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港建设(06816)
icon
搜索文档
瑞港建设(06816.HK)8月18日收盘上涨23.08%,成交224.48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8-18 16:25
市场表现 - 8月18日恒生指数下跌0.37%报25176.85点,瑞港建设股价上涨23.08%至0.32港元/股,成交量636.6万股,成交额224.48万港元,振幅69.23%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138.53%,年内累计涨幅154.9%,显著跑赢恒生指数25.97%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营业总收入15.11亿元同比减少23.26%,归母净利润-1.47亿元但同比增长15.77% [1] - 毛利率7.98%,资产负债率高达94.21% [1] 行业估值 - 建筑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10.94倍,行业中值0.28倍,瑞港建设市盈率-1.31倍排名行业第195位 [1] - 可比公司市盈率:饮食天王环球0.73倍、HPC HOLDINGS 0.85倍、浦江国际1.01倍、靛蓝星1.58倍、艾硕控股2.14倍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向私营及公营机构提供海事建筑服务,包括疏浚工程、填海工程、码头建设等,项目覆盖香港、澳门及东南亚 [2] - 拥有专用船舶队伍(打桩船、挖泥船等)和专业技术团队,工程以质量、时效和安全著称 [2]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中报溢利-4900万港元,同比减亏20.97% [3]
瑞港建设发盈喜 预期上半年税前亏损不少于4900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5 20:49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中期税前亏损不少于490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200万港元亏损收窄约1300万港元 [1] - 一般建筑业务毛利预期增加约2800万港元,但海事工程业务因一个完工项目结算不理想导致毛利减少约1600万港元 [1] - 尽管一般建筑业务改善,营运收益仍不足以平衡行政开支和财务成本,导致2025年中期预计亏损 [1] 业务表现 - 一般建筑业务在2025年中期表现有所改善,贡献了主要毛利增长 [1] - 海事工程业务因单个项目结算问题对整体毛利产生负面影响 [1]
瑞港建设(06816.HK)预期中期税前亏损不少于4900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8-15 20:46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中期税前亏损不少于490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6200万港元亏损收窄1300万港元 [1] - 一般建筑业务毛利增加约2800万港元 但海事工程业务因完工项目结算不理想导致毛利减少约1600万港元 [1] - 营运收益未足够平衡行政开支和财务成本 导致中期亏损 [1] 业务分部 - 一般建筑业务表现改善 成为毛利增长主要贡献来源 [1] - 海事工程业务出现阶段性下滑 单一项目结算问题导致1600万港元毛利损失 [1]
瑞港建设(06816) - 盈利警告及内幕消息
2025-08-15 20:39
业绩总结 - 2025中期预计税前亏损不少于490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收窄约1300万港元[4] - 2025中期一般建筑业务毛利预期增加约2800万港元[4] - 2025中期海事工程业务一个完工项目结算致毛利减少约1600万港元[4] 未来展望 - 公司将在2025年8月底前公布2025中期业绩公告[4]
瑞港建设(06816)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15 20:38
会议安排 - 公司2025年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商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3] - 会议考虑派发股息(如有)[3] 董事会成员 - 公告日期董事会执行董事有姜洪昌等5人[3] - 公告日期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有张志文等3人[3]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8月1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16:47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8月15日收盘,共有133只股票创52周新高 [1] - 瑞港建设(06816)以94.74%的创高率位居榜首,收盘价0.260港元,最高价0.370港元 [1] - 力劲科技(00558)创高率达60.74%,收盘价6.790港元,最高价7.860港元 [1] - 派格生物医药-B(02565)创高率为39.18%,收盘价32.000港元,最高价34.100港元 [1] 各行业创新高股票分布 - 生物医药行业多只股票表现突出,包括百心安-B(25.60%)、基石药业-B(18.13%)、歌礼制药-B(13.79%) [1] - 科技板块中FIT HON TENG创高率26.04%,京东健康及京东健康-R分别达12.08%和11.03% [1] - 工业制造领域力劲科技(60.74%)、建滔积层板(24.43%)、中国铝业(4.93%)表现亮眼 [1][2] - 金融板块中国银河(7.53%)、中信证券(4.13%)、华润置地(3.14%)均创新高 [1][2] 创新高股票价格区间 - 高价股群体包括科伦博泰生物-B(434.000港元)、百济神州(191.500港元)、翰森制药(37.300港元) [3][4] - 中价股以京东健康(61.250港元)、石药集团(10.960港元)、华虹半导体(51.300港元)为代表 [1][2] - 低价股中瑞港建设(0.260港元)、远大中国(0.153港元)、久久王(0.186港元)涨幅显著 [1] 52周新低股票情况 - 今海医疗科技(02225)创低率-49.45%,收盘价0.890港元,最低价0.550港元 [4] - 恒泰裕集团(08081)创低率-12.50%,收盘价0.014港元 [4] - 欢喜传媒(01003)创低率-7.91%,收盘价0.236港元,最低价0.198港元 [4]
瑞港建设(06816)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16:33
股本与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4000万港元,股份4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8亿股,库存股份0股[2] 购股期权与资金 - 本月底购股期权计划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8000万股,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0港元[3] 股份变动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库存股份总额增减均为0[4]
瑞港建设(06816.HK)5月19日收盘上涨12.39%,成交6350港元
金融界· 2025-05-19 16:26
股价表现 - 5月19日港股收盘价0.127港元/股 单日上涨12.39% 成交量5万股 成交额6350港元[1] - 近一个月累计涨幅11.88%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10.78% 但跑输恒生指数同期16.38%的涨幅[1] 财务数据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15.11亿元 同比减少23.26%[1] - 归母净利润亏损1.47亿元 但同比增长15.77%[1] - 毛利率7.98% 资产负债率高达94.21%[1] 行业估值对比 - 建筑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9.65倍 行业中值1.55倍[1] - 公司市盈率为负值-0.57倍 在行业中排名第211位[1] - 同业公司市盈率对比:浦江国际1.01倍 饮食天王(环球)1.39倍 中国管业1.5倍 进升集团控股1.55倍 靛蓝星1.58倍[1] 业务概况 - 公司为香港历史悠久的海事建筑承建商 业务覆盖香港、澳门及东南亚地区[2] - 主要向私营及公营机构提供海事建筑服务 包括疏浚工程、填海工程、码头建设、近海设施地基工程及船舶租赁[2] - 拥有专用船舶队伍 包括打桩船、挖泥船、起重船等专业设备[2] 经营优势 - 具备精湛的海上工程技术 拥有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及专业技术团队[2] - 工程以优质准时而著称 在业内享有良好声誉[2] - 公司坚持保质保量、准时安全的服务宗旨 致力于为业主提供最佳服务[2]
瑞港建设(06816.HK)5月15日收盘上涨37.21%,成交1.89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5-15 16:34
市场表现 - 5月15日恒生指数下跌0.79%至23453.16点 瑞港建设股价上涨37.21%至0.118港元/股 成交量21.2万股 成交额1.89万港元 振幅33.72% [1] - 最近一个月瑞港建设累计跌幅14.85% 今年以来累计跌幅15.69% 同期恒生指数上涨17.85% [1] 财务数据 - 2024年瑞港建设营业总收入15.11亿元 同比减少23.26% 归母净利润-1.47亿元 同比增长15.77% [1] - 毛利率7.98% 资产负债率94.21% [1] 行业估值 - 建筑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8.21倍 中值1.58倍 瑞港建设市盈率-0.43倍 行业排名第214位 [1] - 可比公司市盈率:浦江国际1.01倍 饮食天王(环球)1.39倍 进升集团控股1.52倍 中国管业1.56倍 靛蓝星1.58倍 [1] 公司业务 - 瑞港建设为香港老牌承建商 主营海事建筑服务 包括疏浚工程 填海工程 码头建设等 业务覆盖香港 澳门及东南亚 [2] - 公司拥有专业船舶队伍 含打桩船 挖泥船等 以工程质量 工期控制和安全著称 [2]
