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融云创(06608)

搜索文档
百融云-W:AI+垂类科技领航者,AI行业应用落地开花
天风证券· 2024-06-24 10: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首次评级为"买入"[1]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概况 - 百融云是国内领先的基于云平台的一站式AI科技服务提供商,成立于2014年,2021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7][8][11] - 公司以决策式AI和生成式AI为技术基础,通过云+本地化部署和MaaS+BaaS服务模式,为垂直行业提供全流程数智化服务[7][8][9][10] - 公司已累计服务机构客户超7000家,覆盖6大国有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上千家城农商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及各类垂直企业客户[16] 业务发展 - 公司2023年进行业务重组,将业务分为MaaS和BaaS两大部分[18][19][20][21][22][23][24][25][26] - MaaS业务基于决策式AI,为客户提供评估和用户画像等产品,2023年实现收入8.91亿元,同比增长17%[46] - BaaS业务基于决策式AI和生成式AI,为金融行业和保险行业提供全流程数智化服务,2023年金融行业云收入11.85亿元,同比增长59%,保险行业云收入6.05亿元,同比增长10%[47][48] 竞争优势 - 公司拥有7000+客户基群,积累了丰富的行业数据,为行业大模型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88][89] - 公司构建了完整的AI技术体系,包括决策式AI和生成式AI,发挥了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协同效应[90] - 公司行业大模型具有快速迭代、应用落地快等优势,在金融科技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92][93][94]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30.8/37.0/43.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9/5.3/5.8亿元[98][100][101][103] - 给予公司2024年18倍PE估值,目标股价15.5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104] 风险提示 - 港股市场流动性不及预期[105] - AI科技发展及应用落地不及预期[106] -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107] - 公司成本控制不及预期[108] - 估值体系差异风险[109] - 数据保密和法律相关风险[110][111] - 公司牌照无法续期风险[111]
百融云-W(0660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2 22:50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是一家基于云平台的AI科技服务提供商,在中国服务超过7,000家知名银行、保险公司、财富管理公司和互联网科技公司[13] - 公司将业务重新分为MaaS和BaaS两个部分,利用决策式AI数字化KYC和KYP过程[14] - 公司已发布两个大语言模型,包括适用于金融行业的BR-LLM和适用于自动编程的BR-Coder[21] - 公司累计服务了20万以上小微企业,通过智能匹配和智能营销科技助力小微企业融资和发展[24] - 公司持续开展消费帮扶、产业帮扶和教育帮扶,助力当地村民创利增收,改善教育条件[24] - 公司的MaaS业务基于决策式AI帮助企业实现KYC和KYP的数字化升级[25] - 公司的MaaS业务安全可靠,稳定性高达99.998%,日均查询量超过3亿[25]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达2,680,915千元,同比增长31%[5] - BaaS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8%,达1,789,667千元,其中金融行业云贡献1,184,728千元,同比增长59%[5][8] - MaaS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达891,248千元[5][10] - 公司毛利达1,954,532千元,毛利率为73%,经营溢利增长48%至346,767千元,经营利润率提高至13%[5][11] - 公司年内溢利同比增长46%,达335,259千元,净利润率提高至13%[5][11] - 公司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溢利达375,064千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率为14%[5][11] - 公司回购股份共计20,732,500股B类股份,回购总金额达港币219.63百万元[5][12] 财务指标 - 公司的资产交易规模增长93%至人民币53,130.34亿元[31][32] - BaaS保险行业云收入同比增长10%,达到人民币604.94百万元,首年保费收入增长72%至人民币1,952.89百万元[34][35] - 公司的毛利增长了32%,达到了1,954,532千元,毛利率从72%增长到73%[47] - 公司年内溢利由2022年的229.31百万元增加46%至2023年的335.26百万元[54] - 公司2023年的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溢利为375,064千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EBITDA为463,782千元[58] 公司治理 - 公司MaaS及BaaS业务受外资拥有权限制,由北京百融及广州数融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进行,并持有ICP许可证[93] - 公司保险营销服务完全融入数据分析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需要ICP许可证,合同安排详细理由见招股章程第215至217页[94] - 