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贝森金融(00888)
icon
搜索文档
贝森金融(00888)发盈警 预计中期股东应占亏损不超过3000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4 18:44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拥有人应占亏损不超过300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约960万港元显著扩大212% [1] - 亏损扩大主要受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未变现亏损净额确认影响 [1] - 员工开支增加及研发成本增加共同导致亏损扩大 [1] 成本结构 - 员工开支出现明显增长 [1] - 研发投入成本同比增加 [1]
贝森金融发盈警 预计中期股东应占亏损不超过3000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4 18:41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拥有人应占亏损不超过300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约960万港元显著扩大 [1] 亏损原因 - 确认一支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未变现亏损净额 [1] - 员工开支增加 [1] - 研发成本增加 [1]
贝森金融(00888) - 盈利警告
2025-08-24 18:12
业绩总结 - 贝森金融集团2025年上半年预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不超3000万港元[3] - 2024年同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960万港元[3] 亏损原因 - 2025年上半年亏损因确认私募股权投资未变现亏损净额、员工开支及研发成本增加[3] 未来展望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公告于8月底前刊发[4]
贝森金融(00888.HK)将于8月27日召开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5 17:43
公司财务安排 - 贝森金融将于2025年8月27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 会议将审议派发中期股息的建议(如有) [1]
贝森金融(00888)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5 17:02
重要会议 - 贝森金融集团2025年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会议议程 - 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及发布[3] - 考虑派付中期股息(如有)[3] 董事会成员 - 执行董事徐沛欣、孙磊(主席)、朱冬;非执行董事袁海海;独立非执行董事齐大庆、陈亦工、冯中华[4]
贝森金融(00888)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09:51
股本与股份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10亿港元,股份100亿股,面值0.1港元[1]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1.421838398亿股,库存股为0[2] 购股计划 - 上月底及本月底股份期权结存数为0,本月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1.18486533亿股[3]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股份变动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和库存股增减总额均为0普通股[5]
贝森金融(00888.HK)7月11日收盘上涨9.76%,成交39.83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7-11 16:33
市场表现 - 7月11日恒生指数上涨0.46%报24139.57点,贝森金融股价上涨9.76%至0.09港元/股,成交量446.4万股,成交额39.83万港元,振幅17.07% [1] - 最近一个月贝森金融累计涨幅20.59%,今年以来累计涨幅121.62%,显著跑赢恒生指数19.78%的涨幅 [1] - 贝森金融市盈率-4.29倍,低于其他金融行业平均值6.23倍和中值-0.2倍,行业排名第128位 [1]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年度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4090.69万元,同比增长24.2% [1] - 归母净利润-2515.87万元,同比减少31.65% [1] - 毛利率25.02%,资产负债率79.5% [1] 业务发展 - 公司成立于2001年,最初主营客运车辆广告代理服务,近年转型发展金融服务业务 [2] - 2018年通过收购泰达资产管理公司拓展新业务,获得证券交易、投资咨询和资产管理牌照 [2] - 2019年泰达资产成为联交所中央结算系统参与者,2020年旗下贝森企业融资公司获得机构融资咨询牌照 [2] - 目前提供外部资产管理、基金管理、证券服务、投资顾问和机构融资顾问等多元化金融服务 [2] - 公司积极探索新兴金融市场,调整业务策略以把握扩张机遇 [2]
贝森金融(0088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6:3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约442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3560万港元增加约24.2%[6][12][26][99][103] - 2024年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72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2060万港元增加约31.7%[7][12][130][134] - 2024年公司确认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备净额约330万港元,2023年确认拨回净额约2060万港元[7][12][130][134] - 2024年公司研发成本增加约1100万港元,被私募股权投资未变现收益净额约2300万港元抵销[7][12] - 