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方锰业(01091)
icon
搜索文档
南方锰业(01091) - 关连交易 - 锰矿石销售协议
2025-03-07 18:56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 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 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South Manganese Investment Limited 南方錳業投資有限公司 (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 (股份代號 : 1091) 關連交易 錳礦石銷售協議 錳礦石銷售協議 董事會欣然宣佈,於2025年3月7日,大錳國際資源與廣西大錳簽訂錳礦石銷售協 議。據此,大錳國際資源同意出售而廣西大錳同意購買錳礦石。合约總價爲人民幣 43,004,332.80元(相當於約46,612,396.32港元)。 上市規則之涵義 桂南大錳持有本公司22.64%的股權。由於桂南大錳由廣西大錳全資擁有,故廣西大 錳為本公司的關連人士。因此,根據上市規則第14A章,錳礦石銷售協議項下擬進 行的交易構成本公司的關連交易。 由於根據錳礦石銷售協議下代價的一項或多項適用百分比率高於0.1%但低於5.0%。 因此,根據上市規則第14A章,錳礦石銷售協議項下擬進行的交易須遵守申報及刊 發公告之規定,惟可豁免取得獨 ...
南方锰业(01091)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3-04 17:56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張逸 香港,2025年3月4日 於本公告日期,執行董事爲張逸先生、張賀先生、徐翔先生、劉陽先生、潘聲海先生 及崔凌女士;非執行董事爲黃創新先生;獨立非執行董事爲張宇鵬先生、袁明亮先生、 盧思鴻先生、周杰先生、羅貴華先生及吳琦先生。 1 (股份代號 : 1091) 董事會會議日期 南方錳業投資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欣然宣布,本公司將於 2025年3月14日(星期五)假座香港金鐘金鐘道95號統一中心35樓A02室舉行董事會會 議,以批准(其中包括)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全年業績, 以及考慮派發末期股息(如有)。 承董事會命 南方錳業投資有限公司 主席 South Manganese Investment Limited 南方錳業投資有限公司 (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 ...
南方锰业(0109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4 19:18
财务表现 - 收益为57.33亿港元,同比下降25.8%[6] - 毛利为2.82亿港元,同比下降56.9%[6] -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净额为1.01亿港元[6] - 期内亏损为1.78亿港元,上年同期盈利1.34亿港元[6]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475港元[6] - 其他全面收益中,海外业务换算产生的汇兑差额亏损1.75亿港元[6] - 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96亿港元,上年同期全面收益1,326万港元[6]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6,665万港元,同比下降21.1%[6] - 行政开支为2.40亿港元,同比下降23.2%[6] - 财务费用为4,769万港元,同比下降60.1%[6] - 公司上半年收入为6,319,002千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34%[7] - 公司上半年净亏损为162,783千港元,主要受到外汇损失影响[7]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上半年存货为1,497,563千港元,较上年末下降11.0%[7] - 公司上半年应收贸易款项及票据为1,203,435千港元,较上年末下降21.4%[7] - 公司上半年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5,205,396千港元,较上年末下降1.9%[7] - 公司上半年资产净值为2,632,216千港元,较上年末下降6.9%[7] - 公司上半年非控股权益为315,979千港元,较上年末增加0.7%[8] - 公司上半年已发行股本为342,846千港元,无变化[8] - 公司上半年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1,084千港元[9] - 公司上半年外币折算差额损失为29,088千港元[9] 业务分部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在中国内地进行锰矿开采、矿石加工及下游加工业务、在加蓬进行锰矿开采及矿石加工业务以及锰矿石、锰合金及相关原材料贸易[14] - 集团收益为57.33亿港元,同比下降25.8%[20] - 电解金属锰及合金材料生产分部收益为11.61亿港元[20] - 电池材料生产分部收益为7.98亿港元[20] - 其他业务分部收益为31.20亿港元[20] - 集团期内亏损为1.78亿港元[19] - 电解金属锰及合金材料生产分部业绩亏损0.51亿港元[18] - 电池材料生产分部业绩利润1.94亿港元[18] - 其他业务分部业绩亏损2.68亿港元[18] 财务指标 - 公司于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的流动负债超出其流动资产845.2百万港元[15] - 公司于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61亿港元[13] - 公司于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的已发行股本为3.43亿港元[11] - 公司于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的权益总额为28.34亿港元[11] - 公司于二零二三年上半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1亿港元[13] 税务情况 - 公司部分子公司享受15%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30] - 公司加蓬子公司按应税收入的35%或收益的1%较高者缴纳企业所得税[31] - 公司于中国内地及香港、加蓬地区缴纳所得税合计4,185.9万港元[29] 应收款项管理 - 应收联营公司无抵押款项为5.01亿港元,有抵押款项为32.08亿港元[36] - 已就应收联营公司款项确认预期信贷损失撥備合共1.67亿港元[36][37] - 应收贸易款项净额为5.3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4%[43][44] - 