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森金融(00888)

搜索文档
贝森金融(00888)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9-17 22:12
好的,这是根据您提供的财报关键点进行的分析和归类。 高管薪酬变化(陈钧) - 陈钧2015年总酬金为183.02万港元,其中薪金津贴及实物福利181.22万港元,退休计划供款1.8万港元[3] - 陈钧2016年总酬金为198.6万港元,其中薪金津贴及实物福利196.8万港元,退休计划供款1.8万港元[3] - 陈钧2017年总酬金为238.68万港元,其中薪金津贴及实物福利198.5万港元,酌情花红38.38万港元,退休计划供款1.8万港元[3] 股权结构变动 - Bliss Chance Global Limited于2017年12月收购公司约73.01%已发行股份[3]
贝森金融(00888)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申请表格
2025-09-17 17:22
报告通知 - 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通知[2][4] 通讯获取 - 通讯中英文版登载于公司及港交所网站[2][4] - 收印刷版需填申请表寄回或邮件申请[3][5] - 申请表可在公司及港交所网站下载[3][5] 其他信息 - 公司为贝森金融集团有限公司[8] - 股份过户登记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8]
贝森金融(00888)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变更申请表格
2025-09-17 17:18
报告通知 - 2025年9月18日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通知[3][7][11] 信息登载 - 公司通讯中英文版本在公司及港交所网站登载[3][7] 相关指示 - 书面指示有效期为一年,自收到指示起算[11][12] 办公信息 - 办公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 - 18:00(香港时间,公众假期除外)[7][10] - 咨询电话为(852) 2862 8688[7][10] 公司信息 - 公司为贝森金融集团有限公司[14] - 股份过户登记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4] 通讯选择 - 选择选项3收取印刷版,指示有效期一年[14] - 未提供有效邮箱无法收电子通知[14] - 多个邮箱仅登记最后提供的[14] - 选选项3划“√”只收印刷版[14] 资料查阅 - 股东可书面要求查阅及修改个人资料[14]
贝森金融(0088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7 17:1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1440万港元,同比下降38.5%[9][13]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820万港元,同比扩大194.6%[10][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43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332.2万港元下降38.5%[83] - 公司期内亏损总额为2819.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957.3万港元扩大194.6%[83] - 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98港仙,较去年同期0.67港仙增加195.5%[83] - 总收入同比下降38.5%至1435万港元,其中客户合约收入为1435万港元,其他来源收入为零[119] - 母公司股东应占亏损28,198,000港元[152]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港币0.0198元,基于期间亏损港币28,198,000元及加权平均股数1,421,838,398股[15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港币28,198,000元,较2024年同期港币9,572,000元增加194.6%[15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员工开支增加320万港元,研发成本增加230万港元[10][14] - 全职员工数量减少至31名,去年同期为37名[33][37] - 员工成本增至约港币13,600,000元,去年同期为港币10,400,000元[33][37] - 公司研发成本为909.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75万港元增长34.7%[83] - 员工支出为1362.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039.8万港元增长31.1%[83] - 2025年上半年折旧总额776,000港元(物业设备36,000+使用权资产740,000)[139] - 员工福利开支10,730,000港元(工资薪金10,315,000+退休金供款415,000)[139] - 其他经营费用净额9,188,000港元(含咨询费2,588,000及短期租赁费1,133,000)[142] - 融资成本4,490,000港元(租赁负债利息27,000+承兑票据利息4,463,000)[14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金融服务业收入约港币14,400,000元,同比下降38.2%[41][44] - 外部资产管理规模降至约港币22亿元,去年末为港币36亿元[42][45] - 外部资产管理服务收入约港币8,100,000元,同比下降56.5%[42][45] - 基金管理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约420万港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约620万港元,增幅约47.6%[46][48] - 证券服务业务现阶段维持最小规模以控制运营成本[47][49]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泰达资产管理提供证券经纪及孖展融资服务[47][49] - 公司担任多家离岸私募基金投资顾问提供组合咨询服务[60] - 集团单一经营分部为金融服务,含投资咨询、企业融资咨询及证券服务[114] - 基金管理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9.1%至623.2万港元[122] - 外部资产管理顾问佣金收入同比下降56.4%至809.6万港元[122] - 财务顾问及咨询费收入从30万港元降至零[122] - 服务在某时间点转移的收入同比下降57.1%至811.8万港元[133] - 服务随时间转移的收入同比增长49.1%至623.2万港元[133] 投资基金相关表现 - 投资基金公允价值降至390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3.3%[27] - 确认投资基金未变现亏损1160万港元(去年同期收益490万港元)[10][27] - 投资基金投资额港币40,600,000元,占基金注资总额100%[31] - 投资基金公允价值降至港币3,900,000元,占总资产比例3.3%[31] - 金融资产未变现亏损净额约港币11,600,000元,去年同期为收益港币4,900,000元[31] - 