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恒大(03333)
搜索文档
许家印的23亿美元,藏不住了
创业家· 2025-10-10 18:14
许家印家族信托被击穿的法律依据 - 香港高等法院于2025年9月判决授权清盘人接管许家印名下资产,并将其通过离岸家族信托持有的财产纳入接管范围[4] - 法院判决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指出许家印虽名义上转移资产至信托,但保留了投资决策、更换受益人等核心控制权,受托人沦为"傀儡"[9][10] - 依据"欺诈性资产转移原则",恒大早在2017年埋下财务黑洞,许家印在明知公司危机四伏的情况下,于2019年危机爆发前突击转移23亿美元资产至信托,构成欺诈性资产转移[9][10] - 法律遵循"债权人保护优先"原则,在大规模债务危机中优先维护被欠薪、欠房款的普通债权人权益[10] 许家印家族信托的具体架构与缺陷 - 许家印夫妇于2019年在美国搭建23亿美元家族信托,资金主要来自2009年至2022年间从恒大分得的500多亿元人民币红利[9] - 信托指定两个儿子为受益人,长子许智健只能领取收益而不能动用本金,本金留给孙辈;次子许滕鹤未获同等信托安排[9] - 信托资金源自恒大巨额分红,而恒大当时已负债累累,存在潜在债务风险,资金来源不清洁[11] - 信托受益人安排不均,反映出高度的家族意志控制倾向,构成"形式信托、实质自益"的结构性缺陷[11] 全球资产追索行动与影响 - 判决生效后,清盘人团队启动全球资产追索,通过国际司法协助冻结许家印及其关联方在12个国家和地区的77亿美元资产[13] - 被冻结资产包括伦敦市中心的33套豪宅、纽约曼哈顿的写字楼以及多艘豪华游艇[13] - 清盘人已向美国特拉华州法院提交申请,要求依据"欺诈性转移"条款撤销23亿美元家族信托,案件进入证据交换阶段[13] - 许家印前妻丁玉梅名下资产被冻结,法院裁定其每月仅能领取2万英镑生活费[14] - 丁玉梅因认为信托资产分割不公,已向香港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次子许滕鹤返还其"应得份额",引发家族内斗[15]
许家印的23亿美元,藏不住了
36氪· 2025-10-10 17:29
文章核心观点 - 香港高等法院于2025年9月判决击穿许家印的离岸家族信托,将其纳入清盘人接管范围,表明信托并非天然的债务避风港 [6] - 法院判决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欺诈性资产转移原则”,强调信托的安全性取决于其结构独立性与设立目的的合法性 [9][11] - 该案例警示企业家,在全球监管收紧的背景下,试图通过信托转移资产以规避债务的伎俩最终可能导致资产冻结和信誉破产 [17][18] 许家印家族信托架构与问题 - 许家印夫妇于2019年在美国搭建了价值23亿美元的家族信托,资金主要来源于2009年至2022年间从恒大分得的500多亿元人民币红利 [8] - 信托指定两个儿子为受益人,但安排不均:长子许智健仅能领取收益,本金留给孙辈;次子许滕鹤未获信托安排,并于2023年被带走调查 [8] - 信托存在结构性缺陷:许家印保留了投资决策权和更换受益人等核心控制权,且资金转入时恒大已存在巨大财务风险,涉嫌欺诈性资产转移 [8][12] 法院判决的法律依据 -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法院认为尽管信托架构复杂,但委托人能实际控制资产,因此信托不具备真正的独立性 [9] - 反欺诈原则:法律不允许债务人一边欠下巨额债务,一边利用信托为家人保留财富 [9] - 债权人保护优先:在重大债务危机中,法律倾向于维护普通债权人(如被欠薪、欠房款者)的权益 [9] 全球资产追索行动与影响 - 判决后,清盘人团队通过国际司法协助,在12个国家和地区冻结了许家印及其关联方价值77亿美元的资产,包括伦敦33套豪宅、纽约曼哈顿写字楼及多艘游艇 [14] - 清盘人已向美国特拉华州法院提交申请,要求以“欺诈性转移”为由撤销该23亿美元信托,案件已进入证据交换阶段 [16] - 许家印前妻丁玉梅名下资产被冻结,每月仅能领取2万英镑生活费,并因信托资产分割不公起诉次子要求返还“应得份额”,引发家族内斗 [17] 离岸家族信托的合规要点 - 实现资产隔离的前提包括:资金来源清洁、委托人彻底放弃控制权、受托人独立受监管、受益权透明、设立时未处于已知债务风险中 [11] - 信托的核心价值在于合法合规的财富规划,而非逃避债务;当被用于规避债务时,法院有权审查其设立的真实目的与经济实质 [11][18]
香港高等法院:许家印160多亿元家族信托被接管!
