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电讯(08337)

搜索文档
直通电讯(0833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08:00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1.37424亿港元,较去年减少约8.7%[7]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内亏损约810.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8.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每股普通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4.31港仙,2023年分别为5.37港仙[7] - 2024年公司收益约为1.3742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50555亿港元减少约8.7%[21]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约为1.3226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46317亿港元减少约9.6%[23] - 2024年公司毛利约516.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423.8万港元增加约21.8%[24] - 2024年其他收入约56.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2.5万港元增加约152.9%[25] - 2024年其他亏损净额约29.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其他收入净额约16.4万港元[26] - 2024年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1337.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472.9万港元减少约9.2%[27] - 2024年财务成本约20.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5.1万港元增加约3.1倍[28] - 2024年所得税抵免约4.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3.6万港元减少约80.5%[29] - 2024年股东应占亏损约810.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993.5万港元减少约18.4%[30] - 2024年末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3479.6万港元,去年同期约3137.4万港元[32] - 2024年末流动资产净值约3360.7万港元,去年同期约2994.5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657.1万港元,去年同期约1459.4万港元,流动比率为6.2,高于去年同期的5.2[33] - 2024年末就银行履约保证金质押的银行存款约23.4万港元,去年约20万港元[35] - 2024年末集团有18名雇员,去年为19名,员工总薪酬约441.6万港元,去年约455.2万港元[40] 各业务线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电讯服务收益约1085.2万港元,较2023年约736.5万港元大幅增加约47.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分销业务收益约1.26572亿港元,较2023年约1.4319亿港元减少约11.6%[8] - 2024年内地与非内地旅客来港人次分别增长27%与44%,集团漫游产品收益显著增长[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电讯服务收益约1081.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731.8万港元增加约47.7%[12] - 2024年香港流动电话及电子产品分销业务收益约6541.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8994.8万港元减少约27.3%[15] - 2024年中国流动电话及电子产品分销业务收益约767.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954.6万港元减少约19.6%[16] - 2024年新加坡流动及数据充值分销业务收益约5347.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4369.6万港元增加约22.4%[17] - 2024年访港旅客中内地及非内地旅客人次分别增长27%与44%[18] - 2024年提供电讯服务及分销业务所得收益分别约为1085.2万港元及1.26572亿港元,分别占公司2024年收益约7.9%及92.1%[21] 公司业务及经营地点信息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从事流动电讯服务及分销业务等[44]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干诺道西188号香港商业中心37楼1、2、14及15室[45] 公司面临的风险 - 公司面临竞争激烈的市场,若未及时应对对手,成本或增加、收益或减少[49] - 公司作为流动虚拟网络营办商,依赖第三方电讯服务供应商,服务质量和稳定性影响大[50] - 公司依赖信息技术系统及网络,受干扰或变慢可能导致数据流失或操作中断[52] - 公司寻求拓展海外市场,面临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不熟悉的风险[53] - 公司处理大量敏感数据,数据安全漏洞或网络攻击会影响业务、财务和声誉[54] - 公司面临信用、利率、外汇和流动资金等财务风险,贸易应收款和存款多以外币计值[55] - 全球经济放缓或金融市场转差,可能使公司服务需求下降[56] - 公司成就依赖人才,主要高级职员或雇员离职可能影响业务经营及前景[57]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占比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应占收益分别占公司收益约38.9%及约91.8%,最大供应商及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公司总采购额约40.1%及约94.1%[64] 公司股份相关交易 - 2024年10月24日,公司与李健诚先生订立贷款资本化协议,按每股0.20港元价格向其配 发及发行60,000,000股资本化股份,抵销股东贷款本金12,000,000港元,该协议于2024年12月13日完成[69] 公司关联交易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归类为关联方所提供服务的约660,000港元及归类为关联方物业租金的约360,000港元符合GEM上市规则第20章持续关连交易的定义[71] 公司股东登记及股东大会相关 - 公司将在2025年6月2日至2025年6月5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为确定出席2025年6月5日股东大会资格,股份过户文件及股票须在2025年5月30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地点[80] 公司股息政策及派付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23年也未派付股息[63] - 