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应链产业(03708)

搜索文档
中国供应链产业(0370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2-27 19:5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亏损243.6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96.9万港元[1] - 每股基本亏损0.04港仙,2022年同期为0.02港仙[1] - 本期亏损约240万港元,2022年为95万港元,变动主因行政开支增加[17] - 本期毛利达约1700万港元,2022年为1220万港元,增加约480万港元,本期毛利率约为6.3%,2022年为4.9%[29]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584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8360万港元[3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269,527千港元,销售成本252,572千港元,毛利16,955千港元,本期亏损2,435千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0.04港仙[4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1,228千港元,资产净值129,478千港元[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权益为129,478千港元,较2022年7月1日的133,285千港元减少2.86%[79] - 2023年下半年公司亏损2,513千港元,2022年下半年亏损953千港元[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租赁负债利息为6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7千港元[88] - 2023年下半年所得税抵免8千港元,2022年同期开支43千港元[8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247,060千港元,总溢利为12,208千港元,除税前亏损996千港元[9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246,438千港元,负债总额为116,960千港元[100] - 2023年下半年银行利息收入325千港元,贷款利息收入1,364千港元,其他收入268千港元[10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01,696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79,211千港元增加28.39%[105] - 本期收益约为269.5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247.1百万港元增加约22.4百万港元或9.1%[131] - 2023年12月31日及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分别约为1.1%及1.3%,比率下降由于租赁负债下降[139] - 行政开支由2022年对应期间约12.1百万港元增加约9.2百万港元或76%至本期约21.3百万港元[13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597.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144.8万港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92.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23.1万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9.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21.6万港元[17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524.2万港元,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360.4万港元,期末为5836.2万港元;2022年同期减少净额为743.3万港元,期初为4182.9万港元,期末为3439.6万港元[17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楼宇维修保养分部收益为24166.9万港元,溢利为1534万港元;翻新分部收益为2785.8万港元,溢利为161.5万港元;总计收益为26952.7万港元,溢利为1695.5万港元,除税前亏损为242.7万港元[18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为零[18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翻新服务收益从2022年同期约6180万港元减少约3390万港元或54.9%至本期约2790万港元[14] - 来自楼宇维修保养服务的收益由2022年同期约185.3百万港元增加约56.4百万港元或30.4%至本期约241.7百万港元[59] - 本期翻新服务应占毛利约1.6百万港元(2022年:2.8百万港元),减少约1.2百万港元或42.9%,毛利率约5.8%,高于2022年对应期间的约4.5%[60] - 本期其他收入由2022年对应期间约1.5百万港元增加约0.5百万港元或33.3%至本期约2百万港元[61] - 公司于本期获授予5份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为21.86百万港元的翻新合约,且所有新授予翻新合约于本期内尚未开始[5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手头有13份翻新合约,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为155.49百万港元;6月30日有13份,价值约为146.5百万港元;本期完成5份[13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手头有3份楼宇维修保养合约,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为12.36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手头有4份,价值约为15.87亿港元,期间完成1份[148] - 本期楼宇维修保养服务应占毛利达约1540万港元(2022年:940万港元),毛利率约为6.3%(2022年:5.1%)[152] 股份及股权相关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594000千股,2022年同期相同[1] - 2023年6月30日及12月31日,法定普通股数目为10,000,000,000股,面值2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5,594,000,000股,面值11,189千港元[115] - 慧亚为实益拥有人,权益股份数目为32.6875亿股,占比58.43%,按2023年12月31日已发行55.94亿股股份计算[164] - 未获股东事先批准,根据购股计划可能授出购股权涉及股份总数任何时间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10%,一年内向个人授出不得超1%,向主要股东等授出超0.1%或价值超500万港元须股东批准[164] - 戴剑先生通过慧亚国际有限公司持有32.6875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58.43%,其配偶赵丽女士被视为拥有相同权益[1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55.94亿股[192] 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第3.21条规定设立审核委员会,并根据企业管治守则制定其书面职权范围[45] - 公司已采纳及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但自2020年12月4日并无举行股东大会,部分守则条文要求未得到满足[73][42] - 公司自2020年12月4日起未举行股东周年大会,将举行会议让董事退任并接受重选[195] 或然负债相关 - 公司一间附属公司为一系列与雇员赔偿个案及人身伤害索偿有关的索偿、诉讼及潜在索偿的被告,但无需就与诉讼有关的或然负债作出拨备[65] - 除已披露者外,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6月30日:零)[66] 资产相关 - 2023年12月31日融资租赁约为78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2万港元[32] - 2023年12月31日履约保证金250.8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249.8万港元[4][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出售账面净值约550,025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现金所得款项456,000港元;约469,012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转拨自使用权资产[1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以客户为受益人的履约保证金为2,508千港元,较6月30日的2,498千港元增加10千港元[117]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4137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5084万港元)[172]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2.42301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2.20754亿港元)[172]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1.15732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9292.9万港元)[172]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26569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1.27825亿港元)[17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已向银行抵押银行存款约250万港元,融资租赁合同担保的租赁汽车账面价值为78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分别为250万港元和2万港元[181] 人员相关 - 2023年,集团短期福利为5,716千港元,较2022年的428千港元增加5,288千港元[12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139名雇员,2023年6月30日为120名[189] 购股计划相关 - 自采纳计划以来,公司未授出任何购股权,期末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183] 市场预期相关 - 公司预计香港楼宇及维修保养及翻新承包服务业将稳定成长[38] 经营分部相关 - 公司有两个经营分部,分别为楼宇维修保养和翻新[8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全部(100%)收入来自两个业务分部,约90%来自楼宇维修保养分部[147] 融资成本相关 - 集团融资成本约为6.4万港元(2022年:14.7万港元),减少因本期租赁负债减少所致[154] 贸易应收款项相关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90日内为41,148千港元,91至180日为9,074千港元等,总计67,131千港元[125]
