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奇士达(06918)
icon
搜索文档
奇士达(0691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22:5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总收益从2023年的约人民币13140万元大幅增加约66.5%至2024年的约人民币21880万元[23][25] - 2024年智能车模收益为人民币215410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26340千元,同比增长约70.5%[27][29][32] - 2024年原材料及电子零件收益为人民币3363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5069千元[27]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均未录得智能互动式玩具品类的任何收入[30][33]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均未录得传统玩具的任何收入,公司暂停传统玩具的生产及销售直至市场状况改善[31][34] - 公司毛利从2023财年约1500万元增至2024财年约1830万元,增幅约22.0%,毛利率从约11.4%降至约8.4%,减幅约3%[42][46] - 公司净亏损从2023财年约9830万元减至2024财年约6110万元[43][4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销售开支从2023财年约160万元降至2024财年约7000元[44][48]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3财年约3510万元减少约4.3%至2024财年约3360万元[45][49]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从2023财年约4070万元减至2024财年约3140万元,减幅约23.0%[51][55] - 公司税项开支从2023财年约690万元降至2024财年约30万元[52][5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品牌包括“奇士达”品牌、与知名方的联合品牌、海外客户品牌[35][37] - 公司决定2025年结束原材料及电子零件销售业务,因其低毛利销售不利长远发展[23][2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优化产品开发和生产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强化知识产权授权[20] - 公司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和数字贸易,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40] - 公司致力于探索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国家机会,拓展高端、人工智能和绿色相关产品及技术产业[40] - 公司将实施多项策略,包括优先关注海外市场、加强客户基础多元化、拓展产品线、扩大产能、拓展国内外市场等[101] 其他重要内容 - 2024年12月20日发行本金总额200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年利率12%,按每股换股价0.160港元可转换为124,910,000股,较2024年12月3日收市价溢价约4.58%[68][71] - 发行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约2000万港元,75%用于偿还债务,25%用于一般营运资金[69][72][74] - 2024财年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等事项[75][7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624,564,000股,每股面值0.001港元[80][8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诺约人民币13.1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17.4百万元[8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总额约为人民币131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1740万元[87] - 2025年3月7日公司与山东爱能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爱能森(深圳)高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订立战略合作非法律约束协议[90][9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32名全职雇员,2023年为27名,其中5名位于香港,其余位于中国汕头及深圳[95][99] - 集团香港公司及雇员按强制性公积金法例,每月以雇员收入的5%向强积金计划供款,每月供款上限为1500港元[10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若干银行及其他借款由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受限制现金作抵押,除此之外并无资产质押[85] - 除综合财务报表附注披露者外,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也无[86] - 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由总部财资部门负责,已采纳审慎资金及财资管理政策[88][91] - 集团在香港经营附属公司大部分交易以港元结算,功能货币为美元,在中国经营附属公司功能货币为人民币,董事认为集团无重大外汇风险[89][92] - 集团根据雇员工作性质提供薪酬福利,奖金酌情决定,部分取决于雇员绩效和集团业务整体表现[96][99][100] - 集团为雇员实施培训计划,还采纳购股期权计划奖励雇员贡献[96][99] - 2024财年公司遵循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适用条文,但存在两项偏离,一是主席及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二是未针对董事法律诉讼安排保险[104][105] - 董事会将定期检讨委任不同人士履行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的需要[104] - 董事会将不时检讨是否需要购买针对董事法律诉讼的保险[105] - 公司将继续检讨企业管治常规,以提高水平、遵守监管要求和满足股东投资者期望[108] - 董事会负责集团业务整体管理、战略方向制定及监督等,是重大事项最终决策机构[109][112] - 董事会需履行多项企业管治责任,如制定和审查相关政策、监督培训和合规等[113]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5] - 公司按上市规则要求委任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不少于三分之一,且至少1人有专业资质或财务专长[116]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成员间无其他关系[117]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有六名董事,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年龄范围为29岁至56岁,有三名男董事和三名女董事,性别多元化达50%[119][121][1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成员年龄结构合理,29至50岁董事五人,51至60岁董事一人[1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46%的同事为女性[126][129] - 董事会已采纳多元化政策并认为该政策已有效实施[120][122] - 公司实施适当招聘与遴选程序,为合适女性候选人提供职业发展机会[125][129] - 董事会定期开会,2024财年召开4次会议讨论并批准公司运营及业务发展[130][131] - 各董事确保付出足够时间处理公司事务,董事会成员定期披露并更新任职情况[128][130] - 董事会认为目前性别多元化令人满意,致力于确定合适候选人时进一步改善[124][129] - 公司致力于打造多元化及包容性工作环境,招聘时会有类似考虑[126][129] - 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签三年服务合约或委任书,可按章程细则重选连任[135][139] - 按章程细则,三分之一董事需在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至少每三年轮值一次,退任可重选[136][139] - 余煌和龚澜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退任董事,且愿意重选连任[137][139] - 全体董事确认2024财年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公司不知悉集团高管违规[138][140] - 2024财年余煌、朱强等多位董事参加企业管治等培训[144] - 董事会设审核、薪酬和提名三个委员会,有书面职权范围[145][146] - 审核委员会由龚澜等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4财年开2次会[148][149][151]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建议外审委任等,会议讨论会计原则等[148][149][151] - 薪酬委员会由王世铃等独立非执行董事和朱强组成[150] - 何卫东7月15日辞任董事,黄春莲同日获委任[144][148][150] - 2024财年外聘独立顾问对集团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审查并向审核委员会提交书面报告,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内部控制系统基本有效[177] - 董事会根据企业管治守则第D.2.1条对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进行检讨,认为该等监控在各重大方面基本有效及充分[178] - 经2023年度股东周年大会批准,公司聘任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核数师[179] - 2024财年核数师审核服务费用为670,000元人民币,中期报告审阅服务费用为30,000元人民币,总计700,000元人民币[183][184] - 公司在股东大会上就每项重大事宜提呈独立决议案,所有决议案以投票方式表决,结果将刊于联交所和公司网站[185] - 公司下届股东周年大会会议通知将在会议前不少于21日发送给股东[186] - 任何一位或以上于递呈要求当日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具公司股东大会之投票权)十分之一的股东可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应于递呈要求后2个月内举行[190] - 董事会应于递呈要求当日起21日内筹备将在递呈要求后2个月内召开的股东特别大会,若未开展,递呈要求人士可自行召开,公司应偿付其合理开支[190] - 公司采纳股东沟通政策,欢迎股东、投资者及利益相关者咨询和提建议,咨询需寄至香港铜锣湾轩尼诗道489号铜锣湾广场一期22楼2202室并提供全名、联系方式和身份信息[198] - 有关股份持有、转让或登记的咨询可联系公司股份登记处,其联系方式可在公司网站查询[199] - 2024财年公司认为上述措施有效实施了股东沟通政策[199] - 2024财年公司组织章程细则无变化,可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查询[200] - 组织章程细则或开曼群岛公司法无股东在股东大会提建议的程序规定(提名董事候选人除外),股东可按程序召开特别大会处理书面要求事宜[192][195] - 合资格股东拟提名董事候选人,可递交书面通知至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详细程序可在公司网站查询[193][196] - 董事会重视通过多种渠道与股东保持沟通,集团业务和运营最新消息可在公司网站查询[194][197]
新股评级 | 奇士达(6918.HK):港股首家玩具车制造商,天花板有多高?
