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利国际(00732)

搜索文档
港股概念追踪|中国乘用车销售数据保持增速 HUD渗透率快速提升(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09:29
乘用车市场表现 - 5月1-25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358万辆 同比增长16% 环比增长9% 今年累计零售823万辆 同比增长9% [1] - 5月1-25日新能源乘用车零售726万辆 同比增长31% 环比增长11% 新能源渗透率达535% 今年累计零售405万辆 同比增长35% [1] HUD市场发展 - 2024年中国乘用车前装HUD交付量达356万辆 同比增长超55% 渗透率从2023年11%提升至16% 12月单月渗透率达174% [1] - HUD市场渗透率突破16%早期采纳者阈值 技术扩散进入指数级增长阶段 [1] - 国内HUD产业链竞争优势显著 主要因产业链完善且成本较国外低50% [2] 车载显示技术趋势 - 车载显示技术作为智能座舱核心 正经历快速迭代与规模化应用 HUD渗透率持续提升 [2] - 虚拟全景显示技术加速落地 小米YU7天际屏全景显示系统推动创新 [2] 港股相关公司 HUD产业链 - 舜宇光学(02382)在车载镜头领域保持龙头地位 激光雷达/HUD/智能车灯成为新增长点 [3] 车载显示屏 - 京东方精电(00710)为全球领先汽车显示器开发商 拥有BDCell/AMOLED等高端技术 获多个车厂订单 [4] - 信利国际(00732)2024年营收1778亿港元 同比增长141% 仁寿工厂为全球最大第5代TFT车载屏生产线 月产能14万片大板 [4]
信利车载显示项目签约四川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28 18:12
信利集团仁寿项目进展 - 仁寿信利在四川仁寿县招商引资推介会上完成车载显示项目签约 [1] - 公司现有27条LCD屏生产线和25条手机显示模组生产线已满负荷生产 [1] - 信利自2017年落户仁寿投建第5代TFT-LCD生产线 主要生产车载及智能终端显示屏 2017年12月开工并实现量产 [1] 产能与财务数据 - 2024年仁寿信利项目总产值达105亿元人民币 产能利用率超90% [1] - 2024年公司每月产能约110k大板 预计2025年下半年提升至130k大板 [1] - 信利集团2024年收益178.4亿港元(同比+14.4%) 股东应占利润3.02亿港元(同比+14.9%) [1] 技术布局与股权变动 - 仁寿信利的α-Si TFT-LCD产线显著提升智能手机显示产量及市场份额 [2] - 其LTPS TFT-LCD产线专攻汽车显示屏 具备高亮度和窄边框技术优势 [2] - 信利集团2024年增持仁寿信利股权从17.14%至29.69% 强化战略投入 [2]
38家港股公司回购 斥资8.31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10:02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5月19日有38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了股份回购,合计回购3839.41万股,回购 金额8.31亿港元。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5月19日港股公司回购一览 | 代码 | 简称 | 回购股数 | 回购金额(万 | 回购最高价 | 回购最低价 | 年内累计回购金额 | | --- | --- | --- | --- | --- | --- | --- | | | | (万股) | 港元) | (港元) | (港元) | (万港元) | | 00700 | 腾讯控股 | 97.90 | 50042.25 | 516.500 | 503.000 | 2152650.21 | | 01299 | 友邦保险 | 233.84 | 15356.89 | 66.400 | 64.750 | 892521.86 | | 01919 | 中远海控 | 556.00 | 7936.35 | 14.400 | 14.120 | 383132.26 | | 03898 | 时代电气 | 119.18 | 3903.96 | 32.800 | 32.500 | 131174.98 | | 00772 | 阅文集 ...
格隆汇港股聚焦(11.20)︱ 中国联通10月固网宽带用户净增52.3万户;小米下周二公布业绩
格隆汇· 2025-05-19 09:20
【下周公布业绩】 小米集团(01810.HK)、同程艺龙(00780.HK)、波司登(03998.HK)、周大福(01929.HK)、石药集团 (01093.HK) 【分拆上市】 复星医药(02196.HK):Gland Pharma已于印度时间11月20日在孟交所及印交所上市 李氏大药厂(00950.HK)分拆兆科眼科上市获联交所批准 【财务数据】 中国心连心化肥(01866.HK)前三季度纯利升2%至4.2亿元 车用尿素溶液销量大增340% 信利国际(00732.HK)中期净利4.08亿港元 同比增长141.7% 南旋控股(01982.HK)中期纯利减少12%至2.385亿元 中期息3.8港仙 美高域(01985.HK)中期净利增长73%至2178万港元 中期息0.05港元 电讯首科(03997.HK)中期纯利511.6万港元 同比增长56.8% 荣智控股(06080.HK)中期亏损约2750万港元 东方报业集团(00018.HK)中期纯利升139.16%至8732.3万港元 美建集团(00335.HK)中期净利3922.9万港元 同比减少8.89% 万嘉集团(00401.HK)中期亏损收窄133.53% ...
