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昭衍新药(06127)
icon
搜索文档
昭衍新药:H股公告
2023-08-10 17:48
JOINN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北京昭衍新藥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於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註 冊 成 立 的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股 份 代 號:6127) 有關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 年報進一步資料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 對 因 本 公 告 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 任。 的補充公告 茲提述北京昭衍新藥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截 至2022年12月31日 止 年度的年度報告(「2022年年報」)。除 另 有 訂 明 者 外,本 公 告 所 用 詞 彙 與2022年 年 報 所 界 定 者 具 有 相 同 涵 義。 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及受限制股份獎勵計劃 除2022年 年 報 董 事 會 報 告「首 次 公 開 發 售 前 購 股 權 及 受 限 制 股 份 獎 勵 計 劃」下 段 落 所 披 露 的 資 料 外,本 公 司 謹 此 根 據 ...
昭衍新药(603127)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8 00:00
财务表现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69.39亿元,同比增长36.3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7.76亿元,同比增长49.79%[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4.75亿元,同比增长39.56%[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67亿元,同比下降118.25%[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5元,同比增长45.83%[4] - 稀释每股收益为0.35元,同比增长45.83%[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7%,较上年同期增加0.53个百分点[5] 业务表现 - 实验室服务业务贡献净利润为7,011.63万元,同比增长33.79%[6] - 生物资产出生及自然生长贡献净利润为10,024.87万元[8] - 资金管理收益贡献净利润为2,576.68万元[9] 资产状况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6,069,406,073.03元,同比增长约2.38%[18]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478,677,682.25元,同比增长约1.04%[19] - 公司资产总计为10,548,083,755.28元,同比增长约1.77%[18]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1,854,544,562.53元,同比增长约0.56%[19] - 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为331,392,775.99元,同比增长约0.70%[20]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362,146,416.76元,同比增长约2.09%[20]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369,386,010.95元,同比增长约36.29%[20] - 公司第一季度净利润为未经审计[20] - 公司第一季度新签订单约人民币5.7亿,同比下降约43%[16] 现金流量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成本为262,811,341.25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1]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利润为214,369,686.98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1]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87,710,078.62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2]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49,493,721.11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4]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22,354,944.59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4]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4,852,351.87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5]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61,682,309.41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5]
昭衍新药(06127)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4-27 22:50
公司业绩 - 本报告期公司營業收入为369,386,010.95元,同比增长36.32%[6] - 公司净利润为184,748,130.28元,同比增长39.56%[6] - 实验室服务业务贡献净利润为7,011.63万元,同比增长33.79%[7] - 生物资产出生及自然生长贡献净利润为10,024.87万元[9] - 资金管理收益贡献净利润为2,576.68万元[10]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51,902.64元[11] - 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损益为4,045,566.94元[11]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損益項目为-470,230.47元[12] - 本报告期公司營業收入增长36.32%,主要系本期实验室服务业务增长所致[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49.79%,主要系本期实验室服务业务增长及生物资产增值所致[13] -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下降118.25%,主要系本期支付年年终奖及所得税所致[13] 订单情况 - 本报告期新签订单人民币金额为5.7亿,同比下降43%,但呈逐月改善趋势[17] 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營業總收入为369.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3%[2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營業總成本为178.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3%[2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營業利潤为21.3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8.7%[2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87.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2%[2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綜合收益的稅後淨額为-4.40亿元人民币[2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綜合收益總額为183.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1%[26] 现金流量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总计为613,167,483.43元[27]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总计为13,668,184.06元,净额为74,906,349.49元[28]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总计为206,718,985.70元[29]
