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基础能源(08117)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基础能源(0811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5 16:5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益与亏损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总额约为8871.3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7%[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074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约为708.7万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及亏损为18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27.6万港元[4]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510.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614.5万港元[4]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88,713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95,369千港元下降约7%[1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850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2,276千港元下降约18.72%[13]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5,104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6,145千港元下降约16.94%[13]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相关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8,253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7,125千港元增长约15.83%[14] - 2024年上半年短期租赁开支为372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233千港元增长约59.66%[14] - 2024年上半年研究及开发开支为1,130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220千港元增长约413.64%[1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074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087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外部客户总收益8871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5369千港元[19][20] - 2024年上半年可呈报分部总溢利779千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118千港元[19][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约为88,713,000港元,较上年约95,369,000港元减少约7%[30][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除所得税前亏损约为11,223,000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约为7,125,000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0,740,000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约为7,087,000港元[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4596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4709亿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1.006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8196亿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1697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5551亿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4846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9121亿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811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0614亿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281,190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311,796千港元下降约9.81%[8]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1253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994千港元减少[22]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减值拨备587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020千港元[22]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1610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570千港元[25] - 2024年6月30日计息借贷总计32203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2665千港元[26] - 2024年6月30日,计息借贷实际利率为年利率4.113%,2023年为年利率4.624%[27] - 2024年6月30日已订约但未拨备的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50,36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1,249千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不可撤销租赁下未来应收未折现租赁付款总计76,58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8,375千港元[2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10066万港元,流动负债约为11697.6万港元,外部借贷约为3.22033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2.36712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36%[4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22,002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6,290千港元增长约35.06%[9]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27,134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39,015千港元下降约30.45%[9]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16,090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55,596千港元下降约71.06%[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息与股本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2]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派息[16] - 法定股本方面,截至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6月30日,每股面值0.0625港元的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920,000千股,金额为12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同期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023,987千股,金额为63,999千股[2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由10.23987439亿股每股面值0.0625港元的普通股组成[3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税务与雇员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须按25%统一企业所得税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有9名全职雇员,在中国有147名全职雇员,上半年雇员酬金总额约为1035.3万港元[37] 业务展望与资源评估 - 2024年起,公司董事会乐观相信集团表现会随宜昌天然气项目投产跃进,能源分部将增长并继续为核心业务[34] - 2024年6月30日,董事预期集团具备充足财务资源应付持续营运及未来发展所需[35] 市场环境与业务背景 - 2024年上半年美国GDP年增率约为2.9%,欧元区第一季GDP成长率仅为0.5%,中国经济增长约5.0%[30] 集资与投资活动 - 回顾期内公司并无进行任何集资活动[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重大收购及出售,回顾期内无其他重大投资[39] 股权结构 - 2024年6月30日,董事马争女士持有3.72721632亿股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36.40%;董事袁赓先生持有2035.0633万股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99%[44] - 郭秀芹女士、东成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卓华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公司123,867,678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2.10%[48] - Ji Shengzhi先生、Lu Ke女士、超卓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公司110,000,000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0.74%[48] -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Chogori Investment (Hong Kong) Limited、Winsteria (BVI) Company Limited、Winmaxi (BVI) Company Limited分别持有公司93,089,767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9.09%[48]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自2022年5月17日起10年内有效,因行使全部购股权限定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10%,特殊情况可重新获批更新至30%[46] - 