瑞港建设(0681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4: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 - 2024财年收益为16.313亿港元,同比下降23.3%[16] - 2024年收益为16.31亿港元,较2023年的21.26亿港元下降23.3%[167] - 2024年毛利为1.30亿港元,较2023年的1.81亿港元下降28.2%[167] - 2024年经营亏损为7043.8万港元,较2023年的1.00亿港元亏损收窄29.8%[167] - 2024年净亏损为1.51亿港元,较2023年的1.82亿港元亏损收窄17.0%[167]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9.89港仙,较2023年的23.61港仙改善15.8%[167] - 经营亏损收窄至70.4百万港元(2023财年:亏损100.4百万港元)[24] - 除所得税前亏损153.4百万港元(2023财年:亏损168.1百万港元)[26] - 公司2024年净亏损为1.51亿港元,较2023年净亏损1.82亿港元收窄17.0%[17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 - 销售成本下降22.8%至1501.2百万港元,毛利率降至8.0%[18] - 2024年销售成本为15.01亿港元,较2023年的19.45亿港元下降22.8%[167] - 其他行政开支减少44.1百万港元至129.6百万港元[21] - 财务成本增加约13.7百万港元[25]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备61.3百万港元(一般建筑分部32.9百万,海事分部28.4百万)[19] - 2024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备为6129.8万港元,较2023年的8677.5万港元减少29.4%[167] - 员工成本总额从2023年的188.6百万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127.2百万港元,降幅为32.6%[4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海事业务分部收益减少1.144亿港元,同比下降65.7%[16] - 一般建筑业务分部收益减少3.801亿港元,同比下降19.5%[16] - 海事业务分部毛亏损10.2%(2023财年:溢利1.7%)[18] - 海事建筑工程分部业绩亏损5368.5万港元[149] - 一般建筑承包服务分部业绩盈利3036.6万港元[149] 各地区表现 - 手头承包项目估计合约余额包括青岛公共建设4.39亿元人民币[15] - 手头承包项目估计合约余额包括青岛智能人才公寓4.31亿元人民币[15] - 手头承包项目估计合约余额包括青岛公共基建4.29亿元人民币[15] - 手头承包项目估计合约余额包括临沂两个住宅项目4.35亿元人民币[15] - 手头承包项目估计合约余额包括广州旧区复建2.65亿元人民币[15] - 手头承包项目估计合约余额包括福州公共建设2.22亿元人民币[15] - 手头承包项目估计合约余额包括中亚地区幕墙项目1.33亿元人民币[15] - 印尼合约安排2024年产生收益约131.4万港元[114] - 公司持有印尼PTIR公司67%股权,外资所有权达法律上限[11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于2024年6月27日进行管理层调整,刘玉涛先生接替姜洪昌先生担任行政总裁[50] - 执行董事刘玉涛于2024年6月27日获委任,在薪酬委员会出席1次会议(1/1)[59] - 执行董事姜洪昌持有公司最终控股股东青岛海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副总经理及总工程师职位[129] - 执行董事刘玉涛具有26年建筑工程管理经验并担任集团行政总裁(自2024年6月起)[129][130] - 执行董事杜建志持有注册造价师及一级建造师资格,具备18年风险管理经验[131] - 执行董事杜建志仅参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出席1次会议(1/1)[59]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亚平于2024年6月26日辞任,此前在薪酬委员会担任主席(1/1)[59] - 独立非执行董事程学展于2024年8月15日辞任,此前在各委员会出席率均为100%[59] - 董事会会议出席率显示部分董事(如董方女士)缺席会议,出席率为5/6[54] - 审核委员会2024财年举行6次会议,成员张志文全勤出席(6/6)并担任主席[59] - 薪酬委员会2024财年举行2次会议,成员陈艳全勤出席(2/2)并担任主席[59] - 提名委员会2024财年举行2次会议,主席姜洪昌全勤出席(2/2)[59] - 风险管理委员会2024财年举行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59] - 战略与投资委员会2024财年未举行任何会议[68] - 与青岛海发集团签订建筑服务框架协议 期限至2026年12月31日[101][102] - 建筑服务框架协议2024至2026年年度上限分别为12亿港元、15亿港元和18亿港元[1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建筑服务实际交易金额为3.15781亿元人民币[106] - 