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大环境(00257)
icon
搜索文档
固废龙头现金流拐点将至,价值重估可期
国泰君安· 2024-05-08 10:32
公司概况 - 公司是我国垃圾焚烧行业产能第一的绝对龙头,具有全球最大垃圾焚烧运营商的地位[2] - 公司在手垃圾焚烧产能为15.89万吨/日,已投运规模行业市占率13%,处于绝对龙头地位[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自由现金流拐点将会出现,现金流改善将支撑更稳健的现金分红,分红或有望提升至更高水平[2] - 公司2024-2026年预测净利润分别为44.67、45.41、46.20亿港元,对应EPS分别为0.73、0.74、0.75港元[1] - 公司2024年资本开支计划明确缩减,预计自由现金流将转正,现金流改善将支撑更稳健的现金分红[2] - 公司目前2024E PE为4.5倍,PB为0.41,被显著低估,具有价值重估空间[2] - 公司价值重估空间广阔,具备分红提升的条件,静待业绩拐点[2] 业绩表现 - 公司2023年总收入同比下滑14%,净利润同比下滑4%,预计2024年建造收入下降对利润的影响将进一步减小[7] - 公司2023年运营收入同比增加2%,运营及财务收入占比达76%,业绩质量持续改善[8][11] - 公司2023年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4.55pct至43.04%,净利润率同比增加1.69pct至16.30%,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1.79pct至65.37%,ROE触底回升[9] - 公司2023年ROE为9.27%,预计随着利润率进一步改善,ROE将逐步回升[10]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主要受行业重大事件、行业趋势影响以及业绩驱动,2018年百亿供股及国补退坡拖累股价,高负债经营、应收和现金流为投资者长期顾虑[13][14] - 公司股价在过去十余年表现波动,2013-2017年为黄金投资期,2018-2021年受供股及国补退坡影响,2021-2023年伴随产能释放、业绩兑现,股价波动较大[14][15][16] - 公司估值中枢PE从12.3倍下移至4倍,PB从1.72倍下移至0.32倍,估值极度压缩[18] 行业展望 -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已步入成熟期,存量项目聚焦运营提质增效,城市焚烧产能占无害化处置总产能比例72.5%[34] -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产能已达国际高水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产能未来增长空间有限,行业已进入聚焦运营提质增效的时期[35] - 公司将更聚焦于运营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发电效率等项目运营指标预计还将提升,垃圾发电设施与其他废弃物处理处置领域的协同价值还会持续被挖掘[36]
光大环境(0025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6:30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光大集团实业旗舰企业,于港交所主板上市(257.HK),2003年转型环境领域[3][6] - 公司有两家上市子公司,聚焦固废、泛水、清洁能源三大领域,国内业务覆盖26个省的225多个地区,海外业务布局德国、波兰、越南及毛里求斯[4][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业务覆盖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的225个市县区,海外市场包括德国、波兰、越南和毛里求斯[120,122] 公司荣誉 - 公司连续13年居“中国固废十大影响力企业”首位、连续5年居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首、连续11年纳入MSCI中国指数[5][8] - 2023年公司以约人民币20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2022环保行业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单”榜首[50][51] - 连续五年位居「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首,连续八年获纳入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系列[60] - 公司获“2023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榜首(连续五年)[156][158] - 公司获“中国固废十大影响力企业”榜单榜首(连续十三年)[159][160] - 常州装备公司荣获「发明创业奖创新奖」[171] - 生物质和有机固废燃烧及污染物多参数原位线上检测装备获「创新创业技术一等奖」[172] - 垃圾焚烧中温超高压母管制再热技术的研发与工程应用技术获「2023年中华环保联合会科技进步奖」[174] - 多源高热值固废能源化利用水冷炉排炉成套装备科技成果获「2023年度环保装备技术创新奖」一等奖[177] - 水冷炉排炉成果入选「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名单[180] - 哈尔滨项目获颁「2022 - 2023年度第二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184] - 江西吉安垃圾发电项目工程获「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187] - 