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司他韦

搜索文档
浙商二代接盘中国算力顶流
36氪· 2025-09-16 12:20
豪掷280亿元跨界数据中心——此前东阳光集团业务已经横跨电子材料、医药、铝箔等领域,如今又欲在人工智能领域全面布局。 浙商传奇张中能去世后,二代张寓帅掌舵的东阳光集团,资本运作愈发频繁。 今年8月7日,东阳光集团先是推动东阳光药于H股整体上市,完成家族长期以来谋求医药产业整体上市的夙愿;仅仅一个月后,又计划撬动280亿元收购 秦淮数据中国业务公司,倘若完成,这将是东阳光转型数字经济征途中最重要的一块拼图。 在这之前,人工智能领域浪潮汹涌,抢占风口的上市公司如过江之鲫。 280亿元,创造了中国数据中心领域规模最大的并购交易纪录。 9月10日晚间,东阳光发布公告,将联合控股股东东阳光集团及其他投资人组成买方团,拟以280亿元现金从贝恩投资手中收购秦淮数据中国业务100%股 权。 秦淮数据成立于2015年,属于我国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市场中的扛把子选手。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算力中心服务商分析报告(2024年)》显示,秦淮数据 在集约发展、国际布局和绿色低碳三项评比中斩获第一,总体规模也在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万国数据。 | 排名 | 公司名称 | | --- | --- | | 1 | 万国数据 | | 2 | 秦淮数 ...
博瑞医药(688166):1管线加速推进,创新转型加码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11 19:10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格 - 给予博瑞医药"增持"评级 [6][13] - 目标价格为114.70元 [6][13] 核心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H1营收5.37亿元 同比下降18.28% [13] - 2025H1归母净利润0.17亿元 同比下降83.85% [13] - 2025Q2单季度营收2.88亿元 同比下降9.16% [13] - 2025Q2归母净利润0.04亿元 同比下降90.04% [13] - 预计2025年营收12.83亿元 与2024年持平 [4][13]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0.69亿元 同比下降63.6% [4][13] - 预计2026年营收14.70亿元 同比增长14.6% [4][13]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1.32亿元 同比增长91.8% [4][13] - 预计2027年营收17.56亿元 同比增长19.4% [4][13]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1.79亿元 同比增长35.3% [4][13] 业务表现分析 - 2025H1产品销售收入4.83亿元 同比下降21.31% [13] - Q2产品销售收入环比Q1增长15.85% [13] - 原料药产品营收4.07亿元 同比下降19.30% [13] - Q2原料药营收环比Q1增长24.75% [13] - 抗病毒产品营收同比减少66.18% [13] - 抗真菌产品营收同比有所减少 [13] - 免疫抑制类产品营收同比有所增长 [13] - 其他类产品营收同比有所增长 [13] - 制剂产品收入0.76亿元 同比下降30.57% [13] - 权益分成收入较2024年同期增长15.96% [13] 研发投入与创新管线进展 - 2025H1研发投入3.48亿元 同比增长144.07% [13] -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高达64.83% [13] - BGM0504注射液2型糖尿病及减重适应症国内III期临床已完成全部入组 [13] - 减重适应症美国US bridging临床研究已完成 [13] - 已与FDA召开End-of-Phase 2会议 [13] - 降糖适应症在印尼IND申请获批 III期临床已启动 [13] - 口服BGM0504片剂减重适应症中国IND申请已递交 [13] - 美国IND申请已获批 正进行I期临床试验 [13] - BGM1812注射液减重适应症已在中国和美国提交IND申请 [13] - 口服BGM1812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13] - 已与华润三九就BGM0504注射液达成大中华区合作协议 [13] 估值与市场表现 - 总市值386.2亿元 [7] - 当前市盈率561.12倍(2025E) [4][13] - 当前市净率15.6倍 [8] - 52周内股价区间23.00-116.49元 [7] - 近12个月绝对升幅286% [11] - 近12个月相对指数升幅247% [11] - 近3个月绝对升幅79% [11] - 近1个月绝对升幅-20% [11] 财务指标预测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16元 2026年0.31元 2027年0.42元 [4][13] - 预计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2.7% 2026年4.9% 2027年6.4% [4] - 预计2025年销售毛利率53.5% 2026年53.9% 2027年54.8% [14] - 预计2025年EBIT Margin 9.4% 2026年13.2% 2027年14.7% [14] - 预计2025年销售净利率4.7% 2026年8.4% 2027年10.2% [14]
