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星集团(01170)
icon
搜索文档
信星集团(01170)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16 16:3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收益为625,876千港元,较2024年的689,269千港元下降9.2%[11] - 2025年毛利为 -11,384千港元,2024年为29,106千港元,毛利率从4.2%降至 -1.8%,下降6.0个百分点[11] - 2025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为33,890千港元,2024年溢利为20,221千港元[11] - 2025年每股基本亏损为5.05港仙,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00港仙[11] - 2025年每股股息合计为4.0港仙,较2024年的9.0港仙下降55.6%[11] - 本年度营业额按年下降9.2%至约6.26亿港元,2024年约为6.89亿港元,业务量下降6.5%,全年平均售价下降5.9%[86][90] - 本年度录得毛损约1100万港元,上年度录得毛利约2900万港元[87][9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亏损约3400万港元,上年度录得约2000万港元纯利,本年度每股亏损5.05港仙,2024年为3.00港仙[88][92] - 董事会决议派发特别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2024年为6.8港仙,本年度不派末期股息,2024年为0.2港仙,全年共派股息每股4.0港仙,2024年为9.0港仙[97][99] - 豪迈型鞋类收入占总收入75.9%(2024年:78.6%),优质便服鞋为16.8%(2024年:15.2%),婴幼儿鞋履为7.3%(2024年:6.2%)[116] - 主要客户Cat、Chaco等合计占总收入74.5%(2024年:95.0%),公司新增3个欧洲品牌客户[117] - 联营公司收入增至约13.39亿港元(2024年:约10.24亿港元)[126] - 公司全年对联营公司的利润份额略降至约2300万港元(2024年:约2400万港元)[127] - 联营公司营业额增加至约13.39亿港元(2024年:约10.24亿港元),应占溢利轻微下降至约2300万港元(2024年:约2400万港元)[129] - 投资物业组合本年度租金收入总额约2600万港元(2024年:约2800万港元)[135][13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直接劳工工资占收入比例上升至27.1%,2024年为19.3%[93][95] - 集团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投资物业重估公平值亏损扩大至约1600万港元,2024年约为200万港元[94][96]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收益按地区划分,亚洲占35.2%,欧洲占24.4%,美国占20.4%,其他占20.0%[21] - 2024年收益按地区划分,亚洲占26.4%,欧洲占26.5%,美国占27.7%,其他占19.4%[25] - 美国市场销售额占公司营收比重为24.4%(2024年:26.5%),欧洲为35.2%(2024年:26.4%),其他市场为40.4%(2024年:47.1%)[112] - 越南南部生产中心产量占总产量51.1%(2024年:47.3%),专注生产复杂时尚鞋类[119] - 柬埔寨生产中心产量占总产量48.9%(2024年:52.7%),公司认为其有长期潜力和战略价值[123] - 柬埔寨厂房鞋履双数贡献占比增至48.9%(2024年:52.7%)[12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业务组合新增3个欧洲时尚和运动品牌[106] - 公司联合生产规模有21条生产线,年产能约700万双鞋,使用率为55.7%(2024年:57.5%)[109] - 公司持有越南中部联营公司40%权益,联营公司运营39条生产线[124][12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6财年首季公司订单增长,主要来自柬埔寨厂区[38][40] - 90天关税暂停促使零售商补货,刺激短期制造订单激增,推动公司2026财年第一季订单增长[37][39] - 公司将按保守策略管理制造业务,应对关税缓冲期结束后可能的市场波动[37][39] - 公司通过开发新业务、与客户合作研发巩固营业额来源,精准开发新品牌客户分散市场分布[42][45] - 公司在高价值运动及时尚鞋履领域专业优势是价值增长策略核心,持续投入劳工技能与设备升级[43][45] - 因当前订单能见度低且需求预测不明,公司短期内无扩建厂房规划,专注优化现有设施使用率[47][51] - 公司推进设备升级计划,汰换老旧设备,在能提升营运效益环节引入自动化[47][51] - 公司越南与柬埔寨跨地域生产平台可灵活调配产能,满足客户不同需求,预计能满足中期营运需要[48][51] - 公司实施措施加强供应链管理,提升材料和产出质量、成本效率与交货时间可靠性[49] - 公司运营数字智能制造系统,加强实时可见性,实施严格质量控制,开展培训提升工人技能[50] - 公司实施防御措施确保业务韧性,包括优化成本结构、部署自动化流程和落实成本管控[53][58] - 短期直接劳工成本高,小批量订单换线作业带来额外成本压力,公司对销售、市场推广及行政职能实施严格管控[54][58] - 公司提供具竞争力薪酬方案,包括购股期权和股份奖励计划,促进人才留任[55][59] - 公司投入资源推进领导力发展,强化当地管理人才储备[56][59] - 公司秉持审慎财务管理方针,严格管控现金流与资本开支[61][64] - 公司采用双轨策略确保ESG措施有效执行,由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导自上而下政策制定,赋权生产基地自下而上设定目标并季度审查[65] - 公司可持续发展使命围绕团队、盈利、地球、进步四个核心领域,关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66][68][69] - 公司通过与客户紧密研发合作建立产品管道,推动价值增长策略[67][68] - 公司平衡短期财务需求与长期发展,保障制造地位[71] - 公司凭借策略、运营灵活性和执行力应对困难,寻求可持续增长机会[72] - 联营公司预计未来两至三年分阶段扩大产能,资本支出由内部资源支付[131][136] - 公司一般以内部产生现金流量和银行信贷为业务提供资金,维持保守现金流量管理[139][143][144] - 公司采用保守方法管理外汇风险,监控外汇风险和市场状况决定是否对冲[146][15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股份代号为01170,网站为http://www.irasia.com/listco/hk/kingmaker[9] - 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于8月28日举行,建议派发现金特别末期股息日期为9月29日或前后[9]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加至82天,2024年为80天[101] -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减少至100天,2024年为123天[101] - 存货周转天数为95天,2024年为109天[10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手头净现金约为3.53亿港元,2024年约为4.16亿港元[101] - 2025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约为3.53亿港元(2024年:约4.16亿港元),无计息银行借贷,杠杆比率为零[140][143]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获银行信贷总额约为4000万港元,未动用,与2024年持平[141][14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流动比率约为2.7(2024年:约3.2),速动比率约为2.3(2024年:约2.8)[141][143] - 2025年3月31日,股东权益降至约10.61亿港元(2024年:约11.73亿港元)[15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股东权益下跌至约10.61亿港元,2024年约为11.73亿港元[152] - 本年度公司在联交所购回892.4万股每股面值0.10港元的普通股,总代价约716.5万港元,已付溢价约627.2万港元[153][154][156][158] - 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每月股份回购数量分别为322.2万、20.4万、403.6万、146.2万股,最高单价分别为0.88、0.66、0.83、0.85港元,最低单价分别为0.75、0.63、0.68、0.80港元[15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共聘用约6400名员工[160] - 本年度,公司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以约545.7万港元购买888.4万股,已授出374.4万股[161] - 本年度,公司根据股份期权计划向集团部分董事和员工授予280万份股份期权[162] - ESG报告涵盖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范围为越南和柬埔寨的制造工厂,与去年一致[165][167][170] - 编制ESG报告应用了重要性、量化、一致性、平衡四项报告原则[174] - 集团认识到强大的ESG治理结构对可持续运营和为利益相关者创造长期价值至关重要[175] - 董事会对ESG管治负最终责任,每年收取气候相关风险、机遇及监管发展简报[178][179] -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监督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向董事会报告并推荐相关政策和战略[181][185] - 可持续发展工作小组负责ESG及气候战略的具体实施,每年向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报告ESG表现及新兴问题[182][186] - 职能部门参与全面的ESG数据收集、实施及报告,确保ESG因素融入决策程序[183][187] - 联交所期望公司遵守上市规则,及时准确刊发公告,沟通渠道有会议、培训等[191] - 政府期望公司遵守法律法规、防止逃税、关注社会福利,沟通渠道有互动及拜访、政府视察等[191] - 投资者关注公司企业管治、业务策略及表现、投资回报,沟通渠道有简报会、研讨会等[191] - 媒体及公众关注公司企业管治、环保、人权,沟通渠道为在公司网站发布快讯[193] - 供应商关注付款时间表和稳定需求,沟通渠道是实地拜访[193] - 公司从多种来源识别影响可持续发展的ESG关注点并进行综合分析[194] - 报告期内公司持份者群组及运营无重大变动,上一年度ESG报告中重要性矩阵结果仍适用于本财政年度[195][196] - 公司生产高端鞋履的品牌包括Cat、Chaco、Dr. Martens、Merrell和Wolverine[200] - 公司制造工厂位于越南和柬埔寨,办公室位于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200] - 公司重要ESG议题中的环境议题包括排放物、有害废弃物等[198] - 公司重要ESG议题中的社会议题包括雇佣、健康与安全等[198]