顺化项目获「国际安全奖」优异奖[189] - 公司连续第八年成为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系列成份股[191] - 光大水务获新加坡中型股类别「企业可持续发展奖」[200] 财务数据 - 2023年公司收益为32,090,207千港元,较2022年的37,321,229千港元下降14%[35] - 2023年公司EBITDA为12,827,961千港元,较2022年的12,841,787千港元基本持平(-0%)[35]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4429160,较上一年的4601939下降4%[36] - 股东资金回报为9.27%,较上一年的9.28%下降0.01个百分点[36] - 每股基本盈利为72.10港仙,较上一年的74.91港仙下降4%[36] - 资产总额为189182824,较上一年的190597798下降1%[37] - 负债总额为123659603,较上一年的127998905下降3%[37]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48140888,较上一年的47374108增长2%[37] - 应占每股资产净值为7.837港元,较上一年的7.712港元增长2%[39] - 资产负债比率为65%,较上一年的67%下降2个百分点[39] - 流动比率为114%,较上一年的107%上升7个百分点[39] - 2023年公司总收益为320.90207亿港元,较2022年下降14%[87][91][93] - 2023年运营服务收益为191.87216亿港元,较2022年增长2%;建造服务收益为76.76488亿港元,较2022年下降42%[91][93] - 2023年运营服务收益及财务收入占总收益的76%[91][93] - 2023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44.2916亿港元,较2022年下降4%;每股基本盈利为72.10港仙,较2022年下降4%[8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手持现金达86.33亿港元,负债水平合理,财务状况健康[92][94] - 2023年公司获得国家各类资金补助共1.81亿元人民币[92][94] - 2023年11月光大环保(中国)有限公司发行第三期资产支持票据,规模4.7亿元人民币[95][96] - 2023年公司发行2023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规模20亿元人民币[97][98] - 2023年9月光大绿色环保发行2023年度第二期绿色中期票据,规模10亿元人民币[99][100] - 2023年8月光大水务发行2023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规模10亿元人民币;7月发行2023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规模15亿元人民币[104][105][106][107] - 2023年公司及旗下子公司多次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票据融资,包括20亿2023年度第二期永续中期票据、10亿2023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等[108,110,113,115,117] - 董事会建议2023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8.0港仙,全年股息每股22.0港仙,2022年分别为每股9.0港仙和每股24.0港仙[119,121] 业务发展 - 旗下中国光大水务取得广东南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布局延伸至农村环境治理领域[60] - 雄安、海南博鳌、越南顺化等项目推进,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守护乡村环境并带动农户增收[68][69] - 巩固传统业务优势,促进协同业务发展,平衡轻重资产业务,业务布局更丰富[70][71] - 探索业务新赛道,提升业务管理数智化水平,打造科技创新生态,加快装备制造升级[72][7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落实592个环保项目,总投资约1606.55亿元,旗下有191个垃圾发电项目,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5.89万吨[120,12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主要服务处理能力包括餐厨及厨余垃圾8743吨/日、水处理7468100立方米/日等[122] - 2023年集团投资落实40个新项目并签署2份补充协议,总投资约48.16亿元,承接轻资产业务合同总额约32.44亿元[125,127] - 2023年集团在传统业务领域拓展县级市场,在多地落实环保项目,巩固垃圾发电产业链布局[126] - 2023年集团在新兴业务领域取得突破,签署首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和首个“零碳园区”项目[126] - 2023年集团首次基于EPCO模式承接项目,丰富业务模式,首次向外部客户提供自研小吨位生活垃圾机械炉排炉[126] - 2023年集团在越南、坦桑尼亚和阿联酋等地承接轻资产服务,向海外市场输出技术和设备[126] - 2023年公司在多地落实环保、垃圾发电、污水处理等项目,拓展传统和新兴业务领域,包括海外市场[128] - 2023年新增项目主要设计处理及供应规模:生活垃圾3700吨/日、餐厨及厨余垃圾775吨/日、生物质原材料50000吨/年等[129] 运营管理 - 