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信贷集团(01669)

搜索文档
环球信贷集团(01669)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19 16:42
公司基本信息 - 环球信贷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1669[2][5]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德辅道中19号环球大厦23楼01室[4]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5] - 公司于2014年1月2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获豁免有限公司[26]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在香港从事物业按揭贷款及私人贷款业务[26] - 公司由Blossom Spring控制,其持有公司75%的股份,剩余25%股份广泛持有,最终控制人为金晓琴女士[136] - 公司由Blossom Spring控制,其持有公司75%股份,最终控制方为金晓琴女士[140] - 金晓琴女士持有3亿股好仓,占比75%[189] - 伍耀伦先生实益拥有9.8万股好仓,占比0.0245%;其配偶拥有4万股好仓,占比0.01%[190] - Blossom Spring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3亿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75%[200] - 王大威先生因配偶权益持有3亿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75%[200] 中期财务资料相关 - 中期财务资料包括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简明合并中期财务状况表等[7][8] - 公司董事负责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拟备及列报中期财务资料[7][8] - 核数师根据香港审阅准则第2410号进行中期财务资料审阅[10][11] - 审阅范围远小于审计,核数师不会发表审计意见[10][11] - 核数师未发现中期财务资料未按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拟备的事项[1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28][31] - 应用的会计政策与2018年度财务报表基本一致,采用预期年度盈利总额适用税率估计利得税及采纳新订及经修订准则除外[29][31] - 没有未生效准则预计在当前或未来报告期间对集团造成重大影响[30][3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及其他收入为62,498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54,228千港元[14] - 2019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16,363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6,918千港元[14] - 2019年上半年除利得税前溢利为38,280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34,176千港元[14] - 2019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溢利及综合收入总额为32,098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8,214千港元[14] - 2019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8.0港仙,2018年同期为7.1港仙[1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1,055,537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105,430千港元[1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765,574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745,476千港元[1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289,963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359,954千港元[18] - 2019年上半年公司保留盈利增加32,098千港元,同时支付股息12,000千港元[20] - 2018年上半年公司保留盈利增加28,214千港元,同时支付股息12,000千港元[2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122,620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 - 99,330千港元[2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14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 - 963千港元[2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97,358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96,726千港元[2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5,276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 - 3,567千港元[24] - 2019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86,089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9,878千港元[24] - 2019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62,498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54,228千港元[71] - 2019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30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5千港元[71] - 2019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薪酬)为5,987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5,800千港元[74] - 2019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5,055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5,903千港元[74] - 2019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651千港元,2018年同期无此项[74] - 2019年上半年土地及楼宇的经营租赁(短期租赁)开支为1,358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009千港元[74] - 2019年上半年其他行政开支为3,014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927千港元[74] - 2019年上半年行政开支总计16,363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6,918千港元[74] - 