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融云创(06608)
icon
搜索文档
百融云-W(06608):24年利润波动,营销和研发投入加大
华泰证券· 2025-03-27 14: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3.1港币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百融云2024年业绩受宏观信贷需求波动、行业竞争加剧和保险业“报行合一”政策影响,归母净利润弱于预期,但公司加大研发和营销投入,虽增加未来1 - 2年费用开支,但为长期竞争优势打下基础 [1] - 预计公司未来大幅提升营销和研发投入,盈利受影响,下调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和目标价,调整估值方法为DCF估值法 [4] 各业务板块总结 MaaS业务 - 2024年MaaS业务收入9.3亿元(同比 + 5%),下半年收入5.1亿元(同比 + 11%),核心客户平均收入337万元(同比 - 4%),核心客户数量211家(2023年为213家),核心客户留存率97%(2023年为99%) [2] - 2024年MaaS业务受信贷需求波动、行业竞争加剧、客户支付意愿下降等挑战,业绩下滑,但下半年边际好转,未来随着研发和营销投入提升,有望向泛金融和泛行业拓展,核心客户数量和平均收入有望恢复增长 [2] BaaS业务 - 2024年BaaS金融云/保险云收入14.1/5.9亿元(同比 + 19%/- 3%),保险行业云新单/续期保费规模为36/18亿元(同比 + 86%/+ 31%),新单/续期保单服务费率降至13%/5.5%(2023年为26%/7%) [3] - 金融云收入增速放缓可能受信贷需求偏弱影响,服务费率降低或受“报行合一”政策影响,未来业务投入和技术升级有望提升产品力,增加市场份额 [3] 盈利预测与估值总结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44/3.96/6.06亿(幅度: - 52.5%/- 47.0%/-),下调目标价至13.1港币(前值:16.1港币) [4] - 预计2025和2026年研发开支、营销开支提升,净利率下降,导致利润下滑 [15][16] 估值方法调整 - 因公司业务转变,将估值方法从可比估值法调整为DCF估值法(权益成本:8%) [4][12] - DCF估值法分三阶段,假设2025 - 2027年派息率约为0%(2024年:0%),得出目标价13.1港币 [13] 经营预测指标总结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收入及其他收益(人民币百万)|2,681|2,929|3,171|3,654|4,135| |+/-%|30.51|9.26|8.25|15.23|13.1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340.46|266.18|244.26|395.53|605.81| |+/-%|42.06|(21.82)|(8.23)|61.93|53.16|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68|0.56|0.51|0.83|1.27| |PE(倍)|18.07|14.77|17.32|10.70|6.98| |PB(倍)|1.39|0.90|0.87|0.81|0.72| |ROE(%)|15.34|11.79|5.27|7.98|11.11| |股息率(%)|0.00|0.00|0.00|0.00|0.00|[6]
百融云-W(06608)2024年加速实现商业化落地 收入达29.29亿元 同比增长9%
智通财经网· 2025-03-26 16:46
文章核心观点 - 百融云 - W 2024 年加速商业化落地,收入增长,各业务表现良好,研发投入增加,技术产品取得进展 [1][2][3] 业绩表现 - 2024 年收入约 29.29 亿元,同比增长 9%;毛利约 21.42 亿元,同比增长 10%;年内溢利 2.66 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溢利约 3.76 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EBITDA 约 4.86 亿元,同比增长 5% [1] - MaaS 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5%至 9.32 亿元,核心客户达 211 家,核心客户平均收入 337 万元,核心客户留存率 97% [1] - BaaS 金融行业云收入约 14.11 亿元,同比增长 19%;保险行业云收入约 5.86 亿元,成交保费同比增长 63%至 54.42 亿元,首年保费成交额同比增长 86%至 36.41 亿元,续期保费成交额同比增长 31%至 18.01 亿元,寿险保费继续率超 90% [1] 研发情况 - 研发开支同比增加 34%至 5.09 亿元,主要因研发人员员工成本增加,研发开支占收入比重提升 3 个百分点至 17% [2] 技术产品进展 - 智能语音产品 VoiceGPT 在技术与应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建立一流基础设施,技术自主研发,支持多种方言,实现 AI 语音互动情绪化表达,能识别用户情绪,计划拓展应用场景到泛金融领域 [3] - 成功推出 CybotStar 企业级智能体平台,支持对内和对客场景,集成 DeepSeek 等大模型提升规划和推理能力 [3] - 在数字人方向识别并拓展多个高价值应用场景,包括招聘、医疗诊断辅助及青少年心理疏导场景,加速商业化落地 [3] 收入增长原因 - MaaS 收入增长由于应用领域扩大以及结合 AI 算法优化产品性能使产品竞争力增强 [1] - BaaS 金融行业云收入增长由于运营效率提高及生成式 AI 能力增强令资产交易规模增加 [1]
百融云-W(0660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16: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达人民币2929.27百万元,较2023年的2680.92百万元同比增长9%[4][5] - 2024年毛利为2141.71百万元,较2023年的1954.53百万元增长10%,毛利率均为73%[4] - 2024年经营溢利为285.23百万元,较2023年的346.89百万元下降18%,经营利润率从13%降至10%[4] - 2024年年内溢利为266.03百万元,较2023年的335.26百万元下降21%,净利润率从13%降至9%[4] - 2024年年内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溢利为376.05百万元,与2023年的375.06百万元基本持平,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利润率从14%降至13%[4][5] - 2024年公司收入总额为29.29267亿元,2023年为26.80915亿元;毛利为21.41712亿元,2023年为19.54532亿元[31] - 2024年公司经营溢利为2.85234亿元,2023年为3.46886亿元;年内溢利为2.66029亿元,2023年为3.35259亿元[31] - 公司收入总额从2023年的26.8092亿元增至2024年的29.2927亿元,增幅9%[32] - 公司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3.7879亿元增至2024年的5.0929亿元,增幅34%,占收入比重提升至17%[35] - 公司年内溢利从2023年的3.3526亿元减至2024年的2.6603亿元,减幅21%[39] - 2024年公司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溢利为3.76051亿元,利润率13%;2023年为3.75064亿元,利润率14%[41] - 2024年公司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EBITDA为4.86176亿元,利润率17%;2023年为4.63782亿元,利润率17%[41] - 2024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定期存款为31.7639亿元,2023年末为33.0184亿元[43] - 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0.21,2023年末为0.19[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薪酬成本总额为人民币8753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71801万元[52] - 