信利国际(0073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6 16:49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17,840,169千港元,较2023年的15,588,143千港元增长14.4%[8] - 2024年毛利为1,386,233千港元,较2023年的1,322,293千港元增长4.8%[8]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溢利为302,085千港元,较2023年的262,799千港元增长14.9%[8] - 2024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1,976,817千港元,较2023年的2,057,669千港元下降3.9%[8]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9.56港仙,较2023年的8.31港仙增长15.0%[8] - 2024年中期、末期及全年每股股息均为5港仙,与2023年持平[8] - 2024年公司收益约178.4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14.4%,主要因智能手机业务收益增长[25][28][3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3.02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14.9% [25][28][35]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9.56港仙,较2023年的8.31港仙有所增加 [35] - 2024年毛利约13.86亿港元,毛利率降至约7.8%(2023年:8.5%) [3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率维持在1.7%(2023年:1.7%) [36] - 2024年公司收益增加14.4%至约178.4亿港元,2023年为155.9亿港元[39]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加约14.9%至约3.02亿港元,2023年约为2.63亿港元[39]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由2023年的8.31港仙增加至9.56港仙[39] - 2024年毛利率下降至约7.8%,2023年为8.5%;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率维持于1.7% [39] - 2024年集团收益约为178.40亿港元,同比增加约14.4%或约22.52亿港元[60][65] - 2024年集团其他收入约为2.23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103.8%或约1.14亿港元[61][66] - 2024年集团其他净亏损约为0.87亿港元,2023年约为0.18亿港元[62][67] - 2024年集团拨回预期信用损失模式下减值亏损净额约为0.11亿港元,2023年约为0.02亿港元[63][68] - 2024年集团分销及销售费用约为3.20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0.3%或约0.01亿港元[64][69] - 2024年集团行政费用约为4.61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2.7%或约0.12亿港元[70][75] - 2024年集团财务费用约为3.80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2.4%或约0.09亿港元[71][76] - 2024年集团分占一间联营公司业绩较2023年减少约0.84亿港元[72][77]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3.02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14.9%或约0.39亿港元[7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溢利较2023年增加约14.9%或约0.39亿港元至约3.02亿港元,主要因本年度收益增加约22.52亿港元及其他收入增加1.14亿港元[79] - 2024年派息比率为105%[14] - 2024年公司建议支付末期股息每股5港仙,中期股息已支付每股5港仙,全年股息派付比率约为105%[100][101][102] - 年内总派息比率约为105%[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向股东派付中期股息每股5港仙,约1.58055亿港元;董事建议向2025年5月20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派付末期股息每股5港仙,约1.58055亿港元[135][136][14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派储备中股份溢价为12.10563亿港元,特别储备为1741万港元,保留溢利为7.40167亿港元,总计19.6814亿港元;2023年总计13.18902亿港元[148] 各地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中国市场营业额占比64%,较2023年的65%略有下降[16] - 2024年中国地区外部客户收益为116.32739亿港元,2023年为100.40205亿港元[52] 各产品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LCD产品营业额占比70%,较2023年的86%有所下降[19] - 2024年电子消费产品营业额占比30%,较2023年的14%有所上升[19] - 2024年公司LCD业务(含触控产品)占总收入的70%(2023年:86%),其他业务占30%(2023年:14%) [37] - 2024年液晶显示器业务占集团收益约70%,2023年为86%;其他业务占2024年收益为30%,2023年为14% [39] - 2024年LCD产品外销收益为125.39569亿港元,电子消费产品外销收益为53.006亿港元[46] 公司投资与股权变动 - 2024年公司增加联营公司信利仁寿持股量,从17.14%增至29.69% [26][29] - 2024年5月,公司向信利仁寿另一股东收购额外12.55%股权,现金代价为人民币10.9746亿元,公司在信利仁寿的实际权益由17.14%增至29.69%[82][85] - 2024年5月,集团以10.9746亿元人民币收购信利仁寿额外12.55%股权,实际权益从17.14%增至29.69%[168][173] - 2024年11月15日,信利电子香港以1万元人民币从黄邦俊处受让2,590,120股信利光电股份,占信利光电全部股权约0.7024%[174][180] - AMOLED合资公司投资总额将为人民币279亿元,公司将注资人民币20亿元获13.3%股权,2024年9月13日该合资协议终止[83][86] 公司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值约247.49亿港元,负债总额约153.97亿港元 [24] - 本年度公司资产增加约2.44亿港元,负债增加约7.12亿港元[88][93] - 