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国际(00613)

搜索文档
梧桐国际(00613)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7 16:26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2021年总收益1.953亿港元及其他收入1050万港元,合共2.058亿港元,较去年减少3780万港元或16%[42] - 集团2021年录得除税后综合亏损1530万港元,2020年为溢利4080万港元[42]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2220万港元,2020年为溢利4180万港元[42] - 出售附属公司的其他收入同比减少4770万港元,一间联营公司2021年应占亏损5520万港元,上一年度应占溢利为4660万港元[42] - 撇除应占联营公司的亏损/溢利,集团核心业务2021年除税前溢利为4690万港元,去年为270万港元[42] - 2021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为2.35港仙及2.37港仙,去年同期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分别为4.47港仙及4.46港仙[43]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派付2021年末期股息,2021年及2020年财政年度并无宣派中期股息[44] - 本年度集团收益约为1.95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50万港元或10.5%,分部收益总额约为1.96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90万港元[60]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综合资产净值为19.361亿港元(2020年:18.437亿港元),每股综合资产净值为2.05港元(2020年:1.96港元)[6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及负债总额分别为22.457亿港元(2020年:23.091亿港元)及3.096亿港元(2020年:4.654亿港元)[6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主要以港元计值的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4.344亿港元(2020年:4.302亿港元),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以及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表的金融资产总计为5.603亿港元(2020年:4.581亿港元),流动比率为5.1(2020年:3.3)[65]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合共为2.654亿港元(2020年:2.757亿港元),并无任何银行短期循环信贷备用额(2020年:无)[65]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比率不适用(2020年:1%)[6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恒生指数从年初27,000点跌至年底23,000点,集团资产管理费收入降至1880万港元(2020年:5170万港元)[48] - 2021年集团孖展贷款利息收入达8150万港元(2020年:5950万港元)[48] - 集团从事第6类受规管活动2021年贡献收入790万港元(2020年:470万港元)[49] - 2021年该分部收入为1.114亿港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1.18亿港元,分部溢利由去年的9990万港元下跌至本年度的6920万港元[49] - 2021年信贷及借贷服务分部收益增加至5020万港元(2020年:2690万港元),分部溢利减少至840万港元(2020年:2170万港元)[5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信贷及借贷服务本金总额及应计利息约2.973亿港元未偿还,应计减值准备约4840万港元(2020年:730万港元)[53] - 2021年其他金融服务分部收益达2800万港元(2020年:1680万港元),分部溢利达1170万港元(2020年:700万港元)[54] - 2021年物业投资及租赁分部收益由去年的950万港元下降至本年度的890万港元,分部亏损为440万港元(去年:亏损2130万港元)[5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战术及策略投资资源约为1.259亿港元(2020年:2790万港元),分部亏损为6350万港元(2020年:3480万港元)[56] 集团业务发展与策略 - 集团主要业务包括金融服务,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1类、第2类及第9类牌照开展业务[47] - 集团将继续申请第7类受规管活动牌照,预期信贷及借贷服务业务财务表现来年改善[58] - 集团企业策略专注发展金融服务业务,维持财务与管理能力及提升股东回报平衡[83] 公司治理相关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除偏离提名委员会主席规定外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80]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标准守则》作为董事及有关雇员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确认回顾会计年度遵守规定标准[81]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各董事权益及淡仓载于年报“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之权益”一节[82] - 报告日期,董事会有八名董事,四名执行、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三分之一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规定[91] - 提名委员会2022年3月23日会议认为董事会架构、人数、组成及多元化适当,达可预见目标且符合规定[92] - 董事会带领公司业务方向,执行董事负责日常管理及营运,定期检讨授权安排[94] - 董事会保留确立策略、宣派股息等多项职能,管理层执行须获事先批准[95] - 董事会授权三个辖下委员会处理事务,须定期向董事会汇报决定或建议[96] - 公司2013年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2014年采纳董事提名政策,其后均修订生效,董事会定期检讨[101] - 2022年3月23日提名委员会会议讨论、审阅并批准董事会架构等事项[102] - 2021年董事会会议举行8次,审核委员会会议2次,薪酬委员会会议3次,提名委员会会议2次,股东大会1次[113] - 执行董事梁永祥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3] - 执行董事林晓露董事会会议出席率87.5%,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仕鸿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爽董事会会议出席率62.5%,股东大会出席率0%[113] - 2022年3月23日薪酬委员会会议讨论、审阅及批准2022年薪酬政策等事项[107] - 2022年3月23日董事会会议处理检讨企业管治政策等企业管治事项[108] - 董事会成员定期会议一般每年召开4次,委员会成员每年至少举行1次会议[111] - 董事会认为2021年全体董事均投入充足时间履行责任[115] - 公司安排法规更新内部简报及持续专业发展讲座,费用由公司承担[116] - 董事会会议通知及建议议程至少提前十四日发给全体董事,会议议程及文件至少提前三日提供[117] - 董事确认有责任编制集团账目及相关财务资料,2021年严格遵守条文刊发中期报告及2020年年报[122] - 管理层每月向董事会成员提供最新财务资料[122] - 安永自2019年12月6日起辞任公司核数师,中审众环(香港)于2019年12月31日获委任[125] - 回顾年度已付/应付外聘核数师审核费用150万港元,非审核费用61.5万港元,总额211.5万港元[126] - 董事会负责建立、维持及运营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预期每年检讨一次[127] - 公司委聘独立内部监控顾问公司评估内部监控系统,采纳其推荐的改善措施[127] 信贷业务相关数据 - 信贷监控团队收到贷款申请后进行“了解您的客户”程序并向放债部门管理层报告批准建议[130] - 信贷监控团队参考申请资料及“了解您的客户”结果,向放债部门管理层提出审批、信贷额度、利率及贷款期限建议[131] - 2021年五大借款人贷款账面值总额为345,720千港元,2020年为319,114千港元[137] - 2021年客户1贷款账面值30,895千港元,占比8.9%;2020年账面值30,017千港元,占比9.4%,年利率12% [137] - 2021年客户2贷款账面值30,000千港元,占比8.7%;2020年账面值30,038千港元,占比9.4%,年利率11.5% [137] - 2021年预期信贷亏损总拨备48,441千港元,2020年为7,300千港元[140] - 2021年客户1减值亏损拨备30,895千港元,占总拨备63.8%;2020年为3,211千港元,占比44.0% [140] - 2021年客户3减值亏损拨备16,770千港元,占总拨备34.6%,2020年不适用 [140] - 2021年末应收贷款(减亏损拨备)15,036,000港元由香港物业质押及个人保证担保,282,243,000港元无担保 [144] - 2021年预期信贷亏损之亏损拨备从2020年12月31日的7,300,000港元增加41,100,000港元至48,400,000港元 [144] - 2021年客户1违约概率100%(2020年:17.8%),违约损失率100.0%(2020年:61.9%) [145] - 2021年客户2违约概率1.65%(2020年:2.66%),违约损失率61.7%(2020年:61.6%) [145] - 2021年12月31日,基于3601.3万港元的违约风险敞口、100%的违约概率、70.0%的违约损失率、0.92的贴现系数,累计预期信贷亏损金额为1677万港元[146] - 2021年12月31日,基于2607.9万港元的违约风险敞口、0.35%的违约概率、61.8%的违约损失率、0.97的贴现系数,累计预期信贷亏损金额为5.5万港元[146] - 2021年12月31日累计预期信贷亏损金额5.5万港元(2020年:65万港元),基于2566.2万港元的违约风险敞口(2020年:4035.5万港元)、0.35%的违约概率(2020年:2.66%)、61.8%的违约损失率(2020年:61.6%)、0.99的贴现系数(2020年:0.98)[147] 