格隆汇· 2025-04-22 12:39
由于提供的新闻内容存在大量乱码、无意义字符和无法识别的文本,无法提取有效的核心观点或关键数据。以下是基于可识别部分的整理: 公司评级 - 奇十达(6918HK)获得格安全评级 [1] 财务数据片段 - 出现26.8%、29.8%、43.7%、51.8%等未明确关联的百分比数据 [3] - 提及2016-2018年及2019年的模糊时间范围 [3][4] 行业动态 - 出现欧元汇率、电影体育等碎片信息 [3] - 包含17.2元至22元的价格区间记录 [4] 注:原文90%以上内容为乱码或非结构化数据,建议提供清晰可读的原文以便进行专业分析。当前提取的信息因数据质量问题可能不具备实际分析价值。
奇士达(0691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2:5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政年度收益约为2.188亿人民币,较2023财政年度的约1.314亿人民币大幅增长约66.5%[2] - 2024财政年度毛利率约为8.4%,较2023财政年度的约11.4%下跌约3.0%[2] - 2024财政年度亏损约为6110万人民币,较2023财政年度的亏损约9830万人民币减亏约37.8%[2] - 2024财政年度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9.8分,较2023财政年度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16.8分减亏约41.7%[2] - 2024年公司总收益为218,77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31,409千元人民币增长66.5%,其中销售车模收益215,410千元人民币,采购及销售原材料及电子零件收益3,363千元人民币[15][16] - 2024年中国内地市场收益为2,898千元人民币,香港市场收益为215,87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中国内地无收益,香港市场收益为131,409千元人民币[16][19] - 2024年存货拨备为1,71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8,569千元人民币下降79.9%;已售存货成本为198,72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07,814千元人民币增长84.3%[20] - 2024年员工薪金、花红及津贴为4,41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6,537千元人民币下降32.4%;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11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63千元人民币下降32.5%[20]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及使用权资产的折旧及摊销以及无形资产的摊销为11,54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5,060千元人民币下降23.4%;授权费开支为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453千元人民币下降99.7%[20] - 2024年融资成本为11,60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9,621千元人民币下降40.9%,其中银行借款利息开支为4,86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6,327千元人民币下降23.1%[22]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28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936千元人民币,其中2024年香港利得税年度拨备为533千元人民币,中国企业所得税过往年度超额拨备为 - 249千元人民币[22] - 公司2024年总收益约2.188亿元,较2023年的约1.314亿元大幅增加约66.5%[35]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6106.3万元,2023年为9799.4万元;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24564亿股,2023年为5.83661618亿股[25]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3.56774亿元,减值拨备为5551.2万元;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3.16546亿元,减值拨备为6918万元[27]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39981亿元,2023年为1.36731亿元[28] - 2024年发行可换股债券,面值1.8788亿元,股权部分为 - 600.5万元,发行日期负债部分为1.2783亿元,实际利率35.0%[31] - 2024年1月12日发行债券本金总额500万港元,年利率4%,2024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为487万元[33] - 公司毛利从2023财年约1500万元增至2024财年约1830万元,增幅约22.0%;毛利率从约11.4%降至约8.4%,减幅约3%[42] - 公司亏损净额从2023财年约9830万元减至2024财年约6110万元[43] - 公司销售开支从2023财年约160万元减至2024财年约7000元[44]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3财年约3510万元减约4.3%至2024财年约3360万元[45] - 2024财年税项开支约30万元,较2023财年约690万元大幅减少[46]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约44.0%(2023年12月31日:42.7%),借贷总额约1.258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1.437亿元),权益总额约2.859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3.369亿元)[47] - 2024财年平均存货周转天数约40.0天(2023财年:约55.5天);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约2.474亿元增至2024年12月31日约3.013亿元,平均周转天数从约332.0天减至约296.0天[48]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及其他借款约1.258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1.437亿元),加权平均实际利率约7.9%(2023年12月31日:约7.9%)[50]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总额约131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1740万元)[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年内亏损约人民币6108.3万元[7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人民币1070.5万元[7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即期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人民币12576.2万元[73] 资产数据变化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59237亿人民币,2023年为1.41596亿人民币[4]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3.01262亿人民币,2023年为2.47366亿人民币[4] - 2024年银行及其他借款为1.25762亿人民币,2023年为1.43744亿人民币[4] - 2024年可换股债券为1290.8万人民币,2023年为0[5] 融资相关情况 - 2024年公司从独立第三方融资函件提取400万港元,融资函件可提供最多3000万港元无抵押借款[7]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集团综合财务报表已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8] 客户收益情况 - 2024年来自主要客户A、B、C、D的收益分别为52,537千元人民币、48,025千元人民币、46,902千元人民币、38,619千元人民币;2023年客户A、B、C、D、E收益分别为20,675千元人民币、30,082千元人民币、16,617千元人民币、18,657千元人民币、22,297千元人民币[19] 会计准则变动 - 香港会计师公会已颁布若干新订准则及准则修订本,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修订本)于2025年1月1日生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等多项准则于2026年1月1日生效[1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对财务报表的呈列方式引入重大变动,公司董事正在评估其对综合财务报表呈列及披露的影响[13] 所得税税率情况 - 香港奇士达首200万港元应课税盈利按8.25%税率缴税,超出部分按16.5%税率缴税;奇士达智能2020 - 2023年适用所得税税率为15%,其他中国实体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3] 业务线收益情况 - 2024年智能车模收益为2.1541亿元,较2023年的1.2634亿元增长约70.5%[36][37] - 2024年智能互动式玩具和传统玩具收入均为零,2023年也为零,因中国传统玩具零售市场需求转淡,公司暂停生产销售传统玩具[38][39]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3年亦为零[2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财政年度的末期股息,2023财政年度末期股息为零[63] 股份交易情况 - 公司或集团任何成员公司于2024财政年度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64] 汇兑风险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汇兑风险主要来自若干香港经营附属公司的美元结余,董事认为集团不存在重大汇兑风险[58] 战略合作情况 - 2025年3月7日,公司与山东爱能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爱能森(深圳)高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订立无法律约束力的战略合作协议[59] 员工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有32名,2023年为27名,其中5名位于香港,其余位于中国汕头及深圳[60] 强积金供款情况 - 集团香港公司及其雇员每月按雇员收入的5%向强积金计划供款,每月供款上限为1500港元[61][62]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已遵循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四的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但主席及行政总裁由同一人履行,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董事会将定期检讨[66] - 公司已采纳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2024财政年度均已遵守,不知悉高级管理层有违反情况[68][69] - 公司已根据上市规则及企业管治守则成立审核委员会,审核委员会已审阅经审核年度业绩等事项[70] 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本公告有关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经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同意,与综合财务报表数额一致[71] 年报发布情况 - 公司2024财政年度的年度报告将寄发予股东,并将适时于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及公司网站(www.kidztech.net)发布[74] 董事会成员情况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余煌先生及朱强先生,非执行董事郑静云女士,及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春莲女士、王世铃女士及龚澜先生[75]
奇士达(0691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03 16:45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高品质智能玩具车辆、智能互动式玩具及传统玩具的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4][8] - 智能玩具车辆主要为全功能无线电遥控车模,按不同比例生产[7] - 公司主要从事车模制造及销售,2024年上半年车模销售收益为48509千人民币,采购及销售原材料及电子零件收益为1979千人民币,总计50488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53148千人民币有所下降[54] 公司收益情况 - 公司总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约5310万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约5050万元,减少约5.0%[5][9] - 智能玩具车辆销售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约5310万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约4850万元,下降约8.7%[7] - 2024年上半年智能互动玩具和传统玩具均无收入,此前同期也为零,传统玩具因国内零售市场低迷和利润率低暂停产销[12]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50,488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53,148千元人民币[4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来自中国内地以外地区市场的收益为50488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53148千人民币有所下降[5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智能车模收益为48509千人民币,原材料及电子零件收益为1979千人民币,总计50488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53148千人民币有所下降[55] 公司运营影响因素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分公司运营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香港分公司运营受俄乌战争及全球通胀影响,导致订单下跌[5][9] 公司财务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约860万元,较2023年同期约880万元减少约2.4%,毛利率从约16.6%回升至约17.0%[15] - 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约1760万元,较2023年同期约1420万元增加约340万元或23.6%[15]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开支约7000元,较2023年同期约27万元大幅减少约97.4%[15]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约1210万元,较2023年同期约1510万元减少约19.9%[15] - 2024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约740万元,2023年同期约350万元[17][21] - 2024年上半年无应纳税项利润,此前同期也为零[18][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约46.6%,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42.7%增加3.9个百分点[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比率约1.4,速动比率约1.4,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730万元[2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46.6%,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42.7%略增3.9个百分点,借贷总额约1.453亿人民币,权益总额约3.116亿人民币[2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1.4(2023年12月31日:约1.5),速动比率约为1.4(2023年12月31日:约1.4)[2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4730万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约4890万人民币)[23]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2.474亿人民币增加约30万人民币或约0.1%至2024年6月30日的约2.477亿人民币[24]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1.377亿人民币增加约1710万人民币或约12.4%至2024年6月30日的约1.548亿人民币[24]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1.367亿人民币增加约1220万人民币或约8.9%至2024年6月30日的约1.489亿人民币[24]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款约1.453亿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约1.437亿人民币),加权平均实际利率约7.9%(2023年12月31日:约7.9%)[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76,416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81,898千元人民币[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451,773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458,464千元人民币[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16,552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303,441千元人民币[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11,637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336,908千元人民币[4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576千人民币,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千人民币,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435千人民币[5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139千人民币,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7267千人民币[5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758.3万元,2023年为1423.2万元;2024年加权平均已发行普通股数为6.24564亿股,2023年为5.20886亿股[62] - 