昭衍新药(06127)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6 22:34
公司概况 - 公司股份代号为6127[1] - 公司A股和H股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5] - 公司控股股东为馮女士及周先生[5] - 公司招股章程日期为2021年2月16日[7] 公司业绩 - 公司2022年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9.5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同比增長92.71%,創下歷史新高[14] - 公司整體在手訂單金額約人民幣44億元,為明年業績增長提供了保障[14] - 公司在2022年整体签署订单约人民币38亿元,同比增长约35%[35] - 非临床研究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绝大部分,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为人民币2,268.0百万元,较上年增长49.5%[43] - 非临床研究服务收入占比为97.6%,临床试验及相关服务占比为2.2%[4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为人民币1,081.4百万元,毛利率为47.7%[46] - 年内溢利增长92.9%,达到人民币1,073.2百万元,净利润率提升至47.3%[61]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的发展战略是以藥物非臨床藥理毒理學評價业务为核心,稳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及海外影响力,拓展上下游的业务能力,提供一站式服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满足创新药物需求的新技术、新方法[84] - 公司计划在2023年继续完善藥理及毒理學研究和評價能力,保证新实验设施的顺利投产,不断完善GLP体系、提高法规依从性水平、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合规开展[85] - 公司将继续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加大招聘力度,解决短板专业的人才引进和补充,提高员工专业技术水平、主观能动性和劳动生产率,为公司达成整体战略目标提供支持[89] - 公司计划在2023年继续推动对广州昭衍新药评价中心、重庆昭衍新药评价中心的建设工作[91] - 公司将加速推进BIOMERE与昭衍的融合,利用昭衍加州的产能设施,提升美国本地业务的服务通量[99] - 加强美国BD团队建设,提升昭衍在美国及海外的影响力[100] - 打通上下游链条,为客户提供非临床一站式服务,给海外的药物研发企业提供更好性价比的服务[101] - 公司将利用港股的平台,通过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公司在海外的品牌宣传力[102] 财务信息 - 公司在2022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916.8百万元,较2021年减少29.8%[71] - 公司于2022年5月15日签订协议,收购云南英茂的100%股权,现金代价为人民币829,307,000元[76] - 公司在2022年12月31日并无重大资产抵押[78] - 公司面临交易货币风险,目前并无外币对冲政策,但管理层监控外汇风险,并将在有需要时考虑采取适当对冲措施[80]
昭衍新药(603127)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3-31 00:00
公司治理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2] -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成员包括孙明成、翟永功、张帆,审计委员会召开四次会议,会议内容包括公司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133]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由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授权董事会确定,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由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执行[128]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1,978.43万元[129] - 公司实际控制人兼董事冯宇霞因未按规定及时停止减持股份并履行权益变动披露义务,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纪律处分通报批评[13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2,267,970,979.11元,同比增长49.54%[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74,257,178.93元,同比增长92.71%[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19,435,408.97元,同比增长92.27%[24] - 公司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01元,同比增长86.11%[24] - 公司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99%,较上年增加4.57个百分点[24]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991,577,997.66元,较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有明显增长[26] - 公司2022年度报告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32,381,980.64元、212,738,959.96元、260,340,236.28元和413,974,232.09元[27] - 公司2022年度报告中披露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包括政府补助、投资收益等,总计为54,821,769.96元[28] - 公司持有的理财产品和生物资产在2022年度内发生了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224,208,349.37元和1,623,981,195.72元[29] - 公司股权投资方面,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和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48,298,559.54元和370,808,665.91元[30] 业务拓展 - 公司在人员队伍建设方面加大招聘力度,截至2022年底,公司专业服务团队规模达到2700余人[31] - 公司参与苏州市生物医药产教融合联合体等人才项目,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进步,获得全面持续合作机会[31] - 公司制定设施扩建计划并实施,苏州昭衍设施已全面投入运营,新设施建设将提升公司业务通量[31] - 公司与江苏先通分子影像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在无锡建设放射性药物评价中心,预计2023年下半年投入使用[32] - 