购股权计划股份行使价格由董事会酌情定,但不低于规定最高金额,接纳授出购股股权需支付1港元象征式款项[46] - 回顾期内公司未授出购股股权,无购股股权获行使,2024年6月30日无尚未行使购股股权[46] 抵押与风险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部分投资物业以及土地及楼宇被抵押作银行借贷抵押物,无重大或然负债[41] - 集团销售及付款以港元及人民币结算,现金及银行存款主要以港元及人民币结算,业务主要在中国进行,外汇风险不大,暂无对冲安排[43] 股份交易 - 公司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并无赎回、购买或出售任何本公司普通股[56] 公司治理架构 - 公司已遵照相关规则成立审核委员会,回顾期内由温子勋先生、钟展强先生及宋仁克先生组成[53] - 公司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6月1日成立,回顾期内由钟展强先生、温子勋先生及宋仁克先生组成[54] - 公司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3月22日成立,回顾期内由钟展强先生、温子勋先生及宋仁克先生组成[55] 企业管治合规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用及符合《企业管治守则》,但偏离守则条文C.2.1[57][58] - 公司已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操守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回顾期内遵守规定[59] 董事会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执行董事马争女士及袁赓先生,非执行董事吉江华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温子勋先生、钟展强先生及宋仁克先生组成[59]
中国基础能源(0811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3-28 19:27
公司业务发展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收益维持稳定,与二零二二年相若,业绩符合预期[13] - 本集团在清洁能源领域持续发展,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寻求增长机会[14] - 天然气业务表现不俗,目前是本集团的核心业务之一,未来将继续发展[11] - 本集团在宜昌、福建和安徽地区的运营持续增强,清洁能源业务建设已完成,预计将在二零二四年开始运营[10] - 二零二三年天然气业务分部经营保持稳定,预计未来展望亮丽[20] - 宜昌的清洁能源业务已建成,预计于二零二四年开始运营,为本集团贡献收益和利润[21] - 安徽省怀宁县提供的生物质气化供热业务于二零二三年稳定增长,预期将为本集团带来可观收益[22]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投资控股,主要涉及运输和分销天然气、热能和生物质气化产品销售以及物业投资[57] 财务状况 -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总收益较二零二二年同期轻微减少约0.7%[19] - 本集团的收益总额约为183,442,000港元,较上年减少约0.7%[26] - 本集团拥有人应占的税前亏损约为17,500,000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由于二零二二年出售资产所致[27] - 本集团的资产净值约为300,614,000港元,总资产约为755,286,000港元,包括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30,644,000港元[29] 股东及治理 - 公司已发行1,023,987,439股普通股[90] - 公司普通股中,最大股东持有12.10%的股份[91] - 公司董事或其关联人未持有5%以上股份参与五大客户或供应商[98] - 公司已成立审计委员会并制定职权范围[101] - 薪酬委员会负责考虑公司所有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政策和架构[102] - 提名委员会负责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并向董事会提出董事任命建议[103] 风险管理与合规 - 公司在中国经营天然气业务,受天然气价格波动和全球环境影响影响[107] - 公司致力于支持环境可持续性,遵守环保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资源有效利用[108] - 公司致力于维持环境友好公司地位,通过节能和循环利用最大化减少对环境影响[109] - 公司已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严重违反或不遵守情况[110] - 公司已建立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包括追踪和记录已识别的风险、评估风险、制定和更新应对程序[159]
中国基础能源(0811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1 20:47
财务表现 -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收益总额约为183,442,000港元,较上年减少约0.7%[5]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7,500,000港元,较上年亏损增加[6] -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全年亏损为19,625,000港元,较上年亏损增加[8] - 全年虧損中,本公司擁有人應佔部分为17,500,000港元,较上年增加[8] - 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总收益较二零二二年同期轻微减少约0.7%[70] - 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收益总额约为183,442,000港元,较上年减少约0.7%[76] - 公司經審核除所得稅前虧損約為17,083,000港元,虧損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由于二零二二年出售持作出售资产所致[77] - 二零二三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7,500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77.6%[64] 资产状况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47,090千港元,较上年增加[10] - 流动资产总额为108,196千港元,较上年减少[10] - 资产总额为755,286千港元,较上年增加[10] - 公司股本为63,999千港元,溢价账为727,375千港元,总股本和溢价账合计为791,374千港元[13]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的股本为63,999千港元,溢价账为727,375千港元,总股本和溢价账合计为791,374千港元[13] 业务情况 - 本集团可呈报分部的业务包括运输及分销天然气、销售热能及生物质气化有关产品[44][47] - 可呈报分部的总收入为183,442千港元,其中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142,773千港元[47] - 一名运输及分销天然气分部客户的收入占本集团收入总额的40%[54] - 本集团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主要源自中国市场[53] - 本集团在2023年的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183,442千港元,较2022年略有下降[56] 税务情况 - 二零二三年即期稅項中國本年度稅項为3,407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下降了15.3%[60] - 福建中基能源和懷寧中基能源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享有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61] - 中國其他營運附屬公司需按25%的统一企业所得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62] 业务展望 - 公司天然气业务仍为核心业务,预计未来天然气业务前景良好[71] - 公司在宜昌开展的清洁能源业务已建成,预计将于二零二四年开始运营,为公司贡献收益和利润[71] - 公司安徽省怀宁县提供的生物质气化供热业务于二零二三年稳定增长,预计未来将为公司带来可观收益[72] - 公司宜昌的物业投资业务为公司贡献稳定的现金流入,预计将继续成为公司的主要分部之一[73] - 公司认为疫情对其天然气分销和物业投资业务不会造成直接和深远的重大影响[74] - 公司将继续谨慎管理运营,并寻找投资机会以提升公司价值[75]
中国基础能源(08117)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1-10 17:3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总额约为1.2346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8.08%[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233.1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2382.4万港元[4] - 2023年第三季度收益为2809.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445.4万港元[7] - 2023年前三季度其他收入及收益及亏损为248.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16.2万港元[7] - 2023年前三季度制成品存货变动为 - 9088.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01796亿港元[7] - 2023年前三季度雇员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 - 1484.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624.7万港元[7] - 2023年前三季度折旧为 - 1043.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284.7万港元[7] - 2023年前三季度融资成本为 - 888.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076.9万港元[7] - 2023年前三季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 - 2773.