞职事件影响[15][17] - 公司专注于小微型MLCC产品并扩大研发和设备投入[92][93] - 公司面临人员流失和产能受限的挑战[92][93] - 员工总数从2018年12月的1,260人减少至2019年6月的1,120人[99][103] 投资与金融服务分部表现 - 投资与金融服务分部在2019年上半年维持平稳[13][16] - 投资与金融服务分部收入为人民币5290万元,同比增长3190万元或152.4%[45] - 投资及金融服务分部2019年上半年盈利因IFRS 16减少至3577万元人民币,2018年同期为454万元人民币[200] - 投资与金融服务分部将加强风险控制措施[97][101] 其他业务分部表现 - 其他一般贸易分部已暂停营运[13][16] - 其他一般贸易分部2019年上半年亏损因IFRS 16扩大至65万元人民币,2018年同期盈利32.4万元人民币[200] 收入与利润变化 - 公司总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609亿元,同比下降3.847亿元或59.6%[45] - 收入同比下降59.6%至260,933千元人民币,而2018年同期为645,618千元人民币[108] - 毛利大幅下降87.6%至42,705千元人民币,2018年同期为345,374千元人民币[108] - 经营业务出现亏损37,014千元人民币,而2018年同期为盈利284,519千元人民币[108] - 期内净亏损48,488千元人民币,与2018年同期盈利189,567千元人民币形成鲜明对比[108]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6.66人民币仙,2018年同期为盈利25.49人民币仙[112] - 集团总分部业绩2019年上半年亏损因IFRS 16扩大至2821.3万元人民币,对比2018年同期盈利2.819亿元人民币[200] - 采纳IFRS 16导致2019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亏损增加至3769.4万元人民币,而2018年同期为盈利2.845亿元人民币[200] 成本与费用变化 - 公司总毛利率为16.4%,同比下降37.1个百分点[45] - 其他收益为人民币1200万元,同比下降1980万元或62.2%[49][53] - 研究及开发成本为人民币4230万元,同比增长1500万元或55.0%[52][56] - 行政费用为人民币4020万元,同比下降1120万元或21.7%[51][55]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为人民币920万元,同比下降480万元或34.1%[50][54] - 融资成本为人民币1540万元,同比增长90万元或6.2%[59][60] - 2019年上半年财务成本因IFRS 16增加155.5万元人民币,使税前亏损达到1380.3万元人民币[200] - IFRS 16使2019年上半年折旧及利息开支增加660.2万元人民币[200] - 经营租赁费用减少572.7万元人民币[200] 资产与负债变动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增加至人民币287.4百万元,较2018年底增长88.0%[61]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非流动部分增至人民币386.9百万元,增长5.1%[61]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流动部分增至人民币200.0百万元,增长80.9%[61] - 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降至人民币145.7百万元,减少47.5%[65][70]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增至人民币124.9百万元[66][71] - 现金及银行结余降至人民币202.7百万元,减少59.6%[67][72] - 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降至人民币60.5百万元[68][73] - 递延收入、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降至人民币90.0百万元[69][74] - 应付债券增至人民币404.5百万元[77] - 流动比率从1.5降至1.3[77]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18年12月31日的15.8%上升至2019年6月30日的28.8%[83][87] - 现金余额减少导致资产负债比率上升[83][87] - 银行授信总额为人民币268.3百万元(约2.683亿元)全部未动用[86] - 现金及银行结余大幅下降59.6%至197,256千元人民币,2018年末为488,424千元人民币[120] - 应付款项及应收票据减少47.5%至145,676千元人民币,2018年末为277,353千元人民币[120] - 非流动资产增长29.5%至857,563千元人民币,2018年末为662,217千元人民币[120] - 物业、厂房及设备显著增加88.0%至287,413千元人民币,2018年末为152,860千元人民币[120] - 流动负债总额下降24.4%至557,962千元人民币,2018年末为738,454千元人民币[120]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18年末的人民币9.934亿元下降至2019年6月的人民币9.464亿元,减少4.7%[123] - 公司总权益从2018年末的人民币9.934亿元下降至2019年6月的人民币9.464亿元,减少4.7%[123] - 留存盈利从2018年末的人民币2.433亿元减少至2019年6月的人民币1.550亿元,下降36.3%[128] - 非控股权益从2018年末的人民币641万元增加至2019年6月的人民币664万元,增长3.6%[123] - 递延收入从2018年末的人民币2001万元减少至2019年6月的人民币1856万元,下降7.2%[123] - 递延税项负债从2018年末的人民币4391万元减少至2019年6月的人民币3985万元,下降9.3%[123] - 融资租赁承担从2018年末的人民币17.3万元降至2019年6月的零元[123] 现金流量变动 - 