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铭生命科技(00474)

搜索文档
信铭生命科技(00474) - 进一步延迟寄发通函
2025-08-26 21:24
通函寄发 - 公司须于2025年8月5日或之前寄发通函予股东[3] - 通函原预期于2025年8月26日或之前寄发[3] - 公司第二次申请豁免将寄发日期延至2025年8月31日或之前[4]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含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董[6]
信铭生命科技(00474) - 获授豁免严格遵守上市规则第14.41(A)条
2025-08-07 20:35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本 公 司 目 前 仍 在 編 製 通 函。由 於 本 公 司 需 要 額 外 時 間 將 相 關 資 料 載 入 通 函(包 括 但 不 限 於 本 公 司 債 務 聲 明 及 營 運 資 金 聲 明),本 公 司 已 向 聯 交 所申請豁免嚴格遵守上市規則第14.41(a)條 之 規 定(「豁 免」)。 ( 於 開 曼 群 島 註 冊 成 立 的 有 限 公 司 ) (股份代號:00474) 獲授豁免嚴格遵守上市規則第14.41(A)條 茲 提 述 信 銘 生 命 科 技 集 團 有 限 公 司(「本公司」)日 期 為 二 零 二 五 年 七 月 十 五 日 之 公 告,內 容 有 關 根 據 上 市 規 則 第14章構成本公司的一項主要 交 易 之 出 售 事 項(「該公告」)。除 另 有 界 定 者 外,本 公 告 所 用 之 ...
信铭生命科技(00474)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4:45
股本与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亿港元[1] - 上月底及本月底法定/注册股份数目均为500亿股,面值均为0.01港元[1] - 上月底及本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均为73.81776805亿股[2] - 上月底及本月底库存股份数目均为0[2]
信铭生命科技(00474)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回条
2025-07-30 21:53
财报获取 - 公司年报及通函有中、英文版本,可在港交所及公司网站查看[3][8] 通讯发布 - 2023 年 12 月 31 日起采用电子方式发布公司通讯[4][9] - 未来中、英文版本在公司和披露易网站提供,替代印刷本[5][9] 股东接收 - 非登记股东联系中介提供邮箱按规则收取通讯[6][10] - 想收印刷本填回条交过户处或发邮件至指定邮箱[7][10]
信铭生命科技(00474)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回条
2025-07-30 21:51
N O T I F I C AT I O N L E T T E R 通 知 信 函 Dear Registered Shareholders, Aceso Life Science Group Limited (the "Company") – Notice of Publication of Annual Report, Circular and Proxy Form (the "Current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The Current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of the Company have been published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and are available on the website of 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 ("HKEX") at www.hkexnews.hk and the Company's website at www.acesogrouphk.com. If you have any difficu ...
信铭生命科技(00474) - 股东週年大会通告
2025-07-30 21:48
股东大会信息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16日上午11时在香港瑞安中心25楼举行股东周年大会[3] - 2025年9月11日至1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2] - 9月16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有权出席并投票[12] 会议审议事项 - 省览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4] - 重选4人为董事并授权董事会厘定董事酬金[4] - 续聘大华马施云为独立核数师并授权厘定其酬金[4] 股份相关授权 - 批准董事配发不超已发行股份20%的额外股份[5] - 批准董事购回不超已发行股份10%的公司股份[7] - 购回股份数可加入可配发股份总数但不超10%[10]
信铭生命科技(00474) - 股东週年大会或其任何续会的代表委任表格
2025-07-30 21:46
股东周年大会信息 - 2025年9月16日上午11时在香港湾仔瑞安中心25楼召开[2] 会议审议事项 - 省览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财报等报告[2] - 重选多名董事[2] - 授权董事会厘定董事和核数师酬金[2] 股份相关授权 - 授权配发不超已发行股份20%的股份[2] - 授权购回不超已发行股份10%的公司股份[2] - 扩大授权加入购回股份数目[2] 其他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0.01港元[2] - 代表委任表格48小时前送达方有效[3]
信铭生命科技(00474) - (1) 涉及发行股份及购回股份一般授权的建议;(2) 重选董事;(3...
