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威国际(00167)
icon
搜索文档
IDT INT'L(00167) - 截至2025年8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6:37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IDT International Limited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167 | 說明 | 普通股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3,500,000,000 | HKD | | 0.6 | HKD | | 2,1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3,500,000,000 | HKD | | 0.6 | HKD | | 2,100,000,000 | 截至月份: 2025年8 ...
IDTINT‘L公布中期业绩 净利6261.3万港元 同比增长10.14倍
智通财经· 2025-08-29 21:33
财务表现 - 收益约为4738.8万港元 同比减少7.24% [1] - 净利6261.3万港元 同比增长10.14倍 [1] - 每股盈利22.33港仙 [1] 收益变动原因 - 收益减少由于原材料成本增加 [1] - 毛利减少由于中美贸易战影响进出口业务 [1] 净利增长驱动因素 - 债权人的贷款豁免产生收益约港币4830万元 [1] - 发行债券偿还债权人贷款产生收益约港币1640万元 [1] - 其他收入及收益约港币6480万元 [1]
IDT INT'L(00167.HK)上半年溢利6260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8-29 21:2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474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的5110万港元下降7.2% [1] - 毛利为59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的1740万港元大幅下降66.1% [1] - 总营运开支为79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的640万港元上升23.4% [1] - 期内溢利为626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的5600万港元增长11.8% [1] 利润构成 - 溢利增长主要源于债权人贷款豁免产生收益4830万港元 [1] - 通过发行债券偿还债权人贷款产生收益1640万港元 [1] - 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达6480万港元 [1]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5年上半年派付股息 [1]
IDTINT‘L(00167)公布中期业绩 净利6261.3万港元 同比增长10.14倍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20:45
财务表现 - 收益4738.8万港元 同比减少7.24% 主要因原材料成本上升 [1] - 净利润6261.3万港元 同比增长10.14倍 主要因债权人贷款豁免收益4830万港元及发行债券偿还贷款收益1640万港元 [1] - 每股盈利22.33港仙 [1] 经营状况 - 毛利下降 受中美贸易战影响进出口业务 [1] - 其他收入及收益约6480万港元 主要来自债务重组相关收益 [1]
IDT INT'L(0016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20:1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下降7.2%至47.4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51.1百万港元)[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港币47,388千元,较去年同期港币51,084千元下降7.2%[22] - 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约4740万港元同比下降7.2%(2024年同期:5110万港元)[54] - 毛利同比下降66.4%至5.9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17.4百万港元)[4]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约590万港元同比下降66.1%(2024年同期:1740万港元)[54] - 期内溢利同比激增1014.8%至62.6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5.6百万港元)[4] - 公司期内溢利为6261.3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61.9万港元大幅增长1014%[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6261.