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基础设施(02349)

搜索文档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02349)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1:09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2349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0 | HKD | | 0.1 HKD | | 5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0 | HKD | | 0.1 HKD | | 500,000,000 |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中國城市基礎設施集團有限公司(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本月底法定/註冊 ...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4427.1万港元 同比扩大21.51%
智通财经· 2025-08-29 22:30
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额2504.9万港元 同比减少3.49% [1] - 股东应占亏损4427.1万港元 同比扩大21.51% [1] - 每股亏损1.42港仙 [1]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0234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21:40
根据您的要求,我对提供的关键点进行了整理和归类。 收入与利润表现 - 营业额为25.04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约2.1%[2][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营业额为25,04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25,954千港元下降3.5%[17][18] - 集团营业额同比下降3.8%至2500万港元,主要因物业投资业务收入下降[35] - 期间亏损净额44.271百万港元,同比扩大21.5%[2][4] - 公司期间亏损44,27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36,433千港元扩大21.5%[17][18]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1.42港仙[4] - 每股基本亏损为1.42港仙,较去年同期1.16港仙扩大22.4%[25] 成本与费用 - 财务费用19.377百万港元[4] - 财务费用为19,37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20,924千港元下降7.4%[17][19] - 销售成本同比增加29.3%至1060万港元,主要受新设分公司成本增加影响[36] - 行政开支减少12.9%至1210万港元,主要因法律及员工成本下降[39] 毛利与毛利率 - 毛利为14.47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8.2%[2][4] - 毛利率为57.8%,同比下降10.4个百分点[2][4] - 毛利率从68.2%下降至57.8%,毛利减少320万港元[37]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35.87百万港元[2][4] - 投资物业重估公平值收益为35,87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24,565千港元增加46.0%[17][18]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亏损扩大至3590万港元,同比增加46%[38] 现金流与流动性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4.032百万港元,较期初下降58.5%[6][7] - 银行结余及现金减少58.8%至400万港元,流动性显著恶化[43] - 流动负债净额23.022百万港元[7][10] 债务与资本结构 - 总债务增加至3.71亿港元,资产负债率升至62.2%[44][46] - 未提取银行融资约为99,960,000元人民币[12] 资产与应收应付款 - 总资产为1,062.36百万港元,较期初下降0.6%[2][6] - 贸易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21,120千港元,较期初18,818千港元增长12.2%[26] - 超过180天的贸易应收账款为6,907千港元,占应收账款总额的54.2%[26] - 贸易应付账款超过180天账龄金额为679万港元,占总贸易应付账款的99.9%[27] 税务 - 所得税抵免为8,96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6,141千港元增加46.0%[17][20] 物业投资业务表现 - 未来城购物中心公允价值为9.264亿港元,2025年上半年租金收入同比下降14.4%至1490万港元[30] - 投资物业组合公允价值总额为10.345亿港元,较2024年末下降0.2%[33] 人力资源成本 - 雇员总成本为11,04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0,062千港元增长9.8%[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总数约为121名,较2024年同期114名增长6.1%[50] - 报告期内员工总成本约为105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1010万港元增长4.0%[50] 公司治理 - 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由李朝波先生兼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A.2.1条款[54] - 董事会主席豁免董事轮值退任机制,偏离企业管治守则A.4.2条款[55]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吴志豪、郭坚华及邝美云组成[57]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期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业绩[58] 股息与股份 - 公司未宣派2025年中期股息[51] - 报告期内公司未进行任何普通股买卖或赎回[52] 其他事项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及承担[48] - 报告期后无重大事项发生[49]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02349.HK)拟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5 21:25
董事会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9日星期五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及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 [1] - 会议将考虑派付中期股息(如有)并处理其他事项 [1]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02349)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5 21:1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佈之內容概不負責,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佈全部或任何 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349) 董事會會議召開日期 中國城市基礎設施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宣佈,謹訂於二零 二五年八月二十九日(星期五)舉行董事會會議,藉以(其中包括)審議及批准本公司 及其附屬公司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未經審核綜合財務報表,以及 考慮派付中期股息(如有),以及處理其他事項。 