2024年上半年出售存货成本为4189.1万元,2023年为4434.3万元[61]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38万元,2023年为275.4万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507.2万元,2023年为688.6万元[61] - 2024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为7.3万元,2023年为10.8万元;员工成本为231.1万元,2023年为94.8万元[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25137亿元,减值拨备为7748.6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16546亿元,减值拨备为6918万元[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48904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1.36731亿元[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贷款为6924万元,其他借款为7603.8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为6969.7万元,其他借款为7404.7万元[70]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11,31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8,650千元人民币[44]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7,584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4,232千元人民币[4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7,584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4,232千元人民币[44] - 2024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2.8分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7分人民币[45]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及其他借款的利息开支为6173千人民币,租赁负债的利息开支为98千人民币,总计6271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5582千人民币有所增加[57] - 2024年6月30日按需或一年内的银行及其他借款为145,278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43,744千元人民币[71] 公司股本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6.24564亿股,每股面值0.001港元(2023年12月31日:6.24564亿股)[29] - 法定股本方面,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6月30日,每股0.001港元的普通股法定数目为5,000,000,000股[73]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2022年12月31日为520,886,000股,2023 - 2024年因一般授权配售股份增加103,678,000股,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6月30日为624,564,000股[73]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全职员工14名,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名减少[36][40] - 公司香港全职员工9名,其余员工位于中国汕头与深圳[36][40] - 公司根据员工工作性质提供薪酬福利,奖金酌情决定,部分取决于员工绩效和业务整体表现[37][40] - 公司为员工实施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生产率[37][40] - 公司采纳购股计划奖励员工[37][40] - 公司参与中国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障计划,按员工薪资特定比例缴款[38][40] - 公司安排香港员工加入强积金计划,雇主和员工每月按员工收入5%供款,上限为1500港元[39][40] - 公司向界定供款计划所作供款于发生时确认开支[41]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将继续寻求与其他知名品牌合作以提升产品市场流通性[12] - 公司将优先专注海外市场,维持巩固与海外客户关系,扩大中国市场客户基础[43] - 公司将通过开发新产品和授权策略实现产品多元化,外包部分生产流程控制成本,扩大国内及亚洲市场销售[43] 公司或然负债及资本承担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无)[2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本承担总额约为1740万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约1740万人民币)[2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也无[76][77] - 报告期末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作拨备的资本承担为17,440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同样为17,440千元人民币[80]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余煌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206,746,667股股份,概约持股百分比为33.10%[83] - Top Synergy Y&C Limited分别由余煌先生及陈骋女士拥有约94.79%及约5.21%[84][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陈骋女士持有206,746,667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33.10%[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Top Synergy Y&C Limited持有206,746,667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33.10%[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均来财务有限公司持有145,080,000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23.23%[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美建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45,080,000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23.23%[86] - 作为均来财务有限公司向公司提供贷款的担保,Top Synergy Y&C Limited及Keen Pacemaker Limited分别抵押了124,000,000股及21,080,000股[87][88] 公司购股计划 - 公司于2020年2月13日有条件采纳购股期权计划,以激励选定参与者[90] - 董事可酌情向包括合资格雇员、非执行董事等八类参与者授出购股期权[90] - 因行使购股权可配发及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上市日已发行股份数10%,即5200万股,占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约8.33%[91][92] - 2024年1月1日及6月30日,根据购股计划可授出购股总数均为0股[94][95] - 2022年6月21日,董事会按每股1.17港元行使价向雇员授出5200万份购股[94][9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雇员类别行使价1.17港元的购股尚未行使数量为5200万股,占已发行股本8.33%[93] - 购股行使期自授出日起10年,即2022年6月21日至2032年6月20日[95][96] - 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无购股被行使、归属、注销及失效[95][96] 公司股份买卖及股息分配 - 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及集团成员未买卖或赎回股份,公司无库存股[97]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9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集团成员公司无收购、出售或赎回股份,且无库存股份[100]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101]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上半年派付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派息[62] 公司人员变动 - 何卫东先生于2024年7月15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黄春莲女士同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104] 公司贷款协议 - 2021年12月23日,公司与香港持牌放债人订立本金3000万港元的贷款协议,贷款期限一年[107] - 根据贷款协议,公司承诺促使控股股东余煌先生除非获贷方书面同意,否则不得处置其股权权益,违约则贷款立即到期应付[107] - 202
奇士达(0691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22:30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高品质智能车模、智能互动式玩具及传统玩具的设计、开发、制造与销售[5][9] - 公司智能车模主要为全功能无线电遥控车模,按不同比例生产[8] - 2024年上半年智能车模大多为“奇士达”品牌产品和联合品牌产品,也通过OEM及ODM模式以海外客户品牌制造产品[8]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连同附属公司主要从事玩具的制造及销售[52] 公司收益情况 - 公司总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约5310万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约5050万元,减少约5.0%[6][10] - 公司智能车模销售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约5310万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约4850万元,下跌约8.7%[8] - 2024年上半年智能互动玩具和传统玩具均无收入,此前同期也为零,传统玩具因国内零售市场低迷和利润率低暂停产销[13]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50488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53148千元人民币[4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50,488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53,14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5%[55][56] - 2024年上半年智能车模销售收益为48,509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53,14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8.7%[55][56] - 2024年上半年原材料及电子零件销售收益为1,979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无此项收益[55][56] 公司运营影响因素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分公司运营受宏观经济环境下行影响,香港分公司运营受俄乌战争及全球通胀影响,导致订单下跌[6][10] 公司财务指标变化 - 毛利从2023年上半年约880万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约860万元,降幅约2.4%,毛利率从约16.6%回升至约17.0% [14] - 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约176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约1420万元增加亏损约340万元或23.6% [14] - 销售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约27万元大幅减少约97.4%至2024年上半年约7000元 [14] - 行政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约1510万元减少约19.9%至2024年上半年约1210万元 [14]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从2023年上半年约350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740万元 [16][20] - 2024年上半年无应纳税项利润,此前同期也无 [17][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约46.6%,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42.7%上升3.9个百分点 [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比率约1.4(2023年12月31日约1.5),速动比率约1.4(2023年12月31日约1.4) [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73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4890万元) [1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46.6%,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42.7%略增3.9个百分点[2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借贷总额约人民币14530万元,权益总额约人民币31160万元[2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1.4,速动比率约为1.4[2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4730万元[22]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24740万元增加约人民币30万元或约0.1%至2024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24770万元[23]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3770万元增加约人民币1710万元或约12.4%至2024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15480万元[23]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3670万元增加约人民币1220万元或约8.9%至2024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14890万元[23]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人民币14530万元,加权平均实际利率约7.9%[23]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859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8805千元人民币[43]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1131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8650千元人民币[43]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7584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4232千元人民币[4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7584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4232千元人民币[43] - 