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入选案例副省级城市最多!青岛打造数字经济合作“上合样板”
齐鲁晚报网· 2025-07-17 18:29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尚青龙 近日,由国家数据局、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正式启幕,青岛市出席论坛并在城市合作主题论坛做主题 发言,卡奥斯作为企业代表围绕"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创新合作展望"主题进行对话交流。 论坛现场发布了50个中国—上合组织国家数字经济合作典型案例,青岛市"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综合服务平台""'信用上 合'跨境信用服务平台""产业链供应链上合经贸大模型项目""跨境通(002640)信数据创新中心"4个案例入选,是入选案例最多的副省级 城市。青岛市入选案例聚焦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数据安全、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充分发挥城市数字化转型基础优势 和区位优势,积极打造数字经济合作"上合样板"。其中,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综合服务平台创新实施"上合.银关通"关税多 元担保模式,开发上线上合跨境支付结算系统、新型跨境易货贸易系统等特色应用,破解企业保证金占压大、跨境结算难等问题。目 前,上合经贸综服平台成为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四大专区之一,集聚上线企业约2.2万家,完成申报金额突破2500亿元。 近年来,青岛深入贯彻国家和山东省关于全域数字化转型工 ...
上海国资系稳定币龙头:手握稀缺牌照+政策红利,或成数字金融新标杆
搜狐财经· 2025-07-14 18:51
数字金融行业机遇 - 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突破百万亿美元 [3] - 上海正通过三大路径构建数字金融新格局:跨境支付创新、监管科技突破、基础设施升级 [4] - 具备国资控股背景、稀缺金融牌照、多领域技术储备及估值修复空间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3] 重点企业分析 - 宇信科技:银行IT系统建设龙头,参与京东支付系统升级项目,受益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5] - 飞天诚信:数字安全领域隐形冠军,为跨境支付提供加密认证,数字身份认证技术领先 [5] - 海联金汇:持有跨境支付牌照,参与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 [5] - 四方精创:布局稳定币核心应用场景,香港金管局CBDC核心服务商,参与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5] 技术面信号 - 成交量温和放大,小双底形态构筑完成 [3][6] - MACD指标即将金叉,红柱持续扩张 [6] 上海国资战略布局 - 上海国资背景金融科技企业兼具牌照优势与产业资源,参股子公司获稳定币业务资质 [1][3] - 地方国资正加速布局稳定币技术应用,深度参与产数融合战略 [1][3]
全球发展币GDEV即将上线,打造数字经济新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7-09 19:54
全球发展币(GDEV)发行计划 - 中国投资发展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全球发展币(GDEV)将于近期全面启动发行 [1] - GDEV是2025年先行先试聚链行动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 [1] - 总发行量330万枚 分三轮投放 首轮180万枚 第二轮100万枚 第三轮50万枚 [1] GDEV战略定位与功能 - 以全球发展倡议(GDI)为战略指引 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及全球南方国家经济发展 [1] - 重点对接基础设施建设 绿色能源开发 数字贸易和经济升级等领域 [1] - 通过资产数字化与区块链技术构建创新数字金融生态 [1] GDEV核心价值主张 - 采用"数字赋能现实"的独特锚定机制 能有效映射各国经济成果 [3] - 显著提升国际结算效率 降低跨境交易成本 [3] -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进入数字金融驱动新阶段 [3] 国际合作与平台建设 - 已与多国政府机构 国际金融组织及科技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联盟 [3] - 将搭建开放的数字经济合作平台 推进全球资产数字化进程 [3] - 促进国际经济治理机制更加透明 公平与高效 [3] 宏观影响与行业意义 - 代表数字金融技术的重大创新 [3] - 推动国际经济合作规则重塑 [3] - 引领全球经济向更公平 可持续和协同共赢方向发展 [3]