承董事會命 中國城市基礎設施集團有限公司 公司秘書 陳愷賢 香港,二零二五年八月十五日 於本公告日期,董事會成員包括執行董事李朝波先生(主席兼行政總裁)及季加銘先 生;非執行董事張貴卿先生;以及獨立非執行董事吳志豪先生、郭堅華先生及鄺美 雲女士。 ...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02349)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16:44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中國城市基礎設施集團有限公司(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4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2349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0 | HKD | | 0.1 HKD | | 5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0 | HKD | | 0.1 HKD | | 5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 ...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0234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8:0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综合收益为4840万港元,同比下降6.5%[10] - 物业投资业务收益为3340万港元,同比下降8.2%[10] - 物业管理业务收益为1500万港元,同比下降2.6%[10]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减少至4840万港元,同比下降6.5%[18] - 房地产投资业务营业额降至3340万港元,物业管理业务营业额降至1500万港元[18]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6580万港元,较去年1.113亿港元收窄[1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整体毛利为3180万港元,同比下降2.1%[10] - 毛利率为65.7%,较去年62.8%有所提升[10] - 整体毛利率提升至65.7%(2023年:62.8%)[20] - 销售及分销费用大幅减少87.8%至8万港元[24] - 行政费用减少6.3%至2790万港元[25]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7950万港元,较去年3310万港元大幅增加[10]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产生亏损7950万港元(2023年:3310万港元)[23] - 投资物业公平值总额约10.366亿港元,较去年10.516亿港元略有下降[12] - 中水·龙阳广场停车场公平值约9630万港元[11] 业务线表现 - 未来城购物中心出租率达93.2%,较去年88.6%提升[11] 现金、借款和资产负债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970万港元(2023年:1260万港元)[29] - 借款总额增至3.581亿港元,其中850万港元需一年内偿还[30] - 资产抵押金额降至4.226亿港元(2023年:4.711亿港元)[30] - 资产负债比率上升至57.9%(2023年:50.5%)[31] 股息和分配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建议派付股息[50]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无)[62]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无可供分配储备[60] 股权结构和董事持股 - 执行董事李朝波持有728,912,000股股份,占股本总额23.30%[71][72] - 执行董事季加铭持有100,000,000股股份,占股本总额3.20%[71][72] - 瓴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實益持有728,912,000股普通股,佔比23.30%[78] - Good Outlook Investments Limited實益持有215,683,681股普通股,佔比6.89%[78] - 中國金融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實益持有698,079,429股普通股,佔比22.32%[78] - 中國金融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匯駿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各持有290,079,429股,佔比均為9.27%[78] - Fu Lam Wu實益持有200,000,000股普通股,佔比6.39%[78] 董事薪酬 - 李朝波薪酬为每月325,000港元及住房津贴不超过每月50,000港元[67] - 季加铭薪酬为每月250,000港元[67] 购股权和股份 - 顾问购股权未变动,年末持有25,445,948份[74] - 2013年购股权计划已于2023年6月17日届满[75] - 年内未购回或赎回任何普通股股份[63] - 公司无优先购买权相关条款规定[61] 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 - 五大供應商合共採購額佔總採購額約7.0%[84] - 最大供應商採購額佔總採購額約4.3%[84] - 五大客戶合共銷售額不足總銷售額30%[85] 公司治理和审计 - 審核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82] - 核數師為天健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92]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业务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5[47] - 公司投资物业年内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5[57]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年内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4[56] - 公司五年财务业绩及资产负债摘要载于报告第159页[55] - 公司年度业绩详情载于报告第74页综合损益表[49] - 公司业务回顾及未来发展规划载于年报第4至9页管理层讨论分析[48]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管理 - 公司维持与2023年相同的环境、社会及管治管理架构和程序[102] - 公司持续投入大量资源监控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政策及实践表现[102] - 董事会定期批准和更新环境及社会问题的策略和政策[102] - 公司指派环境、社会及管治经理负责监察相关事宜确保符合守则[102] - 公司通过持份者参与和重要性评估识别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102] - 公司记录、计算并披露量化数据并与过往表现进行比较[102] - 关键环境和社会绩效指标披露方法与过往报告期一致[102] - 公司致力于改善产品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和人员管理[106] - 公司定期联系内外部持份者收集对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的反馈[107] - 公司通过已设立渠道与持份者持续沟通获取环境、社会及管治见解[107]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载于年报第22至55页[48] 环境绩效和排放 - 香港办公室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1.31吨,同比增长7.82%[119] - 武汉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517.10吨,同比下降21.50%[119] - 公司总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528.41吨,同比下降21.40%[119] - 