2025-07-30 21:44
会议信息 - 股东周年大会于2025年9月16日上午11时在香港湾仔瑞安中心25楼举行[3][60] - 2025年9月11日至9月1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71] - 2025年9月16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的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并投票[71] - 所有股份过户文件等须于2025年9月10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71] - 代表委任表格等最迟须于股东大会或其续会指定举行时间48小时前交回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71] 股份授权 - 发行授权建议授予董事配发、发行及处理新股份,不得超决议案通过当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0%[9] - 购回授权建议授予董事在联交所购回股份,最多为决议案通过当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9] - 2024年9月19日股东周年大会授予董事的一般授权将在此次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失效[16] 股份数据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为2025年7月25日,公司已发行股本含7,381,776,805股股份[37] - 可根据购回授权购回最多738,177,68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0%[37]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前十二个月,股份每月在联交所买卖最高0.140港元,最低0.018港元[39]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李少宇女士及其联系人等拥有4,178,703,115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56.61%[41] - 悉數行使购回授权后,李少宇女士及其联系人股权将增至约62.90%[41] 股份购回 - 购回股份须事先经股东以普通决议案批准,且为已缴足股款股份[35] - 购回股份资金拟动用可作股息分派的溢利,全面行使或对公司营运资金或资产负债状况有重大不利影响[36] - 若购回股份致公众持股低于已发行股份总数25%,董事将不行使购回授权[42] - 董事认为购回授权符合公司及股东最佳利益,目前无意购回股份[38] - 董事向联交所承诺遵照相关规则行使购回授权,其及紧密联系人目前无意向公司出售股份[40] - 自2024年6月11日起,上市规则修订,公司回购股份可注销或作库存股份持有[43] - 紧接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前六个月内,公司未购回任何股份[44] 董事信息 - 欧博士、姜女士、陈先生均须在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及重选连任[49][53][55] - 欧博士持有733,752股股份个人权益,任期自2023年8月9日起3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无公司酬金[47][49] - 姜女士无股份个人权益,任期自2024年12月3日起3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无公司酬金[53] - 陈先生持有733,752股股份个人权益,任期自2024年3月29日起3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已收取酬金180,000港元[55] - 林君诚持有733,752股股份权益,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3年,自2024年8月9日起[56][5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林君诚已收取酬金180,000港元[57] 大会议程 - 省览及考虑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等[61] - 重选欧志亮等多位董事并授权董事会厘定董事酬金[61] - 续聘大华马施云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独立核数师并授权厘定酬金[61]
信铭生命科技(00474)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25
2025-07-30 21:39
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证券投资、证券经纪及金融服务等多项业务[3][8] - 报告重点关注集团在香港开展的建筑机械、金融服务和英国物业租赁业务[5][10] ESG报告 - ESG报告阐述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的ESG表现及举措[4][8] - 报告按上市规则附录C2的ESG指引要求编制,遵循重要性、量化和一致性原则[18][19][26] - 报告以电子版形式发布,可在公司和联交所网站浏览[7][9] 环境数据 - 2024/25年度氮氧化物排放量为488.5公斤,较2023/24年度下降[40] - 2024/25年度硫氧化物排放量为1.3公斤,较2023/24年度下降[40] - 2024/25年度颗粒物排放量为64.6公斤,较2023/24年度上升[40] - 2024/25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382.6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24年下降[43] - 2024/25年范围一直接排放为235.2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24年减少[43] - 