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度(01028)

搜索文档
千百度(01028.HK)发盈警 预期中期股东应占净亏损约1.4亿元至1.45亿元 同比盈转亏
金融界· 2025-08-08 18:13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将取得股东应占净亏损约人民币1.4亿元至人民币1.45亿元 [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5241.4万元 [1] - 公司业绩由盈转亏,预计亏损幅度较大 [1]
千百度(01028) - 盈利警告
2025-08-08 17:39
业绩总结 - 2024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5241.4万元人民币[3]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净亏损约1.4 - 1.45亿元人民币[3] 亏损原因 - 净亏损因贸易债务减值亏损拨备和时尚鞋履业务收入减少[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8月31日或之前公布中期业绩[4]
千百度(01028)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14:16
股份与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20,000,000,000股,面值0.015美元,法定/注册股本为300,000,000美元[1] - 2025年7月法定/注册股份数目和法定/注册股本无增减[1]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2,077,000,000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077,000,000股[2] - 2025年7月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和库存股份数目无增减[2]
601028,主动退市!下周二摘牌
证券时报· 2025-05-20 22:08
玉龙股份主动终止上市 - 公司收到上交所终止上市决定,股票将于2025年5月27日摘牌 [1][4] - 公司主动申请终止上市,非强制退市,已通过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5] - 根据上交所规则,主动终止上市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摘牌后5个交易日内完成 [5] 退市后安排 - 公司股票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退市板块挂牌转让 [6] - 中泰证券被聘为主办券商,负责股份转让及相关登记结算事宜 [6] - 主办券商需在摘牌后45个交易日内完成挂牌手续 [6] 现金选择权实施情况 - 现金选择权行权价格为13.20元/股 [7] - 现金选择权申报期间共有31,439个证券账户申报,申报股份数量约4.49亿股 [7] - 经筛选后有效申报账户31,404个,有效申报股份约4.489亿股 [7] A股主动终止上市案例 - 亚星客车2024年10月17日摘牌退市,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主动申请终止上市 [8] - 经纬纺机2023年10月26日摘牌,因经营面临重大不确定性主动退市 [9]
千百度(0102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8:0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139155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539942千元人民币[27] - 2024年公司毛利为78688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71436千元人民币[27] - 2024年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6840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5156千元人民币[27]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为4829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0954千元人民币[27]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56.5%,2023年为56.6%[27] - 2024年公司经营利润率为4.9%,2023年为6.2%[27] - 2024年公司净利润率为3.5%,2023年为1.4%[27]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2.32人民币分,2023年为1.00人民币分[27] - 2024年公司平均存货周转期为192.7日,2023年为216.0日[27] - 2024年公司平均应收款项周转期为43.0日,2023年为35.9日[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5847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18940万元[92][95] - 2024年五大供应商占集团购买总额的33.0%,2023年为33.3%;最大供应商占2024年购买总额的9.6%,2023年为9.3%[84][89] - 2024年向五大客户的销售占集团销售总额的17.0%,2023年为14.4%;最大客户占2024年销售总额的11.3%,2023年为7.3%[84][89] - 董事会未建议2024年度派发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76][82] - 2024年集团总收益同比减少9.6%至人民币1391.6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539.9百万元[188][191] - 2024年集团经营利润增长131.0%至约人民币48.3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21.0百万元[188][19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核心产品线经典、时尚正装占比约30%-40%,时尚、休闲及户外运动占比60%-70%[56][59] - 2024年公司新开13家工厂直销店,2025年计划再开设超过10家奥特莱斯[53][55] - 2025年公司计划再开发5套门店专用系统,以提升运营效率[50][54] - 2025年公司计划新开20家购物中心,力争年底购物中心门店总数突破110家[53][55] - 公司将在2025年优先打造爆款产品及深耕核心产品,研发采购中心将用AI提升产品开发和劳动效率[57][59] - 2024年集团自营鞋履零售店净减少41家,第三方鞋履零售店净减少5家[190][1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经营834家自营零售店及181家第三方零售店[190][192] - 集团各品牌鞋履零售店总计1015家,其中自营594家,第三方421家[194] - 集团目前有近90家购物中心门店,2025年计划新开20家,年底超110家[196][198] - 2025年集团计划新开超10家奥特莱斯门店[199] - 公司线下销售网络以百货商店为主,坚持多品牌定位优质百货商店[198] - 公司是行业内首批尝试奥特莱斯模式的公司之一,奥特莱斯对利润贡献大[199] 行业环境 - 公司2024年年报呈现,中国经济GDP为1349084亿元,同比增长5.0%[33][35] - 中国鞋履市场在全球经济波动中显韧性,市场朝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34][36] - 鞋履行业发展受市场需求增长、电商发展、政府政策支持等多因素驱动[37][38][39][40][42][43] - 鞋履行业面临通胀压力抑制销售、库存增加、固定成本高等风险[41][4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通过重组提升组织效能,实施多品牌战略发挥品牌协同效应[44][48] - 公司作为中国中高端女装商务及休闲鞋零售商,2011年在港上市后建立可观品牌影响力[45][48] - 公司拥有两个生产基地及一个研发中心,垂直整合业务模式确保产品创新和竞争力[45][48] - 公司将秉持创新、品质和服务核心价值制定运营策略维持市场领先地位[46][49] - 公司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与外部团队合作分阶段实施计划[47][49] - 2025年公司将从人工智能训练、智慧外呼及智慧订货补货系统起步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47][49] - 公司将聚焦鞋类行业,提升运营水平和效率,利用竞争力和品牌价值实现可持续增长[185] - 集团将继续优化零售网络,避免库存积压,巩固市场地位[189][192]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2024年3月18日程璇璇女士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7月4日缪炳文先生辞任[93][96] - 