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环境(00257)

搜索文档
自由现金流首年转正在望,高派息可期
兴证国际证券· 2024-04-02 00:00
业绩总结 - 23年全年运营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60%,EBITDA利润率提高至40.0%[2] - 全年垃圾处置量同比增长6.8%至4860.3万吨,建造/运营收入同比-52.9%/+3.9%[5] - 预计24/25/26年公司归母净利分别为42/44/45亿港元,维持“增持”评级[8] - 流动资产在2026年预计将达到494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4.6%[9] - 营业收入在2023年至2026年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26年预计为310亿港元[9] - 归属股东净利润增长率预计在2023年至2026年间分别为-4.5%、4.8%、4.8%和2.3%[9] 公司信息 - 本报告涉及的公司包括JinJiang Road & Bridge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成都经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13] - 兴证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已获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15] - 海外公司跟踪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有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龙川海外投资有限公司等[14] 其他重要信息 - 报告中提到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16] - 报告中的资料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16] - 公司不对使用报告中的材料产生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16] - 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可能会做出与报告中意见不一致的投资决策[16] - 报告的版权归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再分发[16] - 公司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及公司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16] - 公司可能为相关公司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16] - 香港投资者如有问题可直接联系兴证国际证券有限公司[17] - 海外公司跟踪报告地址分别在深圳和香港[18]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17][18]
2023年业绩公告点评:收入结构持续优化,自由现金流转正在即
东吴证券· 2024-03-30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主营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4%[1] - 公司2023年运营+财务收入占比提至76%,绿色环保板块减值拖累盈利[1] - 公司资产负债率降至65%,贷款置换节约利息费用[1] - 2024年生物质国补发放提速,减值冲回提振盈利&助力现金流改善[1] - 2023年自由现金流接近转正,预计2024年迎转正节点[1] - 固废龙头建造高峰已过,运营增长主导业绩稳定,资本开支下降自由现金流转正逻辑兑现中[1] - 公司分红维持30%左右,股息率(TTM)7.6%,PB 0.4,对应2024年PE 4倍[1] - 公司盈利预测自46.74/49.23亿港元下调至44.68/45.64亿港元,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46.97亿港元,维持“买入”评级[1] - 公司有望迎来估值修复,风险提示包括应收账期延长、资本开支超预期上行、资产减值风险等[1] 数据展示 - 光大环境2026年预计净利润为5632.34百万港元[2] - 光大环境2026年预计每股净资产为11.99港元[2] - 光大环境2026年预计ROIC为4.86%[2] - 光大环境2026年预计ROE为8.77%[2] - 光大环境2026年预计毛利率为47.69%[2] - 光大环境2026年预计销售净利率为15.94%[2] - 光大环境2026年预计资产负债率为62.02%[2] - 光大环境2026年预计收入增长率为0.16%[2] - 光大环境2026年预计净利润增长率为2.93%[2] - 光大环境2026年预计P/E为3.98[2]
2023年报点评:自由现金流拐点将在2024年出现
国泰君安· 2024-03-28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320.90亿港元,同比下降14%[2] - 公司2023年归属净利润44.29亿港元,同比下降4%[2] - 公司2023年建造收入同比下滑42%[3] - 公司2023年运营收入同比增加2%[3] - 公司2023年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4.55pct至43.04%[3] 未来展望 - 公司2024年自由现金流拐点预计将会出现[4] - 公司分红或有望提升,股息率TTM为8.07%[4] 评级 - 公司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13] - 公司根据市场表现分为增持、谨慎增持、中性和减持[1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光大环境(0257)公司提供了海外当地市场指数的相关信息[14] - 光大环境(0257)公司包括亚洲、美洲、欧洲和澳洲的指数名称[14]
光大环境(0025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12:03
公司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度全年收入为港币32,090,207,000元,较去年下降14%[1] - 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港币12,827,961,000元,与去年相比保持稳定[1] - 權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港币4,429,160,000元,较去年下降4%[1] - 末期股息每股8.0港仙,全年股息每股22.0港仙[1] - 本年度盈利为5,297,151港币,较去年略有下降[2] - 除税前盈利为4,138,122港币千元,较二零二二年的3,936,061港币千元增长[31] - 二零二三年股息总额为1,351,455港币千元,较二零二二年的1,474,314港币千元减少[33] - 二零二三年每股基本盈利为4,429,160,000港币,较二零二二年的4,601,939,000港币略有下降[34] - 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手持现金达港幣86.33億元,财务状况健康[54] 公司财务报告 - 本公司二零二三年度全年业绩初步公告并非法定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但数据来源于财务报表[8] - 核数师对本集团二零二三年及二零二二年财务报表发表无保留意见[9] - 本集团首次采纳了新订和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0][11] 公司业务分部 - 本集团按业务种类划分为四个分部,包括环保能源、环保水务、绿色环保和其他[12] - 环保能源分部通过建造和运营各种环保项目赚取收益[13] - 环保水务分部通过建造、改造和运营污水处理厂等项目赚取收益[14] - 绿色环保分部通过建造和运营生物质利用、风力发电等项目赚取收益[15] - 其他分部通过环保技术研发、提供环境相关技术服务等赚取收益[16] 公司资产负债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42,029,678港币,较去年略有下降[4] - 流动资产总额为47,153,146港币,较去年有所增加[4] - 流动负债总额为41,184,880港币,较去年略有下降[5] - 權益总额为65,523,221港币,较去年有所增加[5] 公司运营情况 - 公司业务覆盖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海外市场包括德国、波兰、越南和毛里求斯[66] - 公司持续优化运营管理体系,降低运营成本,推进运营数字化转型[71] - 公司在环保方面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处理生活垃圾、危固废和农林废弃物数量庞大,提供大量绿色电力[77][79] - 公司在社会责任方面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推动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有216个环保项目参与到公众开放工作中[81] - 公司在业务经营和社会责任方面获得多项国内外殊荣,包括连续多年蝉联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首和中国固废十大影响力企业榜首等[82][83]