于2024年12月31日,可供分派给公司权益股东的储备总额为零港元(2023年:零港元)[67] - 公司于2018年12月31日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可根据公司财务状况和溢利派付中期股息、按固定息率支付股息或额外宣派特别股息[152] - 董事可根据可供分派溢利储备、盈利、财务状况等因素酌情决定派付股息[154][159] 公司董事服务协议 - 彭国洲先生担任执行董事的服务协议自2022年5月1日起为期三年[83] - 李健诚先生及黄建华先生担任非执行董事的服务协议自2022年5月1日起为期三年[83] - 陈学道先生及李敏怡女士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的服务协议自2022年6月1日起为期三年[83] - 刘克钧先生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的服务协议自2022年6月7日起为期三年[83] 公司董事及高级人员保险与酬金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安排适合董事及高级人员的责任保险政策[8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未向董事和五名最高薪酬人士支付酬金以吸引加盟、加入后奖金或离职补偿,也无董事放弃或同意放弃酬金(2023年:无)[90] 公司股份权益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李健诚先生在公司股份好仓中,受控制法团权益普通股数为104,437,500,占比42.65%;实益拥有人普通股数为65,062,500,占比26.57%[92] - 2024年12月31日,彭国洲先生在公司股份好仓中,实益拥有人普通股数为1,500,000,占比0.61%[92] - 2024年12月31日,黄建华先生在公司股份好仓中,实益拥有人普通股数为1,500,000,占比0.61%[92] - 2024年12月31日,李健诚先生在New Everich好仓中权益占比100.00%[93] - 2024年12月31日,New Everich在公司股份好仓中,实益拥有人普通股数为104,437,500,占比42.65%[95] - 2024年12月31日,郭景华女士在公司股份好仓中,受控制法团权益普通股数为104,437,500,占比42.65%;配偶权益普通股数为65,062,500,占比26.57%[95] - 2024年12月31日,Golden Brand Holdings Limited在公司股份好仓中,实益拥有人普通股数为16,500,000,占比6.74%[95] - 2024年12月31日,白志峰先生在公司股份好仓中,受控制法团权益普通股数为16,500,000,占比6.74%[95] 公司购股计划 - 因所有根据购股计划已授出及将授出的购股获行使而可能发行的股份数目上限为15,562,500股,占本年报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约6.36%;因根据购股计划及公司任何其他计划已授出且未获行使的所有尚未行使购股之购股获行使而可能发行的公司股份数目上限不得超过公司不时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0%[103] - 于任何十二个月内,向购股计划内每名合资格参与者授出的购股所涉及的可予发行股份数目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向公司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或彼等的任何联系人授出购股,若导致截至授出日期(包括该日)止十二个月期内相关股份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1%及总值超过5百万港元,须获股东于股东大会上事先批准[104] - 购股可于董事厘定及知会各承授人的任何期间内行使,该期间自授出购股要约日期开始,须于授出购股日期起计十年内结束[105] - 接纳授予购股要约的承授人须于要约日期起计21日内支付名义代价合共1港元[107] - 购股计划自2016年5月11日起计10年内有效,公司于2024年未授出或注销购股计划下任何购股,2024年1月1日及12月31日在购股计划的计划授权项下可予授出的购股数目均为15,562,500份[108] 公司董事相关权益及股份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或其配偶、未满十八岁子女无获授权通过收购公司或其他法人团体的股份或债权证获利,也未行使相关权利[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股份[110] 公司公众持股量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报告日期,公司的公众持股量未低于已发行股本总数的25%[112] 公司核数师变更及审核费用 - 集团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分别由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及利安达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113] - 2024年12月19日,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辞任公司核数师,董事会决议委任利安达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新核数师,自该日起生效,任期至公司下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113] - 利安達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將於股東週年大會上退任,公司將提呈其連任決議案[114] - 2024年已付/应付外聘核数师审核服务薪酬约72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111.4万港元下降约35.37%[139] - 2024年利安达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服务收费59万港元,2023年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服务收费92.5万港元[139] - 2024年非审核服务工作薪酬约1.5万港元,主要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合规服务薪酬[139] 公司企业管治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GEM上市規則附錄C1企業管治守則適用條文[116] - 公司董事會由1名執行董事、2名非執行董事及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119] - 獨立非執行董事佔董事會成員人數至少三分之一[120] - 各非執行董事及獨立非執行董事委任期為三年,三分之一董事須於各股東週年大會輪值告退[122] - 董事會每年至少四次定期會晤,2024年召開五次會議[124][125] - 2024年各董事出席董事會會議次數均為5/5[125] - 公司已為董事及高級職員就相關法律行動責任安排適當投保[126] - 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区分,分别由李健诚先生及彭国洲先生担任[129] - 各契约承诺人及其联系人合共持有经营受限制业务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不超5% [131] - 有关期间指不竞争承诺契约订立日起至契约承诺人不再拥有公司已发行股本10%或以上权益或股份不再于联交所上市较早日期止[133] - 公司成立审核、提名及薪酬三个董事委员会协助董事会履职[135] - 审核委员会于2010年5月20日成立,2024年5月31日修订职权范围[13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李敏怡女士为主席[136] - 全体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活动,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个别董事出席记录待查[127] - 各控股股东及直通电讯有限公司于2010年5月24日与公司订立不竞争承诺契约[130] - 独立非执行董事须至少每年检讨契约承诺人遵守不竞争承诺契约情况[134] - 契约承诺人每年向公司提供声明书,公司披露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决定[131] - 2024年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率