应收贸易款项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32.9%,较去年同期下降3.5个百分点[48][50] - 公司已终止确认的应收票据金额为11.5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26.2%[45] - 公司应收贸易款项的减值损失撤回7,398千港元,去年同期计提减值损失8,134千港元[46][47] 负债及权益情况 - 公司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的应付贸易款项为1,725,843千港元,其中超过三个月的应付款项为522,108千港元[55] - 公司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的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合计为1,344,420千港元,其中合约负债为390,459千港元[56] - 公司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的银行贷款及租赁负债合计为5,205,396千港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部分为4,015,329千港元[57][58] - 公司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的租赁负债为487,297千港元,其中260,459千港元为即期部分[62] - 公司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的已发行股本为342,846千港元,未发生变化[64] - 公司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的储备总额为2,605,349千港元,其中包括292,776千港元的储备基金[65] - 公司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的保留溢利为35,253千港元,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207,969千港元大幅下降[65] 资本性支出及担保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资本开支承诺为384,145,000港元,主要用于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向联营公司注资[4] - 本集团于2023年12月31日曾为一间联营公司的银行融资提供291,324,000港元的担保,但于2024年6月30日已全额偿还[5] 关联方交易 - 本集团与关联方进行了销售制成品
南方锰业(0109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6 18:18
收益和亏损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5,733.3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25.9%[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282.1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56.9%,毛利率为4.9%,较2023年同期减少3.6个百分点[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10.4百万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溢利184.1百万港元[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金融资产之減值虧損淨額为100.8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为162.8百万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溢利134.9百万港元[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稅前虧損为135.7百万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溢利177.4百万港元[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內虧損为177.5百万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溢利133.6百万港元[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內全面收益總額为-196.1百万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1.3百万港元[1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每股盈利为-0.0475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0.0393港元[1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收益为57.33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7.33亿港元有所下降[67] - 公司的分部业绩显示,电解金属锰及合金材料生产分部盈利8030.5万港元,而电池材料生产分部亏损5066.4万港元[4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亏损为1.775亿港元,而2023年同期盈利1.336亿港元[4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5,733.3百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25.9%[12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282.068百万港元,毛利率为4.9%,较2023年上半年分别下降372.892百万港元和3.6个百分点[10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10.36百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溢利184.142百万港元大幅下降[1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金融資產之減值虧損淨額为100.81百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94.111百万港元[1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應佔聯營公司溢利及虧損为24.505百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24.435百万港元[1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稅前虧損为135.675百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溢利177.373百万港元大幅下降[1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內虧損为177.534百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溢利133.552百万港元大幅下降[1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期內虧損为162.783百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溢利134.903百万港元大幅下降[112] - 