香港办公室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87吨/员工,同比下降33.59%[119] - 武汉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1.86吨/员工,同比上升10.28%[119] - 公司总耗电量从5,640,512.19千瓦时降至4,704,470.27千瓦时,同比下降16.59%[128] - 武汉耗水量从82,656.36立方米降至17,287.00立方米,同比下降79.07%[131] - 香港办公室A4纸消耗量从36,000张降至12,000张,同比下降66.67%[133] - 香港办公室人均耗电量从1,928.50千瓦时/员工降至1,317.77千瓦时/员工,同比下降31.67%[128] - 武汉人均耗电量从50,676.43千瓦时/员工增至59,333.41千瓦时/员工,同比上升17.08%[128] - 武汉人均耗水量从744.65立方米/员工降至218.82立方米/员工,同比下降70.61%[131] - 公司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528.41吨,较去年3216.79吨下降21.40%[156]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二氧化碳当量/员工)为27.48,较去年27.03上升1.66%[156] - 公司运营及活动无范围1直接排放[155][156] - 公司无有害气体排放,仅有无害二氧化碳间接排放[115] - 公司过去三年未使用柴油[129] - 公司间接通过用电产生二氧化碳排放,但无直接排放[138] - 武汉排放量下降主要因出售一家附属公司[121] - 公司过去三年无任何排放相关罚款或警告记录[118] - 公司无严重违反环保法律法规记录[53] 环境目标和倡议 - 公司计划将武汉和香港办公室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2%[121] - 公司目标将整体纸张消耗量减少2-3%[123] - 公司目标在正常运营条件下将耗电量减少1-2%[128] - 公司目标在正常运营条件下将淡水消耗整体减少1-2%[132] - 公司目标减少1-2%的纸张及包装材料消耗[133] - 公司目标在未来一年内通过监督员工节能行为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1%至2%[158] - 公司已实施电力有效利用政策以减少间接二氧化碳排放[138] - 公司已实施政策减少整个组织的耗电,并投资能效更高的新设备[159] - 公司采取措施鼓励雇员更有效用水以减少消耗[160] - 公司正积极物色使用电动车等低碳方式减少碳足迹的物流合作伙伴[161] 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 - 公司识别全球变暖和减少纸张使用为最大气候问题,影响运营成本和全球环境[137] - 极端天气(台风、暴雨、雷电、洪涝)可能导致交付延误、材料损坏及员工健康风险,造成经济损失和运营成本增加[142] - 持续高温天气可能增加人员中暑概率、流失率、工伤及电力需求,导致运营成本上升[146] - 法律政策风险:地方政府更严格碳减排政策可能增加运营成本和诉讼可能性[148] - 技术风险:未能升级至高效可持续技术可能导致更高运营成本和竞争力下降[150] - 市场声誉风险:客户偏好环保产品可能导致销售下降和声誉受损[150] - 气候信息披露不佳可能导致声誉受损、股价下跌或融资困难[150] - 公司通过获得环境相关认证应对市场及声誉风险[150] - 公司认为未来长期监管框架及碳交易机制将带来机遇[151] - 公司采用两种综合气候情景进行评估:棕色情景(2100年全球升温超3°C)和绿松色情景(2100年升温1.5-2°C)[152] - 公司已更新气候情景分析方法,并基于IPCC、IEA及NGFS构建情景[151] 员工数据和人力资源 - 2024年全职员工人数为92人,兼职员工为0人,总员工数为92人,相比2023年全职119人减少27人(下降22.7%)[167][168] - 2024年男性员工61人(占66.3%),女性员工31人(占33.7%),性别比例相对均衡[170][179] - 按职位划分:2024年一般员工6人,营运员工72人,管理人员14人,其中营运员工占比78.3%[171][174] - 年龄分布:2024年30岁以下员工3人,31-40岁30人,41-50岁30人,51-60岁27人,60岁以上2人[176][187] - 地理分布:2024年香港办公室员工13人,武汉员工79人,武汉员工占比85.9%[178][187] - 员工流失率:2024年总体流失率21.79%(男性)和27.91%(女性),女性流失率较高[181][182] - 年龄层流失率:30岁以下20.59%,31-40岁18.92%,41-50岁25%,51-60岁62.5%,60岁以上0%[184][183] - 地区流失率:香港办公室0%,武汉26.85%,武汉地区流失率显著较高[186][187] 员工健康、安全与培训 - 公司连续三年实现工作相关死亡事故为零记录[191] - 2024年工伤损失天数为零,无薪酬纠纷或政府调查索赔[191] - 公司要求员工立即报告所有紧急事故和意外事件,并按当地法律要求处理[193] - 公司为所有中国及香港合资格雇员提供医疗保险[193] - 公司2024年未发生任何劳动诉讼和指控,与2023年表现一致[198] - 2024年受训员工百分比为25.00%,较2023年的23.53%有所提升[195] - 2024年男性员工受训比例为78.26%,女性为21.74%;2023年男性为100.00%,女性为0.00%[195] - 2024年一般人员受训比例为100.00%,与2023年持平;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受训比例均为0.00%[195] - 2024年每位员工平均培训时数为1.96小时,较2023年的1.41小时增长39%[196] - 2024年男性员工平均培训时数为2.75小时,女性为0.39小时;2023年男性为2.21小时,女性无数据[196] - 2024年一般人员平均培训时数为30.00小时,较2023年的28.00小时增长7%[196] - 培训内容涵盖职业安全、工作技能和服务质量等领域[192]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0234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0:16
营业额与收益变化 - 2024年营业额约4843.2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5178万港元减少约6.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总收益及外部销售为4843.2万港元,2023年为5178万港元[20][21] - 公司综合收益从2023年约5180万港元减少6.5%至2024年约4840万港元[37] - 2024年集团营业额约4840万港元,较去年约5180万港元减少约6.5%[46] 亏损情况变化 - 2024年亏损净额约6578.5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1.11332亿港元减少约40.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除税前亏损为8564.8万港元,2023年为10880.9万港元[20][21]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2.10港仙,2023年为3.56港仙[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6580万港元,2023年约1.113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2.10港仙,2023年3.56港仙[37] - 2024年度公司产生净亏损约6578.5万港元,录得流动负债净额约1783.3万港元[76] 资产与负债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10.69099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12.29839亿港元减少约13.1%[2]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约57.9%,2023年约为50.5%[2] - 2024年总负债约4.67602亿港元,2023年约为5.7344亿港元[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约为57.9%,去年为约50.5%[62] 成本与费用变化 - 2024年销售成本1660.4万港元,2023年为1927.2万港元[4] - 2024年财务费用为4237万港元,2023年为4520万港元[22] - 2024年雇员总成本1628.6万港元,2023年1715.3万港元[25] - 