公司秘书与股东相关 - 2020年1月31日至2021年1月22日,袁雨虹任公司秘书;2021年1月23日起,文惠存接任;2022年4月1日起,周志华接任[15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文惠存参加不少于15个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50]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书面请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52] - 考虑通过特别决议案的股东特别大会须提前至少21日及不少于10个营业日发出书面通知,其他可提前至少14日及不少于10个营业日发出[153] - 持有不少于公司股东总投票权二十分之一的股东或不少于100名股东,有权书面请求公司发出决议案通知或分发不超1000字陈述[155] - 2018年11月30日公司采纳股息政策,2019年1月1日起生效[157] - 董事会制定股东沟通政策和内幕消息政策,并将定期检讨政策有效性[161] - 2021年5月25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主席就各具体独立事项提呈个别决议案,一切决议案均以投票表决方式通过[162] 审核委员会相关 - 2021年审核委员会举行了两次会议,成员出席记录于企业管治报告“董事出席率及投放之时间”一节内披露[166]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及讨论集团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并建议董事会批准[166]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及外聘核数师审阅及讨论集团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并建议董事会批准[166] - 审核委员会审阅2021年中期报告及2021年年报,并考虑其中所载任何重大财务汇报判断事项[166]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考虑及讨论可能须于2021年年报内反映的任何重大或异常事项以及公司负责会计及财务汇报职能的人员、合规主任或核数师所提出的任何事宜[166] - 审核委员会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多个行业经验,主席拥有合适的会计专业资格及会计事务经验[166] 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 - 董事会于2016年6月6日采纳公司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适用于集团全体董事、管理层及雇员[176]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的核心业务[177] - 公司目标是在203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21年基准年减少45%(范围1、2及3)[186] - 公司目标是在2030年前将无害废弃物从2021年基准年减少50%[186] - 公司目标是至2030年将范围1及2的消耗量减少50%[188] - 公司目标是以2021年为基准年,在2030年前将用水量减少至当前水平的30%[188] - 公司自2016年起在印製中期报告及年报时使用非木材用的FSC认证书纸[188] - 公司进行年度重要性评估活动以识别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183] - 董事会负责制定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等相关事宜[182] - 管理層协助董事会履行职责并实施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182] - 公司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雇员、股东、地方社区、投资者及监管机构[
梧桐国际(00613)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23 07:58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首六个月,集团总收益及其他收入较上一期增加4390万港元或76%,至1.017亿港元[17] - 本期集团录得未审核综合除税前溢利2120万港元,上一期则录得除税前亏损7300万港元;公司拥有人本期应占纯利为1190万港元,2020年为亏损7430万港元[18] - 集团本期整体收益为1.005亿港元,较上一期增加6490万港元[2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100,46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5,583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82.35%[69] - 本期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13,563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73,055千港元[69] - 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26港仙,2020年同期亏损7.98港仙[69] - 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759,501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788,364千港元[71]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1,522,733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520,760千港元[71]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值为314,027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58,634千港元[71]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208,706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062,126千港元[71] - 2021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959,602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843,729千港元[71] - 2021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779,623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765,420千港元[71] - 2021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179,979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78,309千港元[71]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61,488千港元,2020年为197,153千港元[79] - 2021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50,707千港元,2020年为77,692千港元[79]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026千港元,2020年所得现金净额为208,913千港元[79] - 2021年上半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减少净额为118,807千港元,2020年增加净额为89,452千港元[79] - 报告期初2021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250,579千港元,2020年为232,254千港元[79] - 报告期末2021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131,772千港元,2020年为321,706千港元[7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收益为100,469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35,583千港元增长182.35%[88][9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溢利为13,563千港元,而2020年同期为亏损73,055千港元[88][9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综合资产为2,282,234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309,124千港元下降1.16%[10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综合负债为322,632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465,395千港元下降30.67%[100] - 2021年上半年汇兑亏损净额39.7万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表之金融资产之公平值亏损净额412万港元,2020年分别为0和6986万港元[108]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成本229.2万港元,2020年为474万港元[108] - 2021年上半年物业及设备折旧345.9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399.8万港元、无形资产摊销2.5万港元,2020年分别为237.3万、306.3万和0[110] - 2021年上半年香港利得税766.3万港元,2020年为1.9万港元[112]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1189.3万港元,2020年亏损7428.4万港元[116] - 2021年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所用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9.40323256亿股,2020年为9.31306681亿股[118] - 