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英恒科技(01760)
icon
搜索文档
營運情況不容落觀
西牛证券· 2024-03-25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出英恒科技(01760.HK)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3财年,英恒科技实现总收入5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但毛利率按年下跌2.9个百分点至18.7%,低于预期 [1] - 新能源/车身系统/安全系统/动力系统/智驾网联/云服务器业务分部分别录得34.9% / 7.7% / 32.8% / 3.3% / 58.8% / -52.0%的增长,低于预期 [1] - 英恒科技于2023年下半年的毛利率仅为17.1%,意味着公司改变了一贯的"成本+~20%"的定价策略,面临下游价格战的压力 [1][2] - 公司的营运资本变得更为紧张,借款水平上升至16.5亿元人民币,净债务权益比率增至48.1% [1][2] - 分析师削减了英恒科技的盈利预测约51%-58%,目标价下调至每股2.8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1][2] 业务分部总结 新能源业务 - 新能源业务分部仍然为集团主要的收入构成部分,同比增长34.9% [1] 车身系统/安全系统/动力系统业务 - 车身系统/安全系统/动力系统业务分部分别录得7.7% / 32.8% / 3.3%的增长,低于预期 [1] 智驾网联业务 - 智驾网联业务为集团主要的增长动力,同比增长58.8% [1] 云服务器业务 - 云服务器业务同比下降52.0% [1]
Cautious outlook in operation
西牛证券· 2024-03-25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为2.85港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3财年收入同比增长20.1%至58.02亿人民币,但毛利率下降2.9个百分点至18.7%,低于预期 [1] - 受异常低毛利率和研发费用大幅增加的影响,公司2023财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3.0% [1] - 公司在下游价格战中被迫调整定价策略,毛利率可能维持在较低水平 [2] - 公司融资成本大幅上升,导致营运资金紧张 [1] 分部业务总结 - 新能源车解决方案仍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同比增长34.9% [1] - 车身控制、安全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也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7.7%、32.8%和58.8% [1] - 但由于下游厂商采用低成本或低配置方案,导致ADAS渗透率提升放缓,拖累了公司整体增长 [1] 财务数据总结 - 2023财年收入为58.0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1% [1] - 毛利率为18.7%,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 [1] - 净利润为3.1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4.0% [1] - 资产负债率为70.0%,净负债率为48.1% [5] - 存货周转天数为104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02天 [6]
FY23 mostly in-line; Expect easing headwinds in FY24E
招银国际· 2024-03-22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为5.53港元 [9][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3财年收入和净利润基本符合预期,新能源和自动化连接业务表现强劲,抵消了研发费用上升和毛利率下降的影响 [1][2] - 预计2024财年公司业绩将逐步改善,受益于研发费用逐步正常化和新产品出货 [2][3] - 公司目前估值较低,与同行相比具有较高的投资吸引力 [11] 分部业务总结 新能源业务 - 2023年新能源业务收入增长34.9%,占比达到48.0% [7] - 新能源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受益于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和市场份额提升 [2] 车身控制/安全/动力总成/自动化及连接/云服务业务 - 2023年车身控制/安全/动力总成/自动化及连接/云服务业务分别增长7.7%/32.8%/3.3%/58.8%/-52.0% [7] - 自动化及连接业务保持高速增长,云服务业务受下游客户需求下降而大幅下滑 [2] 研发投入 - 2023年研发费用占比达9.0%,主要用于人才招聘和软硬件投入,预计2024年将逐步正常化 [2][6]
英恒科技(0176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0 20:40
公司业绩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英恒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收入总额达到人民币58亿元,同比增长约20%[9] - 2023年截至12月31日,公司总收入为5,802.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0%[57] - 公司2023年年度利润为31,254.9万元人民币,较去年下降23.9%[114] - 公司本年度净利润为312.5百万元,同比减少24%[68] - 公司全年业绩及年度报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发布,向股东寄发并刊登[112] 新能源业务 - 新能源板块业务收入增长超过35%,占公司收入比例由42.8%提升至48%[9] - 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持续增长,达人民币2,787.6百万元,占集团总收入48.0%[15] - 公司2023年度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为2,787,590千元,同比增长35%[58] 研发和技术 - 集团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56%,达人民币520.2百万元,占集团收入比例从6.9%提升至9.0%[27] - 集团致力于简化汽车电子产品设计复杂性,推动智能化转型,加速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进程[28] - 集团在自动驾驶领域与多个头部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客户展开合作,包括ADAS前视一体机控制器和域控制器等项目已进入批量交付阶段[33] 财务状况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计为人民币517.0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9]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672.2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0] - 公司的净债务权益比率为51%,较上年同期增加[71] - 公司未偿还银行贷款为人民币1,651.8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2] - 公司资产质押金额为人民币144.7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2] 股东相关 - 公司决定向股东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港币9.8分[106] - 公司将于2024年5月27日举行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105] - 公司向合格员工授出75,824,550份购股权,以提升公司薪酬待遇的吸引力[90]
