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门问问(02438)
icon
搜索文档
出门问问(02438.HK)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亏损额度大幅收窄99.5%
格隆汇· 2025-08-21 17:29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人民币1.789亿元,同比增长10.0% [1] - AI软件业务收入为人民币8060万元,同比下降21.7% [1] - AI智能硬件业务收入为人民币9830万元,同比增长64.8% [1] - 期内亏损为人民币2.9百万元,同比减少99.5% [2] - 经调整净亏损为人民币140万元,同比下降97.5%,接近盈亏平衡 [2] 业务分析 - AIGC业务面临全球行业竞争加剧及获客成本攀升的环境 [1] - 公司对AIGC业务的市场投放策略与获客成本进行了合理控制,确保毛利率稳健提升 [1] - AI智能硬件业务增长得益于战略性市场投入和新产品「TicNote」的品牌投入 [1] - 智能硬件业务库存结构优化导致短期毛利率波动,预期将趋于稳定 [1] 战略与运营 - 公司推动「组织AI化」转型,将AI智能体深度融入核心业务流程与运营管理体系 [2] - 构建高效、灵活、自我进化的「AI原生工作流」 [2] -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管控费用等措施提升运营效率 [2] - 公司坚持探寻下一代人机交互新范式,实现通向AGI进化之路的关键里程碑 [2] 未来展望 - 公司将继续密切留意AIGC业务市场竞争态势与盈利表现,灵活调整策略 [1] - 确保整体资源投入收获最优回报,推动AIGC业务持续向好发展 [1]
出门问问(02438)发布中期业绩,经调整亏损净额140.8万元 同比减少97.5%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17:27
中期业绩表现 - 公司收入达1.7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 [1] - 经调整亏损净额140.8万元 同比大幅收窄97.5% [1] - 期内亏损289.8万元 同比缩减99.5% [1] AI软件业务 - 收入8060万元 同比下降21.7% [1] - AIGC业务面临全球竞争加剧与获客成本攀升压力 [1] - 公司通过控制市场投放策略稳定收入降幅并提升毛利率 [1] - 下半年将根据市场竞争态势灵活调整资源投入策略 [1] AI智能硬件业务 - 收入9830万元 同比增长64.8% [1] - 增长源于战略性市场投入和新产品TicNote品牌投入 [1] - 库存结构优化导致短期毛利率波动 [1] - 预期随着库存调整完成 毛利表现将趋于稳定 [1]
出门问问(0243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1 17:1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1.789亿元,同比增长10.0%[5][7][8][10] - 总收入从人民币1.627亿元增至人民币1.789亿元,同比增长10.0%[19]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0.0%至17.891亿元人民币,其中AI硬件收入增长64.8%至9.827亿元人民币,AI软件收入下降21.7%至8.064亿元人民币[6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78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0%[70] - 期内亏损为人民币290万元,同比减少99.5%[5][7][10][11] - 经调整净亏损为人民币140万元,同比下降97.5%[5][7][10][11] - 经调整净亏损(非公认会计原则计量)从人民币5586万元改善至人民币141万元[28] - 期内亏损大幅收窄99.5%至290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5.788亿元人民币)[53] - 税前亏损为290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5.787亿人民币大幅收窄[67] - 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人民币5.78756亿元,经调整后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30元[82] - 每股亏损为0.00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0.55元人民币)[5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AI软件业务收入为人民币8060万元,同比下降21.7%[8][10] - AI智能硬件业务收入为人民币9827万元,同比增长64.8%[9][10] - AI软件解决方案收入从人民币1.030亿元降至人民币8060万元,同比下降21.7%[19] - 智能设备及其他配件收入从人民币5960万元增至人民币9827万元,同比增长64.8%[19] - AI软件解决方案收入为8064万人民币,同比下降21.7%[64][67] - 智能设备及其他配件收入为9827万人民币,同比增长64.8%[64][67] - 智能设备及其他配件包括AI智能手表及AI智能跑步机等结合AI模块的软硬件产品[93] - 产品TicNote全球销量突破万台[15]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为7637万人民币,同比下降16.9%[69] - 欧洲市场收入显著增长,德国市场收入1878万人民币(+90.6%),英国市场收入1790万人民币(+45.5%)[6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1.063亿元,同比增长0.9%[7][10] - 毛利从人民币1.053亿元微增至人民币1.063亿元,增长0.9%[21] - 毛利率从64.7%下降至59.4%,主要因硬件收入占比提升[21] - 毛利率下降至59.4%(2024年同期为64.7%),毛利微增0.9%至10.63亿元人民币[53]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59.4%,其中AI软件解决方案毛利率高达96.3%[64] - AI软件业务毛利率稳健提升[8] - 智能硬件业务毛利率因库存结构调整出现波动[9] - 研发开支从人民币5580万元降至人民币3800万元,其中薪资开支从人民币4640万元大幅减少至人民币2140万元[23]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人民币9130万元降至人民币6890万元[24] - 行政开支从人民币5590万元大幅减少至人民币1310万元[25] - 研发开支大幅减少31.9%至3.805亿元人民币,销售及营销开支减少24.5%至6.888亿元人民币[53] - 行政开支锐减76.6%至1.309亿元人民币,经营亏损收窄98.1%至184万元人民币[53] - 