2021年上半年集团添置物业及设备约11.7万港元,2020年为4258.5万港元[11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金融服务分部本期录得收益6160万港元(2020年:2140万港元),产生溢利4650万港元(2020年:1240万港元)[20] - 信贷及借贷服务分部收益由上一期的790万港元增至本期的2650万港元,应收贷款及利息结余总额由2020年12月31日的3.191亿港元增至本期的5.298亿港元,本期溢利增至1920万港元(上一期:1070万港元)[23] - 其他金融服务分部本期录得收益740万港元(2020年:零)及溢利100万港元(2020年:零)[24] - 物业投资及租赁分部本期收益为480万港元(2020年:1190万港元),溢利为260万港元(2020年:210万港元),2021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拥有三项商用物业,总公平值为3.582亿港元[24] - 战术及策略投资分部本期末资源维持在较低水平,约为2380万港元(2020年6月30日:2790万港元),录得收益100万港元(2020年:1580万港元)及亏损3100万港元(2020年:5270万港元)[25] - 金融服务收入为6890万港元,放债业务利息收入增至2650万港元,租金收入为480万港元,战术及策略业务收益减至30万港元[2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金融服务(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牌照进行业务)资产为944,854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943,319千港元增长0.16%[10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信贷及借贷服务(根据放债人条例牌照进行业务)资产为519,778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431,036千港元增长20.59%[100]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资产管理服务收入为12,176千港元,2020年同期无此项收入[103] - 2021年上半年,公司企业顾问服务收入为7,368千港元,2020年同期无此项收入[103]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财务顾问服务收入为3,162千港元,2020年同期无此项收入[103]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股息收入为71,702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30,020千港元增长138.85%[103] - 2021年期内,集团从联营公司获得资产管理收入1,244千港元,2020年无此项收入[151] 资金筹集与股本变动 - 2021年3月,集团向独立第三方认购人发行放债人附属公司新股份,筹得1亿港元额外资金[23] - 2021年5月14日,公司完成发行300万股奖励股份,已发行股份为9.42527675亿股[32] - 2020年1月1日,公司股本为93,053千港元,股份溢价为907,280千港元,保留溢利为569,027千港元[76] - 本期收入总额亏损74,284千港元,非控股权益盈利1,229千港元,总计亏损73,055千港元[76] - 确认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付款使总储备增加23,896千港元[76] - 2020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93,353千港元,股份溢价为909,290千港元,保留溢利为546,325千港元[76] - 法定股本方面,2020年1月1日股份数目为50,000,000,000股,股本为500,000千港元;经股份合并后,2020年12月31日及2021年6月30日股份数目为5,000,000,000股,股本为500,000千港元[140]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2020年1月1日股份数目为9,305,276,756股,股本为93,053千港元;经股份合并、股份归属及发行代價股份后,2020年12月31日股份数目为939,527,675股,股本为93,953千港元;2021年6月30日股份数目为942,527,675股,股本为94,253千港元[140] - 2020年5月14日公司授出9,000,000股奖励股份,2020年5月14日和2021年5月14日分别归属3,000,000股,余下3,000,000股将于2022年5月14日归属;截至2021年6月30日,未归属及可予行使的奖励股份为3,000,000股[14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就3,000,000股已归属股份确认股份奖励开支2,310,000港元,与2020年同期相同[146] - 2021年3月9日,明乐企业有限公司与独立第三方订立认购协议,发行10,000股明乐股份,占明乐经扩大股本约33.3%,代价为100,000,000港元;认购人获授购股期权,可进一步认购10,000股股份,行使至2021年12月31日,若行使,连同认购股份将占明乐扩大后已发行股本50%[148] - 2021年6月30日,购股期权未行使,明乐仍是公司附属公司,其非控股权益账面价值100,000,000港元于集团权益中确认[149][150] 股息分配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派付2020年度末期股息(2020年:零)[18]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本期任何中期股息(2020年:零)[19] 资产抵押与担保情况 - 集团将账面价值分别约为3.032亿港元及1.649亿港元的投资物业及使用权资产抵押作银行信贷担保[40] - 银行贷款以集团投资物业及使用权资产(土地及楼宇)作抵押,账面价值2021年6月30日分别约为3.032亿港元及1.649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3.032亿港元及1.66976亿港元),公司提供公司担保2021年6月30日为2.823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448亿港元)[137] 人员与员工福利情况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有50位工作人员,提供强积金、医疗保险等员工福利及购股计划和股份奖励计划[45] 市场指数情况 - 恒生指数从2021年6月29000点以上高位,跌至8月25000点附近低位[26]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月1日至2月17日由邝启成任提名委员会主席,2月17日起由张嘉仪担任[46] - 邝启成2021年2月17日辞任非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主席,获聘为高级顾问[57] - 黄舜芬2021年3月1日辞任执行董事[59] - 梁启康2021年5月25日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退任执行董事[60] 证券交易情况 - 2021年期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47] 董事权益情况 - 2021年6月30日,公司董事或行政总裁及其联系人无相关权益或淡仓[50] 购股与股份奖励计划情况 - 公司2015年5月21日采纳购股计划,为期十年,2021年无授出购股权[51] - 公司2020年5月8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为期十年,2021年无授出股份奖励[52] - 股份奖励计划规定授予股份面值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10%,年度限额为批准年度限额外公司已发行股本3%,计划自2020年5月8日起生效,为期十年[144] 股东持股情况 - 2021年6月30日,罗琪茵女士持普通股633,535,440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67.22%[55] - 2021年6月30日,Future Capital Group Limited持普通股628,263,640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66.66%[55] 应收款项情况 - 2021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等总计1366.202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064.145万港元[121] - 2021年6月30日应收孖展客户贸易款项以年利率10% - 24%计息,质押证券总公平值约39.96123亿港元,2020年1
梧桐国际(00613)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3 06:04
2020 . Planetree 國 ke 梧 柯 梧 桐 國 際 發 展 有 限 公 司 Planetre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Limited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梧桐國際發展有限公司 目錄 頁次 公司資料 2 主席致辭 3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4 企業管治報告 12 審核委員會報告 24 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報告 27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34 董事會報告 40 | --- | |--------------------------| | | |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簡介 |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入表 | | 綜合財務狀況表 | | 綜合權益變動表 | | 綜合現金流動表 | |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 | 物業之詳情 | | 五年財務概要 | 50 53 59 60 61 63 65 147 148 1 2020 年年報 梧桐國際發展有限公司 委員會 公司資料 董事會 執行董事 梁永祥博士 林曉露先生 梁啟康先生 張嘉儀女士 文惠存先生 | --- | |----------------| | | | 獨立非執行董事 | | 陳仕鴻先 ...