应届股东大会上,许承明、郑洪亮、袁振华先生将轮值退任并愿重选连任[93][96] - 郑洪亮先生因担任独立董事超九年,其重选需股东在股东大会上通过单独决议批准[94][96] - 公司已收到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的独立性年度确认函[98] - 建议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重选之董事无一年内需公司作赔偿(法定赔偿除外)之服务合约[99][1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无集团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之重大权益[100][10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涉及公司整体或重大部分业务之管理及行政合约[101][107] - 薪酬委员会已成立,以考虑集团经营业绩等因素审阅薪酬政策及结构[102][108] - 董事及五名最高薪人士酬金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2[110][114] - 每位董事有权从公司资产中获偿任期内相关损失或责任,公司已为董事及高级职员购买责任保险[111][115] 股东权益与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陈奕熙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持有公司2.8亿股好仓股份,占公司权益约13.48%[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程璇璇女士通过受控制法团持有公司8.20759436亿股好仓股份,占公司权益约39.52%[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Hongguo持有2.8亿股,占公司权益约13.48%[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Orchid Valley Holdings Limited持有8.20759436亿股,占公司权益约39.52%[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Arch Capital Group Ltd持有1.27387086亿股,占公司权益约6.13%[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ADM Galleus Fund II Limited等多家股东分别持有1.27387086亿股,占公司权益约6.13%[1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OCI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持有1.31亿股,占公司权益约6.31%[125] - 2023年11月,Orchid Valley提出自愿有条件现金要约,2024年3月18日截止后收购公司7.17099436亿股[130][132] - Eight Dragons Investments Limited在公司1.27387086亿股股份中持有保证权益[127][133] - 回顾期内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最少25%由公众人士持有[169][172] 股份奖励计划 - 公司已采纳股份奖励计划激励合格雇员,详情见“股份奖励计划”章节[109][113] - 公司于2015年8月31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为10年,剩余年期约为5个月[141][153][157] - 董事会授予奖励股份的面值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145][148] - 可授予经甄选雇员的奖励股份最高总面值不得超过公司于奖励日期已发行股本的1%[147][1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授出奖励股份,2023年也未授出[158][164] - 股份奖励计划的受托人于2024年初及年末分别持有0股未归属股份[158][164] - 2024年股份奖励计划的受托人购买0股奖励股份[158][164] - 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12月31日,股份奖励计划授权下可供授出的奖励股份数目均为187,000,000股[159][164]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主要业务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8[63][68] - 公司2024年业务回顾分别载于年报第8页、第9 - 14页及第30 - 52页的“财务摘要”“主席报告”及“管理层讨论及分析”[64][69]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及不确定因素载于年报第9 - 14页“主席报告”及第230 - 239页综合财务报表附注5[65][69] - 公司致力于提升能源、水和物料利用率,减少自然资源使用,优化生产流程,采取环保措施[66][70] - 公司董事会呈列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62][67]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2025年6月23日至26日暂停办理手续,以确定有权出席6月26日股东大会的股东身份[83][88] - 所有过户文件须在2025年6月20日下午4:30前送交指定地点[83][88] - 审核期内公司未订立会或可能导致公司发行股份的股权挂钩协议[160]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及外聘核数师审阅集团采用的会计原则及政策和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61] - 公司采纳有关董事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董事确认在审核期内遵守该守则[162] - 回顾期内公司无订立会导致发行股份的股票挂钩协议[165] - 审核委员会、管理层及外部核数师已审阅集团会计原则、政策及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66] - 公司采纳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董事确认回顾期内遵守守则[167] - 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获委任为公司2024年度核数师,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愿重获聘任[170][171][173]
【财经早报】688625,筹划重大资产重组;601028,拟终止上市
中国证券报· 2025-04-09 08:02
文章核心观点 多主体采取行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多家上市公司有增持回购、业绩变动、重组等动态,研报对A股投资给出建议 [1][2][3][5][10] 财经新闻 - 央行支持中央汇金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必要时提供再贷款支持 [1]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通知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 [1] - 中央汇金将坚定增持各类市场风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结构 [2] - 国务院国资委支持央企加大增持回购力度,指导央企市值管理工作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召开座谈会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建议 [2]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已增持国内股票,近期将继续增持 [3] - 上交所与证券经营机构交流,机构看好资本市场前景 [3] - 中国诚通拟用1000亿元再贷款资金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4] - 上海市国资委印发意见加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 [4] 公司新闻 上市公司增持回购 - 中国石油集团拟增持不超56.0亿元股份 [5] - 中国海油集团拟增持不超40.0亿元股份 [5] - 中石化集团拟增持不超30.0亿元股份 [5] - 中远海控拟7.42亿 - 14.83亿元回购股份 [5] - 恒力石化陈建华拟增持不超10.0亿元股份 [5] - 五粮液集团拟增持不超10.0亿元股份 [5] - 川投能源集团拟增持不超10.0亿元股份 [5] - 江淮汽车集团拟增持不超10.0亿元股份 [5] - 荣盛控股集团拟增持不超20.0亿元股份 [5] - 瑞元鼎实投资拟增持赛轮轮胎不低于5.0亿元股份 [5] - 中海油服集团拟增持不超5.0亿元股份 [5] - 宁德时代拟40亿 - 8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5] - 京东方A股东提议不低于15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5] - 美的集团拟15.0亿 - 30.