2024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29.29267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6.80915亿元增长9.26%[68]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为人民币2.66029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3.35259亿元下降20.65%[68]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58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0.72元下降19.44%[68]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8.39618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4.21951亿元下降65.33%[71]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人民币48.55674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30.83818亿元增长57.45%[71]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人民币10.59922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0.33792亿元增长2.53%[71]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02784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3.39159亿元下降10.72%[73]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人民币1.35995亿元,2023年为增加人民币2921.4万元[73] - 2024年定期存款利息收入78,721千元,2023年为78,293千元;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计量的财务投资收益净额2024年为35,897千元,2023年为47,238千元等,其他收益及收支2024年总计130,896千元,2023年为183,009千元[81] - 2024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 4,893千元,2023年为 - 5,758千元;银行贷款利息开支2024年为1,982千元,2023年为11,981千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2024年为5,023千元,2023年为4,327千元;财务成本总计2024年为7,005千元,2023年为16,308千元[82] - 2024年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694,194千元,2023年为622,405千元;向界定供款退休计划供款2024年为60,554千元,2023年为49,946千元等,总薪酬开支2024年为875,297千元,2023年为718,005千元[83] - 2024年分析服务成本123,955千元,2023年为123,708千元;BaaS相关保险经纪佣金、运营及营销开支2024年为1,288,264千元,2023年为1,158,300千元等其他项目开支[84] - 2024年即期税项 - 中国企业所得税年内拨备27,944千元,2023年为501千元;递延税项 - 递延税项资产/负债变动2024年为 - 2,534千元,2023年为457千元;所得税开支2024年为25,410千元,2023年为958千元[85]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净额266,182千元,2023年为340,459千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4年为460,479,896股,2023年为475,610,772股;每股基本盈利2024年为0.58元,2023年为0.72元[87]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净额266,182千元,2023年为340,459千元;就购股权及股份奖励计划调整后,用作计算每股摊薄盈利分母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4年为475,843,579股,2023年为499,167,313股;每股摊薄盈利2024年为0.56元,2023年为0.68元[88]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款项617,189千元,亏损拨备 - 5,373千元,应收款项净额611,816千元;2023年12月31日应收款项522,062千元,亏损拨备 - 2,815千元,应收款项净额519,247千元[90] - 2024年末3个月内(含3个月)应收款项462,846千元,2023年末为387,966千元[91] - 2024年末3个月至6个月(含6个月)应收款项96,270千元,2023年末为97,502千元[91] - 2024年末6个月至1年(含1年)应收款项50,804千元,2023年末为34,967千元[91] - 2024年末1年以上应收款项7,269千元,2023年末为1,627千元[91] - 2024年末应收款项净额611,816千元,2023年末为519,247千元[91] - 2024年末应付第三方款项256,657千元,2023年末为301,856千元[92] - 2024年末6个月内应付账款246,252千元,2023年末为285,509千元[92] - 2024年末6个月至1年应付账款8,069千元,2023年末为13,236千元[92] - 2024年末1年至2年应付账款2,336千元,2023年末为3,111千元[92] 模型即服务(MaaS)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模型即服务(MaaS)收入为932.47百万元,较2023年的891.25百万元增长5%[4] - MaaS业务核心优势在于超十年用户画像资产积累和超7000家客户服务经验[13] - MaaS云平台稳定性达99.999%,日均提供超3亿次各类查询请求[13] - 2024年MaaS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至9.3247亿元[16][17] - 2024年MaaS收入为9.32473亿元,2023年为8.91248亿元[31] - 公司MaaS收入从2023年的8.9125亿元增至2024年的9.3247亿元,增幅5%[32] - 2024年MaaS收入932,473千元,2023年为891,248千元[79] 业务即服务(BaaS)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业务即服务(BaaS)收入为1996.79百万元,较2023年的1789.67百万元增长12%[4] - 2024年BaaS-金融行业云收入为1410.69百万元,较2023年的1184.73百万元增长19%[4] - 2024年BaaS-保险行业云收入为586.10百万元,较2023年的604.94百万元下降3%[4] - BaaS业务的AI VoiceGPT语音响应时延小于500毫秒,语义理解准确率大于99%[21] - 2024年BaaS金融行业云收入为14.107亿元,较2023年的11.8473亿元同比增长19%[23] - 2024年保险行业云收入同比下降3%至5.861亿元,成交保费同比增长63%至54.4243亿元,首年保费成交额同比增长86%至36.411亿元,续期保费成交额同比增长31%至18.0134亿元[26] - BaaS收入为19.96794亿元,2023年为17.89667亿元[31] - 公司BaaS金融行业云收入从2023年的11.8473亿元增至2024年的14.1070亿元,增幅19%[32] - 公司BaaS保险行业云收入从2023年的6.0494亿元减至2024年的5.8610亿元,减幅3%[32] - BaaS - 金融行业云2024年为1,410,695千元,2023年为1,184,728千元;BaaS - 保险行业云2024年为586,099千元,2023年为604,939千元[79] 核心客户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末核心客户达211家,核心客户平均收入为337万元[16][17] - 2024年核心客户留存率为97%[16][17] - 2024年核心客户收入7.11328亿元,较2023年下降4%[17] - 2024年核心客户数较2023年减少1家,降幅1%[17] - 2024年核心客户平均收入较2023年下降4%[17] - 2024年核心客户留存率较2023年下降2个百分点[17] 业务模式及应用相关 - BaaS金融行业云基于MaaS优势对用户精准画像、分层并匹配策略,利用AIGC获取增量用户和运营存量用户,根据信贷或财富管理规模收取技术服务费[22] - 公司BaaS模式在零售信贷、不良资产、财富管理业务有表现,还探索非金融领域应用[24] - 保险行业云通过日月保盒应用程序赋能保险经纪人,根据促成保费收取佣金,在全国20多个省市有近100个分支[25]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将秉持“ALL in AI”战略,加大研发投入,聚焦AI技术突破和应用场景延伸[29] - 公司将加大业务投入,拓展泛行业领域市场份额,构建创新商业模式[30] 公司专利及软著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取得319项专利及软著,覆盖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10] 