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农金融投资(08120)
icon
搜索文档
国农金融投资(0812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4 21:1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业绩[2] - 董事会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 - 公司股份代号为8120[2][22] - 公司网站为www.chinademeter.com[4][22] - 核数师为天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9] - 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交通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恒生银行[19] - 注册办事处位于Bermuda的Clarendon House[19] - 香港主要营业地址为香港金钟金钟道95号统一中心35楼A01号办公室[19] - 股份过户及登记总代理为Conyers Corporate Services (Bermuda) Limited[21] - 香港股份过户及登记分处为卓佳登捷时有限公司[21]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约1.34342亿港元,较2023年的1.5694亿港元下降约14.4%[24][28][4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839.7万港元,2023年为4530.8万港元[24][28][43]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约9227.9万港元,2023年为1.04366亿港元[44]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一般及行政开支降至约1.22132亿港元,2023年为1.32582亿港元[45]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3839.7万港元,2023年为4530.8万港元[46] - 2024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加约14.4%至约1.34342亿港元,2023年为1.5694亿港元[47] - 2024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约为9227.9万港元,2023年为1.04366亿港元[47] - 2024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一般及行政开支减少至约1.22132亿港元,2023年为1.32582亿港元[48]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贷款利息收入约113.7万港元,2023年为111.1万港元,应收贷款年利率介于10%至18%[25][29] - 2024年金融服务业务收入约961.5万港元,2023年为914.9万港元[26][29][44] - 2024年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约17.5万港元,2023年为公允价值亏损约1323.2万港元[32][35] - 2024年食品及饮料业务营业额约1.17425亿港元,2023年为1.39815亿港元[33][35][44] - 2024年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营业额约67.3万港元,2023年为209.2万港元[33][35][44] - 2024年儿童教育业务营业额约535.4万港元,2023年为459.8万港元[34][35][44] - 2024年食品及饮料业务收入约为1.17425亿港元,2023年为1.39815亿港元[47][50][54] - 2024年录得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减值亏损约857.9万港元,2023年为237万港元[52][54] - 2024年约683.6万港元为公司食品及饮料分部的餐厅租赁的使用权资产减值[52][54] - 公司证券投资业务年内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17.5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约1323.2万港元;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亏损约148.9万港元,2023年为71.6万港元;出售权益工具重新分类调整231.1万港元转拨至累计亏损[67][70] - 2024年放债业务贷款利息收入约为113.7万港元,2023年为111.1万港元[142][146] - 2024年12月31日,保证金客户应收账款抵押证券市值约为1.699亿港元,2023年为2.208亿港元[159][1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保证金客户贷款减值亏损,2023年为130万港元;确认减值亏损拨回约130万港元,2023年为零[169][171] - 2024年金融服务业务利息收入约527.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51.4万港元[181][184]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信息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共有11间餐厅,与2023年数量相同[51][54] - 2024年12月香港零售业销售额显著按年下跌11.3%,为连续第十个月收缩[53][55] - 管理认为集团资产有减值迹象,已进行减值评估并聘请独立估值专家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58][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账面价值占集团资产净值5%或以上的重大投资[68][70] - 公司自2013年12月起通过全资附属公司开展放债业务,该公司已取得放债人牌照[69][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香港有超2110名持牌放债人(含申请续牌)[74][79] - 公司放债业务向个人和企业提供有抵押和无抵押贷款,服务包括个人、商业和按揭贷款,资金源于集团内部资源[76][79] - 2024年公司主要为个人和公司提供定息贷款,利息按固定利率于特定还款期支付,一般不向关联人士放贷[77][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放债业务贷款及应收利息净额约390万港元,个人和企业贷款分别占52.4%和47.6%[8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约66.4%的未偿还贷款余额一年内偿还,约33.6%超过一年偿还[8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放债业务有效年利率为10% - 18%,约50%的贷款为无抵押贷款,去年已全额减值,年利率15% - 18%[84] - 公司放债业务多数为短期贷款,借款人多为有实力和信誉的个人及成熟公司,不倾向提供抵押品[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放债业务分部应收贷款及利息总净额约为港币390万,私人贷款和企业贷款分别占有效及未偿还贷款组合总值约52.4%及47.6%[86] - 2024年12月31日,约66.4%的未偿还贷款结余须于1年内偿还,约33.6%须于1年后偿还[86] - 2024年12月31日,放债业务贷款组合中有效及未偿还贷款实际年利率介乎约10%至18%,去年年利率约15%至18%的无抵押贷款占贷款总数约50%且已全数减值[86] - 2024年12月31日,以香港住宅物业及停车位为抵押的两项贷款占贷款总数约33.3%及有效及未偿还贷款组合总值约52.4%,年利率分别为12%及10%;个人/企业担保作抵押的贷款占贷款总数约16.7%及总值约47.6%,年利率为12%[90][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最大客户应收贷款及利息本金约为港币190万,占公司应收贷款及利息的47.6%;五大客户应收贷款及利息总净额约为港币390万,占放债业务应收贷款及利息的100%[96][97] - 2024年,公司放债业务客户为香港或中国居民或于香港及/或中国经营业务的公司,公司与客户有1至5年关系,通过现有客户、董事及/或雇员推荐等渠道接洽[92][94] - 2024年,公司放债业务向主要客户授出贷款的信贷期为8个月至5年[96][97] - 公司放债业务目标客户为富裕及声誉良好的个人和在香港及/或中国经营业务的根基稳固公司,非一般公众人士[91][93] - 金额为港币180万元的贷款,2024年12月31日后未重续,报告日期已到期未还清,已收本金还款约港币135.7万元,利息及违约利息约港币75.2万元[108][109] - 公司就港币180万元贷款于2024年录得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拨回约港币40万元[108][109] - 金额为港币300万元的贷款,2024年12月31日后未重续,报告日期已到期未还清,已收本金还款约港币38.6万元,利息及违约利息约港币73.4万元[112] - 2023年3月初公司同意借款人6个月内偿还港币300万元贷款未偿还本金及利息,但借款人未按协议支付[112] - 2024年借款人收到破产令,公司就收取该贷款权利向破产管理署提交债权证明,该贷款去年已全额减值[112] - 金额为300万港元的贷款到期未全额偿还,公司已收到本金还款约45.8万港元、利息及违约利息约110.8万港元,2024年录得减值亏损拨回约10万港元[114] - 金额为440万港元的贷款到期未全额偿还,公司已收到利息及违约利息约75.7万港元,2024年录得减值亏损约260万港元[1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保证金融资应收账款总额约为4400万港元,个人和商业客户分别占65%和35%[155][1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金融服务业务保证金客户有效及未偿还贷款实际年利率约为8.9% - 18.9%[160][163] - 2024年12月31日,最大客户保证金贷款约为900万港元,占比20%;五大客户应收贷款本金约为3120万港元,占比71%[161][164] - 集团金融服务业务由国农证券经营,2017年6月成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143][147] - 国农证券收入来源包括经纪服务佣金、孖展融资客户利息收入等[144][147] - 资产服务管理目标客户是希望获资产收益但没时间管理投资且资金不足的投资者[150][156] - 保证金融资业务目标是拥有大量资产的活跃交易客户[151][156] - 国农证券提供配售及包销服务,可向上市公司及开户客户收取佣金[152][156] - 减值亏损拨回约130万港元主要来自一名人士,其自2022年1月起保证金短缺360万港元,2023年已全额减值,2024年全额偿还[170][172] - 管理层评估期末有保证金短缺客户的质押证券市值,认为违约损失低,预期信贷亏损不重大,未确认减值拨备[182][184] - 集团进行保证金融资活动时关注客户信用风险,授予额度前需考虑客户财务能力文件及历史状态[183][185] - 保证金贷款条款根据客户贷款金额、资料、记录、抵押品数量和价值、种类等确定并可能调整,客户为公司唯一董事需签个人无限持续担保协议[188][191] - 客户提交申请表和财务证明申请保证金贷款额度,公司董事和负责人员审核客户信息、破产报告、诉讼搜索和抵押品价值,认为客户资产有足够保证金价值或有良好记录则批准申请[189][192] - 负责人员在交易时间监控客户未偿还借款,未偿还贷款大于抵押品总保证金价值时发追加保证金通知,指明恢复保证金水平期限或强制平仓条件,通知函每天发直至恢复[195][200] - 持牌人和负责人员在接下来30天宽限期内每天发追加保证金通知,根据客户回应建议后续行动直至恢复保证金水平[196][200] - 宽限期内未恢复保证金水平触发强制平仓,宽限期后第一天提交申请,需两名负责人员批准,有合理理由可延长宽限期[197] - 未偿还保证金贷款大于抵押品总市值80%时触发强制平仓[198] - 强制平仓获批后,公司在收市前以最佳价格出售客户投资组合中市值最大的抵押品直至恢复保证金水平[198] - 定期更新贷款额度报告、保证金清单、产品和客户保证金贷款集中风险报告,供公司董事监控信用风险并考虑后续行动[187][190] 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相关信息 - 评估自初步确认以来信贷风险是否大幅增加时,公司会考虑金融工具评级、市场指标、经济状况等多方面信息[105][106] - 公司假定合约付款逾期超365日时,信贷风险自初步确认以来已大幅增加,若债务工具信贷风险低则假定无大幅增加[115][121] - 公司定期监察识别信贷风险增加标准的有效性并酌情修订[116][121] - 公司就贷款审批程序建立标准化及集中管理信贷政策[118][122] - 董事会成立信贷委员会并采纳信贷政策,信贷委员会可全权处理信贷事宜,法定人数至少两名成员[119][122] - 信贷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审批及监察放债业务信贷政策、监控贷款组合,政策需经委员会和董事会不时审阅修订[119][122] - 董事会和信贷委员会致力至少每年检讨信贷政策一次[119][122] - 2024年12月31日,信贷委员会由两名成员组成,一名为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一名为高级财务经理[120][122] - 贷款申请由信贷委员会成员负责核实和处理,审批依具体情况而定[126] - 信贷委员会评估贷款申请一般指引包括核实身份和住址证明、评估还款能力、进行法律搜查[127] - 评估个人客户贷款申请着重考虑收入和资产证明、是否提供个人担保,优先考虑企业行政人员等[128][130] - 评估公司客户贷款申请着重考虑收入来源和往绩、资产证明、是否提供个人担保或附属抵押品[129][131] - 提供个人或企业担保的担保人须符合与借款人相同的基本资格和审批条件[134][139] - 信贷委员会根据客户信贷风险、可收回程度和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贷款利率,无抵押贷款利率较高[135][139] - 信贷委员会完成信贷评估和审查后,编制贷款文件并向经营放债业务的全资附属公司董事建议贷款金额作最后审批[136][139] - 若贷款申请构成须予披露交易,需提呈董事会审议批准;若构成主要交易或更高级别交易,公司不向借款人垫款[137][139] - 公司建立内部控制措施控制信贷风险和管理信贷业务,包括定期分析审查贷款组合和合规事宜[138][140] - 公司要求客户按定制还款时间表提供已
国农金融投资(0812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14 20:46