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5] - 紫金矿业拟6.0亿 - 10.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5] - 蓝思科技拟5.0亿 - 10.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5] - 徐工机械拟18.0亿 - 36.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5] - 立讯精密股东提议10.0亿 - 20.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5] - 新和成股东提议3.0亿 - 6.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5] - 思源电气股东提议3.0亿 - 5.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5] - 三峡集团拟15亿 - 30亿元增持三峡能源股份 [5] 上市公司业绩 - 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2%左右 [6] - 中国海防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693% [6] - 中船防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1006% - 1201% [7] - 东吴证券预计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加100% - 120% [7] - 中国船舶预计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149.35% - 199.21% [7] - 比亚迪预计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6.04% - 118.88% [7] - 工业富联一季度净利润预计52亿 - 53亿元,同比增长24% - 27% [7] - 阳光诺和2024年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减少3.98% [7] - 光智科技一季度净利润956.56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7] - 豪恩汽电2024年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减少11.15% [7] - 热威股份2024年净利润3.0亿元,同比增长19.9% [7] - 小熊电器2024年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减少35.37% [7] - 沙钢股份2024年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减少27.75% [7] - 宇环数控2024年净利润1334.76万元,同比减少66.69% [7] - 长青科技2024年净利润6018.0万元,同比减少16.41% [7] - 铖昌科技一季度预计净利润2700.0万 - 3450.0万元,同比扭亏 [7] - 广州港2024年净利润9.64亿元,同比减少10.63% [7] - 牧原股份一季度预盈43亿 - 48亿元,同比扭亏 [7] - 长电科技一季度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50% [7] 上市公司重组等其他事项 - 深康佳A拟被其他央企集团专业化整合,控股股东或变更 [6] - 呈和科技拟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6] - 贵州燃气拟购买贵州页岩气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股票4月9日复牌 [7][8] - 天洋新材控股股东拟转让股份,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将变更,4月9日开市起复牌 [8] - 玉龙股份将申请终止上市,设置异议股东保护机制 [9] 研报精选 - 华泰证券称A股中长期走势取决于国内经济基本面与产业周期,建议配置以稳为主,关注业绩潜在向好板块 [10] - 中信建投称年报季市场风格向关注基本面业绩转化,建议关注业绩稳定、有核心竞争力企业 [10]
千百度(0102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22:31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139155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539942千元人民币[2][4] - 2024年毛利为78688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71436千元人民币;2024年毛利率为56.5%,2023年为56.6%[2][4]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6840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5156千元人民币[2][4] - 2024年年内溢利为4829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0954千元人民币;2024年净利润率为3.5%,2023年为1.4%[2][4]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和摊薄每股盈利均为2.32人民币分,2023年均为1.00人民币分[2][6]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33220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31382千元人民币[8]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14885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18152千元人民币[8] - 2024年流动负债为28894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51123千元人民币[8]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18496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391870千元人民币[10]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4824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0830千元人民币[2][6] - 2024年集团收益为139155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53994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9.63%[19] - 2024年集团年内溢利为4829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095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30.48%[19] - 2024年综合资产总值为148106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74953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15.34%[21] - 2024年综合负债总额为29609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5766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17.21%[21] - 2024年来自中国的外部客户收益为123300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1761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13.02%[24] - 2024年总收益为139155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539942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有所下降[27] - 