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珠光控股(01176)
icon
搜索文档
珠光控股(01176) - 更改百慕达股份过户登记总处
2024-12-13 16:30
珠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以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 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 對 因 本 公 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 責 任。 ZHUGUANG HOLDINGS GROUP COMPANY LIMITED 香 港,二 零 二 四 年 十 二 月 十 三 日 於 本 公 告 日 期,董 事 會 包 括(i)六 名 執 行 董 事,即 朱 慶 凇 先 生(又 名 朱 慶 伊 先 生) (主 席)、劉 捷 先 生(行 政 總 裁)、廖 騰 佳 先 生(副 主 席)、黃 佳 爵 先 生(副 主 席)、朱 沐 之 先 生(又 名 朱 拉 伊 先 生)及 葉 麗 霞 女 士;及(ii)三 名 獨 立 非 執 行 董 事,即 梁 和 平 先 生 太 平 紳 士、黃 之 強 先 生 及 馮 科 博 士。 * 僅供識別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176) 更改百慕達股份過戶登記總處 珠 光 控 股 集 團 有 限 公 司(「本公司」)董 事( ...
珠光控股(01176) - 更改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
2024-11-29 17:47
ZHUGUANG HOLDINGS GROUP COMPANY LIMITED 珠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佈的內容概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 概 不 就 因 本 公 佈 全 部 或 任 何 部 分 內 容 而 產 生 或 因 倚 賴 該 等 內 容 而 引 致 的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176) 更改香港股份過戶登記分處 珠 光 控 股 集 團 有 限 公 司(「本公司」)董 事(「董 事」,各 為「董 事」)會(「董事會」)宣 佈 自 二 零 二 五 年 一 月 一 日 起,本 公 司 之 香 港 股 份 過 戶 登 記 分 處 將 更 改 為: 卓佳證券登記有限公司 香港夏慤道16號 遠東金融中心17樓 電 話:(852) 2980 1333 傳 真:(852) 2810 8185 由 二 零 二 五 年 一 月 一 日 起,有 關 本 公 司 之 股 份 過 戶 及 登 記 手 續 將 由 卓 佳 證 券 登 記 ...
珠光控股(01176) - 有关优先票据之公告
2024-11-12 17:46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 對 因 本 公 告 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 任。 ZHUGUANG HOLDINGS GROUP COMPANY LIMITED 珠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176) 有關優先票據之公告 茲提述(i)珠 光 控 股 集 團 有 限 公 司(「本公司」)日 期 為 二 零 二 二 年 九 月 二 十 二 日 之 公 告,內 容 有 關 本 公 司 發 行 本 金 總 額210,000,000美元之36個月優先抵押及擔 保 票 據(「優先票據」)(「二零二二年公告」);及(ii)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二四年十月 二十五日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3.17及13.18條之公告 (「二零二四年公告」,連 同 二 零 二 二 年 公 告 統 稱「該等公告」)。除 本 公 告 另 有 界 定 者 外,本 公 告 所 用 詞 彙 與 該 等 公 告 所 界 定 ...
珠光控股(01176) - 翌日披露报表
2024-10-31 17:26
FF305 翌日披露報表 (股份發行人 ──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股份購回及/或在場内出售庫存股份) 表格類別: 股票 狀態: 新提交 公司名稱: 珠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4年10月31日 如上市發行人的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出現變動而須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主板上市規則》」)第13.25A條 /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證券 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第17.27A條作出披露,必須填妥第一章節 。 | 第一章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股份分類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 是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01176 | 說明 普通股 | | | | | | | A.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變動 | | 庫存股份變動 | | | | | 事件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 目 | 佔有關事件前的現有已發 行股份(不包 ...
珠光控股(01176) - 根据上市规则第13.17及13.18条之公告
2024-10-25 19:37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 對 因 本 公 告 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 任。 (股份代號:1176) 根據上市規則第13.17及13.18條之公告 ZHUGUANG HOLDINGS GROUP COMPANY LIMITED 珠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代表董事會 珠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主 席 朱慶凇 香 港,二 零 二 四 年 十 月 二 十 五 日 於 本 公 告 日 期,董 事 會 包 括(i)六 名 執 行 董 事,即 朱 慶 凇 先 生(又 名 朱 慶 伊 先 生) (主 席)、劉 捷 先 生(行 政 總 裁)、廖 騰 佳 先 生(副 主 席)、黃 佳 爵 先 生(副 主 席)、朱 沐 之 先 生(又 名 朱 拉 伊 先 生)及 葉 麗 霞 女 士;及(ii)三 名 獨 立 非 執 行 董 事,即 梁 和 平 先 生 太 平 紳 士、黃 之 強 先 生 及 馮 科 博 士。 – 2 – ...