公司在药物非临床评价领域持续提升能力,与儿科医院合作开展转化医学和精准用药研究[33] - 公司布局模拟人体或动物器官模型,探索替代动物进行非临床研究的可靠模型[33] - 公司对创新小分子化合物的心脏毒风险进行研究,与临床研究者合作评估风险[33] - 公司承接的CGT订单同比增长50%以上,保持行业领先地位[33] - 公司持续进行多领域的能力建设与技术提升,特别关注基因编辑产品、核酸药物等新兴热点领域[33] 风险提示 - 公司未达到盈利预测,不适用业绩承诺的完成情况及其对商誉减值测试的影响[189] - 报告期内不适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和违规担保情况[190] - 公司未提供对会计师事务所“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的说明,不适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或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和影响的分析说明[191] - 公司实际控制人兼董事冯宇霞因减持股份行为受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纪律处分[192] - 公司参与JOINN Biologics Inc. B+轮优先股发售,持股比例为4.76%[194]
昭衍新药(06127)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0 22:2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益为2267971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516680千元人民币[2][3] - 2022年公司毛利为1081428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516680千元人民币同比变动49.5%[2] - 2022年公司年内溢利为1073200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73567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0%[2] - 2022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内溢利为1074257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55641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9%[2] - 2022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资产净值为8183701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713621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7%[2] - 2022年基本每股盈利为2.01元人民币,摊薄每股盈利为2.00元人民币,2021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08元人民币,摊薄每股盈利为1.07元人民币[4]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4435810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2722593千元人民币[5] - 2022年流动资产为5928406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5814484千元人民币[5] - 2022年流动负债为1844262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214242千元人民币[5] - 2022年净资产为8190866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7144436千元人民币[6] - 2022年可报告分部收益为27.03608亿元,2021年为16.07663亿元[16][18] - 2022年可报告分部毛利为10.74938亿元,2021年为7.49555亿元[16][18] - 2022年综合毛利为10.81428亿元,2021年为7.35678亿元[19] - 2022年来自中国外部客户的收益为18.85205亿元,美国为3.56892亿元,其他国家/地区为0.25874亿元;2021年美国为12.63509亿元,其他国家/地区为0.243291亿元[21] - 2022年员工成本为5.58665亿元,2021年为4.27838亿元[23] - 2022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2.27639亿元,2021年为1.13441亿元[24] - 2022年计息借款利息和租赁负债利息共0.03582亿元,2021年为0.03962亿元[25] - 2022年无形资产摊销为0.15608亿元,2021年为0.12242亿元[26] - 2022年即期税项年内拨备为1.61925亿元,2021年为0.79412亿元[26]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根据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10.74257亿元及普通股加权平均数5.33609723亿股计算[27][28] - 2022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0.74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5.57亿元[29] - 2022年12月31日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经摊薄)为5.37亿股,2021年为5.20亿股[30] - 2022年建议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40元,对应金额为人民币2.14亿元,2021年每股人民币0.36元,对应金额为人民币1.37亿元[31] - 2022年上一财政年度并于年内批准及派付的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36元,对应金额为人民币1.37亿元,2021年每股人民币0.35元,对应金额为人民币0.95亿元[32] - 2022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8.94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6.81亿元[33]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人民币1.99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1.08亿元;应收票据2022年为人民币0.12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0.08亿元[35]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1.27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0.54亿元[37]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一年以内账龄金额为人民币1.74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0.90亿元[36]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一年以内账龄金额为人民币1.27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0.53亿元[37] - 2022年末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数目为535,678,676股,金额为人民币535,679千元;2021年末股份数目为381,246,492股,金额为人民币381,246千元[38] - 2022年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益为人民币22.68亿元,较2021年的15.167亿元增加49.5%[55] - 2022年服务成本为11.865亿元,较2021年的7.81亿元增加51.9%[57] - 