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5946.2万港元[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28,09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454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益为123,46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4,325千港元[1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及亏损为20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47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为2,48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62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融资成本为2,74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183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为8,88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769千港元[1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已扣除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等费用为3,31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16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为10,43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847千港元[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5,24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818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为12,3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824千港元[2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总收益约为1.2346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约1.34325亿港元减少约8.08%[29][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未经审核除所得税前亏损约为1318.7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2618.2万港元[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233.1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2382.4万港元[33]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4]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股息,2022年同期也未派付[23] 各业务线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运输及分销天然气收益为19,35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988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为94,5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2,338千港元[1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销售热能及生物质气化有关产品收益为5,19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765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为17,69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0,790千港元[15] 各业务线发展情况 - 2023年天然气业务经营规模稳定,公司认为其前景亮丽,因中国政府实施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政策[29] - 安徽省怀宁县生物质气化供热业务2023年稳定增长,但因部分工厂建设和营运未完成,该分部仍亏损[29] - 宜昌物业投资业务在回顾期内提供稳定现金流入,租户均为汽车零部件制造商[30] - 2023年起,公司董事会乐观相信集团表现会随能源分部扩展而跃进[34] - 公司已构建一定规模的天然气销售网络,且网络日渐扩张,管理层相信天然气业务将稳定增长并贡献庞大收益[34] - 位于宜昌的土地及物业将继续出租以赚取租金收入[37] 财务资源与预期 - 2023年9月30日,董事预期集团具备充足财务资源应付持续营运及未来发展所需[38] 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023,987千股[25]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1,023,987,439股[39][52] - 2023年9月30日,马争女士实益拥有372,051,632股普通股,占比36.33%;袁赓先生实益拥有20,350,633股普通股,占比1.99%[40] - 2023年9月30日,郭秀芹女士、东成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卓华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拥有123,867,678股普通股,占比12.10%[54] - 2023年9月30日,Ji Shengzhi先生、Lu Ke女士、超卓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拥有110,000,000股普通股,占比10.74%[54] - 2023年9月30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Chogori Investment (Hong Kong) Limited、Winsteria (BVI) Company Limited、Winmaxi (BVI) Company Limited分别拥有93,089,767股普通股,占比9.09%[54] - 卓华投资有限公司由东成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实益拥有80%权益,由一名独立投资者拥有20%权益,东成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由郭秀芹女士实益拥有100%权益[57] 购股权计划情况 - 购股權計劃自2022年5月17日起10年期內有效,因行使全部购股權可能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過公司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上限可更新至30%[44][47] - 2023年回顾期内公司并无授出购股權,亦无购股權获行使[51] 股份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无赎回任何普通股,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或出售任何本公司普通股[65] 公司治理结构情况 - 审核委员会于回顾期内由温子勋先生、钟展强先生及宋仁克先生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宋仁克先生于2023年3月1日获委任,王小兵先生于同日辞任[60] - 薪酬委员会于回顾期内由钟展强先生、温子勋先生及宋仁克先生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宋仁克先生于2023年3月1日获委任,王小兵先生于同日辞任[62] - 提名委员会于回顾期内由钟展强先生、温子勋先生及宋仁克先生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宋仁克先生于2023年3月1日获委任,王小兵先生于同日辞任[63] - 于报告日期,董事会由执行董事马争女士及袁赓先生,非执行董事吉江华先生,及独立非执行董事温子勋先生、钟展强先生及宋仁克先生组成[65] 税务情况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须按25%统一企业所得税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本期及过往期内无香港利得税拨备[22]
中国基础能源(08117)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09 16:3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益总额约为1.2346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8.08%[5]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233.1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2382.4万港元[6] - 2023年第三季度收益为2809.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445.4万港元[9] - 2023年前三季度其他收入及收益及亏损为248.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16.2万港元[9] - 2023年前三季度制成品存货变动为 - 9088.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01796亿港元[9] - 2023年前三季度雇员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 - 1484.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624.7万港元[9] - 2023年前三季度折旧为 - 1043.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284.7万港元[9] - 2023年前三季度其他无形资产摊销为 - 28.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28.4万港元[9] - 2023年前三季度应收贸易账款减值亏损拨回净额为108.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0[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总收益123,46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4,325千港元减少约8.08%[17][23] - 2023年前三季度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48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62千港元[17] - 2023年前三季度融资成本为8,88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769千港元[17] - 2023年前三季度除所得税前亏损相关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0,43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847千港元[18] - 2023年前三季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2,3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824千港元[21]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计为258,243千港元,2022年9月30日为263,924千港元[2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益总额约为1.2346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约1.34325亿港元减少约8.08%[3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未经审核除所得税前亏损约为1318.7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2618.2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233.1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2382.4万港元,亏损较上年同期减少[31]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7]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任何股息[2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三季度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中,运输及分销天然气为19,352千港元,销售热能及生物质气化有关产品为5,199千港元,租金收入总额为3,548千港元[17] - 随着中国及全球从疫情影响全面复常,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受益并稳定增长,中国对清洁能源需求增长促使天然气业务增长[24] - 2023年天然气业务经营规模稳定,公司认为其前景亮丽,客户主要为工业客户[25] - 安徽省怀宁县生物质气化供热业务2023年稳定增长,但因部分工厂建设和营运未完成,该分部仍亏损[26] - 宜昌物业投资业务在回顾期内提供稳定现金流入,租户均为汽车零部件制造商[27] - 