2024/25年范围二能源间接排放为147.4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24年增加[43] - 2024/25年和2023/24年平均每人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均为2.8公斤二氧化碳当量[43] - 2024/25年和2023/24年有害废弃物总量均为0.4吨[50] - 2024/25年平均每人产生的有害废弃物排放量为3.07公斤/人,较2023/24年增加[50] - 2024/25年和2023/24年无害废弃物总量均为0.7吨[50] - 2024/25年平均每人产生的无害废弃物排放量为5.15公斤/人,较2023/24年增加[50] - 2024/25年度电力耗用量为233,955千瓦时,2023/24年度为223,558千瓦时[64] - 2024/25年度柴油耗用量为67,842升,2023/24年度为91,528升[64] - 2024/25年度汽油耗用量为14,429升,2023/24年度为21,180升[64] - 2023/24年度船舶燃油为11,000升[64] - 2024/25年度水耗用量为529立方米,2023/24年度为576立方米[64] 目标计划 - 到2025/26年,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废弃物产生强度较2021/22年基准均减少2%[53] - 公司目标在3年内减少2%能源消耗和2%水消耗[66][67] 员工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业务地点雇员总数为123人,均为全职雇员[98] - 男性雇员95人,女性雇员28人[98] - 18 - 24岁1人,25 - 34岁9人,35 - 44岁22人,45 - 54岁39人,55 - 64岁34人,65岁或以上18人[100] - 香港雇员108人,中国内地雇员15人[101] - 男性雇员流失比率为46.1%,女性雇员流失比率为35.1%[102] - 18 - 24岁雇员流失比率为0%,25 - 34岁为21.1%,35 - 44岁为31.1%,45 - 54岁为28.0%,55 - 64岁为39.0%,65岁以上为30.8%[104] - 香港雇员流失比率为35.0%,中国内地雇员流失比率为0%[104] - 年内受训雇员的比例为61.0%,每位雇员完成的培训时数为3.2小时[121] - 男性雇员年度受训百分比为71.90%,平均完成受训时数为3.9小时[122] - 女性雇员年度受训百分比为17.5%,平均完成受训时数为0.1小时[122] - 高级管理层年度受训百分比为30.3%,平均完成受训时数为1.7小时[122] - 中级管理层年度受训百分比为33.3%,平均完成受训时数为1.8小时[122] - 主管年度受训百分比为63.2%,平均完成受训时数为4.6小时[122] - 一般员工年度受训百分比为66.0%,平均完成受训时数为3.2小时[122] 其他 - 公司与59名供应商合作,其中55名位于香港、2名位于日本、1名位于韩国、1名位于意大利[127][130]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现歧视或其他雇佣问题的违法个案或投诉[96][97] - 报告期内与工作有关的死亡人数为0,因工伤损失的工作日数为0[109] - 建筑机械租赁和销售业务报告期内无客户投诉和产品召回事件[139][142] - 报告期内无客户投诉,无产品因安全或健康问题回收[154][155] - 年内未发现与贪污有关的违法行为,无已审结贪污案件[167][169] - 报告期内志愿者服务总时长约21小时[171] - 报告期内义务工作总时数约21小时[174]
信铭生命科技(00474)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30 21:32
建筑机械租赁及销售业务表现 - 机械租赁及销售收入下降18.5%[13][16] - 建筑机械及备用零件租售业务年收入同比下降约18.5%[36][40] - 建筑机械租赁收入下降至1.06亿港元(2024年:1.36亿港元),同比减少22.1%[88][92] - 机械使用率从85%下降至70%,主要因大型基建项目完工导致[88][92] - 香港大型基建项目完工影响机械需求[12][13][16] - 机械租赁业务自2025年5月起不再并入集团财务报表[173] 物业租赁业务表现 - 物业租赁业务将继续成为公司主要业务[19] - 年度租金收入相比上一财年保持稳定[20] - 租金收入本年度与去年相比保持稳定[24][28][31] - 物业租赁收入为5000万港元,较2024年的5400万港元下降7.4%[80] - 集团核心业务将转向英国物业租赁,以确保稳定收入流[170] - 集团未来主要业务重点为英国物业租赁以确保稳定收入及长期可持续发展[173] 金融服务业务表现 - 金融服务业务年收入约1000万港元(2024年:约700万港元),占总收入约5.1%(2024年:约3.1%)[38] - 金融服务业务年分部利润约900万港元(2024年:约500万港元)[38] - 金融服务业务收入约1000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5.1%,同比增长约42.9%[41] - 金融服务分部溢利约900万港元,同比增长80%[41] - 公司持有香港证监会第1类(证券交易)、第4类(证券咨询)及第9类(资产管理)牌照[37][39] - 公司对金融牌照相关交易权进行减值测试后未确认减值损失(2024年:零)[39] 放贷业务及应收贷款详情 - 应收贷款账面值约4100万港元,同比下降约12.8%[43][48] - 放贷业务应收贷款约2800万港元,同比下降约40.4%[43][48] - 本年度收回贷款及利息约900万港元,同比增长80%[43][48] - 新增单笔贷款约1300万港元[43][48] - 11笔逾期贷款总额约2800万港元,年利率8%-16%[45][48] - 五大借款人未偿还金额约3800万港元,占总应收贷款93%[46][49] - 最大借款人未偿还金额约2000万港元,占总应收贷款49%[46][49] - 贷款组合共13名借款人(11名个人+2家企业)[44][48] - 香港放贷业务逾期应收贷款总额为2800万港元,较2024年的4700万港元下降40.4%[71] - 应收贷款预期信用损失率区间为39%-100%,较2024年的34%-100%有所上升[76] 收入与利润变化 - 年度总收入为1.95亿港元,较2024年的2.28亿港元下降14.5%[87] - 总营收下降至1.95亿港元,同比减少3300万港元或14.5%[91] - 