錳礦開採分部收益增加12.4%至654.3百萬港元,主要由於加蓬礦石銷量增加[123] - 錳礦開採分部毛利減少13.4%至111.1百萬港元,由於加蓬礦石平均售價減少[123] - 電解金屬錳及合金材料生產分部收益減少28.2%至1,160.9百萬港元,主要由於電解金屬錳產品平均售價減少15.8%及合金產品收益下降76.9%[130][131][132] - 電解金屬錳及合金材料生產分部毛利減少27.5%至138.6百萬港元,由於電解金屬錳產品平均售價減少[133] - 電池材料生產分部收益減少13.9%至797.9百萬港元,毛利減少4.9%至243.5百萬港元,主要由於電解二氧化錳平均售價減少4.2%及銷量減少5.3%[139][140] - 其他業務分部收益減少32.3%至3,120.2百萬港元,毛虧主要是由於錳礦石售價下降[146] - 總銷售成本下降23.0%至5,451.2百萬港元,與收益跌幅一致[147] - 公司整體毛利率減少3.6個百分點至4.9%,主要由於電解金屬錳產品的平均銷售價格下跌及貿易業務產生毛虧[148] - 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5.3%至67.4百萬港元,主要是由於資助收入增加[149] - 銷售及分銷開支減少21.1%至66.7百萬港元,主要乃由於合金產品銷量減少導致運輸成本下降[150] - 行政開支減少23.2%至239.8百萬港元[151] - 金融資產之減值虧損淨額為108.7百萬港元[152] - 財務費用減少60.1%至47.7百萬港元[153] - 其他開支減少至5.7百萬港元[154] - 應佔聯營公司虧損為24.5百萬港元[155]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為162.8百萬港元[157] - 除税前亏损为162,783千港元,而去年同期盈利为134,903千港元[88]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475港元,去年同期为0.0393港元[95] 财务状况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流動負債淨額为-845.2百万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891.3百万港元[24] - 公司的总资产为113.26亿港元,总负债为86.93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76.75%[51][53] - 公司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845.2百万港元[184] - 公司成功重续或取得新银行贷款,金额为221.3百万港元[184] - 应收贸易款項及票據总额为1,203,435千港元,较去年底的1,532,329千港元下降21.
南方锰业(0109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8:04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集团收益为171.34亿港元,较2022年的160.319亿港元增加6.9%[36] - 2023年集团毛利为9.341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31.9%,整体毛利率为5.5%,较2022年减少3.1个百分点[68]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溢利为6410万港元,2022年为3.361亿港元[72] - 2023年末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291.2百万港元,2022年为1606.3百万港元;借贷为5120.6百万港元,2022年为4460.4百万港元;借贷扣除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829.4百万港元,2022年为2854.1百万港元[75] - 2023年末集团净流动负债增加至891.3百万港元,2022年为746.3百万港元,因更多长期贷款一年内到期分类为流动负债[89] - 2023年末总借贷增加至5120.6百万港元,2022年为4460.4百万港元,公司正探索改善借贷结构[91] - 2023年公司收益为17133960千港元,较2022年的16031885千港元有所增长[105] - 2023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09930千港元,较2022年的394879千港元有所下降[105] - 2023年公司年内溢利为72386千港元,较2022年的342314千港元有所下降[105] - 2023年公司资产总额为11366020千港元,较2022年的11450624千港元略有下降[105] - 2023年公司负债总额为8537658千港元,较2022年的8618338千港元略有下降[105] - 2023年公司资产净额为2828362千港元,较2022年的2832286千港元略有下降[105] 各业务线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锰矿开采收益为13.137亿港元,较2022年的12.572亿港元增长4.5%[35] - 2023年贸易业务收益为113.48亿港元,较2022年的94.11亿港元增长20.6%[35] - 2023年电解金属锰及合金材料生产收益为27.54亿港元,较2022年的33.77亿港元下降18.4%[35] - 2023年电池材料生产收益为17.182亿港元,较2022年的19.867亿港元下降13.5%[35] - 2023年锰矿开采分部收益增加4.5%至13.137亿港元,2022年为12.572亿港元[39] - 2023年电解金属锰及合金材料生产分部收益减少18.4%至27.54亿港元,2022年为33.77亿港元[53] - 2023年其他业务分部收益增加20.6%至113.48亿港元,2022年为94.11亿港元[55] 市场环境与业务影响 - 2023年全球经济相对停滞,西方国家加息抑制通胀拖慢经济复苏,年末地区冲突增加不确定性[34] - 2023年集团业务收益增加主要由于加蓬矿石销量增加和贸易业务销售收益增加[36] 购股计划相关 - 2021年1月10日起所有购股权已失效[25] - 