财务表现 - 公司报告期内亏损约港币11,997,000元,去年同期亏损约港币21,469,000元[16] - 集团期内收入约港币68,766,000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港币10,579,000元[17] - 期内毛利约港币47,664,000元,去年同期毛利约港币53,304,000元[17] - 酒精飲料分銷及雜項業務收入为港币252,000元,去年同期为港币1,024,000元[24] - 上市權益工具之股息收入为港币46,000元,去年同期为港币45,000元[25] - 食品及飲料業務收入为港币59,080,000元,去年同期为港币69,793,000元[25] - 貸款利息收入为港币627,000元,去年同期为港币684,000元[25] - 提供兒童教育服務收入为港币2,972,000元,去年同期为港币2,791,000元[26] - 提供金融服務收入为港币5,789,000元,去年同期为港币5,008,000元[26] - 公司收入在2024年上半年为68,766,000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79,345,000港元有所下降[138] - 食品及饮料业务收入在2024年上半年为59,080,000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69,793,000港元有所减少[134] - 提供金融服务的佣金收入在2024年上半年为3,024,000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466,000港元有所增加,其中包括证券交易佣金1,099,000港元,配售及包销佣金1,925,000港元,以及结清及手續費收入58,000港元[135] - 公司其他收入在2024年上半年为3,978,000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2,525,000港元有所增加,主要得益于咨询及转介费收入1,752,000港元和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回1,250,000港元[148] - 公司财务成本在2024年上半年为2,154,000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2,153,000港元基本持平,其中包括租賃負債利息1,434,000港元和其他借貸利息719,000港元[157] - 公司所得稅開支在2024年上半年为437,000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63,000港元有所增加[16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亏损为11,997,000港元,而2023年同期亏损为21,469,000港元[18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相同,因无潜在摊薄普通股[18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雇员福利开支(不包括董事酬金)为27,022,000港元,退休福利計劃供款为1,101,000港元,董事酬金为1,425,000港元,总雇员成本为29,548,000港元[17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物業、廠房及設備折旧为15,464,000港元[17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存货成本确认为开支为21,102,000港元[17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应收貸款及利息的減值虧損撥回为569,000港元,应收賬款的減值虧損撥回为1,250,000港元[178][179] 资产与负债 - 公司非流动资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56,524千港元,较上期增加21.72%[43] - 流动资产中,贸易应收款项为54,733千港元,较上期增加6.83%[45] - 流动负债中,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70,387千港元,较上期增加37.51%[47]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08,134千港元,较上期减少9.11%[51] - 非流动负债中,租賃負債为25,958千港元,较上期减少33.91%[52] - 公司净资产为76,181千港元,较上期减少7.58%[53] - 公司股本为9,035千港元,较上期增加20%[54] - 公司权益总额为76,181千港元,较上期减少7.58%[55] - 公司物業、廠房及設備的期初賬面值为56,524,000港元,期终賬面值为46,436,000港元[197] 现金流量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20,671千港元,较上期减少15.13%[66]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3,793千港元,较上期增加68.25%[68] 股息政策 - 董事會不建议派付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17] - 公司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89] 业务分類 - 公司的可报告分類包括酒精飲料分銷及雜項業務、食品及飲料分類、放債分類、幼稚園或學前教育業務、金融服務分類及證券投資分類[99][100][101][102][103][104] - 分類收入及業績分析显示各分類在未分配計入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虧損、財務成本及中央行政成本前所(產生之虧損)賺取之溢利[113] - 分類間定價以就同類服務向其他外部人士提供之同類條款為根據[114] - 分類資產及負債分析显示本集團按可報告及經營分類劃分之資產及負債[117] - 公司未分配的资产和负债不包括在经营分類中,而商譽及無形資產已分配至經營分類[121][122] 公司治理与报告 - 公司股份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上市[77] - 中期报告应与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年度报告一併閱覽[84] -
国农金融投资(0812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4 20:33
财务业绩概述 - 集团2024年上半年收入约为6876.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934.5万港元减少约1057.9万港元[6] - 集团2024年上半年毛利约为4766.4万港元,去年同期毛利约为5330.4万港元[6]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6.8766亿港元,较2023年的7.9345亿港元下降13.33%[10]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4.7664亿港元,较2023年的5.3304亿港元下降10.58%[10]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1594亿港元,较2023年的2.1624亿港元收窄46.38%[10]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2031亿港元,较2023年的2.1687亿港元收窄44.52%[11]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1.55港元,较2023年的2.85港元收窄45.61%[1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亏损1.1997亿港元,全面开支总额为1.2725亿港元[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外部收入为68766.2千港元[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各分类(亏损)溢利情况为:证券投资375千港元、食品及饮料 -1358千港元等,整体为 -1529千港元[29]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6876.6万港元,2023年为7934.5万港元[40]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397.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52.5万港元[43]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215.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15.3万港元[48]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43.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6.3万港元[52]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为2954.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354.8万港元[57]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546.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180.8万港元[57] - 2024年上半年确认的存货成本为2110.2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604.1万港元[5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199.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146.9万港元[58] - 2024年上半年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772758千股,2023年同期为752902千股[5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1199.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146.9万港元,主要因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减少约941.6万港元[171]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收入约为6876.6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3%,2023年同期为7934.5万港元[171]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毛利约为4766.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5330.4万港元[171] - 2024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金、津贴及实物福利为138.6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54.8万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均为3.9万港元[169] - 2024年上半年一般及行政开支约为6060.6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6540.8万港元,主要因薪金、津贴及实物福利和短期租赁相关开支减少[171]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2023年6月30日为零港元[6]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61] 财务报表相关 - 公司董事会提呈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及2023年同期比较数字,业绩未经审核但经审核委员会审阅[7][8]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准则及GEM上市规则编制[23] - 编制财务报表需管理层对资产、负债、收入和开支金额作出预估及假设[23] - 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司现时或先前会计期间报告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未生效准则预计也无重大影响[24]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食品及饮料业务、放债业务等六项业务[19] - 公司可报告分类包括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香港食品及饮料分类、放债分类、幼稚园或学前教育业务、金融服务分类、证券投资分类[27] - 公司业务位于香港[35][36] - 2024年上半年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收入25.2万港元,2023年为102.4万港元[38] - 2024年上半年食品及饮料业务收入5908万港元,2023年为6979.3万港元[38] - 2024年上半年儿童教育服务收入297.2万港元,2023年为279.1万港元[38] - 2024年上半年证券交易佣金等金融服务收入6538.6万港元,2023年为7507.5万港元[38] - 2024年上半年上市权益投资股息收入4.6万港元,2023年为4.5万港元[40] - 2024年上半年贷款利息收入62.7万港元,2023年为68.4万港元[40] - 2024年上半年来自证券客户的利息收入270.7万港元,2023年为354.1万港元[40] - 2024年上半年收入确认一个时间点为6517.5万港元,随时间为359.1万港元[40] - 2024年上半年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收入约为25.2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02.4万港元[171][174][176] - 2024年上半年食品及饮料业务收入约为590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6979.3万港元[171][175][177] - 2024年上半年贷款利息收入约为62.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68.4万港元[171] - 2024年上半年提供儿童教育服务收入约为297.2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79.1万港元[171] - 2024年上半年提供金融服务收入约为578.