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光控股(01176)

搜索文档
珠光控股(01176) - 致非登记股东之函件及申请表格 - 刊发二零二四年年报及二零二四年环境、社...
2025-04-30 17:15
报告发布 - 公司于2025年4月30日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 通讯获取 - 公司通讯中、英文版本分别上传至公司和联交所网站[1][4] - 可申请免费印刷本,非登记股东需中介提供地址获通知[2][3][5] 咨询方式 - 有查询可工作日9:00 - 18:00致电热线(852) 2980 1333[4][6]
珠光控股(01176) - 致登记股东之函件及回条 - 刊发二零二四年年报及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
2025-04-30 17:11
报告发布 - 公司2024年年报及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中、英文版本已分别上载于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1][8] 接收方式 - 难接收邮件或访问网站可索取印刷本,费用全免[2][8] - 无有效邮箱只能接收印刷本[3][9] 股东登记 - 登记股东有责任提供有效电子邮箱地址[3][9] 咨询方式 - 对通知有查询可工作日9:00 - 18:00致电热线(852) 2980 1333[4][9] 公司信息 - 公司为珠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176,于百慕达注册成立[11] 回条规则 - 回条甲部指示适用于所有公司通讯,有效期有规定[11] - 公司不受理回条上的额外手写指示[11] 资料处理 - 股东自愿提供资料,不足可能无法处理[11] - 公司可将资料披露或转移给相关方[11] - 查閱及更正资料要求须书面寄至指定主任[11]
珠光控股(01176) - 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5-04-30 16:57
业绩总结 - 2024财年公司排放3.67千克SOX、193.54千克NOX及45.03千克PM,较上年下降30% - 39%[62] - 2024财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5,089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财年下降约29%[63] - 2024财年公司总温室气体强度较上年减少0.30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港元[63] - 2024财年公司废水量较上年大幅下降约27%[67] - 2024财年公司电力总用量7025千个千瓦 时,较2023财年下跌约28%[96][97] - 2024财年公司汽油总用量9962升,较2023财年大幅减少[96] - 2024财年公司天然气总用量366838立方米,较2023财年有所下降[96] - 2024财年公司总能源消耗11097千个千瓦 时,较2023财年降低[96] - 2024财年公司用水总量504380立方米,较2023财年减少[96] - 2024财年公司纸张使用量1613千克,较2023财年下降[96] 用户数据 - 截至2024财年末公司员工总数为642人[153] - 2024财年男性员工286人,女性员工356人[154] - 2024财年员工流失总数为259人,流失率为40%[159] - 2024财年中国内地员工流失数为258人,流失率为41%[159] - 2024财年因工亡故人數为0,受工傷人數为3人,因工傷損失工作總日數为466天[184] - 2024财年453名员工接受5719小时培训[186] - 2024财年受训员工百分比71%[189] 未来展望 - 公司以2024财年为基准年,目标2025财年相同范围内的废气、温室气体及废水排放强度维持在同一水平[71][74] - 公司以2024财年为基准年,目标2025财年相同范围内固废弃置强度维持同一水平[80] - 公司以2024财年为基准年,目标2025财年相同范围内用电强度维持同一水平[97] - 公司以2024财年为基准年,目标2025财年相同范围能源消耗强度维持同一水平[101] - 公司以2024财年为基准年,目标2025财年相同范围用水强度维持同一水平[106] - 公司以2024财年为基准年,目标2025财年相同范围用纸张强度维持同一水平[112] - 集团目标到2030年将碳强度从2005年水平降低65%至70%[11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推广并采用“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提高能源效率、减少资源使用和排放[144] 市场扩张和并购 无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将ESG管理方针融入业务策略,支持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8] - 公司将ESG因素纳入决策流程,建立全面企业管治框架[25] - 公司采取全方位持份者参与策略,考量业务对各持份者群体的广泛影响[43] - 公司制定和完善内部政策,标准化燃料管理实践[103] - 公司对驾驶员和锅炉操作员进行培训,减少燃料消耗[103] - 公司安装流量控制器等节水设施,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回收废水[107] - 公司将网络打印机默认模式设为双面打印,推广办公自动化传递文件[112] - 公司实施“关于加强办公室节能降耗工作的通知”等内部政策规范日常工作以节能[143] - 公司坚持控制汽油及天然气使用并寻求环保替代方案[146] - 公司制定严格的纸巾及纸张使用管理指引培养员工节约文化[146] - 公司在物业开发业务中按避免、减少、回收、处理和弃置的顺序管理废弃物并制定计划[147] - 公司在办公室运营推广“3R原则-减少、再利用及回收”响应全国固体废弃物分类政策[147] - 公司实施“合作商管理实施细则”规范供应商聘用程序[197] - 公司每种原材料至少与两家合格供应商保持合作[198] - 公司要求合作供应商提供ISO 14001或ISO 45001等国际认证[199]