2024年研发成本增加约港币1100万元,私募股权投资未变现收益净额约港币2300万元(2023年未变现亏损净额约港币560万元)[130][134]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发末期股息,2023年也未派发[8][13][132][136] - 2024年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亏损1636.4万港元,2023年为1016.5万港元;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亏损率为37.0%,2023年为28.6%[96] - 2024年除税前亏损2717万港元,2023年为2063.1万港元;亏损净额2716.6万港元,2023年为2063.8万港元[96]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1.91港仙,2023年为1.45港仙[96]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173.8万港元,2023年为11243.6万港元;资产总值15355.5万港元,2023年为18663.9万港元;负债总额12208.2万港元,2023年为12800万港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值3147.3万港元,2023年为5864.1万港元[96] - 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2738万港元,2023年为245.9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069.8万港元,2023年为669.5万港元[96] - 2024年流动比率为1.24,2023年为1.42;净亏损率为61.5%,2023年为58.0%;负债资本比率为292.6%,2023年为176.0%[96] - 2024年集团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约港币2740万元(2023年:约港币240万元)[133][137] - 2024年资本开支约港币10000元(2023年:约港币50万元)[133][137][152][1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债务约为9210万港元(2023年约为1.032亿港元),年利率2.8% - 10.0%,须1 - 2年内偿还,资本负债比率为292.6%(2023年为176.0%),主要因公司储备减少约32.5% [144][1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017亿港元(2023年约为1.124亿港元),以多种货币计值[1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940万港元(2023年约为5200万港元),资产总值约为1.536亿港元(2023年约为1.866亿港元)[145][1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确认汇兑亏损净额约240万港元(2023年约为280万港元),2024年未进行衍生工具交易及外汇对冲[151][156] - 2024年集团资本支出约为1万港元(2023年约为50万港元),资本承诺约为4900万港元(2023年约为6460万港元)[152] - 2024年12月31日已签订合约的资本承担约为港币49,000,000元,2023年约为港币64,600,000元[157] - 公司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财政年度录得提早终止租赁收益约330万港元[175][17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37名全职雇员,2023年为26名[176][1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集团员工成本约2210万港元,2023年约为2290万港元[176][17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10月31日起公司停止机构融资顾问服务业务,相关牌照于2025年3月26日被撤销[16][20][25][29][33][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投资基金总投资额为4390万港元,占比约59.0%,2023年分别为7200万港元和约71.0%[17][21][56][59][154][1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投资基金公允价值约1870万港元,2023年约为2390万港元[17][21][56][59][154][1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EAM业务客户资产总值约为36亿港元,2023年约为41亿港元[27][30] - 2024年EAM服务收入约为3820万港元,2023年约为2700万港元,同比增加约41.3%[27][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金融服务业务收入约为4420万港元,2023年约为3560万港元,同比增加约24.2%[29] - 2024年基金管理服务收入约为500万港元,2023年约为540万港元,同比微降约8.4%[32][35] - 2024年机构融资顾问服务收入约为50万港元,2023年约为19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73.0%[33][36] - 公司通过泰达资产管理提供证券经纪服务,现阶段为减少经营成本维持最小规模[34][3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于投资基金投资总额为4390万港元(2023年:7200万港元),占投资基金注资总额约59.0%(2023年:约71.0%)[56][59] - 2024年12月31日,投资基金公允价值约为1870万港元(2023年:约2390万港元),约占公司资产总值12.2%(2023年:约12.8%)[56][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录得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未变现收益净额约2300万港元(2023年:未变现亏损净额约560万港元)[56][59] - 2024年,投资基金持有的所有AMC股份已处置,所得款项约320万港元[61] - 2022年和2023年12月31日,投资基金账面价值含公司在三项投资权益;2024年12月31日含两项投资权益[60]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投资基金出售全部一元宇宙股份,所得款项约为320万港元[64] - 