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租赁(03877)

搜索文档
中国船舶租赁(03877) - 须予披露及关连交易有关船舶建造
2025-08-28 20:05
此乃要件 請即處理 閣下如對本通函任何方面或應採取行動有任何疑問,應諮詢 閣下的持牌證券交易商、註冊證券機構、 銀行經理、律師、專業會計師或其他專業顧問尋求獨立意見。 閣下如已售出或轉讓所有名下的中國船舶集團(香港)航運租賃有限公司股份,應立即將本通函連同代 表委任表格送交買主或承讓人或經手買賣的銀行經理、持牌證券交易商或其他註冊證券機構或其他代 理商,以便轉交買主或承讓人。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通函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 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通函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 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CSSC (Hong Kong) Shipping Company Limited 中國船舶集團(香港)航運租賃有限公司 (於香港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3877) 須予披露及關連交易 有關船舶建造 獨立董事委員會及獨立股東之 獨立財務顧問 除文義另有規定外,本通函所使用詞彙與本通函「釋義」一節所界定者具有相同涵義。 董事會函件載於本通函第5至12頁。獨立董事委員會函件(當中載有其致獨立股東的推薦建議)載於本通 函第13 ...
中国船舶租赁(03877) - 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
2025-08-28 17:17
委员会成立与成员 - 提名委员会根据董事会2019年5月6日会议决议成立[1][3] - 成员不少于三名,至少一名为不同性别,多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4][7] - 主席由董事会委任或成员选举,由董事会主席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5][7] 会议相关 - 公司秘书为委员会秘书,缺席时成员可互选或委任他人担任[6][7] - 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必要时可增加次数[14][17] - 成员不能委任代表[10][15] 委员会职责 - 可向公司及附属公司雇员和专业顾问索取资料等[16][18] - 每年检讨职权范围及有效性并向董事会提建议[20][21] - 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并提建议[22] - 负责物色、挑选及推荐董事人选[22] - 审查拟定服务合同条款并向股东提呈建议[25] - 会见辞职董事了解离职原因[26] - 每年在年报中汇报董事会多元化组成并监察政策执行[26] - 每年检讨董事时间投入并评估履职情况[31] - 适时检讨及实施董事提名政策[31] 其他 - 主席或代表应出席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并回应问题[27] - 公司章程未规范部分适用委员会会议程序[28] - 董事会可修订、补充及废除委员会职权范围和决议[32] - 应在公司和联交所网站公开职权范围[33] - 职权范围于2019年5月6日采纳并于2025年8月28日修订[35]
中国船舶租赁(03877)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18 16:33
董事会会议 - 公司2025年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及发布[3] - 会议将考虑派付中期股息[3] 公告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8月18日[5] - 公告日董事会成员构成[5]
中国船舶租赁(03877)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5 17:38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本月底结存6,199,224,404股[2] - 本月内合共增加已发行股份858,000普通股[6] - 本月内合共增加/减少库存股份总额为0普通股[6] 购股期权 - 2021年4月30日两购股期权计划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分别为17,168,205、8,782,000[3] - 本月内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1,056,060港元[3] - 本月底所有股份期权行使可发行或转让股份总数为441,356,623[3] 其他信息 - 公司证券代码为03877,于香港联交所上市[2][3] - 呈交日期为2025年8月5日,呈交者为董事长李洪涛[1][8]
Central Huijin Investment Ltd.减持中国船舶租赁403.2万股 每股作价2.2537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04 16:35
股东持股变动 - Central Huijin Investment Ltd于7月29日减持中国船舶租赁403.2万股 每股作价2.2537港元 总金额约908.69万港元 [1] - 减持后持股数量降至3.703亿股 持股比例从6.00%降至5.97% 下降0.03个百分点 [1] - 交易涉及关联方China Re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Company Limited及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
Central Huijin Investment Ltd.减持中国船舶租赁(03877)403.2万股 每股作价2.2537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16:35
股东减持交易 - Central Huijin Investment Ltd于7月29日减持中国船舶租赁403.2万股 每股作价2.2537港元 总金额约908.69184万港元 [1] - 减持后持股数量降至3.703亿股 持股比例从6.33%下降至5.97% 降幅达36个基点 [1] - 交易涉及关联方China Re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 Company Limited及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 股权结构变动 - 本次减持后中央汇金仍持有中国船舶租赁近3.7亿股 保持重要股东地位 [1] - 单次减持规模占流通股本约0.65% 属正常市场调节行为 [1]