2023年公司深耕主业、创新转型、提升管理质效,经营业绩平稳,行业龙头地位巩固[64][65] - 运营服务收益占比进一步提升,收益来源更多元,经营质量提高,降本增效持续显效[66][67] - 优化管理体系,推进集中管理,推进应收账款回收等工作,强化安全与环境管理[74][75] - 2023年公司持续优化运营管理体系,整体运营成本较2022年下降,运营服务收益占比提升[133][134] - 2023年环保能源板块垃圾入厂量、发电量同比增长,环保水务板块完成智慧水厂标准化体系建设,绿色环保板块降低运营成本[133][134] - 2023年公司建成投运项目40个,完工并交付轻资产服务16项,新开工项目47个,新执行轻资产服务20项[135][138] - 2023年公司优化采购层级与权限,组织培训,增强监督,推进集中管理,压降采购成本[136][139] - 公司推进业务财务一体化等数字化系统建设,开启数智化转型[137][140] 社会责任与环保成果 - 2023年生活垃圾处理量5244万吨,提供绿色电力258.65亿千瓦时,节约标煤1034.5万吨,避免二氧化碳排放1394.8万吨[143] - 2023年危废及固废处理量44.9万吨,农林废弃物处理量784.5万吨[144] - 2023年污水处理量17.49亿立方米,垃圾发电厂渗滤液处理量1257.1万立方米,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85万吨[145] - 自2005年首个环保项目投运以来,累计生活垃圾处理量2.70365亿吨,提供绿色电力1313.51亿千瓦时,节约标煤5254万吨,避免二氧化碳排放1.13015亿吨[149] - 自2005年首个环保项目投运以来,累计危固废处理量222万吨,农林废弃物处理量4263.4万吨[150] - 自2005年首个环保项目投运以来,累计污水处理量164.81562亿立方米,垃圾发电厂渗滤液处理量5980万立方米,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662.6万吨[15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216个环保项目参与公众开放工作[153][154] - 2023年公司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支付燃料款近24亿元,惠及超500万农民[153][154] 战略合作 - 与建行深圳分行、建行(亚洲)及中建三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60] 未来规划 - 未来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围绕「一体两翼」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78][79]
运营收入占比持续提升自由现金流接近转正: 光大环境
华源证券· 2024-04-25 18:02
业绩总结 - 光大环境2023年营业收入为320.90亿港元,同比减少14%[1] - 归母净利润为44.29亿港元,同比减少4%[1] - 光大环境运营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建造收入下滑[2] - 光大环境资本开支大幅放缓,自由现金流接近转正[3] - 光大环境垃圾发电行业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4] 投资评级 - 证券的投资评级标准包括买入、增持、中性和减持四个等级[15] - 买入表示相对强于市场表现20%以上,增持表示相对强于市场表现5%~20%[15] - 行业的投资评级标准包括看好、中性和看淡三个等级[16] - 看好表示行业超越整体市场表现,中性表示行业与整体市场表现基本持平[16] - 公司采用相对评级体系,投资者应综合考虑个人情况和整篇报告内容做出买卖决策[17] 基准指数 - 本报告采用沪深300指数作为基准指数[18]
全球最大垃圾发电运营商高股息彰显投资价值: 光大环境
华源证券· 2024-04-25 18:02
公司业绩 - 2022年实现营收373.21亿港元,环保能源占比59%[1] - 2023-2025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74.75、360.02、366.50亿港元,同比增长率为1%、-4%、2%[9] - 2024年市值为18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0.9亿港元,对应PE为4.5倍[46] - 2027年总资产预计达到2529亿元[48] - 净利润在2019年至2027年间呈逐年增长趋势[48] 公司运营 - 进入运营收获期,运营收入占比逐渐增加,资本开支下降[2] - 运营类收入占比首次超过50%,达到60%[25] - 运营服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3年上半年达到51%[39] 公司现金流 - 历史上实际经营活动现金流稳定增长,2020年投资支出达到顶峰,未来自由现金流有望转正[3] - 调整后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稳定增长,2022年达到94亿元,较2014年增长370%[25] - 应收账款中预计超过40%为国补欠款,若陆续回收,公司现金流将进一步好转[27] 公司股息 - 股息率价值凸显,2023-2025年股息率分别为6.6%、6.7%、6.8%[7] - 现金流充裕为分红奠定基础,2023年股息率将超过6%[27] 公司行业地位 - 垃圾发电行业绝对龙头,具备优质项目优势,预计在垃圾发电行业下半场保障盈利领先[5] - 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位居全球首位,成为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绝对龙头[29] 公司发展策略 - 有望从外延式增长转变为内涵式增长,运营收入占比逐渐增加[24] - 抢占优势地区优质项目,影响项目盈利的两大指标为上网电价和吨垃圾上网电量[34]