直通电讯(0833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1:31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末期股息[5]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末期股息,2023年亦无派付股息[4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23年度亦无派付股息[105]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约为1.37424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8.7%[6]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为810.3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18.4%[6] - 2024年每股普通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4.31港仙,2023年为5.37港仙[6] - 2024年毛利为516.1万港元,2023年为423.8万港元[7] - 2024年营运亏损为794.1万港元,2023年为1010.2万港元[7]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63.4万港元,2023年为208.5万港元[11] - 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为4009.8万港元,2023年为3705.2万港元[11]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649.1万港元,2023年为710.7万港元[11] - 2024年净资产为3479.6万港元,2023年为3137.4万港元[11] - 2024年对外收益137424千港元,较2023年的150555千港元下降约8.72%;特定非流动资产575千港元,2023年为1071千港元[35] - 2024年其他收入569千港元,较2023年的225千港元增长约152.89%;其他(亏损)/收入净额为 - 293千港元,2023年为164千港元[37] - 2024年财务成本中租赁负债的利息32千港元,股东贷款之利息开支176千港元,2023年租赁负债的利息为51千港元[37] - 2024年员工成本4416千港元,较2023年的4552千港元下降约2.99%[39] - 2024年存货成本125406千港元,较2023年的141608千港元下降约11.44%[40] - 2024年所得税为 - 46千港元,2023年为 - 236千港元[42]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4.31港仙,2023年为5.37港仙[47]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44038千港元,累计折旧为43463千港元,账面价值为575千港元,2023年账面价值为1071千港元[50] - 2024年确认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约112000港元,2023年约为147000港元,可收回金额约为575000港元,2023年约为1071000港元,贴现率为15.88% [51] - 2024年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为223千港元,2023年为422千港元,年内增加约490000港元,2023年约增加640000港元[53] - 2024年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为577千港元,2023年为658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2024年为32千港元,2023年为51千港元[53] - 2024年指定为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为1059千港元,2023年为1014千港元[59] - 2024年存货为982千港元,2023年为1405千港元,其中智能卡、充值券、流动电话及电子产品有不同变化[60] - 2024年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为12311千港元,2023年为20853千港元,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后2024年为8900千港元,2023年为16283千港元[62] - 2024年贸易账款(扣除亏损拨备)1个月内为4141千港元,超1个月但3个月内为4455千港元等,2023年各账龄段金额不同[63]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571千港元,2023年为14594千港元,已质押银行存款2024年约234000港元,2023年约200000港元[65] - 2024年贸易应付第三方款项为3527千港元,较2023年的3290千港元有所增加[66] - 2024年合约负债中电讯服务预付款项为45千港元,较2023年的9千港元大幅增加[66]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总计6063千港元,较2023年的6515千港元减少[66] - 2024年租赁负债现值为484千港元,较2023年的811千港元减少[72] - 2024年银行发出履约保证金200000港元,与2023年持平[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为1.3742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50555亿港元减少约8.7%[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销售成本约为1.3226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46317亿港元减少约9.6%[8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毛利约516.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423.8万港元增加约21.8%[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其他收入约为56.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2.5万港元增加约152.9%[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为1337.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472.9万港元减少约9.2%[9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财务成本约为20.