公司于投资基金资本投入从2024年12月31日的43.9百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40.6百万港元,降幅为3.3百万港元[68][69] - 公司占投资基金总出资比例从2024年12月31日的约59.0%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100%[68][69] - 投资基金公允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约18.7百万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3.9百万港元,降幅约79.1%[68][69] - 投资基金占公司总资产比例从2024年12月31日的约12.2%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3.3%[68][6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录得投资基金未变现亏损净额约11.6百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未变现收益净额约4.9百万港元[68][69] - 公司就一元宇宙债券确认未变现亏损约1090万港元,并将其公允价值评估为零港元[73]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未变现亏损115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487.9万港元[135]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中的私募股权基金价值从2024年末港币18,733,000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港币3,903,000元,下降79.2%[158][159] - 公司对投资基金的总出资额为港币43,850,000元,占所有合伙人注资总额的59%[159][160]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从投资基金撤回资本出资港币3,250,000元[161][163] - 投资基金收到AMC债券部分还款总额港币3,750,000元[167][16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AMC债券的剩余违约债券本金为港币33,414,000元[167][16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AMC债券公允价值评估为零港元较2024年末843万港元全额减值[171][17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投资基金确认未变现亏损净额115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变现收益487.9万港元大幅恶化[172][174] 资产和负债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650万港元,较期初减少15.0%[18][22] - 债务总额为9080万港元,年利率2.8%-10.0%[19][23] - 资本负债比率飙升至2772.4%,主要因储备金减少25.5%[19][23] - 流动净资产降至250万港元,总资产降至1.193亿港元[19][23] - 银行存款抵押约港币800,000元,作为公司信用卡担保[28]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3147.3万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27.5万港元,降幅达89.6%[85][88]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的1.017亿港元减少至8650.9万港元,减少1521万港元,降幅15.0%[85]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从2024年末的1873.3万港元锐减至390.3万港元,减少1483万港元,降幅高达79.2%[85] - 公司累计亏损从2024年末的9.284亿港元扩大至9.536亿港元,期内增加2820万港元[89] - 应收购款从716.4万港元增至1409.2万港元,增长96.8%[85] - 流动负债总额从1.213亿港元降至1.160亿港元,减少537.5万港元[85] - 非流动资产总值从279.6万港元减少至87.9万港元,降幅68.6%[85] - 物业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从250.9万港元减少至79.4万港元,降幅68.4%[85] - 公司储备金从负1.107亿港元进一步恶化至负1.389亿港元[88][89] - 应收账款总额从2024年末1371万港元下降至743.3万港元其中超一年账龄款项从903.6万港元减至447.4万港元[177] - 应收贷款减值拨备从1087.1万港元减少至394.3万港元期间确认减值亏损拨回692.8万港元[180][181] - 应付账款从2024年末390.4万港元降至205万港元全部账龄在一个月内[187] - 承兌票据年利率10%到期日从2025年5月31日延长至2026年5月31日[188][190] 现金流状况 - 经营现金流出净额1312.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0.2%[9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282.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154.15万港元下降75.5%[94] - 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48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46.2万港元减少11.4%[9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522.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净增加21.5万港元[9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8650.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12651亿港元下降23.2%[97] - 金融资产撤资获得现金32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110万港元下降70.7%[94] - 租赁付款本金部分81.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80.2万港元下降83.1%[94] - 利息支付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万港元增长700%[94] 其他财务数据 - 汇兑净收益330万港元(去年同期30万港元)[25] - 汇兑收益净额约港币3,300,000元,去年同期为港币300,000元[29] - 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净额为亏损819.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570万港元[135] - 汇兑收益净额大幅增长至333.