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亏损为2527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1503千元人民币[43]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8分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7分人民币[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76,416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1,898千元有所减少[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451,773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58,464千元略有减少[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16,552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03,441千元有所增加[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35,221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5,023千元减少[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11,637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36,908千元减少[45]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576千元,而2023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39,510千元[51]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千元,2023年同期为1千元[51]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435千元,2023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15,187千元[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7,267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30,554千元增加[51]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开支为6,17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97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4%[58] - 2024年上半年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98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60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84%[58] - 2024年上半年出售存货成本为41,89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4,34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5.5%[62]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380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75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50%[62]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5,072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6,88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26%[62] - 2024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为7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0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32%[62]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2,31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94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44%[6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758.3万元,2023年为1423.2万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2456.4万股,2023年为52088.6万股[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2513.7万元,减值拨备7748.6万元,净额24765.1万元;2023年12月31日应收款项为31654.6万元,减值拨备6918万元,净额24736.6万元[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5099.3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94.6万元[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贷款为6924万元,其他借款为7603.8万元,借款总额14527.8万元;2023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为6969.7万元,其他借款为7404.7万元,借款总额14374.4万元[71] 公司股权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624564000股,每股面值0.001港元[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余煌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206,746,667股股份,概约持股百分比为33.10%[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陈骋女士因配偶权益持有206,746,667股股份,概约持股百分比为33.10%[8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Top Synergy Y&C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06,746,667股股份,概约持股百分比为33.10%[8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均来财务有限公司因拥有股份担保权益持有145,080,000股股份,概约持股百分比为23.23%[8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美建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45,080,000股股份,概约持股百分比为23.23%[87] - Top Synergy Y&C Limited分别由余煌先生及陈骋女士拥有约94.79%及约5.21%[84][86] - 为均来财务有限公司向公司提供的贷款作担保,Top Synergy Y&C Limited和Keen Pacemaker Limited分别抵押124,000,000股和21,080,000股股份给均来财务有限公司[88] - 作贷款担保,Top Synergy Y&C Limited及Keen Pacemaker Limited分别抵押1.24亿股及2108万股[8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法定普通股数目为50亿股,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62456.4万股;2023年12月31日法定普通股数目为50亿股,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62456.4万股[74]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14名全职员工,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名减少[3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14名全职雇员,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名减少,其中9名在香港,其余在汕头与深圳[39] - 公司香港雇员加入强积金计划,公司及雇员每月按收入5%供款,上限1500港元[38][39]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将实施多项策略,包括专注海外和中国市场、拓展客户基础、产品多元化、外包生产、扩大国内及亚洲市场销售[42] 公司股息政策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上半年派付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派息[63]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99][104] 公司或然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也无[7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无)[77] 公司资本承担情况 - 报告期末,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作拨备的资本承担为17,440千人民币[80] 财务报表相关 - 财务报表于2024年8月30日经董事会批准及授权刊发[8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综合财务业绩未经审核[116] 公司购股计划 - 公司于2020年2月13日有条件采纳购股计划激励参与者[91] - 董事可酌情向八类参与者授出购股期权[91] - 行使购股期权可配发及发行股份总数不超上市日已发行股份10%,即5200万股,约占报告日已发行股份8.33%[92][93] - 12个月内各承授人因行使购股期权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不超当时已发行股份1% [92][93] - 进一步授予超1%上限购股期权须股东批准,承授人及其联系人弃权[92][93] - 购股计划股份认购价由董事酌定,不低于三者最高值[92][93] - 承授人接纳购股期权要约21日内支付1港元象征式代价[92][93] - 购股计划有效期至2030年2月12日,期权行使期由董事定,不超授出日起10年[92][93] - 除非董事另定,购股计划无行使前最短持股期限[92][93] - 2022年6月21日,公司按每股1.17港元行使价向雇员授出5200万份购股权,占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约8.33%[94][95][96] - 2024年1月1日及6月30日,根据购股计划可授出的购股总权数均为0股[95][96] -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无购股期权被行使、归属、注销及失效[96][97] 公司股份交易情况 -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集团成员无收购、出售或赎回股份,公司无库存股份[98][102]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2024年6月30
奇士达(0691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6-27 06:30
年报概况 -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涵盖公司资料、主席报告等多方面内容[1][2] - 2023财年业绩载于年报第96页的综合全面收益表[163] - 最近五个年度的业绩以及资产及负债的概要载于年报第180页[167] 经营环境与策略调整 - 2023年公司面对全球经济增速转弱、玩具需求疲软等挑战,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外包大部分订单生产工序[6] - 2023年中国玩具出口405.70亿美元,同比下降12.2%,连续8个月负增长[6] - 公司调整策略后,生产成本增加,毛利减少,但保留了市场竞争力和研发技术优势[6] - 公司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和其入口商,减少对欧美市场客户的长期依赖[6][7] - 公司将优化产品开发和生产方面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9] - 公司将强化不同领域产品设计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知识产权授权[9] - 公司暂停传统玩具生产及销售,直至市场状况改善[18] - 公司为发展业务将实施多项策略,包括优先关注海外和中国市场、加强客户基础多元化、产品多元化、扩大产能、拓展新兴市场销售等[64] 财务状况 - 公司2023财年总收益约为1.314亿元,较2022财年的约1.694亿元减少约22.4%[12] - 智能车模收入为1.2634亿元,同比增长约2.06倍;传统玩具和智能互动式玩具2023年均无收入,2022年分别为8894.6万元和0元;原材料及电子零件收入为506.9万元,2022年为3917.7万元[14][15][17][18] - 公司毛利从2022财年的约2830万元降至2023财年的约1500万元,降幅约47.0%;毛利率从2022财年的约16.7%降至2023财年的约11.4%,降幅约5.3%[26] - 收益减少主要因国外玩具需求疲软、依赖欧美市场的客户订单减少,以及低价销售部分库存原材料及电子零件[12][13] - 毛利和毛利率下降主要因材料增加、部分生产工序外包致成本增加,以及低价销售部分原材料[26] - 智能车模增长是因调整销售策略,与香港出口型批发商开拓新兴市场,速销低毛利率产品[15] - 公司2023财年净亏损从约7670万元增至约9830万元,主要因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增加[27] - 2023财年销售开支从约90万元增加约80.3%至约160万元,主因运输费及营销推广支出增加[28] - 2023财年行政开支从约7610万元大幅减少约53.9%至约3510万元,因未确认以股份支付之款项[29]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从约2400万元增至约4070万元,增幅约69.6%,因全期预期亏损拨备增加[30] - 2023财年税项开支约690万元,较2022财年税项抵免约540万元增加约1230万元,因递延税项变动[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42.7%(2022年12月31日:35.1%),借贷总额约1.437亿元,权益总额约3.369亿元[32][3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约4890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620万元)[37] - 2023财年平均存货周转天数约为55.5天(2022财年:约44.1天),整体保持稳定[38] - 贸易应收款项从约3.275亿元减至约2.474亿元,平均周转天数从约273.2天增至约332.0天,因销售减少[3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总额约为人民币1740万元,与2022年持平[51] - 2023财年来自五大客户及最大客户的收入总额分别占集团总收入约76%(2022年:76%)及23%(2022年:29%)[193] - 2023财年来自集团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集团总采购成本约94%(2022年:76%),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约52%(2022年:44%)[193] 股权与融资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624,564,000股,每股面值0.001港元,2022年为520,886,000股[46] - 2023年8月23日,公司配售103,678,000股普通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3628.73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576.5万港元[55] - 83.88%的所得款项净额(约3000万港元)用于偿还集团债务,16.12%(约576.5万港元)用作公司一般营运资金[56] - 公司于2020年2月13日有条件采纳一项购股期权计划,以激励选定参与者[173] - 因行使购股权计划及公司其他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权可发行股份总数不超上市日已发行股份10%,即52,000,000股,占年报日期已发行股份约8.33%[176] - 任何12个月期间,因行使购股计划授出购股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不超当时已发行股份1%,超1%需股东批准[176] - 购股计划股份认购价由董事定,但不低于要约日收市价、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及股份面值三者最高者,接纳要约21日内付1港元[177] - 购股计划有效期至2030年2月12日,购股可在董事定的期间行使,但不超授出日起10年[178] - 2022年6月21日,董事会按每股1.17港元行使价向集团雇员授出52,000,000份购股[179] - 2023年1月1日和12月31日,购股计划可授出购股总数均为0股,占年报日期已发行股份0%[180] - 购股计划授出购股可能发行股份数占2023财年已发行股份约8.33%,各合格参与者无配额上限[180] - 2023财年,行使价1.17港元的雇员购股年初和年末未行使数均为52,000,000股,占年末已发行股本8.33%[181] - 2023财年无行使购股权,5200万份购股已归属[18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余煌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2.06746667亿股,持股比例33.10%[185] - Top Synergy Y&C Limited由余煌先生和陈骋女士分别拥有约94.79%和约5.21%[18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除已披露外,无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有需披露权益及淡仓[18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陈骋女士因配偶权益持有2.06746667亿股,持股比例33.10%[18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Top Synergy