珠光控股(0117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政年度公司综合收入约为15.86亿港元,较2023财政年度减少约31.16%[11] - 2024财政年度公司综合毛利约为12.09亿港元,较2023财政年度减少约20.87%[11] - 2024财政年度公司综合亏损约为34.67亿港元,较2023财政年度增加约293.95%[11] - 2024财政年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亏损约为34.12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46.27港仙,高于2023财政年度[11] - 2024财年公司总收入约为15.86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23.04亿港元减少约31.2%[48] - 2024财年物业发展收入约为2.43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8.01亿港元减少,主要因物业交付数目减少[48] - 2024财年项目管理服务分部收入约为11.45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12.80亿港元减少,因项目管理服务协议数量减少[48] - 2024财年物业投资及酒店运营收入总额约为1.98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2.23亿港元减少,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减少至1.31亿港元[50] - 2024财年公司毛利约为12.09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15.27亿港元减少,因收入减少[51] - 2024财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约为4.64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2.46亿港元增加[52] - 2024财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增加至约4.18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1.50亿港元增加,因银行及其他借款合约修改收益[53] - 2024财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大幅增加至约22.48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2.50亿港元增加[55] - 2024财年公司融资成本约为10.58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11.24亿港元减少,因利息资本化率增加[58] - 2024财年公司所得税抵免总额约为1.38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所得税开支0.89亿港元减少,因递延税项抵免增加[59] - 2024财年公司亏损约34.67亿港元,2023财年亏损约8.8亿港元[61] - 2024财年,集团亏损净额约34.67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约108.12亿港元[6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亏损净额约34.67亿港元[164][16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108.12亿港元[164][16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报告期结束后12个月内到期偿还的未偿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137.46亿港元,其中未按预定还款日期偿还的借款约137.28亿港元[164][16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于联营公司投资账面价值约为4.88亿港元,2024财年集团应占联营公司亏损约为2.23亿港元,应占联营公司其他全面亏损约为1200万港元[17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财年集团合约销售额约3.83亿港元,已售合约建筑面积约1.19万平方米,较2023财年分别减少约90.05%及约87.22%[25] - 2024财年珠光金融城壹號合约销售额约2.06亿港元,已售建筑面积约4379平方米[25]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珠光金融城壹號可供销售建筑面积约23.63万平方米[26] - 2024年12月31日,珠光金融城壹號总占地面积约6.36万平方米,总可售建筑面积约39.10万平方米,已交付约7615平方米[27] - 2024财年花城御景花园合约销售额约1.08亿港元,已售建筑面积约1143平方米[25] - 2024年12月31日,花城御景花园可供销售总建筑面积约10.87万平方米,已交付约8.78万平方米[28] - 2024财年御景山水花园合约销售额约2047万港元,已售建筑面积约2276平方米[25] - 2024年12月31日,御景山水花园可供出售总建筑面积约75.76万平方米,已交付约71.51万平方米[29] - 2024财年珠光•云岭湖合约销售额约1756万港元,已售建筑面积约1209平方米[25] - 2024年12月31日,珠光•云岭湖总可售建筑面积约11.04万平方米,已交付约4.36万平方米[30] - 2024财政年度,天湖御景建筑面积约342平方米合约销售额约278.2万港元,御景雅苑建筑面积约109平方米合约销售额约95.7万港元,珠光•逸景建筑面积约632平方米合约销售额约32.1万港元[33][34][35] - 2024年12月31日,天湖御景已交付总建筑面积约140,050平方米,御景雅苑已交付总建筑面积约35,927平方米,珠光•逸景已交付可供出售总建筑面积约154,361平方米,天鹰项目已交付总建筑面积约52,843平方米,珠控国际中心已售出写字楼及停车场总建筑面积约45,588平方米[33][34][35][36][38] - 梅州潮塘项目第一期指定建筑面积约7,389平方米酒店为长期投资持有投资物业,珠控国际中心指定约60,89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长期投资持有投资物业[37][38] - 2024财政年度,集团项目管理服务分部收入约11.44676亿港元,2023财政年度约12.79681亿港元,收入减少因项目管理协议数目减少[43] - 