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61.9万港元增长1014.6%[33] - 2025年上半年纯利约6260万港元主要来自债权人贷款豁免收益4830万港元及债券发行收益1640万港元[54][5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总营运开支同比增加23.4%至7.9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6.4百万港元)[4] - 2025年上半年总营运开支约790万港元同比上升23.4%(2024年同期:640万港元)[54] - 公司员工成本总额为港币2,218千元,较去年同期港币1,840千元增长20.5%[27] - 公司存货成本为港币41,524千元,较去年同期港币33,648千元增长23.4%[2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欧洲市场收益大幅增长至港币24,510千元,去年同期为零[22] - 美国市场收益增长至港币12,209千元,较去年同期港币1,027千元增长1089%[22] - 中国市场收益下降至港币4,997千元,较去年同期港币47,692千元下降89.5%[22] - 客户D成为主要客户,贡献收益港币15,694千元,占总收益33.1%[23] 各地区表现 - 公司欧洲市场收益大幅增长至港币24,510千元,去年同期为零[22] - 美国市场收益增长至港币12,209千元,较去年同期港币1,027千元增长1089%[22] - 中国市场收益下降至港币4,997千元,较去年同期港币47,692千元下降89.5%[2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持续经营风险,经调整亏损205.2万港元(不包括一次性收益)[14] - 公司涉及税务纠纷及待决诉讼,存在重大不明朗因素[14] - 巴西税务纠纷潜在最高税款(含罚金及利息)约4428.7万巴西雷亚尔(相当于约6335.5万港元)[31] - 公司须支付约人民币4,914,000元及约人民币111,000元以结清分包费及材料成本诉讼[49] - 截至中期财务报表批准日未结付分包费约259.1万港元[50] - 因违反雇佣协议被责令支付诉讼赔偿约287.4万港元[50] - 公司未安排董事责任保险,因保险公司拒绝在预算范围内提供服务[74] - 公司功能货币为港币,但部分资产和负债以人民币及美元计值面临外汇风险[75] - 公司目前未订立任何外汇风险对冲合约[75]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7] - 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核财务业绩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78] 其他收入及收益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大幅增至64.8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0.02百万港元)[6] - 汇兑差额产生398.3万港元收益,相比去年同期的50.6万港元增长687%[9] - 公司获得债权人贷款豁免收益港币48,300千元[26] - 公司通过发行债券偿还债权人贷款的收益为港币16,365千元[26] - 公司确认来自债权人的贷款豁免收益4830万港元[42] - 通过发行债券偿还债权人贷款产生收益约港币16.365百万元[43] 现金流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441.2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2万港元现金流入转为大幅流出[10]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648.5万港元[10]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324亿港元,主要来自配售新股份[9][10] - 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从33.2万港元增至71.4万港元,增长115.1%[38] - 向供应商支付购置机器及设备按金1612.2万港元[36] - 购置物业、机器及设备支出5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零[36] 资本和融资活动 - 公司完成向新投资者配发及发行新股份,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港币233.1百万元[17] - 公司进行资本重组,包括削减股本2.339亿港元和注销股份溢价1.650亿港元[9] - 公司发行本金总额为港币48.3百万元的10年期非上市有抵押债券,账面值约为港币31.935百万元[43] - 债券前3年年利率为0%,随后3年年利率为3%,最后4年年利率为5%[43] - 债券由公司附属公司欧西亚能源科技全部已发行股本的股份抵押及公司担保提供抵押品担保[44] - 公司法定股本增至港币2.1百万元及1千美元,分为350百万股每股面值港币6元的合并股份及1万股每股面值0.1美元的普通股[45] - 公司完成认购事项发行312,432,503股新股份,占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72.1%[46] - 向独立承配人发行额外77,566,460股新股份,占股本总额约17.9%[46]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为港币234.0百万元,净额约为港币233.1百万元[46] - 资本削减产生进账约港币233,999,378元计入实缴盈余账[48] - 完成认购事项获净额约2.331亿港元并与债权人订立1.966亿港元债务结算契约[55] - 发行10年期票息非上市有抵押债券,本金总额港币4830万元[58] - 配售新股所得款项总额约港币2.34亿元,净额约港币2.331亿元[70] - 已发行股份总数433,332,181股,每股面值港币0.6元[59] 财务状况和债务 - 银行结余及现金大幅增至103.7百万港元(2024年末:2.2百万港元)[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1.037亿港元,较期初的218.2万港元增长4650%[10] - 2025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约1.037亿港元较2024财政年度220万港元大幅增长[57] - 公司权益从亏损228.6百万港元转为正权益71.1百万港元[7][8] - 流动资产净值改善至86.1百万港元(2024年末:流动负债净值229.9百万港元)[7] - 