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珠光控股(01176)
icon
搜索文档
朝阳合生汇背后的地产巨头正在“自救”
36氪· 2025-11-05 10:33
合并计划概述 - 合生创展已启动全面合并珠光控股集团的计划,这是继珠江投资整合后,对朱氏家族企业的更深层次整合 [1] - 此次整合若成功,“珠光系”的称呼可能被正式取代 [4] - 合并传闻早有端倪,源于去年12月珠光集团引入中信城开合作开发沥滘村项目 [5] 朱氏家族与企业背景 - 朱氏三兄弟业务各有侧重:二哥朱孟依于1992年创立合生创展集团,老大朱拉伊于1994年创办广东新南方集团,老幺朱庆伊于1996年创立珠光控股集团 [2] - 由于朱庆伊长居幕后,珠光控股集团普遍被外界纳入“合生系”范畴,但“合生系”、“珠光系”等称呼在业内均被广泛使用 [2][3] 合并动因与项目背景 - 珠光控股集团早在2010年前后已介入广州市海珠区沥滘城中村改造项目,但进展缓慢 [8] - 沥滘村改造项目是广州市重点工程,为“老四区”体量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改造范围总用地面积89.67万平方米,计容总建筑面积达436.27万平方米 [6] - 项目进展缓慢的原因包括城中村改造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珠光控股面临资金压力,其“旧项目造血”与“新项目开发”陷入资源争抢的局面 [8] - 数月前,朱庆伊曾向朱孟依寻求支援,希望后者接手沥滘村项目,这成为双方酝酿更彻底整合的契机 [8] 合并进展与资产规模 - 珠光控股集团旗下沥滘村改造项目、金融城壹号、云山壹号等项目已在移交中,由合生创展代管代建 [9] - 截至今年中期,珠光控股集团在中国内地的土地储备合共约为73.08万平方米 [9] - 珠光集团曾或正在参与的城市更新项目约20多个,总面积超2000万平方米 [11] - 若全盘接手珠光集团地产项目,合生创展的业务体量将随之增大 [10] 合生创展现状与战略 - 合生创展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4.71亿港元,同比减少53%;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7.32亿港元,同比由盈转亏 [12] - 截至期末,合生创展的现金及银行结余约84.2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3.98亿港元减少26% [12] - 公司于2023年推出新管理整合战略,包括总部南迁至大湾区,以接近未来的利润中心 [14] - 截至2023年末,合生创展地产板块土地储备约2035万平方米,商业板块土地储备约727万平方米,合计约2762万平方米,其中约53%土储集中在大湾区 [14] 代建业务与新合作模式 - 合生创展的代建业务在2024年上半年浮出水面,可能成为整合的新合作模式 [15] - 2024年前9个月,公司代建管理的非自投物业合约销售金额约44.45亿元,占总合约销售金额112.64亿元的39.46% [15] - 2024年9月单月,代建管理物业的合约销售金额约2.09亿元,当月占比为15.35% [15] - 全盘接收珠光项目可能不现实,合作模式上仍有谈论空间,此次合并对合生创展而言也是一次自救努力 [15][16]
珠光控股(01176) - 截至二零二五年十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1-03 09:55
公司名稱: 珠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1月3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176 | 說明 | 普通股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1,0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1,0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1,000,000,000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 ...
