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策资本控股(00235)

搜索文档
S.F. HOLDING(002352):INTEGRATING RESOURCES TO REDUCE COSTS;CREATING NEW GROWTH POTENTIAL BY LEVERAGING INCENTIVE SYSTEM
格隆汇· 2025-05-17 01:40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首次覆盖顺丰控股H股(06936)给予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50.37港元 基于7倍2025年EV/EBITDA [1] - 重新覆盖顺丰控股A股(002352)给予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51.87元 基于7.7倍2025年EV/EBITDA [1]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亚洲是全球最大且增长最快的物流市场 2023年占全球46%市场份额 [1] - 顺丰在快递、零担货运、同城配送和国际物流四个细分市场2023年收入均居亚洲第一 [1] - 公司通过直营模式、高端品牌和多元化产品组合持续获取各行业客户 [1] 运营效率提升 - 资本开支占收入比例从2021年13.9%降至2024年3.8% 同时保持产品竞争力 [2] - 产能利用率持续改善 盈利能见度提高 [2] - 运营杠杆逐步显现 周期性波动预计大幅减弱 [4] 业务增长预期 - 2024-2026年三大业务收入CAGR预测:快递货运9%、全球供应链3%、同城配送19% [3] - 毛利率预计每年平均提升0.4个百分点 [3] - 通过推出半日达等产品持续提升时效性 [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2025-2026年EPS预测分别为2.35元和2.74元 CAGR达16% [5] - 2025-2026年EBITDA预测分别为362亿元和404亿元 [5] - H股当前交易于5.5倍2025年EV/EBITDA 较UPS等国际同行7.1倍均值存在30%上行空间 [5] - A股当前交易于6.5倍2025年EV/EBITDA 目标价对应20%上行空间 [5] 潜在催化剂 - 运营效率提升和自由现金流持续改善 [4] - 2024年股息支付率有望提升至40% [4] - 包括分红和回购在内的股东总回报存在上行潜力 [4]
中策资本控股(0023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6:38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政年度集团收入减少9%至6519.3万港元,2023年为7188.6万港元[10][16] - 2024财政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减少83%至450.9万港元,2023年为2678.8万港元[10][16][46] - 2024年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备1064.6万港元,2023年拨回1026.3万港元[10][16] - 2024年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减少至65.5万港元,2023年为1076.4万港元[10][16] - 2024年确认所得税开支208.4万港元,2023年所得税抵免1327.4万港元[10][16]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2港仙,2023年为0.13港仙[10][16] - 2024年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488.4万港元,2023年为2059.1万港元[11][46] - 2024年换算集团海外业务财务报表产生汇兑收益37.5万港元,2023年债务证券公允值亏损1765.9万港元[1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证券投资中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组合含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价值710.8万港元,2023年为991.2万港元[18] - 2024年集团证券投资收入189.2万港元,2023年为15.2万港元;亏损695.9万港元,2023年为2654.3万港元[18] - 2024年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组合带来收入189.2万港元,2023年为15.2万港元;确认亏损462万港元,2023年为712.1万港元[19] - 2024年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的债务工具组合无收入,2023年也无;公允值亏损441.8万港元,2023年为1765.9万港元[20] - 2024年确认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的债务工具减值亏损441.8万港元,2023年为1151.9万港元[21] - 2024年末集团持有流动资产20.08692亿港元,2023年为20.94897亿港元[47] - 2024年末集团速动资产合共15.03754亿港元,2023年为13.02603亿港元[47] - 2024年末集团流动比率约为51.6,2023年为51.3[4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为1.79267亿港元,2023年为1.27183亿港元[4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2.16612亿港元,2023年为22.11728亿港元[49] - 2024年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2%,2023年为3%[50] - 2024年集团融资成本增加至149.3万港元,2023年为89.8万港元[50] - 2024年12月31日,减值拨备结余减少25%或1.20301亿港元至3.65835亿港元(2023年:4.86136亿港元)[28] - 集团贷款组合之总账面金额减少29%或3.63285亿港元至8.90083亿港元(2023年:12.53368亿港元)[29] - 2024年末,贷款组合之账面净值(扣除减值拨备后)为5.24248亿港元(2023年:7.67232亿港元)[29] - 2024年12月31日,贷款组合账面金额之98%(2023年:99%)(扣除减值拨备后)为有抵押品提供抵押,其余2%(2023年:1%)为无抵押[29] - 2024年末,向最大借款人及五大借款人授出之贷款分别占集团年末贷款组合之22%(2023年:39%)及66%(2023年:86%)(经扣除减值拨备后计算)[29] 公司收购计划及进展 - 公司计划收购Citystate Savings Bank, Inc.已发行及流通股本的26.8%[12] - 公司与卖方已向菲律宾中央银行货币委员会提交联合申请,程序进展正面顺利[1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贸易业务 - 2024年贸易业务无收入,2023年也无;业务溢利1018.1万港元,2023年为1101万港元[2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放债业务 - 2024年放债业务收入减少17%至5194.4万港元,2023年为6253万港元[26] - 2024年放债业务溢利减少34%至4595.9万港元,2023年为6991.7万港元[26] - 2024年放债业务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备1064.6万港元,2023年拨回1026.3万港元[2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证券经纪业务 - 2024年财政年度,证券经纪业务整体业务收入增加23%至1135.7万港元(2023年:920.4万港元)[44] - 2024年财政年度,证券经纪业务溢利轻微增加9000港元至964.9万港元(2023年:964万港元)[44] - 2024年财政年度,证券经纪业务经纪佣金收入减少39%至114.6万港元(2023年:188.9万港元)[44] - 2024年财政年度,证券经纪业务保证金融资之利息收入增加40%至1021.1万港元(2023年:731.5万港元)[44] - 2024年财政年度,证券经纪业务银行利息收入减少54%至203.3万港元(2023年:442.2万港元)[44] 公司人员相关信息 - 柯清辉博士75岁,2009年11月加入公司,2012年3月任董事会主席,2018年1月退任行政总裁,4月调任非执行董事[64] - 周文威先生54岁,2020年7月加入集团,2020年12月及2024年9月分别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65] - 周锦华先生62岁,2007年7月加入公司出任执行董事[66] - 马燕芬女士61岁,2007年9月加入公司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67] - 周宇俊先生78岁,2011年3月加入公司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68] - 梁凯鹰先生74岁,2007年9月加入公司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69] - 林健锋先生73岁,2020年12月加入公司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48名雇员,2023年为56名,员工成本为3981.1万港元,2023年为3342.7万港元[56] - 自2024年11月1日起,周文威先生董事酬金增至每年218.4万港元[86] 公司股权结构信息 - 2024年12月31日,郑家纯博士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33.9754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16.67%[91] - 2024年12月31日,Courage Star Global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33.9754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16.67%[91] - 2024年12月31日,孙粗洪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16.8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8.24%[91] - 2024年12月31日,Pioneer Success Development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16.8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8.24%[9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为203.85253835亿股[94] - 2025年4月23日,公众人士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最少为25%[99] 公司证券交易及储备情况 - 2024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供分派给股东的储备[80] 公司核数师相关信息 - 公司将于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提呈决议案续聘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为核数师[10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应付核数师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审核服务酬金为168.9万港元,年内已付审阅上半年简明综合财务报表酬金36万港元[125] 