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

搜索文档
全球资金加仓中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4:38
记者丨 陈思琦 编辑丨孙超逸 全球资本"再平衡",外资先声已至,加仓入华。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同比增长11.7%;实际使 用外资金额4232.3亿元。 此外,深圳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209亿元,同比增长11.3%。在新设外资企业数量上,深圳以 半年新设5581家的成绩,维持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南方财经记者梳理发现,外资逆周期加仓中国,在四大一线城市中有偏好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服务业扩大开放提速加力,电信、医疗等领域正成为外资"抢滩"新风口。 例如,上半年,深圳新设外商投资医疗企业113家、同比增长85.2%;新设外商投资电信企业 累计635家,同比增长60.0%。 年初,德意志银行一份研报引发全球热议。其认为,2025年将是全球投资界重新认识中国国际 竞争力的关键一年,中国在高附加值领域和供应链主导方面正迅速扩展,点燃中国资产价值重 估浪潮。 | 2025年上半年部分城市外资引进情况 | | | --- | --- | | 城市 | 外资引进情况 | | 深圳 | 上半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581家,同比增长51.5% 实际使用外资209亿元,同比增长11.3% ...
50强城市,又变了
虎嗅· 2025-08-01 13:44
城市GDP排名变化 - 2025年上半年GDP十强城市保持稳定 上海以26222亿元居首 北京25029亿元紧随其后 深圳18322亿元位列第三 [2] - 广州经济触底反弹 上半年GDP达15081亿元 实际增速3.8% 与重庆差距收窄至951亿元 [4][22] - 宁波GDP达8861亿元 超越天津8707亿元 青岛8587亿元逼近天津 两城与南京9179亿元的差距缩小 [5][39] 新兴产业发展 - 广州新兴产业表现亮眼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9.5%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增17.1% 工业机器人增19% 民用无人机增37.7% [31] - 广州在低空经济领域形成全产业链优势 聚集亿航智能、小鹏汇天等龙头企业 [34] - 宁波拥有104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 数量超过深圳、上海、苏州 居全国第一 [45] 外贸依存度分析 - 深圳外贸依存度高达122.4% 宁波78.3% 东莞113% 厦门108.6% 显示沿海城市对外贸高度依赖 [49] - 宁波舟山港作为中国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 上半年外贸出口9455亿元 占GDP比重达52.1% [43][49] - 关税战背景下 外贸依存度超80%的宁波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47][49] 资源型城市经济波动 - 榆林、鄂尔多斯名义GDP出现负增长 主要因煤炭价格下跌 动力煤价触及5年低点 焦煤价创8年新低 [51][58] - 鄂尔多斯人均GDP28.9万元全国第一 榆林20.9万元 但采矿收入主要惠及政府税收和企业利润 [53][56] - 两城正培育煤化工、光伏等多元产业 以降低对单一资源的依赖 [63] 区域经济竞争格局 - 济南、福州、合肥、西安四小省会GDP差距在6000-7000亿元区间 竞争胶着 [6] - 温州、大连、徐州GDP接近万亿门槛 温州上半年增速12.4%领先 [7] - 青岛作为北方第三城 与天津差距收窄至280亿元 有望挑战北方第二城地位 [41]
科创成长层落地超半月,券商投行调整布局,把握硬科技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7-30 14:45
智通财经7月30日讯(记者 陈俊兰)今年6月,中国证监会宣布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 上市,并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7月13日科创板成长层改革正式落地,在这半个多月里,多家券商 的经纪业务部门都在积极筹备系统升级与服务优化工作,与此同时,券商投行业务也迎来新的机遇与挑 战。 记者了解到,目前,32家未盈利企业已经被正式纳入科创成长层,而多家券商投行正从项目筛选标准、 估值体系到保荐策略全面调整,以适配这一改革带来的市场变化。 调整项目筛选标准,聚焦硬科技与成长性 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显著提升了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的包容性,券商投行纷纷调整科创板IPO项目筛选 标准,更加聚焦"硬科技"属性和企业成长性。 广发证券投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筛选标准将从泛科技转向硬科技的精准识别,优先聚焦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筛选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具备核心技术突破能力的企业。 财务标准也从盈利导向转向现金流及技术估值,重点关注攻克技术壁垒、有长期盈利潜力的未盈利企 业。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东 ...