梧桐国际(00613)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25 16:57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首六个月,集团总收益及其他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400万港元或7.5%,至5780万港元[16] - 本期集团录得未审核综合除税前亏损7300万港元,去年同期则录得除税前溢利3390万港元[16]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的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表的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6740万港元,本期授出购股权及股份奖励录得行政开支2390万港元[16] - 计入上述项目前,集团在本期受疫情打击下仍录得业务产生的除税前溢利1830万港元[16]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未审核综合资产净值17.275亿港元,较上财年结算日减少4920万港元,每股未审核综合资产净值1.85港元[30] - 2020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存3.217亿港元,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及上市股票投资总计7.079亿港元,流动比率4.9(2019年12月31日:4.7),流动资产净值11.542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9.251亿港元)[36] - 2020年6月30日,集团银行贷款2.789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1.869亿港元),无备用短期循环银行信贷(2019年12月31日:零)[36] - 2020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不适用,因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完全抵销总负债后变为负数(2019年12月31日:不适用)[37]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抵押投资物业账面总值3.132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3.132亿港元)及自用物业账面价值1.691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零)作银行信贷担保[39]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表的金融资产账面值为3.862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5.056亿港元[4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5,583千港元,较2019年的38,004千港元下降约6.36%[69] - 同期,公司除税前亏损为73,036千港元,而2019年为溢利33,928千港元[69] - 2020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579,245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863,141千港元下降约32.89%[71] - 同日,公司流动资产为1,446,648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177,316千港元增长约22.88%[71]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292,425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252,255千港元增长约15.92%[71] - 同期,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1,154,223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925,061千港元增长约24.77%[71] - 2020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1,727,529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776,688千港元下降约2.76%[7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74,284千港元,而2019年为溢利32,126千港元[69] - 2020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7.98港仙,2019年为每股盈利3.45港仙[69] - 2020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93,353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93,053千港元增长约0.32%[7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97,153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76,918千港元[80] - 2020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7,692千港元,2019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48,360千港元[80] - 2020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08,913千港元,2019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481千港元[80] - 2020年上半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增加净额为89,452千港元,2019年同期减少净额为125,759千港元[80] - 报告期末(2020年6月30日)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321,706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43,124千港元[80] - 2020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收益为35,583千港元,其中证券及期货条例牌照项下业务收益21,248千港元,放债人条例牌照项下业务收益7,860千港元等[92]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分部溢利(亏损)为 - 27,497千港元,各分部中金融服务溢利12,431千港元,信贷及借贷服务溢利10,739千港元,战术及策略投资亏损52,718千港元等[92] - 2020年上半年未分配其他收入及收益为772千港元,公司及未分配开支净额为46,330千港元[92]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本期亏损为73,055千港元[9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总额、其他收入及收益为57,754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53,741千港元[104] - 2020年上半年费用及佣金收入451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0[104] - 2020年上半年出售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表之金融资产之收益净额为0,2019年同期为9,356千港元[104] - 2020年上半年来自孖展客户、应收贷款、按摊销成本计量之债务投资的利息收入共30,020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4,398千港元[104] - 2020年上半年股息收入439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8,143千港元[104] - 2020年上半年租金收入总额4,673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6,107千港元[104] - 2020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7,466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5,518千港元[104] - 2020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表之金融资产及投资物业的公平值亏损净额共77,960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4,800千港元[109] - 2020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4,740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30千港元[11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资产为2,025,893千港元,负债为298,364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资产为2,040,457千港元,负债为263,769千港元[99] - 2020年上半年物业及设备折旧2373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3063千港元,以股份为基础之薪酬开支23896千港元;2019年对应数据分别为77千港元、344千港元、0千港元[111] - 2020年上半年香港利得税即期税项为19千港元,2019年递延税项暂时差异拨回1802千港元[115]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74284千港元,2019年为溢利32126千港元[116] - 2020年上半年集团收购物业及设备约42585000港元,2019年上半年约为85000港元[119] - 2020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为336923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253280千港元[120] - 2020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即期部分为11,681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63,237千港元[134] - 2020年6月30日,受规管活动中代客户收取及持有的信托及独立银行结存约532.8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4440.2万港元[135] - 2020年6月30日,银行贷款利率为一个月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1.5%至1.7%每年,2019年12月31日为加1.7%每年[140] - 2020年6月30日,银行贷款一年内到期9,800千港元,第二年到期12,050千港元,第三至第五年到期257,075千港元,总计278,925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分别为7,500千港元、7,500千港元、171,875千港元,总计186,875千港元[14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期间,集团确认约21,586,000港元为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之付款开支[14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概无行使购股权[14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就300万股已归属股份确认股份奖励开支231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零[15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为357.7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341.7万港元[168] - 2020年6月30日,分类为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表的上市股票证券投资公平值为3.86234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5.05618亿港元[170] - 