公司企业管治相关信息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05] - 2025年3月26日,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1名非执行董事、2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均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第C.1.4条规定并提供培训记录[112] - 董事会致力确保委任最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当中最少三分之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2] - 2024年公司举行了4次定期董事会会议及股东周年大会[114] - 柯清辉博士、周文威先生等董事在2024年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4/4,部分董事在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为1/1[114] - 公司采纳双重领导架构,主席负责监督董事会运作,行政总裁带领执行日常营运[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28]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制定和检视薪酬政策及董事薪酬[118] - 提名委员会由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物色潜在董事及相关建议[119] - 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检视财务报表等工作[126] - 公司董事会目前有一名女性董事,已符合性别多元化[122] - 全体非执行董事有特定委任年期,至少每三年轮席退任及膺选连任一次[117]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和提名政策,提名委员会将不时检视[122][123][124] - 审核并建议董事会审批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和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29] - 执行委员会和投资及信贷委员会均于2016年3月31日成立,均由周文威和周锦华两名执行董事组成,周文威任主席[130][131] - 董事确认对编制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的责任,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132] - 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全面负责维持良好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最少每年检视成效[133] - 公司已将风险管理视作业务核心,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增强风险管理与内部审核协同效应[133] - 集团采纳的风险管理系统包括内部监控系统,该系统由识别、评估、管理等层面组成[135] - 年内集团委聘独立专业公司评估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采纳建议完善内部监控系统[138] - 董事会认为集团拥有足够财务及人力资源履行会计、财务报告及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职能[138] - 董事会认为集团现有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足够,公司遵守相关守则条文[138] - 公司订立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政策,具备内部监控及汇报制度,按规定适时发布消息[139] - 董事会于2022年8月采纳反欺诈及反贪污政策和举报政策[140][141] 公司秘书及股东相关信息 - 郑思韵女士于2024年9月24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进行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42] - 召开股东周年大会的通告会在大会举行前最少21日发送给所有股东[143] - 代表有权在股东大会上表決的所有股东的总表決权不少于5%之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大会[144] - 占全体有权在股东周年大会上就相关决议表決的股东的总表決权不少于2.5%之股东,或不少于50名在该股东周年大会上就该决议有表決权之股东,可要求公司传閱决议通知書[144] - 除非获董事推荐参选,或不迟于股东大会举行7日前提交提名通知,否则除会上退任之董事外,无人有资格参选董事[145] - 公司设立网页https://www.cscholdings.com作为沟通渠道,2024年12月31日前宪章文件无修改[146] - 董事会已审阅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股东通讯政策,认为有效且充分实施[148] - 董事会决定股息时需考虑集团财务表现、盈利储备、营运资金需求等因素[149] 公司业务范围及股息政策 - 公司主要从事投资证券、贸易、放债及证券经纪业务[151]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无)[75]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相关信息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集团香港业务,2024财年带来100%收益,菲律宾附属公司无收益[155]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说明2024财年表现等情况,并提供2023财年比较数据[156] - 集团在2024财年通过多种方式与股东、雇员、客户、供应商、政府及监管机构等主要持份者密切沟通[161] - 集团环境、社会及管治治理架构由董事会和工作组组成,董事会负责策略等,工作组负责收集数据等[153][154]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根据上市规则附录C2及重要性、量化、一致性原则编制[157] - 报告经集团管理层内部检视程序并获董事会批准[158] - 集团重视持份者意见,其期望引领
中策资本控股(0023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21:5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65,193千港元,较2023年的71,886千港元有所下降[2][8] - 2024年总收入6.5193亿港元,2023年为7.1886亿港元,同比下降9.31%[9] - 2024年除税前溢利6,593千港元,2023年为13,514千港元[3] - 2024年除税前溢利659.3万港元,2023年为1351.4万港元,同比下降51.19%[1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溢利4,509千港元,2023年为26,788千港元[3] - 2024年本年度溢利450.9万港元,2023年为2678.8万港元,同比下降83.17%[13]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0.02港仙,2023年为0.13港仙[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4509000港元,较2023年的26788000港元减少83%,每股基本盈利为0.02港仙(2023年:0.13港仙)[20][29] - 2024年集团收入减少9%至65193000港元(2023年:71886000港元)[29] - 2024财年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减少83%至450.9万港元(2023年:2678.8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0.02港仙(2023年:0.13港仙)[44] 各类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股息收入1,892千港元,2023年为152千港元[2][8] - 2024年利息收入60,011千港元,2023年为69,845千港元[2] - 2024年银行利息收入3752.7万港元,2023年为3826.9万港元,同比下降1.94%[15] - 2024年集团证券投资收入189.2万港元,2023年为15.2万港元;亏损695.9万港元,2023年为2654.3万港元[31] - 2024年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组合带来收入189.2万港元,2023年为15.2万港元;确认亏损462万港元,2023年为712.1万港元[32] - 2024年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的债务工具组合无收入,2023年也无;公允值亏损441.8万港元,2023年为1765.9万港元[33] - 2024年贸易业务无收入,2023年也无;业务溢利1018.1万港元,2023年为1101万港元[36] - 2024年放债业务收入减少17%至5194.4万港元,2023年为6253万港元;溢利减少34%至4595.9万港元,2023年为6991.7万港元[37] - 证券经纪业务2024财年收入增加23%至1135.7万港元(2023年:920.4万港元),溢利轻微增加9000港元至964.9万港元(2023年:964万港元)[42] 资产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261,972千港元,2023年为183,432千港元[4] - 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2,008,692千港元,2023年为2,094,897千港元[4] - 2024年分类资产总额16.69071亿港元,2023年为16.57775亿港元,同比增长0.68%[14] - 2024年综合资产22.70664亿港元,2023年为22.78329亿港元,同比下降0.34%[14] - 2024年末集团持有流动资产20.09亿港元(2023年:20.95亿港元),速动资产15.04亿港元(2023年:13.03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51.6(2023年:51.3)[4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为1.79亿港元(2023年:1.27亿港元),递延税项资产为447.6万港元(2023年:627.6万港元)[46] 负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38,927千港元,2023年为40,818千港元[4] - 2024年综合负债5405.2万港元,2023年为6660.1万港元,同比下降18.84%[14] - 2024年应付贸易及其他款项28918000港元,较2023年的27888000港元略有增加[27] 资产净值及相关比率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资产净值2,216,612千港元,2023年为2,211,728千港元[4] - 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2%(2023年:3%),融资成本增加至149.3万港元(2023年:89.8万港元)[47] 