Y&C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06746667亿股,持股比例33.10%[18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均来财务有限公司因拥有股份担保权益持有1.4508亿股,持股比例23.23%[18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美建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4508亿股,持股比例23.23%[189] - 陈骋女士为余煌先生配偶,被视为在余煌先生拥有权益的股份中拥有权益[190] - Top Synergy Y&C Limited及Keen Pacemaker Limited分别向均来财务有限公司抵押1.24亿股及2108万股[191] 员工与福利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27名全职雇员,2022年为95名,减少主要因外包部分生产流程[59] - 集团已实施雇员培训计划并采纳购股权计划以奖励雇员[61] - 公司香港员工加入强积金计划,公司和员工每月按员工收入的5%供款,上限为1500港元[63] - 2023财年高级管理人员年薪零至100万港元人数为1人[103] 企业管治 - 2023财年公司遵循企业管治守则原则,但主席及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董事会认为此安排合理并将定期检讨[67][68] - 公司将继续检讨企业管治常规以提高水平,满足监管要求和股东期望[70] - 董事会负责集团全面管理、制定策略方向并监督管理,管理层负责日常管理[71] - 董事会是集团重大事项最终决策机构,履行企业管治相关职责,包括制定政策、监督培训等[73]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六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5] - 公司已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不少于董事会三分之一[7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性别多元化达到33.3%,有两名女性成员及四名男性成员[8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成员年龄结构合理,35至50岁董事四人,51至61岁董事两人[8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成员具备广泛专业经验,包括企业战略规划、企业管理、融资及财务事宜[82] - 公司致力于确定合适候选人时进一步改善董事会性别多元化[84] - 公司实施适当招聘与遴选程序,为合适女性候选人提供职业发展机会[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38%的同事为女性[86] - 董事会定期举行会议,以确定整体策略、接收管理层更新等,必要时召开特别会议[87] - 各董事确保付出足够时间和专注处理公司事务,并通过建设性意见为集团发展作贡献[88] - 2023财年董事会召开5次会议讨论并批准公司运营及业务发展[89] - 执行董事与公司签订3年服务合约,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签订3年委任书[90] - 朱强先生及王世铃女士将在即将到来的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董事并参选连任[92] - 全体董事确认2023财年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公司不知悉高级管理层有违规情况[93][94] - 所有董事2023财年参加企业管治、监管发展等相关培训[96] - 董事会设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监管集团事宜,均有书面职权范围[96] - 审核委员会由龚澜、王世铃、何卫东组成,2023财年召开4次会议[98][99]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向董事会建议外部核数师委任等及审查财务报表等[98] - 薪酬委员会由王世铃、何卫东、龚澜、朱强组成[100] - 2023财年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确定执行董事薪酬政策等[102] - 2023财年采纳提名政策作为甄选及继任计划指引[105] - 2023财年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检讨董事会架构等[108] - 公司秘书陈柏麟2023财年参加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09] - 公司执行董事余煌为主要企业联络人[110] - 董事负责编制真实公平反映集团状况的财务报表[111] - 外聘核数师申报责任声明载于年报“独立核数师报告”[112] - 董事会对集团风险管理负最终责任[114] - 2023财年外聘独立顾问对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检讨,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内部控制系统基本有效[118] - 罗兵咸永道自2021年1月11日起辞任公司核数师,中汇安达自2021年1月13日起接任;中汇安达自2023年2月24日起辞任,长青(香港)自同日起接任[120] - 过去三个财政年度除上述披露外无核数师变动[122] - 2023财年核数师长青(香港)提供审核服务费用1000千元人民币,中期报告审阅服务费用100千元人民币,总计1100千元人民币[124] - 公司在股东大会就每项重大事宜提呈独立决议案,所有决议案以投票方式表决,结果将刊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124] - 公司下届股东周年大会会议通知将在会议前不少于21日发送给股东[125] - 集团采用三级风险管理方法识别、评估和管理不同类型风险[115] - 集团遵循严格程序处理和发放内幕信息以确保保密性[117] - 董事会根据企业管治守则对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进行检讨,认为基本有效及充分[119] - 集团将继续外聘专业顾问进行检讨,必要时考虑建立正式内部审计部门[119]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可书面要求董事会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大会应在递交要求后2个月内举行[126] - 董事会应在递交要求21日内筹备2个月内召开的特别股东大会,若未开展,要求人可自行召集,公司需偿付合理开支[126] - 股东提名人选参选董事可递交书面通知至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详细程序可在公司网站查询[130]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股东保持沟通,集团业务及运营最新消息可在公司网站查询[131] - 公司采纳股东沟通政策,欢迎股东、投资者及利益相关者咨询和提议,咨询需附相关证明寄至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132] - 2023财年公司认为已有效落实股东沟通政策[134] - 2023财年公司修订章程细则,股东于2023年7月28日股东大会批准,最新版本可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查询[135] 董事信息 - 余煌先生43岁,2009年创立集团,担任公司主席等职,在玩具行业有超12年经验[136][137] - 朱强先生36岁,2022年3月2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提名、薪酬委员会成员[138] - 郑静云女士49岁,2019年11月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负责集团业务策略建议[141] - 何卫东先生61岁,2020年2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20年企业及投资管理经验[144][145] - 王世铃女士40岁,2021年8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有超10年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经验[149] - 龚澜先生55岁,2022年3月2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有超20年多行业财务管理经验[153][154] - 余煌先生4
奇士达(0691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6-26 22:56
行业市场数据 - 2023年中国玩具出口405.70亿美元,同比下降12.2%,连续8个月负增长[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总收益由2022年的约人民币16940万元减少约22.4%至2023年的约人民币13140万元[14][16] - 公司毛利从2022财年约28.3百万元减至2023财年约15.0百万元,减幅约47.0%[37] - 公司毛利率从2022财年约16.7%降至2023财年约11.4%,减幅约5.3%[3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4890万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约为620万元人民币[41] - 2023财年公司平均存货周转天数约为55.5天,2022财年约为44.1天[41]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3.275亿元人民币降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2.474亿元人民币,贸易应收款项平均周转天数从2022财年的约273.2天增至2023财年的约332.0天[41] - 公司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1.739亿元人民币降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1.377亿元人民币[41]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1.688亿元人民币减少约3210万元人民币或约19.0%,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1.367亿元人民币,贸易应付款项平均周转天数从2022财年的约184.4天减至2023财年的约173.9天[4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1.437亿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约为1.398亿元人民币,全部须按要求偿还,并按固定利率2.25%至18.00%计息[43][45] - 公司2023财年毛利从约2830万元降至约1500万元,降幅约47.0%,毛利率从约16.7%降至约11.4%,下降约5.3%[62] - 公司2023财年净亏损从约7670万元增至约9830万元[63] - 公司2023财年销售开支从约90万元增加约80.3%至约160万元[63] - 公司2023财年行政开支从约7610万元大幅减少约53.9%至约3510万元[63] - 公司2023财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从约2400万元增至约4070万元,增幅约69.6%[64] - 公司2023财年税项开支约690万元,较2022财年税项抵免约540万元增加约1230万元[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42.7%(2022年12月31日:35.1%),借贷总额约1.437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1.398亿元),权益总额约3.369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3.984亿元)[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1.5(2022年12月31日:约1.6),速动比率约为1.4(2022年12月31日:约1.5)[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加权平均实际利率约为7.9%(2022年12月31日:约7.9%)[6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624,564,000股,每股面值0.001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20,886,000股[10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总额约为人民币1740万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101][10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智能车模收入为126,340千元,2022年为41,308千元,同比增长约2.06倍[17][31][33] - 2023年未录得智能互动式玩具收入,2022年也为零[32] - 2023年未录得传统玩具收入,2022年为88,946千元(88.9百万元)[17][32] - 2023年原材料及电子零件收入为5,069千元,2022年为39,177千元[17] - 2023年总收益为131,409千元,2022年为169,431千元[17] 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将大部份订单以外包工序生产,减少固定员工成本和机械保养维修费用,增强生产管理人手[9] - 公司在困难时刻保留市场竞争力和研发技术优势,达至开源节流策略目标[9] - 公司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和其入口商,减少长期依赖欧美市场的客户[9] - 公司将优化人才团队建设计划,加强产品设计不同领域的质量控制和知识产权许可[11] - 展望2024年,公司将探究开展国内及“一带一路”周边新兴国家玩具零售市场[60] - 公司将实施多项策略,包括优先海外市场、加强客户基础多元化等[84] 公司收益减少原因 - 收益减少主要因国外玩具需求疲软,长期依赖欧美市场的客户订单减少[14][16] - 公司为加快库存周转等,期内部分库存原材料及电子零件以低毛利销售给客户[14][16] 公司融资情况 - 公司于2023年配售1.03678亿股普通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3628.73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3576.5万港元,其中83.88%(约3000万港元)用于偿还债务,16.12%(约576.5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80] 公司员工福利 - 香港公司及其雇员按雇员收入的5%向强积金计划供款,每月供款上限为1500港元[82] 公司员工性别比例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38%的员工为女性[9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38%的同事为女性[121] 董事会会议情况 - 2023财年董事会召开五次会议讨论公司运营及业务发展[96] - 2023财年董事会召开了5次会议,用于讨论和批准公司的运营和业务发展[143] 公司重大事项情况 - 2023财年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4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12月31日为零[50] - 报告期后直至报告日期,无任何重大事项[10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和资本资产的其他计划[97] 公司品牌情况 - 公司智能玩具、传统玩具及智能硬件产品有“奇士达”品牌、联合品牌、使用海外客户品牌三种情况[60]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由余晃先生一人担任,董事会认为此结构能使集团快速有效决策,后续会定期审查是否分设两职[113] - 2023财政年度,公司遵循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分企业管治守则原则,但存在部分未遵守适用守则条文情况[115] - 董事会负责集团整体业务管理、制定战略方向等,通过自身或董事会委员会履行企业管治责任[116] - 公司实施适当招聘和选拔程序,为合适女性候选人提供职业发展机会以实现董事会性别多元化[119] 公司资金结算与风险 - 集团香港经营附属公司大部分交易以美元结算,功能货币为美元;中国经营附属公司功能货币为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汇兑风险主要来自香港附属公司美元结余,无重大汇兑风险且未实施外币对冲政策[104] 公司资金来源与管理 - 集团资金来源以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及银行借款筹集,定期检讨资金状况确保有足够财政资源履行财务责任,不时考虑多种融资方案[103] 董事出席情况 - 执行董事余煌先生、朱强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的比例为5/5,出席股东周年大会的比例为1/1;非执行董事郑静云女士出席董事会会议的比例为5/5,出席股东周年大会的比例为1/1;独立非执行董事何卫东先生、王世铃女士、龚澜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的比例为5/5,出席审核委员会会议的比例为4/4,出席薪酬委员会会议的比例为1/1,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的比例为1/1,出席股东周年大会的比例为1/1[122] 董事合约情况 - 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服务合约、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与公司签订的委任书,初步年期均为自上市日期起计三年[123][126] 董事退任与连任情况 - 朱强先生及王世铃女士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董事职务并愿膺选连任[124][127] 董事守则遵守情况 - 全体董事确认2023财年内均已遵守标准守则,公司不知悉集团高级管理层在2023财年内有违反标准守则情况[125][127] 薪酬委员会会议情况 - 2023财年,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用于确定执行董事薪酬政策等事项[133][134] 董事酬金范围 - 酬金范围在零至100万港元的有1人[135] 董事会组成情况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六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7] 董事会年龄与性别结构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年龄范围为36岁至61岁,有四名男董事和两名女董事,性别多元化达33.3%[13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成员年龄结构合理,35至50岁董事四人,51至61岁董事两人[138] 董事轮值退任规定 - 根据章程细则第84条,三分之一董事须于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且每名董事须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退任董事可膺选连任[146][149] 