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墨(02237)
搜索文档
中国石墨(02237)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1 20:5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发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1] - 公司2023年中期业绩公告刊载于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及公司网站www.chinagraphite.com.hk[2] - 公司执行董事为赵亮先生和李伟海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赵之翘先生、申士富先生、刘泽政先生及赵婧冉女士[2]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为香港九龙尖沙咀科学馆道1号康宏广场航天科技大厦23楼12室[4]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71 Fort Street, PO Box 500,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KY1 - 1106, Cayman Islands[4] - 公司独立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4] - 公司合规顾问为力高企业融资有限公司[4] - 公司法律顾为天元律师事务所(有限法律责任合伙)[4] - 公司股份代号为2237[4] - 公司上市日期为2022年7月18日[7] - 公司于2020年8月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2年7月18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114][115]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主要从事制造及销售石墨产品[115] 财务业绩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4720万元,同比下降49.6%,7月总收入超2000万元,单月收入占上半年比重超42.0%[12] - 上半年集团毛利1690万元,同比下降59.1%,毛利率35.8%,同比下降8.3%,截至6月30日净亏损330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1320万元[13] - 2023年上半年球形石墨销售量1899吨,同比降42.9%,销售部分毛利率33.0%,同比降9.2个百分点[15] - 2023年上半年鳞片石墨精矿销售量3689吨,同比降56.8%,销售部分毛利率44.6%,同比降5.4个百分点[16]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已开采出约15.9万吨未加工石墨矿石,去年同期约6000吨[2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4721.1万元,2022年上半年为9355.2万元[35] - 2023年上半年销售球形石墨及其副产品收益3486.7万元,占比73.9%;2022年上半年为6134.6万元,占比65.6%[35] - 2023年上半年销售鳞片石墨精矿收益1193.9万元,占比25.3%;2022年上半年为3068.3万元,占比32.8%[35]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未加工大理石收益40.5万元,占比0.8%;2022年上半年为152.3万元,占比1.6%[35] - 2023年上半年石墨产品销售总收益降至4680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9200万元跌幅约49.1%[40] - 2023年上半年销售球形石墨及副产品收益降至3490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6130万元跌幅约43.1%[38] - 2023年上半年销售鳞片石墨精矿收益降至1190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3070万元跌幅约61.2%[39]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成本降至3030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5230万元减少约42.1%[44]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毛利约为1690万元,毛利率约为35.8%;2022年上半年毛利约为4130万元,毛利率约为44.1%[45]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降至170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330万元减少约48.5%[48] - 2023年上半年一般及行政开支降至1110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510万元减少约26.5%[49] - 2023年上半年研发开支增至830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450万元增加约84.4%[50]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收入净额约为60万元,2022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约为20万元[51] - 集团主要经营附属公司适用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约为460万元,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约为90万元[52][53][54]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后溢利约为1320万元,2023年上半年除税后亏损约为330万元,收益从约9360万元减至约4720万元,毛利从约4130万元减至约1690万元[55] - 2023年上半年研发开支增至约830万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450万元[56]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5610万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2880万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2410万元[61][62][63] - 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纯利率为 - 