2024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总额为8211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9877千元人民币[34]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2010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4202千元人民币[36] - 2024年中国企业所得税年内拨备16322千元人民币,过往年度拨备不足199千元人民币,共计1652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84千元人民币[36] - 2023年中国预扣税为46343千元人民币,2024年为0 [36] - 2024年递延税项年内拨备358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7575千元人民币[36] - 2024年已售出存货成本为605,518千元,较2023年的665,938千元有所下降[40]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约为人民币48,247千元,2023年约为20,830千元[43] - 2024年按公允值计非上市股本投资为18,300千元,2023年为27,907千元[46] - 2024年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总计为273,489千元,2023年为268,035千元[51] - 2024年貿易應付款項為人民幣106,443千元,2023年為人民幣135,399千元,其中0至90天的2024年為人民幣101,556千元,2023年為人民幣130,267千元[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十二個月,集團總收益同比減少9.6%至人民幣13.916億元,2023年為人民幣15.399億元[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十二個月,集團經營利潤增長131.0%至約人民幣4830萬元,2023年為人民幣2100萬元[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益为13.916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减少9.6%[104][1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减少9.7%至7.869亿人民币,毛利率为56.5%,与去年基本持平[10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分销及销售开支为6.817亿人民币,较去年减少8.0%,占收益49.0%,去年为48.1%[10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行政及一般开支为1.179亿人民币,较去年增加410万人民币,占收益8.5%,去年为7.4%[10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其他收入和支出及其他收益及亏损录得净溢利8210万人民币,去年为7990万人民币[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财务成本为100万人民币,去年为300万人民币[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所得税开支为2010万人民币,较去年减少5410万人民币[10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297亿人民币,2023年为6.635亿人民币[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录得汇兑亏损人民币180万元,去年则为收益人民币190万元[1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4412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4594名[11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有三个可呈报分部:品牌时尚鞋履零售及批发、鞋履合约生产、玩具零售[16] - 2024年零售及批发鞋履外部销售为115090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35641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15.14%[19] - 2024年合约生产鞋履外部销售为16148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2329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1.09%[19] - 2024年玩具零售外部销售为7916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023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1.44%[19] - 2024年零售及批发鞋履收益为115090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356413千元人民币[27] - 2024年合约生产鞋履收益为16148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23299千元人民币[27] - 2024年玩具零售收益为7916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0230千元人民币[27] - 零售及批发业务收入由去年的13.564亿人民币减至今年的11.509亿人民币,减少2.055亿人民币,占总收入比例由88.1%降至82.7%[105] - 合约生产业务收益为1.61483亿人民币,占比11.6%,较去年增长31.0%;玩具零售业务收益为7916.5万人民币,占比5.7%,较去年增长31.4%[105] - 合约生产业务占收益总额的11.6%[116] 会计政策相关 - 2024年集团采用新订及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和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已开始评估未生效准则影响但无法确定是否重大[14] 股息相关 - 2024年批准特别股息每股普通股0.13港元(约人民币0.12元),共245,587千元[41]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宣派末期股息[119] 贸易应收款项相关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59,431千元,亏损准备的拨备为374千元[48] - 2024年0至60天贸易应收款项为138,020千元,61至180天为17,094千元[48] - 2024年加权平均预期亏损率既无逾期亦无减值为0%,逾期1天至1年为0%,逾期超过1年为3%[51] - 南京美丽华未能偿还2024年5月31日贸易债务余额,违反债权债务框架协议[54]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南京美麗華貿易債務賬面價值為人民幣2.14207億元,2023年為人民幣2.10999億元,抵押物公允值2024年約為人民幣1.536億元,2023年約為人民幣1.587億元[55] - 若出現違約,違約利息按貿易債務本金額每日0.1%計算[55] - 南京美麗華以租金抵銷部分貿易債務,若兩年期間未清償完畢,需支付餘下債務[57] - 截至報告日期,公司与南京美麗華未達成具法律約束力的延期協議,将繼續商討並尋求法律意見[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一间前附属公司的贸易债务约人民币2.14207亿元已到期未清偿[125] - 核数师因无法取得充分审核凭证,对贸易债务可收回性等表示保留意见[126] - 管理层认为现阶段确认贸易债务的减值亏损尚言之过早[129] - 审核委员会认为就贸易债务可收回性作结论尚早,将继续监察收回进度[130] - 南京美丽华已承认责任,公司管理层正通过多种途径收回贸易债务未偿还余额[131] - 若谈判未达成满意解决方案,公司将立即启动法律诉讼[131] - 公司持有的商用物业抵押估计市值约为人民币1.536亿元[131] 股份相关 - 法定股份數目於2023 - 2024年均為200億股,金額為30萬千美元;已發行並繳足股份數目於2023 - 2024年均為20.77億股,金額為31,155千美元,人民幣金額為209,097千元[58] - 2024 - 2025年公司無透過聯交所購回任何股份[58]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将于2025年6月23日至2025年6月2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手续[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无库存股份[134] 公司经营与发展规划 - 公司聚焦鞋履行業,提升營運水平和效率,追求穩定增長[65] - 回顾年度内公司分别减少41家自营鞋履零售店及5家第三方鞋履零售店,2024年12月31日在中国经营834家自营零售店及181家第三方零售店[67] - 公司旗下鞋履零售店总计1015家,其中自营店594家,第三方店421家,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区[69] - 