博瑞医药半年报:二季度环比改善,研发强度升至65%,加码GLP-1矩阵
市值风云· 2025-08-29 18:1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受流感高基数影响出现下滑 但二季度已显现环比改善趋势 核心驱动力来自抗真菌产品需求放量及创新药管线进展 [8][13] - 研发投入强度升至65% 重点布局GLP-1领域创新药及吸入制剂 形成覆盖双靶点激动剂、胰淀素类似物及复方制剂的产品矩阵 [17][20][32] - BGM0504注射液国内Ⅲ期临床全部入组完成 美国完成bridging研究 口服片剂进入Ⅰ期临床 多适应症全球同步推进 [22][2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5.37亿元 同比下滑18.28% 归母净利润1717万元 同比下滑83.85% [8] - 抗病毒原料药营收同比下降超60% 主因奥司他韦需求回归常态 免疫制剂及其他品类实现正增长 [8][11] - 二季度单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5.85% 抗真菌产品环比增速达53.34% 带动原料药收入环比增长24.75% [13] - 毛利率持续修复 二季度单季度毛利率攀升至52.8% 上半年整体毛利率回升至49.7% [14] - 权益分成收入同比增长15.96% 该部分毛利率为100% [11] 研发投入与创新药进展 - 上半年研发投入3.48亿元 同比增长144.07% 投入强度达总收入65% [17] - BGM0504注射液(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国内2型糖尿病和减重适应症Ⅲ期临床全部入组完成 美国完成bridging研究并提交Ⅲ期方案 [22] - 口服BGM0504片剂国内递交IND申请 美国IND已获批并进入Ⅰ期临床 [22] - 新增管线BGM1812(胰淀素类似物)临床前研究显示比参照药Petrelintide减重效果更优 罗氏曾以53亿美元合作开发同类药物 [26] - 复方制剂BGM2102(BGM0504+BGM1812)及BGM2101(BGM0504+胰岛素)均处于临床前阶段 [25][27][31] 产品战略与行业前景 - GLP-1全球市场规模2024年达518亿美元 预计2030年增至881亿美元 乐观预期可达1300亿美元 [31] - 公司通过BGM0504、BGM1812及复方制剂实现降糖/减重赛道全品类覆盖 包括注射与口服剂型 [31][32] - 在DIO模型中 BGM1812与BGM0504联合用药减重效果达28% 优于单用任一成分及诺和诺德CagriSema [28]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抗流感药物行业产业链、发展背景、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7 09:20
行业市场规模 - 2023年抗流感药物行业市场规模达110亿元 同比增长150% [1][7] - 2024年市场规模降至80亿元 同比下降27% [1][7] 产品结构 - 奥司他韦占据78%市场份额 为绝对主导产品 [1][7] - 帕拉米韦占比8.6% 玛巴洛沙韦占比5.3% 阿比朵尔占比2.8% [1][7] 竞争格局 - 奥司他韦原研药为罗氏达菲 2001年进入中国市场 [8] - 国家药监局共批获奥司他韦批文118条 涉及企业69家 [9] - 东阳光药可威占据奥司他韦市场64.8% 抗流感药整体市场50.5% [9] 企业表现 - 东阳光药2024年营收40.19亿元 毛利率76.11% [9] - 石药集团2024年营收290.1亿元 毛利率69.97% [10] 需求驱动因素 - 2024年流感发病数858.87万例 死亡19人 [6] - 医疗卫生机构达109.2万个 同比增长2% [6] - 人口老龄化加剧 老年人作为高危人群需求旺盛 [6] 研发趋势 - RNA聚合酶抑制剂成主流研发靶点 [11] - 针对新靶点和新机制的药物研发受关注 [11] - 众生药业昂拉地韦片等国产创新药开拓国际市场 [11]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原料药 中药材 生物药原料等供应商 [4] - 中游为抗流感药物生产企业 [4] - 下游为医疗机构 药店 电商等销售渠道 [4][5] 渠道分布 - 医疗机构为核心使用场景 尤其是处方类药物 [6] - 医院数量达3.9万个 同比增长1.7% [6]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4万个 同比增长2.3% [6]
电商供应链的医药叙事:成本拆解、反向定制、服务穿透
晚点LatePost· 2025-08-19 15:49
