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奥司他韦
icon
搜索文档
千亿县“爆发期”将至,谁在领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5 22:29
县域经济竞争格局 - 千亿县数量从59个增至62个 准千亿县(GDP超900亿元)达21个 预计2025年总量将突破80个 [2] - 头部县域GDP增速显著 超七成千亿县增速跑赢全国平均水平 [10] - 县域经济总量10年间从33.1万亿增至48.3万亿 年均复合增长率5.6% 占全国GDP比重稳定在40% [10] 省份竞争力变化 - 江苏以25个百强县领跑 前十强独占6席 10年间新增8个百强县 如东市等县实现超50位跃升 [3][7] - 湖北百强县数量10年增7个至8个 通过"三百战略"系统性布局 宜都等5个准千亿县有望推动千亿县数量跃居全国第五 [9][15][18] - 浙江、山东分别减少12个和10个百强县 主因协同发展不足和政策支持减弱 [8][9] 工业驱动机制 - 县域规上工业企业达23.6万家 占全国总量49%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超40% 高于全国38.3%水平 [15] - 湖北宜都案例:东阳光基地贡献全市30%GDP 其奥司他韦占全国90%市场份额 干虫草占全球1/3 [18] - 省级政策聚焦工业赋能 湖北计划2027年县域工业增加值占比达54% 广东需细化县域支持政策 [18][23] 发展模式升级 - 省级统筹成为新趋势 需下放经济审批权限 配套土地/能耗指标倾斜 建立动态考核机制 [21][23] - 机场经济效应显现 简阳市依托天府国际机场带动 GDP逼近900亿元 将成四川首个千亿县 [23] - 长三角"抱团"效应显著 江苏沿海县域受益于南通/盐城协同发展 徐州带动邳州/沛县入围百强 [7]
抗流感药物市场迎变局:奥司他韦或暂停挂网,新药抢滩登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12:12
奥司他韦市场地位变化 - 浙江省医保局对包括东阳光长江药业在内的多家企业生产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进行价格调整或暂停挂网,涉及价格投诉 [1] - 2022年奥司他韦胶囊被纳入第七批国家集采,最低中选价格每粒不到1元,东阳光药报价0 99元/片,降幅高达92% [1] - 2023年起奥司他韦颗粒被部分省份纳入省级集采,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是第八批集采中选药品之一,平均降价83% [1] 市场竞争格局 - 东阳光药奥司他韦市场份额从历史峰值降至2024年的54 8%,面临70余家药企仿制药竞争 [2][5] - 罗氏玛巴洛沙韦呈现爆发式增长,2022至2023年销售额从0 7亿元跃升至6 3亿元 [2][5] - 众生药业全球首款PB2靶点药昂拉地韦将症状缓解时间缩短40%,临床耐药发生率低 [2][11] 东阳光药经营状况 - 2024年磷酸奥司他韦相关产品销售额达26亿元,占总营收64 2%,较2022年81 2%占比明显下降 [6][7] - 公司支柱产品可威专利保护期将持续至2026年,但关键专利已陆续到期,合成工艺专利于2024年3月到期 [5] - 公司坦承若无法保持可威销量、价格及利润率,收入及盈利能力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7] 抗流感药物市场趋势 - 2023年国内流感药终端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奥司他韦仍占超80%市场份额 [5] - 截至2025年5月中国已获批上市抗流感新药达10款,其中国产药企加速突围 [9][10] - 流感病毒对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产生抗性,儿童患者H1N1耐药率达27~37% [10] 新药研发进展 - 众生药业昂拉地韦临床数据显示症状缓解时间缩短40%,退烧时间缩短39%,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有效 [11] - 昂拉地韦临床Ⅱ期和Ⅲ期研究的可疑耐药发生率分别为0和1 6%,能应对部分"超级流感病毒" [11] - 玛巴洛沙韦原研药专利有效期至2031年,但国内已有企业获得药品注册 [12]
“10秒,我症状还没说,处方药就开好了”
中国新闻网· 2025-06-15 23:31
