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元医疗(00557)
icon
搜索文档
天元医疗(00557):横琴韩悦美及上海日复拟向上海日复增资
智通财经网· 2025-07-21 22:58
增资协议 - 横琴韩悦美向上海日复增资人民币1551.52万元(约1691.16万港元),方式为将上海日复结欠横琴韩悦美的转换债务人民币1551.52万元转换为转换资本 [1] - 上海花漫以现金出资方式向上海日复增资人民币1000万元(约1090万港元) [1] - 增资完成后,上海日复的注册资本由人民币238.46万元增加至人民币2789.98万元 [1] - 增资后横琴韩悦美及上海花漫于上海日复的持股比例维持不变,分别为60.8077%及39.1923% [1] 股东借款协议 - 上海花漫向上海日复提供本金金额为人民币300万元(约327万港元)的股东借款,借款期限为36个月 [1] 预付款项 - 上海花漫于2025年5月22日向上海日复支付总额为人民币1300万元(约1417万港元)的预付款项 [2] 交易背景与目的 - 增资及股东借款旨在通过股权融资与免息债务融资的结合形式,为上海日复的日常业务营运提供额外营运资金 [3] - 交易将进一步加强上海日复的发展能力,并提升集团在中国提供医疗相关服务主营业务的竞争力 [3] - 上海花漫为一家位于上海的医美市场推广公司,业务覆盖华东地区并拥有广泛的美容产业伙伴网络 [3] - 交易体现战略合作伙伴上海花漫对集团的进一步股东承诺,有助于促使其向上海日复及集团提供更多支持与资源 [3] - 上海花漫的战略价值在于能为集团引入与其他中国医美中心进行潜在合作的机会,从而获取客户 [3]
天元医疗(0055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6:33
Annual Report 年報 2024 Annual Report 2024 年報 www.tianyuanhealthcare.com Mission Statement To invest in businesses with high growth potential so as to increase shareholder value. ✺ ⽎ 䤸鞴亥냖㘍⡬弋ⱱ╯哆ⳉ♓䬠냖罇典⧎⡬ ai1744894410397_China Tian Yuan_AR24_cover_OP.pdf 2 17/4/2025 ��8:53 | 主席報告書 | 2 | | --- | --- | | 財務摘要 | 5 | | 業務回顧 | 7 | | 企業管治報告 | 11 | | 董事會報告 | 23 | |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 33 |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53 | | 綜合損益表 | 58 | |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入表 | 59 | | 綜合財務狀況表 | 60 | | 綜合權益變動報表 | 62 | | 綜合現金流量表 | 64 | |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 66 | | 公司資料 | 144 | ...
天元医疗(0055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0: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营业额为26,845千港元,较2023年的45,230千港元下降40.65%[4] - 2024财年毛利为21,238千港元,较2023年的27,945千港元下降24%[4] - 2024财年除税前亏损为38,429千港元,较2023年的28,778千港元增加33.54%[4] - 2024财年年内亏损为38,606千港元,较2023年的26,957千港元增加43.21%[4] - 2024财年每股基本亏损为8.58港仙,较2023年的3.88港仙增加121.13%[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86,147千港元,较2023年的121,700千港元下降29.21%[6]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74,787千港元,较2023年的181,254千港元下降3.57%[6] - 2024年流动负债为49,252千港元,较2023年的46,185千港元增加6.64%[6]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75,951千港元,较2023年的215,181千港元下降18.23%[7] - 2024年总收益为26845千港元,2023年为45230千港元[15] - 2024年须报告分部收益为27584千港元,2023年为45382千港元[13] - 2024年须报告分部税前亏损为14740千港元,2023年为28778千港元[13] - 2024年折旧及摊销为7979千港元,2023年为9076千港元[13] - 2024年商标减值亏损为0千港元,2023年为1937千港元[13] - 2024年商誉减值亏损为23473千港元,2023年为0千港元[13] - 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已变现及未变现估值亏损净额为3255千港元,2023年为收益1699千港元[13] - 2024年已变现及未变现汇兑亏损净额为2512千港元,2023年为3904千港元[13] - 2024年新增非流动资为2516千港元,2023年为595千港元[13] - 2024年综合资产总额为260934千港元,2023年为302954千港元;2024年综合负债总额为84983千港元,2023年为87773千港元[14]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34238千港元,2023年为15484千港元[20] - 2024年应收账款7960千港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为3939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13188千港元和6387千港元[25] - 2024年预付款8288千港元,主要包括向商业顾问预付专业费用约3500000港元,2023年为11427千港元和5400000港元[25][27] - 2024年向第三方提供贷款197305千港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为127561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200760千港元和131224千港元[28] - 2024年应付账款3685千港元,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40206千港元,总计43891千港元[33] - 2024财年集团亏损净额约3860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1160万港元[35] - 2024财年每股基本亏损为8.58港仙,每股股份有形资产净额由0.39港元减至0.41港元[4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集团投资控股分部已变现及未变现净亏损总额约630万港元,除税前亏损约1800万港元[36] - 2024年上海医院收益约760万港元,亏损净额约1240万港元,较2023年净亏损减少约550万港元[37][38] - 2024财年普艾普专利权费收入约160万港元,DIAM服务收入1.6万港元[38] - 2024财年放债及相关业务分部确认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1760万港元[39]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业务分为投资控股、医疗、放债及相关业务、酒店四个须报告分部[9][10][11] 除税前亏损相关成本 - 2024年除税前亏损相关成本中,租赁负债利息开支3218千港元,薪金等福利开支11441千港元,无形资产摊销1656千港元等[19] 股息政策 - 公司决定不建议派付2024年末期股息,该年度也未派付中期股息[21]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2024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无)[51] 商誉情况 - 2024年商誉成本为135047千港元,累计减值亏损103574千港元,账面价值31473千港元,减值测试使用16.5%贴现率[23] - 因上海医院收益下跌,2024年确认商誉减值亏损约23473000港元[24] 应收账款及账龄分析 - 截至2024年末,应收账款及应收利息(扣除拨备)按发票日期账龄分析,少于1个月为11675千港元,1 - 3个月为8千港元等[26] 贷款相关情况 - 一笔约100900000港元贷款(2023年约101500000港元)以质押物业作抵押,借款人违约后部分还款,剩余欠款确认为预期信贷亏损[30] - 公司对第一担保人破产程序申索总额约1200万美元,受托人接纳约9500万港元申索并分发约2000港元还款[31] - 贷款年利率为12%至18.5%,需在一年内偿还[32] 业务发展规划 - 集团将拓展医疗业务,2024年底开发护肤品业务,已推出DA面膜和珀奥研品牌[41] - 2024年集团为推动珀奥研品牌在线上多渠道推广,获芭莎美妆年度大奖,未来将线上线下同步推广提升市场地位和占有率[43] - 2025年集团继续放债及相关业务,接纳客户时采用更谨慎信用评估和程序[44] - 集团继续持有买卖证券,开拓短期投资计划改善投资回报并适时调整[45] - 管理层积极寻求新业务机遇实现多元化和增加收入来源[46]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2024财年年度业绩[47] - 2022年11月4日起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由东薇女士担任,公司正物色合适人选分担其职务[48]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守则,全体董事2024财年遵守该守则[49] - 2024财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0]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1]