2024年贸易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扣除拨回为187.8万港元,2023年357.4万港元[25] - 2024年贸易应收账款(客户合约)为256.1万港元,2023年893.2万港元;物业投资业务为1276.1万港元,2023年682.5万港元[30] - 2024年贸易应付账款为618.7万港元,2023年1092.8万港元[34] - 2024年集团销售成本约1660万港元,较去年约1930万港元减少[48] - 2024年集团其他经营收入约150万港元,较去年约220万港元减少[50] - 2024年集团其他经营开支约5040万港元,较去年约3120万港元增加[52] - 2024年集团销售及分销费用约8万港元,较去年约69万港元减少约87.8%[54] - 2024年集团行政费用约2790万港元,较去年约2980万港元减少约6.3%[55] - 2024年集团财务费用约4240万港元,较去年约4520万港元减少[56] 投资物业相关变化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7945.6万港元,2023年为3311.1万港元[4] - 2024年公司重估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约7950万港元,2023年约3310万港元[37] - 2024年集团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约7950万港元,去年为3310万港元[53] 税务相关 - 2024年所得税抵免为1986.3万港元,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252.3万港元[20][21][22] - 香港利得税两级制下,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溢利税率为8.25%,超过部分为16.5%,其他集团实体按16.5%税率缴税[22] - 中国附属公司两个年度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25%[24] 毛利相关变化 - 整体毛利从2023年约3250万港元减少2.1%至2024年约3180万港元,毛利率从62.8%增至65.7%[37] - 2024年集团毛利约3180万港元,整体毛利率为65.7%,去年为62.8%[49] 物业经营数据 - 未来城2024年12月31日出租率为93.2%,2023年12月31日为88.6%[38] - 2024年12月31日,未来公馆停车场及中水•龙阳广场停车场公平值分别约为1580万港元及9630万港元[38] 股息与股份交易 - 公司2024年度不宣派股息,2023年亦无股息[68] - 2024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普通股股份[69] 公司治理相关 - 2024年度所有董事均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70] - 公司董事会主席和行政总裁由李朝波先生一人兼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A.2.1[71] - 公司董事会主席不受轮值退任规限,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A.4.2[72] - 2024年度审核委员会由吴志豪、郭坚华和邝美云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4] 财务报表审计 - 核数师认为公司综合财务报表真实反映2024年度财务状况、表现及现金流量[75] 公司通讯与年报公布 - 公司与股东及投资者建立多种通讯途径[77] - 公司年報将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公布[79] 会计准则影响 - 董事预期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不会对集团可见将来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1] 集团经营分部 - 集团经营分部包括物业开发、物业投资和物业管理业务分部[18] 集团资金状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净亏损约6578.5万港元,流动负债净额约为1783.3万港元,其中一年内到期借款约851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972.1万港元[1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提取的银行融资额度约为人民币9596万元,报告期末后收到额外其他借款400万港元[16] 出售附属公司收益 - 2024年出售附属公司收益8312.4万港元,2023年无此项收益[4] 全面开支总额变化 - 2024年全面开支总额(扣除税项)约5490.6万港元,2023年约为1.36065亿港元[5]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0234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06 16:57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期间营业额为25,95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0,166千港元下降[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期间毛利为17,69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7,081千港元略有增长[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期间投资物业之公平值亏损为24,565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收益1,395千港元[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期间出售一间附属公司之亏损为957千港元[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期间除税前亏损为42,57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0,010千港元扩大[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期间期间亏损为36,43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0,358千港元扩大[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期间每股亏损为1.16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0.97港仙扩大[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期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全面开支总额为50,83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0,784千港元减少[9]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营业额为30,166千港元,其中物业投资业务贡献19,219千港元,物业管理业务贡献10,947千港元[25] - 公司期间亏损为30,35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加6,075千港元[2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费用为20,92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592千港元[2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所得税开支为(6,141)千港元,去年同期为348千港元[2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雇员总成本为10,06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159千港元[3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亏损为1.16港仙,较去年同期增加0.19港仙[3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投資物業公平值减少约24,565,000港元,去年同期为公平值收益约1,395,000港元[3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应收账款为22,13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0,092千港元增加2,044千港元[3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90日内贸易应收账款为5,84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173千港元增加3,669千港元[39]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营业额减少至26,000,000港元,主要由于未来城的租金收入及物业管理收入减少[58] - 