董事会委员会设置 - 董事会已设立三个委员会,即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153] 审核委员会会议情况 - 2023财年审核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讨论集团会计原则、业绩、内部审计及风控系统成效[157][158] 薪酬委员会职责 - 薪酬委员会根据经济、市场、职责和个人表现确定执行董事和高管年薪并向董事会建议[169] 提名政策情况 - 2023财年采用提名政策指导董事候选人选拔和董事会继任规划[164] 审计机构变更情况 - 罗兵咸永道自2021年1月11日辞任,中汇安达自2021年1月13日接任;中汇安达自2023年2月24日辞任,长青(香港)自同日接任[174] 审计服务酬金情况 - 审核服务酬金为1000,中期报告审阅服务酬金为100,总计1100[176] 股东建议程序情况 - 组织章程细则或开曼公司法无股东在股东大会提建议程序条文(除提名董事候选人)[179] 章程细则修订情况 - 2023财年公司修订章程细则,股东于2023年7月28日股东大会批准,最新版本可于联交所和公司网站查阅[183] 董事个人信息 - 余煌43岁,2009年6月成立汕头澄海锦骏玩具有限公司,2019年10月任董事,11月任执行董事,有超12年玩具制造销售经验[185][188] - 朱强36岁,2022年3月23日任执行董事等职,2023年10月获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87] - 何卫东61岁,2020年2月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18年获深交所“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资格”[191][194] - 王世铃40岁,2021年8月31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有超10年财务管理和风控经验[192] - 龚澜55岁,2022年3月23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994年毕业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1999年获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195] 公司秘书信息 - 陈柏麟为香港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2018年12月获香港律师资格,还任宝峰集团公司秘书[196] 公司业务分析位置 - 公司对业务活动的讨论及分析载于年报第6至16页“管理层讨论及分析”[199] 股息宣派情况 - 是否宣派股息由董事酌情决定,受经营业绩等多种因素及章程细则和开曼群岛法律限制[200] 股东特别大会召开规定 - 董事会应在递呈要求当日起21日内筹备,在递呈后两个月内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80]
奇士达(0691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04 09:10
公司总收益变化 - 公司总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1.034亿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约5310万元,降幅约48.6%[6]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53,148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03,415千元人民币[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53,148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03,415千元人民币下降48.61%[68][70] 各业务线收入变化 - 智能玩具车模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1.034亿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约5310万元,降幅约48.6%[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智能车模收益为53,148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67,284千元人民币下降20.98%;传统玩具收益从2022年同期的5,325千元人民币降至0;原材料及电子零件收益从2022年同期的30,806千元人民币降至0[7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来自中国内地客户的销售收益从2022年同期的约73,500千元人民币降至0[70][7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未从智能互动玩具品类录得任何收入,2022年同期也为零[9] - 2023年公司未录得传统玩具收入,2022年上半年为530万元[11] 传统玩具业务调整 - 公司因中国境内零售市场低迷及利润率低,暂停传统玩具生产及销售[12] 毛利及毛利率变化 - 公司毛利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300万元降至2023年同期的约880万元,降幅约32.3%,毛利率从约12.6%回升至约16.6%[16]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44,343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90,405千元人民币[56]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8,805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3,010千元人民币[56] 净亏损变化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约1420万元,较2022年同期亏损约4350万元减亏约2930万元或67.4%[17]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8,650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39,618千元人民币[56]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4,232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44,713千元人民币[56]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4,232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43,542千元人民币[5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约为14,232,000元人民币(2022年:亏损43,542,000元人民币),基于加权平均已发行普通股520,886,000股(2022年:520,886,000股)计算[76] 费用变化 - 公司销售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30万元减少约80%至2023年同期的约27万元[19]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5230万元减少约71.1%至2023年同期的约1510万元[2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开支为4,97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4,524千元人民币增长10.01%;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605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571千元人民币增长5.95%[7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即期税项中的中国企业所得税期内拨备为0,过往年度超额拨备为1,217千元人民币;递延所得税为0;2022年同期分别为10千元人民币、36千元人民币[7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乃经扣除出售存货成本44,343千元人民币、使用权资产折旧2,754千元人民币、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6,886千元人民币、无形资产摊销108千元人民币、员工成本948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分别为36,563千元人民币、3,853千元人民币、8,538千元人民币、2,407千元人民币、35,255千元人民币[75] 贸易应收款项相关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350万元,2022年同期为零[21]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3.275亿元增加约6240万元或约19.1%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3.899亿元[29]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32,263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365,806千元人民币),减值拨备后为389,895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327,541千元人民币)[81] 资本负债及比率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4.8%(2022年12月31日约为35.1%),借贷总额约1.345亿元,权益总额约3.868亿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1.5(2022年12月31日约为1.6),速动比率约为1.5(2022年12月31日约为1.5)[26][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08,603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8,267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563,19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518,558千元人民币有所上升[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81,49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332,952千元人民币有所上升[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86,84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398,350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57] 现金及等价物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3060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620万元)[28] - 2023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 - 11,50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上半年为 - 35,778千元人民币[58]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9,51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上半年为 - 181,785千元人民币[59]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6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上半年未提及[59]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5,187千元人民币,2022年上半年为 - 17,732千元人民币[59]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4,32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上半年为 - 198,848千元人民币[59]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变化 - 公司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1.739亿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1.328亿元[30]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变化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1.688亿元增加约5650万元或约38.4%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2.253亿元[3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25,290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168,815千元人民币)[82] 银行及其他借款变化 - 银行及其他借款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1.398亿元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1.345亿元,加权平均实际利率约7.9% [32][33]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款为134,478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139,834千元人民币)[84] 股本相关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5.20886亿股,每股面值0.001港元[36] - 法定股本方面,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及2023年6月30日,每股0.001港元的普通股法定数目为5,000,000,000股,对应5,000千港元及4,470千元人民币[85]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及2023年6月30日,普通股数目为520,886,000股,对应521千港元及467千元人民币[85] 配售事项相关 - 2023年7月26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以每股0.35港元配售最多1.041772亿股新普通股,较收市价折让约1.4%,较前五日平均收市价折让约19.4% [42] - 2023年8月23日,配售协议完成,合共1.03678亿股配售股份成功配售,占完成前已发行股本约19.9%,占完成后已发行股本约16.6% [43]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为3628.73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576.5万港元[44] 雇员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约有27名全职雇员,较2022年12月31日的95名大幅减少[49] - 集团香港公司及其雇员每月以雇员收入的5%向强积金计划供款,每月供款上限为1500港元[52][53] 资本承担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承担总额约为1740万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3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作拨备的资本承担为17,440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17,440千元人民币)[86] 融资选择 - 董事会认为股权融资是合适的融资选择,可有效筹集资金、加强财务状况并降低流动性风险[45] 前四大客户收益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前四大客户收益分别为:客户A 18,830千元人民币、客户B 18,585千元人民币、客户C 10,114千元人民币、客户D 8,563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分别为20,485千元人民币、16,088千元人民币、13,669千元人民币、10,983千元人民币[73] 每股亏损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7分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8.4分人民币[56] 潜在普通股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涉及的潜在普通股具有反摊薄影响(2022年:并无潜在普通股)[77] 股息分配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22年:无)[78]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无)[111] 资产购置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人民币0元(2022年6月30日:人民币0元)[79]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使用权资产添置确认[80] 重大或然负债情况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12月31日:无)[85] 财务报表相关 - 财务报表已于2023年8月31日经董事会批准及授权刊发[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综合财务业绩未经审核,未审计或审阅[124] 股权结构及持股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余煌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206,746,667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39.69%[87] - Top Synergy Y&C Limited由余煌先生拥有约94.79%,陈骋女士拥有约5.21%[8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陈骋女士因配偶权益拥有206,746,667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39.69%[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吴雄槟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55,333,333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10.62%[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Motivational Mathematics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55,333,333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10.62%[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均来财务有限公司因拥有股份担保权益持有121,080,000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23.25%[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美建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21,080,000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23.25%[90] - Motivational Mathematics Limited由吴慕心女士拥有100%[92] - Top Synergy Y&C Limited及Keen Pacemaker Limited分别向均来财务有限公司抵押100,000,000股及21,080,000股[93] - 除已披露情况外,截至2023年6月30日,无其他人士需向公司知会相关权益或淡仓[89][94] - 2023年6月30日,Top Synergy Y&C Limited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39.69%,余煌先生及陈骋女士分别持有其约94.79%及约5.21%[117] 购股计划相关 - 公司于2020年2月1