因购股计划行使购股权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最高数目,12个月内不得超当时已发行股份1%[11] 公司协议相关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与广西大锰订立2021年广西大锰矿石协议,2022年1月21日修订年度交易上限[16][30] 电解金属锰产品数据 - 2023年电解金属锰产品平均售价录得33.3%减幅至每吨13,556港元,销量增加30.7%至154,900吨[41] - 2023年电解金属锰产品收益占总收益的12.3%,2022年为15.0%[50] 公司费用与收入数据 - 2023年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24.5%至1.355亿港元,2022年为1.794亿港元[45] - 2023年锰矿开采分部溢利为1.6亿港元,2022年为7340万港元[52]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27.0%至2.327亿港元,2022年为1.832亿港元[69] 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度股息,2022年亦无派息[74] 公司资产抵押与担保情况 - 2023年末与物业、厂房及设备相关的使用权资产为29.0百万港元,2022年为40.7百万港元;银行结馀用作抵押的金额为289.2百万港元,2022年为430.8百万港元;质押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等为579.9百万港元,2022年为616.5百万港元;应收贸易款项质押为45.8百万港元,2022年为42.4百万港元;受限银行结馀为26.5百万港元,2022年无[81] - 2023年末集团及联营公司控股公司担保授予联营公司的银行融资为人民币800.0百万元(相当于882.8百万港元),2022年为人民币800.0百万元(相当于904.4百万港元);已动用人民币552.4百万元(相当于609.6百万港元),2022年为人民币554.9百万元(相当于627.3百万港元)[82] 银行贷款情况 - 2024年1月1日至3月18日,集团成功重续及取得新银行贷款982.1百万港元,董事认为集团有足够营运资金[95] 应收贸易款项情况 - 2023年末应收客户A贸易款项为232.0百万港元,2022年为232.5百万港元,占集团应收贸易款项总额31.5%,2022年为21.8%,余额已全部逾期并拨备[96] 外汇风险情况 - 公司香港贸易业务外汇风险极轻微;中国业务除部分采购和借贷外外汇风险轻微,或签远期货币合约对冲;加蓬业务收入和支出涉及多种货币[99]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通过勘探拓展及并购加强对锰资源及储量的控制[100] - 公司通过向海外供应商采购高品位锰矿石,加强对锰资源的战略控制[111] 公司经营成果与前景 - 自2021年起公司经营业绩大幅改善并维持利润,围绕五大业务分部提升内部效率及管理技能[109] - 公司作为中国第二大电解金属锰生产商及供应商,结合“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取得成效[111] - 预计2024年电解金属锰分部前景充满挑战,主要参与者推出限产等措施[111] 行业政策环境 - 中国政府“绿色刺激计划”规模接近1950亿美元,重点发展新能源和电动汽车产业[112] 锰矿资源数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大新锰矿资源总计59.17百万吨,平均锰品位22.24%;2022年12月31日资源总计59.56百万吨,平均锰品位22.23%[1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天等锰矿资源总计6.19百万吨,平均锰品位15.90%;2022年12月31日资源总计6.38百万吨,平均锰品位15.80%[1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外伏锰矿资源总计1.54百万吨,平均锰品位17.52%;2022年12月31日数据相同[1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长沟锰矿资源总计20.95百万吨,平均锰品位20.37%;2022年12月31日资源总计21.16百万吨,平均锰品位20.37%[1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Bembélé锰矿资源总计16.73百万吨,平均锰品位33.25%;2022年12月31日资源总计18.97百万吨,平均锰品位33.59%[1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有锰矿资源总计104.58百万吨;2022年12月31日总计107.61百万吨[1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大新锰矿JORC准则下资源总计56.06百万吨,平均锰品位19.30%;2022年12月31日总计56.45百万吨,平均锰品位19.32%[12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天等锰矿JORC准则下资源总计2.58百万吨,平均锰品位16.20%;2022年12月31日总计2.77百万吨,平均锰品位16.07%[12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有锰矿JORC准则下资源总计80.70百万吨;2022年12月31日总计83.73百万吨[127] 采矿与选矿产量数据 - 2023年露天采矿产量2240千吨,2022年为2186千吨,2023年平均氧化锰品位29.0%,2022年为28.8%[150] - 2023年长沟锰矿地下采矿产量213千吨,2022年为260千吨,2023年平均碳酸锰品位15.3%,2022年为15.5%[141] - 2023年大新锰矿南部矿段40万吨/年扩能地采项目工程累计进尺约17613米,北中部矿段50万吨/年地采工程累计进尺约22298米[128] - 2023年大新选矿厂碳酸锰精矿产量820千吨,2022年为586千吨,2023年精矿平均碳酸锰品位18.4%,2022年为19.3%[160] - 2023年天等选矿厂碳酸锰精矿产量500千吨,2022年为336千吨,氧化锰精矿产量70千吨,2022年为34千吨,2023年碳酸锰精矿平均锰品位11.0%,2022年为11.8%,氧化锰精矿平均锰品位20.2%,2022年为19.7%[160] - 2023年Bembélé选矿厂氧化锰精矿产量1380千吨,2022年为1279千吨,2023年精矿平均锰品位35.0%,2022年为33.7%[160] - 2023年大新磨矿厂粉状产品产量1013千吨,2022年为607千吨,天等磨矿厂粉状产品产量504千吨,2022年为277千吨[160] - 2023年大新硫酸锰厂产量13.4千吨,2022年为7.1千吨,汇元锰业产量16.9千吨,2022年为10.5千吨,总计2023年为30.3千吨,2022年为17.6千吨[156] - 2023年大新电解二氧化锰厂产量20.1千吨,2022年为18.2千吨,汇元锰业产量67.5千吨,2022年为67.5千吨,总计2023年为87.6千吨,2022年为85.7千吨[163] - 2023年崇左分公司锰酸锂产量5.4千吨[164] - 