减值拨备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减值亏损拨备净额1571.9万港元,2023年为1202万港元,同比增长30.77%[18] - 2024年应收定息贷款890083000港元,减值拨备365835000港元,净额524248000港元,较2023年的767232000港元有所减少[21] - 2024年集团就应收贷款作出减值拨备10646000港元,2023年拨回减值拨备10263000港元[23] - 2024年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之债务工具减值拨备4418000港元,2023年为11519000港元[24] - 2024年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拨备655000港元,较2023年的10764000港元减少[25] - 2024年确认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的债务工具减值亏损441.8万港元,2023年为1151.9万港元[34] - 2024年放债业务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备1064.6万港元,2023年拨回1026.3万港元[37] - 2024年末减值拨备结余减少25%或12030.1万港元至36583.5万港元,2023年为48613.6万港元[38] - 2024年因贷款已偿付及借款人信贷素质改善拨回减值拨备1091.4万港元,因相关贷款已全额减值被撇销14016.5万港元[38] 股息派付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派付或拟派股息,2023年亦无[19]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无)[28] 贷款组合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贷款组合总账面金额减少29%或3.63亿港元至8.9亿港元(2023年:12.53亿港元),年末账面净值为5.24亿港元(2023年:7.67亿港元)[39] - 2024年12月31日,贷款组合账面金额的98%(2023年:99%)有抵押品,3.03亿港元(2023年:6.4亿港元)须一年内偿还,2.21亿港元(2023年:779.7万港元)须一年后但两年内偿还[40] 证券投资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之上市投资(香港上市股本证券)公允值7108000港元,较2023年的9912000港元减少[26] - 2024年末集团证券投资中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组合含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价值710.8万港元,2023年为991.2万港元;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的债务工具组合含海外上市债务证券已全额减值,2023年价值441.8万港元[31] 员工成本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3981.1万港元,2023年为3342.7万港元,同比增长19.10%[18] 公司收购计划 - 公司计划收购Citystate Savings Bank, Inc.已发行及流通股本的26.8%,申请程序进展顺利[48]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49] 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经审核委员会检视,由董事会正式批准[50]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获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同意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数额一致[51]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52] 董事会成员情况 - 公布日期董事会包括1名非执行董事柯清辉博士(主席)、2名执行董事周文威先生(行政总裁)及周锦华先生、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马燕芬女士、周宇俊先生、梁凯鹰先生及林健锋先生[54]
中策资本控股(0023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7:0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减少61%至1988.8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5126.7万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92.6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199.6万港元[7] - 2024年中期每股基本亏损为0.01港仙,2023年6月30日为0.06港仙[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85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2,312千港元[3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其他全面收益为34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2,763千港元[3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85.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231.2万港元[3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1819.8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90.17万港元[3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518.9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550.73万港元[34]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1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2.3万港元[34]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557.2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405.3万港元[34]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1574.68万港元,2023年同期增加509.97万港元[34] - 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35517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039934亿港元[3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22,312千港元,所得税抵免10,316千港元,本期亏损11,996千港元[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综合资产为2,265,92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78,329千港元略有下降;综合负债为55,77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6,601千港元有所减少[49]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20,030千港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16,910千港元;其他收入为100千港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3,555千港元[50] - 2024年上半年汇兑亏损为523千港元,远高于2023年同期的1千港元[51] - 2024年上半年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之金融资产的未变现亏损为654千港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3,809千港元[52] - 2024年上半年租赁负债之利息为808千港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289千港元[53]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为1,067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10,316千港元[54] - 2024年上半年减值亏损总额为2,651千港元,远低于2023年同期的49,019千港元[55]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亏损为1,926千港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11,996千港元[57] 证券投资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证券投资中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组合含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价值925.8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91.2万港元[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证券投资中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的债务工具组合含海外上市债务证券价值441.8万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8] - 2024年公司证券投资无收入,2023年6月30日也无收入;2024年证券投资亏损54.8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216.6万港元[8] - 2024年上半年,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组合无收入,2023年6月30日也无收入[9] - 2024年上半年,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的金融资产亏损65.4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380.9万港元[9] - 2024年6月30日,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组合为925.8万港元,主要含一家香港联交所上市物业企业的股本证券[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之债务工具组合为441.8万港元,较上年年底无重大变动,上半年无收入、无购入或出售债务证券、无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和减值亏损[10][11] - 2023年6月30日,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之债务工具确认公允价值亏损310.1万港元、减值亏损33.6万港元[10] - 