专家访谈汇总:未来汽车市场分化,或类似手表
香港稳定币牌照政策 - 香港预计2025年底前发放有限数量的稳定币牌照,数量保持在"个位数"[1] - 监管重点最初是与港元挂钩的稳定币,但业界对人民币挂钩的离岸稳定币兴趣增加,中国科技巨头如京东和蚂蚁集团正推动相关发行[1] - 香港金管局要求稳定币发行人维持充足资产储备并隔离客户资产,新政策通过全额储备支持、严格赎回保证和金管局监督树立全球基准[1] 供应链与关税影响 - 美国对越南关税从46%降至20%,转口关税为40%,仍大幅高于历史水平[1] - 美国对亚洲经济体关税暂缓但未完全排除,关键行业如制药、汽车和半导体仍面临风险[1] - 亚洲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如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和韩国对关税变化敏感[1] - 中国政策转向刺激内需,通过改革、宽松政策和监管调整维持经济稳定[1][3] 新能源汽车市场趋势 - 未来汽车市场可能分化为智能化自动驾驶和极致操控体验两种形态,类似手表市场的电子表与机械表并存[2] - 电动车环保效果存在争议,电池生产与回收带来环境问题,电力仍依赖传统能源[4] - 传统车企与新兴电动车企业不在同赛道竞争,"弯道超车"概念不适用[4] 家居行业估值与机会 - 家居用品板块PE为22.39倍,处于近五年34.82%分位,估值修复空间较大[3] - 索菲亚和欧派家居估值向上修复弹性大,安全边际高[3] - 定制家居头部企业市占率有望提升,智能家居渗透率增长带来机会,相关公司包括欧派家居、索菲亚、慕思股份、好太太等[3] 电力系统脆弱性 - 捷克大规模停电持续9小时,揭示高度互联电网的结构性脆弱性[4] - 极端天气增加对电力系统压力,高温和风暴影响输电线路[4] - 历史停电事件显示单一故障可引发全系统瘫痪,建议升级核心设施并部署实时监控系统[4]
邱延冰:数智金融新趋势——稳定币的机遇、挑战与中国路径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05 20:25
数智金融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拓展了数智金融底层基座,将提升实体经济运行效率并创造新数字金融生态 [2] - 稳定币作为新金融基础设施,核心价值在于颠覆传统支付体系的高成本与低效率,实现低成本秒级结算 [2][3] - 稳定币构建了新的全球支付生态体系,未来金融活动可能脱离传统法币体系在稳定币体系内完成 [2][3] 稳定币发展现状与前景 - 当前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约2000亿-300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1万亿-3万亿美元 [6] - 2024年稳定币交易量达30万亿美元,超过Visa和Master交易量总和,但70%为机器人交易 [6] - 稳定币在实体经济支付场景的实际应用比例不足30%,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7] - 稳定币支付结算可实现秒级到账,手续费几乎可忽略不计,显著优于传统支付体系 [7] 稳定币生态延伸与影响 - 稳定币生态可类比为"跨国微信",所有支付相关活动可在体系内完成,脱离现有法币体系 [8] - 香港初创企业正探索用稳定币进行房地产、古董等实体交易,可能形成新商业环境 [9] - 美国在稳定币立法方面领先,若中国等大国不参与,可能导致美元化趋势加剧 [9] 中美数智金融比较 - 中国在数据丰富度和AI工程化能力领先,美国在个人隐私保护和技术成熟度占优 [12] - 中国区块链应用以中心化联盟链为主,强调合规可控;美国更注重开放创新 [12] - 建议以香港为试验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数智货币稳定币发展路径 [13] 其他数智金融趋势 - AI在普惠金融领域扩大服务范围,如美国chime Financial的AI信用评估案例 [10] - 嵌入式金融整合场景数据,可发掘新贷款和信用机会,如亚马逊平台案例 [10] - 中国在AI信用评估和微粒贷等嵌入式金融模式发展迅速 [11]
聚焦数字金融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金融论坛举办
证券日报网· 2025-07-04 20:27
数字金融发展现状 - 中国数字金融市场规模居世界首位 移动支付技术全球领先 [1] - 数字金融标准影响力和认可度持续提升 有效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1] - 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连续第二年名列全球第三 全球金融竞争力跃居第四位 [2] 数字金融技术趋势 - 生成式AI和大模型加速渗透金融业 行业已进入"AI时刻" [1][2] - 未来金融业五大趋势:产品高度个性化 运营高度自动化 风控高度实时化 服务生态高度开放化 行业监管高度同步化 [2] 数字金融发展建议 - 技术层面:秉持技术中性原则 鼓励新技术应用创新 推进监管科技运用 [1] - 数据安全: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 多措并举维护数据安全 [1] - 客户服务:以客户为中心 推动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和风险防控协同创新 [1] - 国际合作:加强数字金融领域国际合作 [1] 金融机构AI应用策略 - 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 培养全员数字化意识 [2] - 加大AI人才培养和使用力度 重点关注AI应用风险(如AI幻觉 算法歧视) [2]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数字金融论坛 在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盛大召开