FY23E Preview: industry headwinds mostly priced in; Awaiting recovery in FY24E
招银国际· 2024-03-13 00:0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Intron Tech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6.10港元,基于12倍FY24E市盈率 [6][31][51] 核心观点 - 报告预计Intron Tech的FY23E收入为57.5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净利润为3.1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3% [13][38] - FY24E收入预计为69.2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净利润为4.8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2% [13][38] - 报告认为Intron Tech在新能源汽车和自动化连接领域的市场份额增长潜力较大,预计2022-25E期间新能源汽车和自动化连接领域的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6%和52% [6] - 报告指出Intron Tech的估值较低,FY23/24E市盈率分别为6.3倍和4.1倍,显著低于5年平均水平 [13][43] 财务表现 - FY23E收入预计为57.5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毛利率为19.0%,净利率为5.5% [33][56] - FY24E收入预计为69.2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毛利率为18.9%,净利率为7.0% [33][56] - FY25E收入预计为86.0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4%,毛利率为19.7%,净利率为8.0% [33][56] - 报告预计FY23E研发费用为5.08亿人民币,占收入的8.8% [56] 行业与市场 - 报告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增长和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渗透率的提升是Intron Tech未来的主要增长驱动力 [13][43] - 报告预计Intron Tech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将继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市场领先地位、新产品推出和稳固的客户基础 [13] 估值与催化剂 - 报告认为Intron Tech的估值具有吸引力,FY23/24E市盈率分别为6.3倍和4.1倍,显著低于5年平均水平 [13][43] - 报告指出未来的催化剂包括2024年业绩指引、ADAS渗透率的提升以及新能源汽车价格压力的缓解 [38][43]
英恒科技(0176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1 16:58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提供先进的量产解决方案服务,包括功率电子、嵌入式软件、功能安全及系统集成等,以满足客户不同需求[12] - 车身系统收入略下跌3%,安全系统业务增长43%,动力系统业务收入上升41%[13] - 智驾网联业务收入飙升118%,推出高性能域控制器解决方案MADC3.5[14] - 公司与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合作,推出MADC2.5高性能智能驾驶系统[16] - 与毫末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智能驾驶量产方案[17] - 公司的云服务器相关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下跌71%,受疫情短期需求增量影响[19] - 公司研发费用增加59%,研发人员达1058名,拥有256项专利及207项软件版权[20] - 子公司氢恒成为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展示科技创新实力[21] - 公司研发测试验证中心持续提升测试能力,承接内部测试业务超350项[22] - 公司建造电磁兼容性三期设施,新增测试场地用于环境可靠性测试等,提高研发效率[23] - 集团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包括基于地平线征程®5芯片的平台解决方案和新一代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和域控制器解决方案[24] - 座舱解决方案方面,开发了飞时测距功能在车辆内的接入方案和60GHz座舱内活体检测雷达解决方案[25] - 集团在传感器融合解决方案研发方面取得进展,研发了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框架和基于4D毫米波雷达和单目图像融合的3D目标检测算法[26] - 集团使用3D建模技术搭建了自动驾驶车辆的虚拟测试场景,提高了控制器算法在批量部署前的验证效率[27] - 集团与客户合作开发多个量产项目,包括ADAS控制器、域控制器、服务型网关控制器等,积极筹备高等级自动驾驶功能安全开发等项目[28] - 集团扩大研发基地投入,包括上海和深圳研发基地,预计在香港科学园开设研发中心,为海外市场进军做好准备[29] - 集团将持续关注智能驾驶网联业务发展和市场变化,致力于提升在电子电气架构和软件发展方面的能力,推动智能汽车设计简化和智能化[32] - 集团将继续投入研发,深耕氢燃料电池核心电控领域产品和技术,推动可持续绿色能源在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34] - 集团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包括硬件在环境测试系统、高功率密度碳化硅模块可靠性测试、传感器融合场景认知方案开发等方面的研发中心方向[35] - 预计中国汽车市场将继续向好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迅速,智能化推动新能源车销售增长,对集团未来业务发展持续乐观[31] 财务状况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总额为2,626.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37] - 新能源收入为1,252,967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8%[38] - 毛利率为20.6%,较去年同期下降1%[38] - 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39%至15.2百万元,主要由金融资产收益增加所致[39] - 研发开支为232.8百万元,占收入的8.9%,较去年同期增加59%[42] - 融资成本为46.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97%[44] - 利润从2022年6月30日的151.4百万元上升至2023年6月30日的152.1百万元[46]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34.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98百万元[4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净債务权益比率为48%,较去年同期增加7%[49] - 公司未償还银行贷款为1,391.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41.5百万元[50] 股权结构及股东情况 - 公司主要股东持股情况:Magnate Era持有48.28%股份,Treasure Map持有6.90%股份,Heroic Mind持有6.90%股份[72] - 公司主要股东陸穎鳴先生和陳長藝先生分别持有多家公司的股权,合计持有642,970,000股股份[7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持股情况如下:陆先生、陈先生、张丹女士、张慧女士持有642,970,000股股份,占比59.13%;陈銘先生持有3,000,000股股份,占比0.28%;黄晞华先生持有2,100,000股股份,占比0.19%;余宏先生持有25,000股股份,占比0.0023%[75] - 公司董事持有的购股权情况如下:陈銘先生持有1,550,000股、200,000股;黄晞华先生持有1,500,000股、160,000股;江永瑋先生持有50,000股、40,000股;徐容國先生持有50,000股、40,000股;余宏先生持有25,000股、40,000股[76] - 公司实施的购股权计划自2018年6月22日起有效,授出的购股权可行使时可发行的股份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10%,即100,000,000股股份[77] - 公司购股权计划的合资格参