天元医疗(0055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6:41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4,86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3,768千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9,85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4,285千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8,98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883千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40港仙,2023年同期为1.64港仙[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38,80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683千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5,45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6,185千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06,79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5,181千港元[6]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50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16,127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3,59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4,203千港元[9]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793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6,166千港元[10]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手头现金为20,793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6,166千港元[11] - 2024年6月30日综合资产总值为290,701千港元,2023年为302,954千港元[20] - 2024年6月30日综合负债总额为83,910千港元,2023年为87,773千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按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560.6万港元及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98979524股计算,2023年同期应占亏损657万港元[27]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2623.4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37.9万港元[30]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应收利息(经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按发票日期账龄分析,少于1个月为949.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36.5万港元[31] - 预付款主要包括向商业顾问预先支付的专业费用,2024年约445.8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35万港元[33] - 贷款予第三方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2024年为129,253千港元,2023年为131,224千港元[34]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手头现金为20,79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879千港元[36]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为41,43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1,704千港元[36] - 2024年6月30日1个月内或于要求时到期的应付账款为6,99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35千港元[37]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上市股本证券,2024年6月30日为4,45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855千港元[38] - 2023年1月1日按公平值计量之金融工具为5,107千港元,2023年已确认未变现净收益3,463千港元,汇兑差额42千港元,6月30日为8,612千港元[42] - 2024年1月1日按公平值计量之金融工具为5,855千港元,已确认未变现净亏损1,400千港元,汇兑差额 -1千港元,6月30日为4,454千港元[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金融工具公平值等级之间并无转移[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56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660万港元,亏损减少约15.15%[4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净额为2080万港元,负债资产率为零[63] 各业务线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医疗分部按时间点确认收益5,894千港元,按一段时间确认收益820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为14,634千港元和940千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医疗分部来自外界客户之收益为6,714千港元,2023年为15,574千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控股分部买卖证券之已变现及未变现估值亏损净额为1,400千港元,2023年为收益3,463千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控股分部已变现及未变现外汇亏损净额为2,474千港元,2023年为4,649千港元[18] - 2024年6月30日投资控股分部须报告分部资产为79,843千港元,2023年为93,782千港元[18] - 2024年6月30日医疗分部须报告分部资产为71,066千港元,2023年为64,465千港元[18] - 2024年6月30日放债及相关业务分部须报告分部资产为137,854千港元,2023年为135,546千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医疗相关服务收益671.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557.4万港元;放债及相关业务活动收益841.2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820.8万港元[21][22] - 2024年上半年已变现及未变现外汇亏损净额188.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502.5万港元;买卖证券之已变现及未变现估值亏损净额305万港元,2023年同期收益71.8万港元[22] - 上海医院期内收益约59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1460万港元,收益减少约59.59%;期内净亏损约63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930万港元,净亏损减少约32.26%[45] - 普艾普期内专利权费收入约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万港元,减少约11.11%[45] - 集团放债及相关业务分部期内确认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81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820万港元,减少约1.22%[46] - 集团投资控股分部期内买卖证券已变现及未变现估值亏损净额约14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净额约350万港元;期内除税前亏损约94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650万港元,亏损增加约44.62%[47] 财务费用及税项情况 - 2024年上半年租赁付款的利息开支160.3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81.5万港元[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未就约2.217亿港元税项亏损及其他暂时差额确认递延税项资产,税项亏损约3980万港元到期日为1 - 5年,约7240万港元到期日超5年,约1.095亿港元不会到期[25] 亏损扣除项目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扣除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35.4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69万港元、无形资产摊销113.2万港元、员工成本692万港元[26] 股息政策 - 公司决定不宣派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29]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54] 贷款违约及索偿情况 - 向第三方提供的一笔约1.015亿港元贷款出现违约,已收到部分还款,剩余款项分类为预期信贷亏损,对第一担保人索偿约1200万美元,受托人接纳约9500万港元申索并分配约2000港元还款[35] - 贷款年利率为12%至18.5%,需于一年内偿还[35] - 融资协议A本金为1300万美元,2018年11月12日至2019年11月11日利率为每年12%,2019年11月12日至2020年2月12日为每年18.5%,违约利息为每年20%[56] - 