公司股份相关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在联交所购回25490000股B类股份,总代价约为23751万港元[60] - 2024年3月26日至2024年11月28日购回的25313000股B类股份于2025年2月28日注销[63] - 2025年2月28日3973800股A类股份按一比一的比率转换为B类股份[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份奖励计划的受托人在市场上购买了10331500股B类股份[63]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中主席与行政总裁职责应区分的条文,由张韶峰兼任[54] - 审核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56][57] 股息相关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65]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度,集团旗下实体均未向其拥有人宣派股息[89] 公司上市及资金使用相关 - 2021年3月31日公司股份于联交所主板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31.7039亿元[66] - 董事会决定将未动用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用于增加研发投入和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的预期时间表由2024年底延长至2026年底[66] 公司股权出售计划 - 2024年12月公司计划以6000万元出售众联2
百融云-W:中标多个合作项目,技术价值持续释放
国元国际控股· 2025-01-24 17: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给予公司对应2025年15倍PE,目标价12.0港元 [5][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半年报增长低于预期,但持续加大对AI技术投入,智慧营销生态持续发力,中标多家金融机构合作项目,虽下调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但考虑其AI技术领先、业务拓展空间大等因素,维持“买入”评级 [2][5][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数据 - 2024年上半年收入13.21亿元,同比增长6%,整体毛利率73.2%,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下滑32%,经调整净利润1.97亿元,同比下降13% [3][7] - Maas业务营业收入4.21亿元,同比下降2.3%,占总收入31.9%,核心客户165家,同比增长13%,核心客户留存率96%,收入占比32% [7] - BaaS收入占比68%,其中金融行业云业务营业收入5.89亿元,同比增长19.8%,占比44.6%;保险行业云业务营业收入3.11亿元,同比下降2.9%,占比23.5% [7] - 2024年上半年智慧营销促成的资产交易规模达261.50亿元,同比增长23.0% [7] - 受报行合一等政策影响,保险新单保费19.05亿元,同比增长102.7%,续期保费9.68亿元,同比增长47.2% [7] 业务发展 - 持续加大AI技术投入,在智能语音和数字人方面取得突破,智能语音技术在语义理解与人机交互方面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支持情感识别;多智能体构建基于“LLM+(规划+记忆+工具+行动)”理念;已在银行接待和零售百货导购场景应用数字人技术 [8] - 自2024年下半年来,成功中标多家金融机构项目,11月与联通支付战略合作,12月中标某城商行信用卡中心不良资产转让交易咨询服务采购项目,2025年1月中标盛京银行零售信贷风险模型量化升级项目 [4][9][10]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 - 2026年EPS分别为0.58/0.75/0.92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 - 2026年PE估值分别为13.2/10.2/8.3倍 [5][6][11] 财报报表摘要 - 2022 - 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20.54亿、26.81亿、29.96亿、33.67亿、40.15亿元,同比增长26.53%、30.51%、11.76%、12.36%、19.25% [6] - 毛利率分别为72.10%、72.91%、68.48%、68.70%、69.05%,净利润分别为2.29亿、3.35亿、2.88亿、3.74亿、4.62亿元 [6] - 经调整净利率分别为11.16%、12.51%、9.62%、11.12%、11.50% [6]
百融云-W:公司研究报告:国内金融AI的领先厂商
海通证券· 2024-11-15 11:56
报告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首次覆盖[11]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百融云 - W是国内金融AI的领先厂商,2023年营收约26.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2024年上半年营收约13.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虽2024年上半年盈利能力短期下滑,但不改公司成长趋势[2][4] - 公司一直保持较高毛利率,2023年达到73%,2024年上半年也保持该水平,2023年经营利润约3.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2024年上半年经营利润同比下降26%,2023年净利润约3.35亿元人民币,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约1.4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4][5] - 公司MaaS业务是压箱石业务,保证现金流,有用户画像资产和客户资源等核心优势,2024年上半年核心客户增加,BaaS业务是第二增长曲线,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BaaS业务分为金融云和保险云,2024年上半年金融云资产交易规模同比增长23%,保险云成交保费同比增长80%[6][7][8][9] - 公司扩大股份回购计划至3.75亿港元,展现对自身业务前景的信心[10]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93/32.57/37.61亿元,同比增长7.92%/12.56%/15.48%;归母净利润2.91/3.87/4.95亿元,同比增长-15%/33%/28%;EPS分别为0.59/0.79/1.01元,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5年动态18 - 20倍PE,合理价值区间为15.44 - 17.15港币(14.16 - 15.74元人民币)[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方面 - 2023年营收约26.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2024年上半年营收约13.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023年MaaS营收约8.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BaaS营收约17.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2024年上半年MaaS营收约4.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BaaS营收约9.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4] - 2023年经营利润约3.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2024年上半年经营利润同比下降26%,2023年净利润约3.35亿元人民币,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约1.4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2023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NON - GAAP)为3.75亿元人民币,2024年上半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NON - GAAP)为1.