2023年总产量为0.4千吨,2022年为1.3千吨,大新硫酸锰厂2023年产量0.4千吨、2022年0.6千吨,崇左分公司2022年产量0.7千吨[176] 公司活动费用数据 - 勘探活动购置资产及设备费用总计1019,其他费用500,合计1519[177] - 发展活动购置资产及设备费用总计17752,其他费用1104,合计18856[177] - 开采活动员工费用总计20394,易耗品费用11608,燃料等服务费用17673,运输费用6307,承包费用370037,折旧费用55882,其他费用29088,总计510989[177] 公司人员信息 - 潘声海54岁,2022年加入公司任非执行董事,有企业经营管理等多领域经验[171] - 张宇鹏43岁,2020年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熟悉政府运作和资本运作[172] - 袁明亮56岁,2021年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无机材料等方面科研经验丰富[173] - 卢思鸿39岁,2022年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16年财务等多方面经验[174] - 李维健61岁,2010年加入公司,现任主席等职,有丰富锰矿开采及相关业务经验[179] - 张贺37岁,2020年加入公司,任执行董事及副总裁[180] - 徐翔29岁,2022年加入公司,任执行董事及副总裁[180] - 李俊机31岁,2022年加入公司,任执行董事及副总裁[181] - 崔凌48岁,2019年加入公司,任非执行董事[183] - 梁捷瑜39岁,2021年加入公司,任公司秘书及财务总监[185] 董事会相关信息 - 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其中4名执行、2名非执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97] - 李维健、徐翔、崔凌和袁明亮将于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并合资格重选连任[191] - 自2020年12月22日起,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职位合并,由李维健兼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第C.2.1条[196] - 董事会保留长期目标及策略、重大收购及出售等重要事项的最终决定权[
南方锰业(0109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9 18:36
公司业绩 - 二零二三年全年收益为17,134.0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6.9%[1] - 公司在2023年的总收入为171.34亿港元,较2022年的160.32亿港元增长了6.9%[65] - 公司在2023年的经营利润下降了75.9%,为1.24亿港元,较2022年的5.14亿港元减少了4.9亿港元[58] - 公司在2023年的每股基本盈利为0.19港元,较2022年的0.98港元下降80.6%[53] - 公司的电解金属锰产品在2023年的平均售价下降了33.3%,为每吨13,556港元,较2022年的每吨20,322港元下降了33.3%[60] - 公司的电解金属锰产品在2023年的毛利率下降了3.6个百分点,为12.4%,较2022年的16.0%下降了3.6个百分点[61] - 公司的电解二氧化锰产品在2023年的平均售价下降了5.5%,为每吨15,725港元,较2022年的每吨16,644港元下降了5.5%[62] - 公司的电解二氧化锰产品在2023年的毛利率下降了2.6个百分点,为44.4%,较2022年的47.0%下降了2.6个百分点[62] - 公司的锰酸锂产品在2023年录得毛亏80.7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毛利82.3百万港元下降了163.0百万港元[63] - 公司整体毛利为934.1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31.9%,毛利率为5.5%,主要是因为电解金属锰产品、电解二氧化锰和锰酸锂的毛利率下降[79] - 公司在2023年的经营利润下降了75.9%,为1.24亿港元,较2022年的5.14亿港元减少了4.9亿港元[58] 财务状况 - 二零二三年擁有人應佔溢利为64.1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减少[2]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年內溢利为72,386千港元[4]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每股盈利基本为0.0187港元[5]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每股盈利摊薄为0.0187港元[5]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派付任何股息[5] -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团的净流动负债为891,263,000港元[9] - 本集团自报告期末起未来十二个月拥有充裕营运资金以满足其目前需求[11] - 本集团的净流动负债增加至891.3百万港元[97] - 本集团财报显示,流动比率为0.88,速动比率为0.64,净负债比率为121.9%[104] - 本集团成功续签和获得新银行贷款,金额达982.1百万港元,以确保未来12个月的资金需求[106]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291.2百万港元,借贷为5,120.6百万港元[93] - 已分配为流动资产的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增加至1,832.4百万港元[95] - 應付貿易款項及票據减少至1,448.9百万港元[96] 业务拓展与发展 - 公司致力成为全球领先一站式上下游产业链结合的锰矿生产商[114] - 公司计划通过勘探拓展和提升锰资源及储量,以及通过并购方式加强对锰资源及储量的战略控制[114] - 公司对电池材料生产领域持乐观态度,继续进行技术研发,提升产品质量[118] - 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政府的绿色刺激计划,抓住发展机遇[118] 风险与挑战 - 面临利率风险,若中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增加,将导致财务费用增加[109] - 公司在中国业务中面临轻微的外汇风险,通过签订远期货币合同对冲外汇变动影响[112] - 公司在2023年面临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市场充满挑战[115]
南方锰业(01091)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12-11 18:48