英恒科技(01760)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3 19:55
公司业绩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总额达到2,626,160千元,同比增长27%[1] - 新能源板块收入增长最为显著,达到1,252,967千元,同比增长58%[1] - 公司毛利为540,956千元,同比增长21%[1] - 公司净利润为152,114千元,略有增长,为1%[1] - 公司研究及开发成本占收入总额的比例为8.9%,较去年同期增加1.9%[1] - 公司母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为154,456千元,同比增长1%[1] -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核心解决方案领域表现优异,收入增长58%[13] - 公司在研发方面加大投入,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59%,占收入总额的比例为8.9%[11] 业务拓展 - 公司与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保持紧密合作,包括中国十大知名新能源乘用车品牌[12] - 公司在智能驾驶、云服务器等领域持续发展,为未来业务增长奠定基础[6] - 集团在智驾网联研发技术方面取得了进展,完成了MADC3.5产品的开发并即将交付客户使用[30] - 集团开发了座舱解决方案,包括飞时测距功能和60GHz舱内活体检测雷达解决方案[31] - 集团在传感器融合解决方案研发方面取得进展,提升了融合定位系统的可靠性和精准度[32] - 集团利用3D建模技术搭建了自动驾驶车辆的虚拟测试场景,提高了控制器算法在批量部署前的验证效率[33] - 集团与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客户合作开发多个量产项目,包括ADAS控制器、域控制器等[35] - 集团扩大研发基地投入,包括上海和深圳研发基地的扩建,预计在香港科学园开设研发中心[36] - 集团预计中国汽车市场前景向好,特别关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的发展[37] - 集团将持续关注智驾网联业务发展,强调提升电子电气架构和软件开发能力,致力于让车辆更智能、高效和安全[40] - 集团将继续投入研发,深耕氢燃料电池核心电控领域产品和技术,推动可持续绿色能源在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42] 财务状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2,626.2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7%[46] -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收入表现强劲,新能源收入增长58%至1,252,967千元[47] - 毛利率为20.6%,较去年同期下降1%[47] - 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39%至15.2百万元,主要来自金融资产收益增加[48] - 銷售及分銷开支为53.4百万元,增长12%,主要由于差旅开支增加[50] - 行政开支为274.4百万元,增长35%,研发开支占收入的8.9%[52] - 其他开支为36.1百万元,增长50%,主要由于匯兌差额增加[53] - 融资成本为46.8百万元,增长197%,主要由于银行借款增加[54] - 利润为152.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微增1%[5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34.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8] 公司治理与员工福利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聘用了1,517名员工,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226.5百万元,占期内收入的8.6%[72] - 公司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方案,包括基本薪金和年度绩效奖金,持续向员工提供专门培训,促进员工晋升和忠诚度[73] - 公司根据购股权计划授予合格员工购股权,截至2023年6月30日,共有59,172,050份购股权发行在外,以提升公司薪酬待遇和激励员工表现[74] - 公司根据香港法例为香港员工设立强制性公积金退休福利计划,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记入任何已没收的强积金计划供款[75] 财务报表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2,626,160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4%[95] - 毛利为540,956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8%[95] - 期内利润为152,114千元,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95]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824,689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9%[97] - 流动资产总额为4,087,608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9%[97]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净额为1,549,625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3%[98]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资产净额为2,180,554千元,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98]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母公司股东权益为2,172,241千元,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98]