2024年12月31日,未偿还租赁负债、银行及其他借款净额约为51.64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2.49%或1.32亿港元[89][9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为56.67亿港元,流动比率由2023年的0.68倍降至0.62倍[90][9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受限制银行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5.37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由2023年的55%升至约56%[91][94] - 2024年12月31日,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之已订约但未拨备资本支出承担约为2.93亿港元[10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重大或然负债[106] 公司员工情况 - 2024年公司员工总数约14840人,总员工成本约为17.41亿港元[96] - 公司国内工厂约有14,800名工人及雇员,香港办事处约有40名员工,2024年员工总成本约为17.41亿港元[104] 公司荣誉情况 - 2024年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位列“广东制造业企业500强”第65位,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排第118位,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排第304位[40][42]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回顾年内,五大客户销售额占集团总销售额约34%,五大供应商购货额占集团总购货额约20%[112][115] - 2024年,最大客户占集团总销售额约16%,最大供应商占集团总购货额约9%[112][113][116] - 2024年12月31日,无董事、其紧密联系人或持股超5%的股东在集团五大客户及/或五大供应商中拥有实益权益[113][116] - 2024年客户甲1收益为28.47019亿港元,2023年无对应数据[54] 公司股份过户与股息派发安排 - 为确定出席2025年股东大会投票资格,5月7日至12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为确定获派末期股息资格,5月20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110][111][114] - 董事建议向2025年5月20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5港仙,预计于5月30日支付;2024年中期股息合共每股5港仙已按3,161,105,398股已发行普通股支付[108] 公司董事相关情况 - 公司多位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履历公布,包括林伟华、黄邦俊等[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 - 公司年内及报告日期的执行董事有林伟华、黄邦俊、张荣祥;非执行董事有宋贝贝、戴成云、林宝珍;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钟锦光、香启诚、张伟贤[152] - 依据公司章程第120条,林伟华、戴成云、林宝珍、张伟贤退任并符合条件参选连任[152] - 即将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拟参选连任的董事与公司或附属公司无不可由集团在一年内无偿(法定补偿除外)终止的服务合同[153] - 戴成云于2023年8月28日由执行董事调任非执行董事,2000年加入集团[127] - 林宝珍于2024年11月15日出任非执行董事,1992年加入集团[127] - 2024年12月31日,林伟华直接持有公司1,608,274,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50.88%,其配偶持有74,844,000股,占2.37%,合计占比53.24%[160] - 2024年12月31日,宋贝贝、戴成云、林宝珍分别持有公司2,600,000股、244,000股、2,453,000股普通股,分别占已发行股本0.08%、0.01%、0.08%[160] 公司股份相关规定与情况 - 年内公司未采纳上市规则第17章规定的购股期权计划或其他股份计划[163][169][176][182] - 除林伟华权益外,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获告知已发行股本的其他相关权益或淡仓[166][172] - 公司或附属公司年内未参与使董事通过收购股份或债券获利的安排[164][170]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规定为董事等提供获准许的弥偿条文,且已购买相关保险[165][171]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和开曼群岛法例无优先购买权条文[177][183]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附属公司未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1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184]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每年最少召开四次会议[186][190] - 公司收到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均符合上市规则独立标准[187][191] - 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由钟锦光任主席,另有三名成员[188][1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除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外,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189][193] - 主席因留于汕尾工厂未出席2024年5月13日在香港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194][1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报告日期,公司维持足够公众持股量[195][199] - 董事会将不断检讨及改进公司企业管治实务及准则,详情见第32至42页报告[194][198] 公司其他情况 - 2024年,集团为扩充产能添置总值3.16581亿港元的厂房及机器和总值9424.6万港元的家具、装置及设备[137][143] - 公司是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制造及销售液晶显示器产品和电子消费产品[134][141] - 董事会提呈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年报及经审核财务报表[133][140] - 年内,集团慈善及其他捐款达114.9万港元[196][200] - 公司将提交决议案,重新委任德勤为核数师[197] - 2025年3月25日,公司订立银团定期贷款融资再融资协议,金额为10.35亿港元,最终到期日为2028年3月[87][92] - 信利仁寿2024年产能利用率提高至90%以上 [26][29]
京东方精电等10家显示相关企业发布2024年业绩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3-28 18:01