奇士达(06918)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1 22:53
财报交付与查看信息 - 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列印版本将于9月30日前交付股东,可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查看[3]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高品质智能车模、智能互动式玩具及传统玩具的设计、开发、制造及销售[7] 集团总收益变化 - 集团总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1.034亿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约5310万元,减少约48.6%[8]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53,148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03,415千元人民币[6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53,148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03,415千元人民币[76][78] 业务运营影响因素 - 集团中国分公司运营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香港分公司受俄乌战争及全球通胀影响,导致订单下跌[8] 智能车模业务介绍 - 集团智能车模主要包括全功能无线电遥控车模,有不同比例,多为“奇士达”品牌和联合品牌产品,也有OEM和ODM模式产品[9] 智能玩具车模销售收入变化 - 集团智能玩具车模销售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1.034亿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约5310万元,下跌约48.6%[10] 智能互动玩具和传统玩具收入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智能互动玩具和传统玩具均无收入,2022年同期传统玩具收入为530万元[11][14] 毛利及毛利率变化 - 毛利从2022年上半年的1300万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880万元,降幅约32.3%,毛利率从12.6%回升至16.6%[19]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8,805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3,010千元人民币[63] 净亏损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142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4350万元减亏2930万元,减幅67.4%[2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423.2万元,2022年为4354.2万元;加权平均已发行普通股数为5.20886亿股,与2022年持平[84] 销售开支变化 - 销售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130万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27万元,降幅约80%[22] 行政开支变化 - 行政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5230万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1510万元,降幅约71.1%[23]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 - 2023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为350万元,2022年同期为零[24] 应纳税项利润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无应纳税项利润[26] 资本负债比率及借贷、权益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4.8%,借贷总额约1.345亿元,权益总额约3.868亿元[28] 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比率约为1.5,速动比率计算方式为总流动资产(不包括存货)除以总流动负债[3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速动比率约为1.5,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3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化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3060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620万元增加[32] 贸易应收款项变化 - 集团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3.275亿元增加约人民币6240万元或约19.1%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3.899亿元[3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89,895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327,541千元人民币[6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3226.3万元,减值拨备4236.8万元,净额38989.5万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36580.6万元、3826.5万元和32754.1万元[89]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变化 - 集团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739亿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1.328亿元[34]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变化 - 集团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688亿元增加约人民币5650万元或约38.4%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2.253亿元[3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2529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881.5万元[90] 银行及其他借款变化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人民币1.345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398亿元减少,加权平均实际利率约7.9%,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36][37]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款为13447.8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983.4万元[92] 已发行普通股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5.20886亿股,每股面值0.001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40] 资本承担总额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承担总额约为人民币1740万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44] 重大投资、收购及出售事项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等事项[38] 重大或然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与2022年12月31日情况相同[43] 股份配售情况 - 2023年7月26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协议,最多配售104,177,200股新普通股,配售价每股0.35港元,较配售协议日期收市价折让约1.4%,较前五个连续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折让约19.4%[47] - 2023年8月23日配售协议完成,共103,678,000股配售股份成功配售,配售股份总面值103,678港元,占完成前已发行股本约19.9%,占完成后扩大股本约16.6%[48] - 配售所得款项总额36,287,30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35,765,000港元[49] 全职雇员数量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全职雇员约27名,较2022年12月31日的95名大幅减少,主要因外包部分生产流程[55] 强积金供款情况 - 集团香港公司及其雇员每月按雇员收入的5%向强积金计划供款,每月供款上限为1,500港元,额外供款自愿[58][59] 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 公司将继续优先专注海外市场,维持巩固与现有直接海外客户关系,警惕疫情并扩大客户基础,同时继续优先专注中国市场[61] - 公司将通过专注中国出口型批发商和零售商,加强、扩展及多元化客户基础[61] - 公司将通过开发新产品和全球授权策略实现产品多元化[61] - 公司将通过外包部分生产流程扩大产能,提高生产效率[61] - 公司将配置更多资源扩大国内及亚洲市场销售[61] 经营亏损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8,650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39,618千元人民币[63] 非流动资产变化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08,603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218,267千元人民币[64] 流动负债变化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81,497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332,952千元人民币[64] 资产净值变化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86,847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398,350千元人民币[64] 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9,510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 - 181,785千元人民币[66]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669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未提及[66]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5,187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 - 17,732千元人民币[66] 车模销售收益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车模销售收益为53,148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72,609千元人民币[76] 不同地区客户销售收益变化 - 来自中国内地客户的销售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7350万元人民币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零[78][79] 不同客户收益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客户A的收益为18,830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0,485千元人民币[81]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客户B的收益为18,585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6,088千元人民币[81]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客户C的收益为10,114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3,669千元人民币[81]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客户D的收益为8,563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0,983千元人民币[81] 利息开支及所得税抵免变化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开支为4,977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4,524千元人民币[81] - 2023年上半年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605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571千元人民币[81]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为0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171千元人民币(抵免)[82] 成本及折旧摊销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出售存货成本4434.3万元,2022年为3656.3万元[83] - 2023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275.4万元,2022年为385.3万元[83]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688.6万元,2022年为853.8万元[83] - 2023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10.8万元,2022年为240.7万元[83] 员工成本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94.8万元,2022年为3525.5万元[83] 法定股本及已发行股本情况 - 法定股本方面,截至2023年6月30日,每股0.001港元的普通股法定数目为50亿股,金额为5000万港元(约4470万元人民币);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普通股数目为5.20886亿股,金额为521万港元(约467万元人民币)[94] 资本承担未拨备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作拨备的资本承担均为17,440千元人民币[95] 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余煌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206,746,667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39.69%[97] - Top Synergy Y&C Limited由余煌先生及陈骋女士分别拥有约94.79%及约5.21%[9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陈骋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206,746,667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39.69%[10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Top Synergy Y&C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06,746,667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39.69%[10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吴雄槟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55,333,333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10.62%[10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Motivational Mathematics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55,333,333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10.62%[10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Gold - Face Finance Limited通过拥有股份担保权益持有121,080,000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23.25%[10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Upbest Group Limited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21,080,000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23.25%[101] - 2023年6月30日,Top Synergy Y&C Limited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39.69%,余煌先生和陈骋女士分别持有其约94.79%和约5.21%[132] 股份抵押情况 - 作为贷款担保,Top Synergy Y&C Limited及Keen Pacemaker Limited分别向Gold - Face Finance Limited抵押了100,000,000股及21,080,000股[104] 购股计划相关情况 - 因行使购股权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不超上市日已发行股份数10%,即52,000,000股[109] - 任何12个月期间,各承授人因行使购股计划授出购股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不超当时已发行股份数1% [109] - 2022年6月21日,公司以每股1.17港元行使价授出52,000,000股购股,授出日前收市价每股1.15港元[1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有52,000,000份有效购股尚未行使[111] - 截至2023年1月1日及6月30日,购股计划下可授