7.1%,2022年上半年为14.2%[6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5.7倍,2022年12月31日为4.7倍[6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4.7211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9.3552亿元下降49.53%[10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1.6883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4.1262亿元下降59.08%[10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运营亏损4802万元,而2022年同期运营溢利为1.8062亿元[10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3342万元,而2022年同期期内溢利为1.3249亿元[10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47.573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3.0749亿元下降10.36%[1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42.414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5.0515亿元下降5.85%[1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5.158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0234亿元下降35.70%[1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3342千元,2022年同期溢利13249千元[11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6060千元,2022年同期为67440千元[113]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8833千元,2022年同期为34032千元[113]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4058千元,2022年同期为1420千元[113]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169千元,2022年同期为31988千元[113] - 2023年6月30日净债务为-102,601千元,总权益为424,149千元,总资本为321,548千元;2022年12月31日净债务为-100,182千元,总权益为450,515千元,总资本为350,333千元[1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75,258千元,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47,211千元,除所得税前亏损4,240千元,期内亏损3,342千元,资本开支42,362千元[1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116,408千元,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93,552千元,除所得税前溢利17,834千元,期内溢利13,249千元,资本开支23,745千元[137] - 2023年6月30日可呈報分部資產451,664千元,总資產475,738千元;可呈報分部負債36,847千元,总負債51,589千元[136]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客户A收益分别为6,961千元和33,007千元,客户B收益分别为12,930千元和20,052千元[140]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集团合约负债分别为1,055,000元和2,199,000元[141]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分别为80千元和123千元[142]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开支总额分别为51,440千元和75,132千元[143]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融资收入╱(成本)净额分别为562千元和 - 228千元[144]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开支分别为 - 898千元和4,585千元[147]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1,600,000千股和1,200,000千股[148]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亏损)╱溢利分别为 - 3,342千元和13,249千元[148]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盈利分别为 - 0.21分和1.10分[148] 业务发展 - 集团将现有加工厂房提纯站改为磨圆站,可使每年生产最少10000吨未经提纯的球形石墨,拟将石墨提纯业务迁往山东威海[17] - 集团已取得银行融资额度约1.4亿元,与若干独立第三方探讨共同合作发展提纯业务[18] - 2023年集团预计开采能力提升至每年50万吨,正申请海拔150米以下资源及提升开采许可[19]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启动鳞片及球形石墨生产效率优化及新型号产品开发等研发项目[22] - 集团将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天然石墨负极领域提升产品工艺[2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北山矿场海拔150米以下地区勘探,覆盖0.2651平方公里,钻25个钻孔总长约6700米,支出约400万元[30] - 2023年上半年开采成本约920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约1030万元减少,因开采材料总量减少[31][34] - 2023年上半年北山矿场一期开采约98.2万吨材料,含约82.3万吨未加工大理石及废石和约15.9万吨未加工石墨矿石[32] - 公司将部分采矿生产活动分包,2023年上半年合计约800万元,2022年上半年为780万元[33] - 公司2023年度目标开采50万吨石墨矿石[34] - 集团向政府申请土地,大部分程序已完成,将进行投标/竞投程序并展开新选矿厂建造工程[58] 行业环境 - 国际能源署预计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比2022年高出30%以上,达800万辆左右,渗透率超35%,有望带动负极材料市场需求[27] - 相关收益跌幅主要由于汽车市场竞争、锂电池行业增长趋缓及下游客户消化库存策略导致市场需求及价格波动[41] 资金运用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170万元,32.4%用于土地收购成本,31.6%用于建筑成本,36.0%用于购买及安装机械设备[57] - 预计2023 - 2024年使用所得款项净额,土地购置成本2320万元,建筑成本2270万元,购买设备及安装2580万元[59] 风险管理 - 2022年12月31日和2023年6月30日,公司面临的公平值利率风险和现金流利率风险并不严重,暂无利率风险对冲政策[72][73] - 2022年12月31日和2023年6月30日,公司通过多项措施降低信贷风险,将应收款项信贷风险降至最低[74] - 2023年6月30日,董事认为公司并无重大流动资金风险[7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银行若干港元计价存款面临的外汇风险不重大,暂无外币对冲政策[76] - 集团面临外汇、利率、信贷及流动资金等财务风险,有风险管理计划[123] - 风险管理政策和资本风险管理政策自2022年12月31日以来无变动[124][126] - 公司管理资本目的是保障持续经营能力,为拥有人提供回报,以资产负债比率为基准监察资本[126][128] - 为维持或调整资本结构,公司可能调整股息金额或发行新股[127] 人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有297名工人,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6名有所增加[78] - 