工程服务框架协议2024年年度上限为921万元人民币[112] - 工程服务框架协议2024年实际交易金额为901.7万元人民币[112] - 与海发集团已订立36份单项协议[105] - 正在处理与海发集团合作的5个2023年投标项目[107] - 预期海发集团2024-2026年可能授予潜在项目增加[107] - 公司获得银行对未满足财务契约的豁免,确保拥有足够营运资金满足未来12个月内到期财务责任[182] - 公司不符合银行借款财务契约要求,涉及金额4.29亿港元已被分类为流动负债[181] - 公司未就2024财年派付股息[79] - 股息政策规定董事会每年至少考虑两次派息[78] - 公司2024财年不派发股息[44] 其他财务数据:资产、债务和借款 - 贸易应收款项增加75.6百万港元至1264.3百万港元[29] - 资产负债率升至616.6%(2023年:366.0%)[31] - 短期银行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7%(2023年:5.2%)[33]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9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1.45亿港元下降10.7%[170] - 2024年末总资产为52.80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50.36亿港元增长4.8%[170] - 2024年末权益总额为3.06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4.80亿港元下降36.3%[170] - 公司2024年总负债为49.75亿港元,较2023年的45.55亿港元增长9.2%[172] - 公司2024年流动负债为46.13亿港元,较2023年的43.43亿港元增长6.2%[172] - 公司2024年借款总额为17.12亿港元,较2023年的16.13亿港元增长6.1%[172] - 公司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26.20亿港元,较2023年23.67亿港元增长10.7%[172] - 公司2024年递延所得税负债为1101.3万港元,较2023年189.8万港元大幅增长480.0%[172] - 公司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311.4万港元,较2023年8.83亿港元改善94.0%[176] - 公司2024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8亿港元,较2023年5.36亿港元下降78.0%[176] -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1.528亿港元[85] - PTIR贷款协议提供贷款金额为121.1496亿印尼盾[115]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 公司面临市场风险包括外汇风险、现金流利率风险、信贷风险及流动资金风险[186] - 人民币兑港元波动±5%将导致税前亏损减少/增加约105.3万港元(2023年:85.2万港元)[188] - 印尼盾兑港元波动±5%将导致税前亏损增加/减少约388.5万港元(2023年:424.5万港元)[189] - 利率上升/下降100个基点将导致税前亏损增加/减少548万港元(2023年:445.3万港元)[190] - 公司未对任何外币风险进行对冲操作[188] - 公司未使用利率掉期工具对冲利率风险[190] - 公司主要交易货币包括港元、美元、印尼盾、人民币、越南盾及澳门币[188] - 银行存款信贷风险有限因存放于信贷评级甚佳及付款记录良好的银行[192] - 贸易应收款项、应收保留金及应收票据总额约13.85亿港元,减值拨备约1.21亿港元(拨备率8.7%)[152] - 应收同系附属公司款项总额约12.05亿港元,减值拨备约120万港元(拨备率0.1%)[152] - 合约资产总额约17.84亿港元,减值拨备约7429万港元(拨备率4.2%)[152] - 公司采用账龄分析、客户信用评估及前瞻性信息综合测算预期信贷亏损[152][153] - 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特定亏损拨备分别为8125.6万港元及4462.5万港元[198] - 集体评估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为3975.3万港元(2023年:3460.9万港元)[198] - 集体评估合约资产预期信贷亏损为2966.5万港元(2023年:3127.2万港元)[198] - 预期亏损率应用范围介于0.07%至36.96%(2023年:0.09%至23.15%)[198] - 贸易应收款项年末亏损拨备总额达1.21009亿港元(2023年:1.04957亿港元)[200] - 合约资产年末亏损拨备总额达7429万港元(2023年:4162.7万港元)[200] - 非国有企业贸易应收款项拨备增至11.0274亿港元(2023年:10.2556亿港元)[200] - 国有企业合约资产拨备为525.2万港元(2023年:376万港元)[200] - 采用四类别内部信贷评级体系(良好/欠佳/未能履约/撇销)管理预期信贷亏损[195] - 未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但委聘外部顾问进行内部控制审查[70] - 