信星集团(01170)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30 22: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 - 2025年收益为625,876千港元,较2024年的689,269千港元下降9.2%[2][3] - 2025年毛利率为(1.8)%,较2024年的4.2%下降6.0个百分点[2] - 2025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亏损33,890千港元,2024年为溢利20,221千港元[2][3] - 2025年每股基本亏损5.05港仙,2024年为盈利3.00港仙[2][3] - 2025年年内每股股息合计4.0港仙,较2024年的9.0港仙下降55.6%[2] - 2025年公司除税前亏损44,424千港元,2024年盈利12,622千港元;本年度亏损36,666千港元,2024年盈利20,057千港元[22] - 2025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33,890千港元,2024年应占溢利为20,221千港元[33] - 本年度营业额按年下降9.2%至约6.26亿港元(2024年:约6.89亿港元)[60] - 本年度录得毛损约1100万港元,上年度为毛利2900万港元[6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亏损约3400万港元,上年度为纯利约2000万港元;本年度每股亏损5.05港仙,上年度为3.00港仙[62] - 本年度共派股息每股普通股4.0港仙(2024年:9.0港仙)[65] - 联营公司营业额增加至约13.39亿港元(2024年约10.24亿港元),应占溢利轻微下降至约2300万港元(2024年约2400万港元)[75] - 投资物业组合租金收入总额约2600万港元(2024年约2800万港元)[76] - 2025年3月31日,股东权益下跌至约10.61亿港元(2024年约11.73亿港元)[7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 - 2025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9,193千港元,较2024年的24,059千港元有所下降;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900千港元,较2024年的3,066千港元有所上升[23] - 2025年资本开支为12,560千港元,较2024年的11,378千港元有所上升[23] - 2025年租赁负债之利息为193千港元,2024年为95千港元[28] - 2025年销售存货成本为362,692千港元,2024年为423,414千港元[29] - 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2024年:16.5%),2025年香港本年度税项支出为190千港元,过往年度超额拨备为(25)千港元[30][31] - 2025年已派付股息为60,489千港元,2024年为28,368千港元[34] - 2025年拟派末期及特别末期股息为13,432千港元,2024年为47,426千港元[34] - 年内直接劳工工资占收入比例上升至27.1%(2024年:19.3%)[63] - 集团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扩大至约1600万港元(2024年:约200万港元)[64]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至82天(2024年:80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减至100天(2024年:123天);存货周转天数为95天(2024年:109天)[6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有制造及销售鞋类产品和物业投资两个可报告营运分部[19][2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制造及销售鞋类产品分部销售予外界客户收益为625,876千港元,较2024年的689,269千港元有所下降;物业投资分部租金收入为25,599千港元,较2024年的27,761千港元有所下降[22] - 2025年制造及销售鞋类产品分部业绩为亏损55,425千港元,2024年亏损19,346千港元;物业投资分部2025年业绩为盈利5,912千港元,2024年盈利21,655千港元[22] - 豪迈型鞋类贡献总收入75.9%(2024年:78.6%);优质便服鞋占比维持于16.8%(2024年:15.2%);婴幼儿鞋履占比微升至7.3%(2024年:6.2%)[70] - 主要客户占总营业额的74.5%(2024年:95.0%)[72]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来自美国、欧洲、亚洲及其他地区的外界客户收益分别为152,412千港元、220,527千港元、124,975千港元和127,962千港元,较2024年有不同程度变化[24] - 美国市场营业额贡献占比为24.4%(2024年:26.5%);欧洲市场占35.2%(2024年:26.4%);其他市场占40.4%(2024年:47.1%)[7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6财政年度全球经济前景更不明朗,市场能见度极低[43] - 美国2025年4月宣布的对等关税措施引发贸易谈判和政策转变[43] - 短期90天关税暂缓措施使2026财政年度第一季公司订单增长[43] - 2026财政年度首季公司订单增长主要来自柬埔寨厂区[44] - 短期内公司暂无扩建厂房规划,专注优化现有设施使用率[47] - 公司会持续评估拓展其他生产据点的长期可能性,目前处于初步阶段[47] - 公司通过强化供应链管理、采用数码智能制造系统等提升运营水平[48] - 公司实施一系列防御措施应对成本通胀压力,但短期直接劳工成本仍居高不下[50] - 公司提供具竞争力薪酬方案,包括设购股计划及股份奖励计划[51] - 公司秉持审慎财务管理方针,严格管控现金流与资本开支以巩固财务稳健优势[53] - 公司采用双轨并行策略确保ESG措施有效执行[53] - 公司可持续发展使命围绕地球、进步、团队、盈利四个核心领域开展[55] - 公司面对主要出口市场零售环境疲弱、生产升本上涨等重大挑战[5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本年度财务报表首次采用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和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的修订,但这些修订对公司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5][16][17][18] - 2025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约353,000,000港元(报表中为352,694千港元)[2][9] - 2025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778,213千港元,较2024年的788,325千港元有所下降[9] - 2025年流动资产总额为616,004千港元,较2024年的721,120千港元有所下降[9] - 2025年流动负债总额为225,904千港元,与2024年的226,197千港元基本持平[9] - 2025年资产净值为1,071,585千港元,较2024年的1,185,600千港元有所下降[10] - 2025年客户A收益为447,746千港元,2024年客户A收益为534,250千港元,客户B收益为120,488千港元[26] - 2025年应收账项为117,614千港元,减值为(5,331)千港元,净额为112,283千港元;2024年应收账项为172,403千港元,减值为(4,927)千港元,净额为167,476千港元[35] - 2025年应付账项为110,861千港元,2024年为101,702千港元[38] - 2025年1月27日公司派付特别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2.0港仙,董事建议派付本年度特别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2.0港仙[39] - 公司于本财政年度以每股0.63 - 0.88港元的价格购回8,924,000股普通股并注销[39] - 公司股东大会于2025年8月28日举行,8月25 - 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8月22日下午4时30分前需办理登记手续以获得参会投票资格[40] - 获派拟派特别末期股息的记录日期为2025年9月12日,9月10 - 1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9月9日下午4时30分前需办理登记手续[41] - 合并生产规模21条生产线,年产能约700万双鞋履,使用率为55.7%(2024年:57.5%)[69] - 2025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约为3.53亿港元(2024年约4.16亿港元),无计息银行借贷,杠杆比率为零[77]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获得银行信贷总额约为4000万港元,未动用,流动比率约为2.7(2024年约3.2),速动比率约为2.3(2024年约2.8)[77]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聘用约6400名员工[82] - 本年度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以约545.7万港元购888.4万股,已授出374.4万股[82] - 本年度公司根据购股权利计划向董事及雇员授出280万份购股权利[82] - 董事认为公司遵守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83]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非执行董事,职责为审阅及监督集团财务申报流程及内部监控系统[84] - 