2022年毛利及毛利率分别为10.814亿元及47.7%,2021年分别为7.357亿元及48.5%[58] - 2022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2.276亿元,较2021年的1.134亿元增加100.7%[59] - 2022年生物资产公平值变动产生的收益为3.331亿元,较2021年的1.253亿元增加165.8%[60] - 2022年销售及营销开支为0.18亿元,较2021年的0.16亿元增加12.7%[61] - 2022年研发开支为0.78亿元,较2021年的0.478亿元增加63.3%[63] - 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1.668亿元,较2021年的0.856亿元增加94.9%,实际税率为13.5%[65] - 2022年年内溢利为10.732亿元,较2021年的5.564亿元增加92.9%,净利率由36.7%增至47.3%[66]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9.168亿元,较2021年的41.541亿元减少29.8%[68] - 2022年权益负债比率为21.0%,2021年为16.3%[69] - 2022年集团资本开支涉及人民币29300万元,2021年为人民币30630万元[9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2788名雇员,报告期内员工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55870万元,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42780万元[88] - 董事会建议2022年溢利分派计划,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40元,2021年为人民币0.36元,建议末期股息总计金额约为人民币21425.8万元,2021年为人民币13724.8万元[9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非临床研究服务收益为2213598千元,临床试验及相关服务收益为49568千元,销售实验模型收益为4805千元,总收益2267971千元;2021年总收益为1516680千元[12] - 2022年临床试验及相关服务收益较2021年的1482615千元减少,销售实验模型收益从2021年的3551千元增加[12] - 2022年非临床研究服务收益为22.13598亿元,占总收益97.6%[56] - 2022年临床试验及相关服务收益为4956.8万元,占总收益2.2%[56] - 2022年销售实验模型收益为480.5万元,占总收益0.2%[56] - 2021年非临床研究服务收益为14.82615亿元,占总收益97.8%[56] 公司上市及融资情况 - 公司A股于2017年8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H股于2021年2月2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7] - 公司H股于2021年2月26日在联交所上市,超額配股權于2021年3月19日部分行使,涉及40,800股H股,2021年3月24日按每股151.00港元发行及配发[81] - 公司进行全球发售及行使超額配股權获得所得款項淨額约6,373.6百万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5,285.2百万元[81] - 董事会决议将约人民币787.9百万元的部分全球发售所得款項淨額重新分配用于潜在收购[81] 公司业务运营及发展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2700余人专业服务团队,较2021年底增加近650人[40] - 苏州昭衍8000多平米设施已全面投入运营,约20,000平米设施建设完成并通过主体竣工验收[41] - 广州昭衍安评基地报告期末已完成基建工作[41] - 无锡放射性药物评价中心报告期内正在进行实验室内装修工作[42] - 全资子公司昭衍易创实验室预计2023年下半年投入使用[42] - 公司在儿科用药转化医学和精准用药、模拟人体及动物类器官及类器官芯片模型等多方面开展研究[43] - 公司针对CGT不同类型创新产品提供全面非临床评价服务,在国内承担CGT产品非临床评价项目实验室中保持行业领先[43] - 2022年公司承接的CGT订单同比实现50%以上增长[43] - 公司参与国家课题“新型DNA疫苗平台体系研究”,于2022年上半年获科技部批复[45] - 公司计划在2023年全面上线质量管理系统、企业内容管理、电子表格系统等计算机化系统[46] - 2022年昭衍(苏州)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通过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46] - 昭衍临床服务板块全年新签合同额和收入同比大幅增长,服务涵盖注册申报等全方位临床运营服务[47] - 昭衍临床样本检测板块全年新签合同额和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合同涵盖多种创新药物临床样本分析及药物代谢研究[47] - 2022年8月昭衍(北京)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获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CNAS - CL01 (ISO/IEC 17025)认可证书[47] - 2022年底昭衍(北京)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通过两项国家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能力验证项目[47] - 2022年底公司顺利进口多批新西兰临床试验样品,助力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生物样本分析[47] - 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北京昭衍药物检定研究有限公司,开展细胞检定业务,于2023年初完成CNAS实验室预认证[49] - 2022年子公司苏州启辰生物上半年累计创建基因编辑细胞及小鼠模型40多种[50] -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整体在手订单金额约人民币44亿元[51] - 2022年集团整体签署订单约人民币38亿元,同比增长约35%[52] - 2022年海外子公司BIOMERE承接订单约人民币3.5亿元,同比增长约25%[53] - 2022年昭衍国内公司承接海外订单同比增长超过60%[53] - 公司在已有非临床评价综合平台基础上,建立新兴热点研发领域产品管线评价能力,完善多方面体系和能力[44]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总体发展战略是以药物非临床药理毒理学评价业务为核心,拓展上下游业务,打造黄金产业链,提供一站式服务,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71] - 2023年公司将完善药理及毒理学研究和评价能力,保证新实验设施投产,完善GLP体系[72] - 公司将基于现有药物评价平台,拓展医疗器械评价、兽药及食品动物用品评价等非药领域服务[73] - 2023年公司将加大人力资源投入,招聘人才,完善绩效考核、培训和薪酬福利体系,推出股权激励[73] - 苏州昭衍已完成2万平方米设施建设,2023年将逐步投入使用;昭衍易创(苏州)已完成约9000平方米实验室租赁,预计2023年下半年投入使用[73] - 无锡昭衍的放射性药物评价基地预计2023年中期投入运营[74] - 2023年继续推动广州昭衍新药评价中心、重庆昭衍新药评价中心的建设工作[74] - 临床业务将壮大注册团队,完善中美双注册能力,满足海外申报需求[75] - 扩大临床运营队伍,保障运营交付能力,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和运营质量[75] - 扩大临床检测的实验室和团队规模,拓宽业务范围,增加医学检验实验室能力与资质[75] - 梧州昭衍实验模型基地计划在2023年申请相关资质[76] 公司资金使用及分配情况 - 自上市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将23.037亿元用作指定用途[82] - 提高苏州设施非临床研究产能原有分配8.456亿元,占总金额约57.7%[82] - 增强美国业务原有分配5.285亿元,占总金额约10%,预计2023年底前完成部分工作[82] - 扩大中国设施网络及服务能力原有分配20.613亿元,占总金额约39%,部分项目预计2023或2026年底前完成[83] - 拓展及深化综合合同研究组织服务原有分配2.643亿元,占总金额约5%,部分项目预计2024年完成[83] - 采购用于临床试验及相关服务的新设备等原有分配2.114亿元,占总金额约4%,预计2024年底前完成[85] - 为潜在收购提供资金原有分配10.57亿元,新分配18.449亿元,预计2024年底前完成[85] - 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原有分配5.285亿元,占总金额约10%[85] 公司收购情况 - 2022年5月15日,公司收购广西玮美100%股权,现金代价9.74658亿元[87] - 2022年5月15日,公司收购云南英茂100%股权,现金代价8.29307亿元[87] 公司股份回购情况 - 2022年9月1日公司完成回购1