“固收+”积极进取不再“佛系”
中国证券报· 2025-07-30 05:07
公募基金持仓变动 - 多只"固收+"产品在二季度提升权益仓位 永赢稳健增长一年权益仓位从一季度末的13.59%提升至二季度末的16.53% [1] - 海富通悦享一年持有权益仓位从一季度末的8.26%提升至二季度末的9.49% 同时对可转债品种进行减仓 [1] - 中欧磐固权益仓位从一季度末的3.78%提升至二季度末的4.57% [2] - 国联安添利增长权益仓位达19.35% 接近基金合同规定的上限 [2] 行业配置变化 - "固收+"产品配置思路转向成长板块 永赢稳健增长一年从周期行业转向配置算力、半导体、医药等弹性更大标的 [1][2] - 行业配置明显多元化 除大盘宽基指数外 人工智能、半导体、光伏、银行、红利等主题基金成为配置重点 [3] - 永赢悦享新增配置房地产、科技、国证2000、港股互联网等主题基金 权益投资向港股倾斜 [3] 市场观点 - 业内人士认为A股核心资产性价比凸显 权益资产布局窗口期已至 [1] - 博时基金看好股票和偏股型可转债等风险资产表现 预计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表现相对偏弱 [3] - 永赢基金认为AI产业链周期见顶为时尚早 国内AI垂类应用开始渗透日常生活 [3] - 新质生产力领域投资机会显现 包括机器人、低空经济、深海科技、固态电池、核聚变等 [3]
上海国投先导投决总金额已近260亿元 带动超1000亿元社会资本注入三大先导产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11:28
上海国投先导第三批市场化子基金遴选启动 - 第三批子基金应为设立或迁址上海市内的股权直投基金 [1] - 子基金须由专业管理机构进行市场化、专业化管理 [1] - 重点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 [1] - 鼓励与三大先导产业龙头链主企业合作设立基金 [1] - 上海国投先导将通过市场化遴选机制与产业链主深度合作 [1] - 加大CVC基金布局 借助产业认知指导投资策略 [1] 上海国投先导投资成果 - 不到十个月快速决策36个项目 [1] - 投决总金额达25955亿元 [1] - 带动超1000亿元社会资本注入三大先导产业 [1] - 累计完成26只市场化子基金遴选 [1] - 实现53倍放大效应 [1] - 领投一批链主企业 吸引头部管理人首次落沪 [1] 绩效考核体系 - 建立完整投后评价体系 [2] - 考核维度包括返投、聚焦率、业绩、合规等 [2] - 评价标准涵盖产业生态贡献、投资策略匹配等 [2] - 关注项目招引与产业赋能、活动影响力等 [2]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活动 - 上海国投公司举办多场路演生态活动 [2] - 旗下基金管理人携手头部大模型、芯片等企业亮相 [2]
上半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突破4500亿元,股票、黄金、期货成交额两位数高增
第一财经· 2025-07-26 12:19
上海金融业增长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达4500 81亿元 同比增长8 8% 增速领跑第三产业 [1][2] - 金融业与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超过六成 后者增速达14 6% [1][2] - 上海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创新高 存款余额22 90万亿元 贷款余额12 85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7 5%和8 4% [2] 金融市场交易动态 - 上海主要金融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6 6% 证券交易 期货 黄金三大交易所表现亮眼 [1] - 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成交额增速达28 6% 科创50指数上涨1 46% 上证指数累计上涨2 76% [6] - 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额同比大增54 4% 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额增长23% [6][7] 政策与行业驱动因素 - 结构性工具实现"量扩价降" 信息技术服务业 科研服务业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8 9% 19 7% 14 9% [2] -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速 政策法规优化金融生态 金融业资源集中且创新辐射能力强 [3] - 信贷资源向科技型中小企业 绿色低碳项目倾斜 精准滴灌重点领域 [2][3] 下半年展望与重点领域 - 基建投资将迎来新引擎 特别国债和专项债重点投向新基建和城市更新 [4] - 金融资源将精准扶持科创企业 高端制造业 科创板成长层助力企业发展 [4] - 资金将持续流向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 基因工程 城市更新及社会服务等关键赛道 [3] 全球市场联动与风险 - 黄金价格受避险需求推动 上半年国际金价首次突破3500美元 盎司 区间最高涨幅超30% [6] - 美元资产或继续高波动 黄金与原油短期缺乏大幅拉升动能 料以震荡为主 [8] - 股票市场向上态势明确 但需警惕高波动和回调风险 黄金价格处于高位 波动可能加剧 [8]
上半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突破4500亿元,股票、黄金、期货成交额两位数高增
第一财经· 2025-07-25 21:27
上海金融业增长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达4500.81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领跑第三产业 [1][2] - 金融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超过六成 [1][2] - 上海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2.90万亿元,贷款余额12.85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5%和8.4% [2] 金融市场成交数据 - 沪市股票、黄金、期货市场交易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黄金成交额同比大增54.4% [1][5] - 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成交额增速达28.6%,上证指数累计上涨2.76%,科创50指数上涨1.46% [6] - 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额同比大增54.4%,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额增长23% [6] 行业驱动因素 -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速,金融要素市场完备,涵盖多领域 [3] - 政策法规支持优化金融生态,吸引机构和人才 [3] - 金融资源加速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绿色低碳项目倾斜,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9% [2][3] 下半年展望 - 基建投资迎来新引擎,特别国债和专项债重点投向新基建和城市更新 [4] - 金融资源将精准扶持科创企业、高端制造业,科创板成长层助力企业发展 [4] - 全球资金紧盯特朗普关税政策,美元资产或继续高波动,黄金与原油料以震荡为主 [7] 专家观点 - 信贷呈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态势,社融保持高位运行,为经济回升提供支撑 [3] - 美联储若降息,中美利差收窄,资金将流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关键赛道 [3] - 需强化货币与财政协同,用好结构性工具,精准滴灌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1][3]