董事会履行评估集团会计及财务报告职能,确保员工资源、资格、经验及培训计划和预算[84]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回顾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核数、内部监控、财务申报事项及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业绩[84] - 审核委员会与外聘核数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会议,审阅集团会计准则及惯例和全年业绩[84] - 公司采纳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确认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标准守则及行为守则[85] - 初步公告所载集团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获安永与草擬本核对一致[86] - 集团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可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查阅[87]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年报将适时发送股东并载于网站[87]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三位执行董事、三位非执行董事及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88]
信星集团(01170.HK)预期年度营业额同比减少约10%
格隆汇· 2025-06-13 18:5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内公司预计录得拥有人应占亏损33,000,000港元至38,000,000港元 而上年度为溢利 [1] - 亏损主因包括营业额同比减少约10% 劳工成本显著上升 以及中国内地和香港投资物业公平估值亏损 [1] 经营环境 - 客户采购审慎 零售环境低迷 宏观经济不明朗导致订单管道疲软 [1] - 美国对越南及柬埔寨制鞋类产品关税政策演变将加剧2026财年挑战与不确定性 [2] 战略举措 - 保留技术劳工队伍以展示营运可靠性 聚焦平均售价较高产品推进价值增长策略 [1] - 持续优化产品组合 恪守资本管理及成本控制纲领维持财务韧性 [1] - 策略性投资导致短期成本上升 但预期将强化长远优势与复苏应对能力 [2]
信星集团(0117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17 16:30
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26,06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83,032千港元下降14.9%[13] - 同期,公司毛利为2,956千港元,较2023年的21,819千港元下降86.5%,毛利率从5.7%降至0.9%,下降4.8个百分点[13]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2,967千港元,2023年同期则为溢利21,909千港元[13] - 每股基本亏损为1.93港仙,2023年同期为每股基本盈利3.24港仙[1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26,06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83,032千港元下降14.87%[18] - 期内毛利为2,95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1,819千港元下降86.44%[18] - 除税前亏损为17,036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溢利26,665千港元[18] - 期内亏损为13,582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溢利22,062千港元[18]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1.93港仙,而2023年同期为盈利3.24港仙[21] - 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为7,689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开支31,458千港元[28] - 2024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内亏损为1358.2万港元[41] - 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35,64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7,914千港元[49] - 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99,88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40,085千港元[49] - 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50,65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13,454千港元[49] - 2024年9月30日期末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64,50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5,398千港元[49] - 2024年9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64,50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5,398千港元[52] - 2024年9月30日收购时原定到期日多于三个月之定期存款为258,84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94,819千港元[52] - 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已付股息为 - 47,05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14,846千港元[49] - 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购回股份金额为 - 2,656千港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49]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外界客户的收益分别为326,065千港元和383,032千港元[84] - 本报告期(2024年)确认的曾于报告期初计入合约负债的收益为417,000港元,2023年为968,000港元[85]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负债之利息分别为99千港元和52千港元[89] - 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存货成本为175,66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38,161千港元[90] - 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9,67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484千港元[90] - 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重估投资物业之公平值亏损为6,507千港元,2023年同期收益为12,665千港元[90] - 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9,07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382千港元[90] - 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7,036千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为26,665千港元;期内亏损为13,582千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为22,062千港元[7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1296.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溢利2190.9万港元[97][99][102] - 2024年上半年即期其他地区税项开支为265.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5万港元;递延税项抵免为8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495.3万港元[96] - 2024年上半年税项开支/(抵免)总额为345.