珠光控股(01176) - 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2 10:06
公司股本与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10亿港元,法定/注册股份100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1] - 截至2025年9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已发行股份总数均为88.50632753亿股,库存股份为0[2] - 2025年9月法定/注册股份、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库存股份和已发行股份总数无增减[1][2]
珠光控股(01176) - 有关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年报所载无法表示意见之最新情况
2025-09-30 22:12
财务状况 - 集团未偿还贷款逾30亿港元,获控股股东融德支持[3] - 融德自2024年12月31日起提供不少于12个月财务支持[3] - 集团正与七名贷款人商讨借款再融资及额外信贷融资[7] 项目业绩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八个月,六个城市更新项目收回逾2300万港元[7] - 同期城市更新项目新合约总值逾4800万港元[7] 人员情况 - 雇员人数由2024年12月31日的642人减至2025年8月31日的556人[7]
珠光控股(01176) - 致非登记股东之函件及申请表格 - 刊发2025中期报告之通知
2025-09-29 17:00
报告发布 - 公司于2025年9月30日通知非登记股东2025中期报告已发布[1][5] - 公司通讯中、英文版本分别上传至公司及联交所网站[1][5] 非登记股东通讯获取 - 非登记股东可填申请表索取印刷本,费用全免[2][5] - 公司通过电邮或邮寄发通讯登载通知,需中介提供地址[3][6] - 建议非登记股东向中介提供有效电邮地址[3][6] 其他信息 - 公司为珠光控股集团,股份代号1176,于百慕达注册[7] - 公司通讯含董事报告、年度账目等文件[4][7] - 公司可披露或转移个人资料用于指定用途[7]
珠光控股(01176) - 致登记股东之函件及回条 - 刊发2025中期报告之通知
2025-09-29 16:53
报告信息 - 公司2025中期报告中、英文版本分别上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1][6] 股东通讯 - 股东无法接收网站版通讯可免费索取印刷本[2][6] - 登记股东需提供有效邮箱,未提供或更新可寄回条或电邮[3][7] - 无有效邮箱股东只能收印刷本,被视为选邮寄接收网站版通知[3][7][9] 咨询方式 - 对通知有查询可工作日9:00 - 18:00致电热线[4][7] 公司信息 - 公司为珠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176,于百慕达注册[9] 资料处理 - 股东自愿提供资料处理回条指示,不足可能无法处理[9] - 公司可将资料披露或转移给附属公司等[9] - 查閱及更正资料要求须书面寄至指定处[9]
珠光控股(01176)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16:4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物业发展收入为894,96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01,036千港元增长约786%[5] - 项目管理服务收入为506,85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514,231千港元下降约1.4%[5] - 物业投资及酒店营运收入为64,60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08,399千港元下降约40.4%[5] - 集团总收入为14.6642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7.23666亿港元增长102.6%[30] - 物业发展收入为8.9496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01036亿港元增长785.7%[30] - 项目管理部门收入为5.0685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5.14231亿港元略有下降[24] - 物业投资及酒店营运部门总收入为6460.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08399亿港元下降40.4%[3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466.42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23.67百万港元增长102.6%[91][92] - 物业发展分部收入大幅增长至894.97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01.04百万港元增长785.7%[91][92] - 项目管理服务分部收入为506.85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14.23百万港元下降1.4%[91][92] - 物业投资及酒店营运分部收入为64.60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08.40百万港元下降40.4%[91][92] - 收入同比增长102.6%至1,466,423千港元(2024年同期:723,666千港元)[66] - 自关联方广东珠光集团及其附属公司获得融资部分收入为5.0685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5.14231亿港元下降1.4%[14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为181,21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19,684千港元扩大约51.4%[5] - 期间亏损为245,99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859,224千港元收窄约71.4%[5]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为213,37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833,805千港元收窄约74.4%[5] - 毛利为10.1012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5.44864亿港元增长85.4%[32]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为1.8121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19684亿港元增长51.4%[33]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大幅增至115,248,000港元,较去年同期11,166,000港元增长932%[34]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减少至3,59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4,884,000港元下降26.5%[35] - 行政及营销费用降至74,895,000港元,较去年同期133,323,000港元减少43.8%[36] - 其他开支净额大幅减少至31,298,000港元,较去年同期507,569,000港元下降93.8%[37] - 应占联营公司亏损为87,857,000港元,较去年同期90,559,000港元略有改善[38] - 融资成本净额增至583,271,000港元,较去年同期552,572,000港元上升5.6%[39] - 所得税开支总额转为185,918,000港元,去年同期为所得税抵免5,885,000港元[40] - 期间亏损收窄至245,99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859,224,000港元改善71.4%[4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分部业绩为615.44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亏损213.81百万港元显著改善[91][92] - 融资成本净额(租赁负债利息除外)为583.03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52.02百万港元增长5.6%[91][92] - 