自由现金流首年转正在望,高派息可期
兴证国际证券· 2024-04-02 00:00
业绩总结 - 23年全年运营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60%,EBITDA利润率提高至40.0%[2] - 全年垃圾处置量同比增长6.8%至4860.3万吨,建造/运营收入同比-52.9%/+3.9%[5] - 预计24/25/26年公司归母净利分别为42/44/45亿港元,维持“增持”评级[8] - 流动资产在2026年预计将达到494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4.6%[9] - 营业收入在2023年至2026年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26年预计为310亿港元[9] - 归属股东净利润增长率预计在2023年至2026年间分别为-4.5%、4.8%、4.8%和2.3%[9] 公司信息 - 本报告涉及的公司包括JinJiang Road & Bridge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成都经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13] - 兴证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已获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15] - 海外公司跟踪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有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龙川海外投资有限公司等[14] 其他重要信息 - 报告中提到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16] - 报告中的资料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16] - 公司不对使用报告中的材料产生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16] - 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可能会做出与报告中意见不一致的投资决策[16] - 报告的版权归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再分发[16] - 公司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及公司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16] - 公司可能为相关公司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16] - 香港投资者如有问题可直接联系兴证国际证券有限公司[17] - 海外公司跟踪报告地址分别在深圳和香港[18]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17][18]
2023年业绩公告点评:收入结构持续优化,自由现金流转正在即
东吴证券· 2024-03-30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主营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4%[1] - 公司2023年运营+财务收入占比提至76%,绿色环保板块减值拖累盈利[1] - 公司资产负债率降至65%,贷款置换节约利息费用[1] - 2024年生物质国补发放提速,减值冲回提振盈利&助力现金流改善[1] - 2023年自由现金流接近转正,预计2024年迎转正节点[1] - 固废龙头建造高峰已过,运营增长主导业绩稳定,资本开支下降自由现金流转正逻辑兑现中[1] - 公司分红维持30%左右,股息率(TTM)7.6%,PB 0.4,对应2024年PE 4倍[1] - 公司盈利预测自46.74/49.23亿港元下调至44.68/45.64亿港元,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46.97亿港元,维持“买入”评级[1] - 公司有望迎来估值修复,风险提示包括应收账期延长、资本开支超预期上行、资产减值风险等[1] 数据展示 - 光大环境2026年预计净利润为5632.34百万港元[2] - 光大环境2026年预计每股净资产为11.99港元[2] - 光大环境2026年预计ROIC为4.86%[2] - 光大环境2026年预计ROE为8.77%[2] - 光大环境2026年预计毛利率为47.69%[2] - 光大环境2026年预计销售净利率为15.94%[2] - 光大环境2026年预计资产负债率为62.02%[2] - 光大环境2026年预计收入增长率为0.16%[2] - 光大环境2026年预计净利润增长率为2.93%[2] - 光大环境2026年预计P/E为3.98[2]
2023年报点评:自由现金流拐点将在2024年出现
国泰君安· 2024-03-28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320.90亿港元,同比下降14%[2] - 公司2023年归属净利润44.29亿港元,同比下降4%[2] - 公司2023年建造收入同比下滑42%[3] - 公司2023年运营收入同比增加2%[3] - 公司2023年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4.55pct至43.04%[3] 未来展望 - 公司2024年自由现金流拐点预计将会出现[4] - 公司分红或有望提升,股息率TTM为8.07%[4] 评级 - 公司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13] - 公司根据市场表现分为增持、谨慎增持、中性和减持[1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光大环境(0257)公司提供了海外当地市场指数的相关信息[14] - 光大环境(0257)公司包括亚洲、美洲、欧洲和澳洲的指数名称[14]