集团年度总亏损达10.17亿港元,较2024年的8.09亿港元扩大25.7%[86] - 集团年度亏损扩大至10.17亿港元(2024年:8.09亿港元)[90] 成本与费用变化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8.1%至1.14亿港元,员工成本占4800万港元[105][110]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11.3%至1.25亿港元[114][117] 资产与投资表现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达4.19亿港元,较2024年的8900万港元增长370.8%[80] - 证券投资业务公平值亏损2900万港元,较2024年的2.42亿港元下降88.0%[79] - 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净额2900万港元(2024年:2.42亿港元)[90]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预期信贷亏损)拨备1.42亿港元(2024年:7400万港元)[90] - 分占联营公司业绩亏损9400万港元(2024年:3.25亿港元)[90] - 无形资产减值亏损拨备1.67亿港元(2024年:无)[90] - 证券投资组合公平值亏损总额2900万港元,期末公平值8000万港元[96] - 非上市股本证券投资公允值为3.73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的11.48%,年度公平值亏损为8400万港元[120] - 上市股本证券投资(Oshidori)公允值为3800万港元,年度公平值收益为2200万港元[120][122]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4.19亿港元(2023年:8900万港元)[104][109] -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拨备约1.67亿港元(2023年:无)[106][111] - 金融资产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1.42亿港元(2023年:7400万港元)[107][112] - 分占联营公司亏损约9400万港元(2023年:3.25亿港元)[113][116] 债务与流动性状况 - 未能偿还本金约7900万英镑(约8亿港元)的英国贷款[15][17] - 集团总借贷为22.75亿港元,其中银行及其他借贷为12.19亿港元,应付企业票据按摊销成本计为5.05亿港元,按FVTPL计为5.51亿港元[127] - 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3月31日的56.5%上升至2025年3月31日的74.2%[127] - 集团债务净额为21.36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23.54亿港元有所减少[127] - 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3.5亿港元大幅减少[127] - 集团流动资产从2024年3月31日的约12.65亿港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3月31日的约5.3亿港元[123] - 集团流动负债为19.06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约22.14亿港元有所下降[123] - 集团约99%的借贷由投资物业、物业厂房及设备、金融资产及银行存款作抵押[129] - 集团借贷的货币组合主要为英镑(8亿港元)和港元(9.24亿港元),其中17.14亿港元在一年内到期[129] - 公司总借贷中约8.41亿港元采用固定利率,约3.78亿港元采用浮动利率[13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已抵押银行存款总额为1.39亿港元,其中港元占4600万、英镑占7700万、人民币占1000万、美元占400万、日元占100万、欧元占100万[132] - 约99%的借贷以投资物业、物业厂房及设备、金融资产和银行存款作抵押[130] 联营公司及投资变动 - 持有浩天国际持股从29.05%稀释至28.58%[18] - 浩天国际不再为公司子公司[18] - 公司于昊天国际建设投资的股权因配售股份由29.05%摊薄至28.58%[23] - 公司持有HTICI股份29.05%,配售后持股比例摊薄至28.58%[158][160] - HTICI与江苏利通成立合资公司,分别持股75%和25%[161][167] - HTICI承诺向合资公司出资人民币300百万元,江苏利通出资人民币100百万元[161][167] - 自2025年5月12日起HTICI不再为公司附属公司,其业绩不再并入集团财务报表[158][160][170] - 合资公司业务范围包括AI算力租赁、数据赋能服务及算法研发[162][167] 配售股份及资金使用 - 配售股份净收益约4925万港元,每股净配售价约0.39港元[149][153] - 配售净收益的72.66%用于马来西亚数据中心开发,15.68%为一般营运资金,11.66%用于贷款偿还[150] - 截至报告日,约1350万港元已用于营运资金和贷款偿还,剩余约3575万港元尚未使用[150] - 配售股份总面值为125万港元,配售总额为5000万港元[149][153]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为50百万港元,净额约为49.25百万港元[154] - 配售净额72.66%用于发展马来西亚互联网数据中心,15.68%用于一般营运资金,11.66%用于偿还贷款[154] - 约13.5百万港元已用于一般营运资金及偿还贷款,剩余约35.75百万港元尚未使用[154] 管理层及董事会组成 - 欧志亮博士拥有超过30年石油天然气及矿业工程管理经验[174][176] - 霍志德先生自2010年12月起担任集团首席财务官[175][177] - 霍志德持有香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为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175][177] - 