光大环境深度:聚焦高质量发展,垃圾焚烧旗舰企业将迎价值重估
长江证券· 2024-03-24 00:00
公司运营情况 - 公司垃圾焚烧运营产能13.01万吨/日,位居行业第一[2] - 公司转型高质量发展,运营收入占比不断提升,盈利能力逐渐增强[2] - 公司2024年存量国补加快兑付及绿证引入,资产信用状况有望改善[3] - 公司自由现金流有望在2024年转正,投资减缓,存量项目投运造血[8] - 公司30%的分红比例有望持续提升,股息率提升至7.72%[9] 业绩展望 - 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37/40.53/41.34亿港元,同比变动分别为-12.3%/0.4%/2.0%[10] - 公司PE估值为4.73x、4.71x、4.62x,2023-2025年自由现金流分别为-3.86/27.92/47.18亿港元[10]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表现可分为黄金发展期、震荡波动期和政策调整期三个阶段[12] - 公司资产信用有望改善,预计后续资本开支减少,资产负债率继续下行[12] 行业趋势 - 全国垃圾焚烧规模持续上行,城市垃圾焚烧量预计稳中有升[147] - 垃圾焚烧行业项目量增速下行,整体资本开支需求持续减少[148] 环保能源业务 - 公司的环保能源板块主要涵盖垃圾发电、餐厨垃圾处理及污泥处理等10种业务[57] - 公司垃圾焚烧项目总产能14.57万吨/日,已投运产能13.13万吨/日,复合增速26.8%[57] 环保水务业务 - 公司环保水务板块主要集中在山东和江苏,截至2023H1,山东有53个污水处理项目,处理能力达265.5立方米/日,其中一级A项目占比76%[71] 绿色环保业务 - 绿色环保综合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分别在20.9%和4.3%[113] - 绿色环保2020年运营收入首次超过建造收入,占比达52%,但后期受补贴退坡政策影响,建造收入逐年下滑[105]
光大环境(0025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9 16:33
财务数据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162.9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14.49亿港元下降24%][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73.76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0.48亿港元增长5%][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27.85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8.11亿港元下降1%][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894.2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05.98亿港元下降1%][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1234.8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79.99亿港元下降4%][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483.99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73.74亿港元增长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162.97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下降24%,运营服务收益95.39亿港元与2022年上半年相若,建造服务收益40.70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下降55%,运营、建造服务及财务收入分别占总收益的59%、25%及16%][17][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EBITDA为73.76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长5%,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27.85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下降1%,每股基本盈利为45.34港仙,较2022年上半年下降1%][17] - [公司董事会宣布向股东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14.0港仙,2022年为每股15.0港仙][23][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为1894.23亿港元,净资产为659.41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为7.879港元,较2022年底上升2%][1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65%,较2022年底的67%下跌2个百分点][1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88.71亿港元,较2022年底减少25%,其中约98%为港币及人民币][1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偿还计息借贷总额约为933.60亿港元,与2022年底相若,其中约77%为人民币贷款][1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融资额度为1018.31亿港元,其中242.27亿港元尚未动用][1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抵押资产及附属公司股权账面净值总额约为1043.95亿港元][1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为建造合约而订约的采购承担为44.44亿港元][1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财务担保下的最高负债金额为6.33亿港元][131][133] 公司发展战略与管理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明确两大发展方向,聚焦三大业务领域][13] - [公司持续巩固传统业务,在新业务领域取得突破,实施轻重资产平衡发展理念][13] - [公司进一步规范企业管理,优化收入结构,降本增效措施见效][13] - [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赋能各项工作,提升技术管理和数字化管理水平][13] - [公司将推进四个转变,强化六大支撑,朝做优做强转型][123][125] 融资情况 - [公司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打造长短兼备融资工具组合,加大应收账款回收力度,与银行磋商获新额度,获国家资金补助1.29亿元人民币,截至2023年6月30日手持现金88.71亿港元,负债水平合理,财务状况健康][18][19] - [2023年3 - 5月公司及子公司进行多项融资安排,发行规模总计70亿元人民币,用途包括偿还债务、补充营运资金、投资建设环保项目等][21][23] - [2023年7月13 - 14日光大水务发行第二期中期票据,本金15亿元,年利率2.97%,用于补充子公司营运资金和偿还计息债项][120] - [2023年8月21 - 22日光大水务发行第三期中期票据,本金10亿元,年利率2.82%,用于补充子公司营运资金][120] 业务布局与项目进展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业务覆盖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的220多个市县,海外市场布局德国、波兰、越南和毛里求斯;投资落实环保项目578个,总投资约1580.44亿元;旗下有188个垃圾发电项目,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5.72万吨][2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投资落实25个新项目并签署1份补充协议,总投资约31.22亿元,涉及垃圾发电等领域;承接轻资产业务合同总额约20.14亿元][26][27] - [公司首次以EPCO模式落实多个环保项目,在贵州大方县、山东莘县等县域市场落实新业务;签署多个垃圾发电协同类项目;签署四川马尔康项目,首次向外部客户提供自研小吨位生活垃圾机械炉排炉;与60多个地方政府、企业单位开展交流][28] - [2023年上半年新增项目主要设计处理及供应规模:生活垃圾2000吨/日、餐厨及厨余垃圾775吨/日、生物质原材料50000吨/年、水处理180000立方米/日、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2.5兆瓦][30] - [运营管理方面,环保能源提升入厂垃圾吨发电量,30多个项目拓展对外供热业务,垃圾入厂量和发电量同比增长;环保水务推进“厂内光伏”试点降低成本;绿色环保试点新危废处理技术提高产能利用率和降低成本][31][33] - [工程建设方面,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运项目21个、建成完工项目3个、完工并交付环境修复服务2个、新开工项目35个、新执行环境修复服务4项][32][33] - [环保能源是集团核心业务板块,截至2023年6月30日,投资落实项目274个,总投资约959.95亿元,承接2个委托运营项目、2个EPCO项目及其他轻资产业务,项目设计规模为年处理生活垃圾53,162,250吨、年上网电量17,825,554,700千瓦时、年处理餐厨及厨余垃圾3,169,295吨、年处理污泥503,700吨及年处理医疗废物20,258吨][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环保能源垃圾发电投运项目148个,设计处理规模47,906,250吨/年;在建项目8个,设计处理规模3,522,250吨/年][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环保能源垃圾发电协同投运项目74个,设计处理规模3,907,015吨/年;在建项目17个,设计处理规模1,030,760吨/年][56] - [2023年上半年,环保能源业务扩张稳步推进,投资落实17个新项目,总投资约17.22亿元,新承接2个EPCO项目及其他轻资产业务,总合同价值约6.48亿元][59] - [新获项目贡献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2,000吨、设计日处理餐厨及厨余垃圾能力775吨、设计年蒸汽供应能力468,340吨][59] - [2023年上半年环保能源投资17个新项目,总投资约17.22亿元,新承接2个EPCO项目及其他轻资产业务,合同总额约6.48亿元][60] - [2023年上半年环保能源13个项目建成投运,日处理生活垃圾3050吨、餐厨及厨余垃圾1305吨;18个项目开工建设,日处理生活垃圾2900吨、餐厨垃圾1268吨][61][6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持有光大水务72.87%的权益,光大水务投资166个项目,总投资约307.65亿元][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光大水务项目设计规模为年处理污水22.860315亿立方米、年供中水1.15194亿立方米、年供水3.1025亿立方米、年处置污泥79.39万吨][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光大水务投运项目139个,设计处理规模21.942705亿立方米/年;在建项目15个,设计处理规模3.0295亿立方米/年][68] - [2023年上半年光大水务获得5个项目并签署1个补充协议,总投资约11.63亿元,新承接2个EPCO项目及其他轻资产业务,合同总值约10.1亿元][69] - [2023年上半年光大水务新获项目设计日处理污水16.5万立方米、日供中水1.5万立方米][69] - [2023年上半年光大水务取得5个项目及签署1份补充协议,总投资约11.63亿元,新承接2个EPCO项目及其他轻资产业务,对外合同总额约10.1亿元,新增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65,000立方米、日供中水15,000立方米][70] - [2023年上半年光大水务4个项目建成投运、3个项目建成完工,设计日水处理规模130,000立方米,9个项目开工建设,设计日水处理规模40,000立方米][72][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光大水务5个光伏试点项目投入运行,光伏设施总装机容量9.01兆瓦,预计每年可提供绿色电量510万千瓦时][73][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持有光大绿色环保69.7%的权益,光大绿色环保投资落实132个项目,总投资约304.4亿元][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光大绿色环保太阳能项目中20个投运,设计装机规模35.44兆瓦,2个在建,设计装机规模30.99兆瓦][81] - [2023年上半年,光大绿色环保取得3个新项目,总投资约2.38亿元,新承接4个环境修复服务,合同总额约0.92亿元,新增设计规模为年处理生物质原材料50,000吨,光伏装机容量32.5兆瓦][82] - [2023年上半年,光大绿色环保4个项目建成投运,新增设计年处理生活垃圾182,500吨、年处置危固废266,000吨和光伏装机容量2.39兆瓦,2个环境修复服务完工交付][84] - [光大绿色环保4个项目建成投运,设计规模为年处理生活垃圾18.25万吨、年处置危固废26.6万吨,光伏项目装机容量2.39兆瓦;2个环境修复服务完成交付;1个项目开工建设,设计规模为年处理生活垃圾14.6万吨;4个环境修复服务项目开始提供服务][86] 业务运营数据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处理生活垃圾2563.4万吨、危固废18.6万吨、农林废弃物375万吨,污水处理量达8.45823亿立方米,垃圾发电厂渗滤液处理量为565.3万立方米,提供绿色电力129.86亿千瓦时,节约标煤519.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89.4万吨,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40.7万吨][38] - [自2005年首个环保项目投运以来,公司累计处理生活垃圾2.43559亿吨、危固废195.7万吨、农林废弃物3853.9万吨,污水处理量达155.78385亿立方米,垃圾发电厂渗滤液处理量为5288.2万立方米,提供绿色电力1184.72亿千瓦时,节约标煤4738.