奇士达(0691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7-10 08:24
财务报告公布 - 公司公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年度业绩[1] 人员变动 - 2022年3月23日朱强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贝烈亮辞任执行董事[4] - 2022年3月23日龚澜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赵卫卫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4] - 2022年5月31日何敏华辞任执行董事[4] - 2022年7月21日康锦里获委任为公司秘书,顾菁芬辞任公司秘书[4] - 2023年1月31日创富融资有限公司辞任合规顾问[4] - 2023年2月24日陈柏麟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康锦里辞任公司秘书[4] - 2022年2月1日创富融资有限公司获委任为合规顾问,民银资本有限公司辞任合规顾问[4] - 2023年2月24日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获委任为核数师,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辞任核数师[5] - 顾菁芬女士于2022年7月21日、曹雪莲女士于2022年5月31日辞任公司秘书[112] - 康锦里先生于2022年7月21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后于2023年2月24日辞任[112] - 陈柏麟先生于2023年2月24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112] - 何敏華女士于2022年5月31日辞任执行董事[197] - 朱強先生于2022年3月2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97] - 貝烈亮先生于2022年3月23日辞任执行董事[197] - 龔瀾先生于2022年3月2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7] - 趙衛衛女士于2022年3月23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6918[6] - 公司愿景是成为智能互动式娱乐产品供应商,主要从事高品质智能车模、智能互动式玩具、传统玩具的设计、开发、制造及销售,以及智能硬件产品的销售[18] - 公司主要从事高品质智能车模、智能互动式玩具及传统玩具的设计、开发、制造及销售[15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2财年总收益约为人民币16940万元,较2021财年的约人民币28380万元减少约40.3%[19] - 公司毛利从2021财年约人民币8080万元降至2022财年约人民币2830万元,降幅约65.0%,毛利率从约28.5%降至约16.7%,降幅约11.8%[31] - 公司纯利从2021财年约人民币2610万元大幅减少至2022财年亏损净额约人民币7670万元[32] - 公司销售开支从2021财年约人民币790万元减少约88.6%至2022财年约人民币90万元[33]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1财年约人民币4210万元大幅增加约80.8%至2022财年约人民币7610万元[34]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从2021财年约人民币540万元大幅增加至2022财年约人民币2400万元,增幅约3.4倍[36] - 公司所得税开支从2021财年约人民币560万元减少至2022财年获得税项抵免约人民币540万元[3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5.1%,与2021年持平;借贷总额约1.398亿元,较2021年的约1.553亿元减少;权益总额约3.984亿元,较2021年的约4.418亿元减少[38]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1.6,速动比率约为1.5,均与2021年持平[4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620万元,较2021年的约2.865亿元减少,主要因调拨约2.1亿元营运资金用于销售业务[41] - 2022财年,公司平均存货周转天数约为44.1天,较2021财年的约66.1天减少[42]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约为3.275亿元,较2021年的约1.17亿元增加;贸易应收款项平均周转天数约为273.2天,较2021财年的约125.3天增加[4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约为1.688亿元,较2021年的约1.446亿元增加约2420万元,增幅约16.7%;贸易应付款项平均周转天数约为184.4天,较2021财年的约90.4天增加[44][45] - 2022年12月31日,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1.398亿元,较2021年的约1.553亿元减少,按固定利率2.25% - 18.00%计息;加权平均实际利率约7.9%,较2021年的约5.2%增加[48][49]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5.20886亿股,每股面值0.001港元,与2021年持平[5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1年亦为零[5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总额约为人民币1740万元,2021年同期约为人民币1750万元[56]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120万港元,部分行使超额配股权后额外筹集约120万港元[61] - 2022财年,为新生产厂房扩张计划提供资金的所得款项净额584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维持并巩固与现有客户关系等的158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补充营运资金等的82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6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95名全职雇员,2021年为535名,减少主要因外包部分生产流程[63] - 2022财年,五大客户和最大客户收入总额分别占集团总收入约76%(2021年:36%)及29%(2021年:8%)[195] - 2022财年,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集团总采购成本约76%(2021年:70%),最大供应商采购额约占44%(2021年:21%)[19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财年智能车模收益为人民币4130.8万元,2021财年为人民币16658.6万元[20] - 2022财年智能互动式玩具收益为0,2021财年为人民币1313.8万元[20] - 2022财年传统玩具收益为人民币8894.6万元,2021财年为人民币10411.9万元[20] - 2022财年原材料及电子零件收益为人民币3917.7万元,2021财年为0[20] - 2022财年大部分传统玩具收益来自传统玩具车销售,且大部分以“奇士达”品牌出售[24] 公司经营策略 - 2022年公司因疫情调整经营策略,外包部分工序,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毛利减少[8] - 公司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和其入口商,减少长期依赖欧美市场的客户[9] - 公司将优化产品开发和生产方面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强化质量控制标准和不同领域的知识产权授权[10] - 展望2023年,公司预见国内消费力复苏向好,探究开展国内玩具零售市场,结合自有品牌和外国品牌产品实体经营[13] - 公司认为与其他知名品牌合作能提升产品市场流通性,将继续寻找合作机会并申请许可权[27] - 公司预计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放缓,经济衰退风险增加,经济复苏减缓[71] - 公司预见国内消费强劲,探究开展国内玩具零售市场[72] - 集团将采取策略发展业务,包括聚焦中国市场、多元化客户和产品、扩大产能及销售等[70] 公司合营项目 - 2022年8月19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与华夏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订立合营协议,在中国建设并运营涉及元宇宙元素的数码亲子儿童主题乐园[50]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 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由总部财资部门负责,资金来源为经营活动现金及银行借款[57] - 集团香港经营附属公司大部分交易以美元结算,中国经营附属公司功能货币为人民币,董事认为无重大外汇风险[59] - 2022财年外聘独立顾问对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作出检讨,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内部监控系统基本有效[120] - 董事会对集团风险管理负有最终责任,有权维持内部监控系统及风险管理程序健全有效[117] - 集团采用三级风险管理方法识别、评估和管理不同类型风险[118] - 集团已推行有效监控系统,包括明确职权范围的管理架构、稳健管理系统及定期检讨表现[119] - 董事会根据企业管治守则第D.2.1条对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进行检讨,认为基本有效充分[121] - 公司将继续外聘专业顾问进行检讨,并考虑必要时建立正式内部审计部门[121] 公司企业管治 - 2022财年公司遵循企业管治守则原则,仅在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安排上有偏差[76] - 余煌先生为董事会主席及集团行政总裁,自集团成立负责整体管理[76] - 董事会将定期检讨委任不同人士担任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的需要[77] - 董事会负责集团业务全面管理、策略制定及监督等工作[80] - 董事会履行企业管治守则相关责任,包括制定政策、监督培训等[82]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含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4] - 朱强先生于2022年3月2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84] - 何敏华女士于2022年5月31日辞任执行董事[84] - 公司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不少于三分之一[8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两名女性成员及四名男性成员,性别多元化达33.3%[8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董事会成员年龄结构合理,35至50岁董事四人,51至60岁董事两人[9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43%的同事为女性[94] - 董事会于2022财年召开12次会议讨论并批准公司运营及业务发展[97] - 执行董事余煌出席董事会会议12/12次[97] - 非执行董事郑静云出席董事会会议12/12次[97] - 独立非执行董事何卫东出席董事会会议12/12次,审核委员会会议3/3次[97]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世铃出席董事会会议12/12次,审核委员会会议3/3次[97] - 2022年3月23日获委任的独立非执行董事龚澜出席董事会会议11/11次,审核委员会会议3/3次[97] - 执行董事与公司签订服务合约,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签订委任书,初步年期自上市日期起计三年[98] - 根据章程细则,三分之一董事须于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00] - 郑静云女士及何卫东先生将于2023年7月28日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董事职务并愿膺选连任[100] - 全体董事确认2022财年内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公司不知悉集团高级管理层有违规情况[100] - 2022财年部分董事参与企业管治、监管发展及其他相关议题培训[101] - 董事会设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均有书面职权范围[101] - 审核委员会由龚澜、何卫东、王世铃等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3]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建议外部核数师委任等多项工作[103] - 2022财年审核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讨论会计原则、业绩等事项[104] - 2022财年薪酬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用于确定执行董事薪酬政策等事项[106] - 2022财年高级管理人员年薪在零至100万港元区间的人数为1人[107] - 2022财年提名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用于检讨董事会架构等事项[111] - 公司执行董事余煌先生为公司主要企业联络人[113] - 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王世铃女士、何卫东先生等,部分成员有任免变动[105] - 提名委员会成员包括何卫东先生、王世铃女士等,部分成员有任免变动[107] 公司股东相关 - 公司在股东大会上就每项重大事宜提呈独立决议案,所有决议案以投票方式表决[122] - 投票表决结果将刊登于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122]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且有投票权的股东可书面要求董事会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大会应在呈交要求后2个月内举行[125] - 董事会应在呈交要求当日起21日内筹备2个月内召开的特别股东大会,若未执行,呈交要求人士可自行召开,公司需偿付相关合理开支[125] - 2022财年公司认为上述措施有效落实了股东沟通政策[132] - 2022财年公司的章程文件无变更,章程细则可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查阅[133] - 股东提名人选参选董事,可递交书面通知至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详细程序可在公司网站查询[128] - 公司通过股东大会、新闻稿等渠道与股东持续沟通,集团业务及运营最新消息可在公司网站查阅[129] - 公司已采纳股东沟通政策,欢迎股东、投资者及利益相关者咨询和提议,咨询需寄至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130] - 有关公司股权、股份转让或注册的询问可联系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其联系方式在公司网站[131] - 公司下届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3年7月28日举行,会议通知将在会议前至少20个营业日发送给股东[123] 董事信息 - 余煌先生42岁,2009年6月创立集团,2019年10月任董事,11月调任执行董事,在玩具制造及销售行业有超12年经验[135][136] - 朱强先生35岁,2022年3月23日任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成员,主修信息安全及管理,在融资租赁和产业投融资管理方面经验丰富[137] - 郑静云女士48岁,2019年11月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16年4月加入集团[140] - 何卫东先生60岁,2020年2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