中国供应链产业(0370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10-30 16:38
公司业务及财务状况 - 本年度公司收入约为486.4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63.4%至297.6百万港元[6] - 公司每股股份的基本及稀释亏损约为0.02港仙,较去年同期的0.20港仙有显著改善[6] - 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略有减少,约为131.4百万港元[7] - 公司成功获得樓宇維修保養服务合约,合约价值约为417.4百万港元[8] - 公司成功获得11份翻新服务合约,合约价值约为135.9百万港元[9] - 公司预期香港樓宇維修保養及翻新合约服务行业将保持稳定增长[10] - 公司将继续制定长远业务计划及策略,探索其他业务机会以提升长期增长潜力[11] - 公司将继续致力于业务增长,为股东带来最高回报[12] - 公司手头有4份樓宇維修保養合约,合约价值约为1,587百万港元[18] - 公司手头有13份翻新合约,合约价值约为146.5百万港元,已完成11份翻新合约[19] - 樓宇維修保養服務收入增加86.5%,达到3.772亿港元[23] - 翻新服務收入增加14.6%,达到1.092亿港元[24] - 毛利率从3.9%增加至5.5%[25] - 樓宇維修保養服務毛利达5.9%,翻新服務毛利率为4.9%[26] - 其他收入减少31.7%,降至410万港元[27] - 行政开支增加26.1%,达到3570万港元[28] - 融资成本增加至300万港元[29] - 实际税率由0.7%增至-5.6%[30] - 公司本年度录得1.3百万港元的亏损[31]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达83.6百万港元[32] 公司治理及财务报告 - 公司主要營業地點位於香港干諾道西88號粵財大廈12樓[52] - 公司主要業務是提供樓宇維修保養及翻新服務[53] - 公司在本年度未发现任何严重违反香港环境保护法律的情况[56] - 公司股本总额为5,594,000,000股每股面值0.002港元的普通股[62] - 公司已制定购股权计划以吸引和挽留高质量员工,并为员工提供额外激励[65] - 公司的股东必须事先批准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的股份数量[67] - 公司的购股权计划有效期为十年,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559,4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的10%[70] - 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提供年度独立确认书,公司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人士[74] - 公司已与所有执行董事签订为期三年的服务合同,除非另行通知,合同将持续生效[75] - 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已与公司签订为期三年的委任函,之后将按年续约[76] - 公司的董事除与公司签订的服务合同外,未与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签订任何不可在一年内由公司终止而无需支付赔偿的服务合同[77] - 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由公司薪酬委员会根据相关专业资格、经验、能力和市场情况确定[78] - 公司已委任金道连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核数师,填补前任核数师辞职后的临时空缺[100]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下的所有相关守则条文,但董事未按规定每月向全体成员提供更新资料[107]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1] - 公司董事会符合企业管治守则,至少三分之一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3][116]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有区分,不兼任,由不同人担任[115] - 公司董事持续接受培训和专业发展,确保能够履行职责[118][119] - 公司每年至少举行四次定期董事会会议,董事出席情况良好[120][121] - 公司提名委员会负责挑选董事候选人,考虑其性格、资历和经验[122] - 公司设立了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各委员会有明确的职权范围[126][131][136] - 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公司财务报表的完整性和内部控制效力,提供独立核数师的續聘建议[129][130] - 提名委员会负责评估董事会成员的技能、知识、经验和多元化情况,提出董事会人员组成的建议[133][134] - 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政策,审查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情况[137][138] - 公司高级管理层成员(董事除外)在2023年度的薪酬范围为1港元至1,000,000港元,薪酬包括董事酬金、工资、津贴、福利、酌情花红和退休计划供款[139] - 董事会应根据企业治理守则履行其职能,包括发展和审查企业治理政策和规定[140] - 審核委員會负责考虑委任和重选外聘核数师,并审查其提供的审计服务费用[142] -
中国供应链产业(0370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9-26 22:0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为486,378千港元,2022年为297,564千港元,同比增长约63.46%[7] - 2023年毛利为26,706千港元,2022年为11,738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27.52%[8] - 2023年经营亏损为975千港元,2022年为11,135千港元,同比收窄约91.24%[9] - 2023年本年度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为1,294千港元,2022年为11,149千港元,同比收窄约88.40%[10]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0.02港仙,2022年为0.20港仙,同比收窄约90%[12]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5,084千港元,2022年为7,109千港元,同比减少约28.49%[15] - 2023年流动资产为220,754千港元,2022年为223,006千港元,同比减少约1.01%[17] - 2023年资产总额为225,838千港元,2022年为230,115千港元,同比减少约1.86%[17] - 2023年负债总额为93,847千港元,2022年为96,830千港元,同比减少约3.08%[24] - 2023年权益总额为131,991千港元,2022年为133,285千港元,同比减少约0.97%[19] - 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1225千港元,2022年为11232千港元[40][41] - 2023年融资成本244千港元,其中租赁负债之利息250千港元;2022年融资成本80千港元,其中租赁负债之利息97千港元[40][41][46] - 2023年所得税开支69千港元,2022年所得税抵免83千港元[46]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0.02港仙,2022年为0.20港仙[48]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净额62223千港元,预付款、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2008千港元,总计64231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59499千港元、25701千港元、85200千港元[52][55]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91168千港元,其中贸易应付款项79211千港元;2022年为92218千港元,其中贸易应付款项73504千港元[59] - 本年度所有(100%)收益均来自香港楼宇维修保养及翻新服务[62] - 本年度收益约486.4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97.6百万港元减约188.8百万港元或63.5%[64] - 本年度亏损约1.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1.1百万港元减少约9.9百万港元或88.4%[65] - 本年度毛利约26.7百万港元(2022年:11.7百万港元),毛利率约为5.5%(2022年:3.9%)[73] - 行政开支由2022年约28.3百万港元增加约7.5百万港元或26.5%至本年度约35.7百万港元[77]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83.6百万港元(2022年:41.8百万港元),融资租赁合同分别约为0.02百万港元及0.3百万港元[81]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分别约为1.3%及3.0%[83] - 2023年6月30日履约保证金为244.9万港元,2022年为125万港元[87][8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总收益486378千港元,其中楼宇维修保养377186千港元,翻新109192千港元;2022年总收益297564千港元,其中楼宇维修保养202268千港元,翻新95296千港元[39][40][41] - 2023年有两名客户各自贡献集团总收益超10%,客户A贡献377187千港元,客户B贡献72476千港元;2022年客户A贡献204674千港元,客户B贡献86432千港元[44][45] - 2023年合约资产总额70330千港元,其中楼宇维修保养服务58093千港元,翻新服务12237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59325千港元、32145千港元、27180千港元[58] - 2023年6月30日,楼宇维修保养合约4份,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1587百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合约3份,价值1170百万港元[66] - 2023年6月30日,翻新合约13份,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146.5百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合约13份,价值255.9百万港元[67] - 楼宇维修保养服务收益由2022年约202.3百万港元增加约174.9百万港元或86.5%至本年度约377.2百万港元[71] - 翻新服务收益由2022年约95.3百万港元增加约13.9百万港元或14.6%至本年度约109.2百万港元[72] 人员与股息相关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约有120名雇员,2022年为115名[9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也无[91] 证券交易与公告相关 - 本年度及直至公告日期,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2] - 公司股份自2021年10月4日起暂停买卖,2023年6月2日起恢复买卖[101] - 公告将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刊登,年报将适时刊登并寄发股东[102]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自2020年12月4日起未召开股东大会,董事未在股东大会上退任或重新选举,将举行股东大会[94] - 因自2020年12月4日起未举行股东大会,部分企业管治守则要求未满足[95] - 公司自2023年2月起遵守每月向董事会成员提供最新资料的守则条文[96] - 现任董事会成员全年度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98]