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4961亿吨,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618.3万吨][41] - [2023年上半年环保能源EBITDA为47.26705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下降5%;集团应占净盈利为27.25376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下降1%][62][63] - [2023年上半年环保能源垃圾处理量2386.5万吨,同比增长8%;上网电量126.2万兆瓦时,同比增长32%;其他数据也有5%的增长][65] - [2023年上半年,集团环保水务板块EBITDA为12.8968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21%,贡献集团应占净利润4.59246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21%][75][77] - [2023年上半年环保水务污水处理量为845,823千立方米,较2022年上半年增长1%][76] - [绿色环保板块EBITDA为12.81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下降4%,应占净盈利为1.96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下降34%][88][89] - [2023年上半年垃圾处理量176.9万吨,同比增长3%;生物质原材料处理量375万吨,同比下降12%;危固废蒸汽供应量18.6万吨,同比下降17%;蒸汽供应量140万吨,同比增长19%;上网电量323.7万兆瓦时,同比增长3%][92] 公司荣誉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获“2022环保行业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单”榜首][45] - [2023年上半年,光大水务连续第六年入选中国“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榜单][45] - [2023年上半年,光大绿色环保获评“环保优秀企业”][4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江西吉安垃圾发电项目工程获得“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4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第六次获纳入《可持续发展年鉴》,首次获纳入《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4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越南芹苴垃圾发电项目获评“2022年越南可持续能源发展企业”][47] - [集团海南儋州垃圾发电项目获评2021 - 2025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49] - [集团山东平度、日照垃圾发电项目及淄博危废综合处理项目获评2023年山东省「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49] - [集团湖南益阳、湘阴垃圾发电项目获评「2023年湖南省十佳生态环境教育基地」][49] - [集团连续九年获年度责任品牌奖][49] - [集团多个项目获地方生态环境、住建、水利等部门相关荣誉][49][51] 科技创新 - [研究院聚焦生活垃圾处理等重点领域,是集团核心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平台][94][95] - [2023年上半年集团与青岛理工大学共建“工程技术中心”][95] - [垃圾焚烧发电厂节能增效技术方案在苏州项目应用][98] - [新型烟气再
光大环境(00257)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9 12:01
财务报表准则和审计 - 本公司财务报表采用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布的新订和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7] - 核数师对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财务报表作出无保留意见[10] - 本集团首次采纳了多项新订和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但对业绩和财务状况没有重大影响[11] 经营分部及收入来源 - 本集团分为环保能源项目建造及运营、环保水务项目建造及运营、绿色环保项目建造及运营和其他四个经营分部[12] - 环保能源项目主要通过建造和运营垃圾发电厂、沼气发电厂等项目赚取收益[13] - 环保水务项目主要通过建造、改造和运营污水处理厂、供水等项目赚取收益[14] - 绿色环保项目主要通过建造和运营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光伏发电项目等赚取收益[15] - 其他分部主要通过研发环保技术、提供环境相关技术服务等方式赚取收益[16] 财务表现和资产情况 - 本集团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盈利为335,137港币千元,较上年同期324,572港币千元增长[28] - 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商誉耗损已计入综合损益表中的其他收入及损失净额[30] - 本集团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财务费用为1,509,945港币千元,较上年同期1,481,788港币千元增长[31] - 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本集团合约资产中非流动部分为95,478,520港币千元,流动部分为13,312,444港币千元[35] 环保项目和投资情况 - 公司旗下环保能源业务共投资落实项目274个,总投资约959.95亿人民币[72] - 公司环保能源垃圾发电项目中,投运项目有148个,设计处理规模为47,906,250吨/年[74] - 公司环保能源垃圾发电协同项目中,投运项目有74个,设计处理规模为3,907,015吨/年[74] 环保和企业治理 - 本集团垃圾发电项目的设计和运营符合国家环境规范和标准,煤气在线监测指标日均值优于欧盟工业排放指令[137] - 董事会奉行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规范管理的管理理念,重视企业治理对公司长远发展的重要性[139] - 公司在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等方面获得多项国内外殊荣,包括连续第九年获得年度责任品牌奖[69]
光大环境(00257)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6 16:34
公司概况 - 光大环境是中国最大环境企业、亚洲领先环保企业和全球最大垃圾发电投资运营商[2] - 光大环境的主要业务涵盖垃圾发电、生物质综合利用、危废及固废处理、新能源等领域[4] - 光大环境在中国境内外拥有业务覆盖220个城市,包括德国、波兰、越南和毛里求斯等海外市场[5] 财务表现 - 2022年公司收入为37,321,229港币,同比下降25%[12] - 2022年公司EBITDA为12,841,787港币,同比下降15%[12] - 2022年公司净资产为190,597,798港币,同比下降5%[12] - 公司股东权益回报率为9.28%,同比下降4.77个百分点[12]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74.91港仙,同比下降32%[12]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67%,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12] - 公司流动比率为107%,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12] 融资与荣誉 - 2022年公司发行了15亿人民币的永续中期票据,认购倍数为2.38倍,创下中国外国发行人发行的永续中期票据的历史最低利率[17] - 公司获得了亚洲开发银行颁发的“蓝色海洋奖”,表彰其有效的固体废物管理方法[17] - 公司连续第二年入选《财富》中国500强榜单[18] - 中国光大环境集团在2022年连续第七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19] - 中国光大环境集团在2022年连续第四年稳居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首[19] - 中国光大环境集团在2022年连续第十二年位居中国固废十大影响力企业榜首[19] - 中国光大环境集团在2022年获得385项专利,创下近年历史新高[33] 