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控股(00228)

搜索文档
格隆汇公告精选(港股)︱荣昌生物(09995.HK):泰它西普(商品名:泰爱®)治疗原发性乾燥综合征中国III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格隆汇· 2025-08-14 22:59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III期临床研究 - 泰它西普治疗原发性乾燥综合征的中国III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将尽快向CDE递交上市申请 [1] - 该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主要终点为第24周ESSDAI评分较基线变化 结果显示药物可持续改善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1] - 泰它西普成为全球首个完成III期研究的BLyS/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药物 适应症已获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 [1][2] 乾燥综合征市场背景 - 中国乾燥综合征患病率为0 3%-0 7%且呈上升趋势 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 [2] - 疾病特征为淋巴细胞浸润和外分泌腺损伤 可累及多系统器官 发病与B细胞过度活化相关 [2] - 泰它西普获中国多项权威指南推荐 其双靶点机制可同时抑制BLyS/APRIL过度表达 阻断B细胞异常分化 [2] 医药行业动态 - 石四药集团阿齐沙坦原料药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登记 [4] - 恒瑞医药子公司获准开展SHR-7782注射液临床试验 拟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 [4] 港股财报业绩 - 中国电信中期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长5 5% [3] - 京东物流总收入985 3亿元同比增长14 1% 净利润33 4亿元超预期 [3] - 网易云音乐经调整净利润19 46亿元同比增长121% [3] - 港铁公司上半年纯利77 09亿港元增长27 55% [3] 港股盈喜预告 - 现代牙科预期中期纯利同比增30 1%-37 6% [4] - 民生国际预计上半年税前溢利4 365-4 825亿港元 同比扭亏 [4] - 新琪安预计上半年溢利增幅达500%-600% [4] 港股运营数据 - 华润电力附属风电场售电量增12 6% 光伏电站售电量增33 8% [4] - 中煤能源7月商品煤销量2117万吨同比减9 6% [4] 资本市场动态 - 腾讯控股授出2393 6万股奖励股份及59 7万份购股权 [5] - 汇丰控股单日回购162 24万股耗资1 65亿港元 [5] - 药明康德回购28 23万股A股耗资2799 11万元 [5]
中能控股(00228) - (1)建议资本重组;(2)建议对章程大纲及章程细则的拟议修订;及 (3)...
2025-08-14 20:10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 概 不 就 因 本 公 告 全 部 或 任 何 部 份 內 容 而 產 生 或 因 倚 賴 該 等 內 容 而 引 致 之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本 公 告 僅 供 參 考,並 不 構 成 收 購、購 買 或 認 購 本 公 司 證 券 之 邀 請 或 要 約。 (於 開 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28) (1)建 議 資 本 重 組; (2)建 議 修 訂 章 程 大 綱 及 細 則; 及 (3)建議按於記錄日期以非包銷基礎每持有兩(2)股經調整股份 獲發一(1)股供股股份之基準進行供股 建議資本重組 董 事 會 建 議 按 下 列 方 式 實 施 資 本 重 組 包 括 股 份 合 併,資 本 削 減 及 股 份 分 拆: (1) 股份合併 於 緊 隨 資 本 重 組 生 效 前,股 份 合 併 將 按 每 四 十(40)股每股面值0.05港 元 之已發行及未發行現有股份合併為一(1)股每股面值2.00港元之 ...