研发开支为3805万人民币,同比下降31.8%[67]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为6888万人民币,同比下降24.5%[6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任何中期股息[45]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5年中期股息[91] - 报告期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93] - 公司注册地为香港(公告发布日期2025年8月21日)[95]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人民币1.565亿元增至人民币2.540亿元[2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62.2%至25.396亿元人民币,总流动资产下降15.2%至43.223亿元人民币[5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人民币1.56535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2.53956亿元,增幅62.2%[86] - 未偿还银行贷款从2024年底人民币20.0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41.0百万元,全部为一年内到期的无担保固定利率贷款[3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银行借款共计人民币4097.1万元,年利率分别为1.95%和1.80%[13]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42.1%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6.3%[33] - 流动资产净值从2024年底人民币309.6百万元减少13.3%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268.5百万元[34] - 流动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2.5略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2.6[34]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7.2%至4.479亿元人民币,存货增长1.8%至6.809亿元人民币[55] - 流动负债下降18.1%至16.375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其他应付款项下降42.8%至3.873亿元人民币[56] - 资产净值微降1.0%至30.123亿元人民币,股东权益总额维持在30.123亿元人民币[56] - 存货总额从2024年末人民币9523.6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8905.4万元,减存货撇减后净额为人民币6809万元[83] - 已售存货账面值从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3213.9万元增至2025年同期人民币6355.3万元,增长97.7%[83]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从2024年末人民币4829.2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4479.1万元,其中90日内账期占94.6%[83][84]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末人民币3365.9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2023.2万元,降幅39.9%[87]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2024年末人民币6771.9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3873万元,降幅42.8%[88] 人力资源相关 - 全职雇员数量从2024年底222名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183名[3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41.9百万元[36] - 人均营收约为人民币97.8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54.2万元提升80%[16] - 员工成本为4193万人民币,同比下降48.2%[72] 风险相关 - 利率风险主要来自银行贷款[43] - 货币风险主要来自美元、欧元、新台币、英镑、港元、新加坡元及澳元计值的业务[4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购买任何对冲衍生工具[44] 公司治理和结构 - 公司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5]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为0.0000479889美元[93] - 公司采用人民币作为报告货币[93] - 公司设有首次公开发售前期权计划(2015年10月19日采纳)[93] - 公司证券交易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93] - 公司依据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规则运作[93] - 附属公司定义遵循公司条例第15条涵义[94]
出门问问(02438):李媛媛已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16:56
公司治理变动 - 执行董事李媛媛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 自2025年8月21日起生效 [1] - 执行董事李志飞不再担任提名委员会主席及成员职务 [1]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杨喆调任为提名委员会主席 [1]
出门问问(02438) - 董事名单与其角色和职能
2025-08-21 16:54
公司信息 - 公司为出门问问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438,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1] 人员信息 - 执行董事为李志飞先生(主席兼首席行政官)和李媛媛女士(首席运营官)[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亿律先生、卢远瞩教授、杨喆先生[3] - 李媛媛女士是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成员[3] - 陈亿律先生是审核委员会主席等多委员会成员[3] - 卢远瞩教授是薪酬委员会主席等成员[3] - 杨喆先生是提名委员会主席等成员[3]
出门问问(02438.HK)执行董事李媛媛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