光大环境(0025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12:03
公司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度全年收入为港币32,090,207,000元,较去年下降14%[1] - 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港币12,827,961,000元,与去年相比保持稳定[1] - 權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港币4,429,160,000元,较去年下降4%[1] - 末期股息每股8.0港仙,全年股息每股22.0港仙[1] - 本年度盈利为5,297,151港币,较去年略有下降[2] - 除税前盈利为4,138,122港币千元,较二零二二年的3,936,061港币千元增长[31] - 二零二三年股息总额为1,351,455港币千元,较二零二二年的1,474,314港币千元减少[33] - 二零二三年每股基本盈利为4,429,160,000港币,较二零二二年的4,601,939,000港币略有下降[34] - 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手持现金达港幣86.33億元,财务状况健康[54] 公司财务报告 - 本公司二零二三年度全年业绩初步公告并非法定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但数据来源于财务报表[8] - 核数师对本集团二零二三年及二零二二年财务报表发表无保留意见[9] - 本集团首次采纳了新订和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0][11] 公司业务分部 - 本集团按业务种类划分为四个分部,包括环保能源、环保水务、绿色环保和其他[12] - 环保能源分部通过建造和运营各种环保项目赚取收益[13] - 环保水务分部通过建造、改造和运营污水处理厂等项目赚取收益[14] - 绿色环保分部通过建造和运营生物质利用、风力发电等项目赚取收益[15] - 其他分部通过环保技术研发、提供环境相关技术服务等赚取收益[16] 公司资产负债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42,029,678港币,较去年略有下降[4] - 流动资产总额为47,153,146港币,较去年有所增加[4] - 流动负债总额为41,184,880港币,较去年略有下降[5] - 權益总额为65,523,221港币,较去年有所增加[5] 公司运营情况 - 公司业务覆盖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海外市场包括德国、波兰、越南和毛里求斯[66] - 公司持续优化运营管理体系,降低运营成本,推进运营数字化转型[71] - 公司在环保方面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处理生活垃圾、危固废和农林废弃物数量庞大,提供大量绿色电力[77][79] - 公司在社会责任方面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推动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有216个环保项目参与到公众开放工作中[81] - 公司在业务经营和社会责任方面获得多项国内外殊荣,包括连续多年蝉联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首和中国固废十大影响力企业榜首等[82][83]
光大环境深度:聚焦高质量发展,垃圾焚烧旗舰企业将迎价值重估
长江证券· 2024-03-24 00:00
公司运营情况 - 公司垃圾焚烧运营产能13.01万吨/日,位居行业第一[2] - 公司转型高质量发展,运营收入占比不断提升,盈利能力逐渐增强[2] - 公司2024年存量国补加快兑付及绿证引入,资产信用状况有望改善[3] - 公司自由现金流有望在2024年转正,投资减缓,存量项目投运造血[8] - 公司30%的分红比例有望持续提升,股息率提升至7.72%[9] 业绩展望 - 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37/40.53/41.34亿港元,同比变动分别为-12.3%/0.4%/2.0%[10] - 公司PE估值为4.73x、4.71x、4.62x,2023-2025年自由现金流分别为-3.86/27.92/47.18亿港元[10]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表现可分为黄金发展期、震荡波动期和政策调整期三个阶段[12] - 公司资产信用有望改善,预计后续资本开支减少,资产负债率继续下行[12] 行业趋势 - 全国垃圾焚烧规模持续上行,城市垃圾焚烧量预计稳中有升[147] - 垃圾焚烧行业项目量增速下行,整体资本开支需求持续减少[148] 环保能源业务 - 公司的环保能源板块主要涵盖垃圾发电、餐厨垃圾处理及污泥处理等10种业务[57] - 公司垃圾焚烧项目总产能14.57万吨/日,已投运产能13.13万吨/日,复合增速26.8%[57] 环保水务业务 - 公司环保水务板块主要集中在山东和江苏,截至2023H1,山东有53个污水处理项目,处理能力达265.5立方米/日,其中一级A项目占比76%[71] 绿色环保业务 - 绿色环保综合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分别在20.9%和4.3%[113] - 绿色环保2020年运营收入首次超过建造收入,占比达52%,但后期受补贴退坡政策影响,建造收入逐年下滑[105]