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出人民币5024万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净现金流入人民币1.025亿元大幅恶化[133]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2.410亿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净流出人民币4616万元显著增加[13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期初的人民币4.905亿元大幅减少至期末的人民币1.987亿元,下降59.5%[133] - 现金流量表呈现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租金支付分为资本部分和利息部分[197] - 现金流出从经营现金流重分类为融资现金流,但现金总额不受影响[197] 融资与贷款活动 - 公司获得一笔4.635亿港元(约4.0788亿元人民币)贷款年利率10%[100] - 于2019年8月14日偿付4.635亿港元(约4.0788亿元人民币)债券本金及利息[100] 投资组合与资产管理 - 公司管理11只基金,总承诺资本(经交叉持股调整后)为10.578亿美元[29] - 公司直接承诺投资总额为8990万美元,其中已投资资本为7950万美元[29] - 公司所投资的六只基金在2019年上半年贡献净收益2400万元人民币[29] - 公司资产管理费收入为2880万元人民币[29] - 基金投资组合总额为7.512亿美元,其中债权投资3.651亿美元,普通权益投资3.258亿美元,优先权益投资6030万美元[32] - 天利私募债权基金投资金额为9010万美元(澳洲3510万,韩国550万,英国4960万)[32] - 天利中国机遇型基金一号总投资额为1.164亿美元[23] - 天利并购投资基金投资额为3.1亿美元[27] - 天利英国机遇型基金投资额为1.425亿美元[32] - 一项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在2018年末下调至960万元人民币[38] 市场环境与客户行为 - 全球宏观经济因中美贸易战面临强劲逆风[14][17] - 中国国内消费市场转弱及电子产品消费水平减少[14][17] - 客户减少订单并需要更多时间减少过剩库存[14][17] - MLCC市场在大量机会中面临前所未现的威胁[13][16] 会计准则变更影响 - 集团首次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于2019年1月1日生效[144] - 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首次应用IFRS 16租赁准则[147] - 公司选择采用经修订追溯法调整2019年1月1日权益期初余额[147] - 租赁负债按租赁付款现值计量 使用租赁隐含利率或增量借款利率贴现[158] - 使用权资产初始计量成本包含租赁负债金额及初始直接成本[159] - 短期租赁(12个月以内)和低价值资产租赁可不资本化[147] - 低价值资产租赁主要指办公室设备[155] - 可变租赁付款不计入租赁负债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58] - 使用权资产后续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及减值损失计量[160] - 比较信息继续按IAS 17准则呈报未重述[147] - 合同包含租赁和非租赁部分时视为单一租赁组件处理[154] - 使用权资产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及减值亏损呈列[162] - 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对集团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65][168] - 租赁投资物业继续按成本减后续累计折旧及累计减值亏损呈报[165] - 集团作为融资租赁出租人出租若干机器项目[168] - 集团作为中介出租人时分类分租为融资或经营租赁参照使用权资产而非相关资产[168] - 租赁负债按租赁期应付租赁付款现值初步确认[168] - 租赁期重新评估影响未来确认租赁负债及使用权资产金额[168] - 租赁负债因指数或利率变动需重新计量[165] - 租赁负债重新计量时相应调整使用权资产账面值[165] - 使用权资产账面值减至零时相应调整计入损益[165] - 公司于2019年1月1日过渡至IFRS 16时,用于确定剩余租赁付款现值的增量借款利率范围为3.4%至8.9%[17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经审计的经营租赁承诺为5540.3万元人民币[175] - 豁免资本化的租赁承诺包括:剩余租赁期在2019年12月31日或之前结束的短期及其他租赁96.4万元人民币[175] - 豁免资本化的租赁承诺包括:低价值资产租赁25.2万元人民币[175] - 未来利息开支总额为906.6万元人民币[175] - 采用2019年1月1日增量借款利率贴现的剩余租赁付款现值为4512.1万元人民币[175] - 于2018年12月31日确认的融资租赁负债为29.1万元人民币[175] - 于2019年1月1日确认的租赁负债总额为4541.2万元人民币[175] - 先前分类为融资租赁的金额计入"租赁负债"而非"融资租赁承担"[178] - 不符合投资物业定义的使用权资产在"物业、厂房及设备"中列报[178] - 公司采纳IFRS 16后非流动资产总额增加至708,234千元人民币,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增加46,017千元人民币[182][185]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因土地租赁预付款项减少896千元人民币而降至1,132,855千元人民币[182] - 公司租赁负债在过渡日(2019年1月1日)为45,412千元人民币,其中11,451千元人民币计入流动负债[187][195] - 公司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在过渡日为80,542千元人民币,其中自用租赁物业占45,121千元人民币[191] - 公司最低租赁付款总额在过渡日为54,488千元人民币,现值为45,412千元人民币[195] - 