英恒科技(0176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5 21: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净债务权益比率为41%,2021年12月31日为21%[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总额为48.299亿元,相比去年上升52%[6] - 2022年公司整体收入48.29943亿元,较去年上升52%,毛利10.40613亿元,按年升66%,毛利率从19.7%提高至21.5%[29][38] - 2022年研发费用占收入总额6.9%,研发总金额投入按年上升61%,净利润激增105%至4.111亿元,净利率增加2.2个百分点至8.5%[30] - 2022年公司资产总额40.74913亿元,负债总额19.26276亿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21.37982亿元[3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总额按年大幅增加52%,达人民币4,829.9百万元[48] - 2022年公司各业务收入:新能源20.66806亿元、车身系统8.67984亿元、安全系统6.35996亿元、动力系统4.3194亿元、智驾网联2.54781亿元、云服务器4.2048亿元、提供服务及其他1.51956亿元,总计48.29943亿元,同比增长52%[70] - 2022年公司毛利10.406亿元,同比上升66%,毛利率由19.7%提升至21.5%[70] - 2022年其他开支4960万元,较2021年增加2511%,主因汇兑亏损增加[7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未偿还银行贷款9.502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6.317亿元[78] - 2022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上升31%至人民币3990万元[98] - 2022年融资成本为人民币4450万元,较2021年增加89%[101] - 2022年净利润由2021年的人民币2.002亿元增加105%至人民币4.111亿元[103] - 2022年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4.442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11.969亿元[104] - 2022年资本性支出为人民币7870万元[104] - 所得款项净额计划用途总金额为人民币2.526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实际动用人民币1.987亿元,未动用人民币5390万元[111] - 2022年12月31日已订约但未拨备之资本承担为人民币480万元,2021年为人民币310万元[112] - 2022年12月31日若干存款质押金额为人民币4886.1万元,2021年为人民币3224.6万元[114] - 2022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063亿元,较2021年增长6%[126] - 2022年行政开支为4.272亿元,较2021年增加36%,研发开支合共为3.325亿元,占收入6.9%,较2021年增加61%,其他行政开支为1.149亿元,较2021年增加7%[127] - 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4380万元,按年增加165%[128] - 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计为3.369亿元(2021年12月31日:5.717亿元)[129]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计6.554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实际动用5.751亿元,未动用8030万元[13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1359名雇员(2021年12月31日:1098名),员工成本总额为4.813亿元,占本年度收入的10%(2021年:3.614亿元)[13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按年增长91%,达20.668亿元,占总收入43%[4] - 2022年智驾网联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增长151%至2.548亿元[33] - 2022年“云服务器相关电子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下跌24%至4.205亿元[35] - 2022年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按年增长91%[42] - 2022年智驾网联解决方案业务收入按年上升151%[43] - 2022年新能源汽车业务核心解决方案收入按年大增91%,占集团收入比重43%[48] - 2022年智驾网联解决方案业务收入按年激增151%[48] - 2022年车身、安全和动力系统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0%、34%、40%[82] 研发相关情况 - 2022年研发开支总额为3.325亿元,按年上升61%,研发费用占本年度收入总额为6.9%,较上一财年的6.5%略升[26] - 2022年研发人员数目增加31%至916人,占集团员工总数的67%[2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职研发相关技术人员916人,占员工总数67%[3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235项专利及187项软件版权,分别较去年增加64及45项[36] - 2022年公司获得包括6项发明专利在内的59项知识产权[59] - 上海研发测试验证中心2022年承接的整体测试量超2021年[44] - 上海研发测试验证中心2022年承接集团内测试任务近500个,测试量超2021年[89] 业务合作与项目进展 - 2022年公司G - Pilot3智能驾驶系统开启正式交付,并获地平线首家Matrix硬件认证[20] - 公司与地平线达成硬件独立设计室(IDH)合作,推出自动駕駛域控制器产品方案(MADC2)及配套技术服务[20] - 公司OPEN - ECU项目全新上线,并获行业众多生态伙伴参与和支持[20] - 行泊及舱泊一体的域控制器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面向市场推出[95] - MADC2.0和MADC2.5产品将于2023年上线OPEN - ECU项目[95] 市场与行业数据 - 2022年中国整体汽车销量为2690万辆,同比增2.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达567万辆,同比增长90%,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6%[24] - 中汽协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900万辆,公司将继续投入研发和扩大业务规模[92] 公司荣誉与资质 - 2022年11月公司获纳入为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21]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预计新能源电动汽车核心解决方案有望于2023年推动集团整体业务表现[64] - 公司对云服务器业务较为审慎,但相信其他业务增长可消化相关影响[65] - 公司计划于2023年在香港开设研发中心,用作研发智驾网联软件等[62] - 公司对车身、安全及动力系统前景乐观,相信三项业务整体收入将持续贡献[93] 公司融资情况 - 2023年2月14日公司获恒生银行牵头银团贷款6000万美元,为期3年[68] - 2021年配售股份4500万股,所得款项净额为3.028亿港元(相当于约2.526亿元),承配人持有的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4.15%[134] 公司企业管治 - 公司本年度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第C.2.1条,董事会认为此安排适当[121]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各董事均确认本年度内已遵守规定准则[122]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超过上市规则规定[148] - 董事按3年期限服务合约或委任书受聘,可续期,且至少每3年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及膺选连任[151][152] - 会议议程及随附董事会文件在会议日期前至少3天寄发予董事或成员[159] - 公司为全体董事组织了一场由合资格专业人士进行的培训课程[157] - 公司已就针对董事的法律诉讼安排适当责任险,并每年检讨相关投保范围[167]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作为自身的企业管治守则[142] - 公司已采纳一套不逊于标准守则所订标准的雇员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166] - 公司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就其独立性提交的书面年度确认书,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属独立[171] - 