2019年应收利息减值评估拨备(开支)/拨回净额为87.7万港元,其中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第一阶段)为 - 108.1万港元,全期预期非信贷减值的信贷亏损(第二阶段)为193.6万港元,全期预期信贷减值的信贷亏损(第三阶段)为2.2万港元[77] - 2018年应收利息减值评估拨备拨回/(开支)净额为81.3万港元,其中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第一阶段)为144.1万港元,全期预期非信贷减值的信贷亏损(第二阶段)为 - 42.2万港元,全期预期信贷减值的信贷亏损(第三阶段)为 - 20.6万港元[80] - 2019年财务成本为876.2万港元,其中有抵押银行贷款利息开支115万港元、有抵押其他借款利息开支30.8万港元、关联公司贷款利息开支646.8万港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7.9万港元;2018年财务成本为395.2万港元[83] - 2019年香港利得税 - 本年度为611.5万港元,递延利得税为6.7万港元,总计618.2万港元;2018年香港利得税 - 本年度为557.4万港元,递延利得税为38.8万港元,总计596.2万港元[86] - 2019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209.8万港元,2018年为2821.4万港元[91][9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亿股,2018年同期相同[91][92] - 2019年符合两级制利得税的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估计应课税溢利按8.25%作香港利得税拨备,超200万港元部分按16.5%拨备;不符合的按16.5%统一税率拨备;2018年按16.5%拨备[85][87] - 2019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对应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2,098千股,2018年为28,214千股;2019年每股基本盈利为8.0港仙,2018年为7.1港仙[94] - 2019年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2.4港仙,2018年为2.1港仙;2019年中期股息960万港元未确认为负债,将在2019年底股东权益内确认;2018年末期股息每股3.0港仙,合计1200万港元已在2019年6月派付[97][98][9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应收贷款为919,163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992,238千港元;扣除拨备后,2019年为916,466千港元,2018年为988,655千港元[10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无抵押应收贷款为254.8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365.8万港元[105][10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应收贷款即期为643,289千港元,超过一年及五年以内为62,073千港元,五年以上为211,104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647,918千港元、79,679千港元、261,058千港元[10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账面价值为1.23959亿港元的应收贷款已抵押给银行,2018年12月31日为1.36485亿港元[10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应收利息为6,516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7,933千港元;扣除拨备后,2019年为6,428千港元,2018年为7,817千港元[11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无抵押应收利息为3.3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4.2万港元[113][11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即期金额为2010千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3567千港元有所下降[11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经收回资产中的住宅物业账面价值为19244千港元,低于2018年12月31日的29094千港元[120]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的经收回资产估计市场价值为32000000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45000000港元[122][123] - 法定股本为10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截至2019年6月30日和2018年12月31日均为1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4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两个时间点均为4000千港元[12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263353千港元,低于2018年12月31日的296904千港元[128] - 2019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贷款为50000000港元,与2018年12月31日持平,年利率从6.33%升至6.54%[130] - 2019年6月30日,无抵押银行贷款为9975000港元,低于2018年12月31日的11970000港元,年利率从6.27%升至6.50%[130] - 2019年6月30日,其他有抵押借款为203378000港元,低于2018年12月31日的234934000港元,年利率区间为5.875% - 6.5%[132][13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和2018年12月31日,抵押物业公平值分别为471300000港元和571600000港元[132][133] - 2019年关联公司EWML提供无抵押循环贷款融资额度为5000万港元,已使用款项为零,年利率6.5%;2018年已使用款项为5000万港元[142][143] - 2019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金、佣金、福利及退休金成本为198.5万港元,2018年为199.4万港元[145] - 2019年支付给公司一名董事配偶的薪金及退休金成本为12.6万港元,与2018年持平[148] - 应收贷款总额从2018年12月31日的9.922亿港元降至2019年6月30日的9.192亿港元[151][152] - 2019年上半年收入及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分别增长15.3%和13.8%[151][152] - 贷款业务利息收入从2018年上半年的5420万港元增至2019年上半年的6250万港元,增幅15.3%[154][155] - 应收贷款总额平均月底结余从2018年上半年的8.37亿港元增至2019年上半年的9.786亿港元,增幅16.9%[154][155] - 2019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1640万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1690万港元,减少50万港元[156][157] - 2019年关联公司贷款利息开支为75.7万港元,2018年无此项开支[13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拨回减值损失90万港元,主要因减少高贷款对价值比率及有拖欠记录的贷款[159] - 财务成本从2018年同期400万港元增加480万港元至2019年同期880万港元,因平均借款增加[159] - 净息差从2018年同期12.3%降至2019年同期10.9%,因财务成本上升[159] - 2019年上半年实际税率为16.1%,低于2018年同期的17.4%[161] - 2019年上半年溢利及综合收入总额为321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增加390万港元或13.8%[16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现金及等价物和抵押存款为9590万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增加