搜狐财经· 2025-10-10 14:37
法院判决核心 - 香港高等法院作出涉及550亿人民币的破纪录判决,撕破了离岸信托的遮羞布 [1] - 法院认定相关操作属于教科书级的恶意避债行为 [4] - 判决强调了香港作为金融中心需要立规矩,未来追债范围可能扩大至NFT和比特币等资产 [6] 许家印家族信托操作 - 许家印于2019年设立的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4亿元)家族信托,其投资决策由他本人说了算,受益人也可随意更换 [1] - 操作手法涉及通过BVI公司进行套娃式转账,资金最终流入其子女的美国信托账户 [4] - 该信托在恒大债务爆雷前仍在进行疯狂分红以转移资产 [4] 离岸信托的合规要点 - 法律界认为合规的离岸信托需满足三条铁律:在未欠债时设立、彻底放权给受托人、不损害债权人利益 [4] - 在CRS全球税务透明系统下,传统的海外藏富套路已难以遁形 [6] - 此次判决向市场表明,复杂的信托操作在司法审查面前如同皇帝的新衣 [6]
最高法新规严打财务造假,高管须退还不当薪酬
搜狐财经· 2025-10-10 09:19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作者:大掌柜黄利明 一边是财务造假留下的巨额窟窿,一边是高管拿走的高额薪酬,A股市场上这种畸形现象终于迎来司法 重拳。 造假的上市公司高管们,你们曾经不该拿的高薪,马上就要退股民的血汗钱了。 9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一纸征求意见稿在资本市场激起千层浪。这份《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司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高管须退回"不相匹配"的薪酬 和股权激励。 当然,掌柜的觉得,将薪酬改为报酬也许更为贴切,追缴退回资金范围应该包含高管从上市公司获得一 切收入。这包括但不限于工资、奖金、分红、期权收益及其他隐性福利。只要其获取的报酬与真实业绩 背离,均应纳入追责范围。这一制度设计直击造假动机的核心——利益驱动。当高管因虚假业绩获取的 巨额报酬必须吐回,其铤而走险的算计将会进一步失衡。退还不当得利不仅是经济惩戒,更为重要的是 该条款落地将重构公司治理中的责任链条。 同时,最高法新规为股民提供了新的索赔路径,让受损投资者可通过民事诉讼向涉事高管追偿损失。 据证监会公开数据,2020年至2023年间,证监会共对超过200家上市公司进行立案 ...
许家印家族信托“防火墙”被击穿,50亿美元海外资产被冻结;蜜雪冰城回应在买单小票上连载小说;胖东来国庆8天卖了8.2亿元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10-10 08:09
许家印家族信托法律事件 - 香港高等法院于2025年9月16日作出历史性判决,授权清盘人接管许家印名下资产,并将其通过离岸家族信托持有的财产纳入接管范围,明确当信托被用于规避债务人责任或欺诈债权人时,资产隔离的防火墙将被法律击穿[3] - 此次裁决冻结了许家印可能高达5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包括23亿美元的单一家庭信托以及其前妻丁玉梅在英国持有的33套伦敦豪宅,打破了海外信托绝对安全的幻想[3] 娃哈哈相关动态 - 近日杭州坊间传出宗馥莉被带走的传闻,但一位接近娃哈哈的知情人士表示,宗馥莉于9日正常上班[7] - 浙江娃哈哈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登记状态由存续变更为注销,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法定代表人为祝丽丹,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宗馥莉曾任董事[12] 零售与消费行业表现 - 胖东来国庆八天总销售额达8.2亿元,基本实现一天一个"小目标",其中超市销售额约4.04亿元,电器约1亿元,百货约9679万元,珠宝约9635万元[7] - 蜜雪冰城推出小票连载小说《雪王在古代卖咖啡》,该活动结合品牌特性与消费者趣味性打造,共设置20个章节,采用每天更新一章的节奏,首个更新周期为9月17日至10月6日[8] 新能源汽车与科技行业动态 - 阿维塔科技发布声明称,一辆阿维塔06在停车场发生火灾,当地相关部门反馈起火发生在副驾驶座椅位置,排除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压电控故障导致起火,其他原因正在进一步查验中[10][11] - 