昭衍新药: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3-27 16:47
证券代码:603127 证券简称:昭衍新药 公告编号:2023-007 会议召开时间:2023 年 04 月 04 日(星期二) 下午 15:00-16:00 会议召开地点: 上海证券 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 网 址 : http://roadshow.sseinfo.com/) 会议召开方式: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 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投资者可于 2023 年 03 月 28 日(星期二) 至 04 月 03 日(星期一)16:00 前登 录上证路演中心网站首页点击"提问预征集"栏目或通过公司投资者关系邮箱: jiafengsong@joinn-lab.com 进行提问。公司将在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 问题进行回答。 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将于 2023 年 3 月 31 日发布公司 2022 年度报告,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 2022 年度经营成果、财务状 ...
昭衍新药(603127)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9 00:00
营业收入表现 - 营业收入本报告期4.9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01%[2]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12.7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97%[2] - 营业收入本报告期同比增长55.01%[11]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9.0%至12.76亿元,从8.57亿元[20] - 营业收入现金流入19.78亿元,同比增长42.6%[23] 净利润表现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2.6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6.77%[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本报告期2.6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5.97%[2]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4.85%[2]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0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60%[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同比增长176.77%[11]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6.31亿元,同比增长155.4%[21] - 营业利润达7.18亿元,较去年同期2.82亿元增长155%[21] 现金流量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7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93%[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同比增长67.93%[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78亿元,同比增长67.9%[23][24]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0.31亿元,主要用于购建固定资产2.18亿元和投资支付8.98亿元[24] - 支付职工现金4.21亿元,同比增长39.6%[2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8.54亿元,较期初41.50亿元减少31.2%[25]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9.0%至6.42亿元,从4.31亿元[2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2.9%至0.50亿元,从0.35亿元[20] - 所得税费用1.01亿元,同比增长204.2%[21] - 支付职工现金4.21亿元,同比增长39.6%[24]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本报告期末100.79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8.06%[4] - 货币资金从2021年末41.54亿元降至2022年9月末28.72亿元[1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1年末6.81亿元降至2022年9月末3.44亿元[15] - 存货从2021年末7.01亿元大幅增至2022年9月末22.12亿元[15] - 应收账款从2021年末1.08亿元增至2022年9月末1.23亿元[15] - 预付款项从2021年末0.39亿元增至2022年9月末0.49亿元[15] - 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18.1%至100.79亿元,从85.37亿元增长[17] - 流动资产小幅下降1.7%至57.19亿元,从58.14亿元[17] - 非流动资产大幅增长60.2%至43.6亿元,从27.23亿元[17]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122.5%至2.83亿元,从1.27亿元[17] - 生产性生物资产激增958.3%至7.85亿元,从0.74亿元[17]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56.2%至15.19亿元,从9.72亿元[17]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下百克生物估值变动带来损失488.0万元人民币[5]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未实现部分2.186亿元人民币已实现部分2,148.8万元人民币[6]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长194.4%至2.36亿元,从0.80亿元[20] 每股收益和股东信息 - 基本每股收益1.18元/股,较去年同期0.68元增长73.5%[22]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37,275户[12] 其他重要项目 - 公司报告期末在手订单金额超46亿元人民币[14]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产生正收益2995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44万元[21]
昭衍新药(06127)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8 19:28