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460.3万港元[96] - 公司本期营业额约3.261亿港元,较2023年的约3.83亿港元下降14.9%,业务量下降8.5%,平均售价回落7.4%[146] - 公司本期毛利下跌86.5%至约300万港元,2023年约为2180万港元[148] - 公司本期净亏损约1300万港元,2023年为纯利约2190万港元[148] - 公司联营公司应占溢利减少至约580万港元,2023年约为1360万港元[148] - 公司投资物业重估产生公平值亏损约650万港元,2023年为收益约1270万港元[148] - 公司出售物业、工厂及设备确认减值亏损约110万港元[148] - 合营公司期间营收增至6.215亿港元(2023年:约4.162亿港元),利润降至约580万港元(2023年:约1360万港元)[176] - 联营公司营业额增加至6.215亿港元(2023年约4.162亿港元),应占溢利约580万港元(2023年约1360万港元)[179] - 投资物业资产组合本期租金收入总额约1280万港元(2023年约1380万港元)[183][188] 股息分配 - 拟派每股特别中期股息为2.0港仙,与2023年同期相同[13] - 建议派发现金特别中期股息日期为2025年1月27日或前后[9] - 就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0.2港仙,2023年为2.0港仙;特别末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6.8港仙,2023年为0.2港仙[106] - 拟派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零,2023年为1.5港仙;特别中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2.0港仙,2023年为0.5港仙[110] - 公司董事会决议派发特别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2.0港仙(2023年:0.5港仙),不建议派发中期股息(2023年:1.5港仙)[152][154] 股份相关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将于2025年1月2日至1月6日暂停办理[9] - 2023年4月1日已发行股本为68,078千港元,2023年9月30日为68,093千港元[4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677513445股,较3月31日的680735445股减少[125]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794,254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788,325千港元增长0.75%[3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647,408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721,120千港元下降10.22%[3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213,094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26,197千港元下降5.70%[3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1,129,29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185,600千港元下降4.75%[34] - 截至2024年4月1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11.72709亿港元,权益总额为11.856亿港元[4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11.17021亿港元,权益总额为11.29297亿港元[41] - 2024年3月31日综合储备为1,104,635,000港元,相关数据截至日期未提及的为1,049,269,000港元[45][4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综合资产总值为1,441,662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509,445千港元有所下降;负债总额为312,365千港元,较3月31日的323,845千港元有所下降[7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90日内应收账款为129,649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21,214千港元有所增加[11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91 - 180日应收账款为40,471千港元,较3月31日的45,960千港元有所减少[11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181 - 365日应收账款为2千港元,较3月31日的302千港元大幅减少[11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应付账款98421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01702千港元有所减少[11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集团承担的越南土地管理费用总计36221千港元,较3月31日的36881千港元减少[13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集团未来最低应收租金总额为15048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5200千港元减少[13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手头净现金约3.23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为4.16亿港元[151][153] - 公司流动及速动比率分别为3.0及2.6,2023年分别为3.1及2.7[151][153] 财务资料编制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按相关规定编制,应与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一并阅读[57][61] - 除2024年4月1日生效的修订准则外,编制中期财务资料会计政策与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一致,且采用修订准则对业绩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58][65][68] 营运分部情况 - 公司有制造及销售鞋类产品、物业投资两个可报告营运分部,管理层单独监控业绩以作资源分配和表现评估决策[66][69] - 2024年上半年制造及销售鞋类产品销售予外界客户收益为326,065千港元,2023年为383,032千港元[73] - 2024年上半年物业投资租金收入为12,839千港元,2023年为13,781千港元[7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制造及销售鞋类产品分部业绩为亏损25,108千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1,821千港元;物业投资分部业绩为盈利4,176千港元,2023年同期盈利24,757千港元[76] 市场与业务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主要出口市场受零售环境疲软影响,订单管道疲弱[144][145] - 公司在越南南部和柬埔寨生产中心维持相对稳定劳动力,以确保订单交付能力[144][145] - 美国市场营收贡献降至23.8%(2023年:32.4%),欧洲市场增至40.9%(2023年:22.7%),其他市场占35.3%(2023年:44.9%)[162][165] - 豪迈型鞋类营收占比降至67.5%(2023年:77.0%),优质便服鞋占18.7%(2023年:15.2%),婴幼儿鞋履升至13.8%(2023年:7.8%)[163][165] - 主要客户营收贡献降至71.8%(2023年:96.9%),期间新增两个高ASP活跃服品牌[164][165] - 越南南部生产中心产量占比升至52.6%(2023年:51.2%),持续扩大电脑化皮革切割工序[169][171] - 柬埔寨生产中心产量占比降至47.4%(2023年:48.8%),部分劳动力密集工序迁至该地[170] - 公司持有越南中部合营工厂40%权益,该工厂运营39条生产线,为Crocs和Columbia生产[175] - 合营公司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分阶段扩产,资本支出主要由内部资源支持[177] - 联营公司预计未来两至三年内分阶段扩大产能,资本支出主要由内部资源支付[179] - 珠海研发中心搬迁后腾出的厂房已租出,租金收入预计2025财年下半年反映[182][187] - 2025财年下半年优质生活潮流鞋类制造业营商仍具挑战,订单管道疲弱或持续[193][196] - 公司与两家新品牌客户建立伙伴关系,进军高价值产品板块[195][196] 运营指标 - 2024年上半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72,442,776股,2023年同期为675,661,958股[97][9
信星集团(0117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9 20:11
财务收益与亏损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26,065千港元,较2023年的383,032千港元下降14.9%[2][6] - 同期,公司毛利为2,956千港元,较2023年的21,819千港元下降86.5%,毛利率下降4.8个百分点[2]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2,967千港元,2023年则为溢利21,909千港元[2][6] - 每股基本亏损为1.93港仙,2023年为盈利3.24港仙[2][8] - 2024年上半年制造及销售鞋类产品销售予外界客户收益为32.61亿港元,较2023年的38.30亿港元有所下降;物业投资租金收入为1283.9万港元,较2023年的1378.1万港元有所下降[21] - 2024年上半年综合除税前亏损为1703.6万港元,而2023年同期溢利为2666.5万港元;期内亏损为1358.2万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为2206.2万港元[23] - 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约3.261亿港元,较2023年下跌14.9%,业务量降8.5%,平均售价回落7.4%[53]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约300万港元,较2023年下跌86.5%[5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亏损约1300万港元,2023年为纯利约2190万港元[5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296.