累计亏损从期初的5.822亿港元减少至5.196亿港元,改善6261.3万港元[9] - 应付税项显著减少至0.6百万港元(2024年末:9.7百万港元)[7] - 应收账款总额从7036.3万港元大幅下降至478.9万港元,降幅达93.2%[39] - 预付供应商款项从493.9万港元增至3853.5万港元,增长680.3%[39]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9255.2万港元下降至7638.2万港元[40] - 存货结余从2024年12月31日12.3万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2.6万港元[56]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结余从7680万港元降至6680万港元[56] - 未偿还借款总额为港币130万元,全部按要求偿还[58] - 债权人贷款从港币1.966亿元降至零[58] - 公司通过支付现金港币1亿元及发行债券方式偿还股东债务港币1.966亿元[58] - 总资产从港币8090万元增至港币1.884亿元,增幅132.9%[60] - 总负债从港币3.095亿元降至港币1.172亿元,降幅62.1%[60] - 资产负债比率从244.6%大幅改善至18.0%[60] - 物业、机器及设备资本开支为港币1660万元[66] - 公司部分银行结余及现金以人民币和美元计值[75] - 公司部分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以人民币和美元计值[75] - 公司部分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以人民币和美元计值[75] - 公司部分借款以人民币和美元计值[75] 每股数据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22.33港仙(2024年上半年经重列:12.97港仙)[6]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增至280,349,162股,较去年同期的43,333,218股增长547.0%[34] 人力资源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雇员总数为20名,较2024年上半年的26名减少23%[76]
IDT INT'L(00167.HK)拟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9 17:14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事宜 [1]
IDT INT'L(00167)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9 17:0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佈之內容概不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佈全部 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 僅供識別 董事會會議召開日期 香港,二零二五年八月十九日 IDT INTERNATIONAL LIMITED 萬威國際有限公司 *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67) 截至本公佈日期,董事會成員包括(i)一名執行董事Tiger Charles Chen先生;(ii)兩 名非執行董事吳國凝女士及張鈺淇女士;及(iii)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陳維洁女士、 麥天生先生及婁振業博士。 萬 威 國 際 有 限 公 司(「本公司」)董 事 會(「董事會」)謹 此 宣 佈,本 公 司 將 於 二 零 二 五 年 八 月 二 十 九 日(星 期 五)舉 行 董 事 會 會 議,藉 以(其 中 包 括)考 慮 及 批 准 本 公 司 及 其 附 屬 公 司 截 至 二 零 二 五 年 六 月 三 十 日 止 六 個 月 之 中 期 業 績 公 佈 及 其 發 佈,以 及 考 慮 派 發 中 期 股 息( ...
IDT INT'L(00167)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7:13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IDT International Limited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167 | 說明 | 普通股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3,500,000,000 | HKD | | 0.6 | HKD | | 2,1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3,500,000,000 | HKD | | 0.6 | HKD | | 2,1 ...
IDT INT'L(0016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3 17:1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财年总收益约为1.733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120万港元大幅增长[21][23] - 2024财年毛利润约为5420万港元,2023财年毛利润约为10万港元[24] - 2024财年净利润约为1.146亿港元,相比2023财年亏损约1420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24] - 2024财年毛利总额约为港币54.2百万元,较2023财年港币0.1百万元大幅增长[25] - 2024财年实现溢利约港币114.6百万元,较2023财年亏损港币14.2百万元扭亏为盈[25] - 