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4.5万港元[135] - 公司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回净额为69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92.3万港元增长77.9%[83]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拨回6,980,000港元(应收账款52,000+应收贷款6,928,000)[139] - 公司获得香港政府产假薪酬补助14,000港元[136] - 香港利得税采用两级制税率(首200万港元按8.25%其余按16.5%)[146] - 期内无所得税抵免(2024年同期抵免4,000港元)[149] - 发行普通股数量1,421,838,398股(与2024年同期持平)[1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六个月,新增使用权资产港币817,000元[1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六个月,出售资产收益为港币200,000元[15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对香港经济复苏持乐观态度,将继续拓展金融服务业务收入流[61] - 正探索新兴金融市场机会以发展金融服务业务[62] - 证券孖展融资仅接受联交所上市证券作为抵押品,并按流动性、类型和市值设定不同融资比率[54][56] - 信用控制委员会直接向泰达资产管理董事会报告,确保制衡机制[55][57] - 强制平仓所得不足以偿还孖展贷款时,公司将采取法律行动追讨欠款[59] - 每季度或市场重大波动时修订抵押品融资比率[54][5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通过普通合伙人于2025年8月8日向AMC发出法定要求,要求偿还约33.4百万港元的未偿还本金[71] - AMC于2025年上半年及中期报告日期前偿还了部分本金约3.8百万港元[71] - 公司评估AMC债券的公允价值于2025年6月30日为0港元,导致2025年上半年确认未变现亏损约10.9百万港元[71] - 2025年1月1日EV债券以约10.8百万港元转让给Fullbest,作为资本撤回的替代分派[70][72] - 2025年1月1日后公司成为投资基金的唯一有限合伙人[70][72] - 截至报告日期,一元宇宙已偿还部分本金约380万港元,但仍有约3340万港元未偿还本金[73] - 公司于2025年8月8日向一元宇宙发出法定要求偿债书,要求三周内支付未偿还本金[73] - 一元宇宙股份自2025年8月15日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截至报告日期仍未恢复买卖[73] - 控股股东680,508,005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30%)处于接管状态[100][105] - 基金投资于关联方公司的账面值从去年同期的16.17亿港元降至零[126] - 公司收到法定要求偿债书要求三周内赎回未偿还本金及利息否则面临清盘呈请[170] - 公司股份自2025年8月15日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170] - 公司法定授权普通股数量为10,000,000千股,对应股本1,000,000千港元[192] - 已发行并缴足普通股数量为1,421,838千股,对应股本142,184千港元[19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所有购股权已失效,未行权购股权数量为0千份[196][197] -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月1日期间未行权购股权数量为34,220千份[196] - 未行权购股权加权平均行使价为每股0.33港元[196] - 2025年上半年购股权失效数量为34,220千份[196]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自2018年6月8日起为期十年[193] - 购股权计划仅限权益结算,无现金结算替代方案[194] - 公司无现金结算购股权的历史惯例[1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行权购股权数量为34,220千份[196][198]
贝森金融(00888)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2:19
股本信息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0亿港元,股份数目100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1] 股份发行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数目1.421838398亿股,较上月底无增减[2] 购股计划 - 本月底股份期权数目为0,发行新股数为0,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1.18486533亿股[3]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股份变动 - 本月已发行及库存股份总额增减均为0普通股[5]
贝森金融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2819.8万港元 同比扩大194.59%
智通财经· 2025-08-27 21:18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1435万港元 同比减少38.47% [1] - 股东应占亏损2819.8万港元 同比扩大194.59% [1] - 每股基本亏损1.98港仙 [1]
贝森金融(00888.HK)中期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820万港元 同比扩大约194.6%
格隆汇· 2025-08-27 21:17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入为144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减少38.5%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282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扩大194.6% [1]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中期股息 与2024年同期处理方式一致 [1]
贝森金融(0088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7 20:59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收入同比下降38.5%至143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332.2万港元[3] - 期内亏损同比扩大194.6%至282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957.3万港元[3] - 客户合约总收入同比下降37.8%至1435万港元(2024年:2308.5万港元)[1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2819.8万港元(2024年:957.2万港元)[24] - 收入同比下降38.5%至144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330万港元)[42]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同比扩大194.6%至282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960万港元)[43] - 金融服務業務收入約1440萬港元,同比下降38.2%(去年同期2330萬港元)[52]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员工支出同比增长31.1%至136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039.8万港元[3] - 研发成本同比增长34.7%至909.