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同集团(00544)
icon
搜索文档
大同集团(00544)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16:54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总收入161,894,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2,902,000港元增长21.8%[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34,063,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9,323,000港元增长16.2%[2]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21,394,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326,000港元增长819.8%[2]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11,833,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326,000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4.08港仙,2022年同期为0.80港仙[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05,553,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6,279,000港元下降27.9%[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31,758,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8,927,000港元增长10.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74,547,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0,508,000港元增长24.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42,789,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581,000港元增长98.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6,654,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676,000港元增长42.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分部收入为161,89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2,902千港元增长21.8%;除税前溢利为21,39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326千港元增长819.8%[14][15]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3,97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002千港元下降20.6%;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2,64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89千港元[17] - 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5,48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280千港元下降24.7%[1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本期溢利11,83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326千港元增长408.7%;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计算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290,110千股[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总额约为1.6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33亿港元增加约21.8%[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溢利约214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230万港元,增加约1910万港元[3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及现金结存约为614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040万港元小幅增加,其中74.7%、8.9%及16.4%分别以港元、人民币及美元计值[4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31.3%,较2022年12月31日的612.4%减少,主要因应付债券重新分类所致[5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冷冻仓库及相关服务收入118,670千港元,食品及饮料贸易及销售收入43,093千港元,贷款服务收入131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16,693千港元、16,075千港元、134千港元[14][15] - 公司溢利增加主要因内地食品及饮料贸易及销售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78.2%、出售附属公司一次性收益、成本节约措施使行政费用减少约9.6%[3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冷冻仓库及物流溢利较去年同期下滑[3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食品及饮料贸易及销售业务实现转亏为盈[41] 应收应付账款及贷款情况 - 2023年6月30日,扣除亏损拨备之应收贸易账款为57,816,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3,219,000港元[25] - 2023年6月30日,亏损拨备999,000港元计入应收贸易账款账面价值,2022年12月31日为796,000港元[26] - 除部分客户获30至60日信贷期外,公司未向其他贸易债务人提供信贷期[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两名债务人贷款本金及应收利息分别为217.4万港元及33.6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2.6万港元及33.6万港元有所变化,应收贷款及利息为251万港元,亏损拨备为251万港元[27]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中应付贸易账款为788.9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92.3万港元增加[28] 债券及银行借贷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剩余未偿还债券本金总额为1亿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相同,其中1亿港元债券将于报告期末起十二个月内到期[51][5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以港元计值的银行借贷为3500万港元,借将于2025年4月到期,固定利率为每年5%,银行融资款项已动用3500万港元[53] - 2023年6月30日,就银行担保作出的350万港元银行融资以170万港元银行存款作抵押,已动用金额约为140万港元[58] - 公司租赁负债约4840万港元,其中约10万港元以租赁资产作出账面值约为10万港元的出租人押记作抵押[59] 税务及股息情况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均为0,香港利得税因应课税溢利被亏损吸收及部分实体产生税务亏损未计提,税率16.5%;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25%[18][20] - 2023年和2022年中期期间均无派付、宣派或拟派股息[21][22]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63]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香港及中国内地全职雇员总数分别约为170名及40名,截至该日止六个月员工相关成本总额约为3396.7万港元[62] 公司治理及人员任职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未委任主席,何汉忠、冯柏基和张凯健分别出任署理行政总裁、营运总监和财务总监[66] - 公司因无主席不符合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第F.2.2条规定,董事会无意填补主席一职[68][69] - 全体董事确认在2023年中期期间遵守证券买卖政策,公司未悉不合规事件[71]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符合准则并已充分披露[72] - 审核委员会由梁志雄、罗智弘和谢远明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梁志雄任主席,5月25日起罗智弘接替冯杰杰为成员[73] 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情况 - 公司委聘内部监控顾问对若干附属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进行独立评估,正进行本财政年度评估[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审核委员会制定本年度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评估计划[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董事会信纳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程序充足有效,将持续检讨[78] 业绩公告及报告发布情况 - 公司2023年中期业绩公告在披露易网站及公司网站刊载[79] - 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将寄发股东并在披露易及公司网站登载[80] 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情况 - 2023年第二季香港实际本地生产总值较去年同期增加1.5%,相比第一季度增加2.9%[44] 业务调整情况 - 公司终止商家对顾客非核心业务单元,重新分配资源至利润率较高业务及核心业务[42] - 公司逐步停止香港电子商务食品杂货平台业务[43]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64] 股本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为290.1104万港元,分为2.901104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56]
大同集团(00544)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4 16:3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总额约为2.73亿港元,较去年约2.35亿港元增加约16.2%[10] - 2022年公司录得溢利约480万港元,2021年录得亏损约803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6.0%[10] - 2022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64港仙,2021年为亏损27.67港仙[33] - 2022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资产净值为5.35港仙,2021年为3.66港仙[33] - 2022年流动比率为0.85倍,2021年为1.25倍[33] - 2022年负债总额与资产总值比率为0.93倍,2021年为0.96倍[33] - 2022年资产负债率为612.4%,2021年为1175.7%[33] - 2022年股本回报率为30.7%,2021年为 - 755.0%[33] - 2022年资产回报为1.8%,2021年为 - 24.7%[33] - 2022年资产周转率为0.93倍,2021年为0.72倍[33] - 2022年12月31日银行及现金结存约为6040万港元,2021年为5990万港元,其中82.3%及17.7%分别以港元及人民币计值,2021年为70.9%及29.1%[33] - 2022年12月31日未偿还债券本金总额为1亿港元,与2021年相同,其中4000万港元债券将于报告期末起十二个月内到期,2021年为1000万港元[34][3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为290.1104万港元,2021年为2901.104万港元;分为2.901104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2021年为29.01104亿股普通股[39] - 2022年12月31日,就银行担保作出的350万港元银行融资以170万港元银行存款作抵押,已动用金额约为140万港元,与2021年相同[4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租赁负债约8510万港元,2021年为1.449亿港元;其中约20万港元以租赁资产作出账面值约20万港元的出租人押记作抵押,2021年为40万港元[4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内地全职雇员总数分别约为180名及40名,2021年分别约为190名及50名[4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相关成本总额约为6945.5万港元,2021年为7856.8万港元[4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储备包括缴入盈余84,239,000港元(2021年:84,239,000港元)以及累计亏损537,358,000港元(2021年:528,250,000港元)[66] - 2022年本集团五大客户应占收入合共占总收入约39%,最大客户应占收入占总收入约13%;五大供应商应占采购额合共占总采购额约62%,最大供应商应占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约35%[60] 公司业务线相关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经营冷冻仓库及相关服务业务、经营食品及饮料贸易及销售业务以及投资控股[11] - 冷冻仓库及相关业务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还提供运输及派送等辅助服务[12] - 2022年冷冻仓库及相关服务业务收入与2021年比较增加约27.4%[10] - 2022年香港政府实施社交距离规定,餐饮行业受冲击,公司冷冻仓库收入受影响[12] - 公司通过分散客户基础,吸引超市及冷冻食品商店等新客户对冲风险[7] - 公司在中国内地通过超市及便利店网络经营食品及饮料贸易业务[8] - 公司在香港推出B2C零售平台扩展线上销售网络[8] - 2021年第四季度起青衣仓库开始冷冻仓库设施及物流业务[13] - 2021年公司在香港推出线上B2C电子商务食品杂货购物平台“安品 • 生活”[18] - 2022年公司将“安品 • 生活”销售渠道拓展至线下,在香港多个购物中心开设限时快闪店[18] - 2022年初公司完成相关牌照申请后,将烟酒产品储存由葵涌税仓搬迁至葵喜街仓库[15] - 公司受疫情影响,在仓库消毒、冷冻仓库食品包装及人员体温检测方面产生费用[13] - 2022年业主大幅增加冷冻仓库租金成本,公司转嫁成本有挑战[13] - 公司因疫情和消费需求疲弱,实施成本控制措施,终止部分低利润率分销渠道[17] - 公司将代工生产饮料视为非核心业务,年内未大量投入资源[18] 公司外部环境及未来展望 - 2022年香港实际本地生产总值下跌3.5%[23] - 预计2023年香港经济反弹,公司相关业务将逐步恢复[23] 公司股本及融资相关事项 - 2022年3月24日实施股本重组,包括每10股已发行股份合并为1股合并股份、削减已发行股本、将股本削减产生的进账金额转拨至资本储备[40][41] - 2020年10月23日,公司按每股0.0248港元认购468,800,000股股份,所得款项总额约11,600,000港元,净额约11,500,000港元,每股认购股份净价0.0245港元[69] - 2020年11月6日,认购事项完成,公司向认购方发行468,800,000股认购股份[69]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已在2021年度悉数动用,用途无重大变化或延后[69] 公司合规及其他事项 - 2022年公司从香港政府防疫抗疫基金中领取保就业计划下的政府补贴约410万港元[10] - 2022年集团无重大外汇风险,未使用金融工具作对冲用途[38] - 2022年集团无有关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2021年9月出售一家联营公司全部权益[4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或然负债,2021年也无[4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除香港网上B2C电子商务杂货平台外,无重大投资或股本资产的具体未来计划[45]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2年度股息(2021年:无)[64]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2022年主要业务性质无重大变动[55] - 2022年据集团所知,无严重违反适用法规对业务及营运构成重大影响[58] - 2022年集团业务回顾、表现分析、主要风险及不明朗因素等分别载于年报相关部分[56][57] - 2022年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储备、股本、银行借贷变动详情分别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62][65][70][67] - 2022年公司或附属公司除2020年配售新股份外,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1] - 