公司2024财年总收益约为1.733亿港元,较2023财年120万港元大幅增长[53][56] - 公司2024财年毛利润为5420万港元,较2023财年10万港元显著提升[53][57] - 公司2024财年实现盈利1.146亿港元,而2023财年亏损1420万港元[53][60] - 公司获得一次性其他收入1.035亿港元,来自终止合并附属公司收益[53] - OS Italy终止合并产生收益约港币1948.9万元[82] - 万威深圳终止合并产生收益约港币8405.1万元[8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财年总运营费用约为2720万港元,较2023财年约1090万港元增长149.5%[24] - 2024财年总营运开支约为港币27.2百万元,较2023财年港币10.9百万元增加149.5%[25] - 公司2024财年营运开支增至2720万港元,较2023财年增长149.5%[58]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约港币320万元(2023年:约港币310万元)[106][110] 其他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底应收账款余额增至7040万港元,周转天数从5天增至75天[66]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现金余额为220万港元,较2023年60万港元有所增加[67] - 公司2024年底净流动负债为2.299亿港元,较2023年3.409亿港元减少1.11亿港元[68]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港币2.2百万元,较2023财年港币0.6百万元增长约266.7%[72] - 流动负债净额为港币229.9百万元,较2023财年港币340.9百万元减少约32.6%[72] - 未偿还借款总额为港币1.2百万元,较2023财年港币59.5百万元下降约98%[74][78] - 债权人贷款未偿还金额为港币196.6百万元,较2023财年港币196.4百万元基本持平[74][78] - 每股净负债为港币8.8仙亏损,较2023财年港币13.1仙亏损改善32.8%[75][79] - 总资产为港币80.9百万元,较2023财年港币1.8百万元激增约4394%[77][80] - 总负债为港币309.5百万元,较2023财年港币342.7百万元下降约9.7%[77][80] - 资产负债比率达244.6%,较2023财年14116.7%大幅改善[77][80] - 截至2023年底使用受限银行结余港币286.3万元支付部分应付款项[94] 融资和债务活动 - 2025年3月完成认购事项获得净收益约港币230百万元[27][29] - 与债权人就港币196,600,000元债务订立结算契约[27][29] - 公司2025年3月完成股份认购获得净收益约2.3亿港元[69] - 公司已与债权人达成和解协议处理约1.966亿港元债务[69] - 2025年3月完成认购事项获得净收益约港币2.3亿元[98][100] - 与债权人就约港币1.966亿元债务达成结算契约[98][100] 业务运营和战略 - 2024年通过"Oregon Scientific"品牌恢复消费电器销售业务[27][29] - 公司计划重点发展AI、机器人、新能源车辆和储能行业市场[28][29] - 公司将专注于高端电池研发和产能建设[28][29] - 2024年末员工总数33人(2023年:50人),同比减少34%[106][110] - 外汇风险敞口不重大,未使用金融工具对冲货币风险[103][109] - 主要交易货币为港币、美元及人民币,大部分以本地货币计价[103][109] 公司治理和董事变动 - 2024年2月1日朱永宁辞任执行董事,吴国凝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9] - 2024年9月25日陈维洁、麦天生和娄振业博士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10] - 2025年3月14日徐锦文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9][11] - 2025年1月8日崔啸不再担任非执行董事[9] - 陈维洁女士于2024年9月2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年龄44岁,拥有逾12年执行管理、投资及企业融资经验[41] - 陈维洁自2020年7月起担任汇金(证券)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第6类受规管活动负责人员[41] - 陈维洁自2024年4月30日起担任天韵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6836)独立非执行董事[43][45] - 陈维洁于2021年10月至2023年8月担任财华社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317)执行董事[43][45] - 麦天生先生于2024年9月2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年龄68岁,持有香港理工学院会计学高级文凭及雪菲尔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46][48] - 麦天生于2001年8月至2003年9月担任Nutryfarm International Limited(AZT.SI)首席财务官[47][49] - 麦天生于2004年1月至2015年5月担任Sinocloud Group Limited(5EK.SI)首席财务官,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兼任执行董事[47][49] - 麦天生自2020年4月起担任金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728.HK)独立非执行董事[47][49] - 