2020年3月5日,领龙有限公司支付人民币1600万元(约1760万港元)作为融资部分还款;2020年3月6日,李明先生支付3300万港元作为融资部分还款[57] - 2022年5月19日,公司提交债务证明表,索偿总额约为1200万美元;2022年11月25日,受托人接纳约9500万港元的款项为公司申索[57] - 2023年1月20日,受托人向公司分配约2000港元作为首期及末期摊还债款[5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授予独立第三方但尚未偿还的融资中,融资协议A本金为1300万美元[56] - 2020年2月10日,领龙有限公司发生第二次法定押记的违约事件,公司对张士宏先生展开诉讼,法律程序仍在进行中[58] 公司业务计划 - 2024年,上海医院将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寻找合作渠道,加强与医美机构交流,开发新服务产品,计划新设新媒体业务,优化成本结构[49] - 2024年,集团将继续放债及相关业务,谨慎对待信贷评估及接纳客户[50] - 集团将继续持有买卖证券,监察及变动投资组合,开拓短期投资计划,调整未变现收益或亏损[51] 公司治理及合规情况 - 自2022年11月4日起,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均由东薇女士担任,公司正物色合适执行董事人选分担其角色[55]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期内已遵守该守则[59] - 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集团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等情况,无重大或然负债,无银行借贷,无质押资产,无尚未结算外汇合约[60][61][62][63][64][6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无)[44] 员工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有61名雇员(包括董事)[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员工成本为690万港元[66] 股权结构 - 2024年6月30日,东菊凤、贾天将通过天元锰业有限公司持有266,069,294股,占已发行股本66.69%[70] - 2024年6月30日,宁夏天元锰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249,539,294股,占已发行股本62.54%[70] - 2024年6月30日,另有股东持有16,53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4.14%[70] 其他情况 - 公司并无任何购股计划[68] - 2024年6月30日,无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或其联系人在相关股份或债券中拥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69]
天元医疗(0055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20: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上半年对比) - 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4,86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3,768千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39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18千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亏损为7,35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914千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8,98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883千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40港仙,2023年同期为1.64港仙[2] - 2024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8,39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483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5,126,00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3,782,000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总亏损为8,983,00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883,000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603,00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15,000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约为0.014港元,2023年同期约为0.0165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54,00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95,000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为1,132,00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402,000千港元[11] - 期内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56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660万港元,亏损减少因上海医院净亏损减少约300万元,部分被买卖证券估值收益转亏损抵销[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6月30日对比12月31日)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为21,74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495千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存货为54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01千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5,45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6,185千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06,79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5,181千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为26,234,00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379,000千港元[15]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贷款为129,253,00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1,224,000千港元[18]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6991千港元,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34444千港元,总计4143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4326千港元,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37378千港元,总计41704千港元[22] - 2024年6月30日1个月内或于要求时到期的应付账款为699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1个月内或于要求时到期735千港元,1至3个月到期542千港元,3至12个月到期3049千港元[2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上海医院期内收益约590万港元、净亏损约630万港元,去年同期收益约1460万港元、净亏损约930万港元[25] - 普艾普期内专利权费收入约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万港元,DIAM期内及去年同期无服务收入贡献[25] - 放债及相关业务分部期内确认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81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820万港元[26] - 投资控股分部期内买卖证券估值亏损净额约14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净额约350万港元,期内除税前亏损约94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650万港元[27] 行政开支来源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主要来自投资控股和医疗分部[10] 股息政策 - 公司决定不宣派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1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无)[33] 第三方贷款情况 - 第三方贷款约1.015亿港元,2020年3月收到部分还款,剩余款项分类为预期信贷亏损,2022年索偿约1200万美元,受托人接纳约9500万港元申索并分配约2000港元还款[20] - 贷款年利率为12%至18.5%,需在一年内偿还[21] 业务发展计划 - 2024年上海医院将加大推广、加强合作、开发新业务、优化成本等[28] - 2024年公司将继续放债及相关业务,接纳客户时采用更谨慎信用评估和程序[29] - 公司将继续持有买卖证券,开拓短期投资计划改善投资回报[30] - 管理层积极寻求其他业务机遇,实现业务多元化和增加收入来源[31] 审核与合规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期内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财务资料且无异议[32]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期内已遵守[36] 证券交易情况 - 公司或附属公司期内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37] 公司管理层情况 - 自2022年11月4日起,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由东薇女士担任,公司正物色合适执行董事分担其角色[34] 董事会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8]