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4][5]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93/32.57/37.61亿元,同比增长7.92%/12.56%/15.48%;归母净利润2.91/3.87/4.95亿元,同比增长-15%/33%/28%;EPS分别为0.59/0.79/1.01元[11] 业务板块方面 - MaaS业务是压箱石业务,通过输出模型和评估结果辅助机构做智能决策,有用户画像资产和客户资源等优势,2024年上半年核心客户达到165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9家,核心客户平均收入为人民币200万元,核心客户留存率为96%,根据查询量收取服务费或年费[6] - BaaS业务是第二增长曲线,基于生成式AI技术,通过AI VoiceGPT辅助机构智能营销和智能运营,BaaS支持日5000万通以上智能语音沟通,每个智能语音机器人可以仿真真人音色顺畅进行多轮对话,语音响应时延小于500毫秒,语义理解准确率大于97%,根据促成的交易规模收取技术服务费或佣金,2024年上半年在多个领域展现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7][8] - BaaS业务分为金融云和保险云,2024年上半年金融云资产交易规模为261.50亿元同比增长23%,保险云通过日月保盒应用程序赋能保险经纪人,2024年上半年保险云成交的保费约28.73亿元同比增长80%,首年保费成交额约19.05亿元同比增长103%,续期保费成交额约9.68亿元同比增长47%[9] 市场表现方面 - 2024年上半年盈利能力短期下滑,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1%,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6%,2024年上半年MaaS业务经历逐步恢复过程,6月份收入实现显著同比增长和环比提升,公司为对冲风险将服务拓展到电商、人力等多元领域[2][4][5] - 与沪深300对比,在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绝对涨幅和相对涨幅[3] 其他方面 - 公司扩大股份回购计划至3.75亿港元,已花费1.34亿港元回购14,823,000股B类股份[10]
百融云-W:业绩点评:2024H1阶段性承压,全年营收有望向上
天风证券· 2024-10-18 20: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H1收入增长稳健,同比+6%,毛利润同比+8%,主要得益于对人工智能(AI)技术的成功应用和商业化 [1] - 2024H1净利润同比下降31%,主要原因是销售与营销开支大幅上升,用于增加品牌及业务宣传以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和获取优质流量 [1] - 公司认为净利润下降是阶段性的,下半年收入和净利润有望环比增长 [1] BaaS金融行业云业务表现 - 2024H1 BaaS金融行业云收入5.89亿元,同比+20%,主要得益于资产交易规模快速上升,同比+23%至261.50亿元 [1] - 公司和客户合作加深,联合开拓营销活动,促进资产交易规模快速拓展,自有用户贡献收入增加,获客效率提升,ROI水平提高 [1] - 公司认为BaaS金融行业云业务的亮眼数据或将带动公司业绩持续向上 [1] 技术持续更新 - 2024H1公司成功将智能语音应用与大模型相结合,交互时延压缩至500毫秒,低于同业1秒以上 [1] - 公司的智能语音大模型进一步迭代出支持情感识别和情感语音输出的功能 [1] - 公司正在开发3D数字人的智能语音交互硬件,已与客户进行意向沟通,可广泛适配于银行大厅接待、零售百货导购等多元应用场景 [1] - 公司在技术上的持续更新有望使公司技术领先同业,从而获得稳健的收入,并在未来助力业绩增长 [1]
百融云-W:营收稳定增长,聚焦AI技术研发
中泰证券· 2024-09-27 08:2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维持原有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营收稳定增长,BaaS 业务表现亮眼 - 2024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1亿元,同比增长6.3% [3] - MaaS业务收入4.21亿元,同比下滑2%,但在电商和人力等多元领域实现场景落地 [3] - BaaS业务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BaaS-金融行业云收入5.89亿元,同比增长20% [3] 毛利率维持高水平,聚焦AI技术研发 - 2024H1公司毛利率为73.19%,相较去年同期提升1.11个百分点 [3] - 公司研发主要围绕AI应用技术、算法驱动机器学习平台及底层数据库性能提升 [3] 产品性能提升,布局3D数字人 - 公司成功实现智能语音应用与大模型相结合,将交互响应时间缩短至500毫秒 [3] - 公司新增了情感识别和情感语音输出的能力 [3] - 公司已研发出首个商业版3D数字人,未来有望应用于银行大厅接待、零售百货导购等场景 [3] 财务数据总结 营收及利润预测 - 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29.55/32.88/36.9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05/3.98/4.78亿元 [3] 估值水平 - 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12/9/8倍 [3]
百融云-W(0660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9 22:4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3.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6] - 公司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溢利为1.97亿元人民币,利润率为15%[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总额为13.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主要由于产品和服务能力在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中持续提升[2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9.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毛利率为73%[30]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42,83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9%[38] - 2024年上半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溢利为197,47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9%[38] - 2024年上半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EBITDA为243,48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0%[39] - 2024年上半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利润率为14.9%,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38] - 2024年上半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EBITDA利润率为18.4%,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3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薪酬成本总额为421.7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6%[4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员工总数为1,414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最高为47%[4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1,321,348千元,同比增长6.3%[100]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967,155千元,同比增长7.9%[100] - 