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500.8万港元[171] - 食品及饮料业务面临竞争加剧、成本高昂等挑战,“中国品牌南下”带来短期压力[178] - 放债业务期内贷款利息收入约为62.7万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68.4万港元有所下降,应收贷款利率为10% - 18%[179][182] - 提供儿童教育服务期内收入约为297.2万港元,高于2023年6月30日的279.1万港元[181][183] - 香港私人教育行业因2022年人口下降0.9%面临挑战,幼儿园收入未达预期[185] - 公司将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教师培训和学生教材研发,2024年完成自制教材研发[185] - 何文田校舍增设幼儿园全日班,柴湾校舍已取得临时牌照并开始招生,预计今年取得正式牌照[185] - 金融服务业务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约为578.9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500.8万港元[187] - 证券投资业务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约为47.6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989.2万港元[189]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135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9972亿港元下降12.31%[1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4.205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5591亿港元增长13.11%[1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9.527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6584亿港元增长24.41%[1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4.67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9007亿港元下降4.54%[14]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7.618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2427亿港元下降7.58%[16] - 2024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期初账面价值为56,524千港元,增添5,376千港元,折旧15,464千港元,期末账面价值为46,436千港元[62] - 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为38,432千港元,折旧费用为12,638千港元,增添4,580千港元[65] - 对一间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为15,000千港元,应占收购后亏损为16,907千港元,应占其他全面收益为231千港元,股权交易影响为1,676千港元[69] - 集团持有BLVD Cayman Limited 50%所有权权益,该公司在新加坡经营餐厅、小餐馆及外卖店[74]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贷款及利息为13,015千港元,信贷亏损拨备为5,695千港元,净额为7,320千港元[77]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贷款按10% - 18%的年利率计息[77]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贷款及利息约283.2万港元由香港一个停车位和一个住宅物业抵押,2023年12月31日约137.9万港元由香港一个停车位抵押[80][81] - 按到期日划分,2024年6月30日0 - 90天、91 - 180天、超过180天应收贷款及利息分别为450.9万港元、139.3万港元、141.8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5.1万港元、433.4万港元、137.3万港元[80] - 2024年6月30日,董事认为信贷风险自初步确认以来无大幅增加,除应收三名客户贷款去年个别减值569.5万港元结转至本期,2023年12月31日为626.4万港元[82][84] - 基于贷款借款人还款记录良好,公司将逾期超90日应收贷款及利息违约标准设定为逾期365日[83][84] - 2024年6月30日,无应收贷款及利息个别减值,约56.9万港元已收回,2023年12月31日个别减值净额约395万港元[86][88] - 2024年6月30日拨备总额约569.5万港元,涉及三名客户,2023年12月31日为626.4万港元,涉及五名客户[86][88] - 2024年6月30日非上市股本投资为5.3万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89] - 2024年6月30日非上市基金投资为361.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0.9万港元[89] - 公司选择将非上市投资指定为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因其非为交易持有且预计近期不出售[9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上市股本证券为私人公司发行,董事估计2024年其公允价值无变动[9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客户合约应收账款约为5123.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473.3万港元[95][96] - 非金融服务业务0 - 90天应收账款2024年6月30日为111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91万港元[99] - 公司将逾期贸易应收账款违约标准设定为逾期365天[100][10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预期信贷亏损率不重大且近乎零,未计提亏损拨备[101][102] - 2024年6月30日,保证金客户贷款抵押证券市值约为2.0637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0813亿港元[102][103] - 2024年6月30日未确认保证金客户应收账款减值拨备,2023年12月31日约为125万港元[102][10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收回及拨回应收保证金客户款项减值拨备约12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零元[102][103] - 现金客户、结算所及香港结算差额缴款应收账款结算期限为交易日期后两天[104][105] - 现金客户、结算所及香港结算差额缴款0 - 90天应收账款2024年6月30日为118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11万港元[10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持作买卖之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价值10,593,000港元,非上市股本证券价值87,000港元,总计10,680,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10,007,000港元、87,000港元和10,094,000港元[109]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70,387,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1,188,000港元[112] - 2024年6月30日,非金融服务业务0 - 90天应付账款为8,800,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073,000
国农金融投资(0812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3-27 16:02
公司业绩 - 2023年截至12月31日,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录得约1.5694亿港元的收入,较2022年的1.41903亿港元增长[10] - 2023年截至12月31日,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约为4,530.8万港元,较2022年的1,884.4万港元增加[10] - 2023年度,公司录得净亏损约港币45,308,000元,主要由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虧損和各业务领域的亏损[27] 财务数据 - 本集团放贷业务部门的贷款利息收入约为港币1,111,000元[11] - 金融服务业务的收入约为港币9,149,000元[13] - 本集团通过利润或损失计入公允价值的金融资产录得约为港币13,232,000元的损失[14] 行业趋势 - 香港经济在过去一年面临重大挑战,未能恢复到疫情前的GDP水平[18] - 2023年消费有所反弹,但结构性压力仍然存在[19] - 中国游客的偏好正在发生变化,寻求超越购物的独特体验[20] 市场状况 - 2023年,香港的IPO数量和房地产交易量分别降至自2003年和199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2] - 中国对房地产和互联网平台行业的监管措施提高了政策风险,引起了香港金融市场投资者的担忧[22] 公司战略 - 我们将密切关注经济环境,根据需要调整策略,以确保增长和盈利能力[23] - 集团将加大对老师培训和学生教材的投入,预计2024年完成自制教材的研发[149] - 集团计划在其他地区寻找适合的校舍,扩大业务版图,提供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服务[151]
国农金融投资(0812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2 22:2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公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业绩[1] - 董事会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 - 公司股份代号为8120[11] - 公司网站为www.chinademeter.com[11] - 公司核数师为天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0]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交通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和恒生银行[10]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百慕达Hamilton HM 11的Clarendon House[10]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址为香港金钟金钟道95号统一中心35楼A01号办公室[10] - 公司股份过户及登记总代理为Conyers Corporate Services (Bermuda) Limited[11] 公告刊登信息 - 公告将由刊登日起最少连续七日刊登于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约为1.5694亿港元,2022年为1.41903亿港元[13]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4530.8万港元,2022年为1884.4万港元[13]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约1.5694亿港元,较2022年的1.41903亿港元增加10.6% [31]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约1.04366亿港元,2022年为9580.3万港元[31]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一般及行政开支约1.32582亿港元,2022年为1.21686亿港元[33]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4530.8万港元,2022年为1884.4万港元[30] - 2023年公司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约为1323.2万港元[17] - 2023年录得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约237万港元,2022年为零[36] - 2023年使用权资产减值约202.8万港元,为食品及饮料分部餐厅租赁[3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758.6万港元(2022年:4232.5万港元)[17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资产约4900.7万港元(2022年:10230.7万港元)[17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64倍(2022年:1.97倍)[17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借贷约1005.2万港元(2022年:2005.4万港元)[171] - 年内公司未计利息、税项及折旧亏损约为1322.9万港元[17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58%,2022年为48%[17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8255.2万港元,2022年为1.28546亿港元[17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已变现收益及未变现亏损分别约为4.4万港元及109万港元[18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约有雇员250人,2022年为244人[182] - 2023年公司未授予任何购股权[185]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公司就独立第三方借贷发出公司担保,但未计提公允价值[180]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集团资产抵押[181] 放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放债业务贷款利息收入约为111.1万港元,2022年为271.3万港元,应收贷款利息年利率介于10%至18% [14] - 2023年贷款利息收入约111.1万港元,2022年为271.3万港元[31] - 2023年贷款业务分部贷款利息收入约为111.1万港元,2022年为271.3万港元[9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分部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约为港币580万元,私人贷款及企业贷款分别占集团有效及未偿还贷款组合总值的约24%及76%[5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约100%的未偿还贷款结余须于一年内偿还[5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放债业务贷款组合中有效及未偿还贷款的实际年利率介乎约10%至18%[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利率约为15%至18%之无抵押贷款占贷款总数约60%,并已全数减值[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以物业为抵押的贷款占贷款总数约20%及集团有效及未偿还贷款组合总值约24%,实际年利率为10%[6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个人/企业担保作抵押的贷款占贷款总数约20%及集团有效及未偿还贷款组合总值约76%,实际年利率为12%[6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最大客户产生的应收贷款及利息本金总额收益约为港币440万元,占集团应收贷款及利息的76%[6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五大客户产生的应收贷款及利息之总额收益约为港币580万元,占集团应收贷款及利息的100%[66] - 年内,向主要客户授出贷款的信贷期为1年[66] - 2023年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约为40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200万港元[68] - 减值亏损增加主要因2023年已逾期的应收贷款增加[68] - 减值亏损主要来自无抵押贷款,涉及三名个人,本金分别为180万、300万和300万港元[69] - 无抵押贷款年期为12个月,实际年利率分别为14%、18%和15%[69] - 累计减值亏损约为600万港元,占2023年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约52.1%[69] - 180万港元的贷款于2023年12月31日后未续期,报告日期已到期且未全额偿还[72] - 报告日期公司已收到180万港元贷款本金还款约113.4万港元,利息及违约利息还款约66.6万港元[72] - 公司已启动180万港元贷款的债务追讨程序,并与借款人达成和解条款[72] - 