组织章程细则规定,新委任董事须于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由股东重选[173] - 董事会负责领导及监控公司,对重大事宜保留决策权[153][161] - 2022年公司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周年大会[18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与外聘核数师进行两次会面[189][191] - 薪酬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等事宜[192]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2022年举行一次会议[195][199] - 公司董事会于2019年1月1日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195] - 企业管治守则规定每年至少召开四次定期董事会会议,全体董事获发不少于十四天通知[182] - 董事应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公司为董事安排内部简报会并提供阅读材料[178] - 公司成立审核、薪酬及提名三个委员会,均有书面职权范围[187] 公司人员结构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性别比例为男性占70%、女性占30%[196] - 人民币2,000,001元至人民币3,000,000元薪酬范围的雇员人数为3人[195] 公司场地与投资 - 2022年下半年,公司于成都、长春和上海新增卫星研发办公用地,合共扩大约3,000平方米[62] - 子公司上海氢恒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不足一年,获战略投资人数千万元人民币战略投资[44] - 2022年7月公司附属公司氢恒获数千万元战略投资[91]
英恒科技(01760)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7 19:0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总额达4829.9百万元,按年大幅增加52%[5][7] - 2022年公司毛利达1040.6百万元,按年增加66%[5] - 2022年公司净利润达411.1百万元,按年增加105%[5][9] - 2022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达414.9百万元,按年增加107%[5] - 2022年建议每股末期股息为13.1港幣分,按年增加93%[5] - 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43.8百万元,按年增加165%[19] - 2022年公司整体收入48.299亿元,较去年上升52%,毛利10.406亿元,按年升66%,毛利率从19.7%提高至21.5%[29] - 2022年净利润激增105%至4.111亿元,净利率增加2.2个百分点至8.5%[29]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69亿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5.717亿人民币),流动资产净值为14.442亿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11.969亿人民币),净债务权益比率为41%(2021年12月31日:21%),未偿还银行贷款为9.502亿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6.317亿人民币)[42] - 2022年行政开支为4.272亿人民币,较2021年增加36%,其中研发开支为3.325亿人民币,占收入6.9%,较2021年增加61%,其他行政开支为1.149亿人民币,较2021年增加7%[47] - 2022年其他开支为4960万人民币,较2021年增加2511%,主要由于汇兑亏损增加[48] - 2022年融资成本为4450万人民币,较2021年增加89%,因增加银行借款及利率上升[4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总额为48.299亿人民币,相比去年上升52%,新能源汽车和智驾网联解决方案业务增长突出[56] - 2022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063亿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6%,主要因人工和差旅开支增加[5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上升66%至1040.6百万元,毛利率由19.7%提升至21.5%[6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其他收入及收益上升31%至39.9百万元[6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订约但未拨备之资本承担为4.8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3.1百万元[69] - 2022年度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港币13.1分,2021年为港币6.8分[9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人民币4886.1万元存款已质押,2021年为人民币3224.6万元[9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1359名雇员,2021年为1098名;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4.813亿元,占本年度收入的10%,2021年为人民币3.614亿元[100] - 2022年研发开支总额为人民币3.325亿元,按年上升61%,研发费用占本年度收入总额为6.9%,较上一财年的6.5%略升[118] - 2022年年度利润为人民币4.11107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2.00209亿元[124] - 2022年换算海外业务的汇兑差额为人民币 - 7910.5万元,2021年为人民币2517.5万元[126] - 2022年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人民币4.11692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2.01974亿元[132] - 2022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人民币7.24059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5.65367亿元[135] - 2022年流动资产总额为人民币33.50854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22.93527亿元[135] - 2022年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9.06676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10.96628亿元[135] - 2022年流动资产净额为人民币14.44178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11.96899亿元[135] - 2022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人民币21.37982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17.42623亿元[137] - 2022年非控股权益为人民币1065.5万元,2021年为人民币59.3万元[137] - 2022年公司收入为4,829,943千元,销售成本为3,789,330千元,毛利为1,040,613千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3,176,164千元、2,550,981千元和625,183千元[152] - 2022年除税前利润为454,920千元,所得税开支为43,813千元,年度利润为411,107千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16,765千元、16,556千元和200,209千元[152] - 