业务拓展与项目投资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在中国26个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的220个城市、县区设有业务,海外业务市场包括德国、波兰、越南和毛里求斯,共投资落实564个环保项目,总投资约1576.75亿元人民币[78] - 本集团在2022年投资并落实了39个新项目(包括收购项目)和1份现有项目的补充协议,总投资约55.46亿元人民币,涉及垃圾发电、餐厨及厨余垃圾处理等垃圾发电协同业务、市政污水及工业废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光伏发电等领域[80] - 2022年新增项目的主要设计处理和供应能力包括家庭垃圾处理量为4,900吨/日,食品和厨房垃圾处理量为1,248吨/日,危险固体废物处理量为1,500吨/年,蒸汽供应量为812,100吨/年,水处理量为187,500立方米/日[83] 环保成就与荣誉 - 公司在减少污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22年处理的生活垃圾量为48,968,000吨,处理的危险固体废物量为431,000吨,处理的农林废弃物量为8,186,000吨,处理的废水量为1,770,260,000立方米[94][95][96][97] - 公司在2022年持续推进降碳工作,完成了多项与碳排放相关的任务,包括监测方法的制定、碳核算模型的优化、低碳项目的推进等[104][107] - 公司在2022年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积极推动环保,包括开展线上线下公开活动、参与重要环保节日等,引导社区关注可持续发展议题,促进项目与当地社区的融合[105][108] - 公司在2022年获得多项国内外荣誉,包括在经营管理、科技研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认可,如连续四年蝉联“2022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首、连续第二年入选《财富》中国500强等[110] - 光大水务首次获颁“东盟优质资产上市公司奖”[111] - 光大绿色环保获得“企业管治奖”[111] - 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入选第四批“小巨人”企业名单[111] - 200吨/日快装式小型炉研发项目获得发展改革委示范项目评定[111] - 精准环保二噁英防控技术研究获得环保科技奖二等奖[111] 环保能源业务 - 环保能源业务涵盖垃圾发电、餐厨及厨余垃圾处理等领域[1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环保能源共投资落实项目258个,总投资约944.00亿人民币[115] - 光大集团将生态资源与环境规划板块并入环保能源,完善垃圾发电产业链布局[116] - 环保能源年处理生活垃圾5243.2250万吨,年上网电量约17736.4347亿千瓦时[117] - 光大集团海南儋州垃圾发电项目获得2022-2023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112] - 2022年,環保能源的EBITDA为港币90,563,010,000元,较2021年下降11%[128] - 2022年,環保能源的净利润为港币50,657,350,000元,较2021年下降15%[129] - 2022年,環保能源的垃圾处理量为45,511,000吨,较2021年增长12%[130] - 2022年,環保能源的餐厨及厨余垃圾、污泥处理量为1,775,000吨,较2021年增长98%[130] - 2022年,環保能源的上网电量为15
光大环境(00257)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0 12:05
财务数据对比 - [2022年收益为373.21亿港元,较2021年的498.95亿港元下降25%][2] - [2022年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128.42亿港元,较2021年的150.27亿港元下降15%][2] - [2022年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46.02亿港元,较2021年的68.04亿港元下降32%][2] - [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9.0港仙,2021年为每股15.0港仙;2022年全年股息每股24.0港仙,2021年为每股34.0港仙][2] - [2022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74.91港仙,2021年为110.76港仙][3] - [2022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446.12亿港元,2021年为1510.06亿港元][6] - [2022年流动资产总额为459.86亿港元,2021年为492.30亿港元][6] - [2022年流动负债总额为428.13亿港元,2021年为397.68亿港元][7] - [2022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851.86亿港元,2021年为961.25亿港元][7] - [2022年资产净额为625.99亿港元,2021年为643.42亿港元][7] - [来自外界客户的须报告分部收益2022年为37,321,229千港元,2021年为49,895,384千港元][17] - [须报告分部盈利(经调整的EBITDA)2022年为9,056,301千港元,2021年为10,225,664千港元][20] - [来自集团外界客户的须报告分部盈利2022年为13,340,046千港元,2021年为15,202,217千港元][22] - [综合除税前盈利2022年为7,262,947千港元,2021年为10,320,591千港元][24] - [须报告分部资产2022年为191,634,018千港元,2021年为185,812,618千港元][27] - [综合资产总额2022年为200,235,628千港元,2021年为190,597,798千港元][27] - [须报告分部负债2022年为108,239,317千港元,2021年为100,761,151千港元][27] - [综合负债总额2022年为135,893,406千港元,2021年为127,998,905千港元][27] - [2022年香港地区来自外界客户收益为5,709千港元,中国其他地区为36,669,710千港元][29] - [2022年收益总额为3.73亿港元,较2021年的4.99亿港元有所下降][31] - [2022年其他收益、其他收入及收益╱(亏损)净额总额为亏损12.25万港元,2021年为盈利29.43万港元][33] - [2022年财务费用为348.83万港元,较2021年的307.94万港元有所增加][35] - [2022年除税前盈利相关的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成本有不同程度变化,如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64.62万港元,2021年为50.72万港元][36] - [2022年研究及开发成本为12.25万港元,较2021年的12.15万港元略有增加][36] - [2022年雇员福利开支(不包括董事酬金)为393.61万港元,2021年为395.61万港元][36] - [2022年汇兑净差额为37.01万港元,2021年为 - 