180万港元贷款于去年已全额减值,2023年公司就该贷款录得减值亏损拨回约30万港元[72] - 金额为300万港元的两笔贷款在2023年12月31日后未续期且到期未全额偿还[73][74] - 第一笔贷款已收到本金还款约38.6万港元、利息及违约利息还款约73.4万港元,2023年录得减值亏损约160万港元[73] - 第二笔贷款已收到本金还款约45.2万港元、利息及违约利息还款约95.3万港元,2023年录得减值亏损约260万港元[74][75] 放债业务信贷管理 - 公司假定合同付款逾期超365日时信贷风险大幅增加,若债务工具信贷风险低则假定无大幅增加[77] - 公司定期监测识别信贷风险增加标准的有效性并酌情修订[78] - 公司就贷款审批程序建立标准化及集中管理信贷政策[80] - 董事会成立信贷委员会并采纳信贷政策,委员会可全权处理信贷事宜[81] - 信贷委员会法定人数至少两名成员,主要职责是审批及监察信贷政策、监测贷款组合[82] - 2023年12月31日,信贷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分别为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高级财务经理、合规主任[83] - 贷款申请由信贷委员会成员核查处理,审批按具体情况决定[85] - 评估贷款申请需核实身份和住址证明,评估还款能力并进行法律搜查[86] - 评估个人贷款申请着重考虑收入、资产证明和个人担保,优先考虑企业行政人员等[88] - 评估公司贷款申请着重考虑收入来源、资产证明和个人担保,无特定行业限制[89][90] - 担保人与借款人需符合相同基本资格和审批条件,经相同核实和审批程序[91] - 信贷委员会负责确定贷款利率,无抵押贷款利率较高[92][93] - 信贷评估和审查后,贷款文件将提交全资附属公司董事审批[94] - 若贷款构成须披露交易,申请将提交董事会审议批准,不进行重大及以上交易垫款[95] - 公司建立内部控制措施,包括分析贷款组合、监控贷款和实施债务追讨程序[96] - 经济前景不明朗,公司采取谨慎态度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98] - 公司完善贷款审批程序,审慎评估现有及潜在客户[98] 金融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金融服务业务收入约为914.9万港元,2022年为1521.4万港元[16] - 2023年提供金融服务收入约914.9万港元,2022年为1521.4万港元[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保证金融资应收账款总额约为5100万港元,个人客户和商业客户分别约占67%和33%[10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保证金客户应收账款抵押证券市值约为2.208亿港元,2022年为4.672亿港元[1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金融服务业务保证金客户有效及未偿还贷款实际年利率介乎约10.9%至13.9%[1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保证金融资业务最大客户贷款总额约为1120万港元,占比22%;五大客户应收贷款本金总额约为3760万港元,占比74%[11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保证金客户贷款确认减值亏损约港币130万元,2022年为港币零元[116] - 减值亏损主要来自一名人士,自2022年1月起保证金短缺为港币360万元,实际年利率为13%至18.9%[117] - 减值亏损约港币130万元,占2023年12月31日金融服务业务应收保证金客户款项总额约2.4%[117] - 2023年金融服务业务利息收入约为港币651.4万元,2022年为港币895.7万元[124] - 2023年12月31日后,保证金贷款于报告日期尚未悉数偿还,公司已启动债务追讨程序[123] 金融服务业务风险管理 - 公司按预期信贷亏损(ECL)模式对应收账款执行减值评估,ECL金额于各报告日期更新[114] - 公司按等于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的金额计量亏损拨备,除非信贷风险大幅增加则确认全期预期信贷亏损[116] - 评估是否确认全期预期信贷亏损,基于自初步确认以来违约可能性或风险是否大幅增加[116] - 公司假定合同付款逾期超365日时,信贷风险自初步确认已大幅增加,除非有合理资料证明可收回[120] - 公司定期监察识别信贷风险大幅增加标准的有效性,并酌情修订[121] - 确认应收一名保证金客户款项的减值拨备约为港币130万元[126] - 每月或市场不利时出具压力测试报告供负责人员审阅及监控[129] - 持牌人及负责人员须在30天宽限期内每天发出追加保证金通知[134] - 若宽限期内不能恢复保证金水平,宽限期后首日提交强制清算申请并由两位负责人员批准[135] - 宽限期可由两位负责人员以正当理由延长指定期限[136] - 当客户未偿还保证金贷款超过抵押品总市值的80%时,触发强制平仓[137] - 授予客户信用额度前需考虑客户财务能力相关文件及历史状态[127] - 保证金贷款条款根据客户贷款金额、资料、抵押品等情况确定并可调整[130] - 客户申请保证金贷款额度需提交申请表及相关财务证明文件[131] - 负责人员在交易时间监控客户未偿还借款,超抵押品保证金价值时发追加保证金通知[133] 食品及饮料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食品及饮料业务营业额约为1.39815亿港元,2022年为1.17564亿港元[18] - 2023年食品及饮料业务收入约1.39815亿港元,2022年约为1.17564亿港元[31][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共有11间餐厅,与2022年持平[35] 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营业额约为209.2万港元,2022年为159.6万港元[19] - 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年收入约为209.2万港元,2022年为159.6万港元[145] - 2023年酒精饮料分销业务商誉减值亏损约为10.7万港元,2022年为516.8万港元[147] 儿童教育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儿童教育业务营业额约为459.8万港元,2022年为450万港元[20] - 公司通过乐沛儿教育机构有限公司和锋昇有限公司从事儿童教育服务业务,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84.07%[149] - 儿童教育服务业务年收入约为459.8万港元,2022年为450万港元[149] 证券投资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证券投资业务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约1323.2万港元,2022年为收益约334.1万港元;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变动约71.6万港元,2022年为零元[48] 市场环境信息 - 2023年香港IPO数目降至2003年以来最低点,房地产交易降至1991年以来最低点[25] - 中国游客占总游客数的80%,现在追求购物以外的独特体验[23] - 2022年香港人口下降0.9%,连续第三年下降[150] - 2023年幼儿园收生人数约为疫情前的70%[152] - 2023年资本投资及旅游业仍然乏善可陈,通关后九个月内游客到访人次仅达2018年的65%[155] - 202
国农金融投资(08120)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1-13 17:4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百慕达哈密尔顿教堂街2號Clarendon House[21] - 公司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金钟金钟道95号统一中心35楼A01室[22] - 公司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上市[23] - 公司主要从事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食品及饮料业务等六项业务[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9,045,000港元,去年同期约为15,220,000港元[9] - 集团期内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约120,85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01,240,000港元增加约19,619,000港元[10] - 期内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约80,543,000港元,去年同期约为68,207,000港元[12] - 2023年前三季度,除税前亏损为29,551,000港元,去年同期为16,771,000港元[16]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亏损7576000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1351000港元[18] - 2023年前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亏损29045000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6348000港元[18] - 2023年第三季度非控股权益应占持续经营业务亏损355000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422000港元[18] - 2023年前九个月非控股权益应占持续经营业务亏损573000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441000港元[18] - 2023年第三季度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01港仙,2022年同期盈利0.21港仙[19] - 2023年前九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3.86港仙,2022年同期亏损2.45港仙[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41,514,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41,564,000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20,859,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01,240,000港元[3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上市权益工具之股息收入为8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06,000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该收入为132,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74,000港元[3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贷款利息收入为438,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739,000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该收入为1,122,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269,000港元[3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8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3,000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该收入为299,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6,000港元[3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咨询及转介费收入为1,129,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330,000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该收入为1,978,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830,000港元[3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租赁负债利息为813,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485,000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该利息为1,970,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526,000港元[3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借贷利息为49,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403,000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该利息为1,044,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197,000港元[3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香港利得税为4,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000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该税为6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8,000港元[40]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7576000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752902000股[52]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1351000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632874000股[52]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29045000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752902000股[52]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5220000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620346000股[5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期内亏损为7576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溢利1351000港元[5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期内亏损为29045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16348000港元[5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18港仙,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128000港元[54] - 