2022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38.22分,摊薄盈利为人民币37.81分;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人民币18.58分和人民币18.25分[152] - 2022年来自与客户订立合同的收入中,销售产品为4,808,630千元,提供顾问服务为21,313千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3,151,613千元和24,551千元[153] - 2022年计入合同负债的已确认收入中,销售产品为35,974千元,顾问服务为8,057千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2,102千元和2,310千元[153] - 2022年其他收入中,政府补助为20,381千元,银行利息收入为4,254千元,佣金收入为1,154千元等;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0,457千元、4,952千元、1,197千元等[159] - 2022年非流动负债中,租赁负债为12,735千元,政府补助为940千元,递延税项负债为5,925千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7,970千元、1,080千元和0千元[157] - 2022年权益总额为2,148,637千元,2021年为1,743,216千元[156] - 2022年除税前利润为454,920千元,2021年为216,765千元;按法定所得税率25%计算,2022年税项为113,730千元,2021年为54,191千元;按实际税率计算,2022年税项开支为43,813千元,2021年为16,556千元[177] - 2022年建议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币13.1分,对应金额126,163千元;2021年为每股港币6.8分,对应金额59,699千元[177]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计算依据的加权平均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1,085,675,628股,2021年为1,079,777,792股[177]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3个月以内为1,384,454千元,2021年为916,024千元;总计2022年为1,478,132千元,2021年为989,317千元[182]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计330,658千元,2021年为236,595千元;贸易应付款项2022年为323,680千元,2021年为231,153千元[182] - 法定股本为2,400,000,000股(2021年同),每股面值0.01港元,对应金额24,000千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2022年为1,086,969,900股,2021年为1,084,630,400股,对应金额2022年为9,241千元,2021年为9,221千元[183] - 2022年已售存货成本为3,752,535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2,539,177千元人民币[188] - 2022年年内税费总额为43,813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6,556千元人民币[191] - 本年度建议末期股息142,396,000港元(相当于人民币126,163,000元)[192] - 2022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414,963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200,606千元人民币[195]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490,181千元人民币,应收票据为219,610千元人民币;2021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001,719千元人民币,应收票据为174,056千元人民币[195]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中应收关联方款项为44,557,000元人民币,2021年为65,369,000元人民币[196] - 贸易应付款项中应付关联方款项2022年为42,000元人民币,2021年无[197] - 2021年初已发行股份数目为1,035,975,000,股本为8,816千元人民币;2022年末已发行股份数目为1,086,969,900,股本为9,241千元人民币[20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新能源汽车业务核心解决方案收入达2066.8百万元,按年大增91%,占集团收入比重43%[5][7][12] - 2022年智駕網聯解決方案業務收入达254.8百万元,按年激增151%[5][7][22] - 2022年云服务器相关电子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下跌24%至420.5百万元[5][24] - 2022年各业务板块中,车身系统收入867.9百万元,按年增加50%;安全系统收入635.9百万元,按年增加34%;动力系统收入431.9百万元,按年增加40%;提供服务及其他收入151.9百万元,按年增加92%[5] - 2022年车身、安全和动力系统的解决方案业务收入按年分别录得50%、34%及40%的增幅[32] - 2022年新能源收入2066806千元,同比增长91%;车身系统收入867984千元,同比增长50%;安全系统收入635996千元,同比增长34%;动力系统收入431940千元,同比增长40%;智驾网联收入254781千元,同比增长151%;云服务器收入420480千元,同比下降24%;提供服务及其他收入151956千元,同比增长92%;总计收入4829943千元,同比增长52%[66] 研发相关情况 - 2022年研发费用占收入总额6.9%,研发总金额投入按年上升61%至3.325亿元[29][37] - 截至2022年底,全职研发相关技术人员916人,占员工总数67%[37] - 截至2022年底,公司共拥有235项专利及187项软件版权,分别较去年增加64及45项[37] - 公司本年度获得功能安全产品认证的800V高压BMS平台方案开发等多项研发成果,拥有包括6项发明专利在内的59项知识产权[25] - 子公司金脉电子获ISO/SAE 21434:2021汽车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G - Pilot3智能驾驶系统获地平线Matrix标准硬件设计认证[26] - 上海研发测试验证中心本年度承接集团内测试任务近500个,测试量超2021年[40] - 成都研发中心于2022年正式投入营运,负责拓宽智能化汽车软件平台解决方案的研发和服务布局[40] - 2022年下半年公司在成都、长春和上海新增卫星研发办公用地约3000平方米,自动驾驶标定实验室启用,计划在香港开设研发中心并于2023年正式运作[41] 资金运用及融资情况 - 公司2018年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7.667亿港元(相当于6.554亿人民币),部分款项用途经重新评估后更改[43] - 2022年7月,公司附属公司氢恒获战略投资数千万元人民币,率先完成空压机控制器开发和验证并实现批量交付[46] - 所得款项净额6.554亿人民币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动用5.751亿人民币,未动用8030万人民币,预期2024年底前全部动用[57] - 2023年2月14日,公司获恒生银行牵头银团贷款6000万美元,为期3年[64] - 所得款项净额总计2.526亿人民币,智能驾驶软件平台搭建等五项用途分别占比25%、14%、14%、25%、22%,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实际动用1.987亿人民币,未动用0.0539亿人民币[96] - 1,914,500份购股权按每股2.662港元行使、200,000份按每股2.810港元行使、225,000份按每股4.250港元行使,发行2,339,500股股份,未计开支前总现金代价为6,569,000港元(相当于人民币5,669,000元)[184] 市场预测及业务规划 - 中汽协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英恒科技(01760)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16 17:05