珠光控股(0117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6:4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发展收入10.103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9.454亿港元;项目管理服务收入51.4231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65.6673亿港元;物业投资及酒店营运收入10.8399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1.5934亿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11.968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9289亿港元;本期亏损85.922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9.1704亿港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亏损83.3805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6.6923亿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359.7404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8.821亿港元;负债总值305.5023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5.73689亿港元;权益总值54.238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3.08411亿港元[3] - 回顾期公司总收入约7.23666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67147亿港元减少约25.2%[28] - 回顾期物业发展收入约1.0103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9454亿港元;项目管理服务收入约5.14231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6.56673亿港元[29] - 回顾期物业投资及酒店营运收入总额约1.08399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15934亿港元;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由约6869.8万港元增至约7270.6万港元[30] - 公司毛利由2023年同期约7.44974亿港元减至回顾期约5.44864亿港元[31] - 回顾期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约1.19684亿港元,2023年同期约4928.9万港元[32]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于回顾期减至约488.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7411.7万港元[33] - 公司行政及销售营销费用由2023年同期约1.76949亿港元减至回顾期约1.33323亿港元[35] - 公司其他开支净额由2023年同期约5625万港元大幅增至回顾期约5.07569亿港元[36] - 公司回顾期融资成本净额约5.52572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92911亿港元[39] - 回顾期内公司亏损约8.59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9170.4万港元[42] - 项目管理服务收益从2023年同期约6.57亿港元降至回顾期约5.14亿港元[42]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从2023年同期约4928.9万港元增至回顾期约1.2亿港元[42] - 其他开支净额从2023年同期约5625万港元大幅增至回顾期约5.08亿港元[4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9910.4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1亿港元[44]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款约141.0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8.49亿港元[44] - 2024年6月30日借款中74.1%须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2023年12月31日为61.5%[4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2%,2023年12月31日为68%[45] - 2024年6月30日有尚未偿还抵押银行贷款约78.65亿港元[47] - 2024年6月30日拥有尚未偿还优先票据本金总额2.079亿美元(约16.87亿港元)[4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尚未偿还的有抵押其他借款约45.12亿港元,由多种资产和权益抵押及担保[4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尚未偿还的无抵押及有担保其他借款3000万港元,由执行董事朱庆凇先生个人担保[49] - 2024年6月30日,2.079亿美元(约16.2162亿港元)的2022年优先票据尚未行使[5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就授予物业买方的按揭融资额度向银行提供担保金额为16.2549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77249亿港元[6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发展中物业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开支约为4.6317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71439亿港元[6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72.25632753亿股,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股东权益约为54.1773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2.76933亿港元[70] - 2024年回顾期内,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8.33805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约6692.3万港元[7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雇用510名员工,2023年12月31日为793名;回顾期内整体员工成本约为7118.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9357.6万港元[72]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7.2366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9.67147亿港元;本期亏损为8.5922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9170.4万港元[73]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12.01港仙,2023年同期为1.40港仙[73] - 2024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8.84601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3.76949亿港元[75]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97.4116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7.5892亿港元[7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162.3287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1.2318亿港元[76]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54.238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3.08411亿港元[77] - 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195979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089180000港元[78] - 2024年6月30日永续资本证券为1221753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87753000港元[78] - 