239港元][36] - [2022年税项开支总额为174.80万港元,较2021年的220.02万港元有所下降][38] - [2022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46.02亿港元,2021年为68.04亿港元,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均为61.43亿股][40] - [2022年中期股息为9.21亿港元,拟派末期股息为5.53亿港元,2021年分别为11.67亿港元和9.21亿港元][39] - [2022年合约资产总额为109.43亿港元,2021年为113.88亿港元][41] - [2022年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总额为23.58亿港元,2021年为24.22亿港元][44] - [2022年应收合营企业款项为2260.5万港元,2021年为994.8万港元][44] - [2022年应收联营公司款项为1539.7万港元,2021年为1734.3万港元][44] - [2022年应收非全资附属公司之关联公司款项为1396.3万港元,2021年为1421.1万港元][44] - [2022年应收账款逾期金额为10.43亿港元,2021年为7.29亿港元][48] - [2022年应收账款为52.12657亿港元,2021年为32.99533亿港元][49] - [2022年向当地政府机关垫款为2098.5万港元,2021年为2594.1万港元][50] - [2022年提供给非全资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贷款为2597.1万港元,2021年为2711.5万港元][50] - [2022年应付账款为1.6251484亿港元,2021年为2.0031592亿港元][51] - [2022年应付账款中不多于六个月的为1.2548564亿港元,2021年为1.7013449亿港元][52] - [2022年应付账款中超过六个月的为3702.92万港元,2021年为3018.143万港元][52] - [2022年建造工程应付款项为110.96878亿港元,2021年为143.54194亿港元][52] - [2022年应付联营公司账款为481.6万港元,2021年为1297万港元][52] - [2022年应付非全资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账款为7103.1万港元,2021年为8575.8万港元][52] - [2022年公司收益为373.21亿港元,较2021年下降25%][56] - [2022年公司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128.42亿港元,较2021年下降15%][56] - [2022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46.02亿港元,较2021年下降32%][56] - [2022年运营服务收益为188.12亿港元,较2021年增长5%;建造服务收益为131.58亿港元,较2021年下降51%][56] - [2022年集团综合收益为373.21亿港元,较2021年下降25%;综合毛利为143.65亿港元,较2021年下降13%;综合毛利率约38%,较2021年增加5%;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128.42亿港元,较2021年下降15%;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46.02亿港元,较2021年减少32%;每股基本盈利为74.91港仙,较2021年下降35.85港仙][9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为1905.98亿港元,净资产为625.99亿港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资产净值为7.712港元,较2021年年底减少9%][10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67%,较2021年年底下降1个百分点][10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现金及银行结余117.83亿港元,较2021年底减少38.22亿港元,大部分为港币及人民币,占比约98%][10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尚未偿还贷款总额为947.25亿港元,较2021年底减少44.01亿港元,贷款主要以人民币为单位,占总数约70%][102] 财务报表编制 - [公司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准则等编制,以港币呈列,价值调至最接近千元数][8] - [本年度财务报表首次采纳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重大影响][10] 业务分部情况 - [集团业务分为环保能源、环保水务、绿色环保项目建造及运营和其他四个须报告分部][11][12] - [集团因组织架构重新界定业务分部,部分“其他”分部财务资料重分类至“环保能源项目建造及运营”分部][13] - [用于报告分部盈利的方式为“经调整的EBITDA”,集团盈利会就无明确归于任何分部的项目作进一步调整][12] - [管理层除获提供分部业绩资料外,还获提供收益及各分部运营时使用的非流动分部资产的折旧、摊销及增置资料][12] 业务布局与项目进展 - [业务布局已拓展至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220个市县区,海外布局德国、波兰、越南和毛里求斯;投资落实环保项目564个,总投资约1576.75亿元;旗下环保能源及绿色环保板块落实垃圾发电项目185个,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达15.52万吨][59] - [2022年投资落实39个新项目(含收购项目)及1份现有项目的补充协议,总投资约55.46亿元;承接各类轻资产业务,合同总额约24.30亿元][59] - [2022年新增项目主要设计处理及供应规模:生活垃圾4900吨/日、餐厨及厨余垃圾1248吨/日、危固废1500吨/年、蒸汽供应812100吨/年、水处理187500立方米/日][60] - [2022年建成投运项目39个、建成完工项目1个;完工并交付环境修复服务7个、EPC项目12个;新开工项目44个(含EPC项目)及新执行环境修复服务8项][60] - [截至2022年底,集团持有光大水务72.87%权益,光大水务投资落实项目161个,总投资约296.03亿元,设计规模年处理污水22.258065亿立方米等][79] - [2022年光大水务取得10个项目,总投资约13.09亿元;承接轻资产服务合同总额约5.95亿元,新增设计规模日处理污水11.1万立方米等][80] - [2022年光大水务3个项目建成投运、2个建成完工,设计日水处理规模19万立方米;5个项目开工建设,设计日水处理规模15万立方米][80] - [截至2022年底,集团持有光大绿色环保69.7%权益,光大绿色环保投资落实项目140个,总投资约330.5亿元,设计规模年处理生物质原材料808.98万吨等][83] - [2022年光大绿色环保光伏投运项目19个,装机规模33.05兆瓦;在建项目3个,装机规模9.6兆瓦][84] - [2022年光大绿色环保取得4个新项目及1份补充协议,总投资约3.5亿元;承接8个环境修复服务项目,合同总额约2.44亿元,新增设计规模年处置生活垃圾14.6万吨等][84] - [2022年光大绿色环保7个项目建成投运,设计规模年处置危固废38万吨、光伏装机1.387兆瓦;8个项目开工建设,设计规模年处理生活垃圾36.5万吨、光伏装机10.99兆瓦][84] 业务运营成果 - [2022年生活垃圾处理量4896.8万吨,提供绿色电力247.62121亿千瓦时;危固废处理量43.1万吨;农林废弃物处理量818.6万吨,相当于节约标煤990.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46.3万吨][63] - [2022年污水处理量17.7026亿立方米,垃圾发电厂渗滤液处理量1135.7万立方米,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82.4万吨][63] - [累计生活垃圾处理量达2.17925亿吨,提供绿色电力1054.8615亿千瓦时,可供8790.5万个家庭一年使用,节约标煤4219.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906.7万吨][64] - [累计危固废处理量177.1万吨,农林废弃物处理量3478.9万吨,污水处理量147.32562亿立方米,减少COD排放577.6万吨,垃圾发电厂渗滤液处理量4722.9万立方米][64] - [2022年环保能源垃圾处理量4551.1万吨,同比增长12%;餐厨及厨余垃圾及污泥处理量177.5万吨,同比增长98%;上网电量1511.486亿兆瓦时,同比增长14%][78] - [2022年环保能源垃圾发电项目平均每噸入爐垃圾發電量约470千瓦时,综合厂用电率约16%][77] - [2022年环保能源贡献除利息等前盈利90.56301亿港元,较2021年下降11%,贡献集团应占净盈利50.65735亿港元,较2021年下降15%][77] - [2022年光大水务旗下8个污水处理厂获批上调水价,幅度3% - 39%,环保水务板块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21.78925亿港元,同比降4%,应占净盈利7.31431亿港元,同比降18%][82] - [2022年环保水务污水处理量177万千立方米,同比增长4%][82] - [绿色环保板块2022年贡献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22.34378亿港元,较2021年下降24%;贡献应占净盈利2.90267亿港元,较2021年下降67%][85]