行业概况 - 2024年10家显示企业财报显示行业整体营收增长分化,其中天德钰营收同比增幅最高达73.88%,歌尔股份净利润同比增幅最高达144.93% [1][2][25][27] - 新能源汽车需求显著增长带动车载显示业务发展,京东方精电汽车显示屏业务占比达94% [5] - 消费电子行业在AI技术推动下复苏,VR/MR、智能穿戴等细分产品线业务进展顺利 [29] 京东方精电 - 2024年营收125.61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3.65亿元(同比下降18%) [3] - TFT模组及触控屏显示模组业务占总收益93%,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长22.9%至14.57亿港元,现金资源增至41.22亿港元 [4] 信利国际 - 2024年营收166.63亿元(同比增长14.4%),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增长14.9%) [6] - 智能手机业务收益增加是业绩提升主因,联营公司信利仁寿产能利用率超90% [7][8] - LTPS TFT-LCD生产线专门用于汽车显示屏,具有高亮度及窄边框优势 [8] 深纺织 - 2024年营收33.35亿元(同比增长8.3%),净利润0.89亿元(同比增长12.75%) [10] - OLED TV偏光片销售量行业领先,成功量产55-77吋高性能OLED TV偏光片 [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长25.17%至2.31亿元 [11] 蓝思科技 - 2024年营收698.97亿元(同比增长28.27%),净利润36.24亿元(同比增长19.94%) [12] - 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营收577.54亿元(同比增长28.63%),占比超80% [13] - 智能汽车与座舱类业务营收59.35亿元(同比增长18.73%) [13] 濮阳惠成 - 2024年营收14.11亿元(同比增长2.31%),净利润1.92亿元(同比下降18.53%) [14] - 专注OLED功能材料中间体生产,受益于国内OLED面板生产技术成熟 [1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降28.91%至2.47亿元 [15] 蓝黛科技 - 2024年营收35.35亿元(同比增长25.93%),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134.04%) [16] - 触控显示业务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平板电脑等领域 [17] - 大力拓展车载触摸屏业务及大尺寸玻璃盖板业务 [18] 凯盛科技 - 2024年营收48.94亿元(同比下降2.32%),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30.76%) [19] - 显示材料业务向好发展,拥有柔性可折叠玻璃等完整显示产业链 [20] 天德钰 - 2024年营收21.02亿元(同比增长73.88%),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143.61%) [25] - 智能移动终端显示驱动芯片需求增加是营收增长主因 [25] - 量产多款显示触控产品,TDDI新技术有效降低成本 [26] 歌尔股份 - 2024年营收1009.5亿元(同比增长2.41%),净利润26.65亿元(同比增长144.93%) [27] - VR/MR产品销量显著增长,智能无线耳机业务保持良性成长 [29] - 精密零组件业务和智能声学整机业务毛利率提升 [29]
信利国际(00732)发布年度业绩,股东应占溢利3.02亿元 同比增加14.9%
智通财经网· 2025-03-26 17:41
文章核心观点 信利国际2024年度业绩收入和溢利同比增加 2025年市场有望温和成长 公司将通过多举措实现业务增长 [1][2] 2024年度业绩情况 - 集团取得收入178.4亿港元 同比增加14.4%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溢利3.02亿元 同比增加14.9% [1] - 每股盈利9.56港仙 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5港仙 [1] - 本年度收益增加主要因中国主要智能手机客户相关产品收益复苏 [1] 2025年展望及举措 - 全球经济及地缘政治充满不确定性 竞争环境有挑战 管理层审慎乐观 认为2025年市场比2024年温和成长 [2] - 公司与全球领先品牌客户合作多年 了解行业技术趋势 与客户共同研发新产品 [2] - 持续投入生产设备技术改造更新 提升生产制程自动化水平 使产品符合客户要求 [2] - 持续专注非手机业务技术研发投入 结合手机业务基础 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2] -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使下游产品更新加快 公司受惠增长 稳健拓展业务 [2]
信利国际(0073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17:2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17,840,169千港元,较2023年的15,588,143千港元增长14.4%[3]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322,293千港元,较2023年的1,386,233千港元下降4.8%[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溢利为262,799千港元,较2023年的302,085千港元下降14.9%[3] - 2024年公司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2,057,669千港元,较2023年的1,976,817千港元增长3.9%[3] - 2024年公司每股盈利(基本)为9.56港仙,较2023年的8.31港仙增长15.0%[3] - 2024年公司其他收入为223,234千港元,较2023年的109,537千港元增长103.8%[4] - 2024年公司预期信用损失模式拨回净额为11,398千港元,较2023年的2,170千港元增长425.2%[4] - 2024年公司本年度溢利为246,565千港元,较2023年的160,436千港元增长53.7%[4] - 2024年12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2,928,174千港元,上一年度为11,842,258千港元[6] - 2024年12月31日使用权资产为599,568千港元,上一年度为570,210千港元[6]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为3,206,930千港元,上一年度为2,667,757千港元[6]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为3,576,849千港元,上一年度为3,721,412千港元[6]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02,291千港元,上一年度为1,035,140千港元[6] - 2024年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为7,643,378千港元,2023年为7,025,977千港元,同比增长约8.79%[7] - 2024年合约负债为235,921千港元,2023年为270,58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2.81%[7] - 