汽车市场销量数据 - 2022上半年中国汽车销量为1205.7万辆,同比增长23.8%;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60.0万辆,同比增长129.2%[3] - 2022年中国汽车销量有望达2700万辆,同比增长3%;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550万辆,同比增加超56%[2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上升57%[3] - 2022上半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792.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07%[7] - 公司毛利率提升了2.4个百分点至21.6%,纯利率提升了2.5个百分点至7.3%[7] - 公司最终净利润为人民币151.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飙升139%[7] - 期内净利润相比去年同期增加139%,净利润率为7.3%[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按年攀升107%至人民币792.7百万元[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总额为20.75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7%[2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较去年同期增加77%至4.478亿元,整体毛利率为21.6%(2021年同期为19.2%)[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减少10%至1090万元[2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为4760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10%[2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行政开支为2.033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41%,其中研发开支增加50%,其他行政开支增加23%[3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成本为1580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41%;所得税开支为1630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395%[3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利润由2021年同期的6340万元上升139%至1.514亿元[33] - 2022年上半年收入2075301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1320569千元人民币[68] - 2022年上半年毛利447800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253271千元人民币[68]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167743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66736千元人民币[68] - 2022年上半年期内利润151397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63437千元人民币[68] - 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14.06分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5.90分人民币[68] - 2022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52,556千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63,437千元增长140.48%[74] - 2022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69千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64,530千元下降99.74%[74]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8917千元,2021年同期所得为101095千元[75]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10198千元,2021年同期为109163千元[75]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29127千元,2021年同期所得为295184千元[75]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48242千元,2021年同期增加为287116千元[75] - 2022年上半年香港地区外部客户收入为9641千元,2021年同期为13729千元;中国内地为2060170千元,2021年同期为1305667千元;其他国家╱地区为5490千元,2021年同期为1173千元[82] - 2022年上半年客户1收入为227265千元,客户2为224372千元;2021年客户2收入为157605千元[85] - 2022年上半年销售产品收入为2073721千元,2021年同期为1313247千元;提供顾问服务收入为1580千元,2021年同期为7322千元[86] - 2022年上半年政府补助为5641千元,2021年同期为8348千元;银行利息收入为2111千元,2021年同期为2329千元[86] - 2022年上半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收益为29千元,2021年同期为5千元[86] - 2022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为16.27亿元,2021年同期为10.64亿元[87]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575.1万元,2021年同期为1115.5万元[90]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634.6万元,2021年同期为329.9万元[93]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15255.6万元,2021年同期为6343.7万元[95]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计算的加权平均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10.85亿股,2021年同期为10.75亿股[95] - 2022年上半年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2214万元,2021年同期为1889.3万元[97] - 2022年上半年向无锡盛邦电子有限公司销售产品及服务金额为14,460千元,2021年同期为28,431千元[117] - 2022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金、津贴及实物利益为9,475千元,2021年同期为9,665千元[118] - 2022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退休金计划供款为215千元,2021年同期为248千元[118] - 2022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股权结算购股开支为423千元,2021年同期为475千元[118] - 