公司目前有近90家购物中心门店,计划2025年开设20家,力争年底总数超110家[70][71] - 公司计划2025年新增超10家奥特莱斯门店[73] - 数字化转型可使零售行业成本降低7.8%,收入增加33.3%,公司借助阿里云解决方案解决高库存和高缺货问题[74] - 2025年公司将以人工智能训练等系统为起点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与升级[75] - 公司通过阿里云业务平台实现多品牌多渠道的产品、库存等统一管理,提升客户满意度[75] - 公司建立业务共用中心,将实现全渠道商品、库存等共用及一体化[76] - 公司使用互联网中台技术提升营运效率,完善流程提升管理水平[78] - 公司计划于2025年为门店系统开发新增5个专案[79] - 公司积极参与电商平台发展,尝试开发兴趣电商平台,在小红书和得物等种草平台布局[83] - 零售分部将从渠道营运转型为全渠道营运,加强有赞商城营运等多渠道合作[83] - 公司已在天猫、京东等平台开设自营旗舰店,并授权其他网店销售产品[87] - 公司预计到2025年实现规模增长、毛利提升和库存减少[88] - 公司运用人工智能辅助品牌市场设计与规划,应用于多个系统[79] - 公司引入深绘电商商品数位化解决方案,提升上新效率、降低成本[79][80][82] - 公司加强微信营运,保持粉丝忠诚度,参考KOL营销战略[84] - 公司从三个方向开展品牌直播,包括教学直播等[85] - 公司财务管理采用总部垂直集中管理模式,开发应用新系统[88] - 公司核心产品线正装鞋占比约30% - 40%,时尚休闲与运动户外产品占比60% - 70%[89] - 2025年公司将聚焦打造爆款风格,使核心产品更精致[91] - 公司运用人工智能设计工具,完善设计流程、提高生产力、控制生产流程和处理客户定制需求[92][93] - 2025年公司将从人工智能的智慧培训、智能外呼以及智能订货和补货系统起步,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97] - 公司将运用人工智能辅助品牌的市场设计规划,提高各方面效率,满足客户需求[98] - 公司将在多个系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达成共用库存、加速库存周转的目的[98] - 公司重视会员、社群、直播精细化营运,建立私域流量池,对门店实施数字化管理[98] 行业与经济环境 - 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维持在3.2%,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4.1%上调至4.5%[94] - 预计2025年中国鞋履行业收入将达到405.4亿美元[96] - 2024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人民币130万亿元,同比增长5%[96] 其他事项 - 截至2024
突然!601028,拟主动退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3-22 08:06
文章核心观点 下周37股面临解禁,解禁市值401.65亿元,部分解禁股业绩承压,同时黄金概念股玉龙股份拟主动退市 [1][2] 解禁股情况 解禁规模 - 下周37股解禁,合计解禁市值401.65亿元 [2] - 星宸科技1.49亿股上市流通,解禁市值102.72亿元 [2] - 均普智能7.6亿股上市流通,解禁市值85.51亿元 [2] - 盟科药业 - U、国电南瑞、爱尔眼科等解禁市值不足千万元 [3] 解禁比例 - 4股解禁比例超50%,华融化学最高达71.63%,科强股份、均普智能、祥明智能解禁比例均超50% [3] 股价表现 - 3月以来解禁股股价平均上涨1.48%,凌云股份、英力股份、浙海德曼、瑞华技术涨幅居前 [4] - 首药控股 - U跌幅居首,3月以来累计下跌13.29% [5] 业绩情况 - 26股已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快报或年报,盟科药业 - U、和元生物、首药控股 - U、晶华微业绩亏损 [5] - 鹿山新材、均普智能、英力股份业绩扭亏,无线传媒、爱科赛博、恒兴新材、显盈科技净利润同比下滑 [5] - 9只解禁股2024年业绩绩优,盛美上海、华明装备、合合信息、兴通股份等盈利且净利润同比增长 [6] 玉龙股份情况 - 因经营不佳、现金流恶化,拟主动撤回A股上市,尚需股东大会审议及上交所同意 [1] - 成为2025年拟主动退市首家公司,设置股东保护机制,济高资本提供现金选择权,行权价13.20元/股 [1] - 因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欠税766.32万元遭约谈警示 [1] - 3月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6.01%,3月18日大涨7.24%,收报13.04元/股,总市值102亿元 [1] -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股东数量38049户 [1]
千百度(0102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5 16:3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號为1028[5][6] - 公司于2002年4月26日在百慕达注册成立为获豁免有限公司[117]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117] 公司人员变动 - 繆炳文先生於2024年7月4日辭任非執行董事及審核委員會、薪酬委員會職務[2] - 程璇璇女士於2024年3月18日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2] - 程璇璇女士于2024年3月18日获任非执行董事,缪炳文先生于2024年7月4日辞任非执行董事等职[97][9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720,64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87,909千元人民币[10]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419,94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61,179千元人民币[10]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68,89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8,627千元人民币[10]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6,30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3,471千元人民币[10]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52,59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5,156千元人民币[10]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2.52人民币分,2023年为2.19人民币分[1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7.206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减少8.5%,去年同期为7.879亿人民币[60][62][6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5260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6.4%,增加740万人民币[60][6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4.199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9.0%,减少4130万人民币[64][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毛利率为58.3%,较去年同期的58.5%下降0.2个百分点[64][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销及销售开支为3.46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0.259亿元或7.0%,占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的48.1%,去年同期为47.3%[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行政及一般开支达0.5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079亿元或15.3%,占收益的8.3%,去年同期为6.5%[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入及开支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录得净收益0.555亿元,去年同期为0.326亿元[