中国供应链产业(03708)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3-09 16:30
公司整体收益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1.74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022亿港元减少约0.276亿港元或13.6%[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7.4625亿千港元,销售成本为16.3612亿千港元[4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可呈報分部的总收益为174625千港元,2019年同期总收益为202155千港元[56] 各业务线合约情况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手头有2份楼宇维修保养合约,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为5.524亿港元;6月30日有3份,价值约为5.533亿港元,期间完成1份[6]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手头有4份翻新合约,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为1.251亿港元;6月30日同样有4份,价值相同[7] - 期间,公司成功获授1份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为3.022亿港元的楼宇维修保养合约并已开始[8] 各业务线收益情况 - 来自楼宇维修保养服务的收益由2019年同期约1.345亿港元减少约0.237亿港元或17.6%至本期约1.108亿港元[12] - 来自翻新服务的收益由2019年同期约0.676亿港元减少约0.037亿港元或5.5%至本期约0.639亿港元[12] 公司毛利及毛利率情况 - 本期公司毛利达约0.11亿港元(2019年:0.106亿港元),略微增加约0.004亿港元,毛利率约为6.3%(2019年:5.2%)[1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1.1013亿千港元[46] 公司其他收入情况 - 本期公司其他收入主要包括香港政府“保就业”计划补贴约321.1万港元、贷款利息收入约55.6万港元及银行利息收入约27.1万港元[14] - 2020年截至12月31日止期间,其他收入包括香港政府保就业计划补贴约3,211,000港元;2019年同期其他收入约595,000港元[62] 公司行政开支情况 - 行政开支由2019年同期约0.142亿港元减少约31.3万港元或2.2%至本期约0.139亿港元[1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为1.3929亿千港元[46] 公司融资成本情况 - 融资成本由2019年同期约6.4万港元减少约2.9万港元或45.3%至本期约3.5万港元[16] - 2020年和2019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融资成本分别为70千港元和64千港元[59] 公司溢利情况 - 公司本期溢利约130万港元,2019年亏损约220万港元[1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100万千港元,所得税抵免为158万千港元,本期溢利为1258万千港元[4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1258万千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232万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为26万千港元[46]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情况 - 2020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3040万港元,6月30日为3710万港元[18] 公司融资租赁合同情况 - 2020年12月31日融资租赁合同约61.7万港元,6月30日无[18] 公司股本及权益情况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股本及权益分别达约1120万港元及1.51亿港元,6月30日分别为1120万港元及1.498亿港元[18]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情况 - 2020年12月31日及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分别约为1.5%及0.2%[20] 公司已抵押银行存款情况 - 2020年12月31日已抵押银行存款约130万港元,6月30日为140万港元[21] - 2020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抵押约126.1万港元,较2020年6月30日的143.5万港元减少[80] 公司履约保证金情况 - 2020年12月31日履约保证金125万港元,6月30日为125万港元[24] - 2020年12月31日履约保证金为125万港元,与2020年6月30日持平[79] 公司雇员情况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有约93名雇员,6月30日为93名[26] 公司股份权益情况 - 董事戴剑先生持有32.6875亿股股份,权益百分比为58.43%[31] - 董事赖爱忠先生持有2880万股股份,权益百分比为0.51%[3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慧亚和赵丽女士分别持有32.6875亿股股份,权益百分比约为58.43%,当时已发行股份为55.94亿股[35][36] 公司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购股计划规定,未获股东事先批准,可能授出购股涉及股份总数任何时间不得超已发行股份10%,任何一年向个人授出购股涉及股份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1%,向特定对象12个月内授出购股超公司股本0.1%或价值超500万港元须股东批准[37] - 自2014年12月18日采纳购股计划以来,公司未授出任何购股,期末无尚未行使购股[37][39] 公司董事会情况 - 2021年2月17 - 18日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退任致公司未遵守部分上市规则,2月28日新委任两人后符合规定,董事会包括9名董事[41] 公司每股盈利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0.022港仙[46] - 2020年和2019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分别为0.022港仙和0.004港仙[68] 公司财务审核情况 - 公司设立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中期财务业绩未经审核但经审核委员会审阅,认为符合相关准则及规定并已充分披露[44] 公司非流动资产情况 - 2020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3287千港元,使用权资产为2524千港元,租赁按金为150千港元;2020年6月30日对应数据分别为3845千港元、290千港元、150千港元[47] 公司流动资产情况 - 2020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值为258710千港元,2020年6月30日为247891千港元[47] 公司流动负债情况 - 2020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值为111509千港元,2020年6月30日为100831千港元[47]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情况 - 2020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47201千港元,2020年6月30日为147060千港元[47] 公司资产净值情况 - 2020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151682千港元,2020年6月30日为150424千港元[48] 公司经营、投资、融资活动现金净额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057千港元,2019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263千港元[5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780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8914千港元[5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16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3390千港元[50] 公司其他储备情况 - 其他储备指根据集团重组,成发建筑有限公司及雅宝集团有限公司已发行股本名义面值总额约9310000港元与为换取其已发行股本名义面值而发行的公司股本名义面值9790000港元之差[49] 公司资产总值及负债总额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264,671千港元,负债总额为112,989千港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252,176千港元,负债总额为101,752千港元[58] 公司所得税开支情况 - 2020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158千港元,2019年同期无此项开支[61] 公司银行及贷款利息收入情况 - 2020年和2019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银行及贷款利息收入分别为 - 271千港元和 - 293千港元[62]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出售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约219,000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出售账面净值约429,000港元的相关资产获现金414,000港元;2019年同期无收购或出售事项[69][70]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8,155千港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为73,918千港元[72]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02,940千港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为84,267千港元[73] 公司法定及已发行普通股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公司法定普通股数目均为10,000,000,000股,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均为5,594,000,000股[74] 公司融资租赁承担情况 - 2020年12月31日融资租赁承担以账面价值约91.7万港元的出租汽车所有权作抵押,2020年6月30日为零[80] 公司董事及主要管理人员福利情况 - 2020年公司董事及其他主要管理人员短期福利为279.7万港元,退职福利为5.2万港元,总计284.9万港元[82] - 2019年公司董事及其他主要管理人员短期福利为497万港元,退职福利为6.7万港元,总计503.7万港元[82]