光大环境(0025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9 16:33
财务数据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162.9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14.49亿港元下降24%][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73.76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0.48亿港元增长5%][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27.85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8.11亿港元下降1%][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894.2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05.98亿港元下降1%][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1234.8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79.99亿港元下降4%][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483.99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73.74亿港元增长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162.97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下降24%,运营服务收益95.39亿港元与2022年上半年相若,建造服务收益40.70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下降55%,运营、建造服务及财务收入分别占总收益的59%、25%及16%][17][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EBITDA为73.76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长5%,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27.85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下降1%,每股基本盈利为45.34港仙,较2022年上半年下降1%][17] - [公司董事会宣布向股东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14.0港仙,2022年为每股15.0港仙][23][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为1894.23亿港元,净资产为659.41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为7.879港元,较2022年底上升2%][1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65%,较2022年底的67%下跌2个百分点][1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88.71亿港元,较2022年底减少25%,其中约98%为港币及人民币][1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偿还计息借贷总额约为933.60亿港元,与2022年底相若,其中约77%为人民币贷款][1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融资额度为1018.31亿港元,其中242.27亿港元尚未动用][1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抵押资产及附属公司股权账面净值总额约为1043.95亿港元][1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为建造合约而订约的采购承担为44.44亿港元][1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财务担保下的最高负债金额为6.33亿港元][131][133] 公司发展战略与管理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明确两大发展方向,聚焦三大业务领域][13] - [公司持续巩固传统业务,在新业务领域取得突破,实施轻重资产平衡发展理念][13] - [公司进一步规范企业管理,优化收入结构,降本增效措施见效][13] - [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赋能各项工作,提升技术管理和数字化管理水平][13] - [公司将推进四个转变,强化六大支撑,朝做优做强转型][123][125] 融资情况 - [公司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打造长短兼备融资工具组合,加大应收账款回收力度,与银行磋商获新额度,获国家资金补助1.29亿元人民币,截至2023年6月30日手持现金88.71亿港元,负债水平合理,财务状况健康][18][19] - [2023年3 - 5月公司及子公司进行多项融资安排,发行规模总计70亿元人民币,用途包括偿还债务、补充营运资金、投资建设环保项目等][21][23] - [2023年7月13 - 