002287,3连板!超10股连涨逾5天
证券时报· 2025-08-02 16:24
融资市场动态 - 融资客全周合计净买入A股372亿元 连续第6周净买入超百亿元 融资余额达1.97万亿元 创2015年6月以来10年新高 [1] - 医药生物和电子行业分别获得超60亿元融资净买入 计算机行业获逾30亿元净买入 银行和通信行业均获超20亿元净买入 [1] - 煤炭 石油石化 有色金属 农林牧渔等行业融资资金小幅净卖出 [1] 主力资金流向 - 医药生物行业连续8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本周合计净流入逾308亿元 电子行业获逾251亿元净流入 机械设备和通信行业均获超百亿元净流入 [1] - 有色金属行业遭主力资金净流出逾104亿元 交通运输 食品饮料 非银金融等行业净流出超40亿元 [1] 医药生物行业表现 - 医药生物股在市场调整中表现较强韧性 肝炎概念指数刷新历史纪录 幽门螺杆菌概念指数创三年半新高 中药板块指数创年内新高 [1] - 民营医院 维生素 辅助生殖等细分板块指数全周每个交易日均保持涨势 [1] - 奇正藏药连续3日涨停创近5年新高 今年以来累计大涨逾66% 昂利康 汉商集团 贵州百灵等均连续2日涨停 [2] - 奥翔药业连涨7日 五洲医疗 南新制药 百诚医药等逾10股连涨5日以上 辰欣药业 福元医药等创历史新高 [2] 政策与行业前景 - 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着力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短板弱项 [4] - 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治疗人数达世界总人口1/3以上 113个成员国认可针灸等中医药诊疗方式 [4] -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5年我国中医药市场规模将达5500亿元—6000亿元 2030年进一步攀升至1.2万亿元—2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10%—14% [4] - 中信证券称中药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创新中药贡献稳健增量 创新化药 生物药有望提供额外估值弹性 [4] 后市展望 - 太平洋证券分析短期调整不改中长期上涨趋势 3480点是本轮大量成交的起涨点 支撑力度较强 [5] - 申银万国认为赚钱效应加速累积 A股全面增量博弈时间可能提前 看好AI等科技方向 中游制造及创新药中期机会 [6]
002287,3连板!超10股连涨逾5天!这一行业太火爆
证券时报· 2025-08-02 13:03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3600点得而复失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沪深300创年内新高后回调 科创50终结连续11日上涨 [1] - 周成交额小幅萎缩至9 05万亿元 [1] - 融资余额达1 97万亿元 创2015年6月以来10年新高 全周融资净买入372亿元 连续第6周净买入超百亿元 [1] 行业资金流向 - 医药生物 电子行业分别获融资净买入超60亿元 计算机行业获逾30亿元 银行 通信行业均获超20亿元 [1] - 医药生物行业连续8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本周合计308亿元 电子行业获251亿元 机械设备 通信行业均获超百亿元 [1] - 有色金属行业遭主力资金净流出104亿元 交通运输 食品饮料 非银金融等行业净流出超40亿元 [1] 医药生物行业表现 - 肝炎概念指数刷新历史纪录 幽门螺杆菌概念指数创三年半新高 中药板块指数创年内新高 民营医院 维生素 辅助生殖等细分板块全周每日上涨 [2] - 奇正藏药连续3日涨停创近5年新高 年内累计涨逾66% 昂利康 汉商集团 贵州百灵均连续2日涨停 奥翔药业连涨7日 五洲医疗等逾10股连涨5日以上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补齐基层医疗短板 [2] - 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治疗人数达世界人口1/3以上 113国认可针灸诊疗 29国制定中医药法规 20国纳入医保体系 [2] 行业前景预测 -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5年中医药市场规模达5500亿-6000亿元 2030年升至1 2万亿-2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0%-14% [3] - 中信证券指出中药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创新中药将成发展主旋律 创新化药 生物药提供额外估值弹性 [3] - 太平洋证券分析3480点为技术支撑位 期权市场预期未来走势震荡 申银万国认为A股全面增量博弈时间可能提前 建议关注AI科技 中游制造 创新药等方向 [3]
*ST宇顺(002289)8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398.66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2 02:18
公司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日收盘,*ST宇顺报收于20.36元,上涨5.0%,换手率1.99%,成交量5.57万手,成交金额1.12亿元 [1] - 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398.66万元,占比成交额12.54%,其中超大单净流入293.19万元、占成交额2.63%,大单净流入1105.47万元、占成交额9.91% [1] - 中单净流出864.85万元、占成交额7.75%,小单净流出533.81万元、占成交额4.79% [1]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一季报,公司营业总收入4572.74万元、同比增长93.73%,归属净利润114.49万元,同比增长112.70% [1] - 扣非净利润50.30万元,同比增长105.31%,流动比率1.397、速动比率1.138、资产负债率38.15% [1] 公司基本信息 - 深圳市宇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位于深圳市,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 企业注册资本28025.3733万人民币,实缴资本28025.3733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嵇敏 [1] 公司投资与知识产权 - 公司共对外投资了10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次 [2] - 知识产权方面有商标信息9条,专利信息166条,拥有行政许可11个 [2]
中能控股(00228) - 股份发行人及根据《上市规则》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预托证券发行人的证券变动...