2023年起,公司认为集团表现会随能源分部扩展而跃进,能源分部由天然气业务及生物质气化供热业务组成[32] 股权结构 - 2023年9月30日,已发行普通股为10.23987439亿股[34] - 2023年9月30日,董事马争女士实益拥有3.72051632亿股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36.33%;董事袁赓先生实益拥有2035.0633万股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99%[35]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1,023,987,439股[45] - 2023年9月30日郭秀芹女士等股东在公司每股面值0.0625港元普通股的好仓情况:郭秀芹女士等持123,867,678股,权益约12.10%;Ji Shengzhi先生等持110,000,000股,权益约10.74%;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持93,089,767股,权益约9.09%[46] - 除已披露外,2023年9月30日董事不知悉其他人士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或拥有附带投票权股本面值5%或以上权益[50] 购股计划 - 2022年5月17日公司股东周年大会通过购股计划,该计划自采纳日期起10年内有效[36][37] - 行使购股权计划或其他计划授出的全部购股权可能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重新获批后上限为30%,考虑未行使购股权占比低于10%,公司认为可达成30%上限要求[42] - 购股权计划年期为采纳日期起计十年,接纳每项授出购股权须支付1.00港元象征式款项,回顾期内公司未授出及行使购股权[43] 公司治理 - 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未参与使董事等可通过购入股份或债权证获益的安排[51] - 回顾期内董事、重大股东等无从事与集团业务竞争业务,无利益冲突[52] - 公司按规定成立审核委员会,回顾期由温子勋先生等三人组成,宋仁克先生2023年3月1日获委任,王小兵先生同日辞任,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业绩并提供意见[53] - 公司薪酬委员会2005年6月1日成立,回顾期由钟展强先生等三人组成,宋仁克先生2023年3月1日获委任,王小兵先生同日辞任[54][55] - 公司提名委员会2012年3月22日成立,回顾期由钟展强先生等三人组成,宋仁克先生2023年3月1日获委任,王小兵先生同日辞任[56] 股份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无赎回任何普通股[5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或出售任何公司普通股[57] 税务信息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须按25%统一企业所得税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19] 财务资源预期 - 2023年9月30日,董事预期集团具备充足财务资源应付持续营运及未来发展所需[33]
中国基础能源(0811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10 17:0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益与亏损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总额约为9536.9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3.2%[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708.7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1400.6万港元[4] - 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为95,369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09,871千港元下降约13.20%[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除所得税前亏损约为712.5万港元,上年同期亏损约为1414.3万港元[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总额约为9536.9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3.2%[5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4]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2022年同期也未派付[2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收入及收益亏损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及亏损为227.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1.5万港元[7]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622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38千港元增长约1536.84%;杂项收入为1,556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797千港元增长约95.23%[23] - 2023年上半年汇兑亏损净额为105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汇兑收益390千港元;持作买卖投资的公允值亏损为7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30千港元下降约76.67%[23]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及亏损总计为2,276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415千港元增长约448.43%[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存货变动 - 2023年上半年制成品存货变动为 - 7188.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8520.1万港元[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59288.7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6452.1万港元[11]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10950.7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400万港元[11]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5118.1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9954.7万港元[11]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3941.7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355.6万港元[12]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1179.6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541.8万港元[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12869千港元,减值拨备6776千港元,净额609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26893千港元,减值拨备8161千港元,净额18732千港元[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扣除减值亏损)为609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732千港元减少[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1625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473千港元增加[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计息借贷总计26569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63438千港元略有增加,实际利率为年利率4.624%(2022年:年利率4.675%)[43][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在不可撤销租赁下未来应收未折现租赁付款为9389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3038千港元减少[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订约但未拨备的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金额为8791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1364千港元减少[5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1.09507亿港元,流动负债约为1.51181亿港元,外部借贷约为2.65697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2.64567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00.4%[6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为16,290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1,503千港元增长约41.61%;投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为 - 39,015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 - 14,485千港元降幅约169.34%;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55,596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7,545千港元增长约216.89%[15]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2,871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4,563千港元增长约125.72%[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融资成本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融资成本为274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243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614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586千港元[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成本折旧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相关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等各项成本有相应数据,如自有物业折旧3019千港元等;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也有对应数据,如自有物业折旧6319千港元等[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所得税情况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须按25%统一企业所得税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