公司未来利息开支总额在过渡日为9,076千元人民币[195] - 公司非流动负债因租赁负债增加33,788千元人民币而升至97,876千元人民币[187]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因租赁负债增加11,333千元人民币而升至749,787千元人民币[187] - 公司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因采纳IFRS 16增加33,788千元人民币至1,091,302千元人民币[187] - 公司五年后最低租赁付款在过渡日为3,638千元人民币,现值为2,321千元人民币[19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7年3月6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141] - 公司总部及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皇后大道东1号太古广场三座9楼907-909室[141] - 集团主要业务包括制造销售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投资与金融服务及其他一般贸易[141] - 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依据《上市规则》及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141][144] - 同时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修订本(具有负补偿之提前还款特性)[144] - 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修订本(计划修订、缩减或结清)[144] - 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本(于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的长期权益)[144] - 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15-2017周期年度改进[144] - 应用国际财务报告诠释委员会第23号(所得税处理之不确定性)[144]
天利控股集团(00117)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25 17:4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18年总收入为10.454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的15.577亿元下降32.9%[4] - 公司2018年全年收入为人民币10.454亿元,同比下降32.9%[15][18]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4.1%,同比上升19.8个百分点[90] - 毛利润4.607亿元,较2017年3.786亿元增长21.7%[4] - 年度利润1.596亿元,较2017年1.34亿元增长19.1%[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1.596亿元,同比增长19.1%[15][18] - 其他收益为1.1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6%,含出售附属公司收益7290万元[93][99] - 2018年集团在基金投资中录得净亏损2.151亿元人民币[61][6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5.847亿元,较2017年11.79亿元下降50.4%[4]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为354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5%[94][100] - 行政费用为1.6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3460万元,主要因员工成本上升2100万元[95][101] - 研发成本为669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1%[96][102] - 融资成本大幅减少至人民币26.7百万元,较2017年的人民币59.7百万元下降55.3%[107] MLCC业务表现 - MLCC业务收入11.437亿元,较2017年7.393亿元增长54.7%[4] - MLCC分部营业收入为11.4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7%[90] - MLCC业务毛利率为54.1%,同比上升22.8个百分点[90] - MLCC业务在收入和毛利方面均实现大幅增长[15][18] - MLCC产品在2018年前三季度因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实现显著销售增长,推动MLCC年营收创历史新高[37][39] - 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增加0201系列微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占比[37][39] - 公司计划增加0201系列产品在总产销量中的比重[24][27] - 小型化MLCC产品因5G/IoT/AI需求增长成为产能扩张重点[83][86] - 常规MLCC产品供应短缺自2017年持续至2018年前三季度[37][39] - 2018年第四季度MLCC市场价格因代理商抛售出现回落,导致最后两个月营收下降[41][43] - 环保政策趋严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增投环保治理设施并将高排放工序外包[41][43] - 公司通过经销商优化客户结构,加速淘汰高风险中小客户[37][39] - 公司将继续引进先进设备审慎有序地推动扩产[24][27] - 公司计划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和控制成本应对MLCC市场波动风险[83][86] 