刘振业博士于2024年9月2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年龄44岁,持有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学士及哲学硕士学位,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博士学位[51] - 刘振业自2024年5月20日起担任帕逊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574.HK)独立非执行董事[51] - 2024年存在两项企业管治守则偏离:C.2.1(主席与CEO角色未分离)和C.1.8(未安排董事法律责任保险)[116][118] - 朱永宁于2019年6月26日至2024年2月1日期间同时担任主席和CEO职务[117][119] - 2024年未购买董事责任险因财务困境且保险公司拒绝在预算内承保[118] - 2024年2月1日董事会出现重大变更:3名董事辞职并新增3名董事[121] - 2024年9月25日新增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并调整委员会组成[121] - 当前董事会由6人组成:1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3][126] - 董事酬金参考同规模公司及董事会工作量(会议次数及议题性质)确定[113] - 薪酬委员会负责审核高管薪酬并使表现与回报紧密挂钩[113] - 崔啸未获重选为非执行董事因股东周年大会未通过重选决议案[128] - 徐锦文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28] - Tiger Charles Chen由非执行董事调任执行董事[128] - 张钰淇由执行董事调任非执行董事[128] - 朱永宁辞任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自2024年2月1日起生效[140] - 朱永宁在2024财年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职务[140] - 董事需每年退任三分之一且须为任期最长者[129][132] - 新委任董事将获发指引及参考材料以熟悉集团运作[135][139] - 董事在2024财年获提供监管更新材料及最新案例选等阅读材料[136][139] - 董事会负责批准财政计划及年度预算主要融资及投资建议[142] - 公司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4次会议[159]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固定为1年[146][14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比例至少为三分之一[152] - 公司要求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超过9年后连任须经股东单独决议批准[151] - 董事会会议材料需提前至少3天发送给所有董事[162] - 定期董事会会议通知期至少为14天[161] - 公司董事会包含至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1] - 其中至少1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专业资格或会计/财务管理专长[151] - 董事最少每3年需轮值告退一次[151]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提供年度独立性确认[151] - 董事会成员2024年出席率100%,所有6名董事均出席全部4次董事会会议[173] - 2024年未举行任何股东大会[173][175] - 执行委员会由全体执行董事组成,2024年2月1日朱永宁辞职,张钰淇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77] - 2025年3月14日张钰淇调任非执行董事,Tiger Charles Chen调任执行董事[177] - 董事会委员会法定人数为2人[176] - 董事可获取高级管理人员联系方式并要求额外信息[166] - 公司承担董事会咨询独立专业顾问的费用[167] - 提名及企业管治委员会负责制定董事挑选标准[184] - 提名及企业管治委员会每年审查董事会结构和独立性[184] - 会议记录草稿在会后合理时间内传阅审议[165] - 提名及企业管治委员会(NCGC)在FY2024举行了2次会议[187] - NCGC成员陈维洁女士出席2/2次会议(100%出席率)[188] - NCGC成员麦天生先生出席2/2次会议(100%出席率)[188] - NCGC成员娄振业博士出席2/2次会议(100%出席率)[188] - 薪酬委员会(RC)在FY2024举行了2次会议[197] - RC成员娄振业博士出席2/2次会议(100%出席率)[198] - RC成员吴国凝女士出席2/2次会议(100%出席率)[198] - RC成员Chen Tiger Charles先生出席2/2次会议(100%出席率)[198] - RC成员张钰淇女士出席1/1次会议(100%出席率)[198] - RC成员陈维洁女士出席1/1次会议(100%出席率)[198] 法律和诉讼事项 - 供应商诉讼判决需支付分包费约人民币491.4万元及材料成本约人民币11.1万元(合计约港币566.8万元)[94] - 2021年雇员诉讼判令支付赔偿港币287.4万元[94] - 2024年因终止合并子公司终止确认港币287.4万元诉讼拨备[95][9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167,主要往来银行为汇丰和恒生银行[17][18] - 核数师为富睿玛泽会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16] - 公司持股72.1%的大股东Tiger Energy Technology持有312,432,503股股份[34][37] - 2024年11月公司恢复股份买卖[27][29]