2020年6月30日,分类为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表的永久优先票据投资公平值为786.5万港元[17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金融服务分部本期录得分部收益2140万港元及分部溢利1240万港元,2019年为零收益及溢利[20] - 信贷及借贷服务分部收益由去年同期750万港元增至790万港元,应收贷款及利息结余总额由9490万港元增至3.143亿港元,分部溢利增至1070万港元[23] - 战术及策略投资分部经扣除公平值亏损6740万港元后,2020年6月30日相关资产及债务投资共4.183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0.607亿港元[24] - 本期租金收入从去年同期610万港元减至470万港元,物业投资及租赁分部收益1190万港元(2019年:610万港元),分部溢利210万港元(2019年:100万港元)[25] - 2020年6月30日应收独立第三方之贷款及利息为314266千港元,亏损拨备4879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94917千港元、7795千港元[120] - 2020年6月30日应收孖展客户贸易款项须按要求偿还,年利率12% - 24%,以总公平值约1897179000港元已质押有价证券作抵押;2019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12% - 24%、1669597000港元[123]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最大孖展客户及五大孖展客户贷款额分别占结欠总额的32%及96%;2019年12月31日分别为35%及100%[123] - 2020年报告期末应收贷款与2名新客户及11名现有客户有关,授予独立第三方固定利率贷款垫款约24191000港元,年利率15% - 24%;2019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4名、2名、25282000港元、15% - 24%[125] - 2020年报告期末授予独立第三方无抵押固定及浮动利率贷款垫款约285196000港元,年利率5% - 28%;2019年12月31日分别为61840000港元、5% - 24%[125] - 2020年6月30日,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备约487.9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779.5万港元[126] - 2020年6月30日,应收贷款(扣除亏损拨备)未逾期为305,219千港元,逾期4至6个月为4,168千港元,期末总计309,387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未逾期为87,122千港元,期末总计87,122千港元[127]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最大应收贷款及五大应收贷款分别占应收贷款总额的13%及65%,2019年12月31日为57%及98%[12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提早收取零票息承兑票据还款1亿港元,确认收益约475.1万港元[12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就应收承兑票据确认利息收入及减值亏损回拨分别约437.9万港元及231万港元[129] 公司股权及股份相关情况 - 2019年12月收购Planetree (Cayman) Capital Limited约52.63%股权后,2020年1月公司向其注入2.278亿港元股本[19] - 2020年5月公司宣布以600万港元代价收购亚贝隆资本有限公司,以发行600万股新股份支付,待证监会批准[20] - 2020年5月12日公司股份10合1,6月1日完成发行300万股奖励股份,已发行股份为9.33527675亿股[31] - 2020年6月30日,张嘉仪和邝启成分别持有公司800万股,各占已发行股本约0.86%[4
梧桐国际(00613)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28 19:46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集团收益较去年减少6010万港元或91%,至580万港元[12] - 2019年公司股东应占综合溢利223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8690万港元或80%[12] - 2019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24港仙,2018年同期为1.17港仙[13] - 2019年并无录得其他全面收入(2018年:其他全面收入2.099亿港元),因实物分派联营公司股份后释放其他储备[29]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综合资产净值为17.767亿港元,2018年为16.324亿港元;每股综合资产净值为0.191港元,2018年为0.175港元[31]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为20.405亿港元,2018年为16.468亿港元;负债总额为2.638亿港元,2018年为1450万港元[31]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主要以港元计值的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2.323亿港元,2018年为1.689亿港元;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以及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表的金融资产总计为7.379亿港元,2018年为9.874亿港元[33]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4.7倍,2018年为91.6倍[33]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合共为1.869亿港元,2018年无;无银行短期循环信贷备用额,2018年为1.5亿港元且未动用[33]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将账面价值约3.132亿港元的投资物业抵押作银行信贷担保,2018年为1.303亿港元[37] - 2019年公司收益约为5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6010万港元或91%,主要因出售金融资产亏损及股息收入减少[28]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派储备亏损为142.1万港元(2018年储备为1031.1万港元),股份溢价账为9.0728亿港元(2018年同)[168]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为1.86875亿港元(2018年无)[169] 金融资产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出售部分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表之金融资产产生亏损净额4300万港元,2018年为收益净额1060万港元[12] - 公司按公平值計入損益表之金融資產組合由2018年12月31日的8.185亿港元減少至2019年12月31日的5.056亿港元,年内出售该类金融资产亏损净额4300万港元(2018年:收益净额1060万港元)[16] - 公司按公平值計入損益表之金融資產年内录得公平值收益净额4740万港元(2018年:亏损净额210万港元),收取股息收入850万港元(2018年:2830万港元)[16] - 公司持有年票息率介乎5.75%至8.7%的按攤銷成本計量之債務投資,2019年出售该类投资收益净额1150万港元(2018年:无),投资组合减至3970万港元(2018年:6680万港元),利息收入1240万港元(2018年:40万港元)[18] - 2019年集团出售中渝置地股份确认亏损4950万港元,收取股息收入5800万港元[3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财务管理业务项下上市股本投资整体股息收入减少1980万港元[12] - 公司物业租赁业务2019年总租金收入为1230万港元(2018年:1130万港元),投资物业账面价值重估为4.577亿港元,年内总公平值亏损630万港元(2018年:总公平值收益2490万港元)[19] - 公司放债业务2019年利息收入轻微下降至1410万港元(2018年:1530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及利息结余为8710万港元(2018年:1.168亿港元)[20] - 公司于2019年12月12日完成收购Liberty Capital Limited约52.63%股权,目前持有约82.22%股本权益,收购后Liberty在回顾期内录得费用及佣金收入约70万港元及孖展客户利息收入70万港元(2018年:无)[22][24] - 2020年1月22日Planetree Cayman Limited认购Liberty 1700股新股份,总代价2.278亿港元,完成后集团持有Liberty约82.22%普通股股权[44] 股息政策相关 - 董事会不建议宣派2019年末期股息,2018年也无末期股息[14] - 2019年和2018年无中期股息,2018年以实物方法宣派公平值合共14.601亿港元的股份[14] - 2018年11月30日董事会采纳股息政策,2019年1月1日起生效[104] - 公司将定期检讨股息政策以维持最新资料并符合法规[106] - 董事会制定股东沟通政策和内幕消息政策,还采纳股息政策并将定期检讨[107]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19年末期股息,2019年和2018年均无现金形式中期股息,2018年中期股息通过实物分派,总公平值为14.6亿港元[167] 公司业务策略相关 - 2019年集团采取行动推行业务多元化策略,缩减上市股本投资自营买卖规模[15] - 公司企业策略专注发展金融服务业务以实现长期增长,维持财务与管理能力及提升股东回报间的平衡[56]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年内专注发展金融服务业务,主要业务性质无重大改变[161][162] 公司治理相关 - 截至2019年4月30日,张松桥等7人辞任公司董事[4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除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A.2条及第D.1.4条外,遵守其他所有守则条文[52]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包括8名董事,其中5名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三分之一[58] - 提名委员会于2020年3月30日决议认为董事会架构、人数、组成及多元化均属适当[59]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标准守则》作为董事及相关雇员证券交易行为守则,2019年各董事均遵守规定标准[54] - 董事会保留确立企业策略、宣派股息、监管管理层等职能,管理层执行需获事先批准[64] - 董事会授权辖下审核、提名、薪酬三个委员会处理事务,委员会需定期向董事会汇报[64] - 2019年4月30日,鄺啟成、曾穎敏、夏其才獲委任為提名委員會成員,張松橋、梁宇銘、吳國富辭任[66] - 2020年3月30日提名委員會會議討論、審閱並批准董事會架構等三項事項[69] - 2019年4月30日,夏其才、張嘉儀、鄺啟成獲委任為薪酬委員會成員,張松橋、梁宇銘、吳國富辭任[71] - 2020年3月30日薪酬委員會會議討論、審閱及批准2020年薪酬政策等四項事項[73][74] - 董事會未成立企業管治委員會,但履行相關企業管治職能[75] - 2020年3月30日董事會會議處理檢討企業管治政策等五項企業管治事項[75] - 董事會成員定期會議每年召開四次,每季一次,董事委員會成員每年至少開會一次[75] - 2019年董事会会议举行11次,审核委员会会议4次,薪酬委员会会议2次,提名委员会会议2次,股东大会2次[77] - 执行董事林晓露、梁启康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81.82%(9/11),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00%(2/2)[77] - 2019年4月30日获委任的张嘉仪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7/7),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1/1),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00%(2/2)[77]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仕鸿2019年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71.43%(5/7),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3/3),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00%(2/2)[77] - 