2025-08-01 11:16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中國能源開發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228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25,000,000,000 | HKD | | 0.05 HKD | | 1,25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25,000,000,000 | HKD | | 0.05 HKD | | 1,25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
称为中能股份王国巨介绍买家未获佣金 港商杨家诚起诉追讨12亿港元及3亿股股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7 21:41
商业纠纷 - 香港商人杨家诚起诉王国巨拖欠12亿港元天然气田项目佣金及擅自出售代持的3亿股中能控股股份 [1] - 双方2008年签订《委托出售协议》,约定杨家诚为天然气田项目寻找买家后可获净收益12%佣金,项目净收益为100亿港元,佣金应为12亿港元 [2] - 杨家诚称2009年无偿转让中能控股3亿股给王国巨代持,约定未支付佣金则需归还股份,但王国巨既未支付佣金也未归还股份 [2] 天然气田项目交易 - 2009年1月中能控股与共创投资等签订有条件买卖协议,涉及中国年代能源持有的天然气田项目,2009-2010年累计支付12.49亿港元可退还订金 [3] - 2024年新天然气子公司佳鹰公司以1.5亿元收购王国巨持有的柏龙公司(间接持有中能控股10.20%股权),并拟以14.4亿元收购共创投控100%股份及相关资产权益 [4] 中能控股股权变动 - 2017年王国巨为中能控股实控人,持股62.13%,通过柏龙公司持股10.2%,合计72.33% [4] - 2024年王国巨持股比例降至26.68%,新天然气及其董事长明再远合计持股29.84% [5] 中能控股财务表现 - 2024年收益3亿港元同比减少9.6%,因气井技术问题导致天然气减产 [5] - 股东应占盈利2734.4万港元同比减少60.7%,基本每股盈利0.25港仙 [5]
中能控股(00228.HK)6月13日收盘上涨8.7%,成交44.6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6-13 16:30
市场表现 - 6月13日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下跌0 59%至23892 56点,中能控股股价上涨8 7%至0 05港元/股,成交量913 8万股,成交额44 6万港元,振幅10 87% [1] - 最近一个月中能控股累计跌幅6 12%,今年以来累计跌幅22 03%,同期恒生指数上涨19 82%,表现显著跑输大盘 [2]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2 78亿元,同比减少9 62%,归母净利润2532 16万元,同比大幅下滑60 67% [2] - 毛利率保持高位达82 8%,资产负债率处于较低水平为21 15% [2] 行业估值 - 石油及天然气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3 47倍,行业中值为4 1倍,中能控股市盈率20 47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行业中排名第23位 [3] - 可比公司市盈率:珠江钢管0 83倍、CGII HLDGS 4 1倍、交运燃气5 43倍、域高国际控股5 61倍、中信资源5 63倍 [3] 公司业务 - 公司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投资控股,当前主要经营香港连锁中式酒楼 [3] - 2011年1月完成收购共创投资集团,该集团主要在中国从事石油及天然气生产业务 [3]
中能控股(0022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1:57
公司综合经营业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录得经审核综合经营业务总额约3亿零10.1万港元,2023年约为3亿3203.4万港元[17][21] 天然气业务生产数据 - 2024年公司生产约4.31亿立方米天然气,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8%[18][21] 天然气业务营业额数据 - 2024年生产及分销天然气业务营业额约为3亿零10.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193.3万港元或9.6%[18][21] EBITDA数据 - 2024年EBITDA约为1亿7402.7万港元,2023年约为2亿1944.3万港元,按年减少约4541.6万港元或20.7%[19][21] 减值拨备数据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拨备约为912.1万港元,2023年约为180.3万港元[22] - 2024年无形资产减值拨备约为455.4万港元,2023年约为333万港元[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喀什项目CGU账面金额约20.40678亿港元,超可收回金额约20.31791亿港元,带来无形资产减值拨备约455.4万港元及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约433.3万港元,除税前折现率为16.0%(2023年:16.8%)[23][27] - 2024年12月31日香港物业公平值与账面价值差异反映在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拨备约478.8万港元[25][27]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拨备从2023年约180.3万港元增至2024年约912.1万港元,无形资产减值拨备从2023年约333万港元增至2024年约455.4万港元[26] 公司人事变动 - 刘文选于2024年7月19日被委任为董事会主席[6][7] - 刘东于2024年4月30日被委任为行政总裁[6][7] - 赵国强于2024年4月30日辞任[6][7] - 郑振鹰于2024年12月20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6][7] - 