医疗健康电商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医疗健康是互联网平台尚未完全渗透的最后消费级市场 由于高度专业和安全性要求 政策开放进程缓慢[3] - 1998年上海第一医药开通全国首家网上药店但次年被叫停 2004年政策允许有偿提供药品信息服务 2005年《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出台允许网售非处方药 医药电商正式进入零售领域[3] - 2013-2022年实体药店药品销售规模从3616亿元增至6117亿元 CAGR 6.02% 同期医药电商市场规模从43亿元增至2608亿元 CAGR 57.8% 近三年CAGR 37.5%[4] - 医药电商发展落后普通消费品电商8-10年 因药品需平均2年以上研发 5年以上临床试验 1年审批才能上市 供应链管理和冷链物流标准远超普通商品[4] 京东健康业务布局与供应链建设 - 2014年筹划进入药品零售 2015年获网上售药资质 2016年完成2万平米药品仓改造[6] - 建设符合GSP资质的专业药品仓 与其他商品严格分离 配备温湿度监控和冷库 组建专业冷链物流车队并培训配送人员[8] - 自营药品SKU超2万个 覆盖全国30多个药品仓 90%订单当日或次日达 O2O模式最快9分钟送达[8] - 2025年中期总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24.5% Non-IFRS净利润35.7亿元同比增长35% 药品及保健品收入占比超8成[16] 电商平台与药企合作模式创新 - 提出掌握定价权 留货权 履约权的三权概念 要求采销人员深入了解产品BOM成本[11] - 通过承担品牌方人力成本 税费和仓储物流成本(占GMV 10%)换取更低供货价格[12] - 将消费趋势洞察反向输出给药企 联合开发新品并获取线上首发或全网包销权益[13] - 年活跃用户数突破2亿 帮助药企定制不同药量规格药品 如一次性购买三个月用量更便宜[13][14] 互联网医疗服务闭环构建 - 2017年推出在线健康咨询 2018年获互联网医院牌照 可开展在线问诊和复诊续方销售处方药[17] - 建立医-检-诊-药闭环服务 医生在线开具检验单 提供160种到家快检服务 覆盖23个城市 结果3-5小时出具[18] - 提供7大类64项护士到家服务 包括伤口护理 上门采血等 助听器退货率下降20% 呼吸机销售额同比提升40%[18][19] - 配备全职营养师提供咨询服务 母婴营养品转化率提升3-5个百分点[19] 技术赋能与产业价值延伸 - 主动激活药企沉睡批文 2025年上半年超30款新特药线上首发 包括礼来穆峰达 诺华飞赫达等[22][23] - 利用用户数据建立临床试验患者招募通道 帮助药企解决三期试验患者招募难题[24] - 2023年发布医疗大模型京医千询 推出AI医生 AI药师等服务 AI营养师转化率超45%接近50% 高于人工30% 投诉率仅0.01%[29]
博瑞医药: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博瑞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之上市保荐书
证券之星· 2025-08-12 00:1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名称为博瑞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为BrightGene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注册资本为42246505万元 股票代码为688166 股票简称为博瑞医药 上市地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法定代表人为袁建栋 [1]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0月26日 于2019年11月8日上市 注册地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218号纳米科技园C25栋 [3] - 公司是一家研发驱动 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型制药企业 聚焦于首仿 难仿 特色原料药 复杂制剂和原创性新药 业务体系贯彻原料药与制剂一体 仿制药与创新药结合 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并重 [3] 主营业务与产品布局 - 公司产品覆盖抗病毒 抗真菌 免疫抑制 呼吸系统 抗肿瘤及代谢等治疗领域 抗病毒核心产品包括恩替卡韦 奥司他韦等 抗真菌核心产品包括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钠 阿尼芬净 泊沙康唑等 免疫抑制核心产品包括依维莫司 吡美莫司等 呼吸系统核心产品包括布地奈德 沙美特罗替卡松及噻托溴铵等 抗肿瘤核心产品包括艾立布林 芦比替定等 代谢领域核心产品包括创新药BGM0504等 [4] - 公司贯通从起始物料到高难度中间体 特色原料药到制剂的全产业链 已取得注射用米卡芬净钠 磷酸奥司他韦胶囊 阿加曲班注射液 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 注射用伏立康唑 甲磺酸艾立布林注射液等药品批件 另有一系列制剂产品在审评中 [5] - 公司制剂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持续增长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和2025年1-3月占比分别为1144% 1348% 1402%和1911% 同时推进铁剂和吸入剂等复杂制剂产品梯队建设 [5] 研发与技术平台 - 公司建立了发酵半合成技术平台 多手性药物技术平台 非生物大分子技术平台 药械组合平台及偶联药物技术平台等核心药物研发技术平台 [5] - 在仿制药领域 公司实现了40多种高端药物的仿制 包括恩替卡韦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钠 泊沙康唑 依维莫司及磺达肝癸钠等 在国内已获得多个制剂生产批件并实现商业化销售 [6] - 在创新药领域 公司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孵化高度差异化且具临床价值的产品 自主研发的多肽类降糖药BGM0504注射液在国内处于临床Ⅲ期试验阶段 [6] - 