上海经济半年报出炉:GDP同比增长5.1%
第一财经· 2025-07-25 15:38
经济增长 - 上半年全市GDP达26222.15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20739.70亿元(占比79.1%),增速5.4%领先整体[1][10]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5.6%,较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2][11] - 服务业优势行业表现突出:信息传输/软件业增加值3637.29亿元(+14.6%),金融业增加值4500.81亿元(+8.8%),合计贡献超六成GDP增长[3][10] 产业结构 - 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增长9.1%,其中人工智能(+12.3%)、集成电路(+11.7%)、生物医药(+4.4%)[2][12] - 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速达16.0%,高于工业整体10.4个百分点,智能手机产量增长1.3倍,平板电脑增长49.0%[12]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增长6.7%,新一代信息技术(+13.9%)、新能源(+12.5%)、高端装备(+10.7%)领跑[2] 投资与消费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其中工业投资(+19.8%)、城市基建投资(+17.9%)表现强劲,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投资激增43.0%[4][1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60.41亿元(+1.7%),家具类(+18.8%)、家电类(+18.7%)、体育娱乐用品(+27.8%)增速显著[5][13] -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高能效家电零售额增长63.9%,计算机及配套产品零售额增长1.3倍[6][13] 创新与贸易 -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9.37万件(+12.2%),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0家、外资研发中心19家[12]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5月营收增长27.1%,人工智能算力相关咨询服务业营收暴增1.3倍[12] - 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增长23.6%,高于全市2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总产值增长8.8%[14] 金融市场 - 主要金融市场成交额增长6.6%,上交所证券成交额(+28.6%)、上期所(+23.0%)、黄金交易所(+54.4%)[7] - 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2.90万亿元(+7.5%),贷款余额12.85万亿元(+8.4%)[7]
风险保障11.84万亿元!广东人保财险为近1.6万家科技企业“护航”
广州日报· 2025-07-24 18:56
近年来,广东人保财险聚焦重点领域,已为广州实验室、广纳院、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多家重点 实验室多个研发项目,以及4家科技初创企业6个研发项目提供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风险保障。截至 2025年6月,广东人保财险已为近1.6万家科技型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1.84万亿元。 7月24日,2025年上半年广东银行业保险业新闻通气会举行。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李旭表示,广东人保财险围绕提升科技保险服务的深度、广度、精准度三方面持续发力,以保险护航科 技创新,为广东新兴产业提供全方位、全链条的风险保障。 "科技创新领域技术更新迅速,风险复杂多变,历史数据匮乏,这对保险机构的专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 要求。"谈及科技保险的发展,李旭认为,科技保险具有高度的技术性和复杂性,尤其要跟上日新月异 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对传统保险机构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广东人保财险已在内部成立科技保险分中心、并牵头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保险服务中心。"李旭表 示,接下来,广东人保财险将着力搭建专业化的组织架构体系,着力打造专业化的科技保险服务体系。 在广州、佛山、东莞等科技密集型城市设立科技保险专营机构。在前沿科技领域,充分整合外部 ...
生物医药ETF(512290)涨超1.1%,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行业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7-24 11:39
医药生物行业分析 - 医药生物行业正迎来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期,创新药支持政策迈入2.0阶段,将激活产业链新一轮机遇 [1] - 医疗器械领域国产替代与技术出海成为核心趋势,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器械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1] - 中国IVUS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17.6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51.1亿元,冠脉直接测量FFR市场规模从2.3亿元增至31.2亿元 [1] - 生物制品行业竞争激烈且技术迭代迅速,国资入局为行业注入资金活力,推动研发投入与产业链整合 [1] - 科创板与港股双融资通道重启互补模式,进一步激活医药企业全周期融资能力 [1] - 第十一批集采彰显政策定力,创新药投资价值凸显 [1] 生物医药ETF与指数 - 生物医药ETF(512290)跟踪的是CS生医指数(930726),该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涉及生物科技、制药、医疗设备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CS生医指数覆盖了医药生物领域具有较高成长性和创新能力的公司,行业配置集中体现生物医药产业特征 [1] 基金产品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生物医药ETF联接A(006756),国泰中证生物医药ETF联接C(00675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