中国供应链产业(03708) - 2020 - 年度财报
2020-10-22 16:35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本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380.5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415.5百万港元下降约35.0百万港元或8.4%[8] - 公司拥有人本年度就持续经营业务应占的综合全面开支总额增加约1.9百万港元或18.8%至12.0百万港元(2019年:10.1百万港元)[8] - 本年度公司每股股份的基本及摊薄盈利约为0.26港仙(2019年:0.24港仙)[9] - 2020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380,505千港元,2019年为415,529千港元[187] - 2020年持续经营业务本年度亏损为14,509千港元,2019年为9,253千港元[187] - 2020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港仙)持续及已终止经营业务为(0.26),持续经营业务为(0.26);2019年分别为(0.24)和(0.17)[190] - 2020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14,547千港元,2019年为8,511千港元[197] - 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从2019年31.0百万港元降至2020年约18.1百万港元,减少约12.9百万港元,毛利率从7.5%降至4.8%[24] - 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入从2019年约1.8百万港元增至2020年约3.4百万港元,增加约1.6百万港元或88.8%[25] - 持续经营业务行政开支从2019年约41.1百万港元降至2020年约36.0百万港元,减少约5.1百万港元或12.4%[26] - 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从2019年约251,000港元降至2020年约85,000港元,减少约166,000港元或66.1%[27] - 持续经营业务实际税率从2019年 - 8.7%变为2020年约0.3%[28] - 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从2019年约9.3百万港元增至2020年约14.5百万港元,增加约5.2百万港元或55.9%[29] 公司整体财务状况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49.8百万港元(2019年:161.8百万港元),减少7.4%[10] - 2020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37.1百万港元,较2019年6月30日的48.2百万港元减少,且无融资租赁及银行借贷[30] - 2020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约0.2%,较2019年6月30日的1.8%减少[32]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1870万港元,2019年为2500万港元[71]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为55.94亿股每股面值0.002港元的普通股[76] - 2020年非流动资产为4,285千港元,2019年为16,894千港元[191] - 2020年流动资产为247,891千港元,2019年为214,171千港元[191] - 2020年流动负债为100,831千港元,2019年为67,785千港元[191] - 2020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47,060千港元,2019年为146,386千港元[191] - 2020年资产净值为150,424千港元,2019年为162,392千港元[193] - 截至2018年7月1日,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总计为174,619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29,503千港元,总计204,122千港元[195] - 2018 - 2019年度公司亏损13,410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亏损5,028千港元,总计亏损18,438千港元[19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及7月1日,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总计为161,757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635千港元,总计162,392千港元[195] - 2019 - 2020年度公司亏损14,493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亏损16千港元,总计亏损14,509千港元[19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总计为149,805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619千港元,总计150,424千港元[195] - 2020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8,680千港元,2019年为 - 10,689千港元[197] - 2020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7,268千港元,2019年为26,816千港元[197] - 2020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2,508千港元,2019年为 - 15,746千港元[198] - 2020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7,076千港元,2019年末为48,172千港元[198] 业务合约相关情况 - 公司于本年度获香港房屋委员会授予一份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为302.2百万港元的合约,为期36个月,2020年10月开始[11] - 公司于本年度获授予三份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为11.5百万港元的翻新合约,均于本年度开始[11] - 年报日期公司手头有3份楼宇维修保养合约,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为553.3百万港元(2019年6月30日:2份,价值522.4百万港元),本年度未完成任何该类合约[16]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手头有4份翻新合约,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为125.1百万港元(2019年6月30日:8份,价值175.3百万港元),本年度完成7份该类合约[17] - 公司本年度成功获授1份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为302.2百万港元的楼宇维修保养合约,2020年10月开始[18] - 公司本年度成功获授3份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为11.4百万港元的翻新合约,均于本年度开始[19] 各业务线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楼宇维修保养服务收益从2019年约373.2百万港元降至2020年约249.7百万港元,减少约123.5百万港元或33.1%[24] - 翻新服务收益从2019年约42.3百万港元增至2020年约130.8百万港元,增加约88.5百万港元或209.2%[2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确认来自楼宇维修保养及翻新服务的收益约为3.80505亿港元[173]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2020年6月30日集团约有93名雇员,2019年6月30日为95名[38] - 马惠君39岁,2019年11月21日起任主席等职,有超21年纺织及服饰业经验[43] - 戴剑33岁,2017年1月14日获委任多职,后辞任提名委员会主席[43] - 戴铭54岁,2017年8月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44] - 赖爱忠54岁,2019年11月21日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46] - 张军泽49岁,2019年12月20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47] - 宋丹36岁,2016年3月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48] - 廖永燊45岁,于2002年3月加入集团,在楼宇维修保养及翻新合约服务行业有逾16年经验[53] - 简耀强53岁,于2000年9月加入集团,在楼宇维修保养及翻新合约服务行业有逾33年经验[55] - 陈劳健68岁,于1992年3月加入集团,在楼宇维修保养及翻新合约服务行业有逾39年经验[56] - 张日铭58岁,于1999年8月加入集团,在建筑工程方面有逾19年经验[57] - 李耀雄58岁,于2008年5月加入集团,在建筑项目安全管理方面有逾19年经验[58] - 冯南山43岁,于2016年3月3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自2010年2月起成为香港会计师公会注册执业会计师,自2003年10月起成为澳洲会计师公会注册执业会计师[59] - 