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溢利2190.9万港元[29][30] 股息分配情况 - 每股特别中期股息为2.0港仙,2023年为0.5港仙;期内每股股息合计2.0港仙,与2023年持平[2] - 2024年拟派特别中期股息每股2.0港仙,2023年为0.5港仙;不建议派中期股息,2023年为1.5港仙[44][60] - 2024年11月29日,董事会决定就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特别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2.0港仙,须提拨约1360万港元,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86] 资产与负债情况 - 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约323,000,000港元[2] - 2024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794,254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788,325千港元有所增加[12] - 2024年9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647,408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721,120千港元有所减少[12] - 2024年9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213,094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26,197千港元有所减少[14] - 2024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1,129,29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185,600千港元有所减少[14] - 2024年9月30日资产总值为14.42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5.09亿港元有所下降;负债总额为3.12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24亿港元有所下降[23] - 2024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约为3.23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约4.16亿港元减少[80]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无任何计息银行借贷,杠杆比率为零,与2024年3月31日情况相同[80] - 2024年9月30日,公司获得银行信贷总额约为4000万港元,其中零已动用,与2024年3月31日情况相同[80]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3.0,速动比率约为2.6,较2024年3月31日的约3.2和约2.8有所下降[80] - 2024年9月30日,股东权益减少至约11.17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为11.73亿港元[84] 运营成本与费用情况 - 2024年上半年租赁负债之利息为9.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5.2万港元[25]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存货成本为1.76亿港元,较2023年的2.38亿港元有所下降[26]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967.5万港元,较2023年的1248.4万港元有所下降[26] - 2024年上半年重估投资物业之公平值亏损为650.7万港元,2023年同期收益为1266.5万港元[26]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为345.4万港元,2023年同期开支为460.3万港元[23][27]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拨备,其他地区按当地税率计算[27] 业务运营指标情况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61天增至2024年的93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降至93天(2023年为116天)[58] - 存货周转天数降至92天(2023年为103天),2024年9月30日手头净现金约3.23亿港元[59] - 2024年流动及速动比率分别为3.0及2.6,2023年分别为3.1及2.7[5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合并生产规模有21条运营生产线,年产能约700万双鞋履,使用率58.3%(2023年:60.1%)[64] - 本期美国市场对公司营业额贡献为23.8%(2023年:32.4%),欧洲市场增至40.9%(2023年:22.7%),其他市场占35.3%(2023年:44.9%)[64] - 本期豪迈型鞋类销售占总营业额67.5%(2023年:77.0%),优质便服鞋占18.7%(2023年:15.2%),婴幼儿鞋履占13.8%(2023年:7.8%)[64] - 本期主要客户贡献总营业额的71.8%(2023年:96.9%),并为客户组合增添两个活跃服品牌[65] - 越南南部产地贡献总产品的52.6%(2023年:51.2%),柬埔寨中心以鞋履双数计贡献占比47.4%(2023年:48.8%)[67][68] - 联营公司有39条生产线,本期营业额增至6.215亿港元(2023年:约4.162亿港元),应占溢利约580万港元(2023年:约1360万港元)[69][71] - 投资物业本期租金收入总额约1280万港元(2023年:约1380万港元),珠海厂房租金预计2025财年下半年反映[72] - 2024年应收账项90日内为129,649千港元,91 - 180日为40,471千港元;应付账项90日内为69,520千港元,91 - 180日为26,934千港元[49][50] 未来展望与策略 - 展望2025财年下半年,优质生活潮流鞋类制造业仍面临挑战,订单管道疲弱或持续[75] - 两个生产中心将继续实施生产工序精简和自动化,企业层面将审慎管理现金流和控制资本开支[75] - 本期公司为客户组合增添两个品牌,应对成本和招聘压力加强自动化等流程措施[61][65] - 公司与两家新品牌客户建立伙伴关系,进军高价值产品板块取得策略进展[77] - 公司未来两至三年有在越南及柬埔寨的主要扩充计划,董事认为具备充足流动资金应付营运及拓展需求[81] 公司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于联交所购回322.2万股每股面值0.10港元的普通股,总代价约265.6万港元,并注销所购回股份[88] 公司人员情况 - 2024年9月30日,集团雇员总数约6400人,2023年9月30日约为6200人[92]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非执行董事,职责为审阅及监督集团财务申报流程及内部监控系统[95] - 委员会会同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讨论核数、内部监控及财务申报事项[96] - 委员会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认为编制方式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规定并已足够披露[96] 董事行为守则与报告披露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确认2024年1月1日至9月30日遵守规定标准[96] - 载有规定资料的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可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查阅[98] 董事会构成情况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三位执行董事、三位非执行董事及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99] 公司业务分部情况 - 公司有制造及销售鞋类产品和物业投资两个可报告营运分部[18]
信星集团(0117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17 18:39
财务业绩 - 2024年收益为689,269千港元,较2023年的1,061,974千港元下降35.1%[41] - 2024年毛利为29,106千港元,较2023年的89,623千港元下降67.5%[41] - 2024年毛利率为4.2%,较2023年的8.4%下降4.2个百分点[41]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20,221千港元,较2023年的53,410千港元下降62.1%[42]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00港仙,较2023年的7.92港仙下降62.1%[43] - 2024年全年每股股息合計为9.0港仙,较2023年的4.5港仙增长100%[47] - 本年度营业额按年下降35.1%至约6.89亿港元,业务量下降33.4%,平均售价仅升0.1%[160][162] - 本年度毛利减少67.5%至约2900万港元,毛利率收窄至约4.2%[163][167]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纯利约2000万港元,下跌62.1%,每股盈利约3.00港仙[171][177][180] - 公司宣布特别末期股息每股6.8港仙及末期股息每股0.2港仙,全年股息共9.0港仙[184] - 公司派发特别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6.8港仙(2023年:0.2港仙)及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2港仙(2023年:2.0港仙),本年度共派股息9.0港仙(2023年:4.5港仙)[188] 财务状况 - 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约416,000,000港元[47]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加至80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增加至123天,存货周转天数为109天[175][18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手头净现金约4.16亿港元,杠杆比率为零[175][181] - 流动及速动比率分别为3.2及2.8[176][182] 收益地区分布 - 2024年亚洲、欧洲、美国、其他地区收益占比分别为26.5%、27.7%、19.4%、26.4%,2023年分别为24.9%、37.3%、15.3%、22.5%[77][78] 股息派发安排 - 拟派末期及特别末期股息日期为2024年9月30日或该日前後[40] 公司愿景与使命 - 公司愿景是成为领先的生活潮流鞋履企业,使命是与领先品牌合作制造最佳生活潮流产品[82][83] - 公司可持续发展使命围绕地球、进步、团队和盈利四个核心领域,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三项相关目标相符[127][131] - 