公司已采取具体步骤以确保符合资质要求,包括注册全球顶级域名、注册商标、成立香港子公司等[99]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的银行贷款约为91.36百万元,应于一年内全部偿还[60]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定期存款分别为3,301.84百万元和3,010.86百万元[61]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比率为0.19[66]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共有1,354名员工,其中销售及营销占25%,研发占46%,客户服务占13%,一般行政占16%[71] 公司股本及股东信息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股本变动详细信息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9(a)[130]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股东持股量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31] - 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进行了人民币1.61百万元的慈善捐款[132]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发行任何债权证[133]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订立除股份计划外的任何权益挂钩协议[134] - 公司未有股东放弃或同意放弃任何股息安排[135]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投保责任保险为董事提供额外保障[136]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可供分派储备[137]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银行贷款详细信息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2[138] - 公司在2023年度未与任何成员公司订立任何服务合同或重大交易、安排或合同[150] 高管团队 - 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张韶峰先生于2024年3月25日承董事会命[159] - 张韶峰先生拥有超过18年的中国数据分析业务和互联网科技公司管理经验[161] - 郑威先生在金融和投资领域拥有超过20年的经验,目前担任公司高级副总裁和首席财务官[163] - 谢佳宁女士在资本市场、融资和并购方面拥有超过15年的经验,目前担任公司副总裁[165] - 非执行董事柏林森先生拥有丰富的科技行业经验,目前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66] - 廖建文教授拥有跨学术与行业背景以及战略创新研究和实践经验,目前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70]
MaaS+BaaS双轮驱动,业务规模持续增长
安信国际证券· 2024-04-09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全年业绩表现优于市场预期,收入同比增长31%[1] - MaaS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至8.91亿元,核心客户数增加14%[1] - BaaS业务表现亮眼,全年收入同比增长38%[1] - 公司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73%[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AI研发持续投入,发布了适用于金融垂直行业场景的BR-LLM和适用于自动编程的BR-Coder[1] - 公司将继续加大AI方面的研发,持续引入AI人才,探索下一代前沿AI技术的应用[2] 未来展望 - 预测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6/4.36/5.07亿元[3] - 预计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将达到40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给予2024年18倍PE,目标价15.6港元,维持“买入”评级[3]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包括行业竞争加剧、监管风险和数据信息安全风险[3] 财务展望 - 2026年预计公司归母净利润将达到50.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4] - 2026年预计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将达到546.4亿人民币[5]
百融云-W2023年年报点评:业绩持续兑现,费用管理得当
太平洋· 2024-04-08 00:00
营业收入 - 百融云-W 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营业收入为26.81亿元,同比增长30.51%[1] 归母净利润 - 百融云-W 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归母净利润为3.40亿元,同比增长42.06%[1] MaaS收入 - MaaS收入为8.91亿元,同比增长17.33%[2] 核心客户收入 - 核心客户收入为7.44亿元,同比增长17.26%[2] 核心客户数量 - 公司核心客户数量同比增长13.90%至213家[3] 客均收入 - 客均收入同比增长2.95%至349.53万元[3] 核心客户留存率 - 核心客户留存率达到99%[3] BaaS金融行业云 - BaaS金融行业云促成的资产交易规模同比增长93.34%至531.30亿元[4] - BaaS金融行业云收入同比增长58.80%至11.85亿元[4]
2023年年报业绩点评:AI获客活客效能释放,坚定赋能金融数智化转型