销售成本从2023年同期的13,100,000港元减少至本期的8,200,000港元,主要由于业务活动成本控制带来的效益[59] - 毛利从2023年同期的17,100,000港元增加至本期的17,700,000港元,毛利率从56.6%提升至68.2%[60] - 投资物业的公平值变动在本期产生亏损24,600,000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收益1,400,000港元[62] - 行政开支从2023年同期的25,300,000港元减少至本期的13,900,000港元,主要由于物业投资业务的行政开支减少[64] - 财务费用从2023年同期的22,500,000港元减少至本期的20,900,000港元,主要由于借款利息开支减少[65] - 所得税抵免在本期为6,100,000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开支300,000港元[66]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3年同期的30,400,000港元增加至本期的36,400,000港元,主要由于本期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67]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1,183,84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29,839千港元减少[9]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总负债为578,27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73,440千港元增加[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991千港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经营业务动用的现金净额为(848)千港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投资活动(动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805)千港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融资活动动用的现金净额为(2,266)千港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3,919)千港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所得新借款为19,375千港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偿还借贷为(14,130)千港元[1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普通股已发行数量为3,128,278,542股,金额为312,828千港元[4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借贷新增约19,375,000港元,偿还约14,130,000港元,年利率为6.20厘至8.00厘[4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贸易应付账款为10,171千港元,其他应付款项为13,886千港元,总计32,022千港元[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总额为10,000,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600,000港元减少[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债务总额为361,500,000港元,其中29,000,000港元须于一年内偿还,332,500,000港元为一年后偿还[69]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50.5%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58.0%,流动比率从1.04增加至1.08[70] 投资物业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投资物业之公平值亏损为24,565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收益1,395千港元[8] - 公司未来城购物中心的可出租总面积为55,029平方米,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公平值为988,200,000港元,租金收入为17,400,000港元,平均占用率为89.8%[55] - 公司未来公馆停车场的总建筑面积为7,723.06平方米,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公平值为16,500,000港元[5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投资物业公平值总额为1,004,700,000港元,租金收入为17,900,000港元[5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投资物业抵押账面值为446,895千港元[51] 股东与股息 - 公司主要股东瓴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LIHL)持有728,912,000股,持股比例为23.30%[79] - 公司主要股东中国金融国际投资有限公司(CFIIL)持有698,079,429股,持股比例为22.32%[79] - 公司主要股东Good Outlook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215,683,681股,持股比例为6.89%[79] - 公司主要股东Fu Lam Wu持有200,000,000股,持股比例为6.39%[79]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33] - 公司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4年中期股息[89] 公司治理与运营 - 公司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由同一人兼任,李朝波先生同时担任这两个职位[84] - 公司于2024年上半年并无买卖或赎回本公司任何普通股[90]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并无持有任何重大投资[92] - 公司通过多种途径与股东及投资者建立通讯,包括上市规则规定的公司通讯、股东周年大会、公司网站及股份过户登记处[96] - 公司网站提供集团最新及重要资讯,并为股东及权益人提供沟通途径[96] - 股份过户登记处负责处理股东的股份登记及相关事宜[96] 员工与成本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在职员工总数约为114名,较2023年同期的122名有所减少[88] - 2024年上半年总员工成本约为10,1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1,200,000港元有所下降[88] 其他业务活动 - 公司出售武漢城基小商品城商業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代价为543,000港元,出售亏损为957千港元[4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物业管理收益为8,100,000港元[57]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0234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20:40