2023年上半年,赵长山先生、张玉琴女士雇员福利开支均为360千元人民币,赵长海先生为80千元人民币,孙瑶女士为378千元人民币[187] - 2023年上半年主要管理层工资、薪金、花红及津贴为2360千元,退休金成本8千元,总计2368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611千元、7千元,总计1618千元[188] 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6亿股,赵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2亿股,占已发行股本约75%[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Sandy Mining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2亿股,占已发行股本约75%[89] - 2023年1月1日和6月30日,公司法定股本为2000万港元,对应20亿股;已发行及缴足股款股本为1375万港元,对应16亿股[176] - 2022年通过增设16.2亿股每股面值0.001港元的股份,法定股本从38万港元增至200万港元[177] - 2022年7月18日,公司将约120万港元股份溢价账进账额资本化,额外发行11.99999998亿股股份[178]
中国石墨(02237)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03 18:18
财务业绩 - 2022财政年度公司总收入约2.74亿元,较2021财政年度增加约37.9%[2] - 2022财政年度销售球形石墨及其副产品收益约1.31亿元,较2021财政年度增加约33.3%[2] - 2022财政年度销售鳞片石墨精矿收益约1.38亿元,较2021财政年度增加约41.6%[2] - 2022财政年度销售未加工大理石收益约392.3万元,较2021财政年度增加约79.6%[2] - 2022财政年度毛利约1.36亿元,较2021财政年度增加约46.1%,毛利率从46.9%增至49.7%[2] - 2022财政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约7898.2万元,较2021财政年度增加约48.1%[2] - 2022财政年度经调整纯利约8380.6万元,较2021财政年度增加约60.1%,经调整纯利率从26.4%增至30.6%[2] - 政府补助从2021财政年度的785.8万元降至2022财政年度的481.6万元,降幅约38.7%[2] - 上市开支从2021财政年度的688.1万元增至2022财政年度的964万元,增幅约40.1%[2] - 2022年全年总收入约2.736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约37.9%[11] - 2022年球形石墨及副产品收入约1.313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约33.3%[11] - 2022年鳞片石墨精矿收入约1.383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约41.6%[11] - 2022年毛利约1.359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约46.1%[12] - 2022年毛利率由2021年约46.9%提升至约49.7%[12] - 2022年经调整除税后纯利约8380万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约60.1%[12] - 2022财年总收益约2.736亿元,2021财年约1.984亿元,增幅约37.9%[52] - 2022财年销售球形石墨及其副产品收益约1.313亿元,2021财年约9850万元,增幅约33.3%[45][47] - 2022财年销售鳞片石墨精矿收益约1.383亿元,2021财年约9770万元,增幅约41.6%[46][48] - 2022财年石墨产品销售总收益约2.697亿元,2021财年约1.962亿元,增幅约37.5%[49] - 2022财年销售未加工大理石收益约390万元,2021财年约220万元[51] - 2022财年销售成本约1.377亿元,2021财年约1.053亿元,增幅约30.7%[54] - 收益增长主要因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经营管理有效、北山矿场协同效应[50] - 2022财年和2021财年集团毛利分别约为1.359亿和0.93亿元,毛利率分别约为49.7%和46.9%[55] - 销售球形石墨及其副产品毛利从2021财年约4120万元增至2022财年约5970万元,毛利率从41.8%增至45.4%[55] - 销售鳞片石墨精矿毛利从2021财年约5200万元增至2022财年约7570万元,毛利率从53.2%增至54.7%[57] - 其他收入从2021财年约800万元减至2022财年约500万元[59]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1财年约1010万元减至2022财年约760万元,减少约25.5%[60]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1财年约1970万元增至2022财年约2580万元,增加约30.8%[61] - 研发开支从2021财年约810万元增至2022财年约1150万元,增加约41.9%[62] - 融资成本净额从2021财年约80万元减至2022财年约50万元[63] - 除税后纯利从2021财年约5330万元增至2022财年约7900万元[67] - 经调整除税后纯利从2021财年约5230万元增至2022财年约8380万元,增幅约为60.1%[68]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78,982千元,经调整后纯利为83,806千元;2021年分别为53,325千元和52,348千元[72] - 2022年毛利率为49.7%,纯利率为28.9%,经调整纯利率为30.6%;2021年分别为46.9%、26.9%和26.4%[83] - 纯利及经调整纯利率增加主要由于集团毛利率增加[84] 股息分配 - 董事建议派付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1.6港仙,待2023年5月5日股东大会批准[2]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2年度末期股息每股1.6港仙[14] - 董事建议向2023年5月15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派发2022财年末期股息每股1.6港仙,总计2560万港元,2022年无股息[96] 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2年7月18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黑龙江省鹤岗市首家上市民营企业[9]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1.7百万元,约32.4%用于土地收购成本,约31.6%用于建筑成本,约36.0%用于购买及安装机械设备[72][73] 产品产量与销售 - 2022年鳞片石墨精矿产量约52500吨,较2021年增幅约8.9%;球形石墨产量约6900吨,较2021年增幅约35.3%[15] - 鳞片石墨精矿销售部分毛利率为54.7%,较2021年增加约1.5个百分点,预计2023年末产能提升至每年至少60,000吨,2025年四季度新建选矿厂投产后产能达每年至少100,000吨[16] - 2022年12月31日,球形石墨销售量约7,169吨,较2021年提升约18.3%,销售部分毛利率约45.4%,较2021年增加约3.6个百分点,预计2023年底产能提升至每年至少10,000吨[17] - 2022年12月31日,球形石墨加工副产品微型石墨粉及高纯度石墨粉销售量约10,091吨,较上年提升约29.7%[18] 矿产资源与开采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自北山矿场开采出未加工石墨矿石约42.3万吨,占未加工石墨总供应量约61.2%,平均开采成本为每吨约人民币22.6元,第三方采购均价为每吨约人民币72.6元[20] - 