本期及过往无香港附属公司应评税溢利,无香港利得税拨备[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业务收益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的运输及分销天然气收益为75,170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89,350千港元下降约15.87%;销售热能及生物质气化有关产品收益为12,499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3,025千港元下降约4.04%[21]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其他来源的租金收入总额为7,700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7,496千港元增长约2.72%[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各业务来自外部客户收益总计95369千港元,其中热能及生物运输及分销天然气75170千港元等;2022年同期总计109871千港元,其中热能及生物运输及分销天然气89350千港元等[34][3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业务溢利/亏损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各业务可呈报分部溢利/(亏损)总计亏损118千港元,其中热能及生物运输及分销天然气盈利1239千港元等;2022年同期总计亏损179千港元,其中热能及生物运输及分销天然气盈利2868千港元等[34][3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业务资产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各业务可呈报分部资产总计605496千港元,其中热能及生物运输及分销天然气264989千港元等;2022年同期总计569881千港元,其中热能及生物运输及分销天然气202087千港元等[34][3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业务负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各业务可呈报分部负债总计266425千港元,其中热能及生物运输及分销天然气190712千港元等;2022年同期总计233093千港元,其中热能及生物运输及分销天然气159560千港元等[34][35] 公司股本情况 - 法定股本为每股面值0.0625港元的普通股1920000千股,金额为12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每股面值0.0625港元的普通股1023987千股,金额为63999千港元[4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1,023,987,439股[84] 公司股权结构 - 2023年6月30日,董事马争女士实益拥有3.71301632亿股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36.26%;董事袁赓先生实益拥有2035.0633万股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99%[74] - 郭秀芹女士等持有123,867,678股,权益约12.10%[85] - Ji Shengzhi先生等持有110,000,000股,权益约10.74%[85] -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持有93,089,767股,权益约9.09%[85] 公司购股计划 - 2022年5月17日公司股东周年大会通过购股计划,该计划自采纳日期起计10年期内有效及生效[75] - 购股计划内合资格参与者包括全职或兼职雇员、董事及对集团有贡献的供应商、咨询顾问、代理及顾问等[77] - 因行使全部购股权可能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10%,重新获批后上限为30%[80] - 接纳每项授出购股权须支付1.00港元象征式款项[80] - 回顾期内公司未授出购股权,也无购股权获行使[81]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于香港有9名全职雇员,于中国有148名全职雇员,截至该日止六个月,雇员酬金总额约为1027.9万港元[61] 公司业务展望 - 2023年天然气业务经营规模稳定,生物质气化供热业务稳定增长但仍亏损,宜昌物业投资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入[51][52] - 2023年起,董事会乐观相信集团表现会随能源分部扩展而跃进,能源分部主要由天然气业务及生物质气化供热业务组成[57] - 位于宜昌的土地及物业将继续出租以赚取租金收入[58] 公司疫情影响及策略 - 疫情对公司无直接及深远重大影响,但公司会密切留意情况并评估影响[54] - 董事会及管理层将谨慎管理集团运作,同时发掘投资机会提升公司价值[54] 公司董事变动及委员会组成 - 2023年3月1日宋仁克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王小兵辞任[90][92] - 回顾期审核委员会由温子勋、钟展强、宋仁克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0] - 回顾期薪酬委员会由钟展强、温子勋、宋仁克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2]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3月22日成立,回顾期内由钟展强、温子勋和宋仁克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宋仁克于2023年3月1日获委任,王小兵于同日辞任[93] - 截至报告日期(2023年8月9日),董事会由执行董事马争和袁赓、非执行董事吉江华、独立非执行董事温子勋、钟展强和宋仁克组成[101] 公司股份交易及守则遵守情况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赎回、购买或出售任何普通股[9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除部分情况外遵守《企业管治守则》[96] - 回顾期内公司不设行政总裁职衔人员,主席马争兼任部分营运附属公司董事,偏离守则条文C.2.1,但董事会认为安排恰当[97] - 公司已采纳不逊于GEM上市规则规定的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全体董事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相关准则[99] 公司抵押及或然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部分投资物业、土地使用权及应收贸易账款被抵押作借贷抵押物,并无重大或然负债[67]
中国基础能源(08117)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09 16:5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总额约为9536.9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3.2%[5]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708.7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1400.6万港元[6] - 2023年第二季度收益为2883.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413.1万港元[9]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及亏损为227.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1.5万港元[9]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59288.7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6452.1万港元[11]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10950.7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400万港元[11]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5118.1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9954.7万港元[11]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3941.7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355.6万港元[12]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1179.6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541.8万港元[1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11796亿港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3.33903亿港元有所下降[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162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50.3万港元有所增加[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3901.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448.5万港元有所增加[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5559.6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754.5万港元有所增加[1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9536.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9871亿港元有所下降[21]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614.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58.6万港元有所下降[21] - 2023年Q2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自有为3019千港元,使用权资产为498千港元,总计3517千港元;2022年Q2自有为3660千港元,使用权资产为462千港元,总计4122千港元[2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7087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4006千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总计95369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09871千港元[26][27] - 2023年上半年可呈報分部溢利/(虧損)总计为 -118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 -179千港元[26][27] - 2023年上半年可呈報分部资产总计605496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569881千港元[26][27] - 2023年上半年可呈報分部负债总计 -266425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 -233093千港元[26][27]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12869千港元,减值拨备为6776千港元,扣除减值后为609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为26893千港元,减值拨备为8161千港元,扣除减值后为18732千港元[28]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总额为622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38千港元[26][27] - 