2019年4月30日辞任的董事张松桥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75%(3/4),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1/1)[77] - 董事会会议通知连同建议议程至少提前14日发给全体董事,会议议程及相关文件至少提前3日提供给各董事[81] - 管理层每月向董事会成员提供最新财务资料[85] - 公司为董事购买适当保险,保障其承受的法律诉讼[82] - 2019年公司严格遵守相关条文,刊发达2019年中期报告及2018年年报[85] - 编制2019年财务报表时,董事会采纳香港会计师公会刊发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账目[86] - 2019年12月6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辞任公司核数师,12月31日中审众环(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获委任填补空缺[88] - 回顾年度已付/应付外聘核数师服务酬金总额为259万港元,其中审核费用135万港元,非审核费用124万港元[88] - 2019年1月1日至4月30日罗凯栢先生任公司秘书,4月30日起杨子龙先生接任[9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杨子龙先生参加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91] - 2020年1月31日起,袁雨虹女士取代杨子龙先生担任公司秘书[92]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98] - 董事未在递交请求书21日内召开股东特别大会,请求者可自行召开,费用由公司偿还[99] - 考虑通过特别决议案的股东特别大会须提前至少21日及10个营业日通知,其他提前至少14日及10个营业日通知,95%以上股东同意可缩短通知时间[100] - 持有不少于所有股东总投票权二十分之一或不少于100名股东有权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101] - 2019年4月30日夏其才、陈仕鸿、邝启成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成员,陆宇经等4人辞任[112] - 2019年审核委员会举行了四次会议[112] - 审核委员会在2019年审核集团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财报及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报等财务业绩[112] - 审核委员会在2019年审核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成效等相关报告[113] - 审核委员会在2019年审核外聘核数师中审众环(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的委聘条款等[115] - 审核委员会在2019年审核集团内部审核职能及内部审核组工作范围[115] - 2015年12月3日董事会批准成立内部审核职能,以协助审核委员会审阅及评估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20] - 集团风险管理框架采用自上向下自下向上双重法,涉及董事会、审核委员会等多个主体[119][123] - 集团内部监控系统包括完善组织架构、全面预算等,为公司提供合理保障[118] - 董事会采用自上而下方法监督风险管理框架,审核委员会协助监督并检讨有效性[123] - 管理层负责设计、实施及监控集团风险管理框架,制定风险管理策略[123] - 业务单位对各业务单位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及缓解,实施风险管理过程及内部监控[123] - 公司定义风险为可能对达成业务目标造成不利影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125] - 识别风险考虑内外部因素,使用“数据收集”和“风险监控自我评估”工具[126] - 风险评估以分析现有及新兴风险为依据,集团主要业务受内外部多因素影响[126] - 集团使用“风险加权”表示首五大风险,与风险胃纳承受水平一致[127] - 公司将财务市场、信贷、合规、营运人力资源、网络安全列为五大已识别风险[129] - 公司于2012年3月28日采用《财务报告、内部监控或其他事项中之可能不当行为提出关注之程序》[131] - 公司每年定期审阅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手册和程序[131] - 2015年12月3日董事会批准制定内部审核职能[131] - 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的年度审阅由董事会执行并由审核委员会审阅[132] - 审阅考虑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等多方面内容[133][135] - 董事会深知维持良好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并定期审阅其有效性的责任[135] - 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实施旨在识别和管理阻碍公司目标达成的风险[135] - 公司承诺每当风险组合出现重大变化时对风险管理框架进行全面评估[135] - 公司制定有效汇报机制以预测、辨识和汇报亏损风险或重大敞口[131] - 公司认为2019年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健全有效,无重大监控失误或弱项,无涉嫌欺诈等情况[136] - 自上一年度审阅起,公司重大风险在性质、程序及应对实力上无重大变动[137] 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 - 董事会于2016年6月6日采纳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141]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公司在港核心业务,包括财务管理、物业租赁和金融服务业务[142] - 公司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雇员、股东、地方社区、投资者及监管机构,通过多种渠道传达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等信息[143] - 董事会负责制定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等,管理层协助履行职责并实施政策[144] - 公司核心业务运营未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采取措施密切监察及管理环境影响,未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和有害废弃物[146] - 公司业务能源、电力及水使用量相对较低,采用绿色办公作业方式节省自然资源[147] - 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实际工作人员平均数为16人[156] - 汽车排放方面,行驶里数为0
梧桐国际(00613)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20 06:0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未审核综合溢利约32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880万港元或47%[17] - 回顾期内,公司收益较去年同期减少210万港元或5%至3800万港元[1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为38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10万港元[30]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未审核综合资产净值为16.645亿港元,较上财年结算日增加3210万港元,每股未审核综合资产净值为0.18港元[31] - 2019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存及定期存款为4310万港元,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及上市股本投资总计为9.899亿港元[33]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300.3倍(2018年12月31日:91.6倍),流动资产净值为10.894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10.167亿港元)[33]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无银行贷款(2018年12月31日:无)及银行信贷(2018年12月31日:约1.5亿港元)[33]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按债务净额除以股东权益计算的负债比率为不适用,因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完全抵销总负债后变为负数[35]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38]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未将账面价值1.303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抵押投资物业作银行贷款担保[3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8,004千港元,较2018年的40,105千港元下降5.24%[67]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33,928千港元,较2018年的62,759千港元下降45.94%[67] - 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本期溢利2019年为32,126千港元,2018年为60,959千港元,下降47.30%[67] - 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582,059千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630,162千港元下降7.63%[73]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1,092,996千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016,683千港元增长7.51%[73] - 2019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664,505千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632,379千港元增长1.97%[7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动净额为76,918千港元,2018年为所得44,226千港元[80] - 2019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动净额为48,360千港元,2018年为所得1,884千港元[80]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动净额为481千港元,2018年为26,433千港元[80] - 2019年6月30日期终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43,124千港元,较期初减少125,759千港元[8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及收入为53,741千港元,本期溢利为32,126千港元;2018年同期总收益及收入为103,076千港元,本期溢利为60,959千港元[102] - 2019年上半年本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802千港元,2018年为1800千港元[115] - 2019年上半年董事会不宣派中期股息,2018年同期为零[118] 市场环境相关 - 2019年上半年恒生指数上升超10%,香港本年度第一季度及第二季度经济增长放缓,较上年度增幅少于1%[20] 