中国船舶租赁(03877.HK):产业壁垒较高、商业模式优异的高股息标的
格隆汇· 2025-06-09 18:19
行业分析 - 全球经济稳步增长带动贸易量增长 推动新增运力需求提升 [1] - IMO环保规定趋严 存量船舶大多无法满足碳排放要求 [1] - 全球船队船龄达17.4年 接近20年经济使用年限 将进入老旧船舶更新替换高峰期 [1] - 绿色船舶造价高 全球主要经济体处于降息周期 租赁商方案灵活 预计船舶租赁渗透率有望提升 [1] 公司概况 - 中国船舶租赁第一大股东为中国船舶集团 持股比例74.38% [1] - 中国船舶集团为全球最大造船集团 2024年交付量1638万载重吨 占全球份额18.40% [1] - 凭借股东产业背景与资源精准识别产业周期 实现逆周期投资 以较低成本获取船舶资产 [1] 业务模式 - 采用固定+弹性收益模式 将部分船舶资产投入即期或短期市场运营 [1] - 2021年至2024年船舶租金上行 投入短期及即期市场运营船舶数量由19架提升至35架 [1] - 2024年通过自营、参股合营、控股合资等方式实现收益6.44亿港元 占净利润30.59% [1] 船队结构 - 2024年末运营船队平均船龄仅4.03年 明显优于全球水平 [2] - 船队多元化 覆盖油船、干散货、集装箱、LNG等各类船舶 [2] - 截至2024年7月末 节能型船舶占比89% 为前十大租赁公司中最高水平 环保达标压力小 [2] 财务状况 - 2024年计息负债成本率仅3.56% 融资成本处于较优水平 [2] - 后续债务到期置换及全球主要经济体降息 资金成本有望进一步改善 [2] - ROE基本维持在15%左右 盈利能力强 [2] - 分红比例高 股息率TTM高于7% [2]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3.81亿港元、46.22亿港元、49.68亿港元 三年CAGR为3.81%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79亿港元、24.41亿港元、26.61亿港元 三年CAGR为8.12% [2]
中国船舶租赁(03877):产业壁垒较高、商业模式优异的高股息标的
国联证券· 2025-06-08 15: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国船舶租赁(03877)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12][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方面,船舶租赁未来需求增长受全球经济增长、环保要求提升、老旧船舶替换需求大等因素支撑,绿色能源动力船舶造价高和全球降息使租赁渗透率有望提升 [14] - 公司作为全球船舶租赁商龙头之一,具备背靠中国船舶集团、商业模式优异、绿色转型早、融资成本低、分红水平高五大核心优势,整体业绩优异,估值有提升空间 [4][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概况:船舶需求有较强支撑,租赁渗透率有望提升 - 绿色转型叠加老船更新保障船舶需求:全球贸易量稳步增长,海运份额较高,2024年全球商品进出口金额分别为24.75、24.43万亿美元,2000 - 2024年CAGR分别为5.63%、5.70%,预计后续海运贸易总量增速将保持在2%以上,2025 - 2029 CAGR可达2.4% [23][25] - 环保要求逐步提升,绿色转型持续推进:IMO净零框架预计2027年3月1日生效,适用于5000总吨位及以上国际航行船舶,涵盖国际航运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5%,环保要求日趋严格使存量船舶需更新改造,增量方面船东对绿色能源船舶需求将提升 [29][39] - 当前船队船龄较高,老旧船舶替换需求存在一定刚性:全球船队平均船龄已达17.4年,老旧船舶运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下降,后续几年将进入老旧船舶替换高峰期 [40][46] - 船舶租赁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近年船舶租赁渗透率逐步提升,以集装箱船为例,截至2025年4月末,以数量及TEU计算的租赁渗透率分别为55.37%、47.69%,较2012年末分别+16.23pct、+20.27pct,后续绿色动力船舶价格高和全球降息将带动租赁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52][57][63] 产业背景深厚,商业模式优异 - 核心优势一:全球领先的船厂系租赁公司:中国船舶租赁第一大股东为中国船舶集团,持股比例74.38%,集团是全球最大造船集团,2024年交付量为1638万载重吨,占全球份额18.40%,公司凭借集团背景逆周期投资降低成本 [11][68][70] - 核心优势二:商业模式优异,固定 + 弹性收益增强公司成长性: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经营租赁及融资租赁,2024年经营租赁租金收入、佣金收入、融资租赁收入、贷款利息收入占比分别为50.35%、0.76%、27.46%、12.28%,公司将部分船舶资产投入即期或短期市场运营获取弹性收益,2024年弹性收益合计6.44亿港元,占净利润30.59% [80][90] - 核心优势三:船龄年轻且结构分散,船队绿色转型进度较快:2024年末公司运营船队平均船龄仅有4.03年,船队多元化,覆盖各类型船舶,截至2024年7月末,节能型船舶占比为89%,为前十大租赁公司中最高水平,后续环保达标压力小 [97][99][101] - 核心优势四:资金成本低:2024年公司整体计息负债成本率为3.56%,较2023年 - 19bp,后续全球主要经济体降息和公司跨币种融资将使资金成本有下行空间 [105][107] 盈利预测、估值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3.81、46.22、49.68亿港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1.35%、+5.51%、+7.47%,3年CAGR为3.8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79、24.41、26.61亿港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22%、+7.10%、+9.03%,3年CAGR为8.12% [12][16][112] - 投资建议:公司业绩稳步增长,杠杆水平稳定,ROA驱动盈利能力提升,分红水平高,股息率TTM高于7%,作为船舶租赁龙头公司,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20][122]