公司与持份者紧密合作,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性别平等、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负责任消费和生产作出贡献[129][133] 公司发展里程碑 - 2024年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30周年[84][86] 市场展望 - 2025财年上半年零售疲软,预计下半年客户采购逐渐回升[89][93] - 公司预计2025财年下半年前景更积极,将继续投资能力和基础设施以迎接业务复苏机会[139] - 公司对2025财政年度下半年前景持较正面展望,将继续投资生产实力和基础设施[144] - 本年度零售销售疲软,品牌客户采购更保守,制造商面临生产周期短等挑战[186] - 本年度零售销售疲弱,需求下滑影响制造业生产,品牌客户采购策略更保守[190] 生产运营调整 - 为配合提升产品组合策略,珠海研发设施迁至越南南部生产基地,新设施已投入使用[97][102] - 产品开发工作取得进展,成功为产品组合引进新品牌[98][103] - 按订单预测审慎调整产能使用,更换旧机器并提高设施自动化程度[99][104] - 对制造流程全面改造,大部分生产线规划成小流水线以适应小订单[106][111] - 持续升级制造执行系统以加强对生产生命周期的实时监控[107][112] - 主动重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结构,实施成本控制举措[108] - 适度缩减劳动力,减少非技术劳动力并培训技术工人[109] -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方案吸引和留住人才[110] - 公司积极调整劳工投入和生产成本,实施成本控制,适度缩减劳动力规模,主要减少非熟练劳工[113][114] - 公司精简越南和柬埔寨劳动力,调节劳工工时,检讨制造流程,但短期成本占收入比例较高[192][197] 现金流与资本管理 - 过去两年公司延迟资本开支,审慎管理现金流,以储备资本应对市场逆境[118][123] 公司策略 - 公司坚守以价值为基础的成长策略,朝高价值产品方向的研发努力有望随营商环境改善产生正面成果[135][140] - 公司跨地生产平台能满足预计客户需求,暂无扩产计划和建立新生产地点的打算[135][140] - 公司将对投资物业组合及工业用地进行全面检讨,考虑出售部分物业[137][142] - 公司坚持优先考虑价值而非货量的策略,以善用先进产能和核心竞争力[159][161] 企业管治 - 公司重视企业管治,定期审视董事会组成,董事会建议委任一名新独立董事[138][143] 员工发展 - 公司认为员工是企业能力的核心,致力于提升员工技能和整体发展[136][141] 客户与生产规模 - 公司新增两个时尚及运动品牌客户,对其增长潜力乐观[193][198] - 公司在越南南部和柬埔寨经营两个核心生产基地,持有越南中部合营工厂40%权益,珠海研发中心迁至越南南部[194][199] - 年末公司合并生产规模21条生产线,年产约700万双鞋,使用率57.5%(2023年:73.5%)[195][200]
信星集团(0117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8 21:46
财务收益情况 - 2024年收益为689,269千港元,较2023年的1,061,974千港元下降35.1%[2][13] - 2024年毛利为29,106千港元,较2023年的89,623千港元下降67.5%;毛利率为4.2%,较2023年的8.4%下降4.2个百分点[2][13]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20,221千港元,较2023年的53,410千港元下降62.1%;每股基本盈利为3.00港仙,较2023年的7.92港仙下降62.1%[2][13]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2,622千港元,较2023年的50,320千港元下降[13] - 2024年所得稅抵免为7,435千港元,2023年为3,616千港元[1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制造及销售鞋类产品收益为6.89269亿港元,较2023年的10.61974亿港元下降35.1%;物业投资租金收入为2776.1万港元,较2023年的2820.7万港元下降1.6%[28] - 2024年综合分部业绩为230.9万港元,较2023年的5252.1万港元下降95.6%;本年度溢利为2005.7万港元,较2023年的5393.6万港元下降62.8%[28] - 2024年来自客户A的收益为534250千港元,2023年为669530千港元;2024年来自客户B的收益为120488千港元,2023年为342085千港元[84] - 本年度营业额按年下降35.1%至约6.89亿港元,业务量下降33.4%,平均售价仅升0.1%[114] - 直接工资减少28.1%至约1.33亿港元,但占收入比例升至19.3%[115] - 本年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约3.00港仙,2023年约7.92港仙[117] - 本年度毛利减少67.5%至约2900万港元,毛利率收窄至约4.2%[138]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纯利约2000万港元,下跌62.1%[139] - 集团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缩窄至约220万港元[140] - 联营公司应占溢利减少至约2390万港元[168] - 美国市场对集团营业额贡献降至26.5%(2023年为37.3%),欧洲市场升至26.4%(2023年为22.5%),其他市场升至47.1%(2023年为40.2%)[176] - 主要客户Cat、Chaco等合共占总营业额95.0%(2023年为95.3%),客户组合新增Axion及Palladium两个品牌[177] - 联营公司运营39条生产线,本年度营业额约10.24亿港元,按年上升7.0%,向集团贡献应占溢利约2390万港元(2023年约3250万港元)[183][184] 股息分配情况 - 2024年全年每股股息合共9.0港仙,较2023年的4.5港仙增加100%[2] - 2024年拟派末期及特别末期股息为47426千港元,2023年为14977千港元[61] - 公司于2024年2月5日派付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5港仙及特别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5港仙,董事建议派付本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2港仙及特别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6.8港仙[95] - 本年度共派股息9港仙,2023年为4.5港仙[141] 资产负债情况 - 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约416,000,000港元[2] - 2024年资产总值为15.09445亿港元,较2023年的15.87959亿港元下降4.9%;负债总额为3.23845亿港元,较2023年的3.73303亿港元下降13.2%[28] - 2024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06.6万港元,较2023年的308.1万港元下降0.5%;资本开支为1137.8万港元,较2023年的1211.6万港元下降6.1%[29]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7.88325亿港元,较2023年的8.17226亿港元下降3.5%;流动资产总额为7.2112亿港元,较2023年的7.70733亿港元下降6.4%[36]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2.26197亿港元,较2023年的2.71883亿港元下降16.8%;流动资产净值为4.94923亿港元,较2023年的4.9885亿港元下降0.8%[36] - 2024年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为12.83248亿港元,较2023年的13.16076亿港元下降2.5%;非流动负债总额为9764.8万港元,较2023年的1.0142亿港元下降3.7%[37]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1.856亿港元,较2023年的12.14656亿港元下降2.4%;权益总额为11.856亿港元,较2023年的12.14656亿港元下降2.4%[37] - 2024年存货拨备为1230千港元,2023年存货拨备拨回为2020千港元[52][57] - 2024年销售存货成本为423414千港元,2023年为636119千港元[57] - 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75144718股,2023年为674173100股[59] - 2024年应收账项为172403千港元,减值4927千港元,净额为167476千港元;2023年应收账项为141216千港元,减值4955千港元,净额为136261千港元[91]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至80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增至123天,存货周转天数为109天[118] - 2024年3月31日手头净现金约4.16亿港元,零杠杆比率,流动及速动比率分别为3.2及2.8[118] - 2024年3月31日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约4.16亿港元,无计息银行借贷[158] - 2024年3月31日,集团获银行信贷总额约4000万港元,已动用为零(2023年相同)[189] 公司运营业务 - 公司运营分部包括製造及銷售鞋類產品[26] - 公司会规划越南南部和柬埔寨的人员配备和产能,配合订单预算和市场情绪变化[74] - 公司因应产品组合优化,继续投资劳动力技能提升和设施升级[74] - 公司将位于中国内地珠海的研发设施迁至越南南部生产基地现有厂房并投入使用[75] - 公司在同一生生产基地建立外底作业以优化供应链[75] - 公司注重与鞋类品牌合作,提供量身定制生产解决方案,支持客户市场开发计划[101] - 公司在越南南部和柬埔寨设跨地平台,调节两地制造活动,支持品牌客户采购计划[103] - 公司持续升级制造执行系统,加强对生产生命周期的实时追踪监控[104] - 公司采用精益制造系统,适度缩减劳动力规模,减少非熟练劳工,培训熟练工人[105] - 过去两年公司延後资本开支,审慎管理现金流,储备实力寻找新商机[107] - 本年度新增两个时尚及运动品牌,对其增长潜力乐观[121] - 公司将对投资物业组合及工业用地全面检讨,考虑出售部分物业[110] - 公司对2025财年下半年前景较正面,将继续投资生产实力和基础设施[111] - 公司坚守以价值为基础的成长策略,暂无扩产和建立新生产地点计划[130] - 合并生产规模21条生产线,年产能约700万双鞋履,使用率57.5%[145] - 