截至2022年1月1日,公司储备总额为133895000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为132678000港元[60] - 截至2023年1月1日,公司储备总额为129371000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为100036000港元[61] - 2022年九个月期内亏损为15661000港元,其他全面开支为191000港元,全面开支总额为15852000港元[60] - 2023年九个月期内亏损为29618000港元,其他全面收益为280000港元,全面收益╱(开支)总额为29338000港元[61] - 法定股本方面,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及2023年9月30日,授权股份均为100,000,000千股,对应股本为1,000,000千港元[64]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2022年1月1日为612,118千股,对应6121千港元;行使购股权发行15,300千股,对应153千港元;发行配售股份125,484千股,对应125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及2023年9月30日为752,902千股,对应7529千港元[6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29,045,000港元,2022年9月30日为15,220,000港元[71] - 亏损增加主要由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增加约7,423,000港元,食品及饮料业务亏损增加约4,439,000港元[71]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加约19.4%,从2022年9月30日的1.0124亿港元增至约1.20859亿港元[72]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约为8054.3万港元,2022年9月30日为6820.7万港元[72]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一般及行政开支约为9920.9万港元,2022年9月30日为8764.4万港元[73] - 上市权益工具股息收入约为13.2万港元,2022年9月30日为17.4万港元[72] - 期内集团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约为1163.7万港元,2022年9月30日为421.4万港元[10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三季度,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收入为598,000港元,去年同期为139,000港元[16] - 2023年前三季度,食品及饮料业务收入为107,472,000港元,去年同期为82,725,000港元[16] - 2023年第三季度,贷款利息收入为438,000港元,去年同期为739,000港元[16] - 2023年前三季度,提供儿童教育服务收入为3,360,000港元,去年同期为3,131,000港元[16] - 2023年第三季度,提供金融服务收入为2,143,000港元,去年同期为4,552,000港元[1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食品及饮料业务收入为37,679,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35,605,000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该业务收入为107,472,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82,725,000港元[3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证券交易佣金收入为443,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903,000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该收入为1,479,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4,731,000港元[31] - 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收入约为162.2万港元,2022年9月30日为74.7万港元[72][81] - 食品及饮料业务收入约为1.07472亿港元,2022年9月30日为8272.5万港元[72][82] - 放债业务贷款利息收入约为112.2万港元,2022年9月30日为226.9万港元,应收贷款利率为10% - 18%,2022年9月30日为9% - 18%[87] - 提供儿童教育服务收入约为336万港元,2022年9月30日为313.1万港元[91] - 提供金融服务收入约为715.1万港元,2022年9月30日为1219.4万港元[72] - 期内国农证券来自外部客户收入约为715.1万港元,2022年9月30日为1219.4万港元[99]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9月30日:零港元)[13] - 董事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为零港元[59]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9个月派付中期股息[129] 公司业务出售情况 - 2022年1月14日,公司出售新加坡食品及饮料业务,总代价5000新加坡元(约29000港元)[46] - 2022年1月1日至14日,已终止经营业务期内溢利1128000港元,归属于公司拥有人[50] - 出售新加坡食品及饮料业务时,已出售负债净值8217000港元,出售收益1306000港元,出售产生现金流出净额343000港元[51] - 2023年3月10日出售Talent Ford及附属公司100%股权,代价1,300,000港元,资产净值984,000港元,出售收益316,000港元[68] - 2023年3月17日出售Surplus Jade及附属公司100%股权,代价450,000港元,资产净值为0,出售收益450,000港元[69] - 2023年3月30日出售Circle Trend及附属公司100%股权,代价925,000港元,资产净值518,000港元,出售收益407,000港元[70] - 公司出售锋昇有限公司15.93%股权,持续权益降至84.07%,出售所得约3000港元,约27000港元转至非控股权益,约30000港元计入其他储备[62] 公司股份发行情况 - 2022年行使购股权发行15,300,000股普通股,行使价每股0.125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913,000港元[65] - 2022年9月27日配售125,483,612股普通股,每股0.1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2,171,000港元[66] 公司租赁情况 - 2023年3月30日,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签订租赁协议,租期3年,代价约670万港元,使用权资产约584万港元[118][120] - 2023年4月4日,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签订租赁要约函,租期3年,代价约1190万港元,使用权资产约1091万港元[121][123] - 2023年4月12日,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签订租赁要约函,租期3年,代价约1420万港元,使用权资产约1300万港元[125][126] 公司购股期权情况 - 期内无购股期权结转、授出或行使,截至2023年9月30日无未行使购股期权[131] - 2023年1月1日和9月30日,公司购股期权计划可供授出的购股期权数分别为62741806股和75290167
国农金融投资(08120)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13 17:44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904.5万港元,去年同期约为1522万港元[12] - 集团期内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约1.2085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0124亿港元增加约1961.9万港元[13] - 期内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约8054.3万港元,去年同期毛利约6820.7万港元[15]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9月30日:零港元)[1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总收入为41,514,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41,564,000港元;九个月总收入为120,859,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01,240,000港元[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毛利为27,239,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7,817,000港元;九个月毛利为80,543,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68,207,000港元[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7,927,000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930,000港元;九个月除税前亏损29,551,000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6,771,000港元[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亏损7,931,000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929,000港元;九个月期内亏损29,618,000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5,661,000港元[19][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全面开支总额7,931,000港元,2022年同期全面收入932,000港元;九个月全面开支总额29,338,000港元,2022年同期全面开支15,852,000港元[20] - 本公司拥有人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应占期内亏损7,576,000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1,351,000港元;九个月应占期内亏损29,045,000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5,220,000港元[21] - 非控股权益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应占期内亏损355,000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422,000港元;九个月应占期内亏损573,000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441,000港元[2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1.01港仙,2022年同期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0.21港仙;九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3.86港仙,2022年同期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为2.45港仙和2.64港仙[2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2904.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522万港元[74] - 期内,集团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增加约19.4%,至约12085.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0124万港元[75] - 期内,集团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约8054.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820.7万港元[75] - 期内,持续经营业务的一般及行政开支约9920.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764.4万港元[7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储备合计132,678,000港元,期内亏损15,661,000港元,全面开支总额15,852,000港元[6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储备合计100,036,000港元,期内亏损29,618,000港元,全面收益/(开支)总额 -29,338,000港元[64] - 2023年第三季度,集团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约为1163.7万港元,2022年9月30日为421.4万港元[108]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9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132] 各业务线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三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41,51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1,564千港元;2023年前九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20,85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1,240千港元[35] - 2023年第三季度食品及饮料业务收入为37,67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5,605千港元;2023年前九个月该业务收入为107,47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2,725千港元[34] - 2023年第三季度证券交易佣金收入为44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903千港元;2023年前九个月该收入为1,47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731千港元[34] - 2023年第三季度上市权益工具之股息收入为8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6千港元;2023年前九个月该收入为13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4千港元[35] - 2023年第三季度贷款利息收入为43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39千港元;2023年前九个月该收入为1,1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269千港元[35] - 2023年第三季度银行利息收入为8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千港元;2023年前九个月该收入为29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千港元[38] - 2023年第三季度咨询及转介费收入为1,12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30千港元;2023年前九个月该收入为1,97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30千港元[38] - 2023年前九个月出售附属公司之收益为1,173千港元,2022年同期无此项收益[3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政府补贴中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防疫基金“保就业计划”的补助约为港币零元,2022年9月30日为港币334.1万元[39] - 期内,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收入约162.