光大环境(00257)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8-31 16:30
财务业绩 - 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214.49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64.95亿港元下降19%[8] - 2022年上半年EBITDA为70.48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81.98亿港元下降14%[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28.11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8.87亿港元下降28%[8] - 2022年上半年股东资金回报率为5.51%,较2021年同期的8.22%下降3个百分点[8]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45.76港仙,较2021年同期的63.28港仙下降28%[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2000.12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002.36亿港元下降0.11%[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1339.38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358.93亿港元下降1%[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503.47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17.77亿港元下降3%[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资产净值为8.196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429港元下降3%[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67%,较2021年12月31日的68%下降1个百分点[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214.49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19%[1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70.48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14%[1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应占盈利28.11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28%[1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45.76港仙,较2021年同期下降28%[16] - 2022年上半年环保能源、绿技和环保水业务总收益208.45亿港元,建造服务收益88.35亿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下降44%,运营服务收益92.11亿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上升17%[17] - 建造服务、运营服务和财务收入分别占总收益的43%、44%和13%[17] - 公司获得国家各类资金补助达人民币1.84亿元[1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手持现金达147.13亿港元[17] - 运营服务收益在总收益中占比大幅上升,融资渠道进一步多元化,融资成本控制良好,资金充裕,各项财务指标健康[14] - 公司宣布向股东派发2022年上半年中期股息每股15.0港仙,2021年同期为每股19.0港仙[2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为2000.12亿港元,净资产为660.74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为8.196港元,较2021年底下跌3%[11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67%,较2021年底的68%下跌1个百分点[11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47.13亿港元,较2021年底减少6%,约98%为港币及人民币[11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未偿还计息借贷总额约为995.38亿港元,与2021年底相若,贷款约65%为人民币[11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银行融资额度为1204.92亿港元,其中345.69亿港元尚未动用[118] - 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214.49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64.95亿港元[195]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盈利为59.17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73.53亿港元[195]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盈利为43.26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59.84亿港元[195] - 2022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45.76港仙,2021年同期为63.28港仙[19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盈利334275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604213千港元[19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其他全面亏损(已扣除税项)为399349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939821千港元[19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65074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544034千港元[19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50424922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51005969千港元[19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49586875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9229659千港元[199] - 2022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为175369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81512千港元[199] - 2022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8691871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8921701千港元[199] - 2022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为966325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09094千港元[199] - 