2023年计划将北山矿场未加工石墨开采量提升至约每年50万吨,正制订计划提高采矿许可证许可石墨开采量至超逾50万吨[2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石墨矿产资源量控制类为12502千吨,TGC为9.75%,推断类为968千吨,TGC为11.43%[3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大理石矿产资源量控制类为1068千吨,推断类为826千吨,总计1894千吨[3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石墨矿石储量概略类为9174千吨,TGC为10.00%[3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大理石矿石储量概略类为772千吨[38] - 2022财政年度开采成本总计25589千元,2021财政年度为10980千元[40] - 2022财政年度开采约324.3万吨材料,2021年约为155.2万吨[41] - 2022财政年度开采约282万吨未加工大理石及废石,2021年约为129.4万吨[41] - 2022财政年度开采约42.3万吨未加工石墨矿石,2021年约为25.8万吨[41] - 2022财政年度增购设备总值约240万元[41] - 2022财政年度分包业务合计约3220万元,2021年约为2340万元[41] - 2022财年开采石墨矿石销售成本约960万元,开采约42.3万吨,每吨开采成本约22.6元;2021年分别为520万元、25.8万吨、20.1元/吨[42] - 预计2023年北山矿场开采石墨矿石达50万吨[43] - 2022财年开采成本约2560万元,2021财年约1100万元[44] 公司发展规划 - 随着国家能耗“双控”政策深化,预计未来天然石墨市场份额会进一步提升[28] - 未来公司将在稳守耐火材料制造的同时,积极布局负极材料全产业链[29] - 公司正与独立第三方沟通,计划在山东省威海市扩大球形石墨提纯业务[29] - 公司将为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奋斗,向打造世界一流石墨企业目标前进[30] - 公司预计2023年7月初获得土地并开始建造新选矿厂,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建造并开始生产[76] 现金流量与财务状况 - 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102亿元[12] - 2022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77.3百万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88.8百万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85.9百万元[79]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主要因除税前溢利、折旧及应付款项增加,被应收款项增加和支付所得税抵减[80]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主要用于尾矿库改善、购买物业设备、土地及生产设备预付款和存入短期银行存款[81]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主要来自上市所得款项,被支付的上市开支抵减[82] - 2022年流动比率为4.7倍,2021年为1.6倍;2021年资产负债比率为19.6%,2022年不适用[8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银行存款从2021年12月31日约3390万元增至2022年12月31日约1.367亿元[85] - 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102亿元,超出借贷总额约1000万元,集团呈正现金净额状况[86] - 2022年和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抵押或质押[87]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196名工人,较2021年的178名增加,其中全职雇员141名,较2021年的112名增加[89] - 2022年12月31日资本开支约5290万元,高于2021年的3070万元[91] - 2022年和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或然负债[92] - 截至2022年12月30日,购买机器及设备资本承担为52.3万元,2021年无此项承担[93] 公司人员情况 - 赵亮为公司创始人之一,在石墨采矿行业有约20年经验,负责集团整体管理、决策及策略规划[99][100] - 李伟海于2021年3月加入集团,负责监督整体财务管理及企业管治事宜,在会计及合规专业有逾13年经验[101] - 赵先生在会计及财务范畴拥有逾19年经验,自2018年2月起担任恒富控股有限公司副财务总监,自2022年5月起担任Cosmo Supply Limited的集团财务总监[107] - 申先生在矿物及采矿业拥有逾19年经验,曾承办企业委托课题40余项,担任多家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0][112] - 刘先生在法律行业拥有逾15年经验,自2019年1月起于北京市青山律师事务所担任律师[115] - 赵女士自2015年起在香港理工大学担任多种职务,曾获2020年JIAR最佳论文奖等[117] - 王贵路先生为公司总经理及销售经理,负责集团销售及市场营销活动整体管理,2006年6月加入公司[120][121] - 盖文平先生为公司执行副总经理,负责集团人力资源及采购事宜整体管理,2022财年已从集团辞职[122][123] - 任羽先生为公司副总经理,负责集团人力资源、采购事务及项目开发整体管理,2021年获晋升至现职位[124][125] - 吴恩明先生为公司副总经理,负责集团生产整体管理,1993年7月毕业于鸡西市劳动局技工学校[126][127] - 徐霞女士为公司财务主管,负责集团财务及内部监控事宜整体管理,2021年1月加入公司[128][129] - 徐女士1994年6月毕业于湘潭大学,2001年5月获中级会计师资格,2005年6月获深圳市财政局会计专业证书[130] - 麦宝文自2021年5月31日起担任公司秘书,有超18年审计、会计等领域经验[131] 公司业务与管理 - 2022年公司加强业务扩展、客户满意度等领域工作[135] - 董事会职责包括监督公司重大事宜、履行企业管治职责等[139][140] - 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1] - 董事会定期会议每年至少举行四次,约每季一次[143] - 全体董事出席报告期内董事会会议的出席率均为100%[145] - 赵之翘等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22年6月15日获委任[145][146] - 因公司于2022年7月18日上市,至年报日期无股东周年大会及董事出席记录[145] - 董事出席报告期内各董事委员会会议有相应记录[146] - 公司自上市日期起适用企业管治守则,除特定条文外遵守
中国石墨(02237)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3 22:30