IDT INT'L(0016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2:4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政年度收益约为1.733亿港元,2023财政年度约为120万港元[5] - 2024财政年度毛利约为5420万港元,2023财政年度约为10万港元[5] - 2024财政年度总营运开支约为2720万港元,2023财政年度约为1090万港元[5] - 2024财政年度溢利约为1.146亿港元,2023财政年度亏损约为1420万港元[5] - 2024财政年度董事会不建议派付股息,2023财政年度亦无派息[5] - 2024年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264.51港仙,2023年为亏损32.67港仙[6] - 2024年流动资产为7906.5万港元,2023年为182万港元[7] - 2024年流动负债为3.09006亿港元,2023年为3.42736亿港元[7]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 - 2.28703亿港元,2023年为 - 3.41009亿港元[7] - 2023年公司亏损14,158,000港元,2024年溢利114,621,000港元[8] - 2023年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805,000港元收益,2024年为2,315,000港元亏损[8] - 2023年全面收益(亏损)总额为13,353,000港元亏损,2024年为112,306,000港元收益[8]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35万港元,2023年为14.3万港元[35] - 2024年除税前溢利相关的融资成本为267.1万港元,2023年为352.3万港元[35]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为353.6万港元,2023年为345.7万港元[35] - 2024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141.3万港元,2023年为0.5万港元[3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溢利为11462.1万港元,2023年亏损为1415.8万港元[41] - 2024年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7676万港元,2023年为122.1万港元[42] - 2024年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9255.2万港元,2023年为7415.7万港元[46] - 2024年借款(即期)为121.7万港元,2023年为5953.4万港元[48] - 2024年末集团就短期租赁承诺支付约1.7万港元,2023年为零[39] - 2024年末应收账款结余中逾期超过90日的债务账面总值约为736.3万港元,2023年为零[45] - 2024年报告期初或然负债为港币287.4万元,期末为0;2023年报告期初和期末均为港币287.4万元[52] - 2024财年集团录得销售收入约1.733亿港元(2023财年约120万港元),毛利约5420万港元(2023财年约10万港元)[58] - 2024财年集团产生溢利1.146亿港元,2023财年亏损1420万港元,主要因收益增加及一次性其他收益1.035亿港元[58] - 2024财年集团总收益约1.733亿港元(2023财年约120万港元),较2023财年大幅增加[60] - 2024财年毛利总额约5420万港元(2023财年约10万港元),主要因收益增加[60] - 2024财年集团总营运开支约2720万港元(2023财年约1090万港元),增加约149.5%[60] - 2024财年扣除金融资产亏损拨备为210万港元(2023财年为零)[60]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结余约为港币7040万元,2023财政年度为港币120万元;应收账款周转日数增加至75日,2023财政年度为5日[65]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港币220万元,2023财政年度约为港币60万元;2024财政年度流动负债净额约港币2.299亿元,较2023财政年度减少约港币1.11亿元[66] - 2024年12月31日未偿还借款总额约为港币120万元,2023财政年度约为港币5950万元;未偿还债权人贷款约为港币1.966亿元,2023财政年度约为港币1.964亿元[67] - 2024年12月31日拥有25.99993088亿股每股面值港币0.1元的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每股股份之负债净值约为每股亏损港币0.088元,2023财政年度约为每股亏损港币0.131元;公布日期已发行及缴足股份为4.33332181亿股,每股面值港币0.6元[68] - 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约为港币8090万元,2023财政年度约为港币180万元;总负债约为港币3.095亿元,2023财政年度约为港币3.427亿元;资产负债比率为约244.6%,2023财政年度约为14216.7%[6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港币2.29941亿元,总负债超出总资产约港币2.2861亿元[8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港币218.2万元,涉及若干税务纠纷及待决诉讼[86] - 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大部分业务交易以本地货币计值,外币金融资产及负债结余微不足道,无重大外汇风险[7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33名,2023财政年度为50名;2024年度员工成本总额(不含董事酬金)约为港币320万元,2023财政年度约为港币310万元[8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来自中国客户的收益为133,425千港元,2023年为1,221千港元[33] - 