天元医疗(0055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30 16:3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亏损约1550万港元,上一年度约为2900万港元,净亏损减少[5] - 2023财年每股基本亏损为3.88港仙,按年内已发行公司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98,979,524股计算[7] - 集团每股股份有形资产净额由2022年12月31日的0.39港元增加至2023年12月31日的0.41港元[7] - 董事会不建议宣派2023财年的末期股息[7] - 2023年公司收益为45,230千港元,2022年为54,216千港元,2023年较2022年下降约16.57%[13] - 2023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28,778千港元,2022年为40,349千港元,2023年较2022年亏损减少约28.68%[13] - 2023年公司本年度亏损为26,957千港元,2022年为40,349千港元,2023年较2022年亏损减少约33.19%[13]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港仙)为3.88,2022年为7.28,2023年较2022年亏损减少约46.70%[13] - 2023年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为43,683千港元,2022年为50,759千港元,2023年较2022年下降约13.94%[14] - 2023年公司无形资产为7,331千港元,2022年为12,043千港元,2023年较2022年下降约39.13%[14] - 2023年公司总资为302,954千港元,2022年为333,545千港元,2023年较2022年下降约9.17%[14] - 2023年公司流动负债为46,185千港元,2022年为44,233千港元,2023年较2022年增长约4.41%[14] - 2023年公司净资产为215,181千港元,2022年为242,022千港元,2023年较2022年下降约11.09%[14] - 2023财年集团净亏损约2700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4030万港元有所减少[15] - 2023财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1550万港元,2022财年约为2900万港元[15] - 2023财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为1280万港元,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10万港元[1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59名雇员,2022年为111名[1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为3.03亿港元,较2022年的3.335亿港元有所减少[1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营运资金比率为3.9,2022年为4.3[18] 上海医院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上海医院2023财年收入约1590万港元,亏损净额约1790万港元;2022财年收入约2560万港元,亏损净额约1900万港元[5] - 2023财年上海医院收益约2560万港元,亏损净额约1790万港元,2022财年收入约3110万港元,亏损净额约1900万港元[15] - 上海医院将寻找市场有经验的医院管理人员加盟,开发新服务和产品,计划新设新媒体业务[9][10][11] - 2024年上海医院将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增加客户数量和业务规模[22] 投资控股分部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投资控股分部2023财年已变现及未变现汇兑亏损净额约480万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已变现及未变现估值收益净额约170万港元[6] - 投资控股分部2023财年已变现及未变现亏损总额约310万港元,去年已变现及未变现净收益总额约3610万港元[6] - 投资控股分部2023财年呈报除税前亏损约1320万港元,去年为除税前溢利约660万港元[6] - 2023财年投资控股分部已变现及未变现净亏损总额约310万港元,2022财年为净收益约3610万港元[15] 普艾普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普艾普2023财年贡献专利权费收入约170万港元,上一年度约为1820万港元[6] - 2023财年普艾普专利权费收入约170万港元,上一年度约为660万港元[17] 放债及相关业务分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放债及相关业务分部2023财年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1790万港元,上一年度为1650万港元[7] - 2023财年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1790万港元,2022财年为1650万港元[17] - 2024年集团将继续放债及相关业务,包括放债人或借款人转介业务、资金配对等,但不包括香港法例第571章证券及期货条例所指的监管活动[24] - 集团全资附属公司愉悦医美投资有限公司为根据香港法例第163章《放债人条例》所指之持牌放债人[24]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自2022年11月4日起,主席及行政总裁的角色均由东薇女士担任,公司正物色合适执行董事人选以分担其角色[27] - 管理层每月向全体董事会成员提供公司表现、财务状况及前景的评估,内容足以让董事履行上市规则第3.08条及第十三章规定的职责[29]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现附录C3)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所有董事回顾年度均遵照规定[30] - 自回顾年度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由六名董事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1] - 公司已取得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年度独立性确认函[32] - 董事会主要职能包括制定集团企业政策和整体策略、监察业务管理等[33] - 2023年董事会会议召开16次,部分董事出席情况为:东薇女士16/16,贺梅女士16/16,周园先生5/16,阮国权先生6/16,周思奇女士7/16,李军先生9/16[35] - 2023年审核委员会会议召开2次,部分董事出席情况为:东薇女士1/1,阮国权先生2/2,周思奇女士2/2,李军先生2/2[35] - 2023年薪酬委员会会议召开1次,部分董事出席情况为:东薇女士1/1,阮国权先生1/1,周思奇女士1/1,李军先生1/1[35] - 2023年提名委员会会议召开情况未提及次数,但部分董事出席情况为:阮国权先生1/1,周思奇女士1/1,李军先生1/1[35] - 自2022年11月4日起,主席及行政总裁由东薇女士一人担任[39] - 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两年,须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告退并可膺选连任[42] - 公司负责为董事安排及资助合适培训,新委任董事获全面就任须知[36][37] - 公司正物色合适执行董事人选分担东薇女士职务以符合守则规定[41]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5月成立,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1名执行董事组成[44]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举行一次会议,决定由其厘定个别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49] - 年内应付高级管理层薪酬范围包括零港元至100万港元等多个区间,集团董事等酬金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10及11[50] - 提名委员会于2005年8月成立,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1名执行董事组成[51] - 回顾年度内,提名委员会召开一次会议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等,并审议建议2023年股东大会重新选举退任董事[55] - 公司于2013年9月1日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53] - 审核委员会为符合上市规则第3.21条成立,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6] - 薪酬委员会职责包括审议高级管理层薪酬推荐建议、厘定薪酬架构等[45] - 