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之上市海外债务证券,固定年利率为9.50%,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价值均为4,418千港元[66] - 2024年中期集团就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之债务工具无减值拨备,2023年6月30日作出减值拨备336,000港元[67] - 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之上市香港股本证券,2024年6月30日为9,25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912千港元[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的上市股本证券公允值为9,25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912千港元;上市债务证券公允值为4,418千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81] 贸易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贸易业务无收入,业务溢利为565.1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511.8万港元[12] 放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放债业务收入减少69%至1466.2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4658.7万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放债业务溢利增加235%至1502.5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448.9万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放债业务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备减少93%至265.1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4061.4万港元[13] - 2024年6月30日,减值拨备结余减少5%或2347.3万港元至46266.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8613.6万港元[14] - 2024年期间,907.7万港元为减值拨备,642.6万港元为拨回减值拨备,3060.5万港元因相关贷款已完全减值而被撇销[14] - 集团贷款组合总账面金额为13.1694亿港元,较2023年底增加5%或6357.2万港元[15] - 期末贷款组合账面净值为8.54277亿港元,2023年底为7.67232亿港元[15] - 个人贷款账面金额概约比重为25.72%,年利率10.375 - 18.00%,一年内到期[15] - 公司贷款一年内到期账面金额概约比重为47.25%,年利率8.00 - 18.00%;一年后但两年内到期比重为27.03%,年利率8.50 - 10.00%[15] - 2024年6月30日贷款组合账面金额99%有抵押品抵押,与2023年底持平[15] - 2024年6月30日应收定息贷款为13.169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53368亿港元[58][61] - 2024年6月30日减值拨备为4.6266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86136亿港元[58]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贷款账面价值为8.5427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67232亿港元[58] - 2024年6月30日应收履约贷款利率为8.5% - 13%,到期日为2024年10月28日至2026年3月31日[58] - 2024年6月30日未逾期贷款为2.3093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08.1万港元[61] - 2024年6月30日逾期少于30日贷款为246.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46.5万港元[61] - 2024年6月30日逾期超过30日但少于90日贷款为7206.8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5276亿港元[61] - 2024年6月30日已逾期90日或以上贷款为10.1147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37546亿港元[61] - 2024年中期应收贷款减值拨备为265.1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4061.4万港元[61] 证券经纪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证券经纪业务整体收入增加12%至522.6万港元,溢利增加4%至505.8万港元[22] - 证券经纪业务经纪佣金收入减少54%至45.7万港元,保证金融资利息收入增加29%至476.9万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证券经纪业务佣金及手续费收入45.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98.3万港元[40] - 2024年上半年证券保证金融资业务利息收入476.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69.7万港元[40] - 证券经纪业务应收交易款项,2024年6月30日为173,04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7,871千港元[68] 公司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末集团持有流动资产19.86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94897亿港元有所下降;速动资产合共11.4477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02603亿港元下降[2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55.8,2023年12月31日为51.3 [2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为1.9847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7183亿港元增加;客户抵押证券市值为6.399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28386亿港元增加[2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递延税项资产为521.5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27.6万港元减少[2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2.1014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11728亿港元减少158.2万港元;每股应占金额约10.84港仙,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85港仙略有下降[2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24]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79,12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3,432千港元[32]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1,986,80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94,897千港元[32]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35,61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818千港元[32]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210,14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11,728千港元[32] - 2024年6月30日递延税项资产为521.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27.6万港元[65] - 2024年6月30日保证金客户抵押证券市值为639,950,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8,386,000港元[69] - 银行结余及现金,2024年6月30日为1,151,07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12,947千港元,一般账户年利率介乎0.01%至4.30%(2023年12月31日:0.01%至5.25%)[72] - 应付贸易及其他款项,2024年6月30日为22,61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888千港元[74] 公司成本及费用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融资成本增加至80.8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28.9万港元[2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51名员工,较2023年6月30日的50名增加;期内员工成本为2033.2万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1552.2万港元增加[27] - 2024年公司董事短期福利为4,015千港元,退休福利为80千港元,总计4,095千港元;2023年短期福利为3,535千港元,退休福利为68千港元,总计3,603千港元[83] 公司风险及或