财富在线· 2025-07-04 15:08
论坛概况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金融论坛在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召开,主题为"产城融合,科创赋能",汇聚多国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专家学者[1] -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与亚洲数据集团共同主办,北京市委金融办、石景山区政府等领导出席[3] 石景山区数字金融发展 - 石景山区设立总规模30亿元区级母基金,推动北京数据资产流通创新中心运营,建设全市首个"数字人民币综合性试验区"[5] - 集聚全国银行保险业信息数据中枢、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等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吸引光大科技、龙盈智达等金融科技机构入驻[32] - 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扩展至区内百余家单位代发,推出预付监管平台及消费活动如春节大集、端午国风集市[32] 行业趋势与技术创新 - 中国数字金融市场规模全球首位,移动支付完成从"一卡在手"到"手机支付"的转型,金融科技企业加速出海[8] - AI在金融业应用达爆发临界点,银行占金融AI项目53%投入,但算法歧视风险需全球治理[10] - 区块链技术解构实物资产传统桎梏,实现可再生能源、不动产等链上分拆与合规流转[12] 企业战略与解决方案 - IBM咨询提出银行业需构建"AI工厂"模式,整合跨职能AI服务并优化垂直场景效率[14] - 易格科技推出EMOP®平台实现可再生能源采购与电力资产智能调度,其芬兰Ecogrid能源园区模式已引入国内[18] - 北京银联金卡科技发布"云-管-端"安全技术的资产管理解决方案,覆盖票据、供应链等场景[26] - 微保科技推动保险行业向全链条智能化服务转型,集成金融科技基础设施[28] 国际合作与生态构建 - 英中商业发展中心提出"资本-产业链双循环"战略,联动中国制造链、英国金融科技及阿联酋市场[22] - 石景山区启动"数字金融全球合作伙伴计划",联合英中商业发展中心、易格科技、爱丁堡大学等国际机构[30] - 爱丁堡大学金融创新中心联合金融机构打造产研实验室,年培养180名跨学科人才,聚焦投资AI助手与可信AI技术[20] 研究成果与竞争力 - 《全球金融竞争力报告2025》显示中国金融竞争力全球第四,金融科技竞争力连续两年全球第三[24]
全球金融竞争力报告发布!2024年中国排名第4位,与第一名分差连续四年缩小
北京商报· 2025-07-03 20:47
全球金融竞争力排名 - 2024年全球金融竞争力排名前三位为美国(85.60分)、英国(49.73分)、日本(49.09分),中国以45.25分位列第四,较上年上升1位 [1][2] - 中国与排名第一的美国分差连续四年持续缩小 [1] - 德国(44.86分)、加拿大(44.33分)、法国(44.19分)分列第五至七位 [2] - 韩国(43.20分)、澳大利亚(42.86分)、荷兰(40.21分)进入前十名 [2] 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表现 - 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全球排名第三,连续两年保持该水平 [4] - 2024年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评分显著提高,产业发展潜力指数从2023年35.12分跃升至57.25分,排名从第12升至第4 [4] - AI人才指数排名从2023年第8升至2024年第4,金融科技信贷水平从第16升至第4 [4] 数字金融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数字金融市场规模突破4.5万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达3.2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市场之一 [4] - 数字金融发展为全球金融竞争力提升注入新动能,中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数字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一 [4]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趋势 - 国际层面:金融科技企业加速向东南亚等地区输出经验技术 [5] - 国内层面: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客服、智能投资、风控等领域深化应用,助力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5] - 发展建议包括:鼓励技术创新应用、健全数据安全体系、坚持客户中心理念、加强国际合作与标准制定 [5]