蒋扬女士于2024年12月3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79] - 蒋扬拥有23年银行业经验曾任南洋商业银行管理层[179] - 陈明善先生自2012年3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80] - 陈明善为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拥有20年投资管理经验[180] - 陈明善现任四家港股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昊天国际(1341)[180] - 姜洋女士拥有逾23年银行业经验,于2024年12月3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81] - 陈铭燊先生拥有逾20年审核、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为多家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82] - 林君诚先生拥有逾25年商业及企业融资经验,自2003年起担任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董事[184][187] - 麦耀棠先生于法律行业工作逾30年,2021年7月1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85][188] - 萧镇邦先生拥有逾19年企业融资及监管合规经验,2022年8月26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186][189] 企业管治与董事会运作 - 公司未设立董事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职位,与上市规则第C.2.1条要求存在差异[192][193] - 董事会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组成,整体运作有效[192][193]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第C.2.1条外的所有条款[191][193] - 企业管治原则强调高质量董事会、有效内部监控及透明度[190][193] - 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负责监督公司日常运营[192][193] - 董事会负责集团长期成功及领导、战略规划、风险管理、企业治理、财务表现和文化[194] - 审计委员会审查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并监督财务报告流程[198] - 薪酬委员会建议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待遇并审查薪酬政策[198] - 提名委员会建议董事任命及再任命并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198] - 执行委员会作为直接隶属董事会的一般管理委员会以提升业务决策效率[198] - 所有委员会有权获得外部专业意见及向雇员索取资料[198] - 审计委员会全部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8] - 提名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主要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98] - 董事会通过制定战略方向及有效监督运营促进公司成功[200] - 每位董事对公司负有受托责任及法定责任[200] 其他运营数据 - 公司运营的租赁机队规模约为178台建筑机械[35][40]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4年3月的151人减少至2025年3月的123人[143][147] - 柬埔寨经济特区项目占地面积1725.25万平方米[81] - 马来西亚物业发展项目占地26.75万平方米[82] - 天机集团2024年收入约1.3亿港元,全面开支总额约7900万港元[100] - 华科集团2024年六个月期间收入约2.5亿港元,全面收益总额约9700万港元[100] - 亚洲能源集团2024年收入约4800万港元,全面开支总额约3100万港元[100] - 未来数据集团2024年收入约4.38亿港元,全面开支总额约3600万港元[102][108] 风险管理措施 - 贷款审批流程包括借款人身份背景信用度财务背景业务计划经营业绩抵押品价值和还款记录评估[56][58] - 风险管理团队包含具备财务审计背景及超过15年放贷行业经验的高级财务经理[63][66] - 管理团队成员均拥有超过10年企业银行业及会计审计领域经验[63][66] - 抵押品估值和借款人还款记录每月评估一次[59][61] - 每笔贷款风险水平由风险管理部门每日审查[59][61] - 逾期还款时采取电话催缴扣押抵押品法定催款函及法律行动等追收措施[60][6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所有未偿还贷款均符合港交所上市规则第14及14A章要求[64][67] - 放贷业务牌照续期未收到公司注册处或警务处任何反对或调查[65][67] - 会计部门持续追踪还款计划并对逾期还款向高管层预警[59][61] - 每月就逾期余额进行独立审查并向高级管理层提交风险管理报告[60][62] 股息与负债情况 - 公司未支付2025财年末期股息(2024财年同样未支付)[152] - 公司无任何或有负债(截至2025年及2024年3月31日)[142][146] - 本年度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2024年度:无)[155] 英国物业与贷款详情 - 英国投资物业公平值约10.59亿港元[15][17] - 英国商业物业多数租约将于2027及2028年到期[20] - 公司位于英国的商业物业多数租约将于2027年及2028年到期[24][28] 香港政府财政影响 - 政府财政赤字导致基建投资更趋审慎[13][16] - 香港政府2024/25及2025/26财政年度赤字预测分别为872亿港元和670亿港元[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