公司于2015年6月2日采纳现有购股计划,报告期结束至年报日期无授出购股[73] - 2022年公司无订立股票挂钩协议,年结日无存续协议[7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及年报刊发前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有充足公众持股量[76] 公司股权结构 - 2022年12月31日,Great Virtue Holding Limited直接持有46,88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16.16%[79] - 2022年12月31日,江伟梁间接持有46,88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16.16%[79] - 2022年12月31日,Ever Achieve Enterprises Limited直接持有20,232,313股,占已发行股本6.97%[79]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90,110,400股[83] - 冯柏基和何汉忠所持股份数目为20,232,313,所持购股权数目为5,802,208,权益总额为26,034,521,占已发行股本总数约8.97%[93]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已发行的股份总数为290,110,400股[96] - 执行董事冯柏基在Loving Peace International Limited拥有10%股本权益[97] - 何漢忠先生及馮柏基先生各自透過全資公司間接持有Ever Achieve Enterprises Limited 50%已發行股本,該公司持有公司20,232,313股股份[111] 公司人员变动及相关政策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梁志雄自2022年10月11日起辞任财华社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89] - 公司接获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独立性的年度确认书,认为均属独立人士[90] - 中审众环(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获委任为公司核数师,任期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106] - 公司已为董事及集团高级职员投保适当的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100] - 除雇佣合约外,年内无订立或年结日存续有关管理公司全部或重大部分业务的合约[101] - 管理层根据集团雇员功绩、资历及能力厘订雇员薪酬政策[103] - 薪酬委员会根据公司经营业绩、个人表现及可比市场统计资料就董事薪酬提供推荐意见[104] - 公司采纳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所列原则及守则条文,仅“主席及行政总裁”有偏离情况[109] - 董事会旗下有审核、提名及薪酬三个委员会,各按职权范围履行职能[110] - 公司委任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多於董事會三分之一人數[113] - 公司獨立意見政策於2022年1月1日生效[114] - 董事會應包括至少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至少一名任職少於9年,至少一名有專業資格或財務知識,且獨立非執行董事至少佔三分之一,未達要求需三個月內補足[116] - 董事會每年定期舉行最少四次會議,2022年舉行兩次股東大會及十四次董事會會議,其中四次為定期會議[125] - 何漢忠先生和馮柏基先生股東大會出席率2/2,董事會會議出席率14/14;歐達威先生股東大會出席率1/2,董事會會議出席率12/14;馮華高先生、馮少杰先生、梁志雄先生、謝遠明先生股東大會出席率2/2,董事會會議出席率12/14[125] - 董事會所有定期會議全體董事獲最少十四日通知,定期會議召開前最少三日收悉議程詳情[125] - 董事會對獨立意見政策2022年度執行情況及成效滿意[121] - 董事會應每年審閱獨立意見政策,修訂需獲董事會審批[122] - 公司秘書負責向董事會提供管治及規管事宜最新消息[128] - 公司为董事安排培训课程,截至2022年12月31日,多位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并提供培训记录[129] - 公司安排适当保险为董事责任提供保障,投保范围每年检讨[130] - 2022年股東週年大會上,非執行董事歐達威先生、馮華高先生及獨立非執行董事馮少杰先生获重选并于2022年5月26日订立委任函[132] - 2021年股東週年大會上,執行董事何漢忠先生及獨立非執行董事梁志雄先生、謝遠明先生获重选并于2021年5月27日订立委任函[132] - 2020年股東週年大會上,執行董事馮柏基先生获重选并于2020年6月4日订立委任函,全体董事委任函初步任期三年[13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未有委任主席,不符合企业管治守则部分规定,安排其他董事及管理层出席2022年股東週年大會[134][135] - 公司提名委员会于2005年6月30日成立,2012年3月28日修订职权范围,目前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成员[137] - 董事会于2022年1月1日生效采纳最新版本提名政策,由提名委员会负责执行[137] - 提名委员会利用多种方法物色董事人选,对所有候选人按资格评估,董事会有最终决定权[138] - 每名董事须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以遵守企业管治守则规定[133] - 三分之一董事将在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冯柏基、冯少杰及梁志雄轮值告退,冯少杰因年龄及个人发展原因不再重选[149] - 董事会建议委任罗智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填补冯少杰退任空缺,待股东批准[151]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于2022年1月1日生效,由提名委员会执行[15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董事会已达到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下的可计量目标[15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不少于三名且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至少一名有专业资格或财务知识,至少一名是业务行业专业人士或经验丰富[154] - 年龄35 - 50岁董事2人,51 - 60岁1人,≥61岁4人[155] - 男性董事7人,女性董事0人,公司将在2024年12月31日前委任至少一名不同性别的董事[155] - 教育背景为香港的董事3人,海外的4人[155] - 专业经验为专业相关的董事3人,企业家/商人4人[155] - 服务任期1 - 10年的董事1人,≥11年的6人[155] - 公司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6月30日成立,2023年1月1日修订及批准最新职权范围[157] - 薪酬委员会目前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执行董事薪酬包括基本薪金、年度花红、其他福利及退休福利计划,薪金每年检讨一次[161] - 公司于2015年6月2日采纳购股计划,
大同集团(00544)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0 17:03
财务业绩整体情况 - 2022年总收入2.73308亿港元,较2021年的2.35068亿港元增长16.27%[1] - 2022年毛利5952.4万港元,较2021年的3658万港元增长62.72%[1] - 2022年除税前溢利476万港元,而2021年为亏损8006.6万港元[2] - 2022年本年度溢利476万港元,而2021年为亏损8027万港元[2] - 2022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1.64港仙,而2021年为亏损27.67港仙[2] - 2022年公司综合收入为273,308千港元,2021年为235,068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6.3%[21][22] - 2022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4,760千港元,2021年除税前亏损为80,066千港元[21][22] - 2022年公司收入总额约为2.73亿港元,较去年约2.35亿港元增加约16.2%[37] - 2022年公司录得溢利约480万港元,2021年录得亏损约803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6.0%[38] - 2022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64港仙,2021年为亏损27.67港仙[73] - 2022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资产净值为5.35港仙,2021年为3.66港仙[73]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约为0.0164港元,2021年每股基本亏损约为0.277港元[29] 各业务收入情况 - 2022年冷冻仓库及相关服务收入为238,362千港元,2021年为187,109千港元,同比增长约27.4%[21][22] - 2022年食品及饮料贸易及销售收入为34,680千港元,2021年为47,671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7.2%[21][22] - 2022年贷款服务收入为266千港元,2021年为28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7.6%[21][22] - 2022年其他收入为9,712千港元,2021年为8,546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3.6%[23] 资产负债情况 - 2022年非流动资产1.46279亿港元,较2021年的1.91467亿港元减少23.61%[3] - 2022年流动负债1.40508亿港元,较2021年的1.069亿港元增长31.44%[3] - 2022年资产净值1867.6万港元,较2021年的1379.5万港元增长35.37%[3] - 2022年股本290.1万港元,较2021年的2901.1万港元减少90%[4] - 2022年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等小计为1.18034亿港元,2021年为1.18449亿港元[34] - 2022年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783.1万港元,2021年为2221.3万港元[36] - 2022年流动比率为0.85倍,2021年为1.25倍[73] - 2022年负债总额与资产总值比率为0.93倍,2021年为0.96倍[73] - 2022年资产负债率为612.4%,2021年为1175.7%[73][74] - 2022年12月31日银行及现金结存约为6040万港元,2021年为5990万港元[73] - 2022年12月31日未偿还债券本金总额为1亿港元,与2021年相同[7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以港元计值的银行借贷为3500万港元,借款到期日为2025年4月,固定年利率为5%,已使用的银行融资额为3500万港元[77] - 2022年3月公司变更股本结构,12月31日已发行股本总额为290.1104万港元,分为2.901104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82] - 2022年12月31日,350万港元银行融资以170万港元银行存款作抵押,已动用金额约为140万港元[8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租赁负债约8510万港元,其中约20万港元以租赁资产作出账面值约为20万港元的出租人押记作抵押[90] 收益及费用情况 - 2022年公司确认政府补助4,114,000港元,2021年为80,000港元[23][24] - 2022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 - 81.2万港元,2021年为47.9万港元[25] - 2022年财务费用为1356.7万港元,2021年为1600.2万港元[25] 财务指标情况 - 2022年股本回报率为30.7%,2021年为 - 755.0%[73] - 2022年资产回报率为1.8%,2021年为 - 24.7%[73] - 2022年资产周转率为0.93倍,2021年为0.72倍[73] 财务准则相关 - 公司采纳多项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5] - 香港会计师公会已颁布多项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部分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部分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部分生效日期待定,董事预期采用这些准则不会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5] - 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之流动或非流动负债分类修订,根据集团2022年12月31日的未偿还债务,不会导致集团负债重新分类[17][18] 业务构成 - 公司经营分部包括香港冷冻仓库及相关服务、中国及香港食品及饮料贸易及销售、香港贷款服务[19] - 公司主要业务为经营冷冻仓库及相关服务、食品及饮料贸易及销售、投资控股[40] 业务运营情况 - 公司受疫情和贸易关系影响,寻求客户基础多样化,专注核心业务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42] - 公司提高葵喜街仓库温控仓库区域使用效率,自2021年Q4起在青衣仓库开展冷冻仓库设施及物流业务[43] - 2022年公司在仓库消毒、食品包装及人员体温检测方面产生费用[44] - 2022年业主大幅增加冷冻仓库租金成本,公司转嫁成本有挑战[45] - 2022年初公司将烟酒产品储存从葵涌税仓迁至葵喜街仓库以降低成本[46] - 2021年公司在香港推出线上B2C电子商务食品杂货购物平台“安品•生活”,2022年拓展至线下[49] - 公司将代工生产饮料视为非核心业务,年内未投入大量资源[50] 业务发展预期 - 2022年香港实际本地生产总值下跌3.5%,预计2023年经济反弹[57] - 公司预计香港及内地受疫情引发的衰退趋向结束,相关业务将逐步恢复[58] - 公司作为核心业务的冷冻仓库及物流业务将稳步发展并寻找壮大机会[59] 业务风险管理 - 公司通过多元化业务组合、成本节约和资源重新配置管理业务及经营风险[52] 重大交易事项 - 2022年集团无有关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2021年9月出售一家联营公司全部权益[85] - 出售联营公司所得款项净额1428.4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悉数动用,用于一般营运资金[88] 员工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内地全职雇员总数分别约为180名及40名,员工相关成本总额约为6945.5万港元[93]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股息[95] 证券交易情况 - 2022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96]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采纳企业管治守则,但因未委任主席,不符合守则条文第C.2.1条和第C.2.7条规定[97][98] - 公司2022年无主席,不符合企业管治守则规定,安排其他董事及管理层出席股东大会与股东沟通[99] - 董事会目前无意填补主席一职,将持续审阅架构及委任需求[100] 证券买卖政策 - 公司采纳书面证券买卖政策,全体董事确认回顾年内遵守规定,无不合规事件[101][102] 审核委员会工作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审阅集团本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等事宜[103][104] 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初步公告所载公司2022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获核数师同意,但核数师未作意见或保证[105] 信息披露情况 - 本公告在香港交易所披露易及公司网站刊載[107] - 公司2022年年报将寄发股东并在披露易及公司网站登载[108] 董事会成员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109]