投资与金融服务业务表现 - 投资与金融服务业务亏损1.59亿元,2017年盈利1.525亿元[4] - 投资与金融服务分部营业收入为负1.59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公允价值亏损[90] - 投资与金融服务分部于2018年面临困境和挑战[38] - 投资与金融服务板块业绩受全球宏观经济影响面临挑战[22][2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11只不同投资重点的基金[47][48] - 集团管理的11只基金承诺资本总额为10.579亿美元,其中集团承诺资本为8990万美元[61][64] - 集团已投资资本为7900万美元,占其承诺资本的87.9%[61][64] - 基金业务为集团贡献管理费收入5600万元人民币[61][64] - 天利私募债权基金投资分布:澳大利亚4270万美元、韩国3500万美元、英国6260万美元、美国2140万美元[72] - 天利并购投资基金在香港投资额最大,达3.1亿美元[72] - 天利英国机遇型基金在英国投资1.335亿美元[72] - 基金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相关股权或债权,占比超过50%[63][66] - 2018年二季度起集团暂停新增项目投资,专注于投后管理[69][70] - 投资受多国货币贬值影响,包括英镑、澳元、韩元及人民币对美元不同程度贬值[63][66] - 公司管理的基金投资总额为931.4百万美元,其中天利併購投資基金债务投资额最高达310.0百万美元[75] - 直接金融投资余额约26.6百万元人民币,含股权投资9.5百万元及联营公司权益17.1百万元[76][78] - 2018年2月完成收购韩国资产管理公司Asset One Investments Korea Limited的28.31%股权[77][78] -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将聚焦重点市场和重点项目加强投后管理[29][30] - 2019年将加强基金投后风险管理,适时拓展稳健投资项目[84][87] 其他一般贸易业务表现 - 其他一般贸易收入6076.9万元,较2017年6.659亿元下降90.9%[4] - 其他一般贸易分部营业收入为608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0.9%[90] - 铬矿石贸易收入同比暴跌90.9%至60.8百万元人民币(2017年:665.9百万元)[81] - 2018年铬矿石销售量仅39,000吨,分部利润降至0.9百万元人民币(2017年:1.2百万元)[81] - 对铬矿石贸易持积极观望态度,关注中美贸易谈判影响[85][87] - 金融科技业务于2018年1月完成出售两家子公司(北京希为科技和深圳香纳商业保理)[8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18年MLCC市场因日本厂商产能转移及市场炒作出现大幅价格波动[16][19] - 中美贸易战加剧MLCC价格下跌,客户减少订单并消化积压库存[41][43] - 2017年MLCC生产商扩张的新产能持续投入市场,可能导致产品供过于求[41][43] - 美国房地产市场因美联储加息预期缓和出现向好迹象[22][26] - 英国脱欧分歧及澳大利亚房价下跌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不确定性[22][26] 资产负债和现金流 - 总资产17.96亿元,较2017年20.52亿元下降12.5%[4] - 总负债8.025亿元,较2017年12.085亿元下降33.6%[4] - 股东应占权益9.87亿元,较2017年8.322亿元增长18.6%[4]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增加至人民币152.9百万元,较2017年增长18.3%[107]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账面值下降至人民币478.6百万元,较2017年减少13.3%[107] - 应付款项及应收票据减少至人民币277.4百万元,较2017年下降29.1%[109]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增加至人民币81.0百万元,较2017年增长39.4%[109]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至人民币501.6百万元,较2017年下降28.1%[109] - 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增加至人民币144.9百万元,较2017年增长17.0%[109] - 递延收入、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增加至人民币161.9百万元,较2017年增长24.6%[109] - 投资物业账面值基本持平为人民币22.9百万元[107] - 其他无形资产保持稳定为人民币0.3百万元[107] - 公司于2018年清偿所有未偿还银行及其他贷款[112] - 应付债券于2018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879亿元,较2017年减少人民币600万元[112] - 资本承担总额为人民币1.688亿元,包括对天利私募债权基金的未提取承诺额约112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600万元)及添置生产设备承担约人民币9280万元[112] - 流动比率从2017年1.05提升至2018年1.54,主要因偿还银行贷款[112] - 获授银行授信总额人民币2.678亿元,其中人民币2.657亿元尚未动用[114][118]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17年34.7%改善至2018年15.5%,主要因偿还银行贷款[115][119] - 公司持有净流动资产人民币3.953亿元(2017年:人民币6000万元)[112] - MLCC分部土地租赁预付款及投资物业账面值分别约人民币100万元和2290万元被质押作为银行授信抵押品[124][125] - 全资子公司Eyang Management Co., Ltd.