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值为5423810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308411000港元[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865109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9457000港元[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用现金为31291000港元,2023年同期产生现金925015000港元[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2628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23674000港元[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用于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9197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013017000港元[84]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0229000港元,2023年同期减少73564000港元[84] - 2024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934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60748000港元[84] - 2024年综合储备为3473415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66616000港元[8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亏损净额约8.59亿港元[8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80.43亿港元[8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自报告期结束起计12个月内到期偿还的未偿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104.57亿港元[88] - 报告期间结束前尚未按预定还款日期偿还的借款约85.47亿港元[88] - 原到期日为报告期末后一年以上、已重新分类为流动负债的借款约16.87亿港元[8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发展、项目管理服务、物业投资及酒店营运的销售予外部客户收入分别为101,036千港元、514,231千港元、108,399千港元,总计723,666千港元[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发展、项目管理服务、物业投资及酒店营运的分部业绩分别为(756,536)千港元、503,065千港元、39,659千港元,总计(213,812)千港元[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物业发展、项目管理服务、物业投资及酒店营运的分部资产分别为15,070,820千港元、16,576,060千港元、3,553,605千港元,总计35,200,485千港元[10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物业发展、项目管理服务、物业投资及酒店营运的分部负债分别为10,248,458千港元、8,851千港元、16,137千港元,总计10,273,446千港元[102]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865,109千港元,本期亏损为859,224千港元[99] - 2024年所得税抵免为5,885千港元[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单一客户收入约5.14231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6.56673亿港元[106] - 2024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入中物业销售为10.1036亿港元,酒店营运收入为3.5693亿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9.454亿港元和4.7236亿港元[106][107]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来源收入中城市更新项目融资部分收入为51.4231亿港元,投资物业经营租赁租金收入(固定租赁付款)为7.2706亿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65.6673亿港元和6.8698亿港元[106]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16.2万港元,管理服务收入为463.8万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425.4万港元和5943.5万港元[108]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为5.52572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92911亿港元[109]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相关成本中,出售物业成本为1.53522亿港元,提供服务成本为2528万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9474亿港元和2743.3万港元[110]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即期中国企业所得税为5454.1万港元,中国土地增值税为274.1万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6915.9万港元和1147.8万港元[112]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计算所用亏损为8.67805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00923亿港元[1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添置物业及设备9.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4万港元[116]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账面价值为33.00509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35.78292亿港元[116] - 2024年6月30日物业销售应收款项为158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90千港元有所增长[120] - 2024年6月30日物业投资及酒店营运应收款项净额为25339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4829千港元[120] - 2024年6月30日城市更新项目应收款项净额为1545242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051518千港元[120] - 2024年6月30日预付建筑成本及其他为108282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06358千港元[122] - 2024年6月30日向关联方提供的未偿还资金为1118555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26528000港元[123]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量之其他非上市投资为2615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6340千港元[124] - 2024年6月30日建筑项目之担保存款为7860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1149千港元[124] - 2024年6月30日因诉讼而存放银行之存款为256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