财务表现 - 南方錳業投資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7,732,538千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1%[5]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654,960千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2.3%[5]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利润为133,552千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6.4%[5]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为0.0393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4.8%[5]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977,435千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流动资产总额为6,388,392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9%[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流动负债总额为7,036,533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5%[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495,682千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为3,159,479千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3%[7] - 本公司中期簡明綜合權益变动表显示,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已发行股本为342,846千港元,繳入盈餘为2,461,249千港元,公允價值儲備为-2,191千港元,保留溢利为275,312千港元,非控股權益为-325,867千港元[8] - 本公司中期簡明綜合權益变动表显示,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已发行股本为342,846千港元,繳入盈餘为2,461,249千港元,公允價值儲備为-2,892千港元,保留溢利为249,711千港元,非控股權益为-321,975千港元[9] - 本公司中期簡明綜合现金流量表显示,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7,739千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1,448千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4,574千港元,现金及现金等值项减少净额为-168,283千港元[10]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在中国内地进行锰矿开采、矿石加工及下游加工业务,以及在加蓬进行锰矿开采及矿石加工业务[12] 业务分部 - 集团四个报告运营分部分别为:锰矿开采分部、电解金属锰及合金材料生产分部、电池材料生产分部和其他业务分部[17] - 电解金属锰及合金材料生产分部在2023年上半年外部客户销售额达到1,615,881千港元,占总收入的约21%[21]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为7,997,728千港元,其中电池材料生产分部贡献了932,957千港元,占比约12%[21] - 集团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77,373千港元,其中来自电解金属锰及合金材料生产分部的贡献为83,798千港元[21] 资产负债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总值为3,902,940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略有下降[35] - 公司汽车、厂房、机器、工具及设备总值为489,763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略有下降[36] - 公司採礦权及其他无形资产总值为210,301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略有下降[36] - 公司在联营公司的投资净值为112,462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有所增加[37] - 公司遞延税项资产净额为73,391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略有下降[37] - 公司遞延税项负债净额为242,013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略有增加[38] - 公司存货总值为1,841,587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略有下降[38] - 公司应收贸易款项净额为697,076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有所减少[38] 财务风险管理 - 公司应收票据主要为中国内地银行发行的在一年内到期的银行承兑票据[40] - 公司报告期末的应收贸易款项中,一至两个月内的占比最高,为453,427千港元[40] - 本集团向若干供应商背书若干获中国内地银行接纳的应收票据,账面总值为人民币2,223,972,000元(相当于2,412,120,000港元)[41] - 本集团未在转让已终止确认票据之日确认任何收益或亏损,期内或累计至今均无自持续参与确认收益或亏损[42]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應收貿易款項減值虧損撥備为272,362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同期增加4,246千港元[43] - 本集团使用撥備矩陣作出的應收貿易款項所面对信贷风险数据显示,预期信
南方锰业(0109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12-11 18:41