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75万港元[3] - 雇员福利开支增长41.7%至1073万港元(2024年:757万港元)[17] - 其他经营费用净额激增100.2%至918.8万港元(2024年:458.9万港元)[18] - 融资成本为449万港元(2024年:464.8万港元)[19] - 员工开支增加320万港元,研发成本增加230万港元[43] - 公司员工成本约为13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040万港元增长30.8%[64] 资产管理业务表现 - 外部资产管理顾问佣金收入大幅下降56.4%至809.6万港元(2024年:1858.2万港元)[14] - 外部資產管理規模降至22億港元(去年同期36億港元),降幅38.9%[53] - 外部資產管理收入降至810萬港元(去年同期1860萬港元),降幅56.5%[53] - 基金管理收入增至620萬港元(去年同期420萬港元),增幅47.6%[54] - 證券孖展融資業務現階段維持最小規模以控制營運成本[55] 投资业务表现 - 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产生未变现亏损1158万港元(2024年:收益487.9万港元)[16] - 私募股权基金公允价值减至390.3万港元(2023年末:1873.3万港元)[26] - 确认未变现亏损净额港币1158万元[31] - 确认私募股权基金未变现亏损净额116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490万港元)[43] - 投資基金注資額降至4060萬港元(去年底4390萬港元),減少330萬港元[58] - 投資基金公允價值降至390萬港元(去年底1870萬港元),佔總資產比例3.3%(去年底12.2%)[58] - 投資基金錄得未變現虧損淨額約1160萬港元(去年同期收益490萬港元)[58] - 公司持有投資基金注資總額100%份額(去年底59.0%)[58] 金融资产和应收款项变动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大幅减少79.2%至39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873万港元[4] - 应收账款减少至743万港元,较期初1371万港元下降45.8%[4] - 应收贷款增加至1409万港元,较期初716万港元增长96.7%[4] - 应收账款总额从港币1371万元下降至港币743.3万元[33] - 超过一年的应收账款从港币903.6万元降至港币447.4万元[33] - 应收贷款减值拨备从港币1087.1万元减少至港币394.3万元[34] - 确认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回港币692.8万元[34] 现金流和资本结构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8651万港元,较期初1.017亿港元下降15.0%[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8650万港元(2024年末为1.017亿港元)[45] - 债务总额为9080万港元(2024年末为9210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激增至2772.4%(2024年末为292.6%)[46] - 净流动资产降至250万港元(2024年末为2940万港元)[46] - 总资产减少至1.193亿港元(2024年末为1.536亿港元)[46] - 银行存款80万港元被抵押作为公司信用卡担保[47] 特殊交易和事项 - 合众威加债券以港币1078万元转让给Fullbest以交换其在投资基金中的出资[28] - 公司从投资基金撤回注资港币325万元[28] - 投资基金收到一元宇宙债券部分还款港币375万元[30] - 一元宇宙债券剩余违约本金为港币3341.4万元[30] - 公司分占一元宇宙债券的公允价值评估为零港元[31] - 一元宇宙已偿还部分可赎回债券本金约380万港元[60] - 一元宇宙被要求支付未偿还债券本金约3340万港元[60] - 公司确认一元宇宙债券未变现亏损约1090万港元[61] - 合眾威加債券以約1080萬港元轉讓予Fullbest完成處置[59] 汇兑和金融资产减值 - 汇兑收益净额大幅增至333.2万港元(2024年:34.5万港元)[16]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回净额为69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拨回392.3万港元[3] - 金融资产减值拨回净额698万港元(2024年:拨回392.3万港元)[17] - 汇兑收益净额33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0万港元)[48] 公司治理和人事 - 公司全职雇员人数为31名较去年末37名减少16.2%[64]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兼任违反企业管治守则[67]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及中期报告[69] - 公司核数师对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执行协定程序[69] 其他经营事项 - 公司未发生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交易[63]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66] - 资产净值大幅减少至327.5万港元,较期初3147.3万港元下降89.6%[4][5]
贝森金融(00888.HK)盈警:预计中期股东应占亏损不超过3000万港元 今日聚焦
格隆汇· 2025-08-24 20:13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不超过300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约960万港元显著扩大[1] - 亏损同比增加约2120万港元 增幅达221%[1] 亏损主要原因 - 确认一支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未变现亏损净额[1] - 员工开支增加[1] - 研发成本增加[1] 时间范围 - 财务预测涵盖2025财年上半年(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1] - 对比基准为2024年同期财务数据[1]
贝森金融(00888.HK)盈警:预计中期股东应占亏损不超过3000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8-24 19:04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拥有人应占亏损不超过300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约960万港元显著扩大[1] - 亏损扩大主要受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未变现亏损净额确认影响[1] - 员工开支增加及研发成本增加共同导致亏损扩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