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4.7万港元[75][84] - 期内,上市权益工具的股息收入约13.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7.4万港元[75] - 期内,食品及饮料业务收入约10747.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272.5万港元[75] - 期内,贷款利息收入约112.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26.9万港元[75] - 食品及饮料业务期内收入约为1.07472亿港元,2022年9月30日为8272.5万港元[85] - 放债业务期内贷款利息收入约为112.2万港元,2022年9月30日为226.9万港元,应收贷款利率为10% - 18%,2022年9月30日为9% - 18%[90] - 儿童教育服务期内收入约为336万港元,2022年9月30日为313.1万港元[94] - 金融服务业务期内国农证券外部客户收入约为715.1万港元,2022年9月30日为1219.4万港元[102] 财务费用及税务相关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租赁负债利息为港币81.3万元,其他借贷利息为港币4.9万元,财务费用为港币0.1万元,总计港币86.3万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港币48.5万元、港币40.3万元、港币0.2万元,总计港币89万元。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租赁负债利息为港币197万元,其他借贷利息为港币104.4万元,财务费用为港币0.2万元,总计港币301.6万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港币152.6万元、港币119.7万元、港币0.3万元,总计港币272.6万元[42]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香港利得税为港币4万元,所得税开支总额为港币4万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港币1万元、港币1万元。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香港利得税为港币67万元,所得税开支总额为港币67万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港币18万元、港币18万元[43] - 两级制利得税率制度下,合资格集团实体首港币200万元溢利按8.25%征税,超过港币200万元的溢利按16.5%征税;不符合资格的集团实体溢利按16.5%的划一税率征税[44] 公司股权出售及股本情况 - 2022年1月14日,公司出售新加坡食品及饮料业务,买方以新加坡元5000元(相当于约港币2.9万元)购入待售股份和待售贷款[49] - 2022年1月1日至1月14日,已终止经营业务的一般及行政开支为港币17.8万元,出售收益为港币130.6万元,期内溢利为港币112.8万元,均归本公司拥有人应占[53] - 出售新加坡食品及饮料业务已出售负债净值为8217000港元,出售收益为1306000港元,出售产生的现金流出净额为343000港元[54] - 2023年期内,公司出售其于锋昇有限公司15.93%股权,持续权益降至84.07%,出售所得款项约3,000港元,约27,000港元转至非控股权益,约30,000港元计入其他储备[65] - 法定股本方面,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及2023年9月30日均为1,000,000,000股,对应股本1,000,000,000港元[67] - 已发行及已缴足股本方面,2022年1月1日为612,118,000股,对应6,121,000港元;2022年行使购股权发行15,300,000股,发行配售股份125,484,000股;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及2023年9月30日均为752,902,000股,对应7,529,000港元[67] - 2022年行使15,300,000份购股期权,行使价每股0.125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913,000港元[68] - 2022年9月27日,公司配售125,483,612股普通股,每股0.1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2,171,000港元[69] - 2023年3月10日,公司附属公司联城出售Talent Ford及其附属公司100%股权,现金代价1,300,000港元,出售收益316,000港元[71] - 2023年3月17日,公司出售Surplus Jade及其附属公司100%股权,现金代价45万港元,出售收益45万港元[72] - 2023年3月30日,公司出售Circle Trend及其附属公司100%股权,现金代价92.5万港元,出售收益40.7万港元[73] 每股相关计算及股息情况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和九个月,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752902000股;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为632874000股,九个月为620346000股[55]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7576000港元,九个月亏损29045000港元;2022年三个月溢利1351000港元,九个月亏损16348000港元[56] - 来自己终止经营业务,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1128000港元,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均为0.18港仙[57]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及九个月,因公司无潜在摊薄普通股,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相同[59] - 计算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每股摊薄(亏损)/盈利时,未假设公司购股权计划授出且期末尚未行使的潜在普通股获行使,因其行使有反摊薄影响[60]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无摊薄潜在普通股[61] - 董事不建议派发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9月30日:零港元)[62] 公司业务范围及地点 - 期内,公司主要从事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食品及饮料业务、放债业务、提供儿童教育服务、金融服务业务及证券投资业务[23] - 公司注册办事处设于百慕达,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金钟[24][25] 财务报表编制相关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编制[28] - 2023年1月1日开始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业绩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32] 公司业务战略及措施 - 公司对餐饮服务进行战略调整,对和牛品牌门店装修,实施营销活动[88] - 为应对加息环境,公司采取措施保障放债业务贷款本金及利息可回收性[91] - 公司优化儿童教育课程,与家长紧密沟通,提供多元化教学课程[98] - 2023年4月公司在柴湾筹备一所4500呎校舍,设四个班房及户外游乐设施,预计年内完成牌照
国农金融投资(0812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11 20:49
净亏损情况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净亏损约为21,469,000港币,较去年同期的净亏损16,571,000港币有所增加[9] - 本公司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9,873,000港元,较去年同期2,979,000港元亏损幅度扩大[17] - 本公司2023年上半年总体亏损21,46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16,571,000港元亏损增加[17] - 本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31港仙,较去年同期0.48港仙亏损扩大[18] 财务状况 - 本集团期内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约为79,345,000港币,较去年同期的59,676,000港币增加约19,669,000港币[10] - 期内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约为53,304,000港币,较去年同期的40,390,000港币有所增加[11] - 非流动资产中,本公司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达49,301,000港元,较去年同期33,346,000港元增加[19] - 流动资产中,本公司2023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为57,672,000港元,较去年同期80,097,000港元减少[19] - 流动负债中,本公司2023年上半年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为54,197,000港元,较去年同期67,809,000港元减少[19] - 本公司2023年上半年总资产减去流动负债为129,328,000港元,较去年同期142,560,000港元减少[20] - 非流动负债中,本公司2023年上半年租赁负债为21,361,000港元,较去年同期13,189,000港元增加[20] - 本公司2023年上半年股本为7,529,000港元,储备为99,858,000港元,总资产净值为107,387,000港元[20]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酒精饮料分销、食品饮料业务、放贷业务、提供儿童教育服务、金融服务业务和证券投资业务[25][26][27]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的分部收入和业绩分析显示,酒精饮料分销、证券投资、食品和饮料等领域的业绩情况[38] - 食品及饮料业务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9,793,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8.2%[44] - 金融服务业务中,来自证券交易佣金的收入为1,03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3.9%[44] 资产负债情况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的應收貸款及利息为12,865,000港元,较2022年底减少了2,641,000港元[78]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的應收貸款及利息中,0至90天的贷款为4,655,000港元,超过180天的贷款为4,400,000港元[82] - 本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评估了贷款应收账款,认为自初次确认以来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除了三名客户的贷款已在去年减值2,225,000港元并转入本期[83] - 本集团的應收貸款及利息確認的減值虧損在2023年6月底为2,225,000港元,较2022年底的2,314,000港元有所下降[86] 其他 - 公司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8号报告的可报告分部包括酒精饮料分销、食品和饮料、放贷、儿童教育服务、金融服务和证券投资等领域[37] - 公司预计未来将从现有客户合同中确认的收入将有望实现[46] - 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布了多项新的和修订后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司当前或先前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没有重大影响[34]
国农金融投资(08120)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1 20:45