2024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225,881千元,同比增长11.8%[100]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156,832千元,同比下降25.9%[100]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42,833千元,同比下降30.9%[100]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30元,同比下降30.2%[10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85,56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442,538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10] - 2024年上半年MaaS收入为421,35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431,134千元人民币略有下降[115] - 2024年上半年BaaS金融行业云收入为589,47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492,095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115] - 2024年上半年BaaS保险行业云收入为310,52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319,803千元人民币略有下降[115]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321,34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243,032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115]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321,348千元,同比增长6.3%,其中在某一时间点确认的收入为751,894千元,同比增长14%[117]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73,030千元,同比下降30.4%,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减少及财务投资收益下降[119]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421,777千元,同比增长18.6%,主要由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为基础薪酬开支增加[122] - 2024年上半年BaaS相关保险经纪佣金、运营及营销开支为548,173千元,同比增长8.5%[123]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53,457千元,同比下降25.8%[125] - 2024年上半年实际所得税开支为10,624千元,同比大幅增加[124]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3,571千元,同比下降52.9%,主要由于银行贷款利息开支减少[121] - 2024年上半年定期存款利息收入为40,608千元,同比增长5.9%[119] - 2024年上半年外幣匯兌虧損为1,228千元,同比下降25.7%[119]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權資產折舊为18,023千元,同比下降19.4%[1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净额为139,956千元,同比下降31.8%[131] - 每股基本盈利为0.30元,同比下降30.2%[131] - 每股摊薄盈利为0.29元,同比下降29.3%[132] - 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从2023年的68,146千元下降至2024年的45,184千元,降幅达33.7%[133] - 商誉总额为119,466千元,与2023年持平[134] - 公司于2024年上半年投资155,562千元于两家联营公司,分别从事证券及资产管理行业的SaaS解决方案和数字金融IT解决方案[136]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为871,605千元,较2023年底的873,981千元略有下降[137]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519,247千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575,416千元,增长10.8%[139][140] - 三个月内(含三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387,966千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530,916千元,增长36.8%[140] - 预付款项及其他流动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447,445千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693,411千元,增长55.0%[141] - 短期银行贷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91,360千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39,360千元,下降56.9%[142]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301,856千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278,191千元,下降7.8%[143][144] - 应计开支及其他流动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519,416千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522,735千元,增长0.6%[145] - 租赁负债现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53,150千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44,191千元,下降16.9%[148] - 公司已发行491,067,461股股份,包括77,208,112股A类股份及413,859,349股B类股份[150] - 公司于2023年购回并注销了20,732,500股普通股,总金额约为人民币197,472,000元[15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购回7,023,000股普通股,总金额约为人民币63,658,000元[1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份溢价为人民币3,961,146千元,较2023年底减少人民币146,699千元[15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向雇员发行了2,070,182股普通股,以行使2019年雇员持股计划的购股权[1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行使购股权为5,250,118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人民币0.2元[15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份基础付款开支为人民币54,646千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人民币34,607千元[153] - 公司于2023年3月22日批准转拨资本储备人民币4,848百万元,以抵销可赎回可转换优先股转换前公允价值累计变动[1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尚未行使购股权的加权平均剩余合约期限为2.98年[156] - 公司2021年雇员持股计划授予员工41,098,971份购股权,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行使购股权为39,367,400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人民币10.80元[159][16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向雇员授出31,171,400份购股权,加权平均行使价为人民币11.79元[159][16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份基础付款开支总额为人民币54.65百万元,其中2021年雇员持股计划占24,743千元,股份奖励计划占28,720千元[168][1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第二级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为人民币216,411千元,第三级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为人民币655,194千元[17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份奖励计划向雇员及顾问授出10,531,500股受限制股份单位,加权平均授出日期公允价值为人民币10.56元[164][167] - 