中策资本控股(0023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22:4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9,88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1,267千港元[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85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2,312千港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为1,92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996千港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79,12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3,432千港元[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1,986,80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94,897千港元[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35,61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818千港元[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2,210,14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11,728千港元[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类收入总计19,88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1,267千港元;分类业绩总计25,18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300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859千港元,所得税开支1,067千港元,本期亏损1,926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22,312千港元,所得税抵免10,316千港元,本期亏损11,996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20,13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0,465千港元;融资成本80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89千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1,067千港元,其中即期税项6千港元,递延税项1,061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10,316千港元,其中即期税项8,825千港元,递延税项1,491千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减值亏损总额2,65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9,019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374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5,072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411千港元和4,506千港元[15]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亏损1,92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996千港元;加权平均普通股数目均为20,385,254千股[17]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收入减少61%至19888000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926000港元,每股基本亏损0.01港仙[2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证券投资亏损548000港元,2023年6月30日亏损12166000港元[2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减少84%至192.6万港元,全面开支总额为158.2万港元[39] - 2024年上半年应收贷款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减少至265.1万港元,放债业务收入减少至1466.2万港元[39] - 2024年上半年末集团持有流动资产19.868亿港元,速动资产11.44775亿港元[4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55.8,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4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为1.98478亿港元,客户抵押证券市值为6.3995亿港元[4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2.1014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158.2万港元[40] - 集团融资成本增加至80.8万港元,主要因确认租赁负债利息[4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证券经纪业务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为45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83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证券保证金融资业务利息收入为4,76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697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放债业务利息收入为14,66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6,587千港元[9] - 2024年6月30日,证券经纪业务应收贸易款项为173045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7871000港元增加[22][23] - 2024年6月30日,保证金客户抵押证券市值为639950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8386000港元[23] - 2024年6月30日,证券经纪业务应付交易款项为19891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248000港元减少[25] - 2024年上半年贸易业务无收入,溢利为565.1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511.8万港元[33] - 2024年上半年放债业务收入减少69%至1466.2万港元,溢利增加235%至1502.5万港元[34] - 2024年上半年证券经纪业务整体收入增加12%至522.6万港元,溢利增加4%至505.8万港元[38] 应收贷款相关数据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定息贷款854,277千港元,减值拨备462,66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应收定息贷款767,232千港元,减值拨备486,136千港元[18] - 2024年6月30日应收履约贷款利率介乎8.5%至13%,到期日为2024年10月28日至2026年3月31日;2023年12月31日利率介乎8.5%至13%,到期日为2024年3月4日至2026年3月31日[18] - 2024年上半年就应收贷款作出减值拨备2,651,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40,614,000港元[19] - 2024年6月30日,减值拨备结余减少5%或2347.3万港元至4.62663亿港元[35] - 集团贷款组合总账面金额为13.1694亿港元,较上年年底增加5%或6357.2万港元[35] - 2024年6月30日,贷款组合账面净值(扣除减值拨备后)为8.54277亿港元[35] - 2024年6月30日,贷款组合账面金额的99%(扣除减值拨备后)有抵押品,1%无抵押[36] - 期末向所有借款人授出的贷款中,一年内到期金额为6.23343亿港元,一年后但两年内到期金额为2.30934亿港元,无两年后但三年内到期贷款[36] - 2024年6月30日,向最大借款人及五大借款人授出的贷款分别占集团贷款组合的35%及76%(按扣除减值拨备后基准计算)[36] 金融资产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6月30日,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之债务工具中海外上市债务证券价值4418000港元,年利率9.50%,合约到期日为2024年3月29日,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20] - 2024年中期集团就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之债务工具无减值拨备,2023年6月30日作出减值拨备336000港元[21] - 2024年中期集团就其他应收款项无减值拨备,2023年6月30日作出减值拨备8069000港元[23] - 2024年6月30日,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之金融资产中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价值9258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912000港元减少[2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之金融资产组合为925.8万港元,上半年该组合无收入,录得亏损65.4万港元[3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之债务工具组合为441.8万港元,上半年无收入,无重大市值变动及公允价值变动确认[31] 股息相关情况 - 本中期期间无已付、宣派或拟派股息,公司董事决定本中期期间不派付股息[16]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3年6月30日亦无[26] 公司态度与合规情况 - 公司对业务中长期前景持审慎乐观态度,将寻找新业务及投资机会[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条文[43]