提名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并提出建议、物色提名董事候选人等[51] - 审核委员会负责协助董事会维持优质企业管治,审核财务报告程序等[56] - 审核委员会于2023年3月及8月共举行两次会议,共同审阅相关年报、中期报告及财务报表[57]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外聘核数师国富浩华(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的独立性、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及有效性,并就委任及续聘作出推荐建议[58] - 董事会负责企业管治职能,年内已履行制订检讨政策、监督培训发展等职责[5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付/应付外聘核数师国富浩华的酬金约为170万港元[60] - 董事负责编制财务报表,确认无导致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成疑的不明朗因素[61] - 董事会负责确认及监督管理层设计、实施及监察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的责任,管理层负责汇报系统有效程度[62] - 公司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是三级框架,包括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及业务职能的管理[64] - 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负责审阅风险管理相关计划、政策、报告,评估重大风险等[65] - 高级管理层负责向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报告风险评估成效,组织建立制度等[65] - 公司已编制《风险管理操作手册》,每年进行年度风险评估以识别和控制风险[66] - 公司秘书萧文安于回顾年度内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71] - 股东大会可在两名股东送达书面请求后召开,须于递交请求书后两个月举行,若董事会21日内未正式召开,请求人可自行召开,公司须偿还合理开支[72]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组织章程文件无变动[77] - 董事会将视集团整体业务状况等因素酌情决定派息及股息金额,任何股息宣派须待股东批准[78] - 《股息政策》将不时检讨,不形成分配股息承诺,不保证分发金额,无股东放弃股息安排[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组织章程细则无重大变动[80] - 董事提呈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报及经审核财务报表[81] - 公司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在香港经营,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为湾仔港湾道30号新鸿基中心49楼4901室[82]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业务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29[83] - 集团财政年度内主要业务及营运地点分析载于财务报表附注13[83] - 最大客户占集团销售货品/提供服务收益总额的28%,五大客户合计占38%;最大供应商占购货/所提供服务总额的15%,五大供应商合计占47%[84] - 公司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和中期股息,2022年亦未派付[85] - 集团2022年慈善捐款为500,000港元,2023年无慈善及其他捐款[86] - 公司2023年未发行任何股份[87] - 公司2023年未发行任何债权证[88] - 公司无股份奖励计划[91] - 公司无购股权计划[92] - 周思奇女士及阮国权先生将在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告退,符合资格并愿膺选连任[93] - 东薇女士30岁,贺梅女士38岁,周园先生34岁,阮国权先生50岁[95][96][97][99] - 周园先生于2023年7月19日退任公司非执行董事[93][9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东菊凤持有公司266,069,294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66.69%;贾天将持有266,069,294股,占比66.69%;天元锰业有限公司持有16,530,000股,占比4.14%;宁夏天元锰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266,069,294股,占比66.69%[10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无相关权益或淡仓需记入规定登记册或知会公司及联交所[102] - 除已披露情况外,2023年公司或其附属等无安排使董事可通过购买股份或债权证获益[10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任何关连交易及持续关连交易[109] - 回顾年度,公司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符合上市规则第十四A章披露规定[110] - 公司已为董事及高级职员安排适当的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105] - 除披露情况及日常业务交易外,公司或附属无与控股股东或其附属订立重大合约[108] - 融资期限为自融资协议日期起十五个月(即2020年2月12日),违约罚息年利率为20%[112] - 2020年3月5日,领龙有限公司向中国附属公司支付人民币1600万元(约等于1760万港元)作为融资部分还款;2020年3月6日,李明先生向公司支付3300万港元作为融资部分还款[112] - 2022年5月19日公司提交债务证明表,索偿总额(包括未支付的未资本化利息)约为1200万美元;2022年11月25日,受托人接纳约9500万港元的款项为公司的申索[113] - 2023年1月20日,受托人向公司分配约2000港元作为首期及末期股息[113] - 各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服务协议或委任函期限均为两年,且可根据公司组织章程细则轮值告退[115][116] - 2024年1月9日,公司对张士宏先生提起诉讼申请物业管有令,听证会定于2024年5月22日举行[1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账面价值为零港元(2022年:零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作为银行贷款担保[1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126] - 公司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发出的年度独立性确认函,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人士[12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
天元医疗(0055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22:27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额为45,230千港元,较2022年的54,216千港元下降16.57%[2] - 2023年毛利为27,945千港元,较2022年的34,825千港元下降19.75%[2] - 2023年年内亏损为26,957千港元,较2022年的40,349千港元下降33.19%[2][3]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3.88港仙,较2022年的7.28港仙下降46.70%[2]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121,700千港元,较2022年的143,718千港元下降15.20%[4] - 2023年流动资产为181,254千港元,较2022年的189,827千港元下降4.51%[4] - 2023年流动负债为46,185千港元,较2022年的44,233千港元上升4.41%[4] - 2023年资产净值为215,181千港元,较2022年的242,022千港元下降11.09%[5] - 2023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 - 15,082千港元,较2022年的17,720千港元下降185.11%[5] - 2023年总权益为215,181千港元,较2022年的242,022千港元下降11.09%[5] - 2023年综合资产总额为302,954千港元,2022年为333,545千港元;2023年综合负债总额为87,773千港元,2022年为91,523千港元[21] - 2023年其他亏损净额为(3,904)千港元,2022年为(5,030)千港元[22] - 2023年融资成本为3,543千港元,2022年为3,959千港元[22][25] - 2023年所得税中递延税项为1,821千港元,2022年为0;香港利得税税率首二百万港元应课税溢利为8.25%,其余为16.5%,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两年均为25%[23][25]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经扣除融资成本等多项费用后得出,其中融资成本3,543千港元,雇员福利开支18,890千港元等;2022年对应分别为3,959千港元、21,267千港元等[25]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15,484千港元,2022年为29,036千港元;股份数目均为398,980千股[26] - 2023年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总计27,379千港元,2022年为37,305千港元;其中应收账款(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2023年为6,387千港元,2022年为15,992千港元[27] - 2023年应收贷款(向第三方提供)为200,760千港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为131,224千港元;2022年对应分别为200,850千港元、134,275千港元[29] - 