基金及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度回报率在2023年12月31日为3.60%至4.50%,2024年6月30日为1.30%至4.50%[173] - 基金及理财产品的账面值在2024年6月30日为512,62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81,242千元[174] - 股本证券的公允价值变动对税前溢利总额的影响为1.43百万元(2024年6月30日)和1.50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175] - 非上市股本证券的期末余额在2024年6月30日为142,57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4,771千元[176] - 主要管理人员的薪酬在2024年6月30日为33,341千元,2023年同期为7,767千元[177]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178] - 报告期后无重大事项发生[178] - 公司采用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的账面值大致为其公允价值[176] - 公司核心客户定义为年初至今贡献收入超过人民币300,000元的客户[182] - 核心客户留存率指某年核心客户在未来十二个月内继续留存的百分比[182] - 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购回7,023,000股B类股份[184] - 公司在2023年7月购回1,978,000股B类股份[184] - 报告期间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183] - 公司于2024年6月21日采纳了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184]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天津百融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14日[184] - 公司B类股份于2021年3月31日在联交所上市[182] BaaS业务 - 公司BaaS业务收入为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其中金融行业云收入为5.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 - 公司在小微企业运营领域的BaaS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47%[7] - 公司BaaS模式在银行领域应用成功,银行类客户数量显著增长[7] - BaaS金融行業雲收入同比增長20%至人民幣589.47百萬元,資產交易規模同比增長23%至人民幣26,150.46百萬元[19][20] - BaaS保險行業雲收入同比下降3%至人民幣310.52百萬元,首年保費成交額同比增長103%至人民幣1,904.54百萬元[23][24] - BaaS業務支持日5,000萬通以上智能語音溝通,語音響應時延小於500毫秒,語義理解準確率大於97%[16] - BaaS業務在小微企業運營領域收入同比增長約47%[17] - BaaS金融行業雲技術服務費率保持2.3%不變[20] - BaaS保險行業雲續期保費成交額同比增長47%至人民幣968.12百萬元[23][24] - BaaS業務預計未來促成的交易規模將至少達到人民幣2,000億元以上[17] - BaaS保險行業雲在全國30多個城市擁有近100個分支[21] - BaaS金融行業雲通過生成式AI和決策式AI提供用戶精準分層、智能觸達、動態監測、實時優化等閉環反饋[18] - BaaS金融行业云收入为5.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主要由于运营效率提高及生成式AI能力增强[28] - BaaS保险行业云收入为3.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主要由于保险行业大环境疲软及新规则实施[28] MaaS业务 - 公司MaaS业务收入为4.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 - 公司的MaaS业务通过输出模型和评估结果辅助机构做智能决策,日均提供超过3亿的各类查询请求,平台稳定性提升至99.999%[1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MaaS业务录得收入为人民币421.35百万元,核心客户达到165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9家,核心客户平均收入为人民币2.00百万元,核心客户留存率为96%[14] - 公司MaaS业务收入为421,352千元,同比下降2%,核心客户收入为329,398千元,同比下降7%,核心客户数增加13%,核心客户平均收入下降18%,核心客户留存率下降2个百分点[15] - MaaS业务收入为4.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但核心客户持续增长,预计经济复苏后将释放更强劲需求[28] 技术与研发 - 公司成功将智能语音应用与大模型结合,交互时延压缩至500毫秒以内[7] - 公司开发出支持情感识别和情感语音输出的智能语音大模型[7] - 公司正在探索将AI VoiceGPT应用于医药行业的客户满意度回访[7] - 公司3D数字人智能语音交互硬件已开发出首个商业化版本,并与客户进行意向沟通[7] - 公司基于深度学习和Transformer框架,构建了自动机器学习建模平台,融合了AIGC、决策式AI及AI智能交互技术,打造了垂直场景的AI应用产品[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取得262项专利及软著,覆盖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隐私计算、人机协同、多模态等领域[11] - 研发开支为2.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主要用于支持AI应用技术、算法驱动机器学习平台及底层数据库性能提升[31] - 公司智能语音技术时延控制在500毫秒内,显著优于同业的1秒以上平均水平,并支持情感识别和情感语音输出[25] - 公司数字人技术在非金融领域取得突破,已在银行接待场景和零售百货导购场景中应用[25] - 国内金融机构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达29.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5%,公司将利用生成式AI及决策式AI技术扩展小微金融服务[26] 客户与市场 - 公司在中国协助超过7,000家机构客户进行智能决策、智能营销和智能运营,客户包括绝大部分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超过1,000家地区性银行以及主要互联网科技公司、保险公司和财富管理公司[8] - 公司BaaS模式在银行领域应用成功,银行类客户数量显著增长[7] - 公司核心客户定义为年初至今贡献收入超过人民币300,000元的客户[182] - 核心客户留存率指某年核心客户在未来十二个月内继续留存的百分比[182] 企业管治与股权结构 - 不同投票权受益人张先生拥有77,208,112股A类股份,占公司投票权约65.10%,并有权控制7,091,503股B类股份,占公司投票权约0.60%[47] - 若将所有A类股份转换为B类股份,公司将发行77,208,112股B类股份,占已发行B类股份总数的约18.66%或已发行股份的15.72%[47] - 公司董事会主席张先生兼任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此安排有助于确保集团内部领导一致性和战略规划的有效性[49] - 公司已成立四个董事委员会,包括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企业管治委员会,以监督公司事务各特定范畴[5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中期报告和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并与独立核数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以及高级管理层讨论会计政策和内部控制事宜[51] - 企业管治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确保公司为全体股东利益而营运及管理,并维护不同投票权架构[52] - 企业管治委员会在报告期内检讨了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及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的情况,并披露了遵守上市规则第8A章的情况[52] - 企业管治委员会检讨了与不同投票权架构相关的所有风险,包括集团与不同投票权受益人之间的关连交易[52] - 企业管治委员会确认不同投票权受益人在报告期内一直为董事会成员,且未发生上市规则第8A.17条所涉事宜[52] - 公司已采取充足的企业管治措施管理集团与不同投票权受益人之间的潜在利益冲突,确保运营及管理符合全体股东利益[53]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于2024年6月30日持有的股份权益中,张先生持有77,208,112股A类股份,占比100%,以及7,091,503股B类股份,占比1.71%[55] - 郑威先生持有2,976,205股B类股份,占比0.72%[55] - 柏林森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4,590,745股B类股份,占比1.11%[55] - Genisage Tech Inc.