冯南山目前为能源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353)等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61] - 冯南山曾于2015年11月4日至2016年10月14日出任高鹏矿业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212)之联席公司秘书[61] - 冯南山曾于2015年5月20日至2017年5月16日出任中国海洋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047)之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61] - 黄树辉56岁,于2019年11月2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1] 公司清盘呈请相关情况 - 2020年8月25日公司收到清盘呈请,债权人称公司结欠债务约407,000港元[39] - 清盘呈请首次聆讯将于2020年11月25日举行,2020年9月30日集团已偿付欠款[39] 股息相关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年度末期股息,2019年亦为零[41] - 本年度董事会采纳股息政策,派息率由董事会酌情决定或建议[157] 购股权计划相关情况 - 因行使已授出但未行使购股权可发行最高股份数目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0%,未获股东事先批准,根据计划可能授出购股权涉及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0%[81] - 若一年内向个人授出购股权涉及股份数目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须事先取得股东批准;向主要股东等授出购股权超过公司股本的0.1%或价值超500万港元,须事先取得股东批准[81] - 授出购股权须于发出要约日期起七日内接纳,每份支付1港元,可于董事厘定期限内行使,期限不超授出日期起十年,行使价不低于规定最高者[82] - 计划于2014年12月18日起十年内有效,除非股东提早终止,否则于第十周年前一营业日营业结束时届满[82] - 年报日期,计划项下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5594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83] - 自采纳计划以来,公司未授出任何购股,各报告期末无尚未行使购股权[84] 证券交易相关情况 - 本年度及截至年报日期,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86] 股东权益相关情况 - 2020年6月30日,戴剑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32.6875亿股公司股份,权益百分比为58.43%[97] - 2020年6月30日,赖爱忠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1168万股、实益拥有1712万股公司股份,共计2880万股,权益百分比为0.51%[97] - 2020年6月30日,慧亚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32.6875亿股公司股份,权益百分比为58.43%[102] 分包商与客户占比情况 - 本年度最大分包商占集团总服务成本约27.5%(2019年:18.3%),五大分包商占约77.6%(2019年:71.5%)[103] - 本年度最大客户占集团总收益约65.6%(2019年:79.4%),五大客户占约98.3%(2019年:99.6%)[103] 公众持股量情况 - 本年度及截至年报日期,公司均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比例[105] 董事轮值退任及连任情况 - 戴剑先生、陈欢先生、宋丹小姐须于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且均合资格并愿意膺选连任[87] - 张军泽先生须于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且合资格并愿意膺选连任[88] 董事酬金情况 - 本年度内,公司无董事放弃或同意放弃任何酬金[90] 公司会议情况 - 本年度公司举行五次董事会会议及两次股东大会[128] - 审核委员会于2014年12月17日成立,2019年1月28日修订职权范围,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2020年9月30日举行1次会议[138][140] - 提名委员会于2014年12月17日成立,本年度举行3次会议,2020年9月30日举行1次会议[144][145] - 薪酬委员会由郭彪、陈欢及宋丹组成,郭彪任主席,本年度举行三次会议,2020年9月30日举行一次会议[147][148] 董事会及委员会成员出席情况 - 马惠君女士出席董事会会议3/5次、股东大会1/2次[128] - 戴剑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股东大会0/2次[128] - 戴铭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股东大会0/2次[128] - 赖爱忠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3/5次、股东大会2/2次[128] - 张军泽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1/5次、股东大会0/2次[128] - 郭彪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股东大会2/2次[128] - 宋丹小姐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股东大会1/2次[128] - 审核委员会成员陈欢先生、郭彪先生、宋丹小姐本年度会议出席率均为100%(2/2)[142]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会议中,马惠君出席次数/合资格出席次数为1/3,陈欢和郭彪为3/3,戴剑为2/3[146] - 本年度薪酬委员会会议中,郭彪、陈欢、宋丹出席次数/合资格出席次数均为3/3[149] 公司治理结构相关情况 - 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已订立服务合约,任期
中国供应链产业(03708)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3-11 16:43
公司整体收益情况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2.02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399亿港元减少约3770万港元或15.7%[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0.2155亿港元,销售成本为19.1584亿港元,毛利为1.0571亿港元[5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楼宇维修保养、翻新及销售可见光催化产品的分部收益分别为2.15974亿港元、2283.7万港元及109.9万港元,总计2.3991亿港元;分部溢利分别为1681.6万港元、135.4万港元及1214.8万港元,总计3031.8万港元[86] 公司合约情况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手头有2份楼宇维修保养合约,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为5.224亿港元,与2019年6月30日情况相同[6]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手头有5份翻新合约,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为1.3亿港元;2019年6月30日有8份,价值约为1.753亿港元;本期完成10份翻新合约[7] - 本期公司无新的楼宇维修保养服务合约,成功获授2份翻新合约,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为1570万港元,其中1份已开始[8][9] 各业务线收益变化 - 来自楼宇维修保养服务的收益由2018年同期约2.16亿港元减少约8150万港元或37.7%至本期约1.345亿港元[13] - 来自翻新服务的收益由2018年同期约2280万港元增加约4480万港元或196.5%至本期约6760万港元[13] 公司毛利及毛利率情况 - 本期公司毛利约为1060万港元(2018年:1890万港元),毛利率约为5.2%(2018年:7.9%)[14] 公司其他收入情况 - 本期公司其他收入主要包括销售建筑材料净收入0.3百万港元、贷款利息收入约0.7百万港元及其他收入约0.5百万港元[15] 公司开支情况 - 行政开支由2018年同期约2380万港元减少约960万港元或40.3%至本期约1420万港元[16] - 融资成本由2018年同期约270万港元减少约260万港元或96.3%至本期约6.4万港元[17] 公司税率及盈亏情况 - 本期实际税率为0%,2018年同期约为26.9%[19] - 本期亏损约22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溢利440万港元增加约660万港元或150倍[2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219万港元,本期亏损219万港元[5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本期全面收益总额为35.1万港元[5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603.7万港元;未分配企业收入为94.4万港元,中央行政成本为2252.3万港元,融资成本为270.2万港元[86] - 2019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64万港元,2018年为2702万港元;2019年所得税开支为0,2018年为1621万港元[93] 公司资金及负债情况 - 2019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2610万港元,6月30日为4820万港元[21] - 2019年12月31日无融资租赁合同和银行借贷,6月30日分别为69.6万港元和210万港元[21] - 2019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分别约为0.8%和1.8%[23] - 2019年12月31日已抵押银行存款约140万港元,6月30日为140万港元[24] - 2019年12月31日履约保证金282.2万港元,6月30日为282.2万港元[2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008.3万港元,较2019年6月30日的1689.4万港元有所减少[52]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为2.37744亿港元,流动负债为841.96万港元,流动资产净值为1535.48万港元[52]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636.31万港元,较2019年6月30日的1632.8万港元略有增加[52] - 