全部股权被质押作为应付债券抵押品[124][125] 公司治理和人事变动 - 周春华于2018年1月被任命为公司董事会主席[135][138] - 金志峰于2019年3月31日辞任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职务[136][139] - 敬文平负责集团MLCC产品管理包括开发、品质及生产环节[137][140] - 潘彤于2019年4月12日被任命为公司行政总裁并辞任首席风险官[143][145] - 朱健宏担任公司审核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主席[144][146] - 公司MLCC制造中心于2008年2月设立生产厂副厂长职位[137][140] - 周春华于2018年7月获任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35][138] - 金志峰持有北京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136][139] - 敬文平2018年获得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37][140] - 朱先生曾担任中国辉山乳业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6863)独立非执行董事至2017年12月[148] - 朱先生曾担任国农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236)独立非执行董事至2015年9月[148] - 朱先生曾担任电讯首科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3997)独立非执行董事至2017年12月[148] - 朱先生曾担任保德国际发展企业有限公司(股份代号:372)独立非执行董事至2017年9月[148] - 杜恩鸣先生于2016年7月获委任为天利控股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150][151] - 杜恩鸣先生担任勇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145)独立非执行董事[150][151] - 杜恩鸣先生担任众彩羽翔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156)独立非执行董事[150][151] - 杜恩鸣先生担任伯明翰体育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309)独立非执行董事[150][151] - 蔡大卫先生于2017年8月获委任为天利控股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153] - 蔡大卫先生曾担任安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149)独立非执行董事,该公司于2018年12月退市[153] - 公司董事会由8名成员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7] - 金志峰先生于2019年3月31日辞任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职务[167] - 周邦毅先生于2019年4月12日被任命为执行董事[158][167] - 公司已完全遵守香港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166] - 董事会成员在投资银行及投资业务方面拥有丰富经验[164] - 公司业务重点为资产管理及直接投资[164] - 董事会定期检讨企业管治常规并作出必要变更[164] - 执行董事参与集团日常营运及管理[172] - 周邦毅先生拥有超过10年为企业提供法律及合规咨询的经验[159] - 徐学川先生于2015年7月加入公司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57] - 2018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74] - 2018年1月17日苏家乐辞任非执行董事[176] - 2018年1月24日黄明祥辞任执行董事及主席职务[176] - 2018年1月24日周春华获委任为主席[176] - 2018年4月6日陈志安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83] - 2018年4月20日余振宇辞任执行董事及财务总监[184] - 2018年4月30日朱晓冬辞任执行董事[184] - 2018年5月15日郭凯龙辞任执行董事[183] - 2019年3月31日金志峰辞任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184] - 2019年4月12日潘彤获委任为行政总裁[185]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以达致董事会多元化[199] - 新董事委任以用人唯才为原则并考虑多元化裨益[199] - 董事人选考虑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教育背景种族专业经验技能知识及服务年期[199] - 董事背景需涵盖技术法律财务管理审计等领域[199] - 提名委员会负责监督政策执行并适时检讨政策有效性[199] - 全体董事均在财务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20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不少于董事会成员人数三分之一[200]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中至少一名具备专业资格或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知识[200] 其他运营相关 - 员工总数从2017年1277人减少至2018年1260人[127][13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与雇员、客户及供应商之间无重大争议[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