2024年应付税项为109,128千港元,2023年为106,191千港元,同比增长约2.77%[7] - 2024年银行及其他借款为6,275,862千港元,2023年为5,104,469千港元,同比增长约22.95%[7] - 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为(5,666,771)千港元,2023年为(4,133,051)千港元,亏损扩大约37.11%[7] - 2024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9,937,407千港元,2023年为11,575,720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4.15%[7]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584,851千港元,2023年为1,754,957千港元,同比下降约66.70%[7] - 2024年资产净值为9,352,556千港元,2023年为9,820,76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77%[7] - 2024年和2023年外部客户收益分别为17,840,169千港元和15,588,143千港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15,515,298千港元和15,657,102千港元[25] - 2024年和2023年其他收入分别为223,234千港元和109,537千港元,其中政府津贴分别为151,853千港元和52,044千港元[29] - 2024年和2023年其他损益净额分别为 - 87,129千港元和 - 18,240千港元,出售/撇销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分别为102,088千港元和74,552千港元[29] - 2024年和2023年财务费用分别为380,016千港元和389,443千港元,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分别为364,476千港元和362,866千港元[29] - 2024年和2023年本年度所得税开支分别为53,814千港元和88,949千港元,其中本期中国企业所得税分别为31,893千港元和72,252千港元[30] - 2024年和2023年利息收入分别为23,734千港元和21,556千港元[29] - 2024年核数师酬金审核服务4732千港元,非审核服务208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4800千港元和205千港元[33] - 2024年确认开支的存货成本15796633千港元,存货拨备拨回净额(22426)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13641530千港元和(33418)千港元[33] - 2024年研究开支679729千港元,2023年为657738千港元[33]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276651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19771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1357394千港元和61447千港元[33] - 2024年员工成本1620503千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120846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1440809千港元和117839千港元[33] - 2024年和2023年中期及2023年末期股息均为每股5港仙,金额均为158055千港元[3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溢利302085千港元,2023年为262799千港元[33] - 2024年和2023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3161105千股[34] - 2024年应收账项3396196千港元,减信用损失拨备后为3370548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3349290千港元和3302653千港元[35] - 2024年公司收益约178.4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14.4%,主要因智能手机业务收益增加[38][4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溢利约3.02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14.9% [38][44]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由2023年的8.31港仙增加至9.56港仙 [44] - 2024年收益增加约22.52亿港元,其他收入增加约1.14亿港元 [44] - 2024年毛利率降至约7.8%(2023年:8.5%),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纯利率维持于1.7% [44] - 2024年末应收账项199,349千港元,应收票据985,849千港元,合计1,185,198千港元;2023年末应收账项19,305千港元,应收票据599,804千港元,合计619,109千港元 [36] - 2024年末应付账项4,333,597千港元,应付票据2,034,138千港元,合计6,367,735千港元;2023年末应付账项3,898,649千港元,应付票据2,082,806千港元,合计5,981,455千港元 [37] - 2024年集团收益约为178.40亿港元,按年增加约14.4%或约22.52亿港元[49] - 2024年集团其他收入约为2.23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103.8%或约1.14亿港元[50] - 2024年集团其他净亏损约0.87亿港元(2023年:约0.18亿港元)[51] - 2024年集团拨回预期信用损失模式下减值亏损净额约为0.11亿港元(2023年:约0.02亿港元)[52] - 2024年集团分销及销售费用较2023年减少约0.3%或约0.01亿港元至约3.20亿港元[53] - 2024年集团行政费用较2023年增加约2.7%或约0.12亿港元至约4.61亿港元[54] - 2024年集团财务费用较2023年减少约2.4%或约0.09亿港元至约3.80亿港元[5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溢利较2023年增加约14.9%或约0.39亿港元至约3.02亿港元[58] - 本年度公司资产增加约2.44亿港元,负债增加约7.12亿港元[63] - 2024年12月31日,未偿还租赁负债、银行及其他借款净额约51.64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2.49%或1.32亿港元[6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为56.67亿港元,流动比率由2023年的0.68倍减至0.62倍[6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受限银行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5.37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由2023年的55%升至约56%[66] - 