中国船舶租赁(0387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6: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25日,2019年6月17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9] - 公司为全球船舶运营商等提供融资租赁、经营租赁、船舶经纪及贷款服务[9] - 公司贷款服务包括交付前贷款、担保贷款及保理服务[14] - 公司在新加坡、上海、天津、广州成立附属公司开拓业务[12] - 公司是业内首家在以液化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布局的租赁公司[11] - 公司是船舶租赁和投资运营公司,提供航运综合服务类及金融服务类业务[156] - 租赁服务已发放贷款包括最高15年期长期贷款,贷款服务已发放贷款包括少于5年期短期贷款[156] - 公司为2012年6月25日在香港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股份于上市日期在联交所上市[155] 公司管理层变动 - 李洪涛于2024年5月2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17] - 钟坚于2024年5月23日辞任执行董事[17] - 吴冠华于2024年12月31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17] - 丁唯淞于2024年12月31日辞任公司秘书[17] - 2024年5月23日,李洪涛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12月31日获委任为首席执行官[136] - 2022年9月29日,张轶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现任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业务总监等职[138] - 张启鹏45岁,2022年11月4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现任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职[141] - 迟本斌51岁,2023年2月24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现任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42] - 王德银62岁,2020年11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任多家公司重要职位[143] - 盛慕娴69岁,2019年5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多家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12月至2025年1月任Sirnaomics Ltd.独立非执行董事[145] - 李洪积68岁,2019年5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06年起于通商律师事务所任合伙人及执业律师[147][148] - 王善君49岁,2025年1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总会计师,负责财务金融等多项工作[149] - 吴爱军52岁,2025年1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副总经理,负责业务拓展等工作[150] - 2024年12月31日获委任的公司秘书吴冠华先生,47岁,有逾20年财务管理等经验[152] - 报告年度内及直至年报日期,公司执行董事有李洪涛等,非执行董事有张轶等,独立非执行董事有王德银等[169] - 迟本斌、王德银及盛慕娴须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并合资格及愿意膺选连任[170] 公司船队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4年末,船舶组合规模达138艘,其中起租营运122艘,16艘正在建造[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船队规模138艘,其中运营船舶122艘,在建船舶16艘,运营船舶平均船龄4.03年[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光租及长期租约项目平均租约剩余年限为7.26年[62] - 按初始投资金额计,公司在运营船队组合中,海上清洁能源装备、集装箱船、液货船、散货船、特种船分别约占15.8%、16.5%、20.1%、23.7%、23.9%[62] - 运营船舶资产中,融资租赁船舶51艘,经营租赁船舶71艘;在建船舶中,融资租赁船舶预期为4艘,经营租赁船舶预期为12艘[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35艘自营及合营船舶于短期及即期市场运营,覆盖油散集气四大主流船型领域[60] 公司融资情况 - 2021年公司与渣打银行合作,获10年期总额5.96亿美元的船舶抵押定期贷款[22] - 2024年公司成功发行规模为8亿元人民币的“熊猫债”,首批境内30亿人民币债券发行收官[22] - 新增超38.56亿元低成本人民币资金,含8亿熊猫债券、10.11亿固定贷款、20.45亿流动资金贷款,节约财务费用约1亿港元[64] - 2024年9月,集团成功发行第三批“熊猫债”,规模8亿元人民币(约8.52亿港元),期限五年,完成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30亿元人民币“熊猫债”框架全部发行[108] - 2024年集团发行第三期熊猫债,募集资金8亿元人民币,期限5年[120] - 2024年12月10日,公司一家全资附属公司获银行授出最多9.6亿元人民币融资用于船舶收购,融资到期日为动用日期起36个月,期间中船集团将继续持有公司50%以上已发行股份[168]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 - 2024年公司经营租赁服务收入分别为2197686、1901138、1063748、1214923、2738729千港元[26] - 2020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分别为1911667、1387642、1734510、1113806、2155143千港元[30] - 2020 - 2024年公司应收贷款及租赁款分别为43920995、30000000、40520890、45143559、40883235千港元[33] - 2024年公司平均资产回报率为4.8%,2023年为4.5%[39] - 2024年公司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15.7%,与2023年持平[39] - 2024年公司计息负债平均成本为3.5%,2023年为3.7%[39] - 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7.5%,2023年为71.6%[39] - 2024年公司净负债与权益比率为1.8倍,2023年为2.4倍[39] - 