2023年上半年折旧总额为 -7125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 -8631千港元[26][27] - 2023年上半年非流动资產添置总计55795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4485千港元[26][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16,25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473千港元[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计息借贷总计265,69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3,438千港元,实际利率为年利率4.624%(2022年:年利率4.675%)[31][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不可撤销租赁下未来应收未折现租赁付款为93,89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3,038千港元[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订约但未拨备的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87,91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1,364千港元[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约为95,369,000港元,较上年同期约109,871,000港元减少约13.2%[36][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除所得税前亏损约为7,125,000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14,143,000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7,087,000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14,006,000港元)[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1.09507亿港元,包括约50万港元及约人民币5939.1万元现金,流动负债约为1.51181亿港元[54] - 集团外部借贷约为2.65697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2.64567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00.4%[55]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7]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运输及分销天然气收益为751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935万港元有所下降[21] - 2023年上半年销售热能及生物质气化有关产品收益为1249.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02.5万港元有所下降[21] - 2023年上半年租金收入总额为77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49.6万港元有所增加[21]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27.6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1.5万港元有所增加[21] - 公司天然气业务为核心业务,2023年经营规模稳定,生物质气化供热业务稳定增长但仍亏损,宜昌物业投资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入[38][39][40] 公司财务资源预期 - 2023年6月30日,董事预期集团具备充足财务资源应付持续营运及未来发展所需[46]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有9名全职雇员,在中国有148名全职雇员,上半年雇员酬金总额约为1027.9万港元[48] 公司股本结构 - 法定股本方面,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及2023年6月30日,每股面值0.0625港元之普通股为1,920,000千股,金额为12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同期普通股为1,023,987千股,金额为63,999千港元[34] - 回顾期内,公司股本结构无变动,无其他重大投资,无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重大收购及出售[49][50][51] - 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普通股为1,023,987,439股[68] - 郭秀芹女士、东成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卓华投资有限公司所持股份数目为123,867,678股,权益百分比为12.10%[69] - Ji Shengzhi先生、Lu Ke女士、超卓控股有限公司所持股份数目为110,000,000股,权益百分比为10.74%[69] -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Chogori Investment (Hong Kong) Limited等所持股份数目为93,089,767股,权益百分比为9.09%[69] 购股计划 - 购股计划于2022年5月17日获公司股东通过,有效期10年,目的是奖励合资格参与者[59][60][61] - 购股计划合资格参与者包括雇员、董事、供应商、咨询顾问等,公司可指明参与者、股份数目和授出日期[62][64] - 因行使购股计划或其他计划授出的全部购股而可能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除非获股东重新批准更新上限至30%[65] - 购股计划股份行使价格由董事会酌情厘定,不得低于规定的最高金额,接纳授出购股需支付1港元,回顾期内未授出和行使购股[66] 公司抵押及或然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部分投资物业、土地使用权及应收贸易账款被抵押作借贷抵押物,无重大或然负债[53] 公司股份交易情况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赎回任何普通股,未购买或出售任何本公司普通股[80]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于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基本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主席马争女士兼任部分营运附属公司董事偏离守则条文C.2.1[81][83] 公司委员会组成及功能 - 审核委员会主要功能包括检讨财务控制等,回顾期内由温子勋先生、钟展强先生及宋仁克先生组成[76] - 薪酬委员会主要功能为考虑薪酬政策等,回顾期内由钟展强先生、温子勋先生及宋仁克先生组成[77][78] - 提名委员会主要功能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回顾期内由钟展强先生、温子勋先生及宋仁克先生组成[79] 董事相关规定及遵守情况 - 公司已采纳不逊于GEM上市规则第5.48条至5.67条规定交易准则的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全体董事遵守规定交易准则及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84] 董事会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执行董事马争女士及袁赓先生、非执行董事吉江华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温子勋先生、钟展强先生及宋仁克先生组成[84] 公告登载安排 - 本公告将由刊发日期起计最少七日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指定网站登载[84] 董事任免 - 宋仁克先生于2023年3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王小兵先生于同日辞任[76][78][79] 公司未来展望 - 董事会乐观相信集团表现会随能源分部扩展而跃进,能源分部将增长并继续为核心业务,宜昌土地及物业将继续出租[45]
中国基础能源(08117)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5-12 18: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总额约为6653.5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2%(2022年同期约为7574万港元)[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90.4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250.5万港元)[4] -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29.4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6万港元[7] - 2023年第一季度制成品存货变动为亏损4997.6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5574万港元[7] - 2023年第一季度雇员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679.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70万港元[7] - 2023年第一季度折旧为360.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50.9万港元[7] - 2023年第一季度融资成本为339.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34.3万港元[7] - 2023年第一季度自有业务及使用权资产开支360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509千港元[19] - 2023年第一季度短期租赁开支16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33千港元[19]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90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05千港元[23] - 2023年第一季度总收益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2%[2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收益总额约为6653.5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7574万港元减少约12%[3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除所得税前亏损约为139.6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16.4万港元[31]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90.4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250.5万港元[3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无)[4]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2023年第一季度股息,2022年同期也未派付[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运输及分销天然气收益为5635.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636.7万港元[14]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热能及生物质气化有关产品收益为638.