互联网医疗行业处方药销售乱象 核心观点 - 电商平台处方药销售存在严重违规行为 包括处方审核形同虚设 违规展示药品信息 超适应症宣传 销售未获批药品等 威胁消费者用药安全 [1][5][6][8][10][12] 处方审核流程问题 - 多家平台存在"秒开"处方现象 记者实测从问诊到开方仅需10秒 全程无实质性医疗评估 [1][2] - 外卖平台购药流程更便捷 付款后自动生成电子处方 系统自动填充病症描述和病例信息 无医生确认线下首诊环节 [3] - 夜间开方无限制 凌晨1点/4点下单仍可"秒接单" 开方速度与白天无异 [5] - 现行法规明确要求药师审核处方 但部分平台采用"AI开处方 客户直接取药"模式 跳过传统审核环节 [5] 违规展示药品信息 - 直播电商平台直接展示司美格鲁肽等处方药包装/标签信息 未与非处方药区分标注 页面可见适应症/用法用量等违规内容 [6] - 国家规定处方审核前不得展示说明书等信息 但多家平台仍违规提供 [8] 超适应症宣传与非法药品销售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获批适应症为皮肤麻醉 但被商家宣传为"房事延时"男科用药 公开标注用法 [8] - 本唯抑菌乳膏涉嫌假冒本维莫德乳膏 替换原药品商标 更改主要成分为中药 未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10][12] - 仿冒行为涉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药品管理法 最高可处货值金额30倍罚款或刑事责任 [12] - 第三方平台未履行审核监测义务 需对入驻药房违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12]
行业深度报告:管线布局迈入收获期,2025开启国产流感新药元年
开源证券· 2025-06-15 13: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流感病毒致病性高,新作用机制药物研发势在必行,RNA 聚合酶抑制剂成主流靶点 [4][5] - 奥司他韦中国上市超十年,2025 年开启国产新药元年,国内流感药市场规模超百亿,新药上市进度加速 [6] - 伴随国内流感新药上市进度加速及疗效可比肩大单品,未来有望实现销售快速增长,推荐济川药业、健康元,受益标的有众生药业、先声药业等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流感病毒为高致病性病原,新作用机制药物研发势在必行 - 流感传染性强、季节性波动,全球每年约 10 亿人患病,300 - 500 万例重症,29 - 65 万例死亡,中国每年发病约 8400 - 14400 万人,儿童和老年人发病率高 [4][15] - 甲型和乙型是主要流感病毒类型,甲型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乙型可引起季节性流行,感染过程有多个药物作用靶点 [17] - 抗流感病毒药物不断迭代,截至 2025 年 5 月,中国获批 10 款新药,美国获批 7 款新药,RNA 聚合酶抑制剂成主流研发靶点,海内外合作加强布局 [5][26] 奥司他韦中国上市超十年,2025 即将开启国产新药元年 - 2023 年国内流感药物市场规模超百亿,奥司他韦占 86.48%市场份额,玛巴洛沙韦销售额从 2022 年 0.7 亿元增至 2023 年 6.3 亿元 [6][36] - 国内上市的核心流感用药已纳入医保,单疗程费用稳定在 200 元内,2025 年青峰药业和众生药业新药上市,还有 4 款新药申请上市 [6][42] 投资建议与受益标的 - 推荐济川药业、健康元,受益标的有众生药业、先声药业等,新药有望实现销售快速增长,提升公司业绩 [7][46]
香港特首李家超:2025年施政报告将于9月公布;全球首个抗甲流PB2新药获批上市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07:07
香港经济与政策 - 香港2025年施政报告将于9月公布 强调政府文化变革与结果导向 [1] - 香港经济保持正面扩张 2024年生产总值预计增长2%-3% 部分行业表现良好 部分面临挑战 [1] - 香港进入经济转型期 需通过创新发掘新增长点 [1] 区域公积金协同发展 - 广东六城(深圳/珠海/汕头/江门/潮州/揭阳)签署协议推动公积金服务同城化 [2] - 主要措施包括异地无差别服务 贷款互认互通 信息联查 业务便捷化 共建风险防范机制 [2] - 公积金跨区域发展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治理能力 [3] 医药创新突破 - 全球首个抗甲流PB2新药昂拉地韦获批上市 由钟南山团队研发 [4] - 我国抗流感药市场此前主要依赖进口药和仿制药 奥司他韦占比超80% [4] - 该药是国家实验室践行新型举国体制的科技攻坚成果 [4] 核电建设进展 - 太平岭核电厂3号机组全面开工 项目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机组 总投资超1200亿元 [5] - 二期工程(3/4号机组)投资超400亿元 全部建成后总装机容量720万千瓦 [5] - 项目年供清洁能源约530亿千瓦时 年减排二氧化碳4300万吨 [5][6] 深市行情数据 - 6月10日深证成指收报10162.18点 下跌0.86% [7] - 领涨股:华业香料/中科磁业/赛升药业均涨停(20%) [8] - 领跌股:捷强装备(-14.76%) 二康生化(-10.32%) 万邦德(-10.03%) [8]