珠光控股(0117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17: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经审核综合中期业绩中,部分指标金额(千港元)分别为101,036、514,231、108,399等,2023年同期对应指标金额分别为194,540、656,673、115,934等[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值为35,974,04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882,100千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完成合约销售额约2.65454亿港元,已售合约建筑面积约8,066平方米,较2023年同期分别减少约80.3%及78.1%[4] - 集团回顾期总收入约7.24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9.67亿港元减少约25.2%[24] - 回顾期物业发展收入约1.01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1.95亿港元减少,因交付物业数目减少[25] - 项目管理服务分部回顾期收入约5.14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6.57亿港元减少,因项目管理协议数目减少[19][25] - 物业投资及酒店营运分部回顾期收入约1.08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1.16亿港元减少;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7270.6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6869.8万港元增加约5.8%[20][25] - 集团运营两间酒店回顾期收入约3569.3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4723.6万港元减少[21][25] - 集团毛利由2023年同期约7.45亿港元减少至回顾期约5.45亿港元,因收入减少[26] - 回顾期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约1.20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4928.9万港元增加,因部分物业公平值减少[27] - 集团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回顾期减少至约488.4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7411.7万港元减少,因利息和管理服务收入减少[28] - 集团行政及销售营销费用由2023年同期约1.77亿港元减少至回顾期约1.33亿港元,因员工成本减少[29] - 集团其他开支净额由2023年同期约5625万港元大幅增加至回顾期约5.08亿港元,包括借款利息等多项开支[30] - 公司于回顾期间应占一间联营公司亏损约9055.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786.3万港元,公司持有该联营公司29.50%权益[31] - 公司于回顾期间融资成本净额约5.52572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92911亿港元,增加因利息资本化率降低[32] - 公司于回顾期间所得税抵免总额约588.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所得税开支7224.7万港元,减少因递延税项抵免增加[33] - 公司于回顾期间亏损约8.5922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9170.4万港元,主要因项目管理服务收益减少、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增加和其他开支净额大幅增加[3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9910.4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1264亿港元[3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约141.0311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8.48797亿港元,借款还款期限分布和融资来源有变化[3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2%,2023年12月31日为68%[3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尚未偿还抵押银行贷款约78.65亿港元,由多项资产和担保抵押[3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尚未偿还优先票据本金总额为2.079亿美元(约16.87亿港元),由多项资产和担保抵押[39] - 公司项目管理服务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约6.56673亿港元减至回顾期间约5.14231亿港元,因项目管理协议数量减少[3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尚未偿还的有抵押其他借款约45.12亿港元,无抵押及有担保其他借款3000万港元[40]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集团就授予物业买方的按揭融资额度向银行提供担保分别为16.25491亿港元和18.77249亿港元[4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员为510名,2023年12月31日为793名;回顾期内整体员工成本约为7118.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9357.6万港元[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7.2366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9.67147亿港元[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5.4486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7.44974亿港元[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为8.65109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945.7万港元[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期亏损为8.5922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9170.4万港元[44] - 2024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12.01港仙,2023年为1.40港仙[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期全面亏损总额为8.84601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3.76949亿港元[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换算海外业务的汇兑差额为1938.8万港元亏损,2023年同期为2.82352亿港元亏损[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97.4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7.59亿港元略有下降[4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162.3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1.23亿港元有所增加[4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242.7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5.85亿港元有所上升[4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 -80.4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 -54.61亿港元亏损扩大[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值为54.2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3.08亿港元有所减少[4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62.7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9.89亿港元有所下降[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亏损净额约8.59亿港元[5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为80.43亿港元[5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自报告期结束起计12个月内到期偿还之未偿还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104.57亿港元[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发展、项目管理服务、物业投资及酒店营运的分部收入分别为101,036千港元、514,231千港元、108,399千港元,总计723,666千港元[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发展、项目管理服务、物业投资及酒店营运的分部业绩分别为(756,536)千港元、503,065千港元、39,659千港元,总计(213,812)千港元[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865,109千港元,本期亏损859,224千港元[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发展、项目管理服务、物业投资及酒店营运的分部收入分别为194,540千港元、656,673千港元、115,934千港元,总计967,147千港元[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发展、项目管理服务、物业投资及酒店营运的分部业绩分别为(133,898)千港元、621,386千港元、24,450千港元,总计511,938千港元[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19,457千港元,本期亏损91,704千港元[5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25.17%((967147 - 723666) / 967147)[57][5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业绩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141.76%(((-213812 - 511938) / 511938)[57][5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亏损较2023年上半年扩大837.09%(((-859224 - (-91704)) / (-91704))[57][58]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359.7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9.62亿港元增长0.03%;负债总值为305.50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89.88亿港元增长5.38%[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单一客户收入约5.14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57亿港元下降21.89%[61] - 2024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入为1.37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42亿港元下降43.45%;其他来源收入为5.87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25亿港元下降19.08%[6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488.4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41.17万港元下降34.10%[63]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为55257.2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9291.1万港元增长12.10%[64]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相关成本中,出售物业成本为1.54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95亿港元下降21.17%[65] - 2024年上半年本期间税项抵免为588.5万港元,2023年同期税项开支为7224.7万港元[67] - 2024年及2023年上半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72.26亿股,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12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0.0014港元[69]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总计为15.7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27亿港元增长2.80%[7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城市更新项目一年内应收款项为104261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82430千港元[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城市更新项目一至两年应收款项为171691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48015千港元[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城市更新项目两至三年应收款项为178100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93698千港元[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城市更新项目超过三年应收款项为1173356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019316千港元[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309037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99300千港元[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关联方款项为61607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9264千港元[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一间合营企业款项为547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517千港元[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最终控股公司款项为63767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77142千港元[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186805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38821千港元[7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珠光金融城壹號总占地面积约63,637平方米,总可售建筑面积约391,245平方米,2024年6月30日累计交付约4,768平方米,回顾期合约销售额约2.346亿港元,销售面积约4,174平方米[5] - 御景山水花园占地面积约294,684平方米,可供出售总建筑面积约757,633平方米,2024年6月30日累计交付约708,971平方米,回顾期合约销售额约1687.5万港元,销售面积约1,905平方米[6] - 新城御景占地面积约280,836平方米,总可售建筑面积约310,716平方米,2024年6月30日累计交付约260,304平方米,回顾期合约销售额约902.1万港元,销售面积约967平方米[7] - 珠光•云岭湖占地面积约200,083平方米,可供出售总建筑面积约
珠光控股(0117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6:49
ESG议题管理 - 2023财年公司邀请多类持份者就28项ESG议题参与问卷调查,议题分五大关键主题[2] - 公司将“温室气体排放”“能源管理”等确定为对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的ESG事宜[10] - 公司支持国家2030年碳达峰及2060年碳中和目标[16] - 自2020年起公司参考TCFD建议逐步披露气候相关资讯[16] - 公司每年与持份者定期交流审查重要ESG事宜[2] - 公司实施四大步骤识别、排序及验证ESG相关议题重要性[1] - 公司委托外部顾问设计并进行持份者参与活动[1] - 公司遵循ISO 26000指引选择持份者参与活动[1] - 公司通过多种沟通渠道与持份者沟通并收集反馈[17] - 公司采用全面方针确保持份者参与并考虑业务对其影响[17] 污染物排放情况 - 2023财年公司排放6.05千克SOX、293.29千克NOX及64.15千克PM,较上年增加约5%至13%[26] - 2023财年公司SOX、NOX及PM排放强度未达既定目标[27] - 2023财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7200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2财年增加约31%[39] - 2023财年公司范围三排放量略有下降[39] - 2023财年公司总温室气体强度较上年增加1.57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港元,未实现既定目标[39] - 2023财政年度集团产生及弃置约2,880吨无害固体废弃物,包括生活、商业与建筑废弃物[43] - 2023财政年度集团产生约119,746立方米无害废水,包括生活、商业及建筑污水[43] - 2023财政年度集团在相同范围内的固废排放强度小幅度上升0.39吨/百万港元,未达目标[43] - 2023财政年度集团废水较上年大幅下降约31%,废水排放强度略减少约2.9立方米/百万港元,达成目标[46] - 2023财政年度集团温室气体排放中范围一为1,162吨二氧化碳当量,强度0.57;范围二为5,914吨二氧化碳当量,强度2.88;范围三为125吨二氧化碳当量,强度0.06;总排放7,201吨二氧化碳当量,强度0.01[48] - 2023财政年度集团无害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为1.40吨/百万港元,废水排放强度为58.40立方米/百万港元[48] - 