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5.1万港元增加约3.1倍[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所得税抵免约为4.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3.6万港元减少约80.5%[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股东应占亏损约810.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993.5万港元减少约18.4%[9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3360.7万港元,2023年为约2994.5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657.1万港元,2023年为约1459.4万港元;流动比率为6.2,2023年为5.2[97] - 2024年12月31日就银行向集团附属公司发出履约保证抵押的银行存款约为23.4万港元,2023年约为20万港元[99]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于2009年7月2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主要从事电讯服务及分销业务[15][16] - 公司由电讯服务和分销业务两个经营分部组成,无经营分部合并构成可呈报分部[29][32] 会计准则相关 - 2024年公司采用了多项修订准则,对本年度或过往期间无重大影响;部分新订及修订准则将于2025 - 2027年生效,预计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1][22][23] 各业务线收益数据变化 - 2024年电讯服务收益为10,852千港元,2023年为7,365千港元;2024年分销业务收益为126,572千港元,2023年为143,190千港元[25] - 2024年客户A - 分销业务收益为53,478千港元,2023年为43,696千港元;客户B - 分销业务2024年收益为37,938千港元,2023年为33,243千港元;客户C - 分销业务2024年收益为26,793千港元,2023年为25,643千港元[25] - 2024年电讯服务于特定时间点收益为0千港元,经过一段时间收益为10,852千港元;分销业务于特定时间点收益为126,572千港元,经过一段时间收益为0千港元[31] - 2023年电讯服务对外收益7365千港元,分销业务对外收益143190千港元,总计150555千港元[33] - 2024年电讯服务收益约为10812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约7318000港元增加约47.7%[75] - 2024年香港流动电话及电子产品分销业务收益约为6541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约89948000港元减少约27.3%[77] - 2024年中国流动电话及电子产品分销业务所得收益约为7678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约9546000港元减少约19.6%[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新加坡流动及数据充值分销业务收益约5347.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4369.6万港元增加约22.4%[80] 各业务线溢利及亏损数据 - 2024年电讯服务可呈报分部溢利为3,796千港元,分销业务为1,365千港元,总计5,161千港元[31] - 2024年其他收入为569千港元,其他亏损净额为(293)千港元,未分配企业开支为(13,378)千港元,财务成本为(208)千港元[31] - 2024年合并除税前亏损为(8,149)千港元[31] - 2023年可呈报分部溢利总计4238千港元,合并除税前亏损10153千港元[33] 经营分部评估 - 主要营运决策者根据对外收益及可呈报分部溢利评估经营分部表现,利息收入及开支由中央库务部处理[28][30] 贸易账款账龄 - 2024年贸易账款(扣除亏损拨备)1个月内为4141千港元,超1个月但3个月内为4455千港元等,2023年各账龄段金额不同[63]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中1个月内为590千港元,超过1个月但于3个月内为607千港元,超过12个月为2330千港元[68] 合约负债情况 - 2024年合约负债中电讯服务预付款项为45千港元,较2023年的9千港元大幅增加[66] - 2024年合约负债年初结余为9千港元,年末结余为45千港元,年内收取现金导致增加2913千港元[70] 访港旅客情况 - 2024年访港旅客按年攀升,内地及非内地旅客人次分别增长27%与44%[81] 股东登记及过户 - 公司将在2025年6月2日至6月5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为确定出席股东大会资格,股份过户文件及股票须在2025年5月30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地点[107] 股东权益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李健诚先生在公司股份好仓中,受控制法团权益普通股数目为10443.75万股,股权约42.65%;实益拥有普通股数目为6506.25万股,股权约26.57%;彭国洲先生和黄建华先生实益拥有普通股数目均为150万股,股权均约0.61%[109] - 2024年12月31日李健诚先生在New Everich好仓中股权约100%[110] - 2024年12月31日New Everich在公司股份好仓中实益拥有普通股数目为10443.75万股,股权约42.65%;郭景华女士受控制法团权益普通股数目为10443.75万股,股权约42.65%,配偶权益普通股数目为6506.25万股,股权约26.57%;Golden Brand Holdings Limited实益拥有普通股数目为1650万股,股权约6.74%;白志峰先生受控制法团权益普通股数目为1650万股,股权约6.74%[112] - New Everich拥有104,437,500股股份,李健诚先生及郭景华女士分别拥有54%及46%权益[114] - 郭景华女士视为拥有65,062,500股股份的权益[114] - Golden Brand Holdings Limited拥有16,500,000股股份,由白志峰先生全资拥有[114] - 直通电讯有限公司由李健诚先生及郭景华女士各持有50%权益[115] 购股计划相关 - 因购股计划已授出及将授出购股行使可能发行股份上限为15,562,500股,占年报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约6.36% [121] - 根据购股计划及公司其他计划已授出且未行使购股行使可能发行公司股份上限不超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30% [121] - 十二个月内向购股计划内每名合资格参与者授出购股涉及可发行股份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 [122] - 向公司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或其联系人授出购股,若致十二个月内发行及将发行股份超公司已发行股份0.1%且总值超5百万港元,须获股东于股东大会事先批准[122] - 购股可于董事厘定期间行使,该期间自授出购股要约日期开始,须于授出购股日期起计十年内结束[124] - 接纳授予购股要约的承授人须于要约日期起计21日内支付名义代价1港元[126] - 购股权计划自2016年5月11日起10年内有效,2024年1月1日及12月31日在购股计划的计划授权项下可授出的购股数均为15,562,500份[127] 董事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及其配偶或子女无获授权收购股份或债权证获利,也未行使相关