大同集团(00544)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0 12:21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总额约为1.3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05亿港元增加约26.7%[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溢利约230万港元,去年同期录得亏损约3900万港元,亏损减少105.9%[5] - 2022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存及现金约为648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990万港元,分别以76.0%及24.0%(2021年12月31日:70.9%及29.1%)港元及人民币计值[19] - 2022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792.9%,2021年12月31日为1175.7%[1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为290.1104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901.104万港元[27]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股份为2.901104亿股,2021年12月31日为29.01104亿股[27]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71973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91467亿港元有所下降;流动资产为1.22347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33225亿港元有所下降[40]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32601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069亿港元有所上升;流动负债资产净值为负1025.4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正2632.5万港元[40] - 2022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261.2万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063.2万港元有所上升;非流动负债为1.45944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03997亿港元有所下降[4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32.6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亏损389.9万港元[45] - 2022年6月30日股本为290.1万港元,较2021年1月1日的2901.1万港元减少2611万港元[45] - 2022年6月30日资本储备为6609.4万港元,较2021年1月1日的3998.4万港元增加2611万港元[45] - 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4614.9万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1667.4万港元增长176.8%[47]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69.6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102万港元[47]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229.3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4262.5万港元[47]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555.2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减少2493.1万港元[47] - 2022年6月30日期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479.1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4506.7万港元[47]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1025.4万港元,主要因3500万港元银行借贷重新分类为流动负债[4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综合资产294,320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24,692千港元下降约9.4%[5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综合负债278,545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10,897千港元下降约10.4%[57]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5,002千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5,343千港元,下降约6.4%[58]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89千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 - 1,697千港元,亏损大幅收窄[59] - 2022年上半年财务费用7,280千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8,306千港元,下降约12.4%[60] - 2022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3.7万港元,2021年为1.2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02.1万港元,2021年为132.4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3395.2万港元,2021年为3435.9万港元[62] - 2022年上半年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亏损)的溢利为232.6万港元,2021年亏损3899万港元;计算每股盈利(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2.9011亿股[64] - 2022年上半年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47.2万港元,2021年为74.4万港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8000港元,2021年无[66] - 2022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为1.10132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3718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折旧支出3395.2万港元,2021年为3435.9万港元[68] - 2022年6月30日扣除信贷亏损拨备的应收贸易账款为5078.5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586.4万港元[69]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贷款为256.2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76.4万港元;信贷亏损拨备为254万港元,2021年为276.4万港元[72] - 2022年6月30日有抵押应收贷款本金为22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40万港元,年利率12%[72] - 2022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596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874.7万港元[73] - 2022年6月30日应付租赁负债一年内为7147.3万港元,一年以上但不超两年为4594.4万港元,总计1.17417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分别为6594.3万港元、6759.1万港元和1.4494亿港元[76] - 2022年6月30日法定股本股份数目为6亿千股,金额为60亿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290110千股,金额为2901千港元[79] - 2022年上半年主要管理层酬金总额为4005千港元,2021年为3768千港元[9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购股权数目总计23,208,832,较2021年12月31日的11,604,416增加100%[94] - 2022年6月30日及报告日期,29,011,040股可根据购股计划发行,占已发行股份10%;2021年12月31日及年报日期亦为29,011,040股,占比10%[95] - 2022年6月30日及报告日期,公司可进一步授出17,406,624份购股权,占已发行股份6%;2021年12月31日可授出29,011,040份,占比10%[100] 集团业务线构成 - 集团主要业务为经营冷冻仓库及相关服务业务、经营食品及饮料贸易业务以及投资控股[6] 冷冻仓库及相关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冷冻仓库及相关服务收入116,693千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81,914千港元,增长约42.5%[54][55] - 集团注意到食品杂货分销商、超市及冷冻食品店对仓储及物流服务需求增加,着手扩展葵喜街仓库温控区域[9] - 自2021年起青衣的冷冻仓库及物流业务提供了更多仓储设施[9] - 业主大幅增加集团冷冻仓库租金成本,将部分成本转嫁给客户具有挑战性[9] 食品及饮料贸易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食品及饮料贸易收入16,075千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22,848千港元,下降约29.6%[54][55] - 集团通过中国内地超市、便利店及分销商网络经营食品及饮料产品贸易业务[12] - 集团于2021年第二季度在香港推出线上B2C电子商务食品杂货购物平台“安品 • 生活”[13] - 集团将“安品 • 生活”销售渠道从线上拓展至线下,在香港多个购物中心开设限时快闪店[13] 贷款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贷款服务收入134千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144千港元,下降约6.9%[54][55] 债券及银行借贷情况 - 2014 - 2015年已发行本金总额为1亿港元的债券,年利率6%,2022年6月30日债券本金总额与2021年12月31日相同[21] - 本中期期间,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本金为1000万港元延期两年之修订契据,该债券2021年12月31日分类为流动负债[21] - 2022年6月30日,集团以港元计值之银行借贷为3500万港元,借款2023年4月到期,固定利率为每年5%,与2021年12月31日相同[22] - 2022年6月30日,银行融资款项已动用3500万港元,与2021年12月31日相同[22] - 2022年6月30日,银行融资350万港元以170万港元银行存款作抵押,已动用金额约140万港元,与2021年12月31日相同[31] - 债券年利率为6%,本金1000万港元延期两年,于2022年6月30日分类为非流动负债[77] - 2022年6月30日银行融资为350万港元,以170万港元银行存款作抵押,已动用金额约为141万港元,与2021年12月31日数据相同[81] 股本重组情况 - 2022年3月24日公司实施股本重组,包括每10股已发行股份合并为1股,削减已发行股本,将进账金额转拨至资本储备[28] - 2022年3月24日起生效的股本重组包括股份合并和股本削减,股份合并减少已发行股份2610994千股,股本削减减少金额26110千港元[79][80] 员工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内地全职雇员总数分别约为180名及40名,较2021年6月30日的220名和50名有所减少;2022年上半年员工相关成本总额约为3405.6万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4088.1万港元有所下降[35] 市场环境情况 - 2022年第二季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以实质计算)按年下跌1.3%,第一季下跌3.9%[15] 关联交易及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08] - 期间内及截至报告日期,公司无上市规则规定的须披露非豁免关连交易或非豁免持续关连交易[107] 企业管治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未委任主席,不符合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和第E.1.2条规定,董事会无意填补主席空缺[113]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在回顾期内遵守证券买卖政策,未发生不合规事件[114]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符合相关准则和规定[116] - 公司已采纳一系列内部监控措施,包括加强高级管理层汇报渠道[117] - 公司委聘独立专业顾问负责内部审核职能,对若干附属公司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进行独立评估[11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审核委员会在内部监控顾问协助下制定本年度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评估计划[119] - 本年度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评估计划范围集中于检讨冷冻仓库及相关服务业务运营控制等五项内容[11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董事会信纳集团有充足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程序,未发现系统存在漏洞事宜[119] 董事变动情况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梁志雄先生自2022年5月31日起辞任WT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20] 股份权益情况 - 2022年6月30日,冯柏基和何汉忠在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权益总额为26034521,占已发行股本总数约8.97%[93] - 公司于2022年6月30日已发行的股份总数为290110400股[93] - Great Virtue Holding Limited直接持有46,88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约16.16%;江伟梁间接持有46,880,000股,占比16.16%[104] - Ever Achieve Enterprises Limited直接持有20,232,313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约6.97%;Grand Legacy Holdings Limited和Premium Access Holdings Limited分别间接持有20,232,313股,占比均为6.97%[104] - 2022年6月30日,除披露者外,无人士(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除外)在公司股份中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10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90,110,400股[105] 购股计划情况 - 购股计划自2015年6月2日起10年内有效,至2025年6月1日届满[94] - 2021年4月30日授出购股权,估计公平值总额约2,623,000港元;202
大同集团(00544)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8 16:38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集团收入总额约为2.35亿港元,较去年约2.55亿港元减少约7.7%[13] - 2021年集团亏损约8030万港元,较2020年约4060万港元亏损增加97.8%[13] - 2021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27.7港仙,2020年为16.2港仙[40]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资产净值为0.37港元,2020年为3.02港元[40] - 2021年流动比率为1.25倍,2020年为0.83倍[40] - 2021年负债总额与资产总值比率为0.96倍,2020年为0.80倍[40] - 2021年资产负债率为1175.7%,2020年为68.4%[40][41] - 2021年股本回报率为 -755.0%,2020年为 -46.2%[40] - 2021年资产回报率为 -24.7%,2020年为 -8.9%[40] - 2021年资产周转率为0.72倍,2020年为0.56倍[40] - 2021年12月31日银行结存及现金约为5990万港元,2020年为6980万港元,其中70.9%及29.1%分别以港元及人民币计值[41]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储备包括缴入盈余8423.9万港元(2020年:8423.9万港元)以及累计亏损5.2825亿港元(2020年:4.53144亿港元)[76] - 2021年五大客户应占收入合共占集团总收入约43%,最大客户应占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约15%;五大供应商应占采购额合共占集团总采购额约46%,最大供应商应占采购额占集团总采购额约31%[69] - 2021年公司不建议派付股息,2020年亦无派付[74] 集团亏损原因 - 董事会认为亏损增加主因是不再获政府补贴、出售联营公司、内地贸易业务下滑、新推产品成本及疫情持续[13] 集团业务线构成 - 集团主要业务为经营冷冻仓库及相关服务、食品及饮料贸易、贷款服务和投资控股[14]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2021年集团主要业务性质无重大变动[64] 冷冻仓库及物流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及相关情况 - 冷冻仓库及物流是集团主要收入来源,还提供物流及派送等辅助服务[15] - 2021年疫情和中美贸易紧张使香港贸易活动受限,仓储及物流行业发展受限[15] - 2021年上半年政府限制就餐规定冲击餐饮经营者,降低了对冷冻食品需求[15] - 集团寻求客户基础多样化,获取对仓储及物流服务需求大的客户[15] - 集团与联营公司订立终止协议,停止提供管理服务以重新分配资源[15] - 公司于2021年第三季度将葵喜街仓库温控区域扩展并投入运营,第四季度就青衣设施签订服务协议增加冷冻仓库[16] - 疫情使冷冻仓库及物流业务运营成本增加,年初业主大幅提高仓库租金成本,公司转嫁成本遇挑战[18] - 受疫情影响,澳门及内地间歇性封关,公司葵涌保税仓库烟酒产品需求下滑,仓库盈利减少[18] 食品及饮料贸易业务线情况 - 集团在中国内地通过超市及便利店网络经营食品及饮料分销业务[9] - 2021年4月公司推出新B2C业务分部及“态度星球”饮料产品,新OEM处于起步阶段[20] - 公司在香港推出新线上B2C电子商务食品杂货购物平台“安品 • 生活”[21] 贷款业务线情况 - 公司不再为贷款业务分部提供新财务资源,资源转至更有利可图分部[22] 公司业务应对措施 - 2021年公司实施严格成本控制措施,终止低利润率批发渠道,集中资源提升高利润率渠道[20] - 公司采取多元化业务组合、成本节约、资源重新配置等措施降低市场波动风险[25] 香港经济环境情况 - 2021年上半年香港实质本地生产总值较2020年同期增长7.8%,第三、四季度分别增长5.5%及4.8%[29] - 2022年第一季度香港第五波疫情或为经济复苏带来不确定性,公司相关业务预期逐步恢复[30] 公司股权及股本相关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为29,011,040港元,分为2,901,104,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与2020年持平[48] - 2021年9月,公司出售一家联营公司全部权益,所得款项净额拟定用于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的金额为14,284千港元,占比100%,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动用10,750千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50] - 2020年10月23日,公司按每股0.0248港元的认购价与Great Virtue Holding Limited订立认购协议,认购4.688亿股股份[78] - 2020年11月6日认购事项完成,公司向认购方发行4.688亿股股份,所得款项总额约116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150万港元,每股认购股份净价0.0245港元[79]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1150万港元,用于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占比69%(约792.2万港元),偿还债券利息费用占比31%(约360万港元)[80] - 2021年12月31日,共有116,044,160份购股权尚未行使,持有人可行使后转换为相同数量股份,均根据2015年计划授出[85] - 2021年4月30日,冯柏基、何汉忠分别获授29,011,040份购股权,雇员获授58,022,080份购股权,行使价均为0.039港元[86] - 2022年3月24日资本重组后,冯柏基、何汉忠可行使购股权对应的合并股份数为2,901,104股,行使价为0.39港元;雇员为5,802,208股,行使价为0.39港元[88]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根据2015年计划进一步授出290,110,400份购股;资本重组后可授出29,011,040份[88]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901,104,000股[97] - Great Virtue Holding Limited直接持有468,8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16.16%;江伟梁间接持有相同数量股份,占比相同[95] - Ever Achieve Enterprises Limited直接持有202,323,133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6.97%;Grand Legacy Holdings Limited、Premium Access Holdings Limited间接持有相同数量股份,占比相同[95] - Grand Legacy Holdings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由执行董事何汉忠实益拥有[96] - Premium Access Holdings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由执行董事冯柏基实益拥有[97] - Great Virtue Holding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由江伟梁实益拥有[9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冯柏基和何汉忠所持股份数目为202,323,133,所持购股权数目为29,011,040,权益总额为231,334,173,占已发行股本总数约7.97%[108] - 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已发行的股份总数为2,901,104,000股[110] - 执行董事冯柏基先生于Loving Peace International Limited拥有10%股本权益[112] - 2021年9月30日完成买卖协议后,集团及冯柏基先生不再于Loving Peace及光辉绿色持有任何股权[11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何漢忠先生及馮柏基先生各自透過全資公司間接持有Ever Achieve Enterprises Limited 50%已發行股本,该公司持有公司202,323,133股股份[128] 公司财务担保及抵押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为经营冷冻仓库服务提供担保的3,500,000港元银行融资以1,700,000港元银行存款作抵押,已动用约1,400,000港元,2020年抵押金额为3,500,000港元,已动用金额相同[52] - 2020年12月31日约64,300,000港元银行存款抵押给银行作租赁担保,2021年已解除抵押,向业主支付约34,800,000港元现金按金[52]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租赁负债约144,900,000港元(2020年:206,000,000港元)中,约400,000港元(2020年:600,000港元)以租赁资产作出账面价值约为400,000港元(2020年:600,000港元)的出租人押记作抵押[52] 公司员工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及中国内地全职雇员总数分别约为190名及50名,2020年分别约为230名及40名[5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相关成本总额约为78,568,000港元,2020年为78,483,000港元[55] 公司风险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并无承担任何重大外汇风险,亦无使用任何金融工具作对冲用途[4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并无任何或然负债,2020年亦无[54] - 2021年集团并无严重违反适用法规以致对业务及营运构成重大影响[67] 公司债券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已发行债券本金总额为1亿港元,与2020年相同,9000万港元到期日延期两年,剩余1000万港元到期日在报告期末后也延期两年[41][42] 公司核数师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财务报表已经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审核,该行将在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任满告退,大会将提呈重新委任该行的决议案并授权董事厘定其薪酬[122] - 2021年外聘核数师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提供核数服务费用为2571千港元,2020年为1680千港元[183] - 2021年外聘核数师提供非核数服务费用为0千港元,2020年为92千港元[183] - 2021年外聘核数师服务合计费用为2571千港元,2020年为1772千港元[183] - 审核委员会推荐续聘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为集团外聘核数师[174] - 过去三年公司并无更换核数师[123] 公司董事相关情况 - 应届股东周年大会将提呈重选欧达威先生及冯华高先生为非执行董事、冯少杰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1]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梁志雄先生自2022年1月5日起辞任长兴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之独立非执行董事[104] - 公司已接获各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发出确认其独立性的年度确认书[105] - 年内公司概无上市规则第十四A章规定的非豁免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111] - 公司已委任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多於董事會三分之一人數[130] - 董事會每年定期舉行最少四次董事會會議,2021年度已舉行一次股東大會及十二次董事會會議,其中四次為定期董事會會議[134] - 何漢忠先生和馮柏基先生股東大會出席率為1/1,董事會會議出席率為12/12[134] - 歐達威先生股東大會出席率為0/1,董事會會議出席率為11/12[134] - 馮華高先生股東大會出席率為1/1,董事會會議出席率為11/12[134] - 馮少杰先生股東大會出席率為1/1,董事會會議出席率為11/12[134] - 梁志雄先生股東大會出席率為0/1,董事會會議出席率為11/12[134] - 謝遠明先生股東大會出席率為1/1,董事會會議出席率為11/12[134] - 董事會定期會議全體董事均獲最少十四日通知,董事將於定期會議召開前最少三日收悉議程詳情[13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体董事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有关董事培训的规定[139] - 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上,何汉忠、梁志雄、谢远明获重选,于5月27日订立委任函;2020年冯柏基、欧达威、冯少杰获重选,于6月4日订立委任函;2019年冯华高获重选,于5月31日订立委任函,全体董事委任函初步任期3年[14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未有委任主席,不符合企业管治守则部分规定[143] - 董事会目前无意填补主席一职,将持续审阅架构及委任需要[144] - 提名委员会于2005年6月30日成立,7月12日采纳职权范围,2012年3月28日修订批准[147] - 提名委员会目前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为谢远明(主席)、冯少杰、梁志雄[147] - 公司于2019年1月1日生效董事提名政策,由提名委员会负责执行[147] - 提名委员会利用多种方法物色董事人选,考虑股东提名,所有候选人由其评估[148] - 董事会对提名委员会推荐董事候选人事宜有最终决定权[148] - 董事候选人需提交个人资料及同意书,提名委员会依标准评估其是否合格[151] - 公司细则规定三分之一董事将在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欧达威先生、冯华高先生及冯少杰先生将轮值告退并愿膺选连任[15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35 - 50岁董事2人,51 - 60岁董事2人,≥61岁董事3人[
大同集团(00544)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09 10:58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总额约为1.0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35亿港元减少约22%[5] - 本中期期间,集团亏损约390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约2600万港元[5] - 2021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存约为4510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6980万港元,其中55%及45%分别以港元及人民币计值[21] - 2021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10.7%,2020年12月31日为68.4%[21] - 2021年6月30日,承配人已认购及公司已发行本金总额为1亿港元的债券,与2020年12月31日相同[22] - 2021年6月30日,集团以港元计值之银行借贷为3500万港元,银行借贷利率为每年5%,借款于2023年4月到期[24] - 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为2901.104万港元,分为29.01104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之普通股,与2020年12月31日相同[29] - 2021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或然负债,2020年12月31日亦无[3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香港全职雇员约220名,较2020年6月30日的约240名减少约8.3%;内地全职雇员约50名,较2020年6月30日的90名减少约44.4%[3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约为4088.1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约3955.2万港元增加约3.4%[37] - 2021年上半年总收入10490.6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3507.5万港元减少约22.3%[39]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3878.6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2643万港元增加约46.7%[39] - 2021年上半年本期亏损3899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2643万港元增加约47.5%[3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26611.9万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31766.4万港元减少约16.2%[4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流动负债17350.8万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6965.1万港元增加约2.3%[4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亏损38990000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26430000港元[46][48] - 2021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16674000港元,2020年同期为15247000港元[47] - 2021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20000港元,2020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2983000港元[47]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2625000港元,2020年同期为71844000港元[47] - 2021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减少净额为24931000港元,2020年同期为59580000港元[47] - 2021年6月30日期终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45067000港元,2020年同期为59013000港元[47]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为51270000港元[48] - 2021年6月30日本金总额20000000港元的两份债券到期日延长至2023年11月及12月[48] - 2021年1月1日公司股本为29011000港元,股份溢价为381060000港元[46]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总计为49683000港元,非控股权益为3163000港元,总计为52846000港元[46]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104,762千港元,较2020年上半年的134,885千港元下降22.32%[54]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38,786千港元,较2020年上半年的26,430千港元亏损扩大46.75%[55][5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综合资产388,357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458,535千港元下降15.30%[5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综合负债335,511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367,620千港元下降8.73%[58]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收入5,343千港元,较2020年上半年的4,386千港元增长21.82%[59]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1,697千港元,较2020年上半年的 - 537千港元亏损扩大216.01%[60] - 2021年上半年财务费用8,306千港元,较2020年上半年的10,199千港元下降18.56%[61] - 2021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204千港元,2020年上半年为0[62] - 2021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12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324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34359千港元[64] - 2021年和2020年中期均无派付、宣派或拟派股息[6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8990千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计算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901104千股[67] - 