财务数据 - 2022财政年度总收入约为人民币273.6百万元,较2021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198.4百万元按年增加约37.9%[4] - 2022财政年度销售球形石墨及其副产品收益约为人民币131.3百万元,较2021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98.5百万元按年增加约33.3%[4] - 2022财政年度销售鳞片石墨精矿收益约为人民币138.3百万元,较2021财政年度约人民币97.7百万元按年增加约41.6%[4] - 2022财政年度销售未加工大理石收益约为人民币3.9百万元,较2021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2.2百万元按年增加约79.6%[4] - 2022财政年度毛利约人民币135.9百万元,较2021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93.0百万元按年增加约46.1%,毛利率由46.9%增至49.7%[4] - 2022财政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约为人民币78.9百万元,较2021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53.3百万元按年增加约48.1%[4] - 2022财政年度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财务计量经调整纯利约为人民币83.8百万元,较2021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52.3百万元按年增加约60.1%,经调整纯利率由约26.4%增至约30.6%[4] - 政府补助由2021财政年度的人民币7.9百万元减少38.7%至2022财政年度的人民币4.8百万元[4] - 上市开支由2021财政年度的人民币6.9百万元增加40.1%至2022财政年度的人民币9.6百万元[4] - 2022年全年总收入约人民币27360万元,较2021年约人民币19840万元同比增长约37.9%[13] - 2022年球形石墨及副产品收入约人民币13130万元,与2021年约人民币9850万元同比增长约33.3%[13] - 2022年鳞片石墨精矿收入约人民币13830万元,较2021年约人民币9770万元同比增长约41.6%[13] - 2022年毛利约1.35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46.1%;毛利率从2021年约46.9%提升至约49.7%;经调整除税后纯利约8380万人民币,同比增长约60.1%[14] - 2022年鳞片石墨精矿产量约52,500吨,增幅约8.9%;球形石墨产量约6,900吨,增幅约35.3%[17] - 2022年末鳞片石墨精矿销售量约36,372吨,略低于2021年;球形石墨销售量约7,169吨,提升约18.3%;微型石墨粉及高纯度石墨粉销售量约10,091吨,提升约29.7%[17][19][20] - 2022年鳞片石墨精矿销售毛利率为54.7%,同比增加约1.5个百分点;球形石墨销售毛利率约45.4%,同比增加约3.6个百分点[18][19] - 2022年自北山矿场开采未加工石墨矿石约42.3万吨,占未加工石墨总供应量约61.2%,平均开采成本为每吨约22.6元[22] - 2022财年开采成本约2560万元,较2021财年的约1100万元大幅增加,主要因爆破服务、燃料成本、机械开支及工资福利增加[42][46] - 2022财年开采约324.3万吨材料,包括约282万吨未加工大理石及废石和约42.3万吨未加工石墨矿石,2021财年分别约为155.2万吨、129.4万吨和25.8万吨[43] - 2022财年石墨矿石每吨开采成本约22.6元,2021财年约20.1元,成本增加主要因爆破服务及柴油通胀[44] - 2022财年总收益约2.74亿元,2021财年约1.98亿元,销售球形石墨及其副产品、鳞片石墨精矿和未加工大理石均有增长[47] - 2022财年销售球形石墨及其副产品收益约1.31亿元,较2021财年的约9850万元增长约33.3%[47][49] - 2022财年销售鳞片石墨精矿收益约1.38亿元,较2021财年的约9770万元增长约41.6%[47][50] - 2022财年销售未加工大理石收益约392.3万元,2021财年约218.4万元[47] - 2022财年为支持开采活动增购设备总值约240万元,将部分采矿生产活动分包给第三方合计约3220万元,2021年约2340万元[43] - 2022财年北山矿场开采超40万吨石墨矿石,达成招股章程所列目标[43] - 2022财政年度石墨产品销售总收益约2.697亿元,较2021财政年度的约1.962亿元增幅约37.5%[51] - 2022财政年度销售未加工大理石所得收益约390万元,2021财政年度约220万元[53] - 2022财政年度总收益增至约2.736亿元,2021财政年度约1.984亿元,增幅约37.9%[54] - 2022财政年度销售成本增至约1.377亿元,2021财政年度为约1.053亿元,增幅约30.7%[56] - 2022财政年度及2021财政年度,集团毛利约为1.359亿元及9300万元,毛利率分别约为49.7%及46.9%[57] - 2022财政年度其他收入减少至约500万元,2021财政年度则为约800万元[61] - 2022财政年度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至约760万元,较2021财政年度的约1010万元减少约25.5%[62] - 2022财政年度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至约2580万元,较2021财政年度的约1970万元增加约30.8%[63] - 2022财政年度研发开支增加至约1150万元,较2021财政年度的约810万元增加约41.9%[64] - 2022财政年度融资成本净额减少至约50万元,2021财政年度则约为80万元[65] - 2022财年除税后纯利从2021财年的约人民币5330万元增加至约人民币7900万元[69] - 扣除非经常性开支和政府补助后,2022财年经调整除税后纯利约人民币8380万元,较2021财年的约人民币5230万元增幅约为60.1%[70] - 2022财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人民币7730万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人民币8880万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人民币8590万元[81] - 2022财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10182亿元,较年初的人民币3393.4万元增加[81]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主要因除税前溢利、物业厂房设备折旧等因素调整,但被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加和支付所得税抵消[82] - 2022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人民币8880万元,主要包括尾矿库改善工程等支出[83] - 2022年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约为人民币8590万元,主要来自上市所得款项[84] - 2022年毛利率为49.7%,2021年为46.9%;2022年纯利率为28.9%,2021年为26.9%;2022年经调整纯利率为30.6%,2021年为26.4%[85] - 2022年流动比率为4.7倍,2021年为1.6倍;2022年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2021年为19.6%[8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96名工人,2021年为178名[91] - 2022年12月31日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5290万元,2021年为人民币3070万元[93] - 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资产抵押或质押[89] - 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或然负债[94] - 2022年对购买机器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为人民币523000元,2021年无此项承担[95] 