投资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出售部分股权投资变现收益940万港元(2018年:零),上市股本投资录得整体公平值收益1450万港元(2018年:860万港元)[20] - 公司自上市股本投资收取的股息收入为810万港元(2018年:2480万港元)[20] - 公司持有债务投资年票息率由7.875%至8.5%,回顾期内利息收入690万港元(2018年:零)[21] - 2019年上半年出售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表的上市股本投资收益为9,356千港元,股息收入为8,143千港元;2018年同期股息收入为24,843千港元[108] - 2019年上半年销售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表的上市股本投资所得款项总额约为154,858,000港元,2018年同期为零[109] - 2019年上半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219千港元,2018年为65千港元[107] - 2019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表的上市股本投资公平值收益净额为14,478千港元,2018年为8,648千港元[107] - 2019年上半年出售设备项目收益为120千港元,2018年为零;2018年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为13,718千港元,2019年为零[107] - 2019年6月30日持有的优先票据总账面价值为7090万港元,年票息率由7.875%至8.5%,期内利息收入为690万港元[43] 放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上半年放债业务利息收入7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20万港元,6月30日应收贷款结余为4500万港元[21] - 2019年上半年应收贷款利息收入为7,476千港元,按摊销成本计量的债务投资利息收入为6,922千港元;2018年同期应收贷款利息收入为9,661千港元[108] - 2019年6月30日无抵押应收贷款为49996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20996千港元;应收贷款减值亏损均为5912千港元;过往年度确认的减值亏损拨回2019年为869千港元,2018年为0千港元;最终应收贷款2019年为44953千港元,2018年为115084千港元[124] 物业租赁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期内物业租赁业务租金收入为610万港元,较去年相应数字增加5%[24] - 呈报表结算日,物业租赁业务投资物业账面价值重估为4.592亿港元,期内总公平值亏损480万港元(2018年:收益1370万港元)[24] - 2019年上半年,物业租赁分类收益为6,107千港元,本期分类溢利为1,032千港元;2018年同期收益为5,601千港元,本期分类溢利为15,774千港元[102] - 2019年上半年租金收入总额为6,107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5,601千港元[108] - 2019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2019年为4800千港元,2018年为0千港元[112][113] 公司业务结构及收购事项 - 2018年11月23日,公司完成实物分派其于渝太地产全部权益作为股东中期股息,此后物业投资与租赁业务合并[25] - 公司正收购Liberty Capital Limited约52.63%多数股权,待批准后其将成金融服务部门[27] - 公司于2019年5月20日宣布以2.7亿港元(不含交易成本)认购Liberty Capital Limited新股份,拟收购其约52.63%股权,截至报告日收购未完成[46][48] - 2019年5月20日,集团全资附属公司与Liberty Capital Limited订立有条件认购协议,以每股135,000港元认购2,000股认购股份[139] - 建议收购事项总代价为2.7亿港元(不包括交易成本)[139] - 集团于2019年6月30日就建议收购事项已付可退回按金5000万港元[139] - 建议收购事项完成后,集团将持有Liberty Capital Limited经扩大股本约52.63% [139] - 2019年5月15日公司完成出售附属公司Aquatic Assets Limited全部股权,代价为745000港元[126] 公司人员及治理相关 - 公司于2019年4月30日董事会成员结构变动后,“主席”及“行政总裁”职位悬空,张嘉仪女士履行行政总裁角色[52] - 公司于2019年6月30日实有相当于10位工作人员[49] - 2019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及其联系人在公司或相联法团股份、相关股份或债权证中无相关权益及淡仓[57] - 公司2015年5月21日采纳的购股计划为期十年,至2025年5月20日届满,回顾期内无授出购股,期初及期末无尚未行使购股[58] - 2019年6月30日,Future Capital Group Limited持有公司62.826364亿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67.52%[60] - 2019年6月30日,罗琪茵女士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62.826364亿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67.52%,实益拥有5271.8万股,占0.56%,总计占已发行股本68.08%[60]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及未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4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标准守则》规定标准[54] - 2019年上半年支付给主要管理人员的报酬总额为3417千港元,2018年为2654千港元[130] 财务报表编制及会计政策 - 公司前称渝港国际有限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于2019年8月28日授权刊发[83] - 编制未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采用的会计政策与2018年度一致,但首次采纳多项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本[84] - 公司于2019年1月1日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采用经修订追溯法,2018年比较资料不重列[87]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新租赁定义适用于2019年1月1日或之后订立或更改的合约[88] - 公司作为承租人就办公室物业订立租赁合约,应用单一方法确认及计量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短期租赁可选择豁免[89] - 2019年1月1日租赁负债按剩余租赁付款现值确认,使用权资产按租赁负债金额计量并调整[90] - 2018年12月31日经营租赁承担为3,059千港元[93] - 有关重续租期于2019年12月31日或之前完结的短期租赁承担为3,059千港元[94] - 未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于2019年8月28日经董事会批准[140] 其他收支及费用相关 - 2019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利息为0千港元,2018年为325千港元;2019年上半年租赁负债利息为30千港元,2018年为0千港元[112]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相关的设备折旧为77千港元,2018年为147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019年为344千港元,2018年为0千港元;租金开支(短期租赁)2019年为316千港元,2018年为0千港元[112] - 2019年上半年所得稅因过往年度结轉税项亏损可抵销,未作香港利得税拨备,2018年同期为零[114] - 2019年上半年集团收购设备项目产生85000港元[120] - 2019年上半年已付关联人士租金付款总额为360000港元,2018年为零[128] 金融资产公平值计量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的第一层级与第二层级间无公平值计量转拨,无转入或转出第三层级(2018年12月31日:无)[138] 财务管理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上半年,财务管理分类收益为31,897千港元,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5,737千港元,本期分类溢利为47,451千港元;2018年同期收益为34,504千港元,其他收入及收益为8,713千港元,本期分类溢利为36,356千港元[102]
梧桐国际(00613)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26 19: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18年股东应占综合溢利1.092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830万港元或14.4%[8]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17港仙,去年同期为1.37港仙[9] - 董事会不建议宣派2018年末期股息,2017年为每股0.002港元[10] - 2018年宣派以港通实物分派及渝太地产实物分派方式之中期股息,公平值约14.601亿港元,2017年为零[10] - 公司年内收益约为66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170万港元或92.3%[22] - 公司年内录得其他全面收入2.099亿港元,2017年为其他全面亏损1.083亿港元[23]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综合资产净值为16.324亿港元,2017年为27.92亿港元[25] - 公司每股综合资产净值为0.175港元,2017年为0.30港元[25] - 公司资产总值及负债总额分别为16.468亿港元及1450万港元,2017年分别为28.312亿港元及3920万港元[25]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主要以港元计值的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1.689亿港元,2017年为6320万港元;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以及上市股本投资总计为9.874亿港元,2017年为11.434亿港元[27]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91.6倍,2017年为76.7倍[27]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无银行贷款,2017年为750万港元;银行短期循环信贷备用额约为1.5亿港元,与2017年持平且未动用[27]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将账面价值约1.303亿港元的投资物业抵押,2017年为1.212亿港元[31]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上市股本投资组合账面价值为8.185亿港元,2017年为10.802亿港元,共包括21间香港上市公司[35] - 2019年1月16日,卖方同意出售40.99709732亿股本公司销售股份,相当于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44.06%,现金代价为每股0.175港元[37]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18年末期股息(2017年:每股0.002港元),2018年和2017年均无现金中期股息,2018年中期股息实物分派总公平值为14.6亿港元(2017年:零)[156]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派储备为1031.1万港元(2017年:9.33602亿港元),无建议作末期股息(2017年:1861.1万港元),股份溢价账9.0728亿港元(2017年:9.0728亿港元)可作红股分派[158] - 集团于2018年12月31日无银行贷款[159]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物业重估后公平值增加2491.8万港元[163] - 2018年集团五大客户收益占本年度总收益24.0%,最大客户收益占5.7%[178] - 2018年集团无慈善捐款(2017年:零)[169] - 