2021年上半年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744000港元,2020年同期为909000港元[68] - 2021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为161613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95873千港元[70] - 2021年上半年有关租赁的总现金流出为3816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6949千港元[7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主要业务为经营冷冻仓库及相关业务、食品及饮料贸易业务、提供贷款服务以及投资控股[6] - 2021年上半年提供冷冻仓库及相关服务收入8191.4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8388.5万港元减少约2.3%[39] - 2021年上半年食品及饮料贸易收入2284.8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5100万港元减少约55.2%[39] - 2021年上半年贷款服务利息收入14.4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9万港元减少约24.2%[39] - 2021年上半年冷冻仓库及相关服务收入81,914千港元,较2020年上半年的83,885千港元下降2.35%[54] - 2021年上半年食品及饮料贸易收入22,848千港元,较2020年上半年的51,000千港元下降55.20%[54] 业务运营相关情况 - 集团将葵喜街仓库的两层常温仓库改建为冷冻仓库,预计2021年第三季度投入运营[10] - 2021年前两季度,业主略微增加集团运营的仓库及冷冻仓库设施的租金成本[10] - 集团于2021年4月推出新的B2C业务分部及“态度星球”饮料产品[13] - 新的线上B2C电子商务食品杂货购物平台“安品 • 生活”已在香港推出[14] - 集团不再为贷款业务分部提供新的财务资源,资源将转至更有利可图的分部[15] 联营公司相关情况 - 集团持有Loving Peace和光辉绿色30%已发行股本,拥有20%投票权[73] - 2021年6月30日Loving Peace及其附属公司流动资产为31990千港元,非流动资产为183307千港元[77] - 2021年6月30日,联营公司负债净值为64042千港元,集团分占负债净值为19213千港元,集团于联营公司权益账面价值为16192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联营公司负债净值为37962千港元,集团分占负债净值为11389千港元,集团于联营公司权益账面价值为30058千港元,集团于联营公司拥有权权益比例均为30%[79] - 2021年上半年,联营公司管理费用收入为596.7万港元,机械使用收入为109.5万港元;2020年同期分别为548.5万港元和11万港元[104] 应收应付账款相关情况 - 2021年6月30日,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之应收贸易账款为40196000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0967000港元[80] - 2021年6月30日,应收贷款为2740千港元,信贷亏损拨备为1076千港元,净额为1664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数据相同[84] - 有抵押应收贷款本金额为2400000港元,按固定年利率12厘计息,借款人将偿还日期延至2021年8月26日[85] - 2021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6374000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6451000港元[86] - 按发票日期,2021年6月30日0至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18064千港元,31至60日为11845千港元,61至90日为4280千港元,91至120日为2067千港元,超过120日为3940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分别为15528千港元、9723千港元、7775千港元、2001千港元、5940千港元[83] - 按发票日期,2021年6月30日0至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4762千港元,31至60日为1513千港元,61至90日为99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分别为4495千港元、1776千港元、110千港元,91至120日为17千港元,超过120日为53千港元[88] 租赁及抵押相关情况 - 2021年6月30日,就银行担保作出的170万港元银行融资以170万港元银行存款作抵押,已动用金额约为140万港元[33] - 2021年6月30日,约6430万港元银行存款已抵押予银行,该银行就租赁协议下集团应付租金向业主提供银行担保[33] - 2021年6月30日,集团租赁负债约1.72亿港元,其中约50万港元以租赁资产作出账面价值约为50万港元之出租人押记作抵押[33] - 2021年6月30日,为经营冷冻仓库服务的170万港元银行融资以170万港元银行存款作抵押,已动用约141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银行融资和抵押存款均为350万港元,已动用141万港元[96] - 2021年6月30日,6431.1万港元银行存款已抵押作租赁协议下租金的银行担保;2020年12月31日,该金额为6428.5万港元[97] - 2021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一年内为65300千港元,一年以上但不超两年为63357千港元,两年以上但不超五年为43646千港元,总计172303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分别为68022千港元、62406千港元、75563千港元,总计205991千港元[90] 衍生金融工具相关情况 - 2021年6月30日,持作买卖的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为50.5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5.9万港元;衍生金融负债公平值为359.4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80万港元[99] - 折现率上升/下降3%,2021年6月30日衍生工具账面价值增加412.1万港元/减少354.8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增加593万港元/减少176万港元[101] - 2021年6月30日,第三级公平值计量中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为359.4万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80万港元增加179.4万港元[103] - 衍生金融工具所用预期波幅2021年6月30日为34.80%,2020年12月31日为34.29%;波幅上升/下降3%,2021年6月30日衍生工具账面价值增加/减少5.4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增加/减少14万港元[103] 关联交易及服务费相关情况 - 2021年上半年,向公司董事直系亲属控制公司支付服务费38万港元,向主要股东直系亲属控制公司支付服务费69.8万港元;2020年同期无此类支出[104] - 期间内及截至报告日期,公司无上市规则规定的须披露非豁免关连交易或非豁免持续关连交易[124] 管理层酬金及股份权益相关情况 - 2021年上半年,主要管理层酬金总额为376.8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370.8万港元[107] - 冯柏基和何汉忠所持公司股份数目为202,323,133股,购股权数目为29,011,040份,权益总额为231,334,173,占已发行股本总数约7.97%[110] - 冯柏基持有相联法团Loving Peace International Limited股份数目为
大同集团(00544)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3 15:4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0年亏损约4.1亿港元,较2019年约6700万港元同比大幅减少[5] - 2020年公司收入总额约为2.55亿港元,2019年约为2.9亿港元[9] - 2020年公司亏损4058.4万港元,2019年亏损6713.8万港元,亏损减少约40%[9] - 2020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62港仙,2019年为2.76港仙;2020年每股资产净值为3.02港元,2019年为4.67港元[27] - 2020年流动比率为0.83倍,2019年为1.19倍;2020年负债总额与资产总值比率为0.80倍,与2019年相同[27] - 2020年资产负债率为68.4%,2019年为88.1%;2020年股本回报率为 -46.2%,2019年为 -59.1%[27] - 2020年资产回报率为 -8.9%,2019年为 -11.5%;2020年资产周转率为0.56倍,2019年为0.49倍[27] - 2020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存约为6980万港元,2019年约为1.18亿港元,其中60.3%及39.7%分别以港元及人民币计值[28] - 2020年12月31日以港元计值的银行借贷为3500万港元,2019年为6500万港元;银行借贷利率为每年5%,2019年为每年7%[29] - 2020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本总额为2901.104万港元,2019年为2432.304万港元,分为29.01104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2019年为24.32304亿股[34] - 2020年末公司储备包括缴入盈余8423.9万港元(2019年相同),累计亏损4.53144亿港元(2019年为4.22585亿港元)[58] - 2020年公司不建议派付股息,2019年也无派息[5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开支总额约为7848.3万港元,2019年为7511.2万港元[3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客户应占收入合共占总收入约46%,最大客户应占收入占总收入约16%[5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供应商应占采购额合共占总采购额约50%,最大供应商应占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约28%[52] - 2020年核数服务费用为1680千港元,2019年为1500千港元,同比增长12%[149] 公司业务线构成 - 公司主要业务为在香港经营冷冻仓库及相关业务、提供贷款服务及投资控股,在内地经营食品及饮料贸易业务[11] 冷冻仓库及相关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及业务动态 - 冷冻仓库业务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还提供物流及派送等辅助服务[12] - 疫情和中美贸易关系紧张使2020年香港贸易受不利影响,冷冻仓库营业额受负面影响[12] - 公司使客户基础多样化,食品杂货分销商等客户带来积极影响[12] - 公司扩大保税仓库业务,实现全年运营和收入增长[12] - 公司升级青衣仓库货架系统,优化利润[12] - 冷冻仓库及物流业务部分食肆及酒楼老板客户使用仓库空间减少,食品杂货行业客户填补闲置空间[21] - 2021年年中前将葵喜街仓库另外两层改建为冷冻仓储,预计收入增加且成本不多[24] - 集团正提升青衣仓库效率及空间产量,扩大保税仓库最大仓储能力[24] 食品及饮料贸易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及业务动态 - 公司内地食品及饮料分销业务扭亏为盈,计划在香港推出B2C零售网络[7] - 集团食品及饮料分销业务在疫情下扭亏为盈,归因于内部业务重组和业务策略[16] - 2021年中旬将在中国内地推出代工生产新品饮料[23] - 2021年上旬将在香港推出B2C网上食品杂货购物平台[23] 贷款业务动态 - 集团不再为贷款业务分部提供新财务资源,资源将转至更有利可图的分部[15] 宏观经济预测 - 2020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将反弹至5.5%[20] - 香港财政司司长预测香港经济将恢复正增长,增长介乎3.5%至5.5%[20] - 预计中国经济将激增8.1%,美国为5.1%[20] 股权变动及股本相关 - 2020年11月公司以配股方式发行4.688亿股普通股,价格为每股0.0248港元,每股面值为0.01港元[34] - 2020年12月29日公司出售全资附属公司顺盛投资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全部权益[35] - 2020年10月23日公司与认购方订立认购协议,以每股0.0248港元认购4.688亿股,11月6日完成认购,所得款项总额约1160万港元,净额约1150万港元[59][60]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1150万港元,用于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占69%(约792.2万港元),偿还债券利息费用占31%(约360万港元)[61] - Great Virtue Holding Limited及其最终实益拥有人江伟梁分别持有4.688亿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16.16%[71] - Ever Achieve Enterprises Limited及其相关权益人袁健荣分别持有2.02323133亿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6.97%[71] - 冯柏基先生经受控法团持有Loving Peace International Limited 2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总数10%[81] - Loving Peace International Limited的股本由集团拥有30%权益,GIK拥有10%权益,GIK全部已发行股本由冯柏基先生实益拥有[82] 证券交易相关 - 2020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除配售新股份外,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63] - 自2015年6月2日采纳新购股计划至2020年末,无根据该计划授出购股期权[64][66] - 2020年公司无订立股票挂钩协议,年结日也无存续协议[67] 董事相关 - 应届股东大会将提呈重选何汉忠为执行董事、梁志雄及谢远明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4]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梁志雄自2020年10月15日起获委任为长兴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77] - 冯柏基先生于Loving Peace International Limited担任董事并拥有10%股本权益,其附属公司光辉绿色与集团均从事冷冻仓库业务[8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董事会成员含2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4] - 何汉忠和冯柏基通过全资公司间接持有Ever Achieve Enterprises Limited 50%已发行股本,该公司持有公司202,323,133股股份[104] - 公司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多于董事会三分之一人数[105] - 董事会每年定期举行最少四次会议,年内举行1次股东大会和17次董事会会议,其中4次为定期会议[108] - 执行董事何汉忠和冯柏基股东大会出席率100%,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08] - 非执行董事欧达威股东大会出席率0%,董事会会议出席率约52.94%(9/17);冯华高股东大会出席率100%,董事会会议出席率约58.82%(10/17)[10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冯少杰、梁志雄、谢远明股东大会出席率100%,董事会会议出席率约58.82%(10/17)[108] - 董事会定期会议全体董事获最少14日通知,会议前最少3日收悉议程详情[10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多位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涉及企业管治、监管规定、管理/财务/经济等主题培训[112] - 2020年6月4日,冯柏基、欧达威、冯少杰与公司订立委任函;2019年5月31日,何汉忠、冯华高、梁志雄、谢远明与公司订立委任函,全体董事现委任函初步任期三年[11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未委任主席,何汉忠任署理行政总裁,蔡启昇2020年6月辞任财务总监,张凯健接任[114] - 因无主席,公司不符合企业管治守则守则条文第A.2.7条和第E.1.2条规定,董事会无意填补主席空缺,将持续审阅架构[114][115] - 公司细则规定三分之一董事将在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何汉忠、梁志雄、谢远明先生将轮值告退并愿膺选连任[12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35 - 50岁董事2人,51 - 60岁董事2人,≥61岁董事3人[13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男性董事7人,女性董事0人[13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香港教育背景董事3人,海外教育背景董事4人[13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专业相关经验董事3人,企业家/商人经验董事4人[13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服务任期1 - 