刘东50岁,2024年4月30日任执行董事、行政总裁兼授权代表,7月19日任提名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28][129] - 刘文选38岁,2024年7月19日任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提名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2月20日任提名委员会主席[129] - 严丹华57岁,2024年7月19日任非执行董事兼审核委员会会员,能源行业超20年经验[131][133][134] - 陈建新53岁,2024年7月19日任非执行董事兼审核委员会会员,2002年起在新天然气及其子公司任职[135][137] - 张振明79岁,曾于2010年6月9日至2014年11月27日任公司执行董事,能源行业经验丰富[136][138] - 李安泰48岁,2016年1月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12月20日任薪酬委员会主席,会计审计约20年经验[140] - 李文泰48岁,2016年1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12月20日被委任为薪酬委员会主席,有近20年会计及审计专业经验[141] - 钱盈盈38岁,2024年12月20日被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提名、薪酬委员会成员,有逾15年相关工作经验[142][143] - 萧启晋56岁,2021年12月加入公司为财务总监,2022年6月30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有逾20年审计、融资及会计经验[144][146] - 冯惠媛37岁,2024年9月16日加入公司出任副总裁,2010年获音乐学学士,2021年和2025年分别获工商管理硕士和博士学位[145][146] - 2024年1月1日至4月30日,赵国强担任执行董事并履行董事长和CEO部分职能,4月30日辞职[149] - 2024年4月30日起,刘担任CEO[149] - 2024年7月19日前,董事会主席职位空缺,7月19日刘文轩被任命为董事会主席[149] - 2024年1月1日至4月30日,赵国强先生担任行政总裁并执行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若干职务,4月30日辞任,同日刘先生担任行政总裁,7月19日刘文选先生被委任为董事会主席[151] - 2024年6月28日股东周年大会时主席职位悬空,李文泰先生主持会议,其他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回答股东提问[153] - 2024年12月20日,董事会委任钱女士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54] - 刘文选先生、严丹华先生及陈建新先生于2024年7月19日被委任为董事[171] - 刘东先生于2024年4月30日被委任为董事,赵国强先生于同日辞任[171] - 郑振鹰先生于2024年12月20日辞任,钱盈盈女士于同日被委任[171] 其他经营开支数据 - 其他经营开支增加约1045.7万港元或103.0%至约2060.7万港元,主因矿业权转让收益征收约682.5万港元[28][33]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数据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减少约4218.5万港元或60.7%至2024年约2734.4万港元,受多项因素影响,部分被使用权资产折旧减少及融资成本减少抵销[29][33] 利润率数据 - 2024年EBITDA利润率同比减少8.1%至58.0%,净利润率同比下降11.8%至8.9%[30][33] 境外业务汇兑亏损数据 - 境外业务汇兑亏损,公司拥有人应占从2023年约6317.7万港元减至2024年约5048.3万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从2023年约46.5万港元减至2024年约32.5万港元[31][34] 勘探和评估成本数据 - 2024年集团无勘探和评估成本(2023年:无),约25.6万港元勘探和评估资产转至物业、厂房及设备下石油物业,该资产同比减少约25.6万港元至零[37][39] 金融资产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公平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价值同比减少约1247.5万港元或45.8%至1477.6万港元,主因处置部分资产及市场气氛差[38][40]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款项数据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款项按年减少约1542.1万港元或12.3%,至2024年12月31日约为1.0962亿港元,主要因结算承建商款项约1107.5万港元[41][45] 其他借贷数据 - 其他借贷金额约人民币2.49341亿元(等值约2.61808亿港元),需于2025年12月31日前偿还[42][46] 石油合约数据 - 石油合约年期自2009年6月1日起,为期30年,勘探期为6年[43][47][48][52] - 2009年6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费用为人民币6.51653亿元,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费用约人民币9404.2万元[48][52] 项目开发及生产期数据 - 总体开发方案于2019年7月8日完成备案,开发期自2019年7月9日起生效,商业生产期自2020年10月1日起[49][53] - 售气协议于2020年4月27日签署,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条款维持一致[50][54] - 喀什项目石油合约涵盖最多6年勘探期(已延长)、开发期和生产期,油田生产期15年,气田20年,皆可政府批准延长[113][116] - 喀什项目总体开发方案于2019年7月8日完成备案,开发期自2019年7月9日起生效[114][116] - 喀什项目售气协议于2020年4月27日签署,2020年10月1日起进入商业生产期[114][116] 天然气业务分部数据 - 2024年喀什项目及新疆克拉玛依天然气分销业务贡献收益约3.00101亿港元(2023年:约3.32034亿港元),分部除所得税前溢利约为8719.1万港元(2023年:约1.14598亿港元)[51][55] - 