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财务成本为0.05亿元,去年同期为0.11亿元[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开支减少约0.72亿元或30.6%,至1.63亿元,去年同期为2.35亿元[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录得溢利0.52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07亿元[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6.463亿元(2023年12月31日:6.635亿元)[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0.267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0.763亿元[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0.329亿元,去年同期为0.014亿元[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8.676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净减少1.994亿元或18.7%[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新建厂房资本承担为人民币0.7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4百万元[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汇兑亏损为人民币1.8百万元,去年同期为收益人民币1.8百万元[69] - 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均为0.0%[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4,659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4,594名雇员[71][76]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73][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8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持有任何库存股份[8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7.20643亿元,销售成本3.00697亿元,毛利4.19946亿元[9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为55549千元,2023年同期为32648千元[99] - 2024年上半年分销及销售开支3.46574亿元,行政及一般开支59512千元[99]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68897千元,所得税开支16303千元,期内溢利52594千元[9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开支8377千元,期内全面收益总额44217千元[99] - 2024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均为2.52分,2023年同期为2.19分[99]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22,133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31,382千元有所下降[10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427,762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18,152千元略有上升[10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560,174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1,123千元大幅增加[10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867,588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67,029千元下降[101] - 2024年6月30日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为1,189,721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98,411千元减少[101]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4,638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541千元下降[105]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185,083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91,870千元减少[10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26,749千元,2023年同期为103,045千元[114] - 2024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银行结馀及现金)为646,257千元,2023年为582,173千元[113] - 2024年6月27日公司股东大会批准注销股份溢价646,042,000元并转入实缴盈余[109][110]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2,909(上年同期为1,354)[115] - 偿还租赁负债为10,526(上年同期为14,701)[115] - 已付租赁利息为512(上年同期为1,069)[115]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038(上年同期为15,770)[11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增加净额为17,198(上年同期增加85,921)[115] - 1月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63,455(上年同期为496,252)[115] - 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46,257(上年同期为582,173)[115] - 2023年12月31日私募权益投资按公允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权益投资为27,907[1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公允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私募权益投资第三层公允值为19,530千元人民币[122] - 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按第三层公允值计量之权益投资在其他全面收益确认亏损8,377千元人民币,2024年1月1日金额为27,907千元人民币,6月30日为19,530千元人民币[123] - 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按第三层公允值计量之权益投资在其他全面收益确认收益1,755千元人民币,2023年1月1日金额为31,051千元人民币,6月30日为32,806千元人民币[1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公允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权益投资 - 私募权益投资采用市场法估值,不可观察输入数据“研发支出价格”为21.60,公允值为19,530千元人民币[13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按公允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权益投资 - 