直通电讯(0833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07:07
收益及盈利情况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收益約為68,889,000港元,較二零二三年同期減少約9.7%[4]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虧損約為5,235,000港元,較二零二三年同期減少約5.2%[4]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本集團收益為68,889千港元,較二零二三年同期的76,308千港元下降[16] - 分銷業務收益為64,408千港元,佔總收益的93.5%,較二零二三年同期的74,177千港元下降[16] - 電訊服務收益為4,481千港元,較二零二三年同期的2,131千港元增加[16] - 三大客戶(客戶A、B、C)的分銷業務收益合計佔總收益的87.1%[17] - 毛利較去年同期增加約50.2%至約2,007,000港元[64] - 行政及其他經營開支增加約4.7%,主要由於貿易應收款項減值虧損大幅增加[65] - 集團錄得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虧損約5,235,000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5.2%[65] 財務狀況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的流動資產淨額為25,001,000港元[7]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的非流動資產總額為1,493,000港元[7]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的股東貸款為12,068,000港元[7]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的租賃負債為560,000港元[7,8]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的定額福利計劃責任為355,000港元[8]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的公平值儲備為負1,019,000港元[8]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的累計虧損為82,390,000港元[8]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1,716千港元,較二零二三年年初的14,594千港元增加[10]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累計虧損為82,390千港元,較二零二三年年初的77,155千港元增加[9]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權益總額為26,032千港元,較二零二三年年初的31,374千港元減少[9] - 集團的資本負債比率為約46.4%[66] - 集團的流動資產淨值約為25,001,000港元,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21,716,000港元[67] 現金流量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本集團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4,509千港元[10]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本集團投資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225千港元[10]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本集團融資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11,497千港元[10] 分部表現 - 本集团由两个经营分部组成:电信服务和分销业务[18] - 电信服务分部收益为4,481千港元,分销业务分部收益为64,408千港元[21] - 电信服务分部溢利为1,203千港元,分销业务分部溢利为804千港元[21] - 本集团对外收益中,香港市场收益为35,748千港元,中国内地市场收益为3,852千港元,新加坡市场收益为29,289千港元[24]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特定非流动资产中,香港市场为495千港元[24] - 本集团于2023年6月30日的特定非流动资产中,香港市场为1,071千港元[24] 其他收支 - 本集团於2024年上半年的其他收入為246千港元,其他虧損淨額為218千港元[25] - 本集团於2024年上半年的財務成本為88千港元,其中包括租賃負債利息20千港元和股東貸款利息68千港元[26] - 本集团於2024年上半年的員工成本為2,206千港元[27] - 本集团於2024年上半年的存貨成本為63,704千港元[28] 重大事項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本集團就使用物業及傳輸線訂立多份租賃協議,確認使用權資產增加約232,000港元[33]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持有指定為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不可劃轉)之上市股本證券998,000港元[34] - 本集團向一名關聯方李健誠先生借入12,000,000港元貸款,年利率為2%[53] - 本集團向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提供200,000港元履約保證金[55] - 本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中港通电讯有限公司已取得香港及澳门RF-SIM知识产权的独家特许经营权[86] - 契約承諾人向本公司承諾不會從事與本集團在香港及澳門經營的RF-SIM業務存在競爭的任何業務[86] 公司治理 - 公司由李健誠先生及郭景華女士分別擁有54%及46%權益[78] - 李健誠先生及郭景華女士為夫婦,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被視為擁有公司104,437,500股股份的權益[78]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員合共擁有公司約59.23%的股權[75] - 公司第二大股東為Golden Brand Holdings Limited,擁有公司8.92%的股權[78] - 公司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並無任何尚未行使的購股權[81] - 公司董事一直遵守公司所採納的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操守守則[83] - 公司董事或控股股東及彼等各自的聯繫人擁有可能與公司業務構成競爭的業務[84,85] - 公司致力維持高水平的企業管治以保護股東權益[82]
直通电讯(0833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17:27