天湖御景占地面积约55,031平方米,可供出售总建筑面积约186,894平方米,分两期开发[33] - 御景雅苑占地面积约15,745平方米,可供开发总建筑面积约38,005平方米[34] - 珠光•逸景占地面积约45,310平方米,可供出售总建筑面积约164,603平方米,分两期开发[35] - 天鹰项目占地面积约22,742平方米,可供出售总建筑面积约59,679平方米[36] - 梅州潮塘项目第一期占地面积约46,793平方米,可供出售建筑面积约34,202平方米[37]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公司待售货量收益仍将集中在广州地区准现房项目,广州是重点销售区域[1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土地储备合共约为747,346平方米[3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认为集团制定的计划及措施可缓解流动性压力,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2024年账目恰当[167][169] - 审核委员会同意集团管理层及董事按持续经营基础编制2024年账目的立场[170] - 2025年集团将落实计划及措施,缓解流动性压力,改善现金流[171] - 集团将采取措施收回未偿还销售所得款及其他应收款,控制行政成本和管理资本支出[172] - 融德同意不要求偿还应付其款项,直至集团能在不损害财务状况下偿债[172] - 公司要求联营公司尽快解决2024财年综合财务报表审核问题,并保持密切沟通[18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数目合共为88.51亿股,股东应占权益约为20.27亿港元,每股综合资产净值约为0.23港元[1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81%(2023年12月31日:68%)[1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70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3.01亿港元)[1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计息债务结余约为139.4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138.49亿港元)[16] - 2024财政年度公司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为6.44%(2023财政年度:6.29%)[1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700.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3.01亿港元[6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约139.4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138.49亿港元[6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借款中约98.5%须于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2023年12月31日该比例为61.5%[6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借款中约0.2%须于第二年偿还,2023年12月31日该比例为8.8%[6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借款中约0.6%须于第三年至第五年偿还,2023年12月31日该比例为17.9%[6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借款中约0.7%须超过五年偿还,2023年12月31日该比例为11.8%[6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1%,2023年12月31日为68%[6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尚未偿还抵押银行贷款约77.59亿港元[6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尚未偿还优先票据本金总额为2.079亿美元(约16.04亿港元)[6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尚未偿还的有抵押其他借款约45.75亿港元[69] - 2024年6月17日,公司与融德订立认购协议,融德以每股0.20港元认购16.25亿股新普通股,认购价较多个参考价有不同程度溢价[70] - 融德应付认购股份总认购价3.25亿港元,以抵销公司结欠融德的等额贷款结清,认购事项于2024年10月31日完成[70] - 2021年10月28日,融德向公司提供3.25亿港元贷款,年利率12%,2024年10月27日到期,认购协议日期时未偿还本金及利息共4.28003亿港元[72] - 公司向三家金融机构寻求新贷款融资,年利率6.8% - 9.0%,高于2023财年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年利率6.29%[73] - 202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分别约为65%、66%及68%[73] - 预计资本化完成后,集团资产负债率将由2023年12月31日约68%改善至约67%[74] - 认购协议日期,融德实益拥有39.60649289亿股股份,占公司当时已发行股本约54.81%[7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就授予物业买方之按揭融资额度向银行提供担保为124979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77249千港元[7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雇用642名员工,2023年12月31日为793名[80] - 