兴证国际证券· 2024-03-28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年度业绩表现强劲,营收达26.81亿元,同比增长30.5%[1] - 公司主营业务稳健,毛利率较去年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至72.9%[1] - 公司新单与续期保费成交金额分别为19.53亿元和13.78亿元,增速较去年有所放缓,但寿险保费继续率依然超过95%[4] - 公司2023A至2026E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毛利率、ROE、每股收益、市销率和市盈率等主要财务指标均呈现稳步增长趋势[7] 用户数据 - 公司核心客户数量增长13.9%,核心客户平均收入贡献达到349.50万元,留存率达到历史最高位99%[2] 未来展望 - 公司在市场占有份额或将持续提升,MaaS业务稳增预期确定性较强;BaaS业务底层生成式AI赛道增长潜力大,公司现金流充足,未来发展潜力被看好[5] - 预计百融云-W2024-2026年EPS分别达0.81元、1.14元、1.28元,对应PS分别为1.8x、1.5x、1.2x,对应PE分别为13.3x、9.4x、8.4x,维持公司“增持”评级[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全年资产交易规模大增93.3%,AI获客活客效能进入快速释放通道[3] - 公司的MaaS业务营业收入达8.91亿元,同比增长17.3%,占比33.2%;BaaS业务营业收入达11.85亿元,同比增长58.8%,占比44.2%[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海外公司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人民币4377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了63.2%[8] - 2026年预计净利润为人民币648百万元,同比增长12.4%[8] - 公司资产负债率预计在2026年将达到17%[8] - 每股收益预计在2026年将达到1.28元[8]
金融云业务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持续释放
海通国际· 2024-03-27 00:00
公司业绩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6.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1] - 公司2023年净利润增长46.2%,达到3.3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为12.51%[3] - 公司2024-2026年预测营业收入分别为30.55/36.10/42.8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3.77/4.45/5.26亿元人民币[9] - 公司2024年目标市值为94.16亿元人民币,目标价格为19.21元人民币/股,维持“优于大市”评级[10] - 公司的毛利率仍然保持在72%以上,净利率仍然保持在12%以上[16] 业务发展 - MaaS业务收入约为8.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核心客户数达到213家,同比增长14%[1] - BaaS业务收入约17.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金融云收入约为11.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1] - MaaS业务核心逻辑是以评分模型为基础,覆盖信贷的贷前、贷中和贷后等多个功能场景[4] - BaaS业务以交付KPI的模式获得佣金收入,促成资产交易规模大幅增加[5] 公司展望 - 公司已完成垂类大模型的全栈技术建设,提升AI变现能力,持续看好公司未来发展[7] - 公司预计2022-2025年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23%[16] - 公司面临的风险包括大数据管理规范性、数据安全、竞争、客户依赖性等方面的风险[11] 公司股票评级 - 公司的目标价从2023年的35倍降至2024年的25倍,目标价下调15%至20.82港元,维持超越市场评级[17] - 海通国际股票研究评级分布中,优于大市、中性和弱于大市的比例分别为89.4%、9.6%和1.0%[39]
2023年年报点评:双主业共推业绩高增,AI浪潮下未来可期
国泰君安· 2024-03-26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维持对百融云的“增持”评级,目标价为17.02港元,对应2024年21倍市盈率[1]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百融云的营收将稳健增长至31.0/36.9/45.2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润为4.4/5.5/6.4亿元[1] - 公司预计2024年百融云的营业收入将达到3098.74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润为443.68亿元,同比增长27.57%[5] 用户数据 - 百融云的BaaS业务营收为17.9亿元,同比增长38%,主要得益于金融行业云和保险行业云的增长[2] - MaaS业务收入为8.9亿元,同比增长17%,核心客户数同比增加14%至213家,核心客户平均收入增长至350万人民币[2]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金融机构对智能风控和营销的需求将稳健增长,未来增长可期,AIGC技术变革将加速金融机构智能化需求[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风险提示包括信贷需求下滑导致资产交易规模下降以及数据采集监管政策趋严推高公司营运成本[4]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声明本报告仅供国泰君安证券的客户使用,不构成广告,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不保证信息准确性和完整性[8] - 公司利用信息隔离墙控制内部信息流动,投资者应谨慎决策,不应将本报告作为唯一参考因素[10]
百融云-W(0660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5 16:30