2024年亚太区(不包括中国)收益为10,556千港元,2023年为0[33] - 2024年美国收益为10,354千港元,2023年为0[33] - 2024年欧洲收益为18,758千港元,2023年为0[33] - 2024年其他地区收益为239千港元,2023年为0[33] - 2024年客户A收益为21,443千港元,客户C收益为19,754千港元;2023年客户B收益为1,221千港元[34] - 2024年香港非流动资产为708千港元,中国为1,095千港元;2023年均为0[33] 公司重大事件 - 2024年3月19日,公司收到法定要求偿债书,需支付15,000,000港元[9] - 2024年1月,朱永宁先生及华能将贷款全额转让给第三方债权人[50] - 2024年12月31日,来自另一债权人的借款按年息10.0%计息[51] - 2025年2月20日生效的资本重组,将每60股现有股份合并为1股合併股份[55] - 资本重组将公司法定股本由港币20亿元及1000美元增至港币21亿元及1000美元[55] - 资本重组后公司已发行股本为港币2599.99308万元,分为4333.3218万股新股份[55] - 2025年3月13日公司完成认购事项,向认购人发行312,432,503股新股,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72.1%,向独立承配人发行77,566,460股新股,占股本总额约17.9%,所得款项总额约2.34亿港元,净额约2.3亿港元[56] - 2025年3月13日公司与债权人订立结算契约,将以支付现金1亿港元及发行本金4830万港元的10年期债券偿还债务1.96亿港元[56] - 债券最初3年年利率为0%,之后3年年利率为3%,其余4年年利率为5%,到期偿还本金100%及应计未付利息[56] - 集团管理层估计2025年度损益中确认贷款豁免收益约4830万港元[57] - 2025年3月完成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港币2.3亿元,并就港币1.966亿元的债务与债权人订立结算契约[67] - 2024年7月OS Italy终止综合入账之收益约港币1948.9万元已计入损益内[71] - 2024年9月25日起万威深圳财务业绩不再与集团综合入账,2024财政年度万威深圳终止综合入账之收益约港币8405.1万元已计入损益内[72] - 公司拟将认购事项所得款项中的港币4000万元用于购置新的机械,作为兴建或收购自置厂房场所的第一步[73] - 2025年1月8日起,公司采用经修订及重列章程细则[78] - 2025年1月24日公司就资本重组及债务重组刊发通函,相关决议案于2月18日获股东批准[88] - 2025年2月20日公司完成股份合并、注销零碎合并股份及削减每股已发行合并股份面值,由港币6.00元削至港币0.60元[89] - 2025年3月13日公司按每股港币0.6元向认购人配發312,432,503股新股,向独立第三方承配人配發77,566,460股新股,所得款项总额约为港币234百万元,净额约为港币230百万元[89] - 自2025年2月20日起,公司股份每手买卖单位由2,000股改为18,000股新股份[91] 公司诉讼与或然负债 - 供应商诉讼中,到期未付分包费结余约为港币545.4万元,法院判决结算分包费及材料成本约港币554.3万元和约港币12.5万元[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受限银行结余港币286.3万元用于结算应付账款,2024年12月31日余下分包费未结付[53] - 前任雇员诉讼中,集团被责令支付约港币287.4万元,2024年该拨备账面价值于终止综合万威深圳账目后终止确认[53] 会计准则应用 - 公司首次应用多项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采用这些修订本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6][18][21][23][25][27] 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正实施控制成本措施,精简结构、争取新商机,与金融机构磋商融资安排,扩展产品组合[19] 客户信贷期变化 - 客户正常信贷期从2023年的45日延长至2024年的至多90日[3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用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惟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及第C.1.8条除外[76] 财务报表审核与核证 - 公司根据上市规则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2024年度财务业绩[81][82] - 富睿玛泽已核对集团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但未发表核证意见[83] - 核数师认为综合财务报表真实公允反映集团2024年财务状况、表现及现金流[85]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公布日期,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91] 业绩公布与股东信息 - 全年业绩公布将刊登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2024年年报将适时刊载并仅寄给要求收取印刷本的股东[92] 公司人员构成 - 截至公布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Tiger Charles Chen先生[92] - 截至公布日期,公司非执行董事为吴国凝女士、张钰淇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维洁女士、麦天生先生及娄振业博士[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