财务亏损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港币21,469,000元,去年同期约为港币16,571,000元[12] - 2023年Q2除税前亏损9874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3195000港元;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21624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7701000港元[18] - 2023年Q2期内亏损9911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3203000港元;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2168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6590000港元[19] - 2023年Q2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9873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979000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21469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6571000港元[20] - 2023年Q2期内全面开支总额9631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3204000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2140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6784000港元[19] - 2023年Q2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全面开支9593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980000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21189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6765000港元[20] - 2023年Q2每股基本亏损1.31港仙,2022年同期为0.48港仙;2023年上半年为2.85港仙,2022年同期为2.70港仙[21] - 2023年Q2来自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亏损1.31港仙,2022年同期为0.48港仙;2023年上半年为2.85港仙,2022年同期为2.88港仙[2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21,687,000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6,590,000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21,62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701千港元[41]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分别为9873000港元和21469000港元[70] - 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分别为2979000港元和16571000港元[70] - 2023年计算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分别为9873000港元和21469000港元[71] - 2022年计算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分别为2979000港元和17699000港元[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2146.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657.1万港元[143] 收入情况 - 集团期内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约为港币79,345,000元,较去年同期的港币59,676,000元增加约港币19,669,000元[13] - 期内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约为港币53,304,000元,去年同期毛利约为港币40,390,000元[14] - 2023年Q2总收入4012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37762000港元;2023年上半年总收入79345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59676000港元[18] - 2023年Q2毛利26825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5173000港元;2023年上半年毛利53304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40390000港元[18]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入为79,34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9,676千港元[41] - 2023年上半年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收入为1,02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08千港元[41] - 2023年上半年食品及饮料业务收入为69,79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7,120千港元[41] - 2023年上半年证券投资业务收入为4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8千港元[41] - 2023年上半年放债业务收入为68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30千港元[41] - 2023年上半年儿童教育服务业务收入为2,79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708千港元[41] - 2023年上半年金融服务业务收入为5,00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642千港元[41]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79,34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9,676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3%[48] - 2023年上半年食品及饮料业务收入为69,79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7,120千港元,同比增长约48%[47] - 2023年上半年提供金融服务中的证券交易佣金收入为1,03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82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63%[47] - 2023年上半年贷款利息收入为68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30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5%[48] - 2023年上半年来自证券客户的利息收入为3,54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56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2%[48]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亏损为91.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82.3万港元;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为252.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88.3万港元[52]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11.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0.1万港元;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为21.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0.3万港元[52]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咨询及转介费收入为65.7万港元,2022年同期无此项收入;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为84.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0万港元[52] - 期内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加约33%至约7934.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967.6万港元[144] - 期内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约为5330.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039万港元[144] - 期内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收入约为102.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0.8万港元[144] - 期内食品及饮料业务收入约为6979.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712万港元[144] - 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期内收入约为102.4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60.8万港元[153] - 食品及饮料业务期内收入约为6979.3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4712万港元[154] - 放债业务期内贷款利息收入约为68.4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153万港元,应收贷款利率为10% - 18% [159] - 儿童教育服务期内收入约为279.1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270.8万港元[163] - 2023年上半年国农证券来自外部客户收入约为500.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64.2万港元[171]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6月30日:港币零元)[15] - 董事不建议派付2023年上半年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派付[76]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2,653,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0,253,000港元有所增加[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41,717,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8,128,000港元有所减少[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75,042,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5,821,000港元有所减少[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029,000港元,较期初的42,325,000港元减少[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综合资产为204,37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8,381千港元有所下降;综合负债为96,40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9,010千港元有所下降[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于合营企业投资成本1500万港元,应占收购后亏损1690.7万港元,应占其他全面收益23.1万港元,股权交易影响167.6万港元[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贷款及利息1286.5万港元,信贷亏损拨备222.5万港元,净额1064万港元;2022年末应收贷款及利息1650.6万港元,信贷亏损拨备231.4万港元,净额1419.2万港元[81]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贷款按10% - 18%实际利率计息,与2022年末相同[82] - 2023年6月30日,约159.1万港元应收贷款及利息以香港物业作抵押,2022年末约159.3万港元[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0 - 90天应收贷款及利息(扣除拨备)465.5万港元,91 - 180天158.5万港元,超过180天440万港元;2022年末0 - 90天1260.7万港元,超过180天158.5万港元[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除三名客户应收贷款个别减值222.5万港元(2022年末231.4万港元)外,信贷风险自初步确认以来无大幅增加[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拨回8.9万港元,拨备总额约222.5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31.4万港元有所减少[8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非上市股本证券投资为5.3万港元,非上市基金投资为532.1万港元,总计537.4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3万港元大幅增加[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来自客户合约的应收账款约为5767.2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009.7万港元有所减少[96] - 非金融服务业务应收账款0 - 90天账龄的金额在2023年6月30日为81.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9.5万港元[98] - 金融服务业务中,现金客户应收账款在2023年6月30日为52.7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6.3万港元增加;保证金客户应收账款为5630.6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784.9万港元减少[96] - 2023年6月30日结算所应收账款为0,2022年12月31日为79万港元;香港结算差额缴款在2023年6月30日为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0[9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未收取基金投资分配,2022年12月31日也为0[9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预期信贷亏损率不重大且近乎零,未计提亏损拨备[101] - 2023年6月30日,保证金客户贷款抵押证券市值约为2.8241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67159亿港元[10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客户、结算所及香港结算差额缴款0 - 90天应收账款为54.7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5.3万港元[10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持作买卖的香港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为969.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83.3万港元[1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金融服务业务应付账款为958.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11.9万港元[1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金融服务业务现金客户应付账款为1602.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60.7万港元[1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金融服务业务保证金客户应付账款为127.1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40.1万港元[1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金融服务业务结算所应付账款为673.6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无相关数据[114] - 截至2023年6月