财务表现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收益約為68,889,000港元,較二零二三年同期減少約9.7%[2]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虧損約為5,235,000港元,較二零二三年同期減少約5.2%[2]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毛利為2,007,000港元[4]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為2.83港仙[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本集团权益总额为26,032千港元[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本集团录得虧损5,235千港元[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本集团其他全面收益为负107千港元[9] - 可呈報分部收益及合併收益為68,889千港元[20] - 可呈報分部溢利為2,007千港元[20] - 合併除稅前虧損為5,332千港元[20] - 集團錄得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虧損約5,235,000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5.2%[60] - 集團的資本負債比率為約46.4%[61] - 集團的流動資產淨值約為25,001,000港元,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21,716,000港元[62] 业务分部 - 本集团主要从事电信服务和分销业务[14] - 电信服务收益为4,481千港元,分销业务收益为64,408千港元[15] - 前三大客户分别为客户A、客户B和客户C,占分销业务收益的比重较大[16] - 本集团由电信服务和分销业务两个经营分部组成[17] - 电信服务分部提供电信服务[17] - 分销业务分部分销手机和电子产品以及手机和数据充值券[17] - 本集团未合并任何经营分部[17] - 按收益確認時間劃分,於特定時間點的收益為64,408千港元,經過一段時間的收益為4,481千港元[19][20] - 香港地區的對外收益為35,748千港元,中國內地為3,852千港元,新加坡為29,289千港元[22]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特定非流動資產中香港地區為495千港元[22] - 本集团为流动虚拟网络营辦商,主要从事提供流动电讯服务及电讯增值服务[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提供电讯服务的收益约为4,46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1倍[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销业务产生的收益约为31,288,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8.5%[54] - 中國分銷業務收益減少約30.5%,主要由於客戶購買流動電話及電子產品減少[55] - 新加坡流動及數據充值分銷業務收益增加約17.7%[56] 其他收支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其他收入為246,000港元[4]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其他虧損淨額及行政及其他經營開支為7,497,000港元[4]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財務成本為88,000港元[4]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所得稅抵免為97,000港元[4] - 按攤銷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的利息收入為225千港元,雜項收入為21千港元[23] - 匯兌虧損淨額為218千港元[23] - 員工成本中薪金、工資及其他福利為2,108千港元,退休福利計劃供款為75千港元,就定額福利計劃責任確認之開支為23千港元[24] 资产负债情况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的流動資產淨額為25,001,000港元[6] - 存货包括智能卡、流动电话及电子产品等[2] - 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中包括贸易应收款项、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3] - 贸易应收款项账龄主要集中在1个月内、超过1个月但于3个月内、超过6个月但于12个月内[4] - 已质押银行存款200,000港元为银行发出履约保证的抵押[5] - 合約負債主要為電信服務的預付款項[6] - 來自控股股東兼主席李健誠先生的貸款為12,000,000港元,按年利率2%計息[7] - 公司法定股本為500,000,000股,已發行及繳足股本為184,875,000股[8] - 公司金融工具的公平值計量採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3號規定的三個公平值等級[9] - 公司持有的弘和仁愛醫療集團有限公司股份屬於第一等級公平值計量[10] - 於2024年6月30日,就銀行向本集團附屬公司發出履約保證抵押的銀行存款為200,000港元[64] - 銀行向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發出履約保證金200,000港元,以保證本集團遵守服務營辦商牌照及履約[65]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並無已訂約但未於合併財務報表撥備的資本承擺[67] 公司治理 - 董事會不建議就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派付任何股息[2] - 李健诚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及实益拥有人身份合共持有本公司約59.23%权益[72][73][74] - 郭景华女士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及配偶权益合共持有本公司約59.23%权益[76][77] - 本公司於二零一六年五月十一日採納了一項購股權計劃,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內並無授出或註銷任何購股權[79] - 本公司致力維持高水平的企
直通电讯(0833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06:54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錄得收益約150,555,000港元,較去年減少約0.9%[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年內虧損減少約19.3%至約9,935,000港元[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毛利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6%至約4,238,000港元,主要由於香港提供電訊服務的毛利率有所改善[3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錄得股東應佔虧損約9,935,000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19.3%,主要由於經營租賃開支及不可收回的貿易應收款項撇銷減少[43] - 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的流動資產淨值約為29,945,000港元,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14,594,000港元,流動比率為5.2[45] 