2025年1月1日,合众威加债券按未偿还本金约1080万港元转让给Fullbest,作为替代分派/Fullbest撤回出资的代价[62][65] 公司业务运营与管理 - 公司预计整体营商环境仍具挑战,将调整资源分配并把握投资机会[18][22] - 公司自2018年12月起持牌开展金融服务业务[25] - 公司金融服务业务面临挑战和不确定性,但管理层认为未来将受益于香港经济复苏[49][53] - 公司探索新兴金融市场机遇,利用资源、网络和高管经验发展金融服务业务[54][57] - 泰达资产管理制定书面政策确保证券孖展融资服务合规及风险管理[38][43] - 泰达资产管理根据客户净收入或资产净值证明评估信贷风险并设定额度[39][43] - 泰达资产管理设立信贷控制委员会监督客户信用及额度相关事宜[40][43] - 泰达资产管理按指定利率向客户收取孖展贷款费用,对信用良好客户可能收较低利率[44] - 销售及交易团队负责获取客户收入和资产净值证据,信贷控制委员会监督贷款审批决策[45][50] - 当客户账户证券价值低于规定水平追收保证金,未满足要求则强制平仓[46][51] - 公司为防类似事件发生,已采取强化内部监控措施,详情见2023年9月21日公告[91][94] - 2025年3月公司提早6个月终止2022年租赁协议,自2024年12月31日起生效[168] - 2025年新租约租期自2025年1月1日至2028年6月30日[168] - 分租协议为期1年,自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月租金为港币147,915元,年租金为港币1,774,980元[169][172] - 董事会认为分租协议经公平磋商,条款公平合理,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174] - 集团通过分租物业减少租金开支,提高运营效益,避免搬迁及装修额外成本[174] - 公司于2018年6月8日采纳购股期权计划,可向集团雇员授予购股期权认购公司股份[177][179] 公司贷款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应收账款约1370万港元,2023年约1600万港元;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约890万港元,2023年约1520万港元;应收贷款约720万港元,2023年约1540万港元;给予关联公司之贷款为零,2023年约70万港元[102][105] - 2024年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备拨回约40万港元,2023年约290万港元;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备约10万港元,2023年减值亏损拨备拨回约60万港元;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备约390万港元,2023年减值亏损拨备拨回约1430万港元;给予关联公司之贷款减值亏损拨备拨回约30万港元,2023年约290万港元[102][105] - 2024年应收贷款共约720万港元,2023年约1610万港元;最大借款人欠款结余占应收尚未偿还贷款总额的100.0%,2023年约71.9%[107][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第三方贷款未偿还应收款项约为720万港元,2023年约为1540万港元,年利率均为3%[111][112][1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关联公司贷款应收款项为0港元,2023年约为70万港元,年利率均为15%,报告期内已全额还款[111] - 公司基于信贷风险评估结果,以2 - 2.5年贷款期限、3% - 12%年利率提供第三方贷款[112][116] - 公司以1年期、10%年利率及15%逾期年利率贷出关联公司贷款[113][117] - 公司委聘独立估值师对2024年12月31日的应收贷款进行减值评估[114][118] - 贷款估值师采用预期信贷亏损模式计量应收贷款的预期信贷亏损,主要输入数据包括借款人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等[115][118] - 2024年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390万港元,2023年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拨回约1430万港元[120][122] - 2024年确认关联公司贷款减值亏损拨回约30万港元,2023年约为290万港元[121][123] - 2024年公司努力收回约480万港元应收贷款[120][122] - 2024年公司努力收回关联公司约100万港元应收贷款[121][123] - 2024年第三方贷款预期信贷亏损率升至60.27%(2023年:31.16%),违约概率升至100.00%(2023年:34.82%),关联公司贷款2023年预期信贷亏损率为55.92%[124][125][128] - 2024年公司取得应收贷款部分还款约港币580万元,导致减值亏损拨回[126][129] 公司审计相关情况 - 2022财年,因未获合众威加及一元宇宙充足资料,核数师对投资基金账面价值及未变现公允价值收益/亏损净额发表保留意见[63][66] - 因2022年审计范围限制,核数师对2023财年财务报表发表非无保留意见[68][71] - 管理层未能向外聘核数师提供证据支持合众威加债券2022及2023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评估,外聘核数师无法评估其公允价值[73][77] - 因AMC债券及AMC股份2022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存在审计范围限制,外聘核数师对集团2024财年财务报表比较数字发表非无保留意见[74][77] - 投资基金出售合众威加债券后,外聘核数师已就集团于该债券2024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取得充分审计凭证[75][78] - 因合众威加债券2023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及对应未变现公允价值亏损存在审计范围限制,外聘核数师对集团2024财年财务报表发表非无保留意见[76][78] - 集团已就AMC股份2023年12月31日、AMC债券2023及2024年12月31日、合众威加债券2024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向外聘核数师提供充足审计凭证[79][81] - 集团作为投资基金有限