营业收入相关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12.76亿元,同比增长48.97%[4]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变动比例为55.01%,年初至报告期末为48.97%[11]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2.76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8.57亿元[22] 净利润相关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32亿元,同比增长154.85%[4]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为6.05亿元,同比增长178.60%[4]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变动比例为176.77%,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54.85%[11]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为7.18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2.82亿元[23] - 2022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为7.32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2.80亿元[23] - 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6.31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2.47亿元[23] - 2022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2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2.48亿元[24] 每股收益相关 - 年初至报告期末基本每股收益为1.18元,同比增长73.53%[4] - 年初至报告期末稀释每股收益为1.18元,同比增长76.12%[5]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变动比例为88.46%,年初至报告期末为73.53%[12] - 2022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1.18元/股,2021年前三季度为0.68元/股[25] - 2022年前三季度稀释每股收益为1.18元/股,2021年前三季度为0.67元/股[25] 净资产收益率相关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51%,增加1.78个百分点;年初至报告期末为8.49%,增加3.95个百分点[5] 资产相关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00.7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8.06%[5] - 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100.79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5.37亿元增长18.06%[19] - 2022年9月30日,公司存货为22.12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7.01亿元增长215.54%[18] - 2022年9月30日,公司在建工程为2.83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7亿元增长122.49%[18] - 2022年9月30日,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为7.8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0.74亿元增长960.63%[18] - 2022年9月30日,公司无形资产为3.16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37亿元增长130.41%[18] - 2022年9月30日,公司商誉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11.36%,达到1.36亿元[18] 所有者权益相关 - 本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为76.6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39%[5] 收购相关 - 年初至报告期末收购带来收购负商誉1436.7万元,上年同期为0元[6] 公允价值变动及投资收益相关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投资收益,年初至报告期末为 -3,089,926.69和5,726,548.07[9] 营业外收支相关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年初至报告期末为4,928.87和208,667.20[10] 所得税相关 - 所得税影响额,年初至报告期末为80,489.75和1,979,956.16[10]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年初至报告期末为573,320.50和26,571,974.16[10] 股东信息相关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7,275股[13] - 冯宇霞持股119,400,452股,持股比例22.31%[13] - HKSCC NOMINESS LIMITED持股84,984,589股,持股比例15.88%[13] 在手订单相关 - 截止报告期末,集团在手订单金额超46亿元人民币[16] 营业成本相关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为8.10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6.90亿元[22] 综合收益相关 - 2022年前三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6.66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2.46亿元[25]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相关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78亿元,同比增长67.93%[4]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0.85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14.22亿元[28] - 2021年前三季度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4.2107181398亿美元,同比增长39.6%((421071813.98 - 301636766.25) / 301636766.25 * 100%)[29] - 2021年前三季度支付的各项税费为1.0112269294亿美元,同比增长70.4%((101122692.94 - 59361850.92) / 59361850.92 * 100%)[29] - 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3.0699330362亿美元,同比增长36.3%((1306993303.62 - 959043387.36) / 959043387.36 * 100%)[29] - 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828838046亿美元,同比增长67.9%((778288380.46 - 463447574.19) / 463447574.19 * 100%)[29]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关 - 2022年前三季度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为16.8905477083亿美元[30] - 2022年前三季度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355万美元[30] - 2021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880664389亿美元,同比增长95.0%((788066438.90 - 404057385.13) / 404057385.13 * 100%)[29] - 