2024财年集团整体员工成本约为134100000港元,2023财年为189600000港元[8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就发展中物业已订约但尚未拨备的资本开支约为449411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71439000港元[81]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6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3] - 朱庆凇先生拥有融德34.06%权益[84] - 廖腾佳先生拥有融德36.00%权益[85] - 朱沐之先生拥有融德29.94%权益[88] - 2024财年集团未采纳金融工具作对冲用途,但会评估外汇风险以决定对冲政策[79] - 2024财年集团为合资格雇员提供内部培训,未遇与雇员有关重大问题,与雇员维持良好关系[80] - 梁和平81岁,自2009年10月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35年税务策划经验[89] - 黄之强70岁,自2012年6月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44年财务等经验[90][92] - 冯科53岁,于2015年6月1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6] - 梁和平曾担任恒芯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09年8月 - 2016年6月)[89] - 黄之强曾为汉华资本有限公司负责人员(2010年3月23日 - 2016年4月16日)[92] - 黄之强曾担任越秀投资有限公司董事等超10年[92] - 黄之强曾担任福记食品服务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04年11月22日 - 2011年6月24日)[93] - 黄之强曾担任第一天然食品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07年11月26日 - 2013年11月20日)[93] - 黄之强现担任滙汉控股等多家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94] - 冯科1993年7月毕业于广东金融学院,1999年7月获广东省社科院经济学硕士学位,2002年7月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96] - 公司于2024财政年度采纳企业管治守则并遵守适用守则条文[100] - 公司于2024财政年度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遵守规定准则[101] - 公司已通知管理層及僱員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02] - 财务总监负责编制公司综合财务报表,向审核委员会主席负责并与外聘核数师联络[103] - 公司秘书向主席报告,负责确保董事会程序合规及统管投资者关系事务[104] - 董事会负责集团
珠光控股(0117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4-10 06:0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412,327千港元,2023财年为815,010千港元[3] - 2024年末资产总值32,781,140千港元,2023年末为35,708,100千港元[3] - 2024年末负债总值29,521,670千港元,2023年末为29,343,689千港元[3] - 2024年末权益总值3,259,470千港元,2023年末为6,364,411千港元[3] - 2024财年合约销售额约383,187,000港元,较2023财年减少约90.05%[8] - 2024财年已售合约建筑面积约11,872平方米,较2023财年减少约87.22%[8] - 2024财政年度集团总收入约为15.86亿港元,较2023财政年度的23.04亿港元减少约31.2%[33] - 集团毛利由2023财政年度约15.27亿港元减少至2024财政年度约12.09亿港元[35] - 2024财政年度集团录得投资物业之公平值亏损净额约为4.64亿港元,2023财政年度则约为2.46亿港元[36] - 集团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于2024财政年度增加至约4.18亿港元,2023财政年度为1.50亿港元[37] - 集团行政开支及销售及营销开支由2023财政年度约4.14亿港元减少至2024财政年度约2.66亿港元[38] - 集团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由2023财政年度约2.50亿港元大幅增加至2024财政年度约22.48亿港元[39] - 2024财政年度应占公司一间联营公司亏损约为2.23亿港元,2023财政年度为2.79亿港元,集团持有该联营公司已发行股本中约29.50%的权益[41] - 2024财政年度集团融资成本约为10.58亿港元,2023财政年度为11.24亿港元,融资成本减少因利息资本化率增加[42] - 2024财政年度企业所得税约1.1亿港元、土地增值税约2740.1万港元、递延税项抵免约2.75亿港元,构成所得税抵免总额约1.38亿港元;2023财政年度所得税开支8885.5万港元,开支减少因递延税项抵免增加[43] - 2024财政年度集团亏损约为34.67亿港元,2023财政年度为8.8亿港元,亏损增加因金融资产减值净额、其他开支净额、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增加及物业发展收益减少[44] - 2024财政年度金融资产减值净额约22.48亿港元,2023财政年度约2.5亿港元[44] - 2024财政年度其他开支净额约9.73亿港元,2023财政年度约1.55亿港元[44] - 2024财政年度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约4.64亿港元,2023财政年度约2.46亿港元[44] - 2024财政年度物业发展收益约2.43亿港元,2023财政年度约8.01亿港元[4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700.