2024年员工总成本约为17.41亿港元,国内工厂约有14800名工人及雇员,香港办事处约有40名员工[68] - 2024年12月31日,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资本支出承担约为2.93亿港元[69] 股息分配情况 - 2024年公司中期股息每股5港仙,与2023年持平[3] - 2024年末期股息建议每股5港仙,与2023年持平,须待股东周年大会批准[3] - 2024年和2023年中期及2023年末期股息均为每股5港仙,金额均为158055千港元[33] - 建议向2025年5月20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5港仙,2023年为每股5港仙,预期2025年5月30日支付,需待2025年5月12日股东大会批准[75] - 2024年已按3,161,105,398股已发行普通股支付中期股息合共每股5港仙,2023年为每股5港仙[75] - 年内总派息比率约为105%[76] 公司股权及业务结构 - 公司最终控股人士为林伟华先生,亦为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8] - 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业务为制造及销售LCD产品及电子消费产品[9] - 公司目前分为销售液晶显示器产品和电子消费产品两个经营分类[20] - 公司持有信利仁寿股权由17.14%增至29.69% [39] - 2024年5月公司收购信利仁寿额外12.55%股权,现金代价10.9746亿元,实际权益从17.14%增至29.69%[60] - AMOLED合资公司投资总额279亿元,公司将就13.3%股权注资20亿元,2024年9月终止合资协议[61][62] 会计准则应用情况 - 公司本年度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及香港诠释第5号(二零二零年)相关修订和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附带契诺的非流动负债”,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3][15] - 公司本年度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供应商融资安排”,并在综合财务报表附注提供额外披露资料[16][18] - 2020年修订为评估将清偿期限延迟至报告日期后最少十二个月之权利提供澄清及额外指引,负债分类不受管理层意图或预期影响[13] - 2022年修订澄清只有报告期末当时或之前须遵守之契诺影响延迟偿还负债权利,未来契诺不影响负债分类[14] - 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修订增加披露目标,实体须披露供应商融资安排资料[16]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在流动性集中风险披露资料规定中加入供应商融资安排例子[1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销售液晶显示器产品收益为13382037千港元,2023年为12539569千港元[19] - 2024年销售电子消费产品收益为2206106千港元,2023年为5300600千港元[19] - 2024年客户合约总收益为15588143千港元,2023年为17840169千港元[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显示器产品外销收益为12,539,569千港元,消费产品外销收益为5,300,600千港元,分类总外销收益为17,840,169千港元[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显示器产品分类业绩为1,016,396千港元,消费产品分类业绩为 - 220,252千港元,分类总业绩为796,144千港元[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公司税前溢利为300,379千港元[2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显示器产品外销收益为13,382,037千港元,消费产品外销收益为2,206,106千港元,分类总外销收益为15,588,143千港元[2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显示器产品分类业绩为742,205千港元
信利国际(00732)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0 08:45
财务表现 - 收益同比增长18.3%至85.85亿港元[4] - 毛利同比增长5.6%至6.97亿港元[4]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本期間溢利同比增長3.9%至1.74億港元[4] - 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同比下降7.8%至9.87億港元[4]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增長4.0%至5.51港仙[4] - 公司上半年收入为146.8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9.8%[9] - 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为12.79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6%[9] - 公司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26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收入85.85亿港元,同比增长18.3%[21] - 公司税前利润为1.55亿港元,同比下降3.9%[25] - 收益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8.3%至85.9亿港元[56] - 智能手机相关产品业务按年大幅增长44.3%[55] - 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0%至8.1%[57]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间溢利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9%至1.742亿港元[62] 现金流 - 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23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2.1%[9]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入40.14亿港元,同比增长135.6%[16]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出4.50亿港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16] - 公司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出31.46亿港元,主要用于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1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1.03亿港元[16] 资产负债情况 - 物业、廠房及設備賬面值為123.55億港元[8] - 於一間聯營公司之權益為26.55億港元[8] - 