2023年应付账款为4326千港元,2022年为3616千港元;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2023年为37378千港元,2022年为36389千港元[34] - 2023财年集团净亏损约2700万港元,2022年为约4030万港元;2023财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1550万港元,2022年为约2900万港元[36] - 2023财年每股基本亏损为3.88港仙,每股股份有形资产净额由2022年12月31日的0.39港元增加至2023年12月31日的0.41港元[39] 会计准则影响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和第12号修订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对2022年1月1日期初结余也无重大影响[11][13] 报告分部情况 - 集团确定四个报告分部,分别为投资控股、医疗、放债及相关业务、酒店[13][14][15][1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和2022年医疗分部按时间点确认收益分别为1,749千港元和6,628千港元,按一段时间确认收益分别为27,366千港元和37,702千港元[20] - 2023年和2022年来自外界客户合约之收益分别为18,016千港元和16,542千港元[20] - 2023年和2022年利息收入分别为45,382千港元和54,244千港元[20] - 2023年和2022年须报告分部收益分别为 - 28,778千港元和 - 40,349千港元[20] - 2023年和2022年须报告分部税前(亏损)╱溢利分别为 - 9,076千港元和 - 9,529千港元[20] - 2023年和2022年折旧及摊销分别为 - 1,936千港元和 - 2,469千港元[20] - 2023年和2022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之已变现及未变现估值收益╱(亏损)净额分别为1,699千港元和 - 6,926千港元[20] - 2023年和2022年新增非流动资产分别为301,133千港元和333,529千港元[20] - 2023年总收益中,医疗相关服务专利费25,617千港元、医疗收入27,366千港元,放债及相关业务活动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45,230千港元;2022年对应分别为31,074千港元、37,702千港元、54,216千港元[21] - 2023财年投资控股分部已变现及未变现净亏损总额约310万港元,2022年为已变现及未变现净收益总额约3610万港元;2023财年呈报除税前亏损约1320万港元,2022年为除税前溢利约1820万港元[37] - 2023年上海医院收益约2560万港元,亏损净额约1790万港元,2022年收益约3110万港元,亏损净额约1900万港元;普艾普2023财年专利权费收入约170万港元,2022年约为660万港元[38] - 2023财年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1790万港元,2022年为1650万港元[39] 贷款相关情况 - 向第三方提供的一笔贷款2023年约为1.015亿港元,2022年为1.012亿港元,以质押物业作抵押[32] - 2020年3月5日借款人支付第一笔还款160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约1760万港元),3月6日第一担保人支付第二笔还款3300万港元[32] - 2022年5月19日提交债权证明,申索总额约1200万美元,2022年11月25日受托人接纳总额约为9500万港元作为申索,2023年1月20日受托人分发约2000港元作为首期及末期摊还债款[33] - 贷款年利率2023年为12%至18.5%,2022年为12%至18.5%,并于一年内偿还[34] 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 公司将继续开拓中国医疗及整形外科领域,发展向中国其他整形外科医院提供管理及营销服务的业务[41] - 2024年公司将继续放债及相关业务,包括放债人或借款人转介业务、资金配对等,但不包括香港法例第571章证券及期货条例订明的监管活动[42] - 公司将继续持有若干买卖证券,开拓不同短期投资计划以改善投资回报[43]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2023财年年度业绩[45] - 自2022年11月4日起,主席及首席执行官由东薇女士一人担任,公司正物色合适执行董事人选分担其职务[47] - 公司认为2023财年除上文披露外一直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企业管治守则》[48]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上市公司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2023财年一直遵守[49] - 公司或附属公司2023财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50] 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董事决定不建议派付2023年末期股息,2023年未派付中期股息,2022年亦无[26]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无)[51]
天元医疗(0055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7 16:4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营业额为23,768千港元,较2022年的24,984千港元下降约4.86%[3]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4,285千港元,较2022年的16,649千港元下降约14.19%[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0,883千港元,较2022年的22,200千港元下降约50.98%[3]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64港仙,较2022年的4.64港仙下降约64.66%[3]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5,20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0,759千港元下降约10.94%[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93,59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9,827千港元增长约1.99%[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9,53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0,005千港元下降约1.17%[5]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32,53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2,022千港元下降约3.92%[6]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其他全面收入总額为1,400千港元,较2022年的1,481千港元下降约5.47%[4]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全面虧損總額为9,483千港元,较2022年的20,719千港元下降约54.23%[4] - 截至2023年1月1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2.42022亿港元,截至6月30日为2.32539亿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657万港元,全面收入总额亏损670.5万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为1851.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851.5万港元[9] - 2023年上半年已收利息为238.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88.3万港元[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612.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163.2万港元[9]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0,2022年同期为75.8万港元[9]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20.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11.9万港元[9]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03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450.9万港元[10]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16.