贝森金融(0088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22:0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44,174千港元,较2023年的35,566千港元增长24.2%[3]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27,170千港元,较2023年的20,631千港元扩大31.7%[3] - 2024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1.91港仙,2023年为1.45港仙[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796千港元,较2023年的10,564千港元下降73.5%[4]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150,759千港元,较2023年的176,075千港元下降14.4%[4]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121,348千港元,较2023年的124,120千港元下降2.2%[4]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29,411千港元,较2023年的51,955千港元下降43.4%[5] - 2024年资产净值为31,473千港元,较2023年的58,639千港元下降46.3%[5] - 2024年公司收入约442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24.2%[36] - 2024年公司录得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720万港元,较2023年的2060万港元增加约31.7%[37] - 2024年公司录得收入约4420万港元,较2023年的3560万港元增加约24.2%[3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017亿港元,2023年约1.124亿港元[4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债务约9210万港元,2023年约1.032亿港元,年利率2.8% - 10.0% [49]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292.6%,2023年为176.0%,因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致储备减少约32.5% [4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2940万港元,2023年约5200万港元;资产总值约1.536亿港元,2023年约1.866亿港元[50] - 2024年确认汇兑亏损净额约240万港元,2023年约280万港元[53] - 2024年资本开支约1万港元,2023年约50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无拨备的资本承担约4900万港元,2023年约6460万港元[54]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客户合约收入为43,722千港元,较2023年的34,392千港元增长27.1%[12] - 2024年外部资产管理顾问佣金收入为38,197千港元,较2023年的27,032千港元增长41.3%[13] - 2024年服务收入总计43,722千港元,较2023年的34,392千港元增长27.1%[14] - 2024年12月31日,外部资产管理业务客户资产总值约36亿港元,较2023年的41亿港元有所下降;该服务收入约3820万港元,较2023年的2700万港元增加约41.3%[40] - 2024年基金管理服务收入约500万港元,较2023年的540万港元微降约8.4%[41] - 2024年机构融资顾问服务收入约50万港元,较2023年的190万港元减少约73.0%,并于10月31日终止该业务[42] 其他收入及费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虧損)總額之淨額为24,864千港元,2023年为 - 7,518千港元[15] - 2024年除稅前虧損相關的金融資產減值虧損撥備╱(撥回)凈額为3,339千港元,2023年为 - 20,609千港元[16] - 2024年其他經營費用淨額为16,074千港元,2023年为12,708千港元,增长26.5%[17] - 2024年融資成本为9,258千港元,2023年为9,473千港元[17] - 香港利得稅稅率2024年和2023年均为16.5%,合資格附屬公司首2,000,000港元應課稅溢利按8.25%計稅[18] - 2024年即期稅項-香港本年度稅項(抵免)╱開支總額为 - 4千港元,2023年为7千港元[20] - 2024年母公司普通權益持有人應佔虧損为27,168,000港元,2023年为20,636,000港元[22] - 2024年公司录得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的未变现收益净额约2300万港元,2023年为未变现亏损净额约560万港元[37][46] - 2024年确认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备净额约330万港元,2023年为确认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备拨回净额约2060万港元[37] - 2024年研发成本增加约1100万港元[37] 资产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新增物業及設備金额为10,000港元,新增使用權資產金额为2,502,000港元[23] - 2024年按公允價值計量之私募股權基金为18,733千港元,2023年为23,850千港元[24] - 2024年公司从投资基金撤回注资2815万港元,年末注资额为4385万港元,占比59%(2023年:7200万港元,占比71%)[27] - 2024年末公司分占合众威加债券及一元宇宙债券的公允价值分别为640.1万港元(2023年:597.9万港元)及843万港元(2023年:1144.3万港元)[29] - 2024年投资基金出售所有一元宇宙股本证券,所得款项为321.5万港元(2023年:271.5万港元)[29] - 截至2024年末,合众威加及一元宇宙分别支付应计票面利息及赎回部分本金726.4万港元及583.6万港元[30] - 2024年公司在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确认未变现收益净额2303.3万港元(2023年:未变现亏损净额561.5万港元)[30] - 2024年应收账款账面净值为1371万港元(2023年:1601.3万港元)[32] - 2024年应收贷款账面净值为716.4万港元(2023年:1542.7万港元),确认减值亏损拨备净额388.8万港元(2023年:拨回净额1425.8万港元)[33] - 