公司业绩 - 二零二二年收入达到16,031,885千港元,较二零二一年增长24.9%[6][50][59] - 二零二二年除税前溢利为394,879千港元,较二零二一年下降27.7%[6] - 二零二二年资产总额为11,450,624千港元,较二零二一年增长4.2%[6] - 公司在2022年实现了历史新高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10] - 本集团入选了广西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单[10] - 公司的公众持股量不少于25%[44] - 公司的全体毛利为1,372.3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41.3%,毛利率为8.6%[70] - 2022年公司经营溢利减少59.0%,主要由于电解金属锰产品毛利贡献减少[57] - 公司的净流动负债减少至746.3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一年减少了838.6百万港元[95] 公司战略合作与发展 - 公司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清洁生产投入,推动国家绿色矿山建设[8] - 公司积极开展资源化利用,推动生态複垦专案,加速绿色制造企业发展[9] - 公司成功实施首日RCEP协定,打开中亚市场,与哈萨克斯坦进行合作[9] - 公司与欽州市合作成立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与北部湾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定[9] - 公司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一站式上下游产业链结合的锰矿生产商,计划通过勘探拓展和提升资源储量,加强对资源的战略性控制,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并与主要客户和行业领先伙伴建立战略业务关系[120]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的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606.3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一年增加了360.4百万港元[89] - 公司的借贷结构中,有抵押借贷为841.3百万港元,无抵押借贷为3,619.1百万港元[96] - 公司正探索通过不同方式改善借贷结构,以提高利率水平和償還條款[97] - 公司持有33%股权的联营公司的未償還銀行貸款以土地及物業、廠房及設備作抵押[99] - 公司授予联营公司的银行融资共人民幣800.0百万元,已动用人民幣554.9百万元[100]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资料发生变更,张宗建先生辞去执行董事职务,徐翔先生接任执行董事[24][25] - 公司非执行董事人员发生变更,程智伟先生辞去非执行董事职务,潘声海先生接任非执行董事[25]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人员发生变更,刘运褀先生辞去独立非执行董事职务,盧思鴻先生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6][27] - 公司董事会酬金政策旨在提供公平市场薪酬,吸引和激励优秀员工[29]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未在公司股份和相关股份中拥有任何权益[34] - 公司未设立任何安排以使董事或其关联人员通过收购公司股份或债券获利[35]
南方锰业(01091)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11-30 12:13
公司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南方錳業投資有限公司收益为7,732.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4.2%[1]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南方錳業投資有限公司毛利为655.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2.3%[1]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南方錳業投資有限公司经营溢利为184.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0.8%[2]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南方錳業投資有限公司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为134.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4.8%[3]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南方錳業投資有限公司毛利率为8.5%,较去年同期减少4.1个百分点[1]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南方錳業投資有限公司应佔聯營公司溢利及虧損为70千港元[4]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南方錳業投資有限公司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每股盈利为0.0393港元[5] - 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南方錳業投資有限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6,388,39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96%[6] - 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南方錳業投資有限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648,14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改善13.4%[7] - 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南方錳業投資有限公司资产净值为2,833,61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7] 财务报表调整 - 公司在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财务报表中出现了错误,包括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的少报,储备的多报,非控股权益的多报,以及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三十日的财务费用的少报[14] - 公司重新审视了税务状况,认为可能需要承担额外所得税开支和滞纳金相关费用[15] - 公司对比较数据进行调整,以确保财务报表符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增强与本期业绩的可比性[17] - 