蔚来汽车宣布将从今年底到明年一季度陆续在多个平台推出世界模型2.0版本,旨在基于时空认知能力加入语言构建开放集智能引擎,同时完成智能驾驶部门组织架构调整,采用预研、量产、平台复制、车型复制的"4×100接力棒"模式[12] - 比亚迪全新纯电SUV元Plus完成工信部申报,车型搭载峰值功率230kW的永磁同步电机,配备磷酸铁锂蓄电池,长宽高分别为4455/1875/1615mm,轴距2720mm[26] 消费电子与智能设备更新 - 格力电器推出小凉神空调,线上首批产品定价1899元和1999元,布局2100元以下价位段,线下通过子品牌晶弘形成差异化品牌体系[12] - 荣耀将于10月15日发布Magic8系列,确认在侧边新增实体AI按键,旨在打造最强自进化AI原生手机[24] - 谷歌云推出Gemini Enterprise人工智能平台,每位用户每月收费30美元,提供统一入口访问企业内部数据并利用代理执行任务,对标微软和OpenAI企业版产品[24] 企业战略与融资活动 - OPPO进行人事调整,首席产品官刘作虎将分管海外各大区市场,高级副总裁段要辉兼管总部营销服团队,目前OPPO业务覆盖全球70余国,海外营收占比超60%[12] - ABB签署协议将其机器人业务单元出售给软银集团,企业估值53.75亿美元,预计交易完成后产生约24亿美元非运营性税前账面收益,净现金收益约53亿美元,该业务单元2024年销售收入23亿美元,占集团总收入7%[21] - 抖音电商自10月9日起再次降低商家运费险成本,符合条件的商家运费险成本在日常价基础上降低5%-30%,预计未来一年为商家节省经营成本超10亿元,近一年累计降低运费险成本超60亿元[17][18] 融资事件汇总 - 天兵科技完成近25亿元Pre-D轮和D轮融资,资金用于火箭及发动机批产备料和新一代产品研制[21] - 零重力飞机工业完成近3亿元A+++轮融资,资金投向ZG-ONE鹊飞的TC审定、ZG-T6倾转旋翼机试飞及电动固定翼飞机量产[21] - 自然堂集团获加华资本3亿元投资,欧莱雅集团作为产业资本参与[21] - 成川科技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资金用于半导体自动物料搬运系统解决方案[21] - 华诺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资金用于自愈合超分子技术平台产品管线扩充和产能升级[21] - 镜识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迭代和机器人产品量产落地[22] 行业数据与市场表现 - 台积电2025年9月合并营收约为新台币3309.8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1.4%,累计1至9月营收约新台币2.7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6.4%[13] - 9月共32家中国手游发行商入围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TOP100,合计吸金19.5亿美元,占全球TOP100总收入36.1%,腾讯稳居榜首,其《三角洲行动》新赛季上线后收入环比大涨76%[29]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24.33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比2024年同期日均同比增长6.3%,创历史新高[29] - 2025年国庆档电影总票房为18.35亿元,观影人次5007万,国产影片票房占比98.93%[29]
许家印的23亿美元,藏不住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0-09 21:48
文章核心观点 - 香港高等法院于2025年9月判决击穿许家印的离岸家族信托 将其通过信托持有的财产纳入清盘人接管范围 引发全球资产追索风暴 [1] - 法院判决依据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欺诈性资产转移原则 核心观点是信托的核心价值在于合法合规的财富规划 而非逃避债务的避风港 [3][5] - 许家印案例表明 全球监管日益收紧 离岸不等于法外 任何试图转移资产、金蝉脱壳的伎俩最终将导致资产冻结和信誉破产 [10] 许家印家族信托"防线"被击穿 - 2019年恒大危机全面爆发前 许家印夫妇在美国搭建了23亿美元的家族信托架构 资金主要来自2009年至2022年间从恒大分得的500多亿元人民币红利 [2] - 信托指定两个儿子为受益人 但安排不均 长子许智健只能领取收益而无法动用本金 次子许滕鹤则未获信托安排 [2] - 