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52.6万港元[14] - 2023年天然气业务经营规模稳定,生物质气化供热业务稳定增长但仍亏损[27] 企业所得税情况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须按25%统一企业所得税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0] 已发行普通股情况 - 2023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023987千股[23] - 2023年3月31日已发行普通股为10.23987439亿股[36]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1,023,987,439股[48] 股权持有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马争女士持有3.71301632亿股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36.26%[37] - 2023年3月31日,袁赓先生持有2035.0633万股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99%[37] - 郭秀芹女士、东成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卓华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23,867,678股,权益约12.10%[49] - Ji Shengzhi先生、Lu Ke女士、超卓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10,000,000股,权益约10.74%[49] -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Chogori Investment (Hong Kong) Limited等持股93,089,767股,权益约9.09%[49] 股权结构关系 - 卓华投资有限公司由东成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实益拥有80%权益,由独立投资者拥有20%权益[51] - 超卓控股有限公司由Lu Ke女士及Ji Shengzhi先生共同拥有[51] - Winmaxi (BVI) Company Limited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附属公司[51] 购股权计划情况 - 购股权计划自2022年5月17日起计10年期内有效及生效[41] - 因行使根据购股权计划或任何其他计划授出之全部购股权而可能发行之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于2022年5月17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之10%,除非获股东重新批准更新10%之计划授权上限(基准为根据购股权计划可授出之购股连同任何根据购股计划及任何其他计划尚未行使但将获行使之购股所涉及之最大股份数目不得超过公司不时之已发行股本30%)[44] - 接纳每一项授出之购股须支付1.00港元之象征式款项[45] - 公司于回顾期内并无授出购股,亦无购股获行使[46] 公司人员变动 - 2023年3月1日宋仁克先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王小兵先生辞任[54][56][57] 普通股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无赎回、购买或出售普通股情况[59] 董事会组成情况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执行董事马争女士及袁赓先生,非执行董事吉江华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温子勋先生、钟展强先生及宋仁克先生组成[59]
中国基础能源(08117)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5-10 16: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收益总额约为6653.5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约7574万港元减少约12%[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90.4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250.5万港元[6]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7] -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收入及收益及亏损为129.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6万港元[9] - 2023年第一季度制成品存货变动为 - 4997.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5574万港元[9] - 2023年第一季度雇员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 - 679.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570万港元[9] - 2023年第一季度折旧为 - 360.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450.9万港元[9] - 2023年第一季度融资成本为 - 339.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334.3万港元[9]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总收益约为6653.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7574万港元减少约12%[23][30]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90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05千港元[21]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基于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023987千股计算,2022年相同[21] - 2023年第一季度物业、厂房及设备自有折旧为330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763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023年为308千港元,2022年为746千港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短期租赁开支为16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33千港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招待及差旅开支为25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69千港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法律及专业费用为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38千港元[18]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2023年第一季度股息,2022年同期也未派付[2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除所得税前亏损约为139.6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16.4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90.4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250.5万港元[3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运输及分销天然气收益为5635.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636.7万港元[17]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热能及生物质气化有关产品收益为638.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52.6万港元[17] - 2023年安徽省怀宁县生物质气化供热业务稳定增长,但仍亏损,随着建设开展情况将改善[26] 公司股权结构 - 2023年3月31日已发行普通股为10.23987439亿股[34][35][45] - 2023年3月31日,董事马争女士实益拥有3.71301632亿股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36.26%;董事袁赓先生实益拥有2035.0633万股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99%[3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郭秀芹女士、东成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卓华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有123,867,678股,权益百分比为12.10%[4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Ji Shengzhi先生、Lu Ke女士、超卓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持有110,000,000股,权益百分比为10.74%[4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Chogori Investment (Hong Kong) Limited等分别持有93,089,767股,权益百分比为9.09%[46] 购股计划 - 购股计划于2022年5月17日获公司股东通过,自采纳日期起计10年内有效及生效[36][37] - 因行使根据购股计划或任何其他计划授出之全部购股而可能发行之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于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之10%,除非获股东重新批准更新10%之计划授权上限,根据购股计划可授出之购股连同任何根据购股计划及任何其他计划尚未行使但将获行使之购股所涉及之最大股份数目不得超过公司不时之已发行股本30%[42] - 购股计划之年期由采纳日期起计为10年,接纳每一项授出之购股须支付1.00港元之象征式款项,回顾期内公司并无授出购股,亦无购股获行使[43] 公司治理结构变动 - 2023年3月1日,宋仁克先生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王小兵先生辞任[54][56][57] - 回顾期内,审核委员会由温子勋先生、钟展强先生及宋仁克先生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4] - 回顾期内,薪酬委员会由钟展强先生、温子勋先生及宋仁克先生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6] - 回顾期内,提名委员会由钟展强先生、温子勋先生及宋仁克先生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7] 公司股份交易情况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并无赎回其任何普通股[58]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并无购买或出售任何本公司普通股[58] 公告登载信息 - 公告将由刊发日期起计最少七日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指定网站登载[59] 企业所得税信息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须按25%统一企业所得税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19]