14日光大水务发行第二期中期票据,本金15亿元,年利率2.97%,用于补充子公司营运资金和偿还计息债项][120] - [2023年8月21 - 22日光大水务发行第三期中期票据,本金10亿元,年利率2.82%,用于补充子公司营运资金][120] 业务布局与项目进展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业务覆盖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的220多个市县,海外市场布局德国、波兰、越南和毛里求斯;投资落实环保项目578个,总投资约1580.44亿元;旗下有188个垃圾发电项目,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5.72万吨][2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投资落实25个新项目并签署1份补充协议,总投资约31.22亿元,涉及垃圾发电等领域;承接轻资产业务合同总额约20.14亿元][26][27] - [公司首次以EPCO模式落实多个环保项目,在贵州大方县、山东莘县等县域市场落实新业务;签署多个垃圾发电协同类项目;签署四川马尔康项目,首次向外部客户提供自研小吨位生活垃圾机械炉排炉;与60多个地方政府、企业单位开展交流][28] - [2023年上半年新增项目主要设计处理及供应规模:生活垃圾2000吨/日、餐厨及厨余垃圾775吨/日、生物质原材料50000吨/年、水处理180000立方米/日、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2.5兆瓦][30] - [运营管理方面,环保能源提升入厂垃圾吨发电量,30多个项目拓展对外供热业务,垃圾入厂量和发电量同比增长;环保水务推进“厂内光伏”试点降低成本;绿色环保试点新危废处理技术提高产能利用率和降低成本][31][33] - [工程建设方面,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运项目21个、建成完工项目3个、完工并交付环境修复服务2个、新开工项目35个、新执行环境修复服务4项][32][33] - [环保能源是集团核心业务板块,截至2023年6月30日,投资落实项目274个,总投资约959.95亿元,承接2个委托运营项目、2个EPCO项目及其他轻资产业务,项目设计规模为年处理生活垃圾53,162,250吨、年上网电量17,825,554,700千瓦时、年处理餐厨及厨余垃圾3,169,295吨、年处理污泥503,700吨及年处理医疗废物20,258吨][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环保能源垃圾发电投运项目148个,设计处理规模47,906,250吨/年;在建项目8个,设计处理规模3,522,250吨/年][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环保能源垃圾发电协同投运项目74个,设计处理规模3,907,015吨/年;在建项目17个,设计处理规模1,030,760吨/年][56] - [2023年上半年,环保能源业务扩张稳步推进,投资落实17个新项目,总投资约17.22亿元,新承接2个EPCO项目及其他轻资产业务,总合同价值约6.48亿元][59] - [新获项目贡献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2,000吨、设计日处理餐厨及厨余垃圾能力775吨、设计年蒸汽供应能力468,340吨][59] - [2023年上半年环保能源投资17个新项目,总投资约17.22亿元,新承接2个EPCO项目及其他轻资产业务,合同总额约6.48亿元][60] - [2023年上半年环保能源13个项目建成投运,日处理生活垃圾3050吨、餐厨及厨余垃圾1305吨;18个项目开工建设,日处理生活垃圾2900吨、餐厨垃圾1268吨][61][6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持有光大水务72.87%的权益,光大水务投资166个项目,总投资约307.65亿元][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光大水务项目设计规模为年处理污水22.860315亿立方米、年供中水1.15194亿立方米、年供水3.1025亿立方米、年处置污泥79.39万吨][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光大水务投运项目139个,设计处理规模21.942705亿立方米/年;在建项目15个,设计处理规模3.0295亿立方米/年][68] - [2023年上半年光大水务获得5个项目并签署1个补充协议,总投资约11.63亿元,新承接2个EPCO项目及其他轻资产业务,合同总值约10.1亿元][69] - [2023年上半年光大水务新获项目设计日处理污水16.5万立方米、日供中水1.5万立方米][69] - [2023年上半年光大水务取得5个项目及签署1份补充协议,总投资约11.63亿元,新承接2个EPCO项目及其他轻资产业务,对外合同总额约10.1亿元,新增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65,000立方米、日供中水15,000立方米][70] - [2023年上半年光大水务4个项目建成投运、3个项目建成完工,设计日水处理规模130,000立方米,9个项目开工建设,设计日水处理规模40,000立方米][72][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光大水务5个光伏试点项目投入运行,光伏设施总装机容量9.01兆瓦,预计每年可提供绿色电量510万千瓦时][73][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持有光大绿色环保69.7%的权益,光大绿色环保投资落实132个项目,总投资约304.4亿元][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光大绿色环保太阳能项目中20个投运,设计装机规模35.44兆瓦,2个在建,设计装机规模30.99兆瓦][81] - [2023年上半年,光大绿色环保取得3个新项目,总投资约2.38亿元,新承接4个环境修复服务,合同总额约0.92亿元,新增设计规模为年处理生物质原材料50,000吨,光伏装机容量32.5兆瓦][82] - [2023年上半年,光大绿色环保4个项目建成投运,新增设计年处理生活垃圾182,500吨、年处置危固废266,000吨和光伏装机容量2.39兆瓦,2个环境修复服务完工交付][84] - [光大绿色环保4个项目建成投运,设计规模为年处理生活垃圾18.25万吨、年处置危固废26.6万吨,光伏项目装机容量2.39兆瓦;2个环境修复服务完成交付;1个项目开工建设,设计规模为年处理生活垃圾14.6万吨;4个环境修复服务项目开始提供服务][86] 