10年董事1人,≥11年董事6人[13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执行董事2人,非执行董事2人,独立非执行董事3人[132]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可计量目标: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不少于三名且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至少一名有专业资格或财务知识,至少一名为业务行业专业人士或有丰富经验[13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董事会已达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下可计量目标[133] 委员会相关 - 董事会旗下有审核、提名、薪酬三个委员会[103] - 公司提名委员会2005年6月30日成立,2005年7月12日采纳职权范围,2012年3月28日修订,现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成员[117] - 董事会2019年1月1日生效董事提名政策,由提名委员会执行[117] - 提名委员会通过多种方法物色董事人选,考虑股东提名,对所有候选人按资格评估,董事会有最终决定权[118] - 委任新董事,候选人需提交资料和同意书,提名委员会按标准评估,合适时向股东提建议[121] - 董事候选人可在股东大会前向公司秘书书面通知退选[122]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6月30日成立,审核委员会于2000年1月12日成立[134][139]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与外聘核数师会面两次[141] - 冯少杰、梁志雄、谢远明出席审核委员会会议次数均为8次,出席率100%[14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就企业管治职能举行两次会议[143] - 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已审阅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财务报表[146] - 董事会授权审核委员会每隔半年检讨集团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事宜[15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制定本年度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评估计划[156] 公司治理相关政策及规定 - 公司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及报告所列原则和守则条文,仅“主席及行政总裁”部分有偏离[102] - 公司安排保险为董事责任提供保障,投保范围每年检讨[112] - 公司自2012年3月28日起采纳举报政策,回顾年内审核委员会并无接获举报[152] - 股东于递交请求当日持有附带可于公司股东大会上不少于十分之一投票权的公司缴足股本,可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须于递交请求后两个月内举行[158] - 股东若有意于股东大会上推选候选人,通知发出期间不早于寄发有关股东大会通告翌日开始,不迟于大会日期前七日结束[160] - 公司促请股东如于举行选举的股东大会日期至少十五个营业日前提交推选候选人通知[160] - 董事会于2012年3月28日设立股东通讯政策,并会定期检讨[161] - 公司设有网站披露集团及其业务最新资料[161] - 公司恪守2012年《内幕消息披露指引》、2002年《股价敏感资料披露指引》及2008年《有关近期经济发展情况及上市发行人的披露责任》[153] - 公司股息政策于2019年1月1日生效,宣派及派付股息由董事会决定,末期股息需股东批准且不超建议金额,董事会可考虑宣派特别股息[164] - 公司将不时审阅及重新评估股息政策,修订需董事会批准[165] - 公司支付股息的能力取决于财务业绩、现金流等多因素[166] ESG报告相关 - 这是公司发表的第五份ESG报告,报告期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67] - 报告集中汇报冷冻仓库及物流核心业务,覆盖香港两个营运点,一仓面积35,022平方米,保税仓库面积5,341平方米[168][169] - 报告按联交所《指引》“不遵守就解释”规定编写,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四项原则[170][171][172] - 报告于2021年3月30日获董事会批核[173] - 董事会负责制定ESG策略方向,跟进相关目标进展以指导监测ESG表现[174][177] - 公司邀请员工、供应商及客户参与问卷调查,为食品慈善机构提供特惠收费存储剩余食物[175] - 审核委员会制定风险管理策略,董事会评估和确定公司ESG风险[178] - 公司本年度ESG风险与上一年相同,包括健康与安全、员工高龄化等风险[179] - 报告年度内,公司在排放物、雇佣、健康与安全等方面无违规案件,未发现对集团有重大影响的法律法规[183]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员工、客户、商业伙伴等持份者进行沟通[184][185][187] - 公司委托独立顾问进行持份者沟通问卷调查,共收回152份有效问卷回复[188][189] - 公司识别出22项可持续发展议题,其中11项被列为优先实质性议题[189] - 与上一报告年度
大同集团(00544)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16 09:54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总额约为1.3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49亿港元减少约9.3%[5] - 本中期期间,集团亏损约264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约2560万港元[5] - 2020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存约为5900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约1.18亿港元减少,其中87.67%及12.33%分别以港元及人民币计值[19] - 2020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14.0%,较2019年12月31日的约88.1%增加[19] - 2020年6月30日,承配人已认购及公司已发行本金总额为1亿港元的债券,与2019年12月31日相同[21] - 2020年6月30日,集团以港元计值的银行借贷为3500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6500万港元减少,借贷利率为每年5% [21]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为2432.304万港元,分为24.32304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与2019年12月31日相同[27] - 2020年6月30日,就银行担保作出的350万港元银行融资以350万港元银行存款作抵押,已动用金额约为140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约350万港元减少[29] - 2020年6月30日,约6430万港元银行存款已抵押予银行,较2019年12月31日的约6210万港元增加[29] - 2020年6月30日,集团租赁负债约2.372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约2.689亿港元减少[29] - 2020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内地全职雇员总数分别约为240名及90名,2019年12月31日分别约为220名及120名[3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入为1.35075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4891亿港元减少,本期亏损为2643万港元[35]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26430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25593千港元[36] - 2020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63346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399253千港元[39]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39742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86207千港元[39]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33458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56578千港元[42]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6284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29629千港元[42]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87756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13559千港元[42] - 2020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15247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82454千港元[46] - 2020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983千港元,2019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28778千港元[46] - 2020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1844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46802千港元[46] - 2020年6月30日期终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59013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20445千港元[4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135,075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48,910千港元下降9.29%[54][5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26,430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5,593千港元增加3.27%[54][55] - 2020年6月30日,公司综合资产为503,088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585,460千港元下降14.07%[57] - 2020年6月30日,公司综合负债为412,169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468,738千港元下降12.07%[5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4386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3151千港元[6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537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 - 716千港元[6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费用为10199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1562千港元[6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717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581千港元[6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4470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37943千港元[6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计算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的亏损为 - 26430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 - 25593千港元[70] - 本中期期间公司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采购约909000港元,2019年同期为6260000港元[7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为229318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264329千港元[7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对一家联营公司权益为0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4072千港元[7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向一家联营公司贷款为40621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39255千港元[7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订金及预付款项中应收贸易账款5990.1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5033.7万港元增加[8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应收贷款2880千港元,减信贷亏损拨备865千港元后为2015千港元,年利率12厘至24厘[8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中应付贸易账款1251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091.1万港元增加[8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应付租赁负债一年内到期65487千港元,一年以上但不超两年65022千港元,两年以上但不超五年106705千港元[9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租赁负债列于流动负债项下12个月内到期偿还65487千港元,列于非流动负债项下12个月后到期偿还171727千港元[91] - 公司于联营公司拥有权权益比例为30%,2020年6月30日分占联营公司(负债)资产净值 - 4326千港元[8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法定股本股份数目为60,000,000千股,金额为6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2,432,304千股,金额为24,323千港元[92] - 2020年6月30日,为冷冻仓库服务提供担保的银行融资3,500,000港元以3,500,000港元银行存款作抵押,已动用金额为1,410,000港元;64,285,000港元银行存款抵押给银行作租赁担保[97] - 2020年6月30日,持作买卖的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为408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686千港元;衍生金融负债公平值为6,984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6,725千港元[100] - 第三级公平值计量中,衍生金融工具2019年12月31日为6,725千港元,公平值变动259千港元,2020年6月30日为6,984千港元[103] - 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计算所用预期波幅为35.66%(2019年12月31日:35.78%),波幅上升/下降3%将令衍生工具账面价值增加989,000港元(2019年12月31日:1,010,000港元)/减少1,012,000港元(2019年12月31日:993,000港元)[10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袍金为552千港元,薪金及其他福利为3,044千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112千港元,酬金总额为3,708千港元[10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袍金为421千港元,薪金及其他福利为2,980千港元,表现花红为410千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156千港元,酬金总额为3,967千港元[10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管理服务费收入为548.5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225.4万港元[10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冷冻仓库及相关服务收入为83,885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04,339千港元下降19.60%[54][5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食品及饮料贸易收入为51,000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42,238千港元增长20.74%[54][5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贷款服务收入为190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333千港元下降91.86%[54][55] - 2020年6月30日,冷冻仓库及相关服务资产为344,975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366,308千港元下降5.82%[57] - 2020年6月30日,食品及饮料贸易资产为25,699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28,346千港元下降9.34%[57] - 