豪迈型鞋类贡献总收入78.6%,婴幼儿鞋履占比降至6.2%[147] - 越南南部生产中心对总产量贡献47.3%,柬埔寨提升至52.7%[149][150] - 投资物业总租金收入约2780万港元[156] - 珠海研发中心迁至越南南部生产中心[182] - 2024年3月31日,集团聘用约6300名员工[195] 财务准则与审核 - 公司本年度财务报表首次采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43] - 审核委员会认为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业绩编制符合会计准则及规定,且披露充分[200] 税率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拨备,其他地区按当地税率计算[34] - 适用税率方面,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越南企业税税率为15%至20%,柬埔寨企业税税率为20%,台湾企业税税率为20%,中国内地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86] 股份购回与期权 - 公司于2024财政年度以每股0.79 - 0.80港元的价格购回194000股普通股并注销[67] - 本年度公司购回19.4万股每股面值0.10港元普通股,总代价约15.3万港元,购回股份溢价约13.4万港元自股份溢价账扣除[193][194] - 本年度公司根据购股计划向董事及雇员授出280万份购股期权[196] 董事会相关 - 董事会建议委任一名新独董,须经股东批准后于股东周年大会结束后生效[131] 其他财务项目 - 2024年重估土地及樓宇之收益为983千港元[5] - 换算海外經營業務之匯兌差額2024年为 - 24,259千港元,2023年为 - 33,106千港元[14] 未来展望 - 2025财年上半年零售疲软趋势持续,预计下半年客户采购可逐漸回升,公司将通过研发和设施升级为业务复苏做准备[100]
信星集团(0117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15 16:37
公司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383,032千港元,同比下降40.1%[4] - 毛利为21,819千港元,同比下降61.9%,毛利率为5.7%[4]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期內溢利为21,909千港元,同比下降23.9%[4] - 每股基本盈利为3.24港仙,建议派发中期及特别中期股息,中期股息为1.5港仙,特别中期股息为0.5港仙,总股息为2.0港仙[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净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430,000,000港元[4] - 未经审计的简明綜合中期業績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取得了26,665千港元的除税前溢利[7] - 期內溢利为22,062千港元,其中本公司權益持有人应佔21,909千港元,非控股權益应佔153千港元[8] - 每股基本盈利为3.24港仙,每股稀释盈利为3.23港仙[8]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溢利为22,06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4.1%[10]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全面开支为31,458千港元,主要来自海外经营业务的汇兑差额[10] 资产负债表 - 2023年截至9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803,414千港元,其中包括物业、设备、投资物业和联营公司投资[11] - 2023年截至9月30日的流动资产总额为728,929千港元,主要包括存货、应收账款、预付款项、现金及等价物等[11] - 2023年截至9月30日的流动负债总额为233,020千港元,主要包括应付账款、应计负债、租赁负债和应付税款等[11] - 2023年截至9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05,470千港元,主要包括租赁负债、已收按金和递延税项负债等[12] - 2023年截至9月30日的净资产为1,193,853千港元,其中包括已发行股本和各项储备[12] 经营活动及现金流量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57,914千港元[1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的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结余为35,398千港元[17] 股东权益及股票情况 - 公司的已发行股本为68,093千港元,储备总额为1,112,552千港元,总权益为1,193,853千港元[13] - 公司股东权益于2023年9月30日降至约11.81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2.05亿港元略有下降[136] - 公司董事在公司股本和相关股份中持有的股份数量和比例[138] - 主要股东King Strike Limited实益擁有263,960,041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38.76%[176] - 主要股东Fat Tat Assets Limited实益擁有34,507,5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07%[176] - 主要股东Mr. David Michael Webb实益擁有47,986,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7.05%[176] - 主要股东Mr. Lee Chi Keung实益擁有35,198,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17%[176] - 主要股东Dr. Jens Alfred Karl Ehrhardt透過受控法團擁有44,907,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6.59%[176] - 主要股东DJE Investment S.A.实益擁有44,907,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6.59%[176] - 主要股东DJE Kapital AG透過受控法團擁有44,907,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6.59%[176]
信星集团(0117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30 19:16
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8303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39175亿港元下降40.1%[1] - 同期,公司毛利为2181.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728.5万港元下降61.9%;毛利率为5.7%,较2022年同期的9.0%下降3.3个百分点[1]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2190.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880.4万港元下降23.9%;每股基本盈利为3.24港仙,2022年同期为4.28港仙[1]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 - 460.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47.2万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为2206.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907.9万港元,税率均为16.5%[13][15]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324港元,基于盈利2190.9万港元和6.75662亿股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428港元,基于盈利2880.4万港元和6.73237亿股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6] - 2023年前六个月公司营业额约3.83亿港元,按年下跌40.1%,主要因业务量下降41.9%,平均售价上升4.1%抵销部分跌幅[24] - 2023年前六个月公司毛利约2180万港元,下跌61.9%,毛利率为5.7%(2022年:9.0%),主要因出货量和产能使用率下跌,成本缓减措施使跌幅收窄[25] - 2023年前六个月公司纯利约2190万港元,按年下跌23.9%,已计入联营公司溢利、利息收入增加和投资物业公平值净收益[26]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5.