2022年上半年支付给主要管理人员的薪酬总额为10,113千元,2021年同期为10,388千元[1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相关收入大幅增加107%;车身系统、安全系统、动力系统、智驾网联和云服务器解决方案分别录得81%、22%、10%、217%和6%的增长[5] - 2022年上半年,车身、安全和动力系统的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为81%、22%和10%[12] - 2022年上半年,智驾网联解决方案业务收入按年增长217%至人民币93.4百万元[14] - 2022年,云服务器相关的电子解决方案业务收入按年上升6%至人民币301.8百万元[16] 研发相关数据 - 期内研发费用占收入总额的7%[8] - 2022年回顾期内,研发费用为人民币146.2百万元,占集团收入比例的7%,研发投入较去年同期增加50%[1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共有755名全职研发相关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64%[18] - 2022年回顾期内,公司拥有204项专利及159项软件版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52及30项[18] - 公司已获得功能安全产品认证的800V高压BMS平台方案开发等多项研发成果,包括6项发明专利在内的59项知识产权[18] 公司资金及投资相关 - 2022年8月,子公司氢恒获战略投资人引入数千万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20]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7.667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6.554亿元)[42] - 扩展研发实力计划用途1.966亿元,占所得款项净额总数的30%,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全部动用[43] - 加强研发基建计划用途1.966亿元,占所得款项净额总数的30%,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全部动用[43] - 获得研发实力计划用途1.966亿元,占所得款项净额总数的30%,截至2022年6月30日实际动用1.163亿元,未动用8030万元,预期于2023年底前全數動用[43] - 2021年2月3日配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为3.028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2.526亿元),承配人持有的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4.15%[46] - 一般营运资金计划用途6560万元,占所得款项净额总数的10%,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全部动用[43] - 所得款项净额总计2.526亿人民币,截至2022年6月30日实际动用1.254亿人民币,未动用1.272亿人民币,预计2023年底前除一般营运资金外全数动用[47] - 智能驾驶软件平台搭建计划用途6200万人民币,占比25%,截至2022年6月30日实际动用2380万人民币,未动用3820万人民币[47] - 加强电动车电控系统软件的研发计划用途3500万人民币,占比14%,截至2022年6月30日实际动用1420万人民币,未动用2080万人民币[47] - 加强半导体功率器件定制化研发计划用途3500万人民币,占比14%,截至2022年6月30日实际动用2000万人民币,未动用1500万人民币[47] - 进一步搭建智能驾驶测试验证基地计划用途6200万人民币,占比25%,截至2022年6月30日实际动用880万人民币,未动用5320万人民币[47] - 一般营运资金计划用途5860万人民币,占比22%,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全部动用[47] 公司股权结构 - Magnate Era Limited持有5.25亿股,持股量约48.38%[51] - Treasure Map Ventures Limited持有7500万股,持股量约6.91%[51] - Heroic Mind Limited持有7500万股,持股量约6.91%[51] - Zenith Benefit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5733万股,持股量约5.28%[51] 公司购股计划相关 - 公司于2018年6月22日有条件采纳购股计划,有效期十年[57] - 购股计划合资格参与者包括雇员、董事、股东、顾问等[58] - 所有购股计划行使时可发行股份上限为2018年7月12日已发行股份10%,即1亿股,相当于报告日已发行股本约9.20%[58] - 已授出及未行使购股计划行使时可发行股份上限为已发行股份30%[58] - 十二个月内,向各参与者授出购股计划行使时可发行股份上限为已发行股份1%[59] - 向董事、主要行政人员等授出购股计划须经独立非执行董事事先批准[59] - 十二个月内,向主要股东等授出购股计划超已发行股份0.1%且总值超500万港元,须经股东大会事先批准[59] - 购股计划参与者接纳购股须支付1港元作为代价[59] - 2022年1月1日购股计划余额为5074.13万股,期内行使51.625万股,注销49.25万股,6月30日余额为4973.255万股[60] - 购股计划行使价不得低于提呈授出日期收市价、前五营业日平均收市价及股份面值的最高者[60] - 2019年1月21日授出购股权前股份收市价为2.66港元,2020年9月30日为2.81港元,2021年5月18日为4.25港元[61] - 已授出购股权按归属时间表分四次各25%归属承授人,不同批次授出时间对应不同归属起始时间[61][62] - 紧接受出购股权行使日期前股份加权平均收市价为4.83港元[62] - 报告日期,已授出未行使购股权行使时可发行股份总数4747305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4.37%[62] - 报告日期,计划授出进一步购股权可发行股份总数4230265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3.89%[62] 公司资产负债相关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62,153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65,367千元增长17.12%[71]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2,568,881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293,527千元增长12.01%[71]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371,249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096,628千元增长25.04%[71]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额为1,197,633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196,899千元增长0.06%[71] - 2022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859,785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762,266千元增长5.53%[71]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9,771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9,050千元增长3.78%[73] - 2022年6月30日资产净额为1,840,014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743,216千元增长5.55%[73] - 2022年6月30日综合储备为1,831,344,000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733,402,000元增长5.65%[74] - 2022年6月30日香港地区非流动资为39502千元,中国内地为568962千元,其他国家╱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