2019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162,743千港元,较2019年6月30日的162,392千港元有所增加[53]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63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9,480千港元[5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914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5,388千港元[5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390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6,374千港元[57] - 2019年12月31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131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32,796千港元[57] - 2019年12月31日股本为11,189千港元,与2019年6月30日持平[53] - 2019年12月31日储备为150,919千港元,较2019年6月30日的150,568千港元有所增加[53] - 2019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42,619,000港元,2019年6月30日为55,535,000港元[106] - 所有银行借贷已在本中期期间偿还,2019年6月30日银行借贷为2,146,000港元[109][111] - 2019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67,198,000港元,2019年6月30日为47,085,000港元[110] - 2019年12月31日及2019年6月30日履约保证金均为2,822,000港元[117][119] - 2019年12月31日抵押银行存款约1,418,000港元,2019年6月30日为1,411,000港元;融资租赁承担以账面价值约1,299,000港元汽车所有权作抵押,2019年6月30日为1,751,000港元[120] 公司人员情况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92名雇员,6月30日为95名[30] 公司股权权益情况 - 戴剑先生于公司股份中拥有32.6875亿股,权益百分比为58.43%[35] - 赖爱忠先生于公司股份中拥有2880万股,权益百分比为0.51%[3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慧亞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32.6875亿股股份,权益百分比约为58.43%[39] 公司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购股计划规定,未获股东事先批准,可能授出购股涉及股份总数任何时间不得超已发行股份10%,任何一年向个人授出购股涉及股份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1%,向主要股东等授出购股超公司股本0.1%或价值超500万港元须股东批准[40] - 公司购股计划自2014年12月18日起十年内有效,除非股东大会提早终止[43] - 自采纳购股计划以来,公司未授出任何购股,期末无尚未行使购股[44] - 自采纳购股计划起无授出购股权,2019年12月31日及2019年6月30日并无未行使的购股权[115] 公司租赁相关情况 - 2019年7月1日,使用权资产按约183.3万港元计量,等同于租赁负债金额[64] - 适用于2019年7月1日的租赁负债的加权平均承租人增量借贷利率介于3.61%至6.65%[65] - 2019年7月1日,使用权资产重列账面价值为323.7万港元,较之前增加323.7万港元[66] - 2019年7月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重列账面价值为339.8万港元,较之前减少140.4万港元[66] - 2019年7月1日,流动租赁负债重列账面价值为248.8万港元,较之前增加248.8万港元[66] - 2019年7月1日,非流动租赁负债重列账面价值为4万港元,较之前增加4万港元[66] - 2019年7月1日,融资租赁承担重列账面价值为0,较之前减少69.6万港元[66] - 公司对2019年7月1日剩余租期少于12个月的经营租赁按短期租赁处理[68] - 租赁负债按当日尚未支付租赁款项的现值计量,租赁款项按租赁隐含利率贴现,若无法确定则使用增量借贷利率[71] - 使用权资产包括相应租赁负债、租赁款项及初期直接成本,减租赁优惠进行初步计量[76] - 2019年7月1日,公司就租赁物业确认使用权资产约183.3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租赁物业及汽车的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分别约为106.2万港元及129.8万港元[102] - 2019年7月1日,公司就租赁物业确认租赁负债183.3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账面价值约为134.8万港元[103] - 使用权资产折旧开支为875,000港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33,000港元[104] - 租赁的现金流出总额为856,000港元[105] 公司股息及每股盈利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18年:零)[98] - 2019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盈利为24.4万港元,2018年为551万港元;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559.4万股;因无潜在摊薄普通股,每股摊薄盈利等于每股基本盈利[99]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情况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无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收购或出售事项;2018年同期,公司购置汽车约131.2万港元,出售汽车现金所得款项97.4万港元,账面净值约93.7万港元[100] 公司其他财务数据对比 - 2019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 - 29.3万港元、贷款利息收入为 - 65.7万港元、确认为开支的存货金额为0、汇兑亏损净额为0、其他收入为 - 59.5万港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净收益为0、租金收入(已扣除直接开支)为0、预付租赁款项摊销为0、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40.7万港元、根据经营租赁支付的最低租赁款项为0;2018年对应数据分别为 - 18.9万港元、 - 41.6万港元、46.3万港元、4万港元、 - 4.1万港元、 - 3.7万港元、 - 19.7万港元、55.8万港元、153.6万港元、238.7万港元[94] 公司管理人员福利情况 - 2019年主要管理人员短期福利为4,970,000港元,退职福利为67,000港元;2018年短期福利为6,787,000港元,退职福利为76,000港元[122] 公司金融资产情况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金融资产公允值亏损为586千港元[5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按公允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之非上市股本投资公允值为4490千港元,2019年6月30日为1949千港元[126] - 按公允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之非上市股本投资公允值层级为第三级,估值技术为市场法[126] - 董事认为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内按摊销成本入账之其他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之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相若[127] 公司股本情况 - 法定普通股数目为10,000,000,000股,面值为20,000,000港元;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5,594,000,000股,面值为11,189,000港元[114] 公司其他储备情况 - 其他储备指成发建筑有限公司及雅宝集团有限公司已发行股本名义面值总额约9,310,000港元与为换取而发行的公司股本名义面值9,790,000港元之差[55]
中国供应链产业(03708) - 2019 - 年度财报
2019-10-23 16: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4.155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4.436亿港元(经重列)下降约2810万港元或6.3%[9] - 公司拥有人于本年度就持续经营业务应占的综合全面开支总额增加约1320万港元或426%至1010万港元(2018年:310万港元(经重列))[9] - 本年度每股公司股份的基本及摊薄盈利约为0.24港仙(2018年:0.07港仙(经重列))[10] - 于2019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618亿港元(2018年:1.739亿港元),减少7.0%[10] - 公司拥有人于本年度就已终止经营业务应占的综合全面开支总额增加约200万港元或250%至280万港元(2018年:80万港元(经重列))[11] - 本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约31.0百万港元(2018年:41.7百万港元),减少约10.7百万港元;毛利率约7.5%(2018年:9.4%)[27] - 持续经营业务行政开支从2018年约37.5百万港元增至本年度约41.1百万港元,增幅9.6%[30] - 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从2018年约263,000港元减至本年度约251,000港元,减幅4.6%[31] - 持续经营业务本年度亏损约9.3百万港元(2018年溢利约3.2百万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本年度亏损约9.2百万港元(2018年溢利约4.2百万港元)[33] - 2019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8%(2018年6月30日:45.1%)[37]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抵押银行存款约140万港元,较2018年6月30日的370万港元减少[38] - 2019年6月30日,集团以融资租赁方式持有的汽车为180万港元,较2018年6月30日的280万港元减少[38]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提供的以客户为受益人的履约保证金为282.2万港元,较2018年6月30日的740.8万港元减少[43] - 2019年6月30日,集团约有95名雇员,较2018年6月30日的138名减少[45]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19年度末期股息,2018年亦未派付[47] - 2019年6月30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2500万港元,2018年为4040万港元[73] - 