私募权益投资采用市场法估值,不可观察输入数据“研发支出价格”为23.62,公允值为27,907千元人民币[1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为720,643千元,2023年同期为787,909千元,同比下降约8.54%[135][139][140]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68,897千元,2023年同期为68,627千元,同比增长约0.4%[135]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52,594千元,2023年同期为45,156千元,同比增长约16.47%[1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综合资产总值为1,749,89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49,534千元,基本持平[1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综合负债总额为564,81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7,664千元,同比增长约57.92%[138]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的总额为55,549千元,2023年同期为32,648千元,同比增长约70.15%[142]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512千元,2023年同期为1,069千元,同比下降约52.1%[135][143]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6,303千元,2023年同期为23,471千元,中国企业所得税按25%税率计提[145][146] - 2024年上半年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为22,994千元,2023年同期为18,815千元[147]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2,916千元,2023年同期为16,825千元[147] - 2024年上半年已售出存货的成本为300,697千元,2023年同期为326,730千元[147] - 2024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的减值拨备为2,983千元,2023年同期为7,968千元[147] - 2024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为163,185千元,2023年同期为169,962千元[147] - 2024年已获批特别股息每股0.13港元(约人民币0.12元),合计约人民币251,004,000元,于7月22日派付[149][150]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基于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52,414,000元及加权平均普通股数2,077,000,000股计算,2023年同期分别约为45,442,000元及2,077,000,000股[150]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收购物业、机器及设备约33,638,000元,2023年同期为8,634,000元[150]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收购其他无形资产约27,000元,2023年同期为1,476,000元[150] - 贸易应收款项于2024年6月30日为200,548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69,117千元人民币[154] - 计提亏损拨备于2024年6月30日为1,618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505千元人民币[154] - 0至60天贸易应收款项于2024年6月30日为181,785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53,816千元人民币[155] - 61至180天贸易应收款项于2024年6月30日为16,043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1,412千元人民币[155] - 181天至1年贸易应收款项于2024年6月30日为477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599千元人民币[155] - 超过1年贸易应收款项于2024年6月30日为625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785千元人民币[155] - 长期按金于2024年6月30日为15,290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2,724千元人民币[157] -
千百度(0102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20:1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720,64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787,909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3] - 报告期内毛利为419,946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61,179千元人民币[1][3] - 除所得税前溢利为68,89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68,627千元人民币[1][3] - 期内溢利为52,594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5,156千元人民币[1][3] - 基本每股盈利为2.52人民币分,2023年同期为2.19人民币分;摊薄每股盈利同样为2.52人民币分和2.19人民币分[1][5]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22,133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331,382千元人民币[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427,762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418,152千元人民币[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560,174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351,123千元人民币[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867,588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067,029千元人民币[6]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185,083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391,870千元人民币[7] - 2023年1月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13.7406亿元,2024年6月30日为11.85083亿元[8] - 2024年上半年全面(开支)/收入总额为44217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46911千元[8]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收益为7.20643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7.87909亿元[14]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6.8897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6.8627亿元[1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5.2594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4.5156亿元[14] - 2024年6月30日综合资产总值为174989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49534千元人民币略有增长;综合负债总额为56481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57664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5]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为72064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787909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5]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的总额为5554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32648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6]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中的租赁利息为51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069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7]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630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23471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8] - 