环球信贷集团(01669)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15 17:3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1669[1][10]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8] - 公司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德辅道中19号环球大厦23楼01室[8] - 公司法律顾问为胡百全律师事务所,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主要往来银行为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10] - 公司网址为www.gicl.com.hk[10] 公司人员变动 - 伍耀伦先生于2018年7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6] - 王瑤女士35岁,为公司主席兼总裁,2014年1月20日获委任为董事,7月24日调任为执行董事[78] - 金晓琴女士62岁,2014年4月9日获委任为董事,7月24日调任为执行董事[78] - 伍耀伦先生44岁,2018年7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78] - 吴丽文博士54岁,2014年11月22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约30年专业会计及企业融资经验[82] - 唐伟伦先生42岁,2014年11月22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01年12月成为香港高等法院执业大律师[82] - 文耀光先生49岁,2016年1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10年企业融资经验[82] - 陈美珍女士40岁,2009年2月加盟集团任高级客户经理,负责管理客户关系[86] - 叶莉盈女士于2016年4月被委任为公司秘书兼集团首席财务总监[17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财政年度公司收入增加2080万港元或20.1%,至1.243亿港元[12] - 2018年财政年度公司平均月底贷款组合增加1.542亿港元或20.5%,至9.079亿港元[12] - 董事会建议支付末期股息每股0.03港元[17] - 董事会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3.0港仙[19] - 2018财年授出新造贷款总额较2017财年增加3.372亿港元或84.7%,至7.355亿港元[22] - 应收贷款总额从2017年12月31日的7.824亿港元增至2018年12月31日的9.922亿港元[22] - 利息收入从2017财年的1.035亿港元增加2080万港元或20.1%,至2018财年的1.243亿港元[22] - 公司因香港高等法院有利判决录得拨回已减值应收贷款及应收利息900万港元额外收益[25][28] - 2018财年股东应占溢利较2017财年增长540万港元或8.6%,至6840万港元[26][28] - 2018财年公司贷款业务利息收入为1.243亿港元,较2017财年增加2080万港元或20.1%[32] - 应收按揭贷款总额平均月底结余从2017财年的7.509亿港元增加1.501亿港元或20.0%至2018财年的9.01亿港元[32] - 行政开支从2017财年的3000万港元增加390万港元或13.0%至2018财年的3390万港元,分别占2018和2017财年总收入的27.3%及29.0%[32]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17财年的1190万港元轻微增加40万港元或3.4%至2018财年的1230万港元[32] - 广告及市场推广开支从2017财年的780万港元增加270万港元或34.6%至2018财年的1050万港元[32] - 除雇员福利和广告营销开支外,行政开支从2017财年的1030万港元增加80万港元或7.8%至2018财年的1110万港元[32] - 2018财年拨回减值亏损970万港元,主要因法院有利判决拨回已减值应收贷款及应收利息900万港元[35] - 净财务(成本)/收入从2017财年的净财务收入1490万港元变为2018财年的净财务成本1250万港元,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开支增加360万港元或40.4%[35] - 净息差从2017财年的12.4%轻微减少至2018财年的12.3%[35] - 公司有效税率从2017财年的14.9%增至2018财年的21.9%,主要因过往年度所得税少计提450万港元[38] - 2018财年公司利润及全面收入总额为6840万港元,较2017财年增加540万港元或8.6%[40] - 公司实际税率从2017财年的14.9%增至2018财年的21.9%,主要因过往年度所得税拨备不足450万港元[42] - 2018财年溢利及综合收入总额为6840万港元,较2017财年的6300万港元增加540万港元或8.6%[43] - 2018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已抵押存款为6950万港元,较2017年12月31日增加5130万港元[46] - 2018年12月31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2.969亿港元,关联公司贷款为5000万港元,较2017年12月31日分别增加2.015亿港元及5000万港元[46]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未动用可供提取融资约为1.151亿港元,2017年为6.356亿港元[49][53]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17年12月31日的5.6倍降至2018年12月31日的2.1倍[50][54]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0.37,2017年12月31日为0.11[51][55] - 资产总额回报率从2017年12月31日的7.9%减至2018年12月31日的6.2%[51][55] - 股本回报率从2017年12月31日的9.0%升至2018年12月31日的9.2%[51][55] 市场环境变化 - 2018年9月香港银行十年内首次上调最优惠贷款利率12.5个基点[24][29] - 香港私人住宅物业楼价指数自2018年7月高峰期后5个月内下跌约9%[24][29] 公司业务抵押情况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客户抵押给公司子公司的物业为2.669亿港元贷款应收款作抵押,2017年为8000万港元[7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子公司账面价值1.365亿港元的应收贷款和870万港元的银行账户向银行抵押,2017年分别为9090万港元和480万港元[72] - 2018年12月31日,客户抵押给集团附属公司的物业作为2.669亿港元应收贷款的抵押,2017年为8000万港元[76]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一间附属公司账面价值分别为1.365亿港元及870万港元的应收贷款及银行账户抵押给银行,2017年分别为9090万港元及480万港元[76] 公司风险管理 - 公司面临财务、操作、市场和声誉等风险,并建立风险管理程序[58][61][62][65][66] - 