2019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为55.94亿股每股面值0.002港元的普通股[78]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年度末期股息,2018年为零[70] - 本年度公司并无作出任何慈善及其他捐赠,2018年为5.8万港元[75] - 本年度最大分包商占集团总服务成本约18.13%(2018年:20.2%)[104] - 本年度五大分包商占集团总服务成本约71.5%(2018年:61.6%)[104] - 本年度最大客户占集团总收益约79.4%(2018年:74.5%)[104] - 本年度五大客户占集团总收益约99.6%(2018年:94.9%)[104] 业务合约情况 - 公司获香港房屋委员会授予一份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为2.502亿港元的重大合约,合约为期36个月,已于2018年7月动工[12] - 公司获职业训练局授予一份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为1.1亿港元的合约,合约为期24个月,已于2019年4月动工[12] - 于2019年6月30日,公司手头有2份楼宇维修保养合约,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为5.224亿港元;2018年6月30日有5份,价值约为8.97亿港元[18] - 于2019年6月30日,公司手头有8份翻新合约,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为1.753亿港元;2018年6月30日有5份,价值约为4180万港元[19] - 本年度公司获授1份楼宇维修保养服务合约,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250.2百万港元[21] - 本年度公司获授9份翻新服务合约,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151.0百万港元,其中8份已开始[23] 业务出售情况 - 公司于2019年6月28日完成出售中凯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全部权益,该业务被分类为已终止经营业务[20] - 2019年5月20日,公司出售全资附属公司中凯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代价为4280万港元[39] 公司人员情况 - 戴剑先生32岁,2017年1月14日获委任为公司主席、执行董事、行政总裁及提名委员会主席[49] - 戴铭先生53岁,2017年8月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50] - 宋丹小姐35岁,2016年3月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审核委员会成员[54] - 郭彪先生36岁,2016年3月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主席等[54] - 廖永燊44岁,于2002年3月加入集团,在楼宇维修保养及翻新合约服务行业有逾15年经验[55] - 简耀强52岁,于2000年9月加入集团,在相关行业有逾32年经验[58] - 陈劳健67岁,于1992年3月加入集团,在相关行业有逾39年经验[59] - 张日铭57岁,于1999年8月加入集团,在建筑工程方面有逾18年经验[59] - 李耀雄57岁,于2008年5月加入集团,在建筑项目安全管理方面有逾18年经验[62] - 冯南山42岁,于2016年3月3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自2010年2月起成为香港会计师公会注册执业会计师,自2003年10月起成为澳洲会计师公会注册执业会计师[63] - 廖永燊于2005年11月擢升为安全总监,2009年1月擢升为建筑经理[55] - 李耀雄于2009年5月擢升为安全主任,2013年擢升为安全经理[62] - 简耀强于2009年4月获接纳为亚洲建造师学会公司会员[58] 购股计划相关 - 购股计划下因行使所有未行使购股权可发行的最高股份数目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数30%,未获股东批准,该计划可能授出购股权涉及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10%[84] - 若一年内向个人授出及可能授出购股权涉及股份数超已发行股份1%,须事先取得股东批准;向主要股东等在12个月期间授出购股权超公司股本0.1%或价值超500万港元,须事先取得股东批准[84] - 年报日期,购股计划项下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5594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10%[86] 公司运营安排 - 公司将在2019年11月29日至12月4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71] - 公司已与所有董事订立任期三年的服务合约,除非一方提前六个月书面通知另一方[92] - 本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并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90] 股东权益情况 - 2019年6月30日,戴剑先生通过慧亚国际有限公司持有32.6875亿股公司股份,权益百分比为58.43%[101] - 2019年6月30日,慧亚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32.6875亿股公司股份,权益百分比为58.43%[104] 审计相关 - 综合财务报表由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该公司须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符合资格膺选续聘[118] - 公司核数师过去三年无变动[119] 重要事项说明 - 自财政年度结束起,无影响集团的重要事项发生[115] 环境相关数据 - 集团运营总建筑面积为41,245.72平方米,2018年为35,876.20平方米[135] - 集团温室气体排放总净量为1,703.05公吨二氧化碳当量,2018年为773.96公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增长120.04%[135][138] - 集团年排放密度为每平方米0.041公吨二氧化碳当量,2018年为每平方米0.022公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增长87.68%[135][138] - 移动汽油及柴油温室气体排放175.14公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比10.28%,2018年为266.50公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比34.43%,同比下降34.28%[138] - 购买电力温室气体排放1,497.23公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比87.91%,2018年为479.07公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比61.90%,同比增长212.53%[138] - 食水处温室气体排放10.63公吨二氧化碳当量,2018年为12.75公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增长8.07%[138] - 污水处理温室气体排放0.01公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比1.80%,2018年占比3.67%[138] - 废纸处理2019年温室气体排放20.04公吨二氧化碳当量,2018年为15.63公吨二氧化碳当量[138] - 集团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1703.05公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建筑行业234.45公吨,制造业1468.60公吨[140] - 集团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为:氧化氮26.33千克、二氧化硫0.96千克、颗粒物2.14千克[143] - 2019年约7000公吨建筑废弃物转送至政府废物处理设施,较2018年的8009.80公吨减少12.86%[147][148] - 办公室行政及刊发报告使用纸张及打印物料量为4174.13千克,2018年为3307.65千克[149] - 集团总耗电量为1868234.33千瓦时,2018年为607337.00千瓦时;能源密度为45.30千瓦时/平方米,2018年为16.93千瓦时/平方米[152] - 集团使用汽油62152.52公升,2018年为95114.08公升;使用柴油2583.26公升,2018年为7151.79公升[153] - 集团总用水量为25075.00立方米,2018年为30078.00立方米[154] 劳工相关情况 - 2019年6月30日集团劳工总数为99名,2018年为129名[155] - 2019年男性雇员占比74.7%,女性占比25.3%;2018年男性占比78.3%,女性占比21.7%[156] - 集团制定雇员薪酬结构,提供勤工奖金、服务年金、医疗津贴等额外福利[157] - 2019年工作相关死亡人数为0,2018年也为0[161] - 2019年休假大于3天的工伤案件为8起,2018年为0起[162] - 2019年因工伤而损失的天数为639天,2018年为0天[163] - 2019年工伤率为83.33,2018年为0[164] 供应商及项目管理情况 - 报告期内,香港58家供应商及中国5家供应商列入公司认可的供应商及分包商名单[169] - 各项目管理团队由14名成员组成[172] 客户投诉及合规情况 - 所有投诉均会在24小时内回复[174] - 报告期内无项目交付重大延误及有关工程和产品质量的重大客户投诉[174] - 报告期内无重大侵犯知识产权情况[176] - 公司遵守个人资料(私隐)条例,收集的专利资料存放于有访问密码保护的计算机及服务器内[177] - 报告期内公司无贪污或欺诈相关法律案件[182]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内的企业管治守则[187]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准则,全体董事及有关雇员确认全面遵守[189]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91] - 公司设定董事会成员组合时会从多方面考虑多元化,提名委员会每年审阅该政策[195] - 董事会负责制定集团整体策略规划及监察表现,委派高级管理层处理日常运营[196] - 根据守则条文,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会议,本年度共举行五次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大会[197][198] - 本年度董事会会议及股东大会中,各位董事出席率均为100%[19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楼宇维修保养服务收益从2018年约350.8百万港元增至本年度约373.2百万港元,增幅6.4%;翻新服务收益从2018年约92.8百万港元减至本年度约42.3百万港元,减幅54.4%[25] 报告相关 - 董事会提呈本年度报告及集团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66]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期为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121] 集团业务范围 - 集团业务涵盖香港建筑业楼宇维修及翻新项目以及中国可见光催化产品制造[122]