2021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8.1927498293亿美元,同比增长23.1%((2819274982.93 - 2290934619.51) / 2290934619.51 * 100%)[30]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关 - 2022年前三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917.312618万美元[30] - 2021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9924.148758万美元,同比下降98.2%((99241487.58 - 5407415864.64) / 5407415864.64 * 100%)[30] 负债相关 - 2022年9月30日,公司合同负债为15.19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72亿元增长56.21%[19] - 2022年9月30日,公司应付账款为9893.67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364.37万元增长84.44%[19] 实收资本相关 - 2022年9月30日,公司实收资本为5.3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81亿元增长39.96%[20]
昭衍新药(06127)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3 17:12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A股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03127;H股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为6127[18] - 上市日期为2021年2月26日[19] - 公司于2017年8月25日完成首次公开发售A股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21年2月26日H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33] 公司股权结构 - 舒泰神由周先生及冯女士合共持有40.23%[20] - 熠昭(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由周先生及冯女士各自直接持有47.60%及37.40%[20] - 周先生及冯女士通过熠昭(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持有舒泰神37.15%[20] - 周先生通过华泰证券资管-招商银行-华泰聚力16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持有舒泰神1.97%[20] - 周先生直接持有舒泰神1.11%[2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合共有381,642,192股已发行股份,包括320,930,352股A股及60,711,840股H股[64][68] - 冯女士持有85,286,037股A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22.35%;周先生持有45,981,079股A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2.05%;二人合计拥有131,267,116股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34.40%[64] - 顾晓磊先生持有18,472,397股A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4.84%[63] - 左从林先生持有13,339,845股A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3.50%[63] - 孙云霞女士持有2,595,642股A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0.68%[63] - UBS Group AG持有8,178,895股H股,占H股的13.47%,占股份总数的2.14%[67] - abrdn plc联属投资管理实体总计持有5,457,900股H股,占H股的8.99%,占股份总数的1.43%[67] - APG Asset Management N.V.、APG Groep N.V.、Stichting Pensioenfonds ABP均持有3,067,100股H股,占H股的5.05%,占股份总数的0.80%[67] 公司股份激励计划 - 公司于2018年2月27日采纳及批准2018年购股权及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17] - 公司于2019年8月15日采纳及批准2019年购股权及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17] - 公司于2018年2月27日、2019年8月15日及2020年7月15日分别采纳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及受限制奖励计划[70]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及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提供购股及限制性股份单位的奖励,2020年股份激励计划不提供限制性股份单位的奖励[72] - 参与者范围为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关键技术人员等(不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等特定人员)[75]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及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涉及的股份为公司私下发行的A股[76] - 一名合资格雇员获授奖励涉及的最高股份数目不得超公司发行在外股本总额的1%,所有生效计划涉及的股份总数不得超10%[76]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及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不得超48个月[77] - 奖励应于股东大会批准计划后的60天内授出、登记及公布[78] - 奖励的禁售期分别为自奖励注册之日开始后的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79] - 若公司业绩等未在规定期限内达成,奖项应由公司购回或取消[80] - 承授人应就从计划获得的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及其他税项[8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前计划授出购股权予360名承授人,行权后可认购429,100股A股,占已发行股本约0.11%[85] - 假设截至2022年6月30日2,134,853份未行使购股全全部行使,股份总数为383,777,045股,冯宇霞和周志文持股比例从34.40%降至34.20%[8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根据计划授出限制性股份予88名承授人,获授72,100股受限制A股,占已发行股本约0.02%[85] - 假设截至2022年6月30日189,532股发行在外限制性股份均为奖励股份,股份总数为381,831,724股,冯宇霞和周志文持股比例从34.40%降至34.38%[85] - 2022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发售前计划下尚未行使且未过期购股全相关A股股份总数为2,134,853份[86] - 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未行使购股全小计从411,600份减至390,600份,减少21,000份[87] - 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其他雇员未行使购股全从1,735,153份减至1,726,753份,减少8,400份[87] - 2018年购股全计划下,未行使购股全50%于2019年4月19日至2020年4月18日归属,30%于2020年4月19日至2021年4月18日归属,20%于2021年4月19日至2022年4月18日归属[89] - 