2024年天然气勘探、生产及分销分部收入3.00101亿港元,2023年为3.32034亿港元[56] - 2024年天然气勘探、生产及分销分部除所得税前经营业绩为8719.1万港元,2023年为1.14598亿港元[56] 公司项目分布数据 - 公司拥有喀什项目和克拉玛依项目,均位于中国新疆境内[58][60] 喀什项目数据 - 2024年喀什项目收益约2.82777亿港元,同比减少约3359.3万港元或10.6%,天然气产量降至约4.31亿立方米,同比减少约9.8%[65][67][71] - 2024年喀什项目直接成本约4183.5万港元,同比增加约339.3万港元或8.8%,因油气井及设施维修维护工作量增加[65][68][72] - 2024年喀什项目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拨备约433.3万港元,同比增加约346.8万港元或400.9%;无形资产减值拨备约455.4万港元,同比增加约122.4万港元或36.8%[65][69][73] - 2024年喀什项目经营开支约4016.6万港元,同比增加约1147.5万港元或40.0%,因办公及行政支出增加[65][70][74] - 2024年喀什项目融资成本约2673.9万港元,同比减少约1077.4万港元或28.7%,因偿还借贷使其他借贷平均余额减少[65][75][77] - 2024年喀什项目除所得税前经营业绩约8804.8万港元,同比减少约2732.6万港元或23.7%,因收益减少及减值拨备增加[65][76][78] 克拉玛依项目数据 - 2024年克拉玛依项目收益约1732.4万港元,同比增加约166万港元或10.6%,燃气管道运输及销售业务较稳定[80][81][85] - 2024年克拉玛依项目经营开支约529.1万港元,同比增加约188.8万港元或55.5%,因办公及行政支出增加[80][82][86] - 2024年克拉玛依项目除所得税前经营业绩亏损约85.7万港元,较2023年亏损增加约8.1万港元或10.4%,因经营成本增加[80][83][87] 食品及饮料业务数据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食品及饮料业务无收益,2024年税前分部亏损约14.1万港元,2023年约41万港元,公司拟减少对该业务依赖[84][88] 放債業務数据 - 2024年和2023年放債業務無收益,2024年除稅前分部虧損約16.8萬港元,2023年約20.9萬港元[89][93] 负债比率数据 - 2024年6月30日負債比率約24.9%,2023年12月31日約34.0%[90][94] 借贷及资产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有抵押及無抵押其他借貸分別約2.037億港元及5810.8萬港元,2023年分別約3.5316億港元及零;現金及等同現金約3434.6萬港元,2023年約4520.3萬港元;流動比率約44.7%,2023年47.9%;總負債與總資產比率約21.1%,2023年26.8%[91][95] 可换股票据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2041年到期可換股票據未償還本金額2.3279億港元,兌換價每股0.168港元,最多可發行13.85654761億股;2024年有本金額4.4688億港元可換股票據兌換為普通股,2023年無[92][95] 应收账款抵押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1.13397億港元抵押為其他借款擔保,2023年為4830.2萬港元[96][100] 资本承担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天然氣勘探等資本開支資本承擔約47萬港元(24萬港元由中石油承擔),2023年約194.5萬港元(100.1萬港元由中石油承擔);對附屬公司注資資本承擔約1.10198億港元,2023年約1.13346億港元[98][102] 或然负债数据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無重大或然負債[99][103] 员工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僱用54名員工,2023年43名;2024年員工成本(含董事酬金)約1993萬港元,2023年約1821.7萬港元[104][10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54名员工(含高级管理层),性别比例约为2:1(男:女)[193][196] 流动负债与流动资产数据 - 2024年1
中能控股(0022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4-01 16:31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300,101千港元,较2023年的332,034千港元减少9.6%[3] - 2024年未计利息、税项、折旧、摊销及非营运项目之溢利为174,027千港元,较2023年的219,443千港元减少20.7%[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7,344千港元,较2023年的69,529千港元减少60.7%[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5港仙,较2023年的0.73港仙减少65.8%[3] - 2024年摊薄每股收益为0.25港仙,较2023年的0.60港仙减少58.3%[3] - 2024年直接成本为51,631千港元,2023年为48,367千港元[4]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56,399千港元,较2023年的90,765千港元减少[4]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29,689千港元,2023年为21,885千港元[4] - 2024年本年度溢利为26,710千港元,较2023年的68,880千港元减少[4] - 2024年全面(亏损)/收益总额为 - 24,098千港元,2023年为5,238千港元[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20.8966亿港元,较2023年的22.20573亿港元有所下降[6]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1.80875亿港元,较2023年的1.45847亿港元有所上升[6] - 2024年资产总值22.70535亿港元,较2023年的23.6642亿港元有所下降[6] - 