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119万港元[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820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209千港元[21][23] - 2023年上半年须报告分部(亏损)/溢利为-452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840千港元[21] - 2023年6月30日须报告分部资产为31937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3529千港元[21][22] - 2023年6月30日须报告分部负债为8668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1360千港元[21][22] - 2023年上半年已变现及未变现外汇亏损净额为-502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497千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买卖证券之已变现及未变现估值收益/(亏损)净额为346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011千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81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19千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亏损395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321000港元[29]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按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6570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98979524股计算,2022年同期分别为18538000港元和398979524股[29]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为49857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305000港元[31]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贷款为133825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4275000港元[33]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166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496000港元[40]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为39535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005000港元[40] - 期内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66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850万港元,亏损减少主要因买卖证券估值盈亏转变及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增加[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为861.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10.7万港元[4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净额为620万港元,负债资产率为零[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90名雇员,上半年总员工成本为1130万港元[7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确定四个须报告分部,分别为投资控股、医疗、放债及相关业务、酒店[14][15][16][17] - 上海医院期内收益约1460万港元、净亏损约930万港元,去年同期收益约1290万港元、净亏损约970万港元[49] - 普艾普期内贡献专利权费收入约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90万港元,DIAM期内无服务收入贡献[49] - 放债及相关业务期内确认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82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20万港元[50] - 投资控股分部期内买卖证券已变现及未变现估值收益净额约35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净额约300万港元[51] - 投资控股分部期内除税前亏损约65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910万港元[51] 税务相关信息 - 2023年香港利得税拨备按16.5%税率计算,符合两级制利得税税率的附属公司首2000000港元应评税溢利按8.25%税率征税,其余按16.5%征税[25] - 中国附属公司两个年度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未就约175000000港元税项亏损及其他暂时差额确认递延税项资产[28] 贷款相关情况 - 向第三方提供的一笔约101200000港元贷款出现违约,已收到部分还款,剩余未偿还金额确认为预期信贷亏损[36][37] - 公司对第一担保人展开破产程序,已提交债权证明,受托人接纳约95000000港元的款项为申索,并分配约2000港元作为首期及末期摊还债款[38][39] - 贷款年利率为12%至18.5%(2022年12月31日:12%至18.5%),并于一年内偿还[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授予独立第三方未偿还融资本金为1300万美元,利率在不同阶段分别为12%和18.5%,违约利息为每年20%[60] 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董事决定不宣派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3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派息[57] 公司业务策略 - 2023年公司将继续放债及相关业务,但会谨慎对待信贷评估和接纳客户[54] - 公司将继续持有买卖证券,适时调整投资组合,开拓短期投资计划改善回报[55] - 公司将继续开发拓展医疗核心业务,向中国其他整形外科医院提供管理及营销服务[52][53]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期内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财务资料且无异议[56] - 自2022年11月4日起,主席及行政总裁由东薇女士担任,公司正物色合适人选分担其角色[58]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期内已遵守[62] - 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3] - 期内集团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64] - 公司确认有关上市规则附录十六第三十二段所列事宜的现有资料与2022年年报披露资料无重大差异[75] - 公司董事、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2023年中期财务报告资料真实、准确、完整[76] 股东权益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东菊凤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266,069,294股,占比66.69%[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贾天将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249,539,294股,占比62.54%[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天元锰业有限公司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16,530,000股,占比4.14%[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宁夏天元锰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266,069,294股,占比66.69%[73] - 除上述股东外,无其他人士(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除外)于2023年6月30日在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74] 历史融资还款情况 - 2020年3月5日,领龙有限公司向中国附属公司支付1.6亿元人民币(约1780万港元)作为融资部分还款;2020年3月6日,李明先生向公司支付3300万港元作为融资部分还款[61]
天元医疗(00557)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19: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营业额为23,768千港元,较2022年的24,984千港元下降4.86%[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4,285千港元,较2022年的16,649千港元下降14.19%[2]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0,883千港元,较2022年的22,200千港元下降50.97%[2][3]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64港仙,较2022年的4.64港仙下降64.66%[2]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25,79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3,718千港元下降12.47%[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93,59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9,827千港元增长1.99%[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3,72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4,233千港元下降1.15%[4]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32,53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2,022千港元下降3.92%[5]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入总额为1,400千港元,较2022年的1,481千港元下降5.47%[3] - 