持有77,208,112股A类股份,占比100%,以及7,091,503股B类股份[56] - HH BR-I Holdings Limited持有37,631,065股B类股份,占比9.09%[58] - 新疆国新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44,571,580股B类股份,占比10.77%[58] - Qianhai Golden Bridge IV LP持有21,153,835股B类股份,占比5.11%[59]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有30,242,335股B类股份,占比7.31%[59] - Wu Capital Limited持有24,314,910股B类股份,占比5.88%[59] - 公司计划发行31,171,400股新B类股份,占B类股份加权平均数约7.53%[62] - 2021年雇员持股计划已向合资格参与者授出31,171,400
百融云-W:深耕垂类市场,业务持续扩展
安信国际证券· 2024-09-04 14: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11.8港元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MaaS和BaaS业务双轮驱动带动业绩增长 - MaaS业务根据查询量收取服务费或年费,上半年收入同比轻微下滑2%至4.21亿元,但从6月开始已经逐步恢复 [2] - BaaS业务根据促成的交易规模收取费用,上半年录得收入9.00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金融行业云收入同比增长20%至5.89亿元 [2] - 随着业务的持续拓展,公司的毛利率进一步提升1.1pp至73.19% [2] AI研发持续投入,持续丰富应用场景 - 公司基于深度学习Transformer框架,融合了多元化AI技术算法,打造定位于垂直场景的AI应用产品 [2] - 公司成功将智能语音应用与大模型相结合,将完全基于大模型的交互时延压缩在500毫秒之内,低于同业均值1秒以上 [2] - 公司的大模型将进一步丰富模态支持,结合3D数字人的智能语音交互硬件,目前已开发出第一个商业化版本 [2] 财务数据分析 收入持续增长 - 预测2024/2025/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25/35.02/39.70亿元,同比增长12.8%/15.8%/13.4% [4] 利润增长放缓 - 预测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4/4.08/4.78亿元,同比变动-7.8%/29.8%/17.3% [4] - 剔除期权费影响的经调整净利润为4.02/4.48/5.18亿元,同比增长7%/11%/16% [3] 估值合理 - 2024年PE为11.17倍,相对具有吸引力 [3] - 参考行业表现,给予2024年16倍PE,对应目标价11.8港元 [3]
百融云-W(0660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16:30
公司整体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达1321.35百万元,同比增长6%,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溢利为197.48百万元,利润率达15%[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总额为1321.35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1243.03百万元增加6%[22]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321348千元,2023年同期为1243032千元;期内溢利为142833千元,2023年同期为206808千元;基本每股盈利为0.30元,2023年同期为0.43元[5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1,321,348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243,032千元增长6.3%,其中MaaS收入421,352千元,BaaS - 金融行业云收入589,473千元,BaaS - 保险行业云收入310,523千元[58] - 销售成本由2023年同期的347.00百万元增加2%至2024年的354.19百万元[23] - 毛利由2023年同期的896.03百万元增加8%至2024年的967.16百万元,2024年及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73%及72%[24] - 研发开支由2023年同期的202.07百万元增加12%至2024年的225.88百万元[25] - 其他净收入由2023年同期的104.98百万元减少30%至2024年的73.03百万元[28] - 期内溢利由2023年同期的206.81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142.83百万元[29] - 2024年及2023年期内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利润率分别为14.9%及18.2%,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EBITDA利润率分别为18.4%及21.5%[31][3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73,030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04,976千元有所下降[60]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经财务收入及成本、员工成本、其他项目等调整后得出,财务成本为3,571千元,较2023年的7,579千元有所下降[61]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计421,777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355,642千元有所增长[62] - 2024年上半年分析服务成本等其他项目开支情况为:分析服务成本51,569千元,BaaS相关保险经纪佣金等开支548,173千元等[63]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0,624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85千元大幅增长[6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净额为139,956千元,2023年同期为205,251千元[6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0.30元,2023年同期为0.43元[6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摊薄盈利为0.29元,2023年同期为0.41元[67] 客户与市场 - 公司协助超7000家机构客户进行智能决策等,客户涵盖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等[4][6] - 公司受益于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国内政策利好客户拓展[7] - 预计生成式AI市场规模到2032年扩至1.3万亿美元,十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达42%[7]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期间,无客户单独占公司收入总额10%以上[58] 技术研发与应用 - 报告期内,公司将智能语音应用与大模型结合,交互时延压缩在500毫秒内,智能语音大模型迭代出支持情感识别等功能[4] - 大模型结合3D数字人的智能语音交互硬件已开发出首个商业化版本,可适配多元场景[4] - 