博瑞医药: 博瑞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证券之星· 2025-06-09 21:31
本次债券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月4日按面值发行46,500万元可转债,每张面值100元,共计465万张,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45,683.12万元[3] - 债券期限为6年(2022年1月4日至2028年1月3日),票面利率逐年递增,第一年0.4%至第六年3%[3] - 初始转股价格为35.68元/股,转股期为发行结束满6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至到期日[4] - 债券信用评级为AA-,主体信用评级为AA-,评级展望稳定[5] 债券条款与机制 - 设置转股价格调整机制,当公司发生派送股票股利、转增股本等情况时进行相应调整[7] - 包含向下修正条款,当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中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转股价85%时,可提出修正方案[8] - 设有赎回条款,当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中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130%时,公司有权赎回[10] - 包含回售条款,在最后两个计息年度,若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转股价70%,持有人可回售[11] 公司经营与财务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2.83亿元,同比增长8.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亿元[15][1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增加3.23个百分点,主要因创新药BGM0504注射液等研发投入加大[17] - 公司产品覆盖抗病毒、抗真菌、免疫抑制、抗肿瘤等多个治疗领域,核心产品包括恩替卡韦、卡泊芬净等[1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6亿元,较上年有所改善[17]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吸入剂及其他化学药品制剂生产基地和生物医药研发中心新建项目[19] - 截至2024年底,累计使用募集资金4.61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100.97%[18] - 项目原定2025年12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9] - 公司曾使用5,864.71万元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19] 其他重要事项 - 2024年7月公司对转股价格进行调整,从34.94元/股调整为34.84元/股[23] - 2024年跟踪评级维持主体和债券信用等级为AA-,展望稳定[21] - 2022-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11亿元、1.95亿元和2.46亿元,显示稳定偿债能力[21]
PK流感“神药”的国产创新药来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6-02 11:52
核心观点 - 众生药业子公司众生睿创研发的昂拉地韦成为中国首款在头对头试验中PK过奥司他韦的创新药,也是全球首款流感RNA聚合酶PB2蛋白抑制剂 [3][4][17] - 昂拉地韦在临床试验中表现优于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对耐药毒株有更强抑制作用 [6][7] - 公司从分子结构设计和临床试验适应证两方面着手,克服了强生同靶点药物失败的挑战 [1][4][14] - 该药物研发历时10年,投入数亿资金,未来目标市场份额20亿元 [4][18][19] 研发历程 - 2015年公司决定研发流感创新药,瞄准奥司他韦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问题 [6] - 2017年12月获得研发代号ZSP1273 [12] - 2018年钟南山院士团队加入成为临床试验负责人 [13] - 2020年强生同靶点药物Ⅲ期失败影响公司融资,但团队坚持推进 [14] - 2023年7月公布Ⅲ期临床试验数据 [7] - 