存貨為30.47億港元[8] - 應收賬項及其他應收款項為35.68億港元[8] - 公司上半年資產總值為110.91億港元,較上年末減少4.2%[9] - 公司上半年非流動負債為15.77億港元,較上年末減少10.1%[9] - 公司上半年權益總額為95.13億港元,較上年末減少3.1%[9] - 應收票據和應付票據采用現金流量折現法確定公允價值[52] - 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總額為10.73億港元[41] - 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總額為62.39億港元[43] - 銀行及其他借款總額為66.75億港元[44][45] - 資本承諾為28,589.4萬港元[47] 税务 - 根據兩級制利得稅率制度,合資格集團實體首2百萬港元溢利將按8.25%之稅率徵稅,而超過2百萬港元之溢利則按16.5%之稅率徵稅[30] - 中國及其他司法權區產生之所得稅按相關司法權區之現行稅率計算,其中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或有資格享受西部地區所得稅優惠政策之中國附屬公司的中國企業所得稅率為15%,其他中國附屬公司之稅率為25%[30] - 自二零零八年一月一日起,就向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控股公司分派中國附屬公司賺取之溢利須按5%至10%之適用稅率繳納中國預扣稅[30] 其他 - 中期股息維持每股5港仙不變[4] - 公司上半年已宣派股息1.58億港元[12] - 公司上半年外匯差額損失2.78億港元[12] - 本集團於本中期期間內收購了合共388,263,000港元的物業、廠房及設備[35] - 本集團於本中期期間內出售了賬面總值為45,800,000港元的物業、廠房及設備,現金代價為2,307,000港元,導致出售虧損43,493,000港元[35] - 本集團於本中期期間內確認於損益以公平價值列賬的香港上市權益股份公平價值虧損1,750,000港元,以及中國上市權益股份公平價值收益9,345,000港元[36] - 本集團於報告期末的應收賬項(扣除信用損失撥備)賬齡分佈為:60日內2,231,987,000港元,61至90日553,027,000港元,超過90日503,353,000港元[38] - 本集團於報告期內就應收款項確認減值虧損(已減除撥回減值虧損)11,871,000港元,並撤銷了503,000港元無法收回的金額[39] - 與聯營公司的交易包括銷售1.95億港元、採購4.56億港元、公共事務開支526.3萬港元和短期租賃費345萬港元[49] - 董事及主要管理人員薪酬為1,449.8萬港元[50] - 部分金融資產和負債以公允價值計量,其中上市股票投資為3,027.6萬港元[52] - 本集團並無資產抵押[68] - 本集團現時之訂單狀況穩建[68] - 本集團約有15,300名工人及僱員受聘於中國工廠,以及大約50名員工受聘於香港辦事處,員工總成本約為8.41億港元[68] - 本集團收購物業、廠房及設備之已訂約但未撥備資本支出承擔約為2.86億港元[69] - 本公司並無重大或然負債[69] - 董事會已議決以現金支付方式向股東宣派本期間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5港仙[70] - 董事及其聯繫人合共持有本公司49.98%已發行股本[72] - 本公司相聯法團信利光電的董事黃邦俊持有0.70%註冊資本[74] - 本公司於回顧期間內
信利国际(0073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16:52
财务业绩指标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85.85292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2.58234亿港元增长18.3%[1] - 同期,公司毛利为6.97377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6032亿港元增长5.6%[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间溢利为1.74151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67578亿港元增长3.9%[1] - 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9.8739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0.70667亿港元下降7.8%[1] - 每股基本盈利为5.51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5.30港仙增长4.0%[1] - 每股中期股息为5港仙,与2023年同期持平[1] - 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193061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91756千港元略有增加[9][10] - 2024年上半年,税前溢利为154679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61055千港元有所下降[9][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本期溢利计算中,存货成本为657314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315243千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计算所用盈利为17415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7578千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3161105千股[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85.85亿港元,同比增加约18.3%或约13.27亿港元[21] - 公司本期毛利率约为8.1%,较2023年同期下降1.0%,毛利约为6.97亿港元,同比增加约5.6%[22] - 公司本期其他收入约为806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6.1%或约470万港元[23] - 公司本期其他亏损净额约173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其他收益净额约5640万港元[24] - 公司本期行政费用约2.424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0.9%或约2390万港元[25] - 公司本期分销及销售费用约1.542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4.4%或约2590万港元[2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溢利约1.742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3.9%[27]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46.8197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9.29914亿港元有所增加[4] - 流动负债净额为52.0221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1.33051亿港元有所增加[4] - 