2024年公司完成营业收入40.34亿港元,同比增长11.3%;净利润21.55亿港元,同比增长12.7%[46] - 2024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人民币3117.06万元/人,同比增长15.5%;资产负债率67.5%,同比压降4.1个百分点[46] - 2024年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7%、平均资产收益率4.8%[46] - 2024年公司实现收益40.3亿港元,同比上升11.3%;净利润21.6亿港元,同比上升12.7%;ROE为15.7%,与去年同期持平;ROA为4.8%,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59] - 2024年公司控股合资的11艘船舶贡献净利润1.05亿港元,参股合营的22艘船舶贡献净利润4.90亿港元,自营船队实现净利润0.49亿港元,出售船舶贡献资产处置收益1.90亿港元[60] - 2024年末人民币贷款占比从16.8%增至30.5%,港币贷款占比从5.1%增至7.0%,欧元贷款占比从3.9%增至4.4%[64] - 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7.5%,同比压降4.1个百分点[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计提减值额为6.899亿港元,信贷类不良资产为1.772亿港元,拨备率为3.3%[65] - 2024年公司收益4034.4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3626.1百万港元上升11.3% [74][75] - 2024年公司总开支2738.7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2197.7百万港元增长24.6% [74] - 2024年公司经营溢利1702.3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1547.5百万港元增长10.0% [74]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2155.1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1911.7百万港元增长12.7% [74]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0.342港元,较2023年的0.310港元增长10.3% [74] - 2024年公司摊薄每股盈利0.341港元,较2023年的0.310港元增长10.0% [74] - 2024年开支总计2738.7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2197.7百万港元增长24.6%[81] - 2024年融资成本及银行费用为1047.6百万港元,同比减少58.8百万港元或5.3%,计息负债平均成本为3.5%[81] - 折旧费用从2023年的492.9百万港元增至2024年的578.7百万港元,增长17.4%[85] - 2024年应收贷款及租赁款减值亏损拨备净额为447.0百万港元,因下调部分租赁项目信用评级[86] - 2024年船舶营运成本为398.4百万港元,同比增加87.6百万港元[87] - 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为105.3百万港元,含以股份支付的薪酬开支3.4百万港元[88] - 应占合营公司业绩从2023年的426.7百万港元增至2024年的490.1百万港元,增加63.4百万港元[90] - 2024年资产总额为43921.0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1222.6百万港元;负债总额为29623.0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2690.7百万港元[92] - 集团权益年末总额为142.98亿港元,较年初增加14.681亿港元[93] - 集团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71.6%改善约4.1个百分点至2024年12月31日的67.5%[9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贷款及租赁款为207.14833亿港元,较2023年的237.34332亿港元减少12.7%[95][9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63.94376亿港元,较2023年的162.27335亿港元增加1.0%[95][101] - 按公允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7.23925亿港元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21.36047亿港元,增幅为195.1%[95][10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负债为296.22959亿港元,较2023年的323.13648亿港元减少8.3%[104] - 银行借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184.36045亿港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128.29276亿港元,下降了30.4%[104][105] - 债券借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126.25506亿港元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134.32257亿港元,增幅为6.4%[104] - 其他借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2.71876亿港元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13.25622亿港元,增幅为387.6%[104] - 其他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9.80221亿港元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20.35804亿港元,增幅为107.7%[104] - 2024年12月31日与2023年12月31日相比,一年内债券偿还额从111,843千港元增至3,235,011千港元;一年后但两年内从3,112,000千港元增至6,233,180千港元;两年后但五年内从6,289,663千港元减至852,066千港元;五年以上均为3,112,000千港元[110]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及租赁款减值亏损拨备总计689,895千港元,其中第一阶段126,093千港元,第二阶段386,580千港元,第三阶段177,22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总计667,290千港元,其中第一阶段92,378千港元,第二阶段393,429千港元,第三阶段181,483千港元[1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未核销任何应收贷款及租赁款[11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6,768,311千港元,2023年为使用452,170千港元[116] - 