2024年5月22日获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 [3][17] 产品优势 - 中位七项流感症状缓解时间和发热缓解时间均短于奥司他韦组,病程缩短近10% [7] - 给药后24-96小时比奥司他韦更显著降低病毒载量,缩短病毒转阴时间 [7] - 对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耐药毒株有很强抑制作用 [7] - 一天给药一次,比强生同靶点药物一天两次更方便 [14] 市场前景 - 2023年中国抗流感药物市场规模近200亿元,预计2028年达269.1亿元 [18] - 公司目标未来分得20亿元市场份额 [4][19] - 已获美国FDA临床试验许可,考虑海外合作伙伴推动国际化 [18] - 儿童剂型已完成Ⅱ期试验,正在推进Ⅲ期 [19] 行业影响 - 标志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重大药物研发前沿取得突破 [3] - 突破欧美跨国公司垄断的创新药物市场 [3] - 可能改写流感诊疗指南,为治疗提供新选择 [7] - 展现中国本土企业创新能力,实现国际大药厂未完成的突破 [17]
PK流感“神药”的国产创新药来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5-30 22:30
核心观点 - 众生药业子公司众生睿创研发的昂拉地韦成为中国首款在头对头试验中PK过奥司他韦的创新药,也是全球首款流感RNA聚合酶PB2蛋白抑制剂 [1] - 昂拉地韦在Ⅲ期临床试验中表现优于奥司他韦,症状缓解时间缩短近10%,病毒载量降低更显著 [3] - 公司目标是昂拉地韦未来能分得20亿元市场份额,2023年中国抗流感药物市场规模已近200亿元 [9][10] 研发历程 - 2015年公司决定研发流感创新药,针对奥司他韦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问题 [2] - 选择PB2靶点快速跟进,参考强生分子结构并改构,2017年获得研发代号ZSP1273 [4] - 2018年钟南山院士团队加入成为Ⅱ/Ⅲ期临床试验负责人 [5] - 2020年强生同靶点药物Ⅲ期失败,公司坚持研发并分析强生失败原因 [6] - 2024年5月22日获得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 [8] 产品优势 - 对甲流病毒抑制能力显著优于玛巴洛沙韦 [3] - 对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耐药毒株有很强抑制作用 [3] - 抗病毒活性比强生VX-787强数十倍,药代特性更好 [6] - 一天给药一次,强生药物需一天给药两次 [6] 市场前景 - 2023年中国抗流感药物市场规模近200亿元,预计2028年达269.1亿元 [9] - 公司目标销售峰值20亿元 [10] - 已获美国FDA临床试验许可,考虑海外合作伙伴推动国际临床试验 [9] - 适用于2-17岁患者的颗粒剂型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 [10] 行业影响 - 可能改写流感诊疗指南,为治疗提供新选择 [3] - 中国本土企业成功研发国际大药厂未能做出的全球新药 [8] - 奥司他韦年销售额曾在上市第6年突破10亿美元 [2] - 东阳光药奥司他韦2012-2015年销售额从2.69亿元增长至6.93亿元 [2]
众生药业(002317):流感药昂拉地韦片获批,创新成果逐步兑现
国盛证券· 2025-05-25 14: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22日众生药业控股子公司众生睿创自主研发的一类创新药物昂拉地韦片获批上市 其是全球首款流感RNA聚合酶PB2蛋白抑制剂 适用于成人单纯性甲型流感患者治疗 [1] - 昂拉地韦片是国内唯一与奥司他韦头对头开展III期临床试验并获批上市的抗流感药物 表现优异 且昂拉地韦颗粒治疗2 - 17岁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正积极推进 公司成国内唯一同时拥有新冠和流感创新药的企业 有望巩固呼吸管线药物市场领先地位带动业绩增长 [2] - 2025年公司战略聚焦核心业务板块 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双向提升 2025Q1归母净利润8261万元 同比增长61% 公司建立多模式研发生态体系 多个在研项目推进 研发成果有望逐步兑现带动业绩长期发展 [3] 相关目录总结 股票信息 - 行业为中药Ⅱ 前次评级为买入 2025年5月23日收盘价13.84元 总市值117.8554亿元 总股本8.5156亿股 自由流通股占比89.44% 30日日均成交量2941万股 [5] 财务指标 |年份|营业收入(百万元)|增长率yoy(%)|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增长率yoy(%)|EPS(元/股)|净资产收益率(%)|P/E(倍)|P/B(倍)| | ---- | ---- | ---- | ---- | ---- | ---- | ---- | ---- | ---- | |2023A|2611|-2.5|263|-18.3|0.31|6.0|44.8|2.7| |2024A|2467|-5.5|-299|-213.6|-0.35|-7.6|—|3.0| |2025E|2810|13.9|308|203.0|0.36|7.0|38.2|2.7| |2026E|3110|10.7|369|19.6|0.43|7.4|32.0|2.4| |2027E|3420|10.0|422|14.4|0.50|7.5|27.9|2.1| [8]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表显示公司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等项目在不同年份有相应变化 如2023 - 2027年流动资产从3961百万元变为4802百万元 [9] - 利润表呈现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等指标变化 如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从2810百万元增长到3420百万元 净利润从308百万元增长到422百万元 [9] - 现金流量表展示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情况 如2023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从191百万元变为321百万元 [9]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 如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3.9%、10.7%、10.0% [9]
诺泰生物:业绩表现亮眼,多肽产能布局领先-20250509
国信证券· 2025-05-09 13: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6][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诺泰生物业绩表现亮眼,利润端增速快于收入端,自主选择产品与定制类业务均快速增长,产能布局领先,加大矩阵式销售模式拓展力度有望在订单和业绩端持续突破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 年营收 16.25 亿元(+57.21%),归母净利润 4.04 亿元(+148.19%),扣非归母净利润 4.08 亿元(+142.60%);24Q4 单季营收 3.73 亿元(+14.96%),归母净利润 0.54 亿元(-23.98%),扣非归母净利润 0.53 亿元(-33.37%);2025 年一季度营收 5.66 亿元(+58.96%),归母净利润 1.53 亿元(+130.10%),扣非归母净利润 1.52 亿元(+131.79%) [1][9] 业务增长 - 2024 年自主选择产品收入 11.3 亿元,同比增长 80%,其中原料药及中间体营收 9.4 亿(+127%),制剂营收 1.8 亿,同比下滑 13%;定制类产品及服务收入 4.9 亿元,同比增长 22% [2][13] 产能布局 - 制剂工厂多条产线及部分原料药生产线通过相关 GMP 检查,连云港工厂及子公司通过美国 FDA 的 CGMP 现场检查;第四代规模化吨级多肽车间 601 已投产,产能 5 吨/年;602 多肽车间 2025 年上半年完成建设;寡核苷酸吨级商业化生产车间 2024 年底动工,预计 2025 年 10 月完成建设 [3][27] 盈利能力 - 2024 年毛利率 67.68%(+6.72pp),销售费用率 3.81%(-1.76pp),管理费用率 17.89%(-3.64pp),研发费用率 14.00%(+1.91pp),财务费用率 1.13%(+0.01pp),四费率 36.84%(-3.48pp),归母净利率 24.89%(+9.12pp) [23] 投资建议 - 下调 2025、2026 年盈利预测,新增 2027 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 22.8/30.0/38.3 亿元,同比增速 40%/32%/28%,归母净利润 5.8/7.9/11.0 亿元,同比增速 43%/37%/38%,当前股价对应 PE = 21/15/11x [4][28]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给出 2023 - 2027 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及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