法官指出许家印虽名义上转移资产至信托 但保留了投资决策、更换受益人等核心控制权 且信托设立于明知公司危机四伏之时 属于欺诈性资产转移 [2] 法院判决的法理依据 -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不管信托架构多复杂 只要委托人能实际控制资产 就不算真正的独立信托 [3] - 反欺诈原则 债务人不能一边欠着巨额债务 一边用信托为家人保留财富 [3] - 债权人保护优先原则 在大规模债务危机中 法律更倾向于维护普通债权人权益 [3] 离岸家族信托的安全性与合规前提 - 信托的安全性取决于结构独立性与设立目的的合法性 而非天然是避风港 [5] - 实现资产隔离的必要前提包括 信托资金来源必须清洁 委托人彻底放弃控制权 受托人具备独立受监管资质 受益权透明 且设立时未处于已知债务风险中 [5] - 许家印信托资金源自恒大巨额分红 而恒大当时已负债累累 且委托人疑似保留控制权 受益人安排不均 共同构成结构性缺陷 [6] 判决的全球影响与后续法律行动 - 判决生效后 清盘人团队通过国际司法协助冻结了许家印及其关联方在12个国家和地区的77亿美元资产 包括伦敦33套豪宅、纽约曼哈顿写字楼及多艘游艇 [7] - 清盘人已向美国特拉华州法院提交申请 要求依据欺诈性转移条款撤销23亿美元家族信托 该案已进入证据交换阶段 [9] - 美国法院可能通过Comity原则承认香港判决 若受托人为美国注册机构 法院可直接命令其配合披露与冻结 [9] 家族内斗与案例警示 - 许家印前妻丁玉梅名下资产被冻结 法院裁定其每月仅能领取2万英镑生活费 丁玉梅已向香港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次子许滕鹤返还其应得份额 引发家族内斗 [10] - 该案例给企业家的警示是 靠钻法律空子的小聪明保不住财富 只有合法经营、诚实守信才是真正的避风港 [10]
边造假边拿高薪,要退股民血汗钱了
36氪· 2025-10-09 20:07
司法新规核心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征求意见稿,规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高管须退回与业绩不相匹配的薪酬和股权激励 [1] - 新规赋予公司向高管追索不当得利的法律依据,填补了法律空白 [3] - 追缴范围应包含高管从上市公司获得的一切收入,如工资、奖金、分红、期权收益及其他隐性福利 [1] 新规对市场的影响 - 新规为受损投资者提供了通过民事诉讼向涉事高管追偿损失的新路径 [1] - 此举旨在打破造假赚钱、离职甩锅的侥幸心理,实现权责对等 [2] - 新规大幅提高财务造假的个人参与成本,造假获得的业绩奖金和股权激励将可能被依法追缴 [3] 历史问题与案例 - 2020年至2023年间,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中约30%涉及财务造假,但高管被追回薪酬的案例寥寥无几 [3] - 康美药业在2016年至2018年间虚增货币资金,2016年对9位高管进行了2700万元的股权激励 [4] - 恒大地产前总裁夏海钧在2008至2020年间共计获得16.38亿元收入,其统筹编制的财报两年虚增利润超900亿元 [5] 新规实施的挑战 - 如何界定薪酬与业绩不相匹配以及超出合理标准的具体量化是司法实践中的关键挑战 [6] - 对于已离职或移居海外的高管,追缴工作将面临跨国执法的难题 [6] - 新规的象征意义和导向作用不容小觑,正在建立造假必究、不当得利必追的良性循环机制 [6] 市场治理趋势 - 监管层正在织密法网,2022-2024年检察机关起诉185名造假者,2024年证监会总体罚没153亿元 [7] - 新规是A股市场走向成熟的重要里程碑,有望改变造假成本低、收益高的扭曲激励 [7][8] - 新规需配套集体诉讼、刑事追责和中介追责的组合拳,以实现净化市场生态的目标 [8]
史无前例!许家印海外信托被穿透,77亿美元资产被冻结
搜狐财经· 2025-10-06 09:09