2023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9,483千港元,较2022年的20,719千港元下降54.2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益为2378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994千港元[12] - 2023年上半年须报告分部亏损为1088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2200千港元[12] - 2023年上半年已变现及未变现外汇亏损净额为502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497千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81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19千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39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21千港元[13]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按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6570000港元及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98979524股计算[14]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1318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813千港元[15] - 2023年6月30日预付款为1088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143千港元[15]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贷款为20103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0850千港元[17] - 2023年6月30日预付款主要包括向为集团业务提供顾问服务预先支付的专业费用6264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125000港元[17]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157.8万港元,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3795.7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361.6万港元,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3638.9万港元[20] - 期内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66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1850万港元,亏损减少因买卖证券估值收益及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增加[2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上海医院期内收益约1460万港元、净亏损约930万港元,去年同期收益约1290万港元、净亏损约970万港元[23] - 普艾普期内专利权费收入约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90万港元,DIAM期内无服务收入[23] - 放债及相关业务期内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820万港元,去年同期620万港元[24] - 投资控股分部期内买卖证券估值收益净额约350万港元,去年同期估值亏损净额约300万港元[25] - 投资控股分部期内除税前亏损约65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1910万港元[25] 应收贷款情况 - 集团应收贷款中有一笔约1.012亿港元贷款违约,2020年3月收到部分还款,2022年11月受托人接纳约9500万港元申索,2023年1月分配约2000港元还款[19][20] - 贷款年利率为12%至18.5%,需在一年内偿还[20] 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 集团未来将拓展医疗业务,谨慎开展放债及相关业务[26][27][28] - 公司将继续持有买卖证券,开拓短期投资计划以改善投资回报,并因未变现收益或亏损进行调整[29]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期内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财务资料且无异议[3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31] - 自2022年11月4日起,主席及行政总裁由东薇女士担任,公司正物色合适执行董事以符合守则规定[32] - 公司认为除披露外,期内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会不时检讨管治常规[33]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期内已遵守[34]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期内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35]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5]
天元医疗(00557)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8 17:02
财务表现 - 2022年,中國天元醫療集團有限公司的净亏损约2900万港元,较上一年的1690万港元亏损增加[6] - 上海醫院的业务受新冠病毒影响,导致營業額减少,进而导致较高的净亏损[6] - 2022年,普艾普贡献专利权费收入约660万港元,较上一年的1110万港元减少[6] - 2022年,放債及相关业务分部确认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1650万港元,与上一年的1680万港元持平[7] - 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为7.28港仙,每股股份有形资产净额下降至0.39港元[8] - 公司未来将继续放債及相关业务,采取更为谨慎的信贷评估和程序[9] - 2022年,中國天元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录得净虧損约4030万港元[14] - 2022年,上海醫院整形外科业务收入约1900万港元,虧損淨額约6600万港元[16] - 2022年,普艾普贡献专利权费收入约6600万港元,DIAM无贡献服务收入[17]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其中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1] - 公司已取得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就其独立性发出的年度确认函,认为这些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独立人士[32] - 董事会的主要职能为制定公司的企业政策和整体策略,对公司业务和事务的管理提供有效监督[33] - 主席和行政总裁角色由同一人担任,即东薇女士,负责制定整体业务发展策略和规划[39] - 主席应确保董事会得到适当通报,提供领导力,确保董事会有效履行职责[40] - 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和执行董事,负责审议高级管理层薪酬建议和政策[43] - 薪酬委员会审议高级管理层薪酬范围从100万港元至450万港元,具体细节在财务报表附注中[48] - 提名委员会负责檢討董事会架构、人数和组成,提出董事会变动建议和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49] - 2022年度審核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54] - 外聘核數師國富浩華(香港)會計師事務所的酬金約为1,650,000港元[57]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已编制《风险管理操作手册》,进行年度风险评估,识别主要业务的潜在策略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和合规风险[63] - 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持续三年的审计计划,外部顾问执行年度审计项目,评估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的效能[64] - 公司具有独立的内部审计职能,定期向审计委员会提交报告,负责检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措施[66] - 董事会每年审查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充分程度,包括策略、财务、运营和合规监控[67] 环境保护 - 公司在报告期间通过各项政策减少排放,包括促进使用更清洁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提高客人和员工意识,推广使用电话会议和视频会议技术参加会议,以及出行优先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141] - 公司在报告期间所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包括二氧化硫为3.42克,氮氧化物为289.09克,颗粒物为21.28克,与上一年度相比,廢氣排放物有所增加,主要原因为上海醫院购置并使用商务用车为高端客户提供专车接送服务,燃料消耗量有所上升[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