2023财年噪声排放主要来自现场施工机械及设备运行,公司采取多项措施减少噪音滋扰[73] - 2023财年公司用水量下降2%,相同范围内用水强度较上年增加约35%未达标[109] - 2023财年公司汽油用量较2022财年增加约59% [100] - 2023财年公司相同范围内汽油消耗强度较去年增加约21.37升/百万港元,超出既定目标[100] - 2023财年公司耗纸量为2027千克,较上一年下降约40%,相同范围内用纸张强度较上年下降约18%,实现目标[111] 污染物排放目标 - 集团以2023财政年度为基准年,目标2024财政年度相同范围内的废气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维持同一水平[50] - 集团以2023财政年度为基准年,目标2024财政年度相同范围内的废水排放强度维持同一水平[51] - 公司以2023财年为基准年,目标2024财年相同范围内固废弃置强度维持同一水平[67] - 集团以2023财政年度为基准年,目标在2024财政年度相同范围内的用电量强度维持在同一水平[79] - 公司以2023财年为基准年,目标2024财年相同范围内能源消耗强度维持同一水平[100] - 集团响应“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30+”,目标到2030年将碳强度从2005年水平降低65%至70%[137] 资源使用情况 - 2023财政年度集团资源使用总量中,电力为9,692千个千瓦 时,较2022财政年度的7,496千个千瓦 时增加约29%,能源总数为15,967千个千瓦 时,较2022财政年度的13,184千个千瓦 时增加[76][79] - 2023财政年度集团纸张使用量为2,027千克,较2022财政年度的3,405千克减少[76] - 2023财政年度集团在相同范围内的用电量强度较去年轻微上升约2.09千个千瓦 时/百万港元,未实现既定目标[79]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年综合收入约20.51亿港元,较2022财年约28.39亿港元减少约27.77%[58] - 2023财年综合毛利约14.48亿港元,较2022财年约19.67亿港元减少约26.35%[58] - 2023财年综合亏损约9.36亿港元,较2022财年约10.22亿港元减少约8.38%[58] - 2023年12月31日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72.26亿股,股东应占权益约50.89亿港元,每股综合资产净值约0.70港元[59]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为68%,2022年12月31日为66%[64]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3.0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60亿港元[64] - 2023年12月31日计息债务结余约138.4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3.19亿港元[64] - 2023财年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为6.29%,2022财年为6.50%[64] - 2023财年公司总收入约为20.50576亿港元,较2022财年的28.38843亿港元减少约27.8%[147] - 公司毛利由2022财年约19.66695亿港元减少至2023财年约14.48422亿港元,因收入减少[151] - 2023财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约为2.46487亿港元,2022财年约为1.84464亿港元[152] - 2023财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减少至约1.50197亿港元,2022财年为3.17752亿港元,因2019年认股权证失效[153] - 公司行政开支及销售及营销开支由2022财年约4.98576亿港元减至2023财年约4.13749亿港元[178]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从2022财年约3552.8万港元增至2023财年约2.50423亿港元[179] - 其他开支净额从2022财年约12.42784亿港元减至2023财年约1.54611亿港元[181] - 2023财年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变动,2022财年为1.86973亿港元[182] - 应占一间联营公司亏损从2022财年约1.92107亿港元增至2023财年约2.79742亿港元,公司持有其29.53%权益[183] - 融资成本净额从2022财年约12.70106亿港元减至2023财年约11.23925亿港元[184] - 所得税开支总额从2022财年约6963万港元减至2023财年约6585.5万港元[185] - 集团2023财年亏损约9.3617亿港元,2022财年约10.21759亿港元[189]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3.0126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7.59572亿港元[191]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及其他借款约138.4879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153.19309亿港元[193][195] - 2023年12月31日约12.36%银行贷款按固定利率计息,2022年12月31日为17.73%[19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68%,2022年12月31日为66%[19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尚未偿还的有抵押银行贷款约79.39亿港元[19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2022年发行尚未偿还的有抵押及有担保优先票据,本金总额为2.079亿美元(相当于约15.94亿港元),于2025年9月21日到期[197] - 2022年优先票据由控股股东持有的30亿股本公司股份作抵押及担保[197] 合约销售情况 - 2023财政年度集团合约销售额约38.505亿港元,已售合约建筑面积约92,902平方米,较2022财政年度分别增加约75.92%及约34.93%[88] - 2023财政年度集团各项目合约销售情况:珠光金融城壹号合约销售额35.15202亿港元,已售合约建筑面积62,095平方米等[88] - 2023财年,“珠光金融城壹號”建筑面积约62,095平方米的合约销售额约35.15202亿港元,总可售建筑面积约391,245平方米,已交付约4,509平方米[94] - 2023财年,“珠光新城国际”建筑面积约2,412平方米的合约销售额约1.17157亿港元,可供出售的总建筑面积约28,909平方米,已交付约24,570平方米,约539平方米指定为投资物业[95] - 2023财年,“新城御景”建筑面积约10,386平方米有合约销售额,总可售建筑面积约310,716平方米,已交付约254,765平方米,约9,482平方米指定为投资物业[96] - 2023财年,“御景山水花园”建筑面积约5,505平方米的合约销售额约4630.4万港元,可供出售的总建筑面积约757,633平方米,已交付约708,971平方米[97] - 2023财年“御景雅苑”录得建筑面积约4743平方米之合约销售额约5057.8万港元[115] - 2023财年“珠光 • 云岭湖”录得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之合约销售额约777.2万港元[117] - 2023财年“天湖御景”录得建筑面积约654平方米之合约销售额约608.3万港元[120] - 2023财年“珠光 • 逸景”录得建筑面积约227平方米之合约销售额约22.2万港元[121] 项目销售计划与展望 - 预计2024年集团多个项目如珠光金融城壹号等将在第一季度可供销售、预售或出租,各项目有相应的可供销售/出租建筑面积[91] - 2024年全球经济面临通胀和地缘冲突等挑战,中国房地产行业仍面临巨大挑战,但形势渐趋明朗[80] - 2024年集团待售货量集中在广州地区准现房项目,将加大广州地区推售力度,继续推进与战略合作伙伴的合作获取土地[80] 业务线收入情况 - 2023财年,集团项目管理服务分部收入约12.8亿港元,2022财年约17.1亿港元,收入减少因项目管理协议数目减少[130] - 2023财年物业发展收入约为5.48083亿港元,较2022财年的8.90037亿港元减少,因物业交付数目减少[147] - 2023财年项目管理服务分部收入约为12.79681亿港元,较2022财年的17.05171亿港元减少,因项目管理服务协议数量减少[147] - 2023财年物业投资及酒店营运收入总额约为2.22812亿港元,较2022财年的2.43635亿港元减少[150] - 2023财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为1.45964亿港元,较2022财年的1.7245亿港元减少约15.4%,因出租建筑面积减少[144][150] - 2023财年两间酒店运营收入总额约为7684.8万港元,2022财年为7118.5万港元[145][150] 绿色认证与活动参与 - 2023年3月,国际金融中心二期获香港绿色建筑议会颁发的绿建环评既有建筑2.0版(综合评估方法计划)铂金级认证[163] - 2023年6月,国际金融中心二期获环境保护署颁发的室内空气质量证书,被授予「卓越级」室内空气质量称号[163] - 2023年,国际金融中心二期获香港绿色机构认证机构颁发的减废证书 - 优秀级别[163] - 2023年,公司参与机电工程署举办的《节能约章2023》,支持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在6 - 9月将室内温度维持在24至26摄氏度[163] - 2023年,公司与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合作开展减少一次性雨伞胶袋计划,获绿领行动「减少使用 / 派发雨伞胶袋」的钻石级认证[163] - 2023年2月,集团参与“桃花回收计划”活动[138] - 2023年2月,集团参加“利是封回收重用大行動”[138] - 2023年3月25日,集团员工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138] - 2023年10月,集团鼓励员工参与国际金融中心二期中秋减废活动[138] 业务板块排放物情况 - 2023财年,集团物业发展业务主要排放物包括废气、温室气体、固体废弃物、废水和噪音排放[167] - 2023财年,集团物业投资及项目管理板块主要排放物为生活及商业固体废弃物及办公室产生的污水[168] 可持续发展绩效监测 - 2023财年,集团监测可持续发展绩效,将废弃物产生和处置、能源和自然资源消耗及相关温室气体排放列为关键环境影响[175] 节能减排措施 - 公司实施系统车辆管理减少燃料