公司研发投入较大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和2025年1-3月研发费用分别为2070249万元 2485922万元 2974527万元和616387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035% 2108% 2319%和2476% [1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 2023年 2024年和2025年1-3月营业收入分别为10173315万元 11795175万元 12825516万元和2489598万元 [8] - 公司2022年 2023年 2024年和2025年1-3月净利润分别为2114270万元 1734236万元 1412633万元和-46568万元 [8] - 公司2022年 2023年 2024年和2025年1-3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112591万元 1947655万元 2455593万元和1069930万元 [9]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资产合计51643462万元 负债合计27269703万元 所有者权益24373759万元 2025年3月31日资产合计52852733万元 负债合计26692564万元 所有者权益26160169万元 [8] 市场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药品生产体系通过中国 美国 欧盟 日本和韩国的官方GMP认证 产品覆盖中国 欧盟 美国 日韩及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 [6] - 公司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产品在美欧日韩等主要国际规范市场和中国进行DMF注册并获得客户引用 产品在全球40多个国家实现销售 部分产品帮助客户在特定市场实现首仿上市 [7] - 公司通过海外投资建厂形式为印尼提供本土生产的原料药和制剂 并立足印尼辐射东南亚和穆斯林地区市场 同时投资创新型科技公司为未来创新药管线布局 [8] 本次发行方案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 每股面值100元 采取向特定对象发行方式 [23] - 发行价格为2236元/股 定价基准日为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日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25] - 发行对象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袁建栋 以现金认购全部股票 发行数量不超过22361359股 未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 [26]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00000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28] - 认购股票自发行结束之日起48个月内不得转让 股票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交易 [27] 公司治理与决策程序 - 本次发行已通过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 第四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和第四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 并通过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和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批准 [32][33][34][35][36] - 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相关事宜的有效期延长至2026年5月20日 [33]
从吉利德研发核心大咖到柯君医药创始人:何公欣博士与AI+前药技术的全球突破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22:02
奥司他韦精准抑制流感病毒,索磷布韦实现丙肝临床治愈,依福格雷(CG-0255)在抗血小板治疗中显示出独特潜力——这些医学突破背后,一种名为"前 药"的技术正逐渐走入公众视野。 通过化学修饰让药物"伪装"穿越生物屏障、在靶区精准释放,这项技术已从最初优化药代动力学的辅助工具,演变为药物研发的核心策略之一。 在前药技术的迭代进程中,何公欣博士的轨迹颇具代表性。这位曾参与吉利德多款重要前药研发的科学家,2018年在上海创立柯君医药,尝试以"AI+空 间化学"探索新一代前药技术。这一个人职业转向的背后,折射出中国创新药企在全球前药研发领域的突围尝试。 此外,他还是多个抗病毒疗法的共同发明人,在心脑血管、核酸药物及多种抗病毒治疗领域积累了深厚经验。 何博士参与编写的前药技术相关专著 2008年,何公欣博士回国出任吉利德中国区首席代表及首任总经理,负责吉利德在国内搭建区域分部工作。在此期间,何公欣博士从一位药物研发者逐渐 成为一位负责生产运营、供应链管理以及企业发展的管理者。 至2018年,担任吉利德中国区负责人已整整10年的他,对国内医药运行体系建立了深刻理解,也积累了广泛资源。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参与到中国生物 医药 ...