中策资本控股(0023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7:21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投资证券、贸易、放债及证券经纪业务[3] 股息宣派及支付政策 - 公司宣派及支付股息由董事会全权酌情决定,需考虑集团实际及预期财务表现等因素[2]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编制方式 - 公司应用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编制方式与2022财政年度基本一致[7] 持份者沟通 - 公司欢迎持份者通过多种方式沟通,不同持份者有不同期望及关注[9] 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问题解决措施 - 公司确认已建立管理政策及内部监控系统解决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问题[12] 废物排放及处理情况 - 2023财政年度氮氧化物排放1.13千克,2022年为1.28千克;硫氧化物排放0.17千克,2022年为0.01千克;悬浮粒子排放0.08千克,2022年为0.09千克[15] - 公司于2023财政年度无重大有害废物,采取措施鼓励回收办公室废物[21] - 2023财政年度纸张无害废物量为0.50吨,2022年为0.48吨;无害废物总量为0.50吨,2022年为0.48吨;无害废物密度维持在0.01吨/雇员[23] 用水及废水处理情况 - 公司业务活动日常运营不消耗大量用水,产生的废水排入污水管网[24]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政年度公司收入减少78%至7188.6万港元,2022年为3.23579亿港元[30] - 2023财政年度公司业绩转亏为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678.8万港元,2022年亏损1.89249亿港元[30] - 2023财政年度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备拨回1026.3万港元,去年拨备2.09397亿港元[30] - 2023财政年度公司收入减少78%至7188.6万港元,2022年为32357.9万港元[198] - 2023财政年度公司业绩转亏为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678.8万港元,2022年亏损18924.9万港元[198] - 2023财政年度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备拨回1026.3万港元,去年录得拨备20939.7万港元[198] - 2023财政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0.13港仙,2022年每股亏损0.93港仙[198] - 2023财政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2059.1万港元,2022年为全面开支总额22383.1万港元[199] 金融资产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12月31日,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组合为991.2万港元,2022年为1703.3万港元[32][35] - 2023年12月31日,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的债务工具组合为441.8万港元,2022年为2207.7万港元[32][36] - 2023财政年度证券投资收入为15.2万港元,2022年为54万港元;亏损为2654.3万港元,2022年为1516.4万港元[32] - 2023财政年度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的金融资产带来收入15.2万港元,2022年为54万港元[35] - 2023财政年度确认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的金融资产净亏损712.1万港元,2022年合共808.6万港元[35] - 年末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之债务工具组合公允值净亏损1765.9万港元,2022年为4188.3万港元[78] - 2023财政年度债务证券的公允值亏损净额1765.9万港元,2022年为4188.3万港元[199] 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 2023财政年度范围一直接温室气体排放28.65吨二氧化碳当量,2022年为20.97吨;范围二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38.51吨二氧化碳当量,2022年为37.47吨;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1.20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2022年为1.17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18] - 2023财政年度温室气体总排放密度由2022年的1.17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增加至1.20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38] - 公司将努力实现到2025财政年度降低温室气体总排放密度的目标[38] 雇员结构数据变化 - 2023年财政年度男性雇员占比22%,女性占比24%;2022年男性占比4%,女性占比12%[55] - 2023年财政年度31 - 40岁雇员占比21%,41 - 50岁占比48%,50岁以上占比14%;2022年对应占比分别为8%、17%、5%[55] - 2023年财政年度香港地区雇员占比20%,菲律宾占比80%;2022年香港占比8%[55] 工伤事故及亡故比率 - 过去三年工伤事故发生率及因工亡故比率为0%[58] 雇员培训情况 - 2023年财政年度男性受训雇员百分比为50%,平均受训时数8.75;女性为23%,平均受训时数3.54[61] - 2023年财政年度高级管理人员受训雇员百分比为58%,平均受训时数9.15;其他雇员为12%,平均受训时数2.84[61] - 2023年财政年度集团董事及雇员分别接受共8小时及4小时反贪污培训,与2022年相同[73] - 集团为新入职雇员提供入职培训资料,为董事及高级雇员提供最新市场及监管资料[90] - 集团许多雇员为每年需进行外部专业培训的认证会员[90] 合规情况 - 2023年财政年度集团未发现违反相关法律条例对集团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无产品或服务相关投诉及产品召回[67] 社会表现检讨 - 集团每年检讨社会表现,包括赞助及捐赠活动和审批程序[75] 供应商管理 - 2023财年合格供应商及服务商数量为8家,与2022年持平[95] - 集团制定供应商管理政策并每年检视[95] 客户记录保留政策 - 集团与客户的电话录音保留六个月,相关文件记录保留不少于七年[97] 安全及业务连续性政策 - 集团制定内部安全政策确保安全工作环境,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应对紧急情况[88] 童工及强制劳工合规情况 - 2023财年集团未发现违反童工及强制劳工相关法律条例的情况[94] 职业道德及反洗钱政策 - 集团对贪污、欺诈等违背职业道德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101] - 集团重视反洗黑钱及防止恐怖分子资金筹集问题,制定相关政策[102] 社区参与 - 集团鼓励雇员参与公共会议、活动,关注社区投资、赞助及慈善捐款[104] 资产负债数据变化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83,432千港元,2022年为50,435千港元[117] - 2023年流动资产总额为2,094,897千港元,2022年为2,189,628千港元[117] - 2023年流动负债总额为40,818千港元,2022年为48,039千港元[117]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2,054,079千港元,2022年为2,141,589千港元[117] - 2023年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为2,237,511千港元,2022年为2,192,024千港元[117] - 物业、厂房及设备2023年为7,595千港元,2022年为10,346千港元[117] - 使用权资产2023年为36,631千港元,2022年为10,769千港元[117] - 应收贷款2023年为127,002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117] - 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之债务工具2023年为4,418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11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023年为1,312,947千港元,2022年为1,005,561千港元[117] 历年累计亏损及收益情况 - 2022年1月1日累计亏损924,280千港元,总计2,414,080千港元[150] - 2022年度亏损189,249千港元,全面开支总额223,831千港元[150] - 2022年股东注资16,408千港元,提早赎回亏损15,520千港元[150] - 2022年12月31日累计亏损1,113,529千港元,总计2,191,137千港元[150] - 2023年度溢利26,788千港元,全面(开支)收益总额20,591千港元[150] - 2023年12月31日累计亏损1,086,741千港元,总计2,211,728千港元[150] 财务报告准则应用情况 - 2023年开始强制生效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本,应用修订本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54][156] - 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本将分别于2024年、2025年或待定日期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58] 财务报表编制基准 - 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若干金融工具以公允值计量[160] 收入确认政策 - 集团于完成履约责任时确认收入,控制权限定收入确认时间和方式[168][169] 使用权资产计量方式 - 使用权资产按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和减值亏损计量,并对租赁负债重新计量作出调整[173] 商誉列账及减值测试 - 收购业务产生的商誉按成本减累计减值亏损列账,相关现金产生单位每年或更频密进行减值测试[185][186] 履约责任定义 - 履约责任指可区分的单一或一批货品或服务等[188] 当事人判定条件 - 若集团在转让货品或服务前控制指定货品或服务,则为当事人[190]
中策资本控股(0023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08:00
财务数据 - 二零二三年度收入为71,886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323,579千港元有显著下降[1] - 二零二三年度股息收入为152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540千港元有明显减少[1] - 二零二三年度利息收入为69,845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130,669千港元有下降[1] - 二零二三年度员工成本为33,427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29,512千港元有增加[1] - 二零二三年度除税前溢利为13,514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154,850千港元有显著增长[2] - 二零二三年度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本年度溢利为26,788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189,249千港元有增加[2] - 二零二三年度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之債務工具之公允值净亏损为17,659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41,883千港元有减少[2] - 二零二三年度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本年度全面收益为20,591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223,831千港元有增加[2] - 二零二三年度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83,432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263.5%[3] - 二零二三年度流动资产总额为2,094,897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略有下降,为2,189,628千港元[3] - 二零二三年度流动负债总额为40,818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减少15.1%[3] - 二零二三年度资产净值为2,211,728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0.5%[3] 业绩展望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度收入减少至71,886,000港元,较去年减少78%[40]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度净利润为26,788,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净亏损189,249,000港元转为盈利[40] - 本集团完成收购一家资产管理公司,预期可与證券經紀業務产生协同效益[60]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中的企业治理守则[70] - 審核委員會已審閱并批准了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71] -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确认公司2023年度的财务报表数字与初步公布的数字一致[72]