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6万港元[14] 股息分配 - 拟派每股中期股息1.5港仙(2022年同期为1.8港仙),每股特别中期股息0.5港仙(与2022年同期持平),期内每股股息合计2.0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2.3港仙下降13.0%[1] - 2023年就截至3月31日止财政年度已派付特别末期股息每股0.2港仙,末期股息每股2港仙;拟派中期股息每股1.5港仙,特别中期股息每股0.5港仙[17] - 2022年就截至3月31日止财政年度已派付特别末期股息每股2港仙;拟派中期股息每股1.8港仙,特别中期股息每股0.5港仙[17] - 董事会决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5港仙,特别中期股息0.5港仙[28] - 2023年11月30日,董事会决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5港仙及特别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5港仙,需提拨约1360万港元[66] 资产负债情况 - 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净额约4.3亿港元[1]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8.03414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8.17226亿港元有所下降[6]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7.28929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7.70733亿港元有所下降[6]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2.3302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71883亿港元有所下降[7] - 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11.93853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2.14656亿港元有所下降[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15.32343亿港元,负债总额为3.3849亿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资产总值为15.87959亿港元,负债总额为3.73303亿港元[1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1.24606亿港元,应付账款为9281万港元[18] - 2023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净额约4.3亿港元,3月31日约为3.93亿港元[59]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获银行信贷总额度约4000万港元,与3月31日持平,且未动用银行信贷和计息银行借贷[59]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3.1,速动比率约为2.7,3月31日分别约为2.8和2.2[59] - 2023年9月30日,股东权益减少至约11.81亿港元,3月31日约为12.05亿港元[65] 财务准则影响 - 公司已对采纳2023年4月1日生效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进行评估,认为对当前及过往会计期间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财务影响[9] 经营分部情况 - 公司有制造及销售鞋类产品和物业投资两个可报告经营分部[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制造及销售鞋类产品分部收益为3.83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39亿港元下降40.07%;物业投资分部销售予外界客户收益为1378.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417.4万港元下降2.77%[12] 业务运营情况 - 公司应收账项主要与少数知名及有信誉客户有关,付款条款主要为信贷方式,发票通常在开具后30至90日内偿付[17]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由66天降至61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增至116天,存货周转天数增至103天,2023年9月30日手头净现金约4.3亿港元[27] - 公司在越南和柬埔寨精简劳工,按订单预测调整工时,当地管理团队定期审视生产流程[30] - 2023年前六个月公司为客户组合增添两个年轻时尚品牌[31]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生产规模共24条生产线,年产能约700万双鞋履,使用率为60.1%(2022年:83.3%)[32] - 美国市场对营业额贡献为32.4%(2022年:42.2%),欧洲市场贡献占22.7%(2022年:27.6%),其他市场销售占44.9%(2022年:30.2%)[34] - 豪迈型鞋类销售占总营业额比例从2022年的72.2%升至77.0%,优质便服鞋占比相对稳定,婴幼儿鞋履占比从13.6%降至7.8%[35] - 主要客户贡献总营业额的比例从2022年的96.0%升至96.9%,期间引入两个年轻品牌[35] - 越南南部作为主要生产中心,产量占比从2022年的61.3%降至51.2%,无削减生产线计划,将扩大电脑化皮革切割工序[36] - 柬埔寨厂房总产量下降,但鞋履双数贡献占比从2022年的38.7%增至48.8%[38] - 集团计划明年将内地珠海研发中心迁至越南南部附近厂房,珠海厂房已租出产生租金收入[40][41] - 集团持有越南中部联营公司40%权益,联营公司本期营业额约4.162亿港元(2022年约5.223亿港元),贡献溢利约1360万港元(2022年约1750万港元)[42][43] - 投资物业本期总租金收入约1380万港元(2022年约1420万港元),为部分租户作出灵活租金支付安排[45] - 2023年9月30日,集团雇员总数约6200人,2022年9月30日约为8000人[69] 市场前景与策略 - 预计宏观经济环境受通胀、高息及地缘政治冲突影响,本财政年度剩余月份零售前景面临挑战,美国尤甚[50] - 集团积极调整成本结构,维持审慎理财原则,严格管理开支[51] - 集团对长远前景有信心,将凭借生产实力、客户组合及员工团队克服短期挑战[56] - 集团将继续维持保守现金流量管理,未来两至三年有在越南及柬埔寨的主要扩充计划[60] - 集团采用保守方法管理外汇风险,通过自然对冲、远期合约及期权等方式应对外汇风险[61][64] 股份过户与审核 - 公司将在2024年1月15 - 1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股份过户表格及股票需在1月12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地点[67]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编制符合准则及规定且披露充分[72]
信星集团(0117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18 16:35
公司业绩 - 公司2023年收入达到1061.97亿港元,较2022年增长26.0%[4] - 毛利润为8962.3万港元,较2022年增长255.7%[4] - 2023年公司净利润为5341万港元,较2022年亏损1803.5万港元有显著改善[4] - 每股基本盈利为7.92港仙,较2022年每股亏损2.69港仙有显著改善[4] - 公司拟派发每股4.5港仙的总股息,较去年同期增长12.5%[4] - 公司现金及等价物净额约为3.93亿港元[4] - 信星鞋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取得了正面业绩[9] 市场形势 - 全球经济开始稳定并呈现改善迹象,但回升幅度相对较弱[12] - 未来订单管道缺乏可视性,预计鞋履品牌的库存调整期将延长至下一财政年度上半年[14] 成本管理 - 成本通脹仍然是製造商面對的一大課題,公司正採取嚴格措施以緩解通脹壓力[30] - 公司適度縮減勞動力,主要減少非熟練勞工,並專注於進一步培訓熟練工人[31] 运营情况 - 集团在本年度取得了26.0%的营业额增长,达到约10.62亿港元,鞋履业务量(双数)增长了7.9%,平均售价(ASP)提高了16.0%[64] - 毛利率扩大至约8.4%,主要归因于订单增加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平均售价和付运量的增加,以及成本控制措施和稳定的制造业务运营[66] - 公司在本年度实现了净利润转亏为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的净利润约为5300万港元,主要归功于制造业务表现的改善[68]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约为7.92港仙,较上年同期的每股亏损2.69港仙有显著提升[69] - 公司在本年度保持了健康的财务比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减少至60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减少至86天,存货周转天数为109天,流动资金净现金约为3.93亿港元[70] - 公司零负债比率为0%,流动比率为2.8,速动比率为2.2,较上年有所提升[71] - 公司决定派发每股2.0港仙的末期股息和每股0.2港仙的特别末期股息,总计每股4.5港仙的股息[72] - 公司在本年度的运营回顾中指出,受到COVID-19限制放宽的影响,主要出口市场需求增长,但下半年行业供应逐步恢复,导致库存水平上升[75][76] 财务状况 - 公司通过内部现金流和银行信贷融资运营,保持流动性和财务资源[108] - 本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现金及等同现金约为393,000,000港元,银行借款总额为零[109] - 本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可用银行设施约为40,000,000港元,其中已使用的金额为零[11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本集团的流动比率约为2.8,速动比率约为2.2[111] - 本集团将继续保持保守的现金流管理,以维持强劲的现金状况[112] 风险管理 - 本集团的外汇风险管理政策采取保守方法,主要资产和负债以及收入和支出以港元、人民币、越南盾和美元计值[115] - 本集团的财务政策旨在减轻外汇汇率波动对全球业务的影响,并将金融风险降至最低[119] - 本集团主要面临的外汇风险来自中国和越南子公司的净现金流量和净营运资本的换算[121] 环境、社会和管治 - 公司发布了环境、社会和管治报告,重点关注环境和社会方面的表现,并致力于持续改善运营策略以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133] - 在准备环境、社会和管治报告的过程中,公司对现有的环境和社会政策进行了彻底审查和评估,希望未来能在环境、社会、企业管治和运营等方面取得更好的表现[135] - 环境、社会和管治报告的范围涵盖了越南和柬埔寨的制造工厂的环境和社会表现,并与前一年相比,报告范围或边界没有变化[136] - 公司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的指引编制了环境、社会和管治报告,遵守了“遵守或解释”和“强制披露”的所有规定[138] - 公司强调了稳健的环境、社会和管治(ESG)管治架构对于培育可持续业务运营的关键性,并委派ESG工作小组负责详细考虑和实施ESG策略[151] - ESG工作小组由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协助识别、审查和分析重大的ESG风险和机遇,制定ESG目标和行动计划,并监测市场趋势和发展[153] - 负责单位负责实施ESG相关的行动计划,支持持份者参与活动,协调数据收集以编制ESG报告,并监控表现进展及成就[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