公司业务受香港经济和楼市等市场因素影响,已采取政策监控楼市和抵押物价值[58]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有24名全职雇员,2017年为23名[69][73] - 公司2018年和2017年雇员福利开支总额分别为1230万港元和1190万港元[69][73] - 公司重视员工个人发展,定期检讨薪酬、提供安全环境和培训支持[64] - 公司与员工、客户、供应商和业务伙伴保持密切关系[63][64] 公司企业管治 - 公司提交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企业管治报告,致力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88]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但主席与总裁未分开,王瑶女士身兼两职[89] - 董事会认为主席及总裁职务归同一职位能确保集团领导一致,使整体战略规划更有效[89] - 董事会将在适当时候考虑分开董事会主席与公司总裁职务[89] - 董事认为上述情况对公司相关期间企业管治无重大影响[90] - 董事将定期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必要时建议修订以确保遵守守则条文[90] - 董事会目前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5] - 独立非执行董事须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至少三分之一,且至少一名须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及相关财务管理专长[98]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4次常规会议,年内已举行4次董事会会议[105] - 公司于2018年6月1日举行了股东周年大会[105] - 执行董事王瑶董事会会议出席4/4,股东大会出席1/1[103] - 执行董事伍耀伦(2018年7月30日获委任)董事会会议出席1/2,股东大会不适用[103] - 执行董事金晓琴董事会会议出席2/4,股东大会出席0/1[10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吴丽文董事会会议出席4/4,股东大会出席0/1[104] - 独立非执行董事文耀光董事会会议出席4/4,股东大会出席1/1[10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唐伟伦董事会会议出席4/4,股东大会出席1/1[104] - 公司应付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年度薪酬为240,000港元[111]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服务协议任期为三年,除非任何一方发出不少于六个月的书面通知终止,协议到期自动续期[111]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签订的委任函任期为三年,除根据相关委任函的其他方式予以终止外,须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及膺选连任[111] - 按规定方式获委任的董事任期仅至公司下届股东大会举行时止,届时符合资格重选连任[113][117] - 在公司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在任三分之一董事(若董事人数并非三之整数倍,则为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之数目)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须最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退任董事符合资格重选连任[114][117] - 董事会已成立审核、薪酬及提名三个委员会监督公司事务,各委员会按明确书面职权范围成立,职权范围已上载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可按股东要求查阅[116][119]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建议委任或罢免外聘核数师、讨论审核工作性质及范围等多项内容[12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由吴丽文博士、文耀光先生及唐伟伦先生组成,主席为吴丽文博士[121] - 公司已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公司准则”,全体董事于相关期间遵守“标准守则”及“公司准则”规定准则[115][11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全体成员出席率100%[124][125] - 审核委员会审核了2017年年报及业绩公告、2018年中期报告及业绩公告等多项工作[12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外聘核数师审核服务酬金1250千港元,中期审阅服务酬金250千港元,税务服务酬金249千港元,总计1749千港元[130] - 公司于2014年11月22日成立薪酬委员会[131][13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全体成员出席率100%[136][137] - 薪酬委员会检讨了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集团薪酬政策等多项工作[13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在1港元至100万港元、100.0001万港元至200万港元区间的高级管理层成员人数为1人[140] - 公司于2014年11月22日成立提名委员会[14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0] - 2018年提名委员会举行了2次会议,全体成员均出席[143][144] - 2018年提名委员会检讨了董事会的架构、规模及组成等多项工作[145] - 集团已采纳提名政策管理董事提名的准则、程序及过程[147] - 提名及委任董事时,提名委员会会考虑候选人技能、能力、时间投入等标准[147] - 若候选人拟被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需按上市规则评估其独立性[147] - 提名政策包括有关董事提名的程序及过程,但须遵守公司细则规定[150] - 提名委员会或董事会成员可邀请及提名候选人,必要时可聘请外部招聘机构协助[151]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并制订可计量目标,提名委员会评估董事会平衡与融合情况[154] - 董事会企业管治职责包括制定及检讨政策、监督培训、合规等[154] - 集团按上市规则第13.49(1)及(6)条规定及时公布财务业绩[156][160] - 董事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财务报表,不知悉影响公司持续经营的重大不确定因素[156][160] - 核数师申报责任声明载于年报第63至69页独立核数师报告[157][161] - 董事会负责持续监控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并检讨其有效性[158] - 年内集团委任企业管治专才有限公司对内部监控系统进行独立审查[158][163] - 集团于2016年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遵循COSO框架[166][167] - 董事会通过审核委员会定期接收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报告[167] - 公司主要风险及相关措施载于年报第14至15页「管理层讨论及分析」一节[168][170] - 公司采用「三道防线」企业管治架构,包括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监督和外判独立内部审核[169][171] - 公司存有风险登记册,每年至少评估一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