除税后亏损总额为247,377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867,805千港元减少71.5%[111]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大幅增加至115,248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1,166千港元增长932.4%[104] - 投资物业公平值调整产生亏损净额181,217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19,684千港元增长51.4%[113] - 中国土地增值税激增至156,587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741千港元增长5,612.3%[108] - 物业销售成本增至431,505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53,522千港元增长181.1%[104] - 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薪酬)降至48,252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1,185千港元下降32.2%[104] - 汇兑差异净额增至30,339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7,074千港元增长77.7%[10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4599亿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8.5922亿港元大幅收窄71.4%[71][7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亏损净额约2.46亿港元[78] - 员工总数从642名减少至599名,降幅6.7%,员工成本从71,185千港元降至48,252千港元,降幅32.2%[65] - 主要管理人员酬金总额为593.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505.7万港元[150] - 董事及高管薪金、津贴及实物福利为544.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95.8万港元增长9.8%[15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合约销售额为26,78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89.9%[7] - 已售合约建筑面积为1,613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减少约80.0%[7]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3614.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7270.6万港元下降50.3%[26][31] - 酒店营运收入为2846.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569.3万港元下降20.3%[27][31] - 投资物业经营租赁之租金收入为36.14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2.71百万港元下降50.3%[99] - 单一客户贡献收入506.85百万港元,占项目管理服务分部收入的100%[98] 各地区表现 - 广州地区被确定为2025年下半年重点销售区域,将加大推售力度[2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正与金融机构积极讨论延长借款还款日期[78]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157] - 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任职超过九年但未新增委任[178]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5,712,000港元,较期初17,003,000港元减少7.6%[45]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达14,479,412,000港元,较期初13,944,416,000港元增加3.8%[46] - 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144.794亿港元,其中98.1%需在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47]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82%,较2024年末的81%有所上升[47] - 借款中人民币计值部分为127.436亿港元,美元计值部分为17.329亿港元[47] - 优先票据及其他借款利率区间为6.52%至14.26%[47] - 银行贷款中90.51%为浮动利率,9.49%为固定利率5.95%-8.20%[47] - 有抵押银行贷款79.61亿港元,以投资物业、设备及子公司股权等作抵押[48] - 尚未偿还优先票据本金2.079亿美元(约16.32亿港元),由控股股东股份及多家子公司担保[48][49] - 有抵押其他借款47.83亿港元,由发展中物业、设备及企业担保等作抵押[50] - 2022年发行的优先票据本金2.1亿美元,年利率12%,期限36个月[51] - 控股股东融德以其持有的30亿股公司股份为2022年优先票据提供担保[52] - 2022年优先票据本金总额为2.1亿美元(约16.38亿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行使金额为2.079亿美元(约16.32亿港元)[56] - 融德需向票据持有人转让最多7.28180872亿股认购股份,每股代价0.115港元以结清未偿还利息[55] - 融德需将16.25亿股认购股份存入现金证券交易账户作为抵押[55] - 融德须实益持有至少36.7亿股股份(经股份调整后),否则构成票据违约[54] - 融德或最终股东须控制公司并实益拥有至少51%已发行总股本(全面摊薄基准)[54] - 最终股东须控制融德并合法实益拥有至少76.03%融德已发行总股本(全面摊薄基准)[54] - 2019年优先票据本金总额为4.1亿美元,已通过2022年票据发行所得款项全额偿还[56][57][59] - 2019年认股权证总额为6150万美元,行使价经调整后为1.54港元[60] - 违约事件触发后2022年优先票据将立即到期偿还[56] - 股份转让及期权契据签署日为2024年10月25日,票据到期日为2025年9月21日[55][56] - 财务担保合约金额为1,269,103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1,249,798千港元增长1.5%[61] - 资本承担中发展中物业的已签约未拨备开支为447,027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449,411千港元下降0.5%[63] - 股东权益从3,282,906千港元降至3,126,488千港元,降幅4.8%,主要因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13,377千港元[64] - 经营业务所用现金为2509.1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129.1万港元改善19.8%[7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717.1万港元减少至683.3万港元,下降4.7%[74] - 永续资本证券从12.5575亿港元增加至12.8975亿港元,增长2.7%[70][72]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63.8389亿港元增至67.0812亿港元,增长5.1%[69] - 非控股权益从-2343.6万港元进一步恶化至-5684.4万港元,下降142.6%[70][72]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约为113.63亿港元[78] - 公司未偿还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144.79亿港元[78]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仅约1600万港元[78] - 公司有142.1亿港元借款须自报告期结束起12个月内到期偿还[78]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结余为683.3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1793.4万港元下降61.9%[76] - 公司受限制现金为887.9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8117万港元下降89.1%[76] - 公司银行及现金结余中有141.16亿港元借款未按预定还款日期偿还[78] - 