东阳光药港股上市 超百款在研药物在手 打造创新药旗舰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19:45
公司上市与整合 - 东阳光药(06887 HK)于8月7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香港市场首例H股吸收合并私有化加介绍上市案例 [1] - 公司吸收合并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 HK),整合医药资源打造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创新药旗舰平台 [1][2] - 东阳光长江药业曾为东阳光集团生物医药板块上市平台,2015年底上市后市值一度突破220亿港元 [2] 核心业务优势 - 公司承接东阳光长江药业在抗感染药物和慢性病药物的基本盘优势 [3] - 作为全球最大奥司他韦生产企业之一,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4] - 糖尿病业务拥有国内最全产品管线,5款胰岛素产品全部中选集采,2024年胰岛素注射液营收同比增长近100% [4][9] 研发实力与管线 - 东阳光药研究院进入上市公司体系,拥有1100+研发人员,2014-2023年位列中国药企专利数量首位 [4] - 研发平台覆盖化学药及生物药全生命周期,具备小核酸、ADC、PROTAC等先进技术 [5] - 2024年研发成本占总收入20 8%、13 0%及22 1%,长期保持高研发投入 [6] - 拥有100+在研药物,包括49款1类创新药,其中1款进入上市审评,10款处于Ⅱ/Ⅲ期临床 [7] - 已实现3款1类创新药上市,1款申请上市,拥有国内唯一自主知识产权的抗丙肝新药组合 [8] 商业化与国际化进展 - 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2023年达676亿元,预计2030年增至1223亿元,公司以此为基础拓展代谢、心血管等慢病领域 [9] - 特发性肺纤维化新药HEC585进入临床Ⅲ期,获FDA孤儿药资格,具有Best in class潜力 [9] - 2024年11月与英国Apollo公司达成HEC88473项目海外授权,总交易金额近10亿美元 [9] - 形成"创新+国际化"双引擎驱动,加速商业化进程和全球化资源整合 [10]
普洛药业:公司的奥司他韦、金刚乙胺等品种可用于流感病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6:59
公司产品布局 - 公司拥有针对流感病毒的奥司他韦和金刚乙胺等药物品种 [2] - 公司头孢克肟、头孢地尼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可用于抗感染治疗 [2] 疾病应对能力 - 公司产品可应对当前流行的基孔肯雅热和流感等发热炎症疾病 [2] - 公司明确表示现有药物品种适用于流感病毒和抗感染治疗场景 [2]
诚意药业:帕拉米韦注射液获批上市,适用于甲型及乙型流行性感冒
证券时报网· 2025-08-03 11:54
帕拉米韦注射液获批上市 - 公司旗下帕拉米韦注射液近日获得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作为化药3类药品获批上市,适用于治疗甲型或乙型流行性感冒 [1] - 2023年国内药品终端市场流感主流治疗药物销售总额达114.05亿元,其中奥司他韦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1] - 帕拉米韦是国内首个上市的抗流感1.1类创新药,曾获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等多项奖励,是各版《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推荐的抗流感病毒注射液 [1] 公司研发成果与产品线扩充 - 近1年以来公司在制剂领域已有多款产品获批上市,包括左卡尼汀注射液、骨化三醇软胶囊、巯嘌呤片等 [2] - 原料药领域也有多个产品获批或通过认证,包括盐酸多巴酚丁胺、胞磷胆碱钠注射液、硫唑嘌呤原料药和巯嘌呤原料药等 [2] - 硫唑嘌呤原料药和巯嘌呤原料药通过澳大利亚TGA-GMP认证,有望打开公司海外市场空间 [2] 公司业绩表现与未来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7亿元至1.19亿元,同比增长40%至55%,主要得益于关节类药物销售的持续增长 [2] - 公司正推进千吨级超级鱼油EPA产能项目建设,未来有望成为继关节类药物外另一业绩核心支柱 [2] - 公司在药品研发方面持续投入,并严格控制药品研发、制造及销售环节的质量及安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