业绩总结 - A 公司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达2,680,915千元,较2022年增长31%[4] - 公司毛利达到人民币1,954.53百万元,毛利率为73%[9] - 公司经营溢利增长48%至人民币346.77百万元,经营利润率提高至13%[9] - 年内溢利同比增长46%至人民币335.26百万元,净利润率提高至13%[9] - 公司从公开市场回购了共计20,732,500股B类股份,回购总金额达港币219.63百万元[10] 用户数据 - 公司服务了超过7,000家知名银行、保险公司、财富管理公司和互联网科技公司等[11] - 公司的人效从1.49百万元提升至1.98百万元,其中得益于BR-Coder将自动生成代码滲透率提升至10%[16] - 公司已取得233项专利软著,覆盖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隐私计算、人机协同、多模态等领域[16] - 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共有1,354名员工,其中销售及营销职能占25%,研发占46%,客户服务占13%,一般行政占16%[59] 未来展望 - 公司根据收费模式和底层技术将业务重新分为MaaS和BaaS两部分[12] - 公司在2023年已发布两个大语言模型,包括适用于金融行业的BR-LLM和适用于自动编程的BR-Coder[16] - 公司在2023年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中,用于撥付業務擴張、擴大金融服務供應商客戶群及滲透至現有金融服務供應商客戶群的款项淨额为1,426.68百万人民币,占比45%[7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MaaS利用决策式AI,通过数字化KYC和KYP过程,提升商业机构的服务效率[12] - BaaS利用决策式AI和生成式AI,通过智能语音机器人Chatbot等方式提供一站式服务[12] - 公司在2023年已发布两个大语言模型,包括适用于金融行业的BR-LLM和适用于自动编程的BR-Coder[1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2023年已发布两个大语言模型,包括适用于金融行业的BR-LLM和适用于自动编程的BR-Coder[16] - 公司在财富管理领域的BaaS业务初见成效[24] - 公司在2023年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中,用于进行战略投资及收购以扩大现有产品及服务供应范围、提高技术能力,及增强对金融服务供应商客户的价值定位的款项淨额为475.56百万人民币,占比15%[79]
百融云-W(06608) - 2023 Q3 - 业绩电话会
2023-11-21 14: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33%,达到19.8亿元人民币[3] - 金融行业云BaaS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达到8.4亿元[3] - 公司核心客户数同比增长17%,客户群逐渐多样化[4] - 公司已经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客户来自于金融保险之外的领域[4] - 公司BaaS促成资产交易规模同比接近翻倍,远超去年全年水平[3] 未来展望 - 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进展已经进入人工智能与传统行业广泛和深度融合的阶段[4] - 公司在产品研发、企业文化和组织能力方面建立了较高的竞争力,中国市场增长空间大[13] - 公司计划全球化布局,金融保险行业对人工智能的需求在全球市场是国内的5倍以上[3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从2014年开始使用决策式AI算法构建智能模型,2017年开始研发智能语音对话,2021年规模化应用于信贷、保险、财富管理等领域[8] - 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语音机器人每天完成3000多万次通话,通过上亿次交互提升合作机构客户运营效率,形成信息和数据的沉淀[9] - 公司在AI领域有多条产品线,包括BaaS和SaaS,投入较多[19]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获得2023未来科学大奖,与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13] - 全球金融科技领域2023年前有6倍增长空间,亚太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市场[33] - 金融行业的AI在全球海外市场是国内的5倍以上,全球深层智能市场空间将在2027年达到13000亿美元[34]
百融云-W(0660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8 16:3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为开曼群岛,股份代号为6608[1]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张韶峰先生和陈春阳先生,非执行董事包括柏林森先生和任雪峰先生[3]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招商银行(北京玉泉路支行)[4]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入达到1,243,032千元,同比增长32%[5] - BaaS业务收入达到811,898千元,同比增长36%,其中金融行业云贡献492,095千元,同比增长55%[5] - 公司毛利达到896,034千元,毛利率为72%[5] - 公司经营溢利同比增长130%,达到211,730千元[5] - 公司期内溢利同比增长121%,达到206,808千元[5] 业务拓展与发展 - 公司重组业务结构为MaaS和BaaS两部分,分别利用决策式AI提供服务[6] - 公司是一家基于云平台的一站式AI科技服务提供商,为超过7,000家商业机构提供服务[8] - 生成式AI市场预计在2032年将扩大至1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2%[9] 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人民币226,847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39]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的EBITDA为人民币247,605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40] - 公司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银行贷款约为人民币73.00百万元,应于一年内全额偿还[42] - 公司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定期存款为人民币2,756.67百万元[43] 股权结构 - 张韶峰先生持有的A类股份为79,914,181股,占A类股份总数的100%[80] - 张韶峰先生持有的B类股份为15,000,000股,占B类股份总数的3.54%[80] - 张韶峰先生持有的相关股份为4,385,434股,占B类股份总数的1.0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