2024年流动负债总值4.04871亿港元,较2023年的3.04698亿港元有所上升[6] - 2024年流动负债净值为-2.23996亿港元,较2023年的-1.58851亿港元亏损增加[6]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值7528.1万港元,较2023年的3.29866亿港元大幅下降[7] - 2024年净资产17.90383亿港元,较2023年的17.31856亿港元有所上升[7] - 2024年末集团流动负债较流动资产多出约2.23996亿港元,持续经营存重大不明朗因素[12]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56,399千港元,2023年为90,76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37.86%[26] - 2024年总資產为2,270,535千港元,2023年为2,366,420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05%[26] - 2024年总負債为480,152千港元,2023年为634,56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4.33%[26] - 2024年其他收入为4,237千港元,2023年为5,414千港元;融资成本2024年为36,059千港元,2023年为49,176千港元[29] - 2024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19,930千港元,2023年为18,217千港元[30] - 2024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 - 29,689千港元,2023年为 - 21,885千港元;中国法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部分附属公司享有15%优惠税率[31]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7,344千港元,2023年为69,529千港元;每股基本盈利2024年为0.25港仙,2023年为0.73港仙[33] - 2023年每股摊薄盈利计算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调整后为81,192千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3,550,998,761股,每股摊薄盈利为0.60港仙;2024年每股摊薄盈利与每股基本盈利相同[34][36] - 2024年应收账款为153,351千港元,2023年为86,750千港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后,按账龄分析2024年为116,251千港元,2023年为49,650千港元[39] - 2024年度公司营业额约300,101,000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31,933,000港元或9.6%[48] - 2024年生产约431.0百万立方米天然气,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8%[48] - 2024年度未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溢利约174,027,000港元,按年减少约45,416,000港元或20.7%[49] - 2024年度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拨备约9,121,000港元,无形资产减值拨备约4,554,000港元[50] - 其他经营开支增加约10,457,000港元或103.0%至约20,607,000港元[5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减少约4218.5万港元或60.7%,至2024年12月31日的2734.4万港元[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未计利息、税项、折旧、摊销及非营运项目之溢利率按年减少8.1%至58.0%,净利润率按年下降11.8%至8.9%[5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对港币贬值改善,汇兑亏损从约6317.7万港元减至约5048.3万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境外业务的汇兑亏损从约46.5万港元减至约32.5万港元[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公平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之公平价值按年减少约1247.5万港元或45.8%,至1477.6万港元[57]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款项按年减少约1542.1万港元或12.3%,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1.0962亿港元[58] - 2024年集团流动比率约为44.7%,2023年为47.9%;总负债与总资产之比率约为21.1%,2023年为26.8%[6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有抵押及无抵押其他借贷分别约为2亿零370万港元及5810.8万港元,2023年约3亿5316万港元分别为零;现金及等同现金约为3434.6万港元,2023年约4520.3万港元[69]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1亿1625.1万港元已抵押为其他借款之担保,2023年为4830.2605万港元[7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较流动资产多出2.23996亿港元,或影响持续营运[76]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物业、厂房及设备/勘探及评估费用约6618.1万港元,较2023年末的约7725.6万港元减少[77]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借贷约2.61808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约1.4364亿港元增加[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雇员成本约1993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1821.7万港元增加[75] 