股息分配 - 董事建议派付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1.6港仙,待股东于2023年5月5日股东大会批准[4]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1.6港仙[16] - 董事建议向2023年5月15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派发2022财政年度末期股息每股1.6港仙,总计2560万港元[98] 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2年7月18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黑龙江省鹤岗市首家上市民营企业[11]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310万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7170万元),尚未动用,存放于香港及中国持牌银行[74] - 所得款项净额约32.4%用于土地收购成本,约31.6%用于建筑成本,约36.0%用于购买及安装机械设备[75] - 公司于2022年7月18日上市,报告期内董事会会议全体董事出席率达100%[147]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天然石墨开采、生产及销售鳞片石墨精矿和球形石墨业务[12] - 预计2023年末鳞片石墨精矿产能提升至每年最少60,000吨,2025年第四季度新建选矿厂投产后产能达每年最少100,000吨;2023年底球形石墨产能提升至每年最少10,000吨[18][19] - 2023年计划将北山矿场未加工石墨开采量提升至约每年50万吨,并计划提高采矿许可证许可石墨开采量超逾50万吨[23] - 2022年底公司累计有专利91项,自主研发SG10–T系列产品,创新研发多项工艺[25] - 预计未来天然石墨市场份额会进一步提升[30] - 公司计划在稳固耐火材料制造业务同时,积极布局负极材料全产业链,包括释放自有矿场资源红利、拓展采购矿场资源、提升产能、优化产品品质、研发顺应行业需求的产品类型、布局提纯等深加工业务[31] - 公司正与独立第三方沟通,计划在山东威海扩大球形石墨提纯业务[31] 矿产资源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北山矿场开采许可证标高范围内石墨矿产资源量控制类为12,502千吨,TGC为9.75%;推断类为968千吨,TGC为11.43%[3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北山矿场开采许可证标高范围内大理石矿产资源量控制类为1,068千吨,推断类为826千吨,总计1,894千吨[3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北山矿场开采许可证标高范围内石墨矿石储量概略类为9,174千吨,TGC为10.00%[3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北山矿场开采许可证标高范围内大理石矿石储量概略类为772千吨[40] 新选矿厂建设 - 公司预计2023年7月初获得土地并开始建造新选矿厂,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建造并开始生产[78] - 新选矿厂建设因疫情推迟,目前相关设计及准备工作进度已恢复及加快[76][77] 人员情况 - 李伟海37岁,2021年3月加入集团任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有逾13年会计及合规专业经验[103] - 赵之翘43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会计及财务范畴有逾19年经验[108] - 申士富56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矿物及采矿业有逾19年经验,曾承办企业委托课题40余项[111][114] - 刘泽政42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法律行业有逾15年经验[116] - 赵婧冉34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5年起在香港理工大学担任多种职务[118] - 王贵路55岁,为公司总经理及销售经理,负责集团销售及市场营销活动整体管理[122] - 盖文平56岁,为公司执行副总经理,负责集团人力资源及采购事宜整体管理,2022财年已辞任[124][125] - 任羽先生48岁,2006年加入集团,2021年晋升为副总经理,负责集团人力资源、采购事务及项目开发整体管理[126][127] - 吴恩明先生53岁,2007年加入集团,负责集团生产整体管理[128] - 徐霞女士50岁,2021年1月加入集团,负责集团财务及内部监控事宜整体管理[130] - 麦宝文女士自2021年5月31日起为公司秘书,在审计、会计等方面有超18年经验[133] 公司治理 - 公司自上市日期起适用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及行政总裁”分节披露的企业管治守则第2部守则条文C.2.1外,已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40] - 董事会职责包括监督公司重大事宜、履行企业管治职责等[141][142] - 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赵亮先生(主席及行政总裁)、李伟海先生(首席财务官),独立非执行董事赵之翘先生、申士富先生、刘泽政先生、赵婧冉女士[143] - 董事会定期举行会议,每年最少举行四次,约每季一次,有需要时也会举行其他会议[145] - 执行董赵亮和李伟海与公司订立服务协议,初步任期自上市日期起三年,可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53] - 独立非执行董事赵之翘、申士富、刘泽政和赵婧冉与公司订立委任函,任期自2022年6月15日起三年,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54] - 董事会符合上市规则规定,至少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占董事会三分之一,且一人有相关财务专长[152] - 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两职未区分,由赵先生担任,董事会认为此举有利于集团管理[150] - 根据章程细则,李伟海、赵之翘、申士富、刘泽政、赵婧冉和赵亮将在股东大会上退任,均愿膺选连任[157] - 每年股东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告退,每名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值告
中国石墨(02237)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15 16:31