業務表現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供電訊服務產生的收益較去年大幅增加約1.8倍至約7,365,000港元[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分銷業務產生的收益約為143,190,000港元,較去年減少約4.1%[12] - 集團電訊服務收益約7,318,000港元,較去年增加約1.9倍[21] - 集團分銷業務收益約89,948,000港元,較去年增加約8.2%,得益於跨境電商發展和疫情推動線上消費[24] - 集團在中國的分銷業務收益約9,546,000港元,較去年減少約21.4%[27] - 集團在新加坡的分銷業務收益約43,696,000港元,較去年減少約19.2%[29] 業務策略 - 集團將以Mobility as a Service (MaaS)移動即服務為核心,引進新技術,並在大灣區、東南亞等地區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16] - 集团继续进行营销推广电讯服务,并积极联系分销商销售各种预付产品[20] - 集团加强成本控制和延长分销商信贷期,正与供應商磋商降低單位成本以提升競爭力[22] - 集团决定不再进行5G合作项目,將繼續專注電訊服務和探索其他5G業務機會[25] - 集團將加快轉變業務發展模式,促進各業務板塊協同對接,創造新的協同效應,以Mobility as a Service (MaaS)移動即服務為核心,實現從傳統電訊服務向更廣闊、價值更高的信息服務延伸[34] - 集團將繼續審視提升產品服務,拓展更多地區市場渠道,保持審慎樂觀態度[31] - 集團將繼續與供應商磋商降低單位成本,實施嚴格成本控制措施[32] 風險管理 - 集團主要面臨美元匯率波動的貨幣風險,管理層會密切監察並於有需要時考慮對沖[46] - 本集團面臨信用風險、利率風險、外匯風險及流動資金風險等不同財務風險[73] - 全球經濟放緩或環球金融市場轉差可能導致營商環境出現負面變化[74] - 主要高級職員或僱員離職或無法及時聘請具備同等資歷的人員代替可能會對本集團的業務經營及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響[75] 環境、社會及管治 - 本集團致力於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通過節約用電及鼓勵辦公用品及其他材料回收再用來減少對環境造成的影響[77] - 本集團確保所有工作人員均獲得合理的報酬,並不斷改善和定期檢討及更新薪酬及福利、培訓、職業健康和安全方面的政策[80] - 本集團與經銷商合作關係猶如業務合作夥伴,並在保持品牌價值方面看法一致[82] - 公司將發布獨立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58] 企業管治 - 公司已收到各獨立非執行董事的年度獨立性確認函,認為全體獨立非執行董事為獨立人士[102] - 公司董事與公司簽訂了為期3年的服務協議[104,105,106,107] - 公司已為董事及高級人員安排了責任保險[109] - 公司董事會每年至少四次以親身出席或透過其他電子通訊方式定期會晤[157] - 審核委員會負責審閱公司的財務報告和內部控制制度[176][177] - 提名委員會依照正式、公平及透明的程序委任董事會的新董事,並評估獨立非執行董事的獨立性[181] - 公司已採納提名政策,提名委員會須向董事會提名適當人選,供董事會考慮並推薦股東於股東大會選出[191]
直通电讯(0833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1:46
财务表现 -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收益約為150,555,000港元,較二零二二年減少約0.9%[5] -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公司股東應佔虧損約為9,935,000港元,較二零二二年減少約19.3%[5] -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每股普通股基本及攤薄虧損均為5.37港仙,而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均為6.66港仙[6] - 董事會不建議派付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7] -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其他收入淨額為164,000港元[8] -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行政及其他經營開支為14,729,000港元,較二零二二年減少約13.5%[8] -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合併除稅前虧損為10,153千港元,2022年合併除稅前虧損為12,574千港元[30][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約為150,555,000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0.9%[7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6%至約4,238,000港元[7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3.5%[7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录得本公司权益股东应佔虧損約9,935,000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19.3%[79]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物業、廠房及設備為1,071,000港元,較二零二二年減少約59.9%[10] -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為1,014,000港元,較二零二二年減少約61.2%[10] -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貿易應收款項為16,283,000港元,較二零二二年減少約24.0%[10] -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4,594,000港元,較二零二二年減少約7.9%[10] - 於2023年12月31日,公司權益擁有人應佔權益總額約為31,374,000港元[81] - 於2023年12月31日,公司法定股本為100,000,000港元,已發行184,875,000股股份[82] - 集團於2023年12月31日的流動資產淨值約為29,945,000港元,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14,594,000港元[83] 业务分部 - 本公司主要从事电信服务和分销业务[13] - 电信服务收益為7,365千港元,分銷業務收益為143,190千港元[24] - 來自客戶A、B、C、D的分銷業務收益分別為43,696千港元、33,243千港元、25,643千港元和16,405千港元[25] - 電信服務合約的履約責任為期一年或以下,或按使用量收費[25] - 本集團由兩個經營分部組成:電信服務和分銷業務[28] - 主要營運決策者根據對外收益及可呈報分部(虽损)/溢利評估經營分部的表現[29] - 分部(虽损)/溢利不包括其他收入、其他收入淨額、未分配企業開支及財務成本[29] - 2023年電訊服務收益為7,365千港元,分銷業務收益為143,190千港元,總收益為150,555千港元[30] - 2022年電訊服務收益為2,619千港元,分銷業務收益為149,357千港元,總收益為151,976千港元[31] - 2023年可呈報分部溢利為4,238千港元,2022年可呈報分部溢利為4,171千港元[30][31] - 