2022年6月30日商誉(9附注)为9833565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112307千港元[199] - 2022年6月30日无形资产为31341547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0474870千港元[199] 业务布局与项目进展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业务覆盖国内25个省(市)等超210个地区,海外布局4个国家;落实环保项目540个,总投资约1540.77亿元[23] - 集团旗下环保能源、绿色环保板块共有垃圾发电项目178个,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51,200吨[23] - 2022年上半年,集团签署14个新项目,总投资约17.57亿元;承接项目合同总额约1.61亿元[24] - 2022年上半年新增项目主要设计处理及供应规模:生活垃圾900吨/日、餐厨垃圾990吨/日、危固废1500吨/年、水处理101,500立方米/日[26] - 2022年上半年建成投运项目20个、建成完工项目3个,完工并交付环境修复服务2个、EPC项目3个,新开工项目27个及新执行各类服务5个[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环保能源投资并持有237个项目,总投资约910.20亿元,承接1个O&M项目和5个EPC项目,年处理生活垃圾50972250吨,预计年上网电量17159380763千瓦时,年处理餐厨及厨余垃圾2573250吨,年处理污泥394200吨[53][54] - 2022年上半年,环保能源取得7个新项目,总投资约11.50亿元,新增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500吨、日处理餐厨垃圾990吨[57][58] - 回顾期内,环保能源17个项目建成投运,总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0650吨,日处理餐厨垃圾400吨;13个项目开工建设,总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2050吨,日处理餐厨垃圾640吨[60][6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持有光大绿色环保69.7%的权益[6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光大绿色环保投资并持有141个项目,总投资约331.20亿元,设计规模为年处理生物质原材料808.98万吨、年处理生活垃圾421.575万吨、年处置危固废294.3376万吨,预计年上网电量69.92190013亿千瓦时、年供蒸汽522.3263万吨[69] - 2022年上半年光大绿色环保取得4个新项目,总投资约2.29亿元,承接2个环境修复服务,合同总额约7785万元[72][73] - 2022年上半年光大绿色环保2个项目建成投运、2个建成完工,7个项目开工建设,3个环境修复服务开始提供修复工程[7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持有光大水务72.87%的权益[8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光大水务落实项目153个,总投资约286.54亿元,承接4个EPC项目及5个委托运营项目[8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光大水务设计规模为年处理污水22.014975亿立方米、年供中水10241.9万立方米、年供水3.1025亿立方米[80] - 2022年上半年光大水务取得2个项目,总投资约3.61亿元,承接2个委托运营项目[83][84] - 2022年上半年光大水务新增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7万立方米、日供中水3万立方米、日处理渗滤液1500立方米[83][8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光大绿色环保投运项目32个,在建项目7个;光大水务投运项目132个,在建项目13个[71][83] - 环保水务板块1个项目建成投运,设计日水处理规模40,000立方米;3个项目开工建设,设计日水处理规模20,000立方米[86] - 装备制造签署9份外销合同,外销设备8台套,外销成套设备合同总金额达1.54亿元;净水器产品销售进展良好[89] - 装备制造启动11个项目供货服务,分布于10个省市自治区;完成11台套炉排炉生产,日处理垃圾5,300吨;完成54台套成套设备供货[89] - 装备制造签署46份外销售后服务合同,合同总金额达2121万元;2022年上半年提供115个售后服务项目,其中内部81个,外部34个[89] - 生态资源取得江苏盐城再生资源项目、苏州吴江七都镇公厕运维服务,中标山东济南槐荫区餐厨垃圾收运项目[93][95] - 生态资源在安徽、江苏、湖北、贵州、云南等省份密切跟踪垃圾分类、环卫一体化业务机会[93][95] - 光大照明签署3个EPC模式节能照明项目,合同金额约1680万元,签署35个照明产品直销合同,金额约455万元[97] - 光大照明2个EPC项目完工交付,3个EPC项目有序开工,智慧产业园建成[100] - 环境规划板块以环境设计院为平台,签署多个领域服务合同,合同总额约9300万元[113] - 环境设计院开展多个环保领域新技术学习与应用,在新疆石河子垃圾发电项目首次独立开展钢结构设计[113] 业务运营成果 - 绿色科创板块完成集团2021年498万吨温室气体减排量的校核工作[30] - 2022年上半年线下公众开放活动共接待国内外各界参观考察人士约1.5万人次[31] - 处理生活垃圾2389.2万吨,产生绿色电力122.66122亿千瓦时,可供1022.2万个家庭一年使用,相当于节约标煤490.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78.7万吨[34] - 处理危固废22.3万吨[34] - 处理农林废弃物426.6万吨[34] - 处理污水8.40525亿立方米,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40.5万吨[34] - 处理垃圾发电厂渗滤液516.8万立方米[34] - 生活垃圾处理量为192,849,000吨,危固废处理量为1,563,000吨,农林废弃物处理量为30,869,000吨,污水处理量为13,802,827,000立方米,垃圾发电厂渗滤液处理量为41,040,000立方米[37] - 处理垃圾等产生绿色电力92,990,151,000千瓦时,可供77,492,000个家庭一年使用,相当于节约标煤37,196,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3,142,000吨,减少COD排放5,357,000吨[37] - 2022年上半年,环保能源垃圾发电项目平均每吨垃圾焚烧发电量约470千瓦时,综合厂用电率约15%[61] - 回顾期内,环保能源贡献EBITDA为49.06602亿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下降11%;贡献本集团应占净利润为27.43173亿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下降17%[64][67] - 2022年上半年,环保能源垃圾处理量2217.5万吨,较2021年上半年增长19%;餐厨及厨余垃圾处理量44.6万吨,较2021年上半年增长38%;上网电量754.4469亿兆瓦时,较2021年上半年增长21%[66] - 2022年上半年绿色环保板块EBITDA为13.34647亿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下降18%,归属集团净利润为2.96369亿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下降41%[75][76] - 2022年上半年垃圾处理量171.7万吨,生物质原材料处理量426.6万吨,危固废处置量22.3万吨,蒸汽供应量117.2万吨,上网电量313.3233万兆瓦时,较2021年上半年分别增长3%、14%、94%、11%、3%[78] - 环保水务板块EBITDA为10.67376亿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下降2%;贡献集团应占净利润3.79386亿港元[86] - 2022年上半年污水处理量840,525千立方米,较2021年上半年增长5%[87] 技术研发与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