中策资本控股(00235)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8 17:24
财务表现 - 本集团在2023年上半年录得收入减少80%,为51,267,000港元,主要由于放債业务利息收入减少和商品交易活动暂停所致[8] - 本集团在2023年上半年录得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11,996,000港元,主要由于证券投资确认虧損12,166,000港元[8] - 本集团持有透过損益按公允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组合为13,224,000港元,未变现净虧損为3,809,000港元[12] - 贸易业务在2023年上半年暂停导致无收入,但贷款业务的溢利为5,118,000港元[21] - 放贷业务的收入减少28%至46,587,000港元,但业绩扭转为溢利4,489,000港元[22] - 本集团根据预期信贷损失模型对贷款进行减值评估,已确认的减值损失净额为40,614,000港元[24] - 本集团贷款组合总账面金额为1,545,359,000港元,较上年末增加17,645,000港元[27] - 本集团證券經紀業務收入减少22%至4,680,000港元,溢利增加9%至4,859,000港元[33] - 本集团上半年录得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减少89%至11,996,000港元,每股基本虧損0.06港仙[35] - 本集团持有流动资产1,946,513,000港元,速动资产合计1,053,158,000港元,流动比率约为41.5[37]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为2,176,378,000港元,相當於每股本公司股份應佔金額约10.68港仙[39] - 公司股本截至2023年6月30日为20385.25万股,股本为32.16亿港元[126] 投资及资产管理 - 本集团致力于根据对个别证券前景的内部评估和被投资公司的公开可得资料,对个别证券作出投资和撤资决定,以监控其金融资产组合的财务表现[13] - 本集团持有透过損益按公允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组合市值的比重为97.60%[14] - 本集团委聘独立专业估值师根据预期信贷损失模型对持有的債务工具进行减值评估[18] - 本集团投资于内地物业公司的債务证券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市值为18,976,000港元,公允值虧損为3,101,000港元[20] - 本集团完成收购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计划从事股权、固定收益及另类投资基金管理活动[34] 财务风险管理 - 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的債务工具组合在期末因市值下降导致公允值净亏损为3,101,000港元[16] - 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的債务工具因信贷风险增加导致减值损失为336,000港元[17] - 本集团根据预期信贷损失模型对持有的債务工具进行减值评估[18] - 本集团根据预期信贷损失模型对贷款进行减值评估,已确认的减值损失净额为40,614,000港元[24] - 本集团在中期期间通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的债务工具减值准备为336,000港元[92] 资金管理 - 本公司已发行四批票据,包括年利率分别为5.5%、3.0%、2.0%的票据[40] - 本公司签订補充平邊契據,延长部分票据到期日[41] - 本集团的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融资成本减少至289,000港元[44][45] - 管理层认为本集团有足够的财务资源以应付持续经营所需[46] - 公司主要管理层人员在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薪酬为3.60亿港元[133]
中策资本控股(00235)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19:4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51,26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8,750千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22,31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2,582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为11,99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4,350千港元[2]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91,85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0,435千港元[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1,946,51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89,628千港元[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46,89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8,039千港元[3]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176,37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91,137千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为0.06港仙,2022年同期为0.51港仙[2] - 2023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50,28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7,831千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型下的减值亏损拨备(扣除拨回)为49,01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6,114千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总收入5126.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5875万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分类业绩为230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3522.8万港元[14]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2046.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9.7万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亏损1000港元,2022年同期收益24.3万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28.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295.5万港元[17]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1031.6万港元,2022年同期开支3176.8万港元[17] - 2023年上半年亏损1199.6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0435万港元[14] - 2023年上半年减值亏损总额4901.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611.4万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0.00059港元,2022年同期为0.00512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减少80%至51267000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258750000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1996000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104350000港元[34] - 2023年6月30日证券投资包括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组合(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价值13224000港元,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的债务工具组合(海外上市债务证券)价值18976000港元;整体证券投资亏损12166000港元,2022年6月30日亏损21280000港元[3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持有按市值/公允价值计量的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组合为1322.4万港元,上半年该组合无收入,确认净亏损380.9万港元[3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价值列账的债务工具组合为1897.6万港元,上半年无收入,期末确认公允价值净亏损310.1万港元[41][42] - 2023年上半年,集团确认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价值列账的债务工具的减值亏损33.6万港元[4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减少89%至1199.6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0.06港仙[53] - 