2024财年内部控制审查涵盖在建工程/财务管理/存货及固定资产等五大流程[70] - 公司投购董事责任保险以保障董事(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125] - 公司确认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守中国、香港、澳门、印尼及马来西亚法律法规(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126] - 公司2024财年未发生环保法律违规事件[45] - 公司维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45]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公司五大客户占集团总营业额23.1% 较2023年33.3%下降[98] - 单一最大客户占集团总营业额6.3% 较2023年12.0%下降[98] - 五大供应商占集团总销售成本11.6% 较2023年11.1%略增[98] - 单一最大供应商占集团总销售成本2.6% 较2023年3.4%下降[98] - 五大客户收益占比23.1%(2023年:33.2%)[191]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的23.19%(2023年:39.7%)集中于前五大客户[191] 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 - 控股股东青岛西海岸控股持有公司62.25%股份[97][102] - Herofield Limited及关联方崔琦先生各持有公司7.65%股份[97] - 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要求的最低公众持股量(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127] - 持有缴足股本不少于10%的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73] - 购股权计划规定可发行股份总数不超过8000万股(占2016年7月20日已发行股份10%)[87] - 购股权计划下任何12个月期间向单一参与者发行股份不超过已发行股本1%[87] - 购股权计划授出对象包括董事/雇员及客户供应商等第三方[86]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10年 行使期不超过授予日起10年[88][89] - 购股权接纳须支付1港元名义代价[88]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2] - 未订立任何新重复应用安排合约(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121]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PTIR未向其余下股权持有人派付任何股息(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121] - 核数师对持续关连交易出具无保留意见函件(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123] - 核数师罗兵咸永道于2024年12月20日辞任,立信德豪接任并审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128] - 2024财年向核数师支付审核服务酬金220万港元[71] 会计政策和审计事项 - 建筑合约采用投入法按履约进度确认收益[149] - 审计涉及重大管理层判断和估计的合约成本及盈利确认[149] - 合约金额及变更需经审计程序检视[150] - 收益确认需核对履约进度与成本比例[150] - 预算成本需与发票报价等文件比对[150] - 项目状况需向测量师及项目经理了解[151] - 合约变更及申索需取得法律顾问意见[151] - 收入确认披露需评估是否符合财务报告框架[151] - 审计程序包括测试账龄准确性、验证客户信用状况及评估拨备方法适当性[154] - 对争议项目获取外聘法律顾问书面意见以确定可回收金额[154] - 商誉账面总值3758.6万港元,其中青岛东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分配1469.1万港元[155] - 青岛宏海绿能有限公司分配商誉2289.5万港元,未计提减值[155] - 商誉减值测试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法,依赖收入增长率和贴现率等关键假设[155][156] - 公司聘请独立外部估值师参与商誉使用价值计算[155] 人力资源和员工结构 - 员工总数从2023年的660人减少至2024年的567人,降幅为14.1%[42] - 项目执行人员从2023年的218人增加至2024年的401人,增幅为84%[42] - 项目管理人员从2023年的318人减少至2024年的85人,降幅为73.3%[42] - 管理及行政人员从2023年的93人减少至2024年的51人,降幅为45.2%[42] - 公司员工总数567人,其中男性员工456人占比80.4%,女性员工111人占比19.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