业务运营数据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处理生活垃圾2563.4万吨、危固废18.6万吨、农林废弃物375万吨,污水处理量达8.45823亿立方米,垃圾发电厂渗滤液处理量为565.3万立方米,提供绿色电力129.86亿千瓦时,节约标煤519.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89.4万吨,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40.7万吨][38] - [自2005年首个环保项目投运以来,公司累计处理生活垃圾2.43559亿吨、危固废195.7万吨、农林废弃物3853.9万吨,污水处理量达155.78385亿立方米,垃圾发电厂渗滤液处理量为5288.2万立方米,提供绿色电力1184.72亿千瓦时,节约标煤4738.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4961亿吨,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618.3万吨][41] - [2023年上半年环保能源EBITDA为47.26705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下降5%;集团应占净盈利为27.25376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下降1%][62][63] - [2023年上半年环保能源垃圾处理量2386.5万吨,同比增长8%;上网电量126.2万兆瓦时,同比增长32%;其他数据也有5%的增长][65] - [2023年上半年,集团环保水务板块EBITDA为12.8968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21%,贡献集团应占净利润4.59246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21%][75][77] - [2023年上半年环保水务污水处理量为845,823千立方米,较2022年上半年增长1%][76] - [绿色环保板块EBITDA为12.81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下降4%,应占净盈利为1.96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下降34%][88][89] - [2023年上半年垃圾处理量176.9万吨,同比增长3%;生物质原材料处理量375万吨,同比下降12%;危固废蒸汽供应量18.6万吨,同比下降17%;蒸汽供应量140万吨,同比增长19%;上网电量323.7万兆瓦时,同比增长3%][92] 公司荣誉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获“2022环保行业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单”榜首][45] - [2023年上半年,光大水务连续第六年入选中国“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榜单][45] - [2023年上半年,光大绿色环保获评“环保优秀企业”][4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江西吉安垃圾发电项目工程获得“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4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第六次获纳入《可持续发展年鉴》,首次获纳入《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4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越南芹苴垃圾发电项目获评“2022年越南可持续能源发展企业”][47] - [集团海南儋州垃圾发电项目获评2021 - 2025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49] - [集团山东平度、日照垃圾发电项目及淄博危废综合处理项目获评2023年山东省「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49] - [集团湖南益阳、湘阴垃圾发电项目获评「2023年湖南省十佳生态环境教育基地」][49] - [集团连续九年获年度责任品牌奖][49] - [集团多个项目获地方生态环境、住建、水利等部门相关荣誉][49][51] 科技创新 - [研究院聚焦生活垃圾处理等重点领域,是集团核心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平台][94][95] - [2023年上半年集团与青岛理工大学共建“工程技术中心”][95] - [垃圾焚烧发电厂节能增效技术方案在苏州项目应用][98] - [新型烟气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