期末集团持有流动资产19.47亿港元,速动资产10.53亿港元,流动比率约41.5[5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为1.29亿港元[5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1.76亿港元,较上年末减少1475.9万港元[56] - 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较上年末的2%有所上升[57] - 集团融资成本减少至28.9万港元,主要因上一期已赎回计息票据[5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集团贸易业务无收入(2022年6月30日为1.88301亿港元),业务溢利为511.8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62.6万港元)[44]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放债业务收入减少28%至4658.7万港元,业绩扭亏为盈,录得溢利448.9万港元[45] - 放债业务收入减少因履约贷款平均金额减少,经营业绩扭亏因减值亏损拨备减少49%至4061.4万港元[46] - 2023年上半年,集团确认的减值亏损净额4061.4万港元,涉及若干违约及非违约贷款的可收回性[47] - 2023年6月30日,减值拨备结余增加13%或6761.6万港元至5.74732亿港元[48] - 贷款组合总账面金额为15.45亿港元,较上年末增加1764.5万港元,账面净值为9.71亿港元[49] - 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减少22%至468万港元,溢利增加9%至485.9万港元[50] 资产项目数据变化 - 2023年6月30日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之债务工具为1897.6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07.7万港元[21] - 2023年6月30日应收定息贷款为1545359000港元,减值拨备为574732000港元,净额为970627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应收定息贷款为1527714000港元,减值拨备为507116000港元,净额为1020598000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作出应收贷款的减值拨备40614000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78981000港元[24] - 2023年6月30日证券经纪业务应收交易款项为114125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8408000港元;其他应收款项为15291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230000港元[25] - 2023年6月30日保证金客户抵押证券市值为586865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30152000港元[26] - 2023年上半年就其他应收款项作出减值拨备8069000港元,2022年6月30日无[28] - 2023年6月30日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的上市投资(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为13224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033000港元[29] - 2023年6月30日证券经纪业务应付交易款项为21138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850000港元;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5487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049000港元[30] 股息与证券交易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2年6月30日也无[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4]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条文[61] - 公布日期董事会有1名非执行董事柯清辉博士(主席)[64] - 公布日期董事会有3名执行董事苏家乐先生(行政总裁)、周锦华先生及周文威先生[64] - 公布日期董事会有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马燕芬女士、周宇俊先生、梁凯鹰先生及林健锋先生[64] 公司业务策略 - 集团将审慎管理业务,评估新投资机会以扩大规模和多元化收入[60] 集团投资情况 - 集团投资于一家内地物业公司的海外上市债务证券,占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的0.85%,购入时到期孳息率为9.50%,购入成本为3.12亿港元[44] 金融资产组合结构 - 2023年6月30日,物业和其他公司类别分别占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组合市值/公允价值的97.60%和2.40%[41]
中策资本控股(00235)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7:36
财务表现 - 本集团于2022财政年度继续主要从事投资证券、焦炭产品贸易、放债及证券经纪业务[15] - 2022财政年度收入减少24%至323,579,000港元,主要由于贸易业务销售及证券投资和放债业务利息收入减少所致[8] - 本公司拥有人应佔虧损减少95%至189,249,000港元,主要为出售以公允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已实现净亏损减少及应收贷款减值损失增加的综合影响[8] - 本集团录得本公司拥有人应佔全面开支总额223,831,000港元,其中包括债务证券公允值净亏损41,883,000港元[9] - 集团于2022财政年度录得收入减少24%至323,579,000港元,主要由于贸易业务销售及证券投资和放债业务利息收入减少所致[16] - 集团录得本公司拥有人应佔虧损减少95%至189,249,000港元,主要为出售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的已变现净亏损减少及应收贷款的减值虽然有所增加[16] - 集团持有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组合为17,033,000港元,主要由香港上市股本证券组成[18] - 集团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组合于2022年度录得收入540,000港元及亏损15,164,000港元[18] - 集团持有的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组合中,98.07%为物业类投资[21] - 集团主要投资于英皇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占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组合98.07%[22] - 英皇国际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入下降61%至约541,000,000港元,业绩转亏为损约1,037,000,000港元[22] - 于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团之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賈之债务工具组合为22,077,000港元[25] - 于年末,主要由于债务工具之市值/公允值下降,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賈之债务工具组合之公允值净亏损为41,883,000港元[26] - 于二零二二年财政年度期间,本集团確認透過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賈之債務工具之減值亏损為7,301,000港元[28] - 本集团之放債業務於二零二二年財政年度錄得收入減少18%至123,723,000港元,而業績轉盈為虧錄得亏損92,210,000港元[32] - 於二零二二年財政年度,已確認之減值亏損净额209,397,000港元主要指根據本集团之贷款减值政策[33] - 於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減值拨備结余增加98%或250,575,000港元至507,116,000港元[34] - 本集团證券經紀業務收入減少14%至11,015,000港元,溢利減少2%至8,918,000港元[40] - 本集团录得本公司拥有人应佔虧损189,249,000港元,较上年大幅减少95%[42] - 本集团持有流动资产2,189,628,000港元,流动比率为45.6[44] - 本公司拥有人应佔权益为2,191,137,000港元,相当于每股10.75港仙[46] - 公司融资成本从2021年的111,713,000港元降至2022年的13,098,000港元[50] - 公司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应付持续经营需求[51] 投资组合管理 - 集团将密切監控透過損益按公允值列賬的金融資產組合的財務表現[20] - 集團的證券投資策略為關注資本增值潛力及股息/利息收入[17] - 集團的非長期持有證券投資策略為關注交易收益[17] - 本集團已委聘獨立專業估值師根據預期信貸虧損模型對所持有之債務工具進行減值評估[29] - 於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投資一家內地物業公司之債務證券的購入成本為312,000千港元,於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市值/公允值為22,077千港元,已確認累計公允值虧損為289,923千港元[31] 放債業务 - 本集團之放債業務於二零二二年財政年度錄得收入減少18%至123,723,000港元,而業績轉盈為虧錄得亏損92,210,000港元[32] - 於二零二二年財政年度,已確認之減值亏損净额209,397,000港元主要指根據本集團之贷款减值政策[33] - 於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減值拨備结余增加98%或250,575,000港元至507,116,000港元[34] - 本集團已設立制度密切監控其貸款組合之可收回性[34] - 與上一財政年度相比,釐定應收貸款之減值拨備所使用之方法並無變動[34] - 本集團貸款組合總賬面金額為1,527,714,000港元,大致保持上年末水平[36] - 貸款組合99%為有抵押品提供抵押,包括香港物業、上市股本證券及債務證券[36] - 向最大借款人及五大借款人授出的貸款分別佔貸款組合的32%和73%[36] 资产负债管理 - 公司於2020年下半年期間,發行了4批票據,包括2020年7月、8月、9月和10月發行的無抵押票據[47] - 公司陸續簽訂補充協議,將2020年9月和10月發行的票據到期日延長至2022年[48,49] - 公司於2022年全部提前贖回了未償還的應付票據,資本負債比率從31%降至2%[50] - 公司於2022年12月31日無重大或然負債、資產抵押和資本承諾[54,55,56] - 於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公司有保留溢利38,600,000港元可供分派予股東[87] 企业管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