2020年6月30日,贷款服务资产为2,097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2,056千港元增长2.00%[57] 联营公司相关情况 - 公司持有Loving Peace和光辉绿色30%已发行股本及20%投票权[75] - 向联营公司贷款初步确认公平值按年利率7%厘定,贷款本金与公平值差额2306万港元计入投资成本[7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Loving Peace及其附属公司流动资产24510千港元,非流动资产272326千港元,流动负债84342千港元,非流动负债226914千港元[79] - 2020年上半年Loving Peace及其附属公司收入36518千港元,本期亏损26858千港元,公司分占亏损4072千港元[79] - 冯柏基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Loving Peace International Limited 2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总数的10%[109] - 本集团拥有Loving Peace International Limited 30%权益,GIK Business Consulting Limited拥有10%权益[110] - 2018年9月6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天群发展有限公司与零下(香港)有限公司、GIK及Loving Peace International Limited订立合营协议,完成后合营公司已发行股本由天群、零下香港及GIK分别拥有30%、60%及10%[120] 市场环境情况 - 2020年香港第一季度经济较去年同期下跌8.9%,是自1974年以来最大跌幅[14] - 2020年5月,香港失业率攀升至2005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同月零售额骤降逾三分之一[14] - 2020年整体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测由负4%下调至负7%[14] - 截至2020年5月,香港餐饮业盈利创纪录骤跌31.2%,对集团仓库行业造成负面冲击[15] 集团业务运营情况 - 集团与合营企业合作运营的青衣仓库,集团持有30%股权,自2019年以来表现令人满意[9] - 集团葵喜街仓库即将大修,可能导致停工期加长和整体收入波动[17] - 集团青衣冷冻仓库设施正在进行扩大仓储区的施工工程,完成后将提高仓储能力[17] - 集团贷款业务不会获得新资金投入,新增资源用于冷冻仓库及物流和食品及饮料产品贸易[11]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Ever Achieve Enterprises Limited实益拥有202,323,133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总数约8.32%;袁健荣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相同数量股份,占比相同[115] - Bingo Chance Limited实益拥有140,000,000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总数约5.76%;Elite Plan Investments Limited和Wulglar Wai Wan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相同数量股份,占比相同[115] 公司治理与合规情况 - 2020年上半年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及无主席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外[123] - 2020年6月蔡先生辞任财务总监,张凯健先生获委任为财务总监[123] - 董事会目前无意填补主席一职,将持续审阅架构及委任需求[124] - 公司采纳书面证券买卖政策,全体董事回顾期内遵守规定,无违规事件[125][12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梁志雄先生任主席[129
大同集团(00544)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28 16:5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19年全年收入总额约为2.9亿港元,2018年约为3.09亿港元[9] - 公司2019年录得亏损约6700万港元,2018年录得亏损约3800万港元,亏损增加约76%[9] - 2019年每股基本亏损2.76港仙,2018年为1.56港仙[25] - 2019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资产净值4.67港元,2018年为7.47港元[25] - 2019年流动比率1.19倍,2018年为1.69倍[25] - 2019年负债总额与资产总值比率0.80倍,2018年为0.53倍[25] - 2019年资产负债率88.1%,2018年为55.1%[25] - 2019年股本回报率 -59.1%,2018年为 -20.9%[25] - 2019年资产回报率 -11.5%,2018年为 -9.5%[25] - 2019年资产周转率0.49倍,2018年为0.77倍[25] - 2019年董事会不建议派付股息,2018年也无股息[57]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储备包括缴入盈余8423.9万港元(2018年相同),累计亏损4.22585亿港元(2018年为4.22767亿港元)[59] - 2019年外聘核数师提供的核数服务费用为1500千港元,2018年为2210千港元;2019年无 非核数服务费用,2018年为480千港元;2019年合计费用为1500千港元,2018年为2690千港元[143] 宏观经济环境变化 - 香港经济2019年较2018年下跌1.2%[5] - 中国经济2019年增长率跌至6.1%[6] - 2020年香港经济预计萎缩幅度逾1%,去年萎缩幅度为1.2%,Q4 GDP同比下跌2.9%,失业率升至3.5%,年初平均每日访客量降至3000人以下[19] - 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能因疫情下跌至5%或更低[1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中国贸易业务2019年亏损1179.6万港元,亏损减少9.6%[6] - 公司位于葵涌货柜码头的新保税仓库2019年开始时经营亏损,2020年表现有所改善[12] - 公司贷款业务服务放缓,集中资源扩大冷冻仓库及贸易相关业务[14] 公司业务结构与运营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在香港经营冷冻仓库及相关业务、在中国经营食品及饮料贸易业务、在香港经营提供贷款服务[11] - 公司2019年完成贸易及相关业务内部重组,扩大产品范围提高了利润率[13] 公司资金与债务情况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以港元计值银行贷款为6500万港元,与2018年相同,借款利率为每年7%,2020年1月偿还3000万港元,未偿还3500万港元延至2021年4月偿还,利率降至每年5%[27] - 2019年12月31日,为冷冻仓库服务提供担保的350万港元银行融资以350万港元银行存款作抵押,已动用金额约350万港元,与2018年相同;约6210万港元银行存款抵押给银行用于提供租赁担保,2018年约为1.019亿港元[35] - 集团租赁负债2.689亿港元中,约8万港元(2018年约19万港元)以账面价值约30万港元(2018年约60万港元)的租赁资产出租人押记作抵押[35] 公司人员情况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全职雇员总数分别约为220名及120名,2018年分别约为230名及80名[38] 公司资本开支与库务政策 - 回顾年内,集团主要以内部资源及银行借款拨付资本开支[28] - 集团采纳保守库务政策,严格监控现金管理,现金及银行结存主要以港元计值[29] 公司汇率风险情况 - 集团货币资产及负债主要以港元列值,董事认为集团承担汇率风险低微,更多内地业务或使汇率风险升高,董事将定期检讨[31] - 回顾年内,集团无重大外汇风险,未使用金融工具作对冲用途[32]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为2432.304万港元,分为24.32304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普通股,与2018年相同[33] - Ever Achieve Enterprises Limited和袁健榮所持股份数目为2.02323133亿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约8.32%[68] - Bingo Chance Limited、Elite Plan Investments Limited和Wulglar Wai Wan所持股份数目为1.4亿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约5.76%[68] - 冯柏基先生经受控法团持有Loving Peace International Limited 2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总数的10%[76] 公司重大事项情况 - 回顾年内,集团无有关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合营协议已于2018年完成[34] - 2019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0] - 除购股计划披露外,2019年公司无订立股票挂钩协议或该协议于年结日存续[64] - 公司细则或百慕达法例无优先购买权条文[6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及年报刊发前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持有充足公众持股量[66] - 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与GIK的咨询服务协议费用为每季度20万港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相关咨询费开支33.3万港元已确认,适用百分比率低于5%且代价总额少于300万港元[82] - 2018年9月6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天群发展有限公司与零下(香港)有限公司、GIK及Loving Peace International Limited订立合营协议,完成后合营公司已发行股本将由天群、零下香港及GIK分别拥有30%、60%及10%[83]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2019年五大客户应占营业额占集团总营业额约49.8%,最大客户占比约14.8%;五大供应商应占采购额占集团总采购额约51.3%,最大供应商占比约25.8%[52] 公司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于2006年1月9日采纳一项购股计划,2015年5月29日股东批准终止该计划并采纳新购股计划,自2015年6月2日采纳起至2019年12月31日,无根据新计划授出购股[61][63] 公司管理层变动情况 - 2019年6月4日,何汉忠先生获委任为署理行政总裁,冯柏基先生获委任,蔡启昇先生辞任[70] - 2019年6月4日,欧达威先生辞任行政总裁,12月20日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70] - 2019年6月28日,独立非执行董事谢远明先生辞任汇创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73] - 应届股东周年大会将提呈重选冯柏基先生为执行董事、欧达威先生为非执行董事及冯少杰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0] 公司董事独立性与权益情况 - 公司已接获各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其独立性的年度确认书,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属独立人士[74]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除披露者外,公司董事等无相关权益及淡仓[75] - 公司或附属公司等截至2019年12月31日无安排使董事可藉购入股份或债券获利,董事等无认购证券权利[78] 公司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由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审核,2020年股东周年大会将提呈重新委任该会计师行的决议案并授权董事厘定其薪酬[92] 公司年报批准情况 - 董事会于2020年4月21日批准年报,执行董事为何汉忠[94]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及报告所列原则及守则条文,仅“主席及行政总裁”一段有偏离情况[9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及年报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7] - 公司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多于董事会三分之一人数[99] - 董事会每年定期举行最少四次会议,年内举行1次股东大会和16次董事会会议,其中4次为定期会议[102] - 何汉忠股东大会议出席率100%,董事会会议出席率87.5%[102] - 冯柏基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02] - 蔡启昇股东大会议出席率100%,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02] - 欧达威股东大会议出席率100%,董事会会议出席率56.25%[102]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多位董事通过出席研讨会或阅读资料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如何汉忠、冯柏基、蔡启昇等[106] - 非执行董事欧达威于2019年12月20日与公司订立委任函件[108] - 执行董事冯柏基于2019年6月4日与公司订立委任函件[109] - 2019年股东周年大会上获重选的何汉忠、冯华高、梁志雄及谢远明于2019年5月31日与公司订立委任函件[10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冯少杰于2018年5月25日与公司订立委任函件[110] - 全体董事现委任函自获股东重选日起初步任期3年,任期终止条件为一方发不少于3个月终止通知或董事轮值告退[110] - 2019年6月4日前欧达威负责日常企业管理,6月4日起何汉忠任署理行政总裁负责日常管理[111] - 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无主席,不符合企业管治守则第A.2.1、A.2.7及E.1.2条规定[111][112] - 公司提名委员会于2005年6月30日成立,2005年7月12日采纳职权范围,2012年3月28日修订[114] - 公司董事会于2019年1月1日生效董事提名政策,由提名委员会执行[114] - 公司细则规定三分之一董事将在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欧达威先生及冯少杰先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且符合资格并愿膺选连任[124]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35 - 50岁董事2人,51 - 60岁董事2人,≥61岁董事3人[12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男性董事7人,女性董事0人[12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香港教育背景董事3人,海外教育背景董事4人[12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专业相关经验董事3人,企业家/商人经验董事4人[12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服务任期1 - 10年董事1人,≥11年董事6人[12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执行董事2人,非执行董事2人,独立非执行董事3人[128]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可计量目标: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不少于三名及董事会人数的三分之一[128]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可计量目标:至少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须拥有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业知识[128]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可计量目标:至少一名董事应为集团所从事业务行业的专业人士或拥有丰富经验[128]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与公司外聘核数师会面两次[136] - 2020年2月14日审核委员会审阅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检讨报告,3月27日审阅未经审核财务报表,4月21日审阅董事会报告书及经审核财务报表并建议董事会批准[136] - 冯少杰、梁志雄、谢远明在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举行会议次数为7/7,在提名委员会为3/3,在薪酬委员会为3/3[137] - 公司审核委员会于2000年1月12日成立,最新职权范围于2018年12月31日获采纳[134] - 审核委员会建议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提名续聘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为公司核数师[136] - 审核委员会负责审阅、监督和确保财务报告系统等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并与外聘核数师维持恰当关系[135] 公司薪酬委员会情况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向董事会提供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建议[131] 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情况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制定本年度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评估计划,集中检讨香港冷冻仓库及相关服务分部的营运监控等事项[14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信纳集团有充足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程序,现有系统有效且足够,将持续检讨并因应环境变动增补或更新[149] 公司秘书情况 - 自2003年8月6日起,蔡启昇先生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其接受不少于15个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50] 公司股东沟通情况 - 公司利用双向沟通渠道向股东及投资者交代表现,重视与他们的沟通,股东查询可通过多种渠道交董事会处理[151] - 股东周年大会是与股东正式对话的主要场合,管理层会确保外聘核数师出席并回答相关问题[151] - 若股东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投票权的公司缴足股本,可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须在递交请求后两个月内举行[151] - 股东若有意在股东大会上推选候选人,须递交书面通知至公司香港总办事处,并包含相关资料及文件[153] 公司股息政策情况 - 股息政策于2019年1月1日生效,宣派及派付股息由董事会决定,末期股息需股东大会批准[157] 公司ESG报告情况 - 这是公司发表的第四份ESG报告,报告期为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60] - 报告集中汇报冷冻仓库及物流核心业务,覆盖香港3个营运点[161] - 一仓总面积35,022平方米,地址为新界