中国供应链产业(03708)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3-07 21:5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2.39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201亿港元增加约0.198亿港元或9.0%[6] - 本期公司销售可见光催化产品分别录得收益及毛利约0.11亿港元及0.06亿港元,且录得净亏损0.66亿港元[9][12] - 来自楼宇维修保养服务的收益由2017年同期约1.592亿港元增加约0.568亿港元或35.7%至本期约2.16亿港元[15] - 来自翻新服务的收益由2017年同期约0.608亿港元减少约0.38亿港元或62.5%至本期约0.228亿港元[15] - 本期公司毛利达约0.189亿港元(2017年:0.192亿港元),减少约0.003亿港元;毛利率约为7.9%(2017年:8.7%)[17] - 本期溢利从2017年同期约0.3百万港元增加约4.1百万港元或15倍至本期约4.4百万港元[2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39,910千港元,2017年同期为220,057千港元,同比增长8.98%[55] - 本期溢利为4,416千港元,2017年同期为282千港元,同比增长1466.67%[55] - 每股盈利为0.10港仙,2017年同期为0.005港仙,同比增长1900%[5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未分配企业收入944千港元,中央行政成本22,523千港元,融资成本2,702千港元,除税前溢利6,037千港元[93][94] -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1,686千港元[9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按可呈报及经营分部划分的收益:楼宇维修保养215,974千港元,翻新22,837千港元,销售可见光催化产品1,099千港元,总计239,910千港元[9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按可呈报及经营分部划分的溢利:楼宇维修保养16,816千港元,翻新1,354千港元,销售可见光催化产品12,148千港元,总计30,318千港元[97] -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楼宇维修保养及翻新收益总计220,057千港元,溢利总计19,263千港元[98] - 2018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2,702千港元,2017年为63千港元[106] - 2018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本期溢利1,621千港元,2017年为1,404千港元[106] - 用于计算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的盈利为5,510千港元,2017年为261千港元;2018年和2017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5,594,000千股[11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本期公司行政开支由2017年同期约0.19亿港元增加约0.048亿港元或25.3%至约0.238亿港元[21] - 融资成本从2017年同期约0.06百万港元增加约2.6百万港元或43倍至本期约2.7百万港元[22] - 本期实际税率约为26.9%,2017年同期约为83.3%,本期大幅减少[2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手头有3份楼宇维修保养合约,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为8.352亿港元;6月30日有5份,价值约为8.97亿港元[7]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手头有8份翻新合约,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为1.08亿港元;6月30日有5份,价值约为0.418亿港元[8] - 本期公司楼宇维修保养服务获授1份合约,名义或估计合约价值约为2.502亿港元;翻新服务获授3份合约,价值约为0.078亿港元[10][11] - 2018年4月起公司开始销售可见光催化产品,本期加入该新分部[96] 财务准则应用影响 - 公司自2018年7月1日起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首次应用该准则使合约资产增加13,040千港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13,040千港元[86] - 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使按公允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增加2,742千港元,可供出售投资减少1,974千港元,重估储备增加765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增加3千港元[86] - 过渡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15号对2018年7月1日初权益影响为:重估储备增加765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增加3千港元,总计增加768千港元[87] 金融工具及信贷风险 - 公司若干非上市权益工具197.4万港元重新分类为按公允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70] - 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时,76.8万港元为过往账面价值与公允值的差额并调整至投资重估储备[70] - 公司就受限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下减值的金融资产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72] - 公司对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应用简化方法确认可用年限预期亏损[74] - 公司对具有低信贷风险的金融资产计量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76] - 评估信贷风险是否显著增加会考虑金融工具评级和债务人环境变化等信息[77] - 2018年7月1日公司对预期信贷亏损审阅后确认无亏损拨备[77] 公司治理与合规 - 戴剑先生兼任主席兼行政总裁偏离企业管治守则,但董事会认为有保障措施确保权力制衡[50]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全体董事本期遵守规定准则[51] - 公司设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审核财报等,中期财务业绩经审核委员会审阅[52] 购股计划相关 - 购股计划下可能授出之购股权所涉及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向个人授出购股涉及股份超已发行股份1%,须股东批准;向主要股东等授出购股超股本0.1%或价值超500万港元,须股东批准[44] - 授出购股须7日内接纳,每份支付1港元,可在不超授出日起10年内行使,行使价不低于规定最高者[45] - 购股计划自2014年12月18日起10年内有效,除非股东提早终止[47] - 自采纳购股计划以来,公司未授出购股,期末无尚未行使购股[48] 其他重要内容 - 本期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49] - 集团附属公司涉法律索偿,董事认为现金流出可能性小,无需拨备[12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购置汽车约1,312,000港元,出售汽车现金收益974,000港元;2017年同期购置汽车1,787,000港元,出售汽车现金收益390,000港元[113] - 2018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中,90日内3,236千港元,91至180日14,614千港元,181至365日40,350千港元,1至2年4,426千港元;2018年6月30日对应数据分别为92,482千港元、11,403千港元、45,036千港元、13,063千港元[115] - 2018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中,90日内20,832千港元,91至180日18,907千港元,181至365日34,737千港元,1至2年11,861千港元,2年以上18,697千港元;2018年6月30日对应数据分别为48,351千港元、7,331千港元、6,284千港元、8,864千港元、20,965千港元[116] - 2018年12月31日有抵押及担保银行借贷84,403千港元,2018年6月30日为90,143千港元[118] - 2018年12月31日香港银行借贷按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年利率2.5%(即每年3.53%至4.27%)计息,2018年6月30日为3.30%至3.67%;中国银行借贷按固定利率每年6.00%至6.87%计息,与2018年6月30日相同[118][119]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经营租赁一年内未偿还承担为1,418千港元,第二至五年为654千港元,总计2,072千港元;2018年6月30日分别为2,745千港元、1,268千港元,总计4,013千港元[12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及6月30日,集团以客户为受益人的履约保证金均为7,408千港元[129]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银行存款约3,759,000港元、预付租赁付款约38,001,000港元;2018年6月30日分别为3,727,000港元、39,859,000港元;2018年12月31日融资租赁合同抵押汽车账面价值约3,702,000港元,2018年6月30日为2,756,000港元[131] - 2018年主要管理人员短期福利薪酬为6,787千港元,退职福利为76千港元,总计6,863千港元;2017年分别为6,722千港元、77千港元,总计6,799千港元[13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汽车融资租赁总资本价值约为1,289,000港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为1,534,000港元[133]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非上市股本投资公允价值为2,156千港元,属第二级计量,采用市场法[136] - 2018年2月8日生效股份拆细,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拆为五股每股面值0.002港元的新股份,2018年6月30日、7月1日及12月31日每股面值0.002港元的普通股为5,594,000,000股[124] - 2017年7月1日、12月31日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为2,000,000,000股[123] - 购股计划自采纳起未授出购股,2018年12月31日及6月30日无未行使购股[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