2018年集团无向供应商采购[17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业投资业务年内租金总收入约47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0%[15] - 物业租赁业务年内租金总收入为1130万港元,2017年为810万港元[16] - 财务投资上市股本投资年内股息收入28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50万港元或19.0%[17] - 放债业务年内利息收入为15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约900万港元或142.5%[19] 市场环境相关 - 2018年香港物业市场从高峰期下调7.4%[11] 公司业务结构及运营 - 公司物业投资业务通过联营公司渝太地产经营,间接持有伦敦物业100%权益及伦敦酒店相关单位信托所有已发行单位[14] - 伦敦酒店以Travelodge London Liverpool Street经营,租期自2007年4月26日起为期35年[14] - 2018年12月公司购入两项优先票据,总代价约为6910万港元,票息率介乎每年7.875%至8.5%[19] - 中渝置地和华润医药于2018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分别约为5.522亿港元及1.455亿港元,分别占组合总账面价值约67.5%及17.8%[35] - 公司于中渝置地及华润医药投资年内公平值收益分别为4680万港元及140万港元,2017年为3430万港元;还分别收取股息收入580万港元及280万港元;出售部分华润医药股份变现收益1060万港元[35]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实有约16名工作人员服务,提供强积金、医疗保险和酌情培训资助等福利及酌情购股计划[42] - 公司资本开支及投资主要以手头现金、内部产生资金及银行贷款支付,现金管理采用保守财务政策,无金融工具对冲[26]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主要业务性质年内无重大改变[149][150] 公司治理相关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除未与董事订立正式委任书偏离守则条文第D.1.4条外,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45]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董事在会计期间均遵守规定标准[46] - 集团企业策略专注保持业务稳定,通过增加投资物业、固定收入债务投资和扩大放债业务获取回报[48] - 董事会目前包括9名董事,其中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占三分之一[49] - 提名委员会于2019年1月23日会议认为董事会架构、人数、组成及多元化适当,达可预见目标且符合规定[51] - 主席张松桥于1993年获委任,职责包括提供领导、拟定业务计划等[54] - 董事总经理袁永诚于2005年获委任,职责包括实行公司目标、负责日常管理等[55] - 执行委员会主席为张松桥,成员有袁永诚等[53] - 审核委员会主席为陆宇经,成员有李嘉士等[53] - 提名委员会主席为张松桥,成员有梁宇铭等[53] - 李嘉士任非执行董事,陆宇经、梁宇铭、吴国富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三年,最少每三年于公司周年大会上轮流退任一次[56][57] - 2019年1月23日,提名委员会确认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保持独立[57] - 执行委员会2004年12月31日成立,负责公司日常管理、行政及营运[59] - 提名委员会2012年3月30日成立,主要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0] - 2013年8月26日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2018年11月30日修订,2019年1月1日生效[60] - 2014年3月13日董事会采纳董事提名政策,2018年11月30日修订,2019年1月1日起生效[60] - 2019年1月23日提名委员会会议讨论、审阅并批准董事会架构等事项[61] - 薪酬委员会2005年6月30日成立,主要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3] - 2019年1月23日薪酬委员会会议讨论、审阅并批准2019年薪酬政策等事项[65] - 2019年3月22日董事会会议处理企业管治事项[65] - 公司定期董事会会议每年召开4次,审核委员会会议3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次,提名委员会会议1次,2018年股东周年大会1次[68] - 执行董事长张松桥定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018年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68] - 董事总经理袁永诚定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75%,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018年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68] - 董事张庆新定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75%,2018年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0%[68] - 非执行董事李嘉士定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约66.7%,2018年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68]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陆宇经定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018年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68] - 独立非执行董事梁宇铭定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018年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6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吴国富定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018年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68] - 董事会会议通知连同建议议程至少提前14天发给全体董事,会议议程及相关文件至少提前3日提供给各董事[75] - 公司为董事购买适当保险保障其法律诉讼[77] - 已付/应付外聘核数师酬金总额为211.17万港元,其中审核费用164.8万港元,非审核费用46.37万港元[8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秘书罗凯栢先生参加不少于15个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84]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1/10之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88] - 董事若未在递交请求书日期起21日内正式召开须于递交请求书后2个月内举行之股东特别大会,请求者可自行召开[88] - 考虑通过特别决议案之股东特别大会须发出至少21日及不少于10个营业日书面通知后召开,其他股东特别大会须发出至少14日及不少于10个营业日书面通知后召开[90] - 合共持有不少于赋予该权利之股份面值95%股东同意,任何股東特別大會可发较短通知召开[90] - 持有不少于有权于公司股东大会上投票之所有股东总投票权1/20之股东,或不少于100名股东,有权要求向股东发出决议案通知及分发不超1000字陈述[91] - 要求发出决议案通知之请求书,需于股东周年大会举行前不少于6周送达;其他请求书需于股东大会前不少于1周送达[91] - 董事会于2018年11月30日采纳股息政策,2019年1月1日起生效[93] - 2018年股东周年大会于5月21日举行,主席就各具体独立事项提呈个别决议案,一切决议案均以投票表决方式通过[98] - 公司于2005年6月30日成立审核委员会,2018年举行了三次会议[101] - 审核委员会在财务汇报过程中,审阅管理层工作,包括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和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等[101] - 审核委员会审阅本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成效,涉及财务、营运及合规监控及风险管理职能等[102] - 审核委员会就外聘核数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委聘条款、独立性等方面进行审阅及考虑[104] - 审核委员会审阅年内本集团内部审核职能及内部审核组工作范围,包括在企业层面审阅内部监控手册等[105] - 董事会制定股东沟通政策,确保股东及投资界可随时、公平与及时获提供公司最新且相关资料[97] - 董事会采纳内幕消息政策,确定及评估集团内幕消息并按规定向公众发放[97] - 重大关连人士交易详情载列于财务报表附注的附注32[99] - 2015年12月3日董事会批准成立内部审核职能,以协助审核委员会审阅及评估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10] - 集团风险管理框架采用自上向下自下向上双重法,涉及董事会、审核委员会等多个主体[109][113] - 公司定义风险为可能对达成业务目标造成不利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115] - 识别风险的工具是“数据收集”和“风险监控自我评估”[116] - 可辨识风险将按COSO评估检测及风险加权进行评核[116] - 集团使用“风险加权”表示可能对业务造成重大影响的首五大风险[117] - 董事会整体负责维持良好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13] - 审核委员会协助董事会监督集团风险管理框架,检讨系统有效性等[113] - 管理层负责设计、实施及监控集团风险管理框架,制定策略等[113] - 业务单位对各业务单位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及缓解等[113] - 公司将财务市场风险、信贷风险、合规风险、营运人力资源风险、网络安全风险列为五大已识别风险[119] - 公司于2012年3月28日采用《内部监控或其他事项中之可能不当行为提出关注之程序》,并每年定期审阅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手册和该程序[121] - 公司于2015年12月3日召开的董事会会议上,批准制定内部审核职能[121] - 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的年度审阅由董事会执行并由审核委员会审阅,涉及所有重大监控[122] - 审阅范围考虑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资源充足性等多方面内容[123] - 董事会了解风险是业务组成部分,深知维持良好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并定期审阅其有效性的责任[124] - 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实施旨在识别和管理可能阻碍公司目标达成的风险,提供合理保障[124] - 公司承诺每当集团风险组合出现重大变化时,对风险管理框架持续进行全面评估[124] - 公司采用编制手册、制定汇报机制等风险监控措施及缓解政策监督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21] - 公司设有指引确保完成监控自我评估问卷,并向管理层确认遵守内部监控政策及程序[121] - 公司认为2018年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健全有效,无重大监控失误或弱项,无欺诈等违规情况[125] - 自最近年度审阅起,公司重大风险在性质、程序及应对实力上无重大变动[126] 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 - 董事会于2016年6月6日采纳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130]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公司在港核心业务,包括财务管理、物业租赁和放债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