财务数据对比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9360万元,较2021年同期约人民币8250万元按期增加约13.5%[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球形石墨及副产品的收益约为人民币6130万元,较2021年同期约人民币4810万元按期增加约27.4%[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调整除税后纯利约为人民币2160万元,较2021年同期约人民币1800万元按期增加约20.0%[4] - 经调整纯利率由2021年同期约21.8%增加至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23.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1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3390万元增加至2022年6月30日约人民币6590万元[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93,552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82,513千元人民币[16]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41,262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35,444千元人民币[16] - 2022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7,834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26,020千元人民币[16] - 2022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3,249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20,147千元人民币[16] - 2022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人民币1.10分,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1.68分[16] - 2022年6月30日总资为356,044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334,076千元人民币[19] - 2022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215,247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201,998千元人民币[19] - 2022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140,797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132,078千元人民币[23] - 2022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3,271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3,856千元人民币[16] - 2022年上半年研究及开发开支为4,509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2,882千元人民币[1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5263千元,全面收益总额为13249千元;2021年同期期内溢利为4780千元,全面收益总额为20147千元[26] - 2022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7440千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4032千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420千元;2021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8598千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7182千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6157千元[28] - 2022年6月30日债务与资本比率为7.4%,2021年12月31日为19.6%[5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外部客户的总收益为93,552千元,期内溢利为13,249千元[6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外部客户的总收益为82,513千元,分部业绩总计23,910千元[69] - 2022年客户A收益为33,007千元,客户B收益为20,052千元;2021年客户A收益为30,470千元,客户B收益为12,354千元[75] - 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合约负债分别为1,856,000元和5,310,000元;2022年和2021年上半年确认收益分别为3,616,000元和9,470,000元[76] - 2022年其他收入为123千元,其中政府补贴102千元;2021年其他收入为6,089千元,其中政府补贴6,075千元[77] - 2021年销售成本、销售及分销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及研发开支总额为75,132千元[80] - 2022年融资成本净额为 - 228千元,2021年为 - 428千元[81] - 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4,585千元,2021年为5,873千元[8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溢利为1.3249亿元,2021年同期为2.0147亿元;每股基本盈利为1.10分,2021年同期为1.68分[89] - 2022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期末账面净值为10.5524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8.7908亿元[92] - 2022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一般及行政开支、研发开支分别为4892万元、718万元、261万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3766万元、449万元、136万元[93] - 2022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为5534万元,租赁负债为9406万元;2021年12月31日使用权资产为5703万元,租赁负债为9933万元[97] - 2022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添置为82万元,2021年同期为3232万元;租赁现金流出总额分别为673万元和3590万元[97][98] - 2022年6月30日探矿权账面净值为2.4776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2.5905亿元[103] - 2022年6月30日存货总计为2.8291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8874亿元;2022年和2021年上半年存货成本分别为2.6849亿元和2.287亿元[104]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计为10.1312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4.8645亿元[106] - 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按票据收取日期90天内分别为29,439千元和56,116千元[108] - 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应收票据及相应贸易应付款项分别为14,192,000元和16,404,000元[109] - 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流动部分分别为11,218千元和7,533千元[111] - 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约为65,920,000元和33,930,000元[118] - 