2024年投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1,577,399千港元,2023年为2,533,091千港元[116] - 2024年融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4,331,650千港元,2023年为产生2,726,938千港元[116]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6768.3百万港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577.4百万港元,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4331.7百万港元[117] - 2024年美元全年平均基准利率4.8%,1年期人民币LPR降至3.10%,5年期以上降至3.60%,集团计息负债平均成本从3.7%降至3.5%[118] - 2024年末集团贷款额度约347.8亿港元(约44.7亿美元),已用约141.6亿港元(约18.2亿美元),未用约206.2亿港元(约26.5亿美元)[121] - 2024年末集团总资产43921.0百万港元,总负债29623.0百万港元,所有者应占权益14181.1
中国船舶租赁(03877):业绩符合预期,成本管控优秀,船队结构持续优化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11 20: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船舶租赁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告,业绩符合预期,维持“买入”评级,小幅上调25 - 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3/26/28亿港元,对应PE为4.3/3.9/3.6倍,PB为0.65/0.59/0.54倍,考虑船舶行业供需关系紧张等因素,公司ROE中枢有望维持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7.45亿、44.41亿、43.32亿、45.26亿、46.61亿港币,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2%、19%、 - 2%、4%、3% [2] - 2023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02亿、21.06亿、23.38亿、25.50亿、27.90亿港币,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11%、11%、9%、9% [2] - 2023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1、0.34、0.35、0.38、0.42元/股,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5.0%、14.8%、15.1%、15.1%、15.2% [2] - 2023 - 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5.3、4.8、4.3、3.9、3.6,市净率分别为0.79、0.71、0.65、0.59、0.54 [2] 市场数据 - 2025年4月11日收盘价为1.62港币,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为7801.51,52周最高/最低为1.89/1.30港币,H股市值为100.27亿港币,流通H股为6189.62百万股,汇率为1.0762(人民币/港币) [3] 事件及公司优势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4.41亿港币,同比增长19%,归母净利润21.06亿港币,同比增长11%,业绩符合预期 [6]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船队总规模达138艘,运营船舶122艘,平均年龄4.03年,融资租赁51艘较2023年末减少12艘,经营租赁71艘较2023年末增加6艘,在建船舶16艘,4艘用于融资租赁,12艘用于经营租赁,未来经营租赁占比将提升,2024年新签集团内造船订单9艘均为中高端船型,船队向高价值、年轻化发展,竞争力提高,资产价值有望提升 [6] - 公司利用汇率走低时机跨币种融资置换高息美元贷款,2024年有息负债平均成本控制在3.5%,同比下降18个基点,低于租赁同业P50分位值62个分位点,后续有息负债成本有望下降,强化现金监控管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7.5%,同比压降4.1个百分点,资产结构优化 [6] - 2024年末股息每股0.104港元,全年派息每股0.134港元,派息率达39%,若2025年派息率与2024年一致,2025年股息率可达约9% [6] - 公司于2024年8月再次被纳入恒生指数和港股通,9月正式生效,流通性提升,叠加船周期上行,价值回归有望加速 [6] 财务摘要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成本分别为21.98亿、27.39亿、23.87亿、23.61亿、22.46亿港币 [7] - 2023 - 2027年经营盈利分别为15.47亿、17.02亿、19.45亿、21.65亿、24.15亿港币 [7] - 2023 - 2024年应占联营公司损益分别为 - 3000万、 - 1200万港币,2025 - 2027年为0 [7] - 2023 - 2027年应占合营公司损益均为4.90亿港币 [7] - 2023 - 2027年除税前溢利分别为19.44亿、21.80亿、24.35亿、26.55亿、29.06亿港币 [7] - 2023 - 2027年所得税分别为3200万、2500万、2400万、2700万、2900万港币 [7] - 2023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9.12亿、21.55亿、24.10亿、26.29亿、28.77亿港币 [7] - 2023 - 2027年少数股东损益分别为1000万、4900万、7200万、7900万、8600万港币 [7] - 2023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1、0.34、0.35、0.38、0.42港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