公司对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财务状况表和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三十日的综合损益表进行了重列,影响包括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应付税项、储备、非控股权益等[18] - 公司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三十日的簡明綜合財務資料所採納的會計政策与年度綜合财务报表相同,但未采用二零二三年一月一日生效的新订和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20] - 公司未提前采用即将颁布的新订或修订准则[21] 业务部门表现 - 公司按产品和服务划分业务部门,包括锰矿开采部门、电解金属锰及合金材料生产部门、电池材料生产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22][23] - 公司对各业务部门的业绩进行监控,评估制定决策,分部业绩按可呈报分部溢利/亏损进行评估[24] - 公司的分部资产不包括遞延稅項资产、可收回稅項、抵押存款、现金及现金等值項目及其他未分配总部及企业资产[25] - 公司的分部负债不包括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遞延稅項负债、应付税项及其他未分配总部及企业负债,分部间销售及转撥参考第三方销售的售价按当时市价进行[26] 销售及收入情况 - 二零二三年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外部客户销售额达到9,008,594千港元,同比下降5.6%[27] - 二零二三年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客户合同收入中,电解金属锰及合金材料生产收入为1,615,881千港元,同比下降28.6%[28] - 二零二三年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入及盈利总额为64,026千港元,同比下降37.4%[29] - 二零二三年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财务费用总额为119,566千港元,同比增长12.1%[30]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507,163千港元,主要成分包括已出售存货成本、物业折旧、研发成本等[30] 税务及风险管理 - 公司所得税支出主要来自中国、香港和加蓬,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总计为43,821千港元[33] - 公司在中国内地營運的公司需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而在加蓬營運的公司需缴纳35%的企业所得税[34][35] - 公司面临浮息债务利率波动的利率风险,需注意中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变动[87] - 公司的业务主要位于香港、中国和加蓬,面临轻微的外汇风险[88] 公司发展及治理 - 公司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一站式上下游产业链结合的锰矿生产商,采取灵活的业务模式和策略[92] - 公司将继续围绕五大业务分部持续提升内部效率和管理技能,延续良好发展势头[94] - 公司已委任新的核数师,以维持良好的企业管治常规和提升标准[97] - 公司已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委托独立专业顾问进行调查,以解决审计事项[103] - 公司已委任
南方锰业(0109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11-30 12:13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为16,031.9百万港元,较2021年增长24.9%[1][5][64] - 2022年毛利为1,372.3百万港元,较2021年下降41.3%[1][5][78] - 2022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为336.1百万港元,较2021年454.6百万港元下降[3] - 2022年全年净利润为342,314千港元,较2021年356,295千港元下降[5] - 2022年全年可重新分类为损益的其他全面收益为65,915千港元,较2021年470,752千港元下降[6] - 2022年全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每股盈利为0.0980港元,较2021年0.1326港元下降[6]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336,091千港元,较上一年下降了26.1%[54] 业务分部 - 本集团分为四个运营分部,包括锰矿开采、电解金属锰及合金材料生产、电池材料生产和其他业务[30][31] - 2022年,公司锰矿开采部门收益增加74.2%至1,257.2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扩大Bembélé锰矿业务[66] - 2022年,公司电解金属锰及合金材料生产部门收益减少25.1%至3,377.0百万港元,主要由于电解金属锰产品价格下降[69] - 2022年,公司电解金属锰及合金材料生产部门毛利贡献减少74.0%至396.3百万港元[71] - 2022年,公司电池材料生产部门收益增加18.7%至1,986.7百万港元,毛利增加55.7%至692.5百万港元[73] - 2022年,公司其他业务部门收益增加58.8%至9,411.0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扩大锰矿石及非锰金属的贸易业务[76] 财务状况 - 2022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淨负债比率下降至90.1%[4]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于2022年12月31日为1606.3百万港元,借贷为4460.4百万港元,净借贷为2854.1百万港元[102] - 公司的净流动负债减少至746.3百万港元,主要是由于本年度取得更多长期贷款[108] - 公司正探索通过不同方式改善借贷结构,以提高利率水平和还款条款[111] - 公司持有33%股权的联营公司的未偿还银行贷款以土地及物业、厂房及设备作抵押,由公司及联营公司之控股公司作单独担保[113] 其他信息 - 公司是中国第二大电解金属锰生产商和供应商[131] - 公司持续进行技术研发,提升新能源电池材料产品质量[132] - 公司变更了核数师,从安永变更为罗兵咸永道[133] - 公司收到前核数师关于加纳锰矿石贸易业务的建议,导致股份暂停在联交所交易[135] - 公司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进行独立调查,委托独立专业顾问进行调查[139] - 公司委任独立内部监控顾问进行独立内部监控审阅,以履行复牌指引[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