2024年给予关联公司贷款已偿还101.7万港元,余额64.8万港元已核销,确认减值亏损拨回28.3万港元(2023年:290.5万港元)[34] - 2024年末应付账款少于1个月的为390.4万港元(2023年:476.5万港元)[3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于投资基金之投资总额为4390万港元,占投资基金注资总额的59.0%(2023年:7200万港元,占比71.0%)[46] - 2024年12月31日,投资基金的公允价值约为1870万港元,约占公司资产总值的12.2%(2023年:约2390万港元,约占12.8%)[4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贷款约720万港元,2023年约1610万港元[57] - 2024年12月31日,第三方贷款预期信贷亏损累计拨备约1090万港元,关联公司贷款为零,2023年分别约700万港元及90万港元[59] - 2024年,第三方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390万港元,关联公司贷款拨回约30万港元,2023年分别为拨回约1430万港元及约290万港元[59] 租赁相关数据 - 公司控股股东徐沛欣持有已发行股本约47.86%,分租协议为持续关连交易,但适用百分比率低于5%,应付分租租金少于300万港元,获豁免部分规定[61] - 2024年12月31日起提前6个月终止2022年租赁协议,2025年1月1日至2028年6月30日BGH租赁物业,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公司分租,月租金147,915元,年租金1,774,980元[62] - 退租协议生效后,2024财年提早终止租赁收益约330万港元[63] 员工相关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37名,2023年为26名;2024年员工成本约2210万港元,2023年约2280万港元[64] 购股及股息相关数据 - 2024年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购股,2023年也无;2024年无购股失效,2023年1500万份;2024年末已授未行使购股3422万份,2025年3月27日全部失效[65] - 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66] 证券交易相关数据 - 2024年度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67] 公司规则相关数据 - 公司细则及百慕达法例无优先购买权条文[68] 企业管治相关数据 - 2024年度公司除主席兼行政总裁偏离规定外,遵守《企业管治守则》,董事会结构保障公司及股东利益[69] - 全体董事确认2024年度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守则》[70] 财务报表审核相关数据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2024年全年综合业绩符合相关会计准则、法律及法规[71] - 集团2024年综合财务报表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核数师未发表意见或核证结论[72] - 集团2024年综合财务报表独立核数师报告含保留意见[73] - 一元宇宙债券2023年未变现公允价值亏损审计范围限制事项已解决,但仍对2024年报表发表非无保留意见[76] - 合众威加债券于2022年1月到期并延期至2024年9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赎回[76] - 合众威加债券已转让,基金不再为持有人,其账面价值可可靠评估[77] - 集团2024年12月31日合众威加债券权益公允价值约为640.1万港元,确认未变现收益约1092.2万港元[77] - 因合众威加债券2023年审计范围限制,仍对2024年综合财务报表发表非无保留意见[78] - 因管理层未能提供充足审计凭证,核数师对2022及2023年投资基金账面价值及未变现公允价值亏损发表非无保留意见[80] - 投资基金所持全部一元宇宙股份于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变现[81] - 合众威加债券于2024年12月31日后通过分派出售,相关账面价值审计范围限制问题解决[81] - 外聘核数师对集团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审计保留意见限于投资基金2022及2023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等[81] - 就公司2025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投资基金2024及2025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非无保留审计意见将不再存在[81] - 2022及2023财年财务报表审计保留意见已解决[82] - 一元宇宙债券发行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公告日期结清所有应计票面利息,赎回部分本金约580万港元[82] - 投资基金清算工作预计2025年9月前完成[82] 信息披露相关数据 - 公司2024年业绩公告刊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83] - 公司2024年年报将在上述网站刊发并寄发股东[83] 董事会成员相关数据 - 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徐沛欣等,非执行董事袁海海,独立非执行董事齐大庆等[84]
贝森金融(0088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10-30 17:35
合众威加还款情况 - 合众威加于2024年10月向投资基金支付港币4000000元部分还款[2] 合众威加债券未偿还金额及偿还计划 - 预计合众威加债券和一元宇宙债券未偿还金额分别约为港币19500000元和港币37200000元,将于2024年底前全额偿还[3] - 预计完成出售收到的所得款项将于2024年12月底前被合众威加用于结算债券未偿还金额[3] 合众威加出售权益相关情况 - 预计合众威加将于2024年11月底前与潜在投资者就出售权益关键条款达成协议[2] 投资基金清算情况 - 预计投资基金清算工作将于2025年3月初前后完成[3] 合众威加债券赎回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 若合众威加债券能在2024年底前全额赎回,公司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关于投资基金账面价值的非无保留审计意见将不再存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