珠光控股(0117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2:4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政年度资产总值35,882,100千港元,2022年为37,119,082千港元;负债总值29,573,689千港元,2022年为29,767,564千港元;权益总值6,308,411千港元,2022年为7,351,518千港元[2] - 2023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871,010千港元,2022年为997,194千港元[11] - 2023财年,公司实现合约销售额约3,850,499,000港元,较2022财年增加约75.92%[34] - 2023财年,公司已售合约建筑面积约92,902平方米,较2022财年增加约34.93%[34] - 2023财年物业发展收入约5.48083亿港元,较2022财年的8.90037亿港元减少[59] - 2023财年物业投资及酒店营运分部收入总额约2.22812亿港元,2022财年为2.43635亿港元[61] - 2023财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1.45964亿港元,较2022财年的1.7245亿港元减少约15.4%[53] - 2023财年两间酒店总收入约7684.8万港元,2022财年为7118.5万港元[61] - 2023财年毛利约14.48422亿港元,较2022财年的19.66695亿港元减少[62] - 2023财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约2.46487亿港元,2022财年约1.84464亿港元[62] - 2023财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约2.50423亿港元,2022财年约3552.8万港元[64] - 2023财年应占一间联营公司亏损约2.79742亿港元,2022财年为1.92107亿港元,公司持有其29.53%权益[66] - 2023财年所得税开支总额约6585.5万港元,2022财年为6963万港元[67] - 2023財政年度項目管理服務分部收入約12.80億港元,2022財政年度約17.05億港元,收入減少因協議數目減少[75][81] - 2023財政年度公司總收入約20.51億港元,2022財政年度約28.39億港元,與2022財政年度相比減少約27.8%[80] - 2023財政年度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淨額減少至約1.50億港元,2022財政年度約3.18億港元,減少因2019年認股權證於2022年失效[84] - 公司其他开支净额从2022财年约12.43亿港元减至2023财年约1.55亿港元[87] - 2023财年外汇收益约121.3万港元,2022财年外汇亏损约5.92亿港元[87] - 2022财年酒店物业减值亏损约4.28亿港元,2023财年无此项[87] - 公司融资成本净额从2022财年约12.70亿港元减至2023财年约11.24亿港元[89]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3.0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7.60亿港元[92]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及其他借款约138.4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153.19亿港元[94]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及其他借款中,61.5%须于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2022年为41.7%[94] - 2023财年亏损约9.3617亿港元,2022财年为10.21759亿港元[112] - 2023财年行政及销售营销开支约4.13749亿港元,2022财年约4.98576亿港元[106] - 2023财年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2022财年为1.86973亿港元[109] - 2023财年其他开支净额约1.54611亿港元,2022财年约12.42784亿港元[112] - 2023财年项目管理服务收益约12.79681亿港元,2022财年约17.05171亿港元[112] - 2023财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约2.50423亿港元,2022财年约3552.8万港元[112]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抵押为793873.1万港元,2022年为731822.3万港元[113]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为68%,2022年12月31日为66%[114] - 2023年12月31日未偿还有抵押及有担保优先票据本金总额为2.079亿美元,约15.94亿港元[116] - 2023年12月31日未偿还无抵押及有担保其他借款为3000万港元[11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793名,较2022年的883名减少90名[120] - 2023财年集团整体员工成本约1.896亿港元,较2022财年的2.417亿港元减少约21.56%[120]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额197.5892亿港元,较2022年的91.63881亿港元增长约115.62%[125]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额161.2318亿港元,较2022年的279.55201亿港元减少约42.32%[125]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额215.84565亿港元,较2022年的182.26652亿港元增长约18.42%[125]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约54.61亿港元,而2022年为流动资产净值97.28549亿港元[125] - 2023年度集团亏损净额约9.36亿港元[130] - 2023年12月31日起12个月内到期未偿还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85.12亿港元[13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为2050576千港元,较2022年的2838843千港元下降约27.76%[1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为1448422千港元,较2022年的1966695千港元下降约26.35%[1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税前亏损为870315千港元,较2022年的952129千港元下降约8.6%[1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年度亏损为936170千港元,较2022年的1021759千港元下降约8.38%[1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13.00港仙,较2022年的14.74港仙下降约11.8%[1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 - 1043107千港元,较2022年的 - 1572369千港元亏损收窄约33.66%[143] - 于2023年12月31日,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6276933千港元,较2022年的7253789千港元下降约13.47%[146] - 于2023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为6308411千港元,较2022年的7351518千港元下降约14.19%[146] - 2023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870,315千港元,本年度亏损为936,170千港元[162] - 2023年银行及其他借款以及优先票据利息为1,255,024千港元,收益合约产生之利息开支为146,349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1,525千港元,利息开支总额减资本化之利息后为1,123,925千港元(2022年:1,270,106千港元)[173] - 