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分别为16,588千元和18,608千元[117] - 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分别为29,269千元和18,498千元[120] - 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均为10,000千元[121] - 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加权实际利率分别为4.70%和4.85%[123] - 公司法定股本由2021年12月31日的380,000港元(380,000,000股)增加至2022年6月30日的2,000,000港元(2,000,000,000股)[128][12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13,249千元人民币[137] - 报告期内公司总收益增至约936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约8250万元增长约13.5%[156] - 球形石墨及其副产品销售增至约613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约4810万元增长约27.4%[156] - 鳞片石墨精矿销售下降至约307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约3290万元跌幅约为6.7%[156] - 报告期内毛利增至约413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约3540万元增长约16.7%,毛利率从约43.0%升至约44.1%[157] - 经调整除税後纯利增至约216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约1800万元增长约20.0%[158] - 报告期内开采成本总计约1.0348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约4814万元大幅增加[162] - 报告期内开采约111.8万吨材料,2021年同期约80.4万吨,增购设备总值约200万元,分包业务合计约780万元[163] - 开采成本从2021年同期约480万元增至报告期约1030万元[163] - 报告期总收益约9355.2万元,2021年同期约8251.3万元,销售球形石墨及其副产品收益占比从58.3%增至65.6%[165] - 销售球形石墨及副产品收益从2021年同期约4810万元增至报告期约6130万元,增幅约27.4%[168] - 销售鳞片石墨精矿收益从2021年同期约3290万元减至报告期约3070万元,跌幅约6.7%[172] - 报告期销售未加工大理石收益约150万元,2021年同期约160万元,需求无显著变化[173] - 报告期销售成本约5230万元,较2021年同期约4710万元增加11.0%[174] - 截至2021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约为3540万元和4130万元,毛利率分别约为43.0%和44.1%[175] - 销售球形石墨及其副产品毛利从1731.9万元增至2588.2万元,毛利率从36.0%增至42.2%;销售鳞片石墨精矿毛利从1756.6万元降至1535.4万元,毛利率从53.4%降至50.0%;销售未加工大理石毛利及毛利率减少[176][177] - 其他收入从610万元减至10万元,减少600万元[178]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390万元减至330万元,减少约15.4%[179]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880万元增至1510万元,增加约71.6%,主要因上市开支等增加[180] - 研发开支从290万元增至450万元,增加约55.2%[181] - 融资成本净额从40万元减至20万元[182] - 2021年实际税率为22.6%,2022年为25.7%,因不可扣税的上市开支增加[183]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6740万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3400万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140万元[18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约3198.8万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6592.2万元[189] - 2022年经调整纯利率为23.1%,2021年为21.8%,上升因鳞片石墨精矿等平均售价上升[194] - 2022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1.5倍,2021年12月31日为1.6倍,两期间保持稳定[194][195] - 2022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7.4%,2021年12月31日为19.6%,下跌因加快收款致现金及等价物增加[194][19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0年8月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制造及销售石墨产品[30] - 公司股份于2022年7月18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31] 财务资料编制 - 本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33] - 本集团采纳的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对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并无重大财务影响[38] - 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及诠释于2023年1月1日生效,公司将在生效时采纳,预计无重大影响[42][44] - 编制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需管理层作判断、估计及假设,实际结果可能有别[45] 公司业务运营 - 公司以销售鳞片石墨精矿和销售球形石墨及其副产品及未加工大理石两个分部形式运营[54][57] - 公司计划在2022年底前将加工能力扩大至每年约8000吨球形石墨[156] - 公司将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省政府政策及耐火材料制造业高需求[159][160] - 报告期内北山矿场未进行勘探钻探工作,专注开采活动及移除废石和未加工大理石[162] - 报告期内开采成本资本化部分约8715万元,计入开采石墨和大理石销售成本部分分别约137万元和1496万元[162] 风险管理 - 公司业务面临外汇、现金流及公平值利率、信贷和流动资金等财务风险,整体风险管理计划旨在降低潜在不利影响[46] - 公司资本结构由股东权益及总借款组成,以资产负债比率监察资本[50] - 风险管理政策和资本风险管理政策自2021年12月31日以来无变动[47][50] - 集团面临利率、信贷及流动资金财务风险[199] - 集团大部分资产和负债免息或按固定利率计息,公平值利率风险不严重[200] - 集团无重大现金流利率风险,因大部分资产和负债免息或按固定利率计息[200] 其他事项 - 无原始预期期限为一年或以上的未履行或部分未履行的履约责任[59] - 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6,020千元,所得税开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