国农金融投资(08120)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5-12 21:04
财务亏损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港币11,596,000元,去年同期约为港币13,592,000元[9] - 2023年Q1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1776亿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358亿港元[18] - 2023年Q1每股基本亏损和摊薄亏损均为1.54港仙,2022年同期分别为2.22港仙和2.40港仙[18] - 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前亏损为港币11,750,000元,去年同期为港币14,506,000元[17] - 2023年Q1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159.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359.2万港元[49] - 2023年Q1来自持续经营业务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159.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472万港元[50] - 2022年Q1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12.8万港元,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18港仙[5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11596000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3592000港元[63] - 亏损减少主要由于食品及饮料业务亏损减少约5036000港元,被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之公允价值亏损增加约2119000港元所抵销[63] 业务收入情况 - 集团2023年第一季度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约为港币39,218,000元,较去年同期约港币21,914,000元增加约港币17,304,000元[10] - 2023年第一季度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约为港币26,479,000元,去年同期约为港币15,217,000元[12] - 2023年第一季度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收入为港币636,000元,去年同期为港币170,000元[16] - 2023年第一季度食品及饮料业务收入为港币34,023,000元,去年同期为港币16,032,000元[16] - 2023年第一季度贷款利息收入为港币335,000元,去年同期为港币783,000元[16] - 2023年第一季度提供儿童教育服务收入为港币1,373,000元,去年同期为港币1,508,000元[16] - 2023年第一季度提供金融服务收入为港币2,851,000元,去年同期为港币3,413,000元[16] - 2023年Q1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3.9218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1914亿港元[29][30] - 2023年Q1食品及饮料业务收入3.4023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1.6032亿港元大幅增长[29] - 2023年Q1贷款利息收入33.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78.3万港元有所下降[30] - 2023年Q1来自证券客户的利息收入204.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35.2万港元[30] - 收入确认时间方面,2023年Q1一个时间点确认收入3.751亿港元,随时间确认收入170.8万港元[30] -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亏损为161.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06万港元[33] - 国农证券期内来自外部客户收入约为285.1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341.3万港元[81]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加约79.0%至约港币39,218,000元,毛利约为港币26,479,000元[64] - 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收入约港币636,000元,较2022年的港币170,000元有所增长[64][69] - 食品及饮料业务收入约港币34,023,000元,较2022年的港币16,032,000元大幅增长[64][71] - 放债业务贷款利息收入约港币335,000元,较2022年的港币783,000元减少,应收贷款利率为10% - 18% [64][75] - 提供儿童教育服务收入约港币1,373,000元,较2022年的港币1,508,000元有所下降[64][78] 股息派发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第一季度任何中期股息[13] - 董事不建议派发2023年Q1任何中期股息[55] - 公司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104]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酒精饮料分销、食品及饮料、放债、儿童教育服务、金融服务和证券投资业务[19] 财务报表编制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准则编制[24] 会计准则影响 - 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业绩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27] 财务成本与开支 - 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成本为109.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5万港元[36] - 2023年第一季度所得税开支为2.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0.9万港元[37] - 符合两级制利得税制度的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征税,超过部分按16.5%征税[38] 业务出售情况 - 2022年1月14日公司完成出售新加坡食品及饮料业务,总代价约2.9万港元[42][45] - 2022年1月1日至14日已终止经营业务期内溢利为112.8万港元[47] - 出售新加坡食品及饮料业务负债净值为821.7万港元,出售收益为130.6万港元,出售产生现金流出净额为34.3万港元[48] - 2023年3月10日出售Talent Ford及其附属公司100%股权,总现金代价为1300000港元,出售收益为316000港元[60] - 2023年3月17日出售Surplus Jade及其附属公司100%股权,总现金代价为450000港元,出售收益为450000港元[61] - 2023年3月30日出售Circle Trend及其附属公司100%股权,总现金代价为925000港元,出售收益为407000港元[62] 股本与股份情况 - 2023年Q1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75290.2万股,2022年同期为61211.8万股[49] - 2023年1月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储备总计为12937.1万港元,3月31日为11759.5万港元[56] - 2023年Q1公司拥有人应占累计亏损为31640.6万港元,较2023年1月1日增加1159.6万港元[56] - 2022年Q1公司拥有人应占储备总计为12086.5万港元,期内全面开支收益总额为 - 1358万港元[56] - 2022年确认以股本结算股份付款为55万港元[56] - 公司法定股本为100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法定股本为1000000万港元[57] - 2022年1月1日已发行及缴足股份为612118000股,股本为6121万港元;2022年行使购股权发行15300000股,发行配售股份125484000股;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及2023年3月31日,已发行及缴足股份为752902000股,股本为7529万港元[57] - 2022年行使购股权发行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913000港元,发行配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2171000港元[57][58] - 期内,概无根据公司购股期权计划结转、授出或行使购股期权,并无购股期权于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期间仍未行使[105] - 2023年1月1日及3月31日,公司购股期权计划现有计划授权项下可供授出的购股期权数目为62741806股[10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期间,公司概无就所有计划项下已授出的购股期权及奖励发行任何股份,占加权平均股份数目752901672股的0%[107] - 2023年3月31日,根据购股期权计划可供发行的购股期权总数为62741806股股份,占集团已发行股份约8.3%[10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期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概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任何上市证券或附属公司之证券[11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为752,901,672股[113][118] 股东持股情况 - 董事吴文俊、吴廷浩、陈志锋分别持有公司3,845,000股、3,845,000股、21,010,000股普通股,权益百分比分别为0.51%、0.51%、2.79%[113] - 主要股东吴廷杰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公司103,700,000股股份,权益百分比为13.77%;由其全资拥有的Trinity Worldwide Capital Holding Limited持有145,933,946股,权益百分比为19.38%[118] 竞争关系情况 - 执行董事吴廷浩为恒泰裕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洪君毅为智城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两公司业务或与集团放债业务构成竞争[122] 交易行为守则与企业管治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所载交易标准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确认期内已遵守[126][127] - 公司已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条文,并将定期检讨及更新现行企业管治常规[128][129] 业绩审阅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130] 董事会构成情况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1] 报告刊登情况 - 本报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刊登至少七天[132] 报告基本信息 - 这是国农金融投资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133] 市场环境情况 - 期内香港录得440万名入境旅客,约为疫情前2017 - 18年平均季度数字的30%,游客消费减少[72] - 2022年香港人口下降0.9%,公司儿童教育业务面临学生退学压力,留住现有学生成首要任务[79] - 第一季度交易所日均交易量下降12.8%至1278.2亿港元[83] - 期内集团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约为621.8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409.9万港元[88] - 香港经济一季度明显改善,入境旅游和国内需求将是今年经济增长主要动力[89] - 随着大部分发达国家加息,预期港元与美元利差扩大,资金可能从港元流向美元[93] 公司业务策略 - 公司将建立优秀销售团队并控制成本,优化门店网络以适应市场变化[68][73] - 考虑发达国家加息影响,公司将实施措施确保放债业务贷款本金及利息可回收性[76] - 公司计划优化课程、与家长紧密沟通、提供多元化教学课程以产生更多现金流[80] - 公司将通过数据分析完善营销策略,扩大优质食品种类,优化门店网络[91] - 公司将定期检讨及校准业务策略,对保证金融资及放债业务采取审慎及平衡风险的管理方法[84][93] - 董事会预期证券投资业务不久将为集团贡献正面回报[88] 物业租赁情况 - 2023年3月30日,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签订物业租赁协议,租期三年,代价约670万港元[95] - 公司根据租约确认的使用权资产价值约为584万港元[96] - 2023年4月4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签订物业租约,租期三年,代价付款总值约1190万港元,使用权资产价值约1091万港元[99][100] - 2023年4月12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签订物业租约,租期三年,代价付款总值约1420万港元,使用权资产价值约1300万港元[101][102] 重大收购出售情况 - 期内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收购及出售[97] 持续经营业务开支情况 - 持续经营业务一般及行政开支约港币32,531,000元,较2022年增加,主要因食品及饮料业务薪金福利增加和租金减免减少[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