2023年公司除税前亏损952,129千港元,本年度亏损1,021,759千港元[188] - 2023年公司资产总值37,119,082千港元,负债总值29,767,564千港元[188] - 2023年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871,010千港元,2022年为997,194千港元[197] - 2023年与永续资本证券有关的分派为68,000千港元,与2022年相同[197] - 2023年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所用的亏损为939,010千港元,2022年为1,065,194千港元[197] - 2023年和2022年已发行普通股之加权平均数均为7,225,633千股[197] 各项目合约销售数据 - 2023年合约销售总额3,850,499千港元,已售合约建筑面积92,902平方米[16] - 珠光金融城壹號2023年合约销售额约3,515,202,000港元,销售建筑面积约62,095平方米[16][18] - 珠光新城国际2023年合约销售额约117,157,000港元,销售建筑面积约2,412平方米[16][19] - 珠光•新城御景2023年合约销售额83,235千港元,销售建筑面积10,386平方米[16] - 御景雅苑2023年合约销售额50,578千港元,销售建筑面积4,743平方米[16] - 珠光•御景山水花园2023年合约销售额46,304千港元,销售建筑面积5,505平方米[16] - 停车场2023年合约销售额23,946千港元,销售建筑面积6,380平方米[16] - “新城御景”占地面积约280,836平方米,2023年合约销售建筑面积约10,386平方米,合约销售额约83,235,000港元[20] - “御景雅苑”占地面积约15,745平方米,2023年合约销售建筑面积约4,743平方米,合约销售额约50,578,000港元[21] - “御景山水花园”占地面积约294,684平方米,2023年合约销售建筑面积约5,505平方米,合约销售额约46,304,000港元[22] - “珠光•云岭湖”占地面积约200,083平方米,2023年合约销售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合约销售额约7,772,000港元[23] - “天湖御景”占地面积约55,031平方米,2023年合约销售建筑面积约654平方米,合约销售额约6,083,000港元[24] - “珠光•逸景”占地面积约45,310平方米,2023年合约销售建筑面积约227平方米,合约销售额约222,000港元[25] 项目占地面积及建筑面积数据 - “天鹰项目”占地面积约22,742平方米,2023年已交付总建筑面积约52,592平方米[2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的土地储备约为775,533平方米[28] - 花城御景花园占地面积约60,237平方米,可供销售总建筑面积约为108,675平方米[4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花城御景花园项目交付的总建筑面积约为87,267平方米[44] - 梅州潮塘项目第一期占地面积约46,793平方米,可供出售建筑面积约34,202平方米[46] - 公司指定梅州潮塘项目中建筑面积约7,389平方米的酒店为长期投资物业[46] - 珠光金融城壹號可供销售建筑面积为281,953平方米[35] - 新城御景可供销售/出租建筑面积为23,051平方米[35] - 御景山水花园可供销售/出租建筑面积为23,769平方米[35] - 「珠控國際中心」佔地面積約10,449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09,824平方米,已售面積約45,588平方米,待售或出租面積約3,345平方米,投資物業面積約60,891平方米[71] 公司业务相关说明 - 公司持有珠控国际中心80%权益[27] - 公司现有投资物业拟作中长期投资,将继续寻求优质物业构建投资组合[53] - 2024年全球经济面临挑战,中国房地产行业仍面临巨大挑战[78] - 公司待售货量集中在广州地区准现房项目,2024年将加大广州地区推售力度[79] - 公司将持续推进与战略合作伙伴合作以支撑未来发展需求[79] - 公司项目管理服务是与客户订立协议,负责编制方案、取得批准等工作,可收取销售可销售物业收入[74] - 集团正与若干银行及放款人就现有借款再融资进行讨论,持续经营业务取决于与贷款人延长还款日期并必要时获额外信贷融资[152] - 集团按产品及服务划分业务单元,有三个可呈报经营分部,包括项目管理服务分部[160] - 管理层按可呈报的分部损益(经调整除税前损益)评估分部表现,该计量不包括多项内容[160] - 分部负债不包括银行及其他借款等,因按组别基准管理[161] - 公司来自外部
珠光控股(0117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8 16:37
物业销售情况 - 珠光金融城壹號位于广州市,总可售建筑面积约391,245平方米,累计交付建筑面积约4,249平方米,合同销售额约10.75亿港元[12] - 珠光新城國際位于广州市,可供出售建筑面积约28,909平方米,累计交付建筑面积约24,570平方米,合同销售额约1.19亿港元[13] - 新城御景位于梅州市,总可售建筑面积约310,716平方米,累计交付建筑面积约229,224平方米,合同销售额约6302.7万港元[14][15] - 御景雅苑位于中山市,总可供开发建筑面积约38,005平方米,累计交付建筑面积约22,626平方米,合同销售额约4052.6万港元[16] - 御景山水花园位于广州市,总可供出售建筑面积约757,633平方米,累计交付建筑面积约708,740平方米,合同销售额约2308万港元[17][18] - 天湖御景位于广州市,总可供出售建筑面积约186,894平方米,累计交付建筑面积约139,130平方米,合同销售额约616.9万港元[19][20] - 珠光•逸景位于河北省,总可供出售建筑面积约164,603平方米,累计交付建筑面积约149,628平方米,合同销售额约12万港元[21] - 花城御景花园位于广州市,总可供销售建筑面积约108,675平方米,累计交付建筑面积约87,267平方米[22] - 珠光•云岭湖位于广州市,总可供出售建筑面积约110,417平方米,累计交付建筑面积约39,627平方米[23] - 天鷹項目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浦街,总建筑面积约为59,679平方米,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交付的总建筑面积约为52,579平方米[24] - 梅州潮塘项目位于中国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城东镇潮塘村,第一期将发展成多种不同类型别墅及一间酒店,第一期可供销售建筑面积约为34,202平方米[25] - 珠控国际中心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A2-1地块,总建筑面积约为109,824平方米,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售出写字楼及停车场的总建筑面积约为43,824平方米[26] 项目管理服务 - 公司提供项目管理服务,回顾期间该分部收入约为656,673,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主要因项目管理协议数量减少所致[32] 物业投资及租赁 - 公司持有地中海国际酒店、珠控国际中心、梅州市酒店及若干商业物业,部分已租出,租金收入总额约为68,698,000港元,公司将继续寻求具有增值潜力的高质量物业作为投资[33] - 本集团營運的两间酒店在回顧期間产生的收入总额约为47,236,000港元[34] 财务状况 - 本集团的总收入约为967,147,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7.6%[39] - 本集团的毛利由去年同期的1,070,626,000港元减少至744,974,000港元[43] - 本集团于回顾期间的企业所得税约为69,159,000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1] - 本集团于回顾期间的虧損约为91,704,000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2] - 本集团于2023年6月30日的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650,333,000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4] - 本集团于2023年6月30日的借款总额为14,783,203,000港元,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55] - 本集团于2023年6月30日的资产负债比率为67%,较上年同期略有增加[57] - 本集团于2023年6月30日持有的有抵押及有担保优先票据本金总额为2.1亿美元,到期日为2025年9月21日[59] - 本集团于2023年6月30日持有的未偿还有抵押其他借款约为61.36亿港元,抵押物包括发展中物业、完成待售物业等[60] - 本集团于2023年6月30日持有的未偿还无抵押及有担保其他借款为3000万港元,由执行董事朱庆凇先生提供个人担保[61] 财务报表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967,14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1]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744,97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1]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利润为91,70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