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1亿港元[47]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有抵押为77.5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9.39亿港元[4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总额为139.4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8.49亿港元[4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139.4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8.49亿港元[49] - 2024年12月31日,借款中约98.5%、0.2%、0.6%及0.7%分别须于一年内或按要求、第二年、第三年至第五年及超过五年偿还;2023年12月31日对应比例为61.5%、8.8%、17.9%及11.8%[49] - 2024年12月31日,借款中约587.5万港元、123.35亿港元及16.04亿港元分别以港元、人民币及美元计值;2023年12月31日对应金额为8044.1万港元、120.43亿港元及17.26亿港元[49] - 优先票据及其他借款按年利率6.52%至14.26%计息,2023年12月31日为年利率7.00%至13.00%[49] - 约9.59%的银行贷款按年利率5.95%至8.85%计息,2023年12月31日为年利率4.85%至9.00%;余下约90.41%按浮动利率计息,2023年12月31日为87.64%[4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81%,2023年12月31日为68%[4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为物业买方按揭融资额度向银行提供担保12.49798亿港元,2023年为18.77249亿港元[5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642名,2023年为793名;2024财政年度整体员工成本约1.341亿港元,2023年为1.896亿港元[56] - 2024年公司收入15.85711亿港元,2023年为23.03576亿港元[58] - 2024年公司毛利12.08718亿港元,2023年为15.27422亿港元[58]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36.05386亿港元,2023年为7.91315亿港元[58] - 2024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46.27港仙,2023年为12.22港仙[58] - 2024年公司亏损净额约34.67亿港元,2023年亏损8.8017亿港元[59][63] - 2024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35.43663亿港元,2023年为9.87107亿港元[59]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161.3773亿港元,2023年为197.5892亿港元[60] - 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166.4341亿港元,2023年为159.4918亿港元[60]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274.55239亿港元,2023年为213.65565亿港元[60] - 2024年流动负债净值为108.11829亿港元,2023年为54.16385亿港元[60]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20.66431亿港元,2023年为79.78124亿港元[61] - 2024年资产净值32.5947亿港元,2023年为63.64411亿港元[61] - 2024年权益总额32.5947亿港元,2023年为63.64411亿港元[61] - 2024年末12个月内到期未偿还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137.46亿港元[63] - 2024年总收入为1585711千港元,2023年为2303576千港元,同比下降31.16%[84] - 2024年融资成本为1058043千港元,2023年为1123925千港元,同比下降5.86%[85] - 2024年除税前亏损相关成本中,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2248461千港元,2023年为250423千港元,同比增长797.87%[86] - 2024年来自一名单一客户收入约1030316000港元,2023年为1279681000港元,同比下降19.48%[83] - 2024年物业销售为242866千港元,2023年为801083千港元,同比下降69.68%[84] - 2024年酒店营运收入为67194千港元,2023年为76848千港元,同比下降12.56%[84] - 2024年城市更新项目之融资部分收入为1144676千港元,2023年为1279681千港元,同比下降10.55%[84] - 2024年投资物业经营租赁之固定租赁款项租金收入为130975千港元,2023年为145964千港元,同比下降10.27%[84] - 2024年所得税开支(抵免)总额为 - 137951千港元,2023年为88855千港元,同比下降255.25%[88] - 2024年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3412327千港元,2023年为815010千港元[90]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所用的亏损为3480327千港元,2023年为883010千港元[90] - 2024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7521456千股,2023年为7225633千股[90]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总计13733117千港元,2023年为15267737千港元[92]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6527645千港元,2023年为6603521千港元[93] - 2023年收入经重列后从2050576千港元增至2303576千港元,增加253000千港元[94] - 2023年销售成本经重列后从602154千港元增至776154千港元,增加174000千港元[94] - 