公司专注AI技术应用端开发,实现AIGC商业化落地[6] - MaaS业务将云原生平台与大模型深度绑定,云平台稳定性提升至99.999%,日均提供超3亿次查询请求[8][10] - BaaS业务基于生成式AI技术,支持日5000万通以上智能语音沟通,语音响应时延小于500毫秒,语义理解准确率大于97%[12] - 公司将智能语音应用与大模型结合,交互时延压缩在500毫秒内,低于同业均值1秒以上[8] - 公司智能语音大模型迭代出支持情感识别和情感语音输出功能[8] - 结合3D数字人的智能语音交互硬件已开发出首个商业化版本[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取得262项专利及软著,覆盖多领域[8] - 公司研发团队推动智能语音和数字人技术发展,智能语音技术时延控制在500毫秒内,优于同业平均水平,首个商业化版本数字人已面世 [19] MaaS业务情况 - 今年上半年MaaS业务逐步恢复,6月收入显著同比增长和环比提升,服务拓展到电商、人力等领域[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MaaS业务收入4.2135亿元,核心客户165家,较上年同期增加19家,核心客户平均收入200万元,核心客户留存率96%[10][11] - MaaS业务服务扩展到电商、人力等多元领域,如淘宝及天猫使用其模型数据评估客户资质和购买力[10] - MaaS收入由2023年同期的431.13百万元减少2%至2024年的421.35百万元[22] - 2024年下半年,公司将从客户需求出发,保持MaaS业务高水平的核心客户留存率,把握AIGC带来的商机,拓展应用场景 [19] BaaS业务情况 - 今年上半年BaaS业务潜力大,银行类客户数量明显增长,小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47%,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和客户数双增[5] - 公司探索BaaS模式在医药行业应用,将AI VoiceGPT用于客户满意度回访[5] - 2024年上半年,BaaS业务在小微领域收入同比增长约47%[13] - 公司预计BaaS业务促成的交易规模至少达2000亿元以上[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BaaS金融行业云收入为5.89473亿元,同比增长20%,资产交易规模为261.50459亿元,同比增长23%,技术服务费率为2.3% [15][16] - 2024年上半年,BaaS保险行业云收入同比下降3%至3.10523亿元,成交的保费同比增长80%至28.7266亿元,首年保费成交额同比增长103%至19.04544亿元,续期保费成交额同比增长47%至9.68119亿元 [17][18] - BaaS金融行业云收入由2023年同期的492.10百万元增加20%至2024年的589.47百万元[22] - BaaS保险行业云收入由2023年同期的319.80百万元减少3%至2024年的310.52百万元[22] - 公司将利用AI技术打造全流程小微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为产业金融、企业供应链项下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20] - 公司将利用自身优势为中国财富管理产品供应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C端用户、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共同发展 [20]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贷款约为人民币3936万元,应于一年内悉数偿还[34]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定期存款分别为人民币28.5285亿元及人民币33.0184亿元[3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0.18(2023年12月31日为0.19)[3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有1414名雇员,其中销售及营销330人(占23%)、研发669人(占47%)、客户服务182人(占13%)、一般行政233人(占17%)[36][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薪酬成本总额为人民币4.2178亿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3.5564亿元[37]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23552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421951千元;流动资产为429403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83818千元;流动负债为94464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33792千元[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额为4,558,743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448,924千元有所增长[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6,671千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7,701千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76,599千元[54] - 2024年6月30日应收款项净额为575,41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519,247千元[68] - 2024年6月30日应付第三方款项为278,19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1,856千元[69] - 2024年6月30日3个月内(含3个月)应收款项为530,91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87,966千元[70] - 2024年6月30日6个月内应付款项为264,90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5,509千元[71] - 2024年6月30日6个月至1年应付款项为6,43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236千元[71] - 2024年6月30日1年至2年应付款项为6,84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11千元[71] 股份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在联交所购回702.3万股B类股份,总代价约为7005万港元[42][43] - 2023年4月至2024年2月购回的1717.65万股B类股份已于2024年3月11日注销[43] - 2024年3月11日,270.6069万股A类股份按一比一的比率转换为B类股份[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份奖励计划的受托人在市场上购买了360.35万股B类股份[4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并无持有任何库存股[44] 其他事项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重大诉讼或仲裁,董事不知悉集团有待决或可能面临的重大诉讼或索偿[45]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46]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317039万元,董事会将未动用款项用于增加研发投入和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的预期时间由2024年底延至2026年底[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用于业务扩张等的未动用款项为3046万元,预计2024年12月31日前用完;用于增加研发投入的未动用款项为36922万元,预计2026年12月31日前用完;用于战略投资及收购的未动用款项为1254万元,预计2024年12月31日前用完;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的未动用款项为24482万元,预计2026年12月31日前用完[47] - 公司在本会计期间应用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多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业绩及财务状况编制或呈列方式无重大影响[56][57] - 自2024年6月30日至8月29日无重大后续事项[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