中国基础能源(08117)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3-30 16: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2年收益比2021年增加,主要因天然气业务收益增加及生物质气化供热业务全年贡献所致[12] - 公司2022年产生亏损,但预计不久将有跃进表现[12] - 2022年公司总收益约1.84683亿港元,较2021年的约1.41544亿港元上升约30.5%[17][20] - 2022年经审核除所得税前亏损约831.1万港元,2021年亏损约479.4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985.5万港元,2021年亏损约794.1万港元[2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约3.35418亿港元,2021年约为3.66193亿港元;总资产约7.38521亿港元,2021年约为7.5295亿港元[2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3315.9万港元,2021年约为1.117亿港元;已抵押银行存款约5653.6万港元,2021年约为6134.7万港元[2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1.74亿港元,流动负债约2995.47万港元;外部借贷约2634.38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2859.78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约为92%[27] - 2022年公司已发行股本由10.23987439亿股每股面值0.0625港元的普通股组成[3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有9名全职雇员,在中国有142名全职雇员,雇员薪酬总计约2085.5万港元[35] - 2022年公司未进行任何集资活动[24] - 2022年公司未作出其他重大投资,年报日期无未来重大投资计划[34] - 2022年无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的重大收购或出售[32] - 董事会建议不派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61][72] - 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供分派保留盈利,但通过偿付能力测试后,股份溢价账7.14488亿港元可供分派[64] - 2022年12月31日已发行普通股为10.23987439亿股[86] - 2022年3月31日,公司有1,023,987,439股已发行股份,根据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数为102,398,743股,占已发行股份数目10%[93] - 2022年12月31日,主要股东权益概约百分比按已发行的1,023,987,439股普通股计算[102] - 郭秀芹女士、東成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卓華投資有限公司分别持有123,867,678股,权益约为12.10%[103] - Ji Shengzhi先生、Lu Ke女士、超卓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持有110,000,000股,权益约为10.74%[103] -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五方分别持有93,089,767股,权益约为9.09%[103] - 集团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本年度总销售额约79%,最大客户销售额占约67%[111] - 集团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本年度总采购额约49%,五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约73%[11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年公司保持充足公众持股量[131] - 2022年12月31日董事不知悉有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32] - 2022年外聘核数师核数服务费用约为128万港元,与2021年相同,且2022年未提供非核数服务[17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物业为2.08492亿港元,公允值亏损202.8万港元入账[19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宜昌产业园已租出所有投资物业,持续带来稳定租金收入[9] - 公司宜昌清洁能源业务准备工作处于发展后期,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有望早日贡献收益[9] - 公司2022年运输及分销天然气为核心业务分部,主要在福建及芜湖经营,2023年宜昌将成另一主要业务地点[10] - 公司安徽省怀宁县生物质气化供热厂房及设施渐趋稳定,该业务为清洁能源新分部[10] - 公司核心业务为清洁能源业务,未来将继续扩大业内市场份额并寻求增长机会[13]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旗下从事天然气运输分销等业务,年内业务性质无重大变动[56] - 自2014年起,集团于中国经营天然气业务,价格波动是主要不确定因素[122] 公司战略与目标 - 公司目标是成为中国部分城市及地区领先的清洁能源运营商之一[13] - 公司将密切留意新冠情况,评估对营运及经营业绩的影响[13] - 公司将研究潜在投资机会以提升公司价值,为股东争取更高回报[13] 公司人员情况 - 马争女士56岁,2004年2月加盟集团,有超33年经验[43] - 袁赓先生57岁,2013年加盟集团,有超32年能源行业经验[44] - 王培耀先生60岁,2008年2月加盟集团,2022年2月1日退任执行董事[45] - 吉江华先生43岁,2018年6月加盟集团[46] - 温子勋先生58岁,2004年3月加盟集团[49] - 钟展强先生55岁,2008年2月加盟集团,有超30年财务等方面经验[50] - 执行董事马争女士和袁赓先生分别自2022年1月1日和2023年2月18日起续约服务合约,为期两年[83] - 2022年12月31日,马争女士持有3.71301632亿股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36.26%[87] - 2022年12月31日,袁赓先生持有2035.0633万股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99%[87] - 温子勋先生为董事会服务19年,钟展强先生为董事会服务15年[77] - 公司有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温子勋先生等3人已服务超9年,王小兵于2023年3月1日辞任[152] 购股计划情况 - 旧有购股计划于2022年5月8日届满,所有未行使的1.59268743亿购股失效[88] - 2022年5月17日,新购股计划获公司股东通过[8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赎回任何普通股,无购买或出售任何本公司普通股[74] - 待股东批准后,因行使购股计划或其他计划授出的全部购股权而可能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10%,除非获股东重新批准更新10%的计划授权上限,且最大股份数不得超已发行股本30%[93] - 购股计划股份行使价格由董事会酌情厘定,不得低于授出日期收市价、紧接授出日期前五营业日平均收市价及授出面值的最高金额,接纳购股需支付1港元[94] - 回顾年度内公司未授出购股,也无购股获行使[95] - 2022年1月1日,旧有购股计划下董事和雇员尚未行使购股总数为56,870,000股,年内均未授出、行使、注销,全部于2022年5月8日失效[98] - 2022年2月1日,王培耀先生退任执行董事,3,500,000份相关购股失效[99]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审核委员会于回顾年度内召开四次会议,认为集团2022年财务报表符合规定且披露充分[37] - 公司2022年应用并符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守则大部分条文,但偏离守则条文C.2.1[41] - 公司在2022年应用及遵守联交所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原则及守则条文,仅一项偏离合规[137] - 公司就董事进行证券交易采纳操守守则,全体董事全年遵守规定[138] - 公司已投购及维持董事责任保险为董事提供保障[130] - 组织章程细则规定公司应从资产及溢利中对董事履职可能招致的费用等进行补偿[129] - 董事会男女成员比例为5:1,未来将寻求性别平衡多元化[145] - 截至报告日期,全体董事已参与持续专业发展[146] - 2022年公司不设“行政总裁”职衔人员,主席马争女士兼任部分营运附属公司董事[148] - 组织章程细则规定各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席告退一次,填补临时空缺之董事须在下届股东大会上由股东推选[151] - 2022年董事会履行职务,检讨及监察公司合规情况,更新相关政策及守则[156] - 薪酬委员会于2022年举行一次会议,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制订执行董事薪酬组合[157]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3月22日成立,2022年举行一次会议,已检讨董事会架构等[159][160] - 审核委员会于回顾年度内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共举行四次会议[161] - 2022年董事会会议举行8次,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股东大会各举行1次[166] - 执行董事长马争女士出席董事会会议8/8,出席股东大会0/1;袁赓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6/8,出席股东大会1/1;王培耀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1/8,出席股东大会0/1[166] - 非执行董事吉江华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2/8,出席股东大会0/1[166] - 独立非执行董事温子勋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7/8,出席审核委员会会议4/4,出席薪酬委员会会议1/1,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1/1,出席股东大会1/1[166] - 独立非执行董事钟展强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7/8,出席审核委员会会议4/4,出席薪酬委员会会议1/1,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1/1,出席股东大会1/1[166]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小兵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4/8,出席审核委员会会议3/4,出席薪酬委员会会议1/1,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1/1,出席股东大会0/1[166] - 内部审核团队于2022年第四季度对集团主要营运单位进行检讨,识别到若干非重大内部监察弱项及风险[177] - 审核委员会信纳执行内部监控缺失改善建议后,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无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该系统有效且资源配合适当[177] - 公司秘书黄振声于回顾年度接受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82] - 公司于2022年修订组织章程细则,5月17日股东周年大会上股东批准该修订[184] - 股东特别大会可由持有不少于公司实缴股本十分之一之股东等呈请召开[189] - 核数师认为公司综合财务报表根据相关准则真实公平反映财务状况等[192] 投资物业估值审计 - 公司评估投资物业估值的审计程序包括评估外聘物业估值师的才、能及客观性[200] - 公司根据对类似物业估值师的认识评估外聘物业估值师采用的估值方法[200] - 公司将纳入估值模式的租约资料与相关合约及文件进行抽样比较[200] - 公司与独立外聘物业估值师讨论估值,并在专家协助下将主要估计与历史水平及市场数据比较[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