营业额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约为2559.4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为3016.6万港元[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营业额及外部销售为25,95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0,166千港元下降14%[14][15] - 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减少至约260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约3020万港元[28] 毛利与毛利率变化 - 本期毛利增加约3.6%至1769.6万港元,毛利率增加约11.6个百分点至约68.2%[3] - 毛利由2023年上半年1710万港元增至本期约1770万港元,本期整体毛利率为68.2%,2023年同期为56.6% [30]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 - 集团投资物业录得公平值亏损约2456.5万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产生亏损约246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收益约140万港元[32] 亏损情况 - 集团期间亏损净额为约3643.3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为3035.8万港元[3]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16港仙,2023年同期为0.97港仙[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除税前亏损42,57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0,010千港元亏损扩大42%[14][15]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期间亏损36,43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0,358千港元亏损扩大20%[14][15]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1.16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0.97港仙亏损扩大20%[20]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64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3040万港元[37] 资产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为11.8384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29839亿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92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8.9万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5865.1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069.8万港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为22,13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092千港元增长10%[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90日内贸易应收款(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5,84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73千港元增长169%[2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总额约为100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60万港元[37] 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57827.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7344万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3202.2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352.7万港元[23]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为58.0%,2023年12月31日为50.5%;流动比率为1.08,2023年12月31日为1.04 [39] 流动资产净值变化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19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85.7万港元[7] 财务费用变化 - 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20,92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2,516千港元下降7%[16] 所得税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6,141千港元,2023年同期所得税开支348千港元[14][15][16] 雇员成本变化 - 2024年上半年雇员总成本10,06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1,221千港元下降10%[18] - 本期总员工成本约为1010万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1120万港元[43]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派息[19] - 董事会决定公司不宣派本期中期股息,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亦无[44] 未来城数据 - 2024年6月30日未来城公平值总额约为9.882亿港元,本期租金收入约为1740万港元,平均占用率约为89.8% [26] 销售成本变化 - 销售成本由2023年上半年约1310万港元减至本期约820万港元[29] 行政开支变化 - 行政开支由2023年同期约2530万港元减至本期约1390万港元[34] 在职雇员数量变化 - 2024年6月30日在职雇员总数约为114名,2023年6月30日为122名[43] 或然负债及承担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概无重大或然负债及承担[41] 重大事项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后直至公布日期概无重大事项[42] 公司股份买卖情况 - 本期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并无买卖或赎回公司任何普通股[45]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由李朝波先生兼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A.2.1 [47] 董事轮值退任情况 - 根据公司章程细则,股东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董事会主席毋须轮值退任[48] 审核委员会组成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吴志豪先生、郭坚华先生及邝美云女士组成[49] 中期报告公布情况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将寄发股东,并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公布[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