复旦大学“稳定币与国际金融大变局”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探讨数字货币新趋势
观察者网· 2025-07-02 15:26
稳定币发展现状 - 稳定币市值接近2600亿美元 占加密资产市值的近8% [2] - 日交易量达1500亿美元 占加密资产总交易量的97% [2] - 99%为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如USDT、USDC) [2] - 稳定币本质上是一种支付工具 是代币化的产物 [2] - 主流稳定币是锚定单一法定货币并以足额储备为支撑 [2] 稳定币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 美元稳定币在推动全球美元化的同时 也带来了金融稳定风险 [2] - 稳定币无法满足货币的三大特性(单一性、弹性、诚信) [3] - 稳定币的快速发展可能加剧美国国债短缺问题 进而影响全球金融稳定 [3] - 对传统货币体系既有挑战也有补充 未来货币体系可能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3] - 数字原住民对资产的认知差异将推动货币形态创新 [3] 稳定币与人民币国际化 - 稳定币在跨境支付、数字生态构建等方面对人民币国际化形成挑战 [4] - 抢占跨境支付空间 形成平台网络锁定效应 [4] - 中国应推动以人民币为锚的稳定币在香港、新加坡、中东等地发行 [4] - 深化数字货币跨境清算机制 积极参与全球稳定币规则制定 [4] - 提升人民币在数字金融治理中的话语权 [4] 稳定币的发展趋势 - 稳定币是代币化时代货币新形态的阶段性成果 [4] - 初步实现了公权与私权、中心化与去中心化、链上与链下的相对平衡 [4] - 不是对主权货币的直接替代 而是一种映射与创新 [4] - 将推动金融体系向链上链下融合的方向演进 [4] - 代表着新型货币形态的萌发 正在重新定义货币的功能边界与实现机制 [5] 中国的应对策略 - 中国需加强对美元稳定币相关情况的监控与监管 [2] - 应尽快推动国债成为全球性安全资产 缓解全球安全资产短缺问题 [3] - 在上海、香港等地创造应用场景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稳定币发展的良性互动 [4] - 加快构建数字化通道、制度性框架和国际金融平台 [5]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今日开启
北京青年报· 2025-07-02 02:21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概况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启幕 主题为"建设数字友好城市" 涵盖技术 发展 市民 生态等八个维度 [6] - 大会设置"1+6+N"活动框架 包括1场开幕式 6场主论坛和46场专题论坛 新增数字医疗 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专题 [7] - 外宾规模创历届之最 16个外宾团组 300余位国际嘉宾参会 成立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等智库机构 [7] 数字经济产业创新成果 - 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形成领先优势 2024年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 占全国50% 建设2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23家市级AI实验室 [7] - 北京市发布1.6T高质量中文语料库 建成"大模型生态服务站" 推动132款大模型通过备案(占全国1/3) 73款AI产品完成登记 [7] - 北京IPv6部署取得进展 基础电信网络全面支持IPv6 新建千兆光网和5G网络均完成IPv6部署 大型商业网站全部支持IPv6访问 [7] 企业技术展示与合作 - 北京银行展示"数据易贷""数据慧贷"等特色数字金融产品 协同推进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等协同发展 [8] - 国产数据库"海扬数据库"客户数连续四年增长超100% 开源400万行代码 参与国际开源项目合作 开源集群部署数突破6万 [8] - 摩尔线程展示从端到边缘到云的全栈算力产品 包括夸娥万卡智算集群 全功能GPUOAM模组等 [8] 数字技术应用体验 - 北京坊数字综合体汇聚50余家科技企业与10余个沉浸式展区 提供AI科学艺术馆 数字文旅精灵等体验项目 [8] - 数字"潮"市—AI火花市集汇聚全球最新AI消费产品与服务 包括智能穿戴设备 数字文创品 AI潮玩等 [8] - 观众可在1:1还原的C919模拟舱中体验飞行操作 配合风洞测试等科学实验装置 实现"理论-虚拟-实物"三维研学模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