天然气勘探、生产及分销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天然气勘探、生产及分销分部外部客户收益为300,101千港元,2023年为332,03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9.62%[22][23] - 2024年除所得税前可呈報分部溢利为86,882千港元,2023年为113,979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3.77%[22][23] - 2024年可呈報分部資產为2,205,130千港元,2023年为2,276,13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3.12%[22][23] - 2024年可呈報分部負債为401,307千港元,2023年为480,15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6.42%[22][23] - 2024年客户A从天然气勘探、生产及分销分部获得收益282,777千港元,2023年为316,370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0.62%[27] - 2024年客户B从天然气勘探、生产及分销分部获得收益17,324千港元,2023年为15,664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0.60%[27] - 2024年外部客户在中国收益为300,101千港元,2023年为332,034千港元;指定非流动资产2024年为2,089,660千港元,2023年为2,220,252千港元[29] - 喀什项目及新疆克拉玛依天然气分销业务2024年收益约3亿零10.1万港元,2023年约3亿3203.4万港元;2024年分部除所得税前溢利约8719.1万港元,2023年约1亿1459.8万港元[65] 销售食品及饮料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销售食品及饮料业务2024年和2023年均无收益,2024年除税前分部亏损约14.1万港元,2023年约41万港元[67] 放债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放债业务2024年和2023年均无收益,2024年除税前分部亏损约16.8万港元,2023年约20.9万港元[68] 可换股票据相关情况 - 可换股票据负债部分实际利率为11%[42] - 2024年12月31日可换股票据负债部分帐面值为45,463千港元,权益部分为238,324千港元[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金金额为1,046,210,000港元的可换股票据已兑换为公司普通股,本年度兑换446,880,000港元[43]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可换股票据未偿还本金分别为232,790,000港元和679,670,000港元[44] - 2024年12月31日,2041年到期之可换股票据未偿还本金金额为2亿3279万港元,兑换价为每股0.168港元,若兑换权悉数行使,可配发及发行最多13亿8565.4761万股股份;截止2024年12月31日止无约4亿4688万港元可换股票据本金金额获兑换为普通股,2023年无[70] 公司股权及股本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2,165,344,000股,金额为608,267千港元[45] 公司资产相关情况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约为2,938,000港元,2023年约为30,829,000港元;2024年从勘探及评估资产重新分类的添置约为256,000港元,2023年无[37] - 2024年勘探及评估资产无成本产生,将约256,000港元重新分类至物业、厂房及设备项下的石油物业,2023年无[38] - 2024年无形资产(石油合约权益)账面价值为1,037,317千港元,2023年为1,097,996千港元[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勘探及评估资产按年减少约25.6万港元至零,25.6万港元被重新分类到物业、厂房和设备下的石油物业[56] 公司业务合同相关情况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订立石油合约,合约年期自2009年6月1日起为期30年[60] - 若发现油田及/或气田,中国石油集团及中国年代将分别按51%及49%的比例承担开发及生产成本[61] - 2009年6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所产生费用为人民币6.51653亿元,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产生费用约人民币9404.2万元[62] - 售气协议于2020年4月27日签署,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条款维持一致[64] - 喀什项目石油合约勘探期最多六年(已延长),油田生产期15年,气田20年,均可获批延长[80] - 喀什项目总体开发方案于2019年7月8日完成备案,开发期自2019年7月9日起生效[81] - 喀什项目售气协议于2020年4月27日签署,2020年10月1日起进入商业生产期[81] - 2021年下半年阿克莫木气田有新生产井投产和建设,包括WD - 1、AK1–H8、AK4 - 1井[82] 公司人员变动情况 - 2024年4月30日,赵国强先生辞任执行董事等职务,刘东先生被任命为执行董事等职务[85] - 2024年7月19日,刘文选先生被委任为主席等职务,刘东先生被委任为提名及薪酬委员会成员,严丹华先生和陈建新先生被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及审计委员会成员[85][86][87] - 2024年9月16日,冯惠媛女士加入公司出任副总裁[88] - 2024年12月20日,郑振鹰先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钱盈盈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