案件核心判决 - 香港高等法院下令由中国恒大清盘人全面接管许家印的全球个人资产,并史无前例地将其通过离岸信托持有的财富纳入接管范围[1] - 法院认定许家印将资产转移至离岸信托的行为属于“欺诈性转移”,裁定信托隔离失效[8] - 此次判决被视为对富豪通过“海外信托”避债模式的精准打击,具有里程碑意义[1][22] 被接管资产详情 - 接管范围涵盖许家印名下所有个人财产及实际控制公司,包括房产、游艇、飞机、豪车及离岸公司股权与银行账户[2][6] - 实物资产包括香港、伦敦、洛杉矶等多地豪宅,两艘豪华游艇,两辆劳斯莱斯幻影轿车,以及三架公务机和客机[2] - 离岸公司股权和银行账户资金总额估计高达77亿美元[6] 法律原则与“穿透”依据 - 法院裁决的法律基石是“欺诈性转移”原则,即旨在损害、延迟或欺骗债权人的资产转移行为无效[9] - 法院追溯信托设立时间点,认为在债务人资不抵债或濒临破产时转移资产,构成“故意赖账”[9][15] - 法院关注信托实质,若设立人仍对信托资产拥有实际控制权,则可能判定为“假信托”,失去法律独立性[11][12] - 许家印的“技术性离婚”与信托安排被法院认定为强化“欺诈意图”的证据[10] 事件时间线与追讨程序 - 追讨程序环环相扣:2024年1月香港法院下令中国恒大清盘,2024年3月清盘人开始追讨约60亿美元分红和酬金,2025年4月清盘人申请接管其个人资产,2025年9月16日法院正式批准接管并发出全球禁制令[16] - 后续动作包括接管团队建立“资产追踪-变现-债权人分配”全流程机制,并与开曼群岛、BVI、英国等地法院合作启动跨国司法程序[16] 市场与行业影响 - 对债权人而言,77亿美元资产相对于恒大2.4万亿港元总负债虽杯水车薪,但境外票据持有人和银行或能优先收回部分资金[19] - 对购房者而言,被接管资产属许家印个人,与楼盘项目公司分开,烂尾楼复工短期内难以直接受益[19] - 对其他富豪和企业主而言,“高负债、高分红、出事前突击设信托转资产”的做法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和市场审查[19] - 该事件可能推动中国内地加快出台个人破产、跨境破产协作、反欺诈转移资产等相关法律[21]
中国恒大集团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 执行标的约16亿元
贝壳财经· 2025-09-26 21:03
公司法律执行情况 - 中国恒大集团及其关联公司新增被执行人信息 执行标的约16亿元 执行法院为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1] - 中国恒大集团现存12条被执行人信息 被执行总金额超86亿元 [2] - 公司存在失信被执行人(老赖)及终本案件信息 [2]
吴清:对恒大地产开具史上最大罚单
第一财经· 2025-09-22 18:11
资本市场风险防控成效 - 坚决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落实"四早"要求并加强全方位监测预警 健全跨市场跨领域跨境风险防控机制 支持汇金公司 社保 保险 证券基金和上市公司发挥内在稳定作用[3] - 有效应对外部冲击 投资者信心和市场预期明显改善[3] 重点领域风险处置 - 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4] - 私募基金风险整治扎实推进 约7000家僵尸机构完成出清 "伪私募"等增量风险基本得到遏制[4] - 关闭金交所和"伪金交所"成效显著 27家金交所全部取消资质 上百家"伪金交所"全部清理[4] 监管执法强化 - 聚焦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问题 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综合惩防体系 破除造假"生态圈"[4] - 对恒大地产债市财务造假开具41.75亿元罚单 对其审计机构开具3.25亿元罚单[4] - 对越博动力案第三方配合造假同步追责[4] - 五年来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700件 一批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5] - "十四五"期间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罚没414亿元 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5] 投资者保护机制 - 完善股份减持 量化交易 融券等监管规则 推动先行赔付 当事人承诺 欺诈发行责令回购等制度[5] - 明确申报即担责 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评价等硬性监管要求[5] - 康美药业特别代表人诉讼赔偿投资者约24.6亿元 紫晶存储案赔付10.9亿元 泽达易盛案赔付2.8亿元[5] 市场环境优化 - 坚持监管"长牙带刺" 有棱有角 不断完善全链条监管体系[5] - 坚决打击财务造假 操纵市场 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5] - 执法震慑增强 透明度提高 市场生态进一步净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