2023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经重列后从871010千港元减至815010千港元,减少56000千港元[94] - 2023年完成待售物业经重列后从4385638千港元减至4211638千港元,减少174000千港元[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录得亏损净额约34.67亿港元[9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的流动负债净额约为108.12亿港元[9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12个月内到期偿还的未偿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137.46亿港元,其中未按预定还款日期偿还的借款约137.28亿港元[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应占一间联营公司亏损约为2.23亿港元[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应占一间联营公司其他全面亏损约为1200万港元[9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物业发展收入242,866千港元,2023财年为801,083千港元[3] - 2024财年项目管理服务收入1,144,676千港元,2023财年为1,279,681千港元[3] - 2024财年物业投资及酒店运营收入198,169千港元,2023财年为222,812千港元[3] - 2024财年项目管理服务分部收入约11.45亿港元,2023财年约12.80亿港元,收入减少因项目管理协议数目减少[26] - 2024财年,地中海酒店等物业租金收入总额约1.31亿港元,较2023财年约1.46亿港元减少约10.3%[28] - 2024财年,集团运营广州云岭湖酒店和鹿湖酒店收入总额约6719.4万港元,2023财年约7684.8万港元[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物业发展分部销售予外部客户收入为242,866千港元[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项目管理服务分部销售予外部客户收入为1,144,676千港元[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物业投资及酒店营运分部销售予外部客户收入为198,169千港元[78] 公司业务布局与项目情况 - 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物业发展、项目管理、物业投资及酒店运营[4]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珠光金融城壹號等多个项目可供销售、预售或出租,其中珠光金融城壹號可供销售建筑面积为236,281平方米[9] - 2024年12月31日,珠光金融城壹號总占地面积约63,637平方米,总可售建筑面积约391,021平方米,已交付约7,615平方米,2024财年建筑面积约4,379平方米的合约销售额约2.05646亿港元[11] - 2024年12月31日,花城御景花园占地面积约60,237平方米,可供销售总建筑面积约108,675平方米,已交付约87,849平方米,2024财年建筑面积约1,143平方米的合约销售额约1.07741亿港元[12] - 2024年12月31日,御景山水花园占地面积约294,684平方米,可供出售总建筑面积约757,633平方米,已交付约715,063平方米,2024财年建筑面积约2,276平方米的合约销售额约2047万港元[13] - 2024年12月31日,珠光•云岭湖占地面积约200,083平方米,
珠光控股(01176) - 自愿公告有关建议交易之补充谅解备忘录
2025-04-09 18:3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2025年4月9日与卖方及目标公司订立补充谅解备忘录,意向2025年12月31日前订最终买卖协议[4] - 补充谅解备忘录无法律约束力,交易可能不进行[5] 其他 - 2025年4月1日上午9时起公司股份暂停买卖,待发2024财年全年业绩公告[6]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6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
珠光控股(01176) - 盈利警告
2025-04-03 21:34
业绩总结 - 2024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不少于约30亿港元,2023财年约8.7101亿港元[4] - 2024财年金融资产减值、其他开支净额、投资物业净额公平值亏损大幅增加[4] - 2024财年项目管理服务收益较2023财年约12.79681亿港元有所减少[6] 未来展望 - 2024财年初步业绩预期2025年4月9日公布[6] - 2025年4月1日上午9时起股份暂停买卖,待发全年业绩公告[7]
珠光控股(01176) - 暂停买卖
2025-04-01 07:57
业绩相关 - 公司延迟刊发2024年度全年业绩[3] 交易状态 - 公司股份于2025年4月1日起暂停买卖,待发2024年全年业绩[3]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6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
珠光控股(01176) - (1)预计延迟刊发二零二四年全年业绩;(2)董事会会议延期;及 (3)可...
2025-03-28 22:17
业绩公布 - 公司预计延迟至2025年4月9日刊发2024年全年业绩[3][4] 会议安排 - 董事会会议延迟至2025年4月9日举行[6] 股份交易 - 公司股份预计自2025年4月1日上午9时起暂停买卖,至业绩刊发为止[7]
珠光控股(01176)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3-19 18:11
会议安排 - 珠光控股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3月31日举行[3] - 会议将批准2024年度业绩及公告[3] - 会议将考虑建议派发末期股息(如有)[3]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6名执行董事[4]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