格隆汇· 2025-08-21 16:53
公司治理变动 - 执行董事李媛媛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 自2025年8月21日起生效 [1] - 执行董事李志飞不再担任提名委员会主席及成员职务 [1]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杨喆调任为提名委员会主席 [1] 委员会组成调整 - 提名委员会新组成包括杨喆(主席)、李媛媛及陈亿律三人 [1] - 所有变动均于2025年8月21日正式生效 [1]
出门问问(02438) - 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
2025-08-21 16:48
提名委员会组成 - 须由最少3名成员组成,过半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 - 主席由董事会主席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由董事会委任[6] 会议安排 - 每年至少举行1次会议,可按需加会[9] - 法定人数为2名成员,至少1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 - 定期会议提前14天发通知,议程文件提前3天送达[8][10] 职责权限 - 获授权调查活动,可向雇员索取资料[13] - 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13] 报告与回应 - 每次会议后向董事会报告[14] - 主席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回应提问[15]
出门问问(02438) - 提名委员会组成之变动
2025-08-21 16:41
公司基本信息 - 出门问问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2438[2] 提名委员会变动 - 2025年8月21日起,李媛媛获委任,李志飞不再担任,杨喆调任主席[4] - 变动后提名委员会由杨喆、李媛媛及陈亿律组成[4] - 变动因应上市规则及企业管治守则修订作出[4] 董事会组成 - 截至2025年8月21日,董事会由李志飞、李媛媛等五人组成[6]
2025 年中国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搜狐财经· 2025-08-20 21:32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科大讯飞、第四范式、拓尔思、用友网络、云从科技、出门问问、迈富时等,涵盖智能语音、企业级AI平台、语义智能、ERP软件、人机协同操作系统、AIGC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 [1][2] - 上市公司分为人工智能代理方案企业与下游应用企业,行业注重研发投入与人员结构 [1] - 头部企业如科大讯飞、商汤科技凭借自研大模型覆盖多场景,第四范式、迈富时通过智能体中台服务多行业,顺网科技、出门问问在娱乐、消费端创新 [3]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基本信息对比 - 行业呈现"垂直场景深度落地+生态合作+行业解决方案标准化"三大特征,技术路径涵盖流程自动化、多模态交互及低代码开发平台 [3] - 头部企业研发投入规模优势显著:科大讯飞2024年研发投入45.8亿元(同比+19.37%),占营收19.62%,营收233.43亿元 [4] - 第四范式2025年Q1营收10.77亿元,研发费用3.68亿元,研发费用率从42.2%降至34.2% [4] - 部分企业研发与商业化失衡:商汤科技2024年研发费用率106%,云从科技2024年Q1研发投入占营收181.74%,但全年营收同比暴跌36.69%至3.98亿元 [5]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研发能力 - 科大讯飞研发人员9752人(占比62.71%),拓尔思研发人员900人(占比48.59%),行业模型训练周期从15天压缩至2天 [6] - 云从科技2024年研发人员从467人减至228人(减员51.18%),研发费用降低18.27% [6]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业务布局 - 行业渗透呈现"垂直深耕"与"跨域扩张"并行,覆盖金融、教育、医疗、能源、制造等领域 [10] - 金融领域聚集第四范式、云从科技等,教育领域科大讯飞智慧教育营收72.29亿元,医疗领域科大讯飞累计提供9.1亿次AI辅诊建议 [10] - 第四范式与桂冠电力合作打造"数字桂冠"生态云平台,云从科技制造/能源收入增长136.10% [10] - 生态合作成为竞争壁垒:科大讯飞开放647项AI能力,星火小助手创建数量突破51,000款,商汤科技与电信合作推广商业元宇宙 [11]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国产化适配 - 科大讯飞采用华为昇腾芯片,训练效率从55%提升至85% [13] - 云从科技与华为昇腾合作推出训推一体机,支持千亿级模型训练 [13]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对比 - 第四范式2024年营收52.61亿元(同比+25.1%),2025年Q1营收10.77亿元(同比+30.1%),毛利率41.2% [14] - 云从科技2024年营收3.98亿元(同比-36.69%),泛AI业务收入增长136%,毛利率19.7% [14] - 拓尔思2024年营收7.77亿元(同比-0.59%),大模型应用收入1.26亿元(同比+13.87%) [15] - 科大讯飞AI业务收入占比53.8%,第四范式AI业务收入占比74.8% [16]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业务规划 - 科大讯飞深化"1+N"行业大模型战略,聚焦教育、医疗、司法 [18] - 第四范式采用"AI Agent+世界模型"双核架构,升级先知AI平台 [18] - 商汤科技将发布日日新大模型6.0,重点布局工业质检与元宇宙 [18] - 拓尔思募资18.45亿元用于行业大模型研发,拓展东南亚市场 [18] - 云从科技转型为Agent服务提供商,聚焦"AI智能体+行业大模型" [18]
港股异动 出门问问(02438)尾盘涨超11% 明日将发中期业绩 公司预计上半年亏损收窄超99%
金融界· 2025-08-20 15:51
股价表现 - 出门问问(02438)尾盘涨超11% 截至发稿涨10.26%至0.86港元 成交额2236.85万港元[1] 财务表现 - 预计上半年亏损较去年同期5.79亿元实现不少于99%同比减少[1] - 经调整净亏损较去年同期5590万元实现不少于96%同比减少 接近盈亏平衡[1] - 财务改善主因或然可赎回优先股及普通股账面值变动[1] 经营策略 - 公司推动"组织AI化"转型 将AI Agent深度融入核心业务流程与运营管理体系[1] - 构建高效灵活自我进化的"AI原生工作流"[1] -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及费用管控提升运营效率[1] 公司治理 - 拟于8月21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审批中期业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