公司控股公司为融德投资有限公司[77]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为33,196.13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2,781.14百万港元增长1.3%[94][95]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总负债为30,126.49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9,521.67百万港元增长2.0%[94][95] - 海外业务汇兑收益为56,788千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19,388千港元)[67]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32.5947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0.6964亿港元,减少5.8%[69][70] - 流动负债总额由274.5524亿港元微增至278.6996亿港元,增长1.5%[69]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流动)从137.4585亿港元增至142.1038亿港元,增长3.3%[69]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32.8291亿港元下降至31.2649亿港元,减少4.8%[70] - 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增至8,850,633千股,相比去年同期的7,225,633千股增长22.5%[111] - 物业及设备添置支出增至748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97千港元增长671.1%[112] - 预付款项及其他资产总额从1,553.7百万港元增至1,691.2百万港元,增长8.8%[119] - 关联方其他应收款项为1,006.1百万港元,其中987.9百万港元为终止项目未偿还资金[119][120]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26.2百万港元,投资于非上市中国基金[121]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17.0百万港元降至15.7百万港元,减少7.7%[122] - 受限制现金中建筑担保存款为2.9百万港元,诉讼存款为6.0百万港元[122]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6,527.6百万港元增至6,851.9百万港元,增长5.0%[125] - 贸易应付款项中一年内到期部分为2,829.3百万港元,占比91.6%[126]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从13,944.4百万港元增至14,479.4百万港元,增长3.8%[127] - 一年内到期银行借款为7,691.9百万港元,占银行借款总额的96.6%[127] - 抵押资产总额约7,933.6百万港元,其中发展中等物业抵押价值2,645.6百万港元[128]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9,648,288,000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3.4%)[129] - 广东珠光集团提供抵押担保的借款达11,143,234,000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3.1%)[129] - 2022年优先票据未偿还余额2.079亿美元(与2024年末持平)[130] - 融德为优先票据提供资产抵押担保1,732,989,000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8.0%)[130] - 银行借款货币构成:港元2,740,000元、人民币127.4亿港元、美元17.3亿港元[130] - 永续资本证券发行总额10.5亿港元(2018年发行8亿港元、2021年发行2.5亿港元)[132] - 财务担保责任金额1,269,103,000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1.5%)[133] - 已签约未拨备发展中物业资本承诺447,027,000港元[135] - 法定股本100亿股(面值0.1港元),已发行88.5亿股[131] - 优先票据利率由12%下调至6.5%(2024年10月修订后)[130] - 应收关联方款项中与城市更新项目相关的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164.54206亿港元,较去年底156.70453亿港元增长5.0%[144] - 应收广州珠光房地产款项为88.53475亿港元,较去年底83.46719亿港元增长6.1%[144] - 应收广州珠光投资款项为35.7564亿港元,较去年底33.5987亿港元增长6.4%[144] - 应付关联方广州珠光物业管理款项为8.5346亿港元,较去年底7.7304亿港元增长10.4%[145] - 应付最终控股公司融德款项保持稳定为1.43754亿港元[147] - 永续资本证券金额为12.89753亿港元,较去年底12.55753亿港元增长2.7%[147] - 应付非控股股东款项总额为5058.7万港元,较去年底4981.8万港元增长1.5%[147] - 公司金融工具于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的账面值与公平值相若,主要因短期到期[151]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于2025年6月30日公平值为2617.5万港元,全部属于第3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153]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于2024年12月31日公平值为2577.6万港元,全部属于第3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154] - 第3级金融资产2025年上半年期初为2577.6万港元,汇兑调整增加39.9万港元,期末达2617.5万港元[155]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于2025年6月30日为8,850,632,753股[163] - 公司未在回顾期间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77] 项目交付进度 - 珠光金融城壹号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391,881平方米,累计交付面积约25,189平方米[8] - 珠光•逸景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约164,603平方米,累计交付面积约154,361平方米[9] - 新城御景项目累计交付总建筑面积约262,683平方米,占可售总面积310,716平方米的84.5%[11] - 珠
珠光控股(01176)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0:08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珠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176 | 說明 | 普通股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1,0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1,0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1,000,0 ...
珠光控股(01176.HK)中期总收入约14.66亿港元 同比增加约103%
格隆汇· 2025-08-29 22:4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期总收入约14.664亿港元 较2024年同期大幅增长103% [1] - 公司2025年中期亏损约2.46亿港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8.592亿港元显著收窄 [1]
珠光控股(01176)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2.13亿港元 同比收窄74.41%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22:05
业绩表现 - 收入14.66亿港元 同比大幅增长102.64% [1] - 股东应占亏损2.13亿港元 同比显著收窄74.41% [1] - 每股基本亏损2.8港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