2019年购股全计划下,一批未行使购股全50%于2020年10月14日至2021年10月13日归属,30%于2021年10月14日至2022年10月13日归属,20%于2022年10月14日至2023年10月13日归属[89] - 2020年购股全计划下,未行使购股全50%于2021年8月31日至2022年8月30日归属,30%于2022年8月31日至2023年8月30日归属,20%于2023年8月31日至2024年8月30日归属[89] - 截至2022年1月1日未行使总数为189,532,报告期内授出和已行使均为0,已注销76,885,截至2022年6月30日未行使总数仍为189,532[91] - 2018年购股权及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下,限制性股份单位总数的50%于2019年4月19日至2020年4月18日解锁,30%于2020年4月19日至2021年4月18日解锁,20%于2021年4月19日至2022年4月18日解锁[93] - 2019年购股权及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下,一批限制性股份单位总数的50%于2020年10月14日至2021年10月13日解锁,30%于2021年10月14日至2022年10月13日解锁,20%于2022年10月14日至2023年10月13日解锁[93] - 2019年购股权及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下,另一批限制性股份单位总数的50%于2021年8月11日至2022年8月10日解锁,50%于2022年8月11日至2023年8月10日解锁[93] - 公司于2022年1月19日采纳2021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及2021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94] - 2021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目的是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人才,实现公司战略和经营目标[95] - 2021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目的是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改善治理水平,提高竞争力[95] - 2021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有505名参与者,均为核心技术(业务)骨干[98] - 2021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参与者不超11人,包括4名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98] - 2021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股票为公司将发行及配发的新股份,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份为公司购回的现有股份[99] - 2021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675,400股A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0.18%[100] - 2021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拟认购股份不超过32,600股,约占公司目前股本总额的0.009%[100] - 2021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期限最长均不超过48个月[102] - 2021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日为2022年1月28日[103] - 2021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限售期分别为12个月、24个月、36个月[104] - 2021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禁售期分别为12个月、24个月、36个月[104] - 2021年限制性A股激励计划核心技术(业务)骨干297人,行使价83.97元/股,授出366,300股[107] - 2021年限制性A股激励计划未行使限制性股份40%于2023年3月29日至2024年3月28日解锁,30%于2024年3月29日至2025年3月28日解锁,30%于2025年3月29日至2026年3月28日解锁[107] - 截至报告日期,2021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批准认购的最高数目A股限制性股票未被认购,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0.1%[108] - 2022年7月25日完成2018年和2019年部分限制性A股股票回购及注销[108] - 2018 - 2022年公司多次授予购股权及限制性股份,授出购股期权总数3,785,000份,限制性股份总数1,176,300股[188][190][194] - 2018年3月9日授出396,000份购股期权,行使价56.62元;授出342,000股限制性股份,认购价28.31元[188] - 2019年9月9日授出1,124,000份购股期权,行使价48.11元;授出405,000股限制性股份,认购价24.06元[188] - 2020年6月24日授出175,000份购股期权,行使价94.77元;授出63,000股限制性股份,认购价47.39元[188] - 2020年7月17日授出2,090,000份购股期权,行使价94.77元[188] - 2022年1月28日授出366,300股限制性股份,行使价83.97元[18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期末未行使购股期权1,995,028份,加权平均行使价59.49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3,194,050份和64.41元[193] - 2018年3月9日授予董事80,000股、雇员262,000股限制性股份,2019年9月9日授予董事120,000股、雇员285,000股限制性股份,2020年6月24日授予雇员63,000股限制性股份,2022年1月19日授予雇员366,300股限制性股份[195] - 2018年和2019年授予的限制性股份,分别在授出登记日期起计第一、二、三个周年日后的首个交易日归属总数的50%、30%、20%;2020年授予的在第一、二个周年日后的首个交易日归属总数的50%、50%;2022年授予的在第一、二、三个周年日后的首个交易日归属总数的40%、30%、30%[195][19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限制性股份期初未行使266,417股,期内授出366,300股,期末未行使632,717股;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初未行使554,596股,期内解除限制170,678股,期末未行使383,918股[198] - 2018年3月9日、2019年9月9日、2020年6月24日及2022年1月19日授出的限制性股份估值分别为每股人民币32.57元、38.44元、47.22元及12.91元[19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人民币6,284,000元,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14,874,000元[19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776,881千元,较2021年的534,556千元增长45.3%[27] - 同期,公司毛利377,942千元,较2021年的268,571千元增长40.7%[27] - 期内溢利370,384千元,较2021年的153,093千元增长141.9%[27]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溢利371,120千元,较2021年的153,735千元增长141.4%[27] - 毛利率为48.6%,较2021年的50.2%下降1.6个百分点[27] - 期内利润率为47.7%,较2021年的28.6%提升19.1个百分点[27] - 基本每股盈利0.97元,较2021年的0.43元增长125.6%[27] - 摊薄每股盈利0.97元,较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