2024年已获批特别股息合计约251004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无[2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约为0.0252元人民币(52414000÷2077000000),2023年同期约为0.0219元人民币(45442000÷2077000000)[22]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计提亏损拨备后为198930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67612千元人民币[2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总计198,93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7,612千元[26]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总计270,49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68,035千元[26] - 2024年6月30日应收南京美麗華贸易债务账面价值为214,939,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0,999,000元[29]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20,38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5,399千元[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减少8.5%至7.206亿元,去年同期为7.879亿元[49][50] - 期内溢利为526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4%或740万元[49] - 毛利下降9.0%至4.19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130万元,毛利率为58.3%,较去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51] - 分销及销售开支为3.46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590万元或7.0%,占收益的48.1%,去年同期为47.3%[51] - 行政及一般开支达595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90万元或15.3%,占收益的8.3%,去年同期为6.5%[52] - 所得税开支减少约720万元或30.6%,至1630万元,去年同期为2350万元[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6.46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6.635亿元[53]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67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630万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290万元,去年同期为140万元;融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净额为1100万元,去年同期为1580万元[5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零售及批发鞋履外部销售为6.12389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6.97092亿元[14] - 2024年上半年合约生产鞋履外部销售为72398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63037千元[14] - 2024年上半年玩具零售外部销售为35856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27780千元[14] 税务相关信息 - 中国企业所得税按25%税率计提拨备[18] - 中国附属公司向香港境内非中国税务居民集团实体分配股息按5%或10%税率缴纳预扣税,向英属处女群岛非中国税务居民集团实体分配股息按10%税率缴纳预扣税[19] 公司经营策略与调整 - 公司为缓解2024年上半年经济挑战进行重组,优先考虑保持稳定性[33] - 公司积极参与电商平台开发,尝试打造基于兴趣的电商平台,在小红书和得物等种草平台布局[39] - 公司将从打造教学直播、整合视频号产品销售、联合直播活动三个方向开展品牌直播,还会在总部及分公司进行联合直播[40] - 公司已在天猫、京东、拼多多、唯品会、抖音等平台开设自营旗舰店,并授权其他网店销售产品[40] - 公司静音鞋技术全面升级,截至目前已迭代至第五代[41] - 公司拥有由设计师、模型师和鞋履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利用大数据赋能产品升级[42] - 公司将继续探索与设计师的合作机会,开发更具性价比的原创鞋履产品[42] - 公司根据客户消费习惯变化进行调整,更关注客户的终身价值[43] - 公司与腾讯智慧零售、阿里巴巴新零售合作,拓展全渠道综合营运[43] - 公司财务管理采用总部垂直集中管理模式,信息技术部门接入财务管理系统由首席财务官管理[44] - 公司积极开发及应用新系统,包括会计、业务信息等系统,为稳健发展奠定基础[44] - 公司上市前成立内部审计部门,在审核委员会领导下促进财务管理水平提高[45] - 公司将专注于品牌价值建设、产品设计及营销体系搭建,依托专业技术生产鞋履[47] - 公司经营多个自有品牌,包括“千百度”“伊伴”等,不断推陈出新满足消费者需求[47] - 公司重视会员、社群、直播三维坐标下的精细化营运,建立私域流量池[47] - 公司对供应链进行大幅调整与优化,南北方两大基地基本建成[48] - 公司将继续聚焦做強主业,优化线上线下体验,精细化营运提升竞争力[48] 店铺相关数据 - 2024年6月底公司零售店总数为1047间,年初以来净减少14间[34] - 自营鞋履零售店数目为862间,年初以来净减少13间;第三方零售店数目为185间,净减少1间[34] - 约100间现有店铺已采用奥特莱斯模式[36] 行业数据 - 2024年1 - 6月全国线上零售额达人民币70.991亿元,同比增长9.8%[37] - 2024年1 - 6月实体产品线上零售额达人民币59,596亿元,同比增长8.8%,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3%[37] - 公司预计2024年鞋履行业规模将增至4450亿美元[46] - 2024年至2029年,全球新增经济活动中中国占比将达21%左右[46] 公司人员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4659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4594名雇员[58] 股息相关信息 - 2024年上半年建议特别股息为251004千元[8] - 董事并无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中期股息(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60] 公司合规与信息披露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守则条文[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4]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政策以及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业绩[65] - 中期业绩公告已刊载于香港联交所及公司网站,2024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发送股东并刊载于香港联交所及公司网站[66] 公告相关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4年8月29日[67]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陈奕熙、袁振华、吴维明及张宝军[67] - 公告日期非执行董事为程璇璇[67]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邝伟信、许承明及郑红亮[67] 公司业务风险 - 目前直播销售退货率相对较高,增加了库存压力风险,公司正在寻找解决方案[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