大同集团(00544)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17 09:13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总额约为1.4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44亿港元增加约3.47%[5] - 本中期期间,集团亏损约2560万港元,2018年亏损1710万港元[5] - 2019年6月30日,公司香港及内地全职雇员总数分别约为200名及110名,2018年12月31日分别约为230名及80名[17] - 2019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存约为1.204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约为5590万港元,其中94.89%及5.11%分别以港元及人民币计值[19] - 2019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64.2%,2018年12月31日约为55.1%[19] - 2019年6月30日,承配人已认购及公司已发行本金总额为1亿港元的债券,与2018年12月31日相同[19] - 2019年6月30日,公司以港元计值的银行贷款为6500万港元,与2018年12月31日相同,银行借款利率为每年7%,借款于2020年4月到期[20] - 2019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为2432.304万港元,分为24.32304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与2018年12月31日相同[2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冷冻仓库及相关服务收入为10.4339亿港元,食品及饮料贸易收入为4.2238亿港元,贷款服务收入为233.3万港元,总收入为14.891亿港元[3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直接成本为1.19993亿港元,毛利为2891.7万港元[3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2559.3万港元,本期亏损为2559.3万港元[3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亏损基本为1.05港仙,2018年同期为0.70港仙[34] - 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44,278千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223,039千港元增长99.2%[36]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21,964千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72,442千港元增长28.7%[36]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65,385千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02,098千港元增长62.0%[37] - 2019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55,670千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81,654千港元下降14.3%[37] - 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342,024千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06,566千港元增长220.9%[3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25,593千港元,而2018年同期亏损17,074千港元[3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82,454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所用现金净额44,471千港元[3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8,778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所用现金净额770千港元[3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6,802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4,054千港元[39] - 2019年6月30日期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0,445千港元,较期初的55,898千港元增长115.5%[39]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148,910千港元,较2018年上半年的143,804千港元增长3.55%[63][65] - 2019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25,593千港元,较2018年上半年的17,074千港元亏损扩大49.9%[63][65] - 2019年6月30日公司综合资产666,242千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395,481千港元增长68.47%[67] - 2019年6月30日公司综合负债507,409千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208,664千港元增长143.17%[67] - 2019年上半年其他收入3,151千港元,较2018年上半年的884千港元增长256.45%[69] - 2019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716千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 - 440千港元[70] - 2019年上半年财务费用11,562千港元,较2018年上半年的3,012千港元增长283.87%[71] - 2019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共39,524千港元(自置物業、廠房及設備1,581千港元,使用權資產37,943千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2,408千港元[76]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无派付、宣派或拟派股息[77] - 2019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25,593)千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17,074)千港元[78] - 本中期期间,集团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采购约626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33.4万港元增加[8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食品及饮料贸易分部资产减值亏损为零港元,2018年同期为42万港元[8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应收贷款为2.5086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6.9313亿港元下降63.81%[9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为6739万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6742.3万港元下降0.05%[9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873.5万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348.4万港元增长38.94%[96] - 法定股份数目为6000万股,金额为6亿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243.2304万股,金额为2432.3万港元[10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为29481.6万港元,其中流动负债为6033.9万港元,非流动负债为23447.7万港元[101] - 2019年6月30日,香港上市股本证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73.1万港元,与2018年12月31日持平[110] - 2019年6月30日,衍生金融负债为754.7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647.8万港元,预期波幅为39.16%(2018年12月31日:35.75%)[110] - 波幅上升/下降3%将令衍生工具账面价值增加108.3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109.7万港元)/减少106.8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107.1万港元)[11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咨询费开支33.3万港元已确认,咨询服务协议于2019年5月31日前终止[112] - 2019年上半年董事袍金42.1万港元,2018年为40.8万港元;酬金总额396.7万港元,2018年为368.3万港元[11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冷冻仓储业务管理费225.4万港元已确认[11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上半年食品及饮料产品贸易分部收入增长、利润率提高,但业绩低于预期[11] - 集团贷款业务未来六个月服务将放缓[10] 仓库业务动态 - 集团已将葵喜街现有仓库设施租期自2019年2月起延长八年[7] - 位于青衣的新仓库自2019年4月起开始试运营[7] - 集团已开始在荃湾区经营50000平方英尺的保税仓库[14] 会计准则应用影响 - 公司于2019年首次应用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诠释编制简明综合财务报表[42] - 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18年12月31日的4,876千港元减至2019年1月1日的4,369千港元,减少507千港元[48] - 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使用权资产于2019年1月1日新增310,825千港元[48] - 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已付租赁按金从2018年12月31日的25,488千港元减至2019年1月1日的22,167千港元,减少3,321千港元[48] - 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一家联营公司权益从2018年12月31日的10,998千港元减至2019年1月1日的10,466千港元,减少532千港元[48] - 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订金及预付款项从2018年12月31日的74,873千港元减至2019年1月1日的74,854千港元,减少19千港元[48] - 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融资租赁合同承担于2019年1月1日归零,流动部分减少203千港元,非流动部分减少88千港元[48] - 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负债于2019年1月1日新增,流动部分为65,959千港元,非流动部分为249,286千港元[48] - 承租人于2019年1月1日应用于租赁负债的加权平均增量借款利率为4.63%[52] - 2018年12月31日经营租赁承担为344,053千港元,2019年1月1日加权平均增量借款利率为4.63%,已贴现经营租赁承担为314,954千港元,租赁负债为315,245千港元[54] - 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前,总收入为148,910千港元,直接成本为(131,695)千港元,毛利为17,215千港元[58] - 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的影响,直接成本增加11,702千港元,毛利增加11,702千港元,除税前亏损减少5,272千港元[58] - 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后,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从1.27港仙降至1.05港仙,减少0.22港仙[79] - 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后,11.4万港元租赁物业装修及39.3万港元汽车账面价值于2019年1月1日重新分类为使用权资产[80] 联营公司相关情况 - 公司持有Loving Peace 30%已发行股本,拥有20%投票权,对其无重大影响力[83][84] - 2019年6月30日,给予联营公司非流动免息贷款公平值调整为22074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9019千港元[83] - 2019年6月30日,向联营公司贷款为57303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47525千港元[83] - 2019年6月30日,Loving Peace及其附属公司流动资产为13476千港元,非流动资产为355808千港元[87] - 2019年6月30日,公司于联营公司之权益账面价值为1754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0998千港元[83][8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冯柏基先生经受控法团持有Loving Peace International Limited 2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总数的10%[117] - Loving Peace International Limited由集团拥有30%权益,GIK Business Consulting Limited拥有10%权益,GIK由冯柏基先生实益拥有[117] 股权结构情况 - Ever Achieve Enterprises Limited持有202,323,133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约8.32%;袁健榮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相同数量股份,占比8.32%[119] - Bingo Chance Limited持有14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约5.76%;Elite Plan Investments Limited和Wulglar Wai Wan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相同数量股份,占比均为5.76%[119] - Ever Achieve Enterprises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由袁健荣实益拥有50%、钟召培实益拥有25%及符杏鸾实益拥有25%[119]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未委任主席,不符合企业管治守则部分规定,6月欧达威辞任行政总裁,何汉忠任署理行政总裁[124] - 公司已采纳书面证券买卖政策,全体董事确认回顾期内遵守规定准则,无不合规事件[126][128]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2019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符合准则及规定,已作足够披露[129] - 董事会负责维持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集团已采纳系列内部监控措施[13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6个月,审核委员会制定本年度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评估计划[132] - 欧达威先生自2019年6月4日起辞任行政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