非流动资产为162.9322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7.08771亿港元有所增加[4] - 流动资产为94.797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7.96863亿港元有所增加[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57795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54957千港元有所下降[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951305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820763千港元有所下降[5] - 2024年6月30日未偿还租赁负债及银行等借款净额约49.37亿港元,较2023年末减少约6.8%或3.59亿港元[3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52.02亿港元,流动比率由0.68倍减至0.65倍[3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受限银行存款等约17.39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约53%,较2023年末的55%有所减少[32] - 本期集团资产增加约12.67亿港元,负债增加约15.75亿港元[31] 经营分类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分为液晶显示器产品和电子消费产品两个经营分类[9] - 2024年上半年,外销收益为8585292千港元,其中液晶显示器产品外销收益5998619千港元,电子消费产品外销收益2586673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分类间销售收益为502986千港元,均来自电子消费产品[9] - 2024年上半年,分类业绩为393780千港元,其中液晶显示器产品分类业绩451131千港元,电子消费产品分类业绩 - 57351千港元[9] 财务报表编制及税务政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首次应用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预计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8] - 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编制,若干金融工具按公平价值计量[7] - 符合两级制利得税制度资格的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税率征税,超过部分按16.5%税率征税;不符合资格的按16.5%统一税率征税;中国附属公司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或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的税率为15%,其他为25%;向香港控股公司分派中国附属公司溢利须缴纳5% - 10%的中国预扣税[11] 应收账款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信用损失拨备期初结余46637千港元,本期确认减值亏损及新增金融资产 - 11871千港元,撇销无法收回金额 - 503千港元,期末结余34263千港元[14]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3322630千港元,减信用损失拨备后为3288367千港元,2023年2月28日分别为3349290千港元和3302653千港元[14]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为279319千港元,2023年为274452千港元[14]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减非流动资产所示租赁按金后,流动资产所示款项为3567686千港元,2023年为3576849千港元[14] - 2024年6月30日60日内应收账款为2231987千港元,61 - 90日为553027千港元,超过90日为50335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2245634千港元、595166千港元和461853千港元[15] - 2024年6月30日以公平价值列账的应收账项为21540千港元,应收票据为1051678千港元,合计107321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19305千港元、599804千港元和619109千港元[16] - 2024年6月30日以公平价值列账的应收账项和应收票据60日内合计679288千港元,61 - 90日合计141326千港元,超过90日合计25260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363293千港元、81141千港元和174675千港元[17] 市场情况及业务增长 - 2024年上半年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为1.47亿部,同比增长13.2%[20] - 2024年上半年智能手机相关产品业务按年大幅增长44.3%,非智能手机相关产品业务按年轻微增长[20] 公司投资与收购 - 2024年5月公司收购信利仁寿12.55%股权,现金代价10.9746亿元,实际权益从17.14%增至29.69%[29] - AMOLED合资公司投资总额279亿元,公司将就13.3%股权注资20亿元,正与其他方讨论股东协议[30] 集团其他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资产抵押,订单状况稳健[33] - 公司现有约15300名工人及雇员位于中国工厂,约50名员工位于香港办事处,本期员工总成本约8.41亿港元[3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收购物业等已订约但未拨备资本支出承担约2.86亿港元[33] 股息派发 - 董事议决向2024年11月4日股东名册上股东宣派中期股息每股5港仙,预计11月29日派发[34] 企业管治与合规 - 公司已向全体董事作出具体查询,并无资料显示董事在回顾期间未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37] - 公司遵照上市规则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每年最少召开四次会议,已审阅本期间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所有适用守则条文,但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由林伟华先生兼任[39] - 主席因自2020年2月起留于集团汕尾工厂,未出席公司于2024年5月13日在香港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40] 公告相关 - 2024年6月30日后至公告之日未发生影响集团的其他重要事件[41] - 中期业绩公告已在“披露易”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2024年中期报告将在适当时间刊登[41]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2] 管理层展望 - 管理层对2024年实现业绩同比去年增长充满信心[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