2023年香港收益為97,266千港元,中國內地收益為9,593千港元,新加坡收益為43,696千港元[32] 其他经营情况 - 2023年其他收入為225千港元,其他收入淨額為164千港元[33] - 2023年員工成本為4,552千港元,較2022年增加72千港元[33] - 2023年存貨成本為141,608千港元,較2022年減少2,935千港元[34] - 2023年無須就香港利得稅作出撥備,因為集團在香港的營運於年內就稅項目的而言錄得虧損[36] - 公司物業、廠房及設備總計為43,514千港元[40] - 公司使用權資產總計為422千港元[41] - 公司商譽已全額減值為0港元[44] - 公司指定為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本證券為1,014千港元[45] - 公司存貨總計為1,405千港元[46] - 公司貿易應收款項(扣除損失準備)為16,283千港元[47][48] - 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4,594千港元[49] 业务发展 - 來自提供電訊服務的收益約為7,318,000港元,較去年同期約2,564,000港元增加約1.9倍[59] - 分銷業務產生的收益約為89,948,000港元,較去年同期約83,114,000港元增加約8.2%[61] - 公司與密卡思香港及智雲無界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5G業務,但尚未開發出滿足公司及客戶商業化需求的產品或應用[63] - 公司將繼續專注於提供流動電訊服務及增值服務作為核心業務,同時探索其他5G業務發展機遇[63] - 公司通過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在中國從事提供流動及數據充值服務以及流動電話及電子產品分銷業務[64] - 公司已加強成本控制及延長分銷商的信貸期,並正與服務供應商磋商以進一步降低通話時間及流
直通电讯(08337)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1-14 07:04
财务表现 - 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的收益約為106,861,000港元,較二零二二年同期減少約12.3%[5] - 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本公司股東應佔虧損約為7,795,000港元,較二零二二年同期減少約41.6%[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及九个月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为2,274,000港元和7,795,000港元[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及九个月的员工成本分别为1,183,000港元和3,375,000港元[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及九个月的存货成本分别为27,864,000港元和101,136,000港元[6] - 其他收入约为52,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80.6%[39] - 其他虧損淨額約為131,000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81.6%[40] - 行政及其他經營開支約為10,148,000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28.1%[41] - 財務成本約為39,000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7.1%[42] - 所得稅抵免約為184,000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1.6%[43] - 錄得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虧損約7,795,000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41.6%[44] 业务概况 - 本集團主要從事電訊服務及分銷業務[13] - 來自提供电讯服务的收益约为4,46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046,000港元增加约3.3倍[23] - 分銷業務收益為102,356,000港元[13] - 本集團已加強成本控制及延長分銷商的信貸期,並會保持警惕及積極應對不同的特殊情況[24] - 本集團現正與服務供應商進行磋商,以進一步調低通話時間及流動數據的單位成本,從而降低預付產品的售價,提升競爭力[24] - 本集團現正積極物色分銷商以開拓海外市場,讓出外旅遊的海外用戶以較低價格享用流動數據服務[24] - 本集團將繼續投放更多資源和物色不同供應商以增加其流動電話及電子產品的供應種類,擴闊收益來源及提升業務表現[25] - 本集團已經決定不再進行合作協議項下擬進行之合作,將繼續專注於將提供流動電訊服務及增值服務作為其核心業務[26] - GZDT會繼續憑藉其與電訊服務╱設備代理商╱分銷商建立的關係及聯繫開拓流動電話及電子產品分銷業務[29] - 董事有信心分銷流動及數據充值業務能改善本集團的業務表現及營運,並可作為擴充電訊業務市場至其他亞太地區的據點[31] - 本集團不斷審視和提升產品和服務,確保為更多客戶帶來漫遊通訊的便利和愉悅體驗[32] 其他 - 董事會不建議就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派付任何股息[5,47] - 本季度財務報告為未經審核,但已經本公司審核委員會審閱[11] - 本集團並未採納於當前的會計期間內尚未生效的任何新訂準則或詮譯[12] - 本公司於二零零九年七月二十八日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8] - 銀行向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發出履約保證金200,000港元[45] - 就一間銀行向本集團附屬公司發出履約保證質押的銀行存款為200,000港元[46] - 本公司於二零一六年五月十一日採納了一項購股權計劃[57] - 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內,本公司並無授出或註銷任何購股權,且無任何尚未行使的購股權[58] - 本公司致力維持高水平的企業管治以保護股東權益,並已遵守GEM上市規則的企業管治守則[59] - 本公司已採納GEM上市規則所載的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操守守則,全體董事已確認遵守[60] - 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本公司或其附屬公司概無購買、出售或贖回本公司任何股份[61] - 除披露者外,本公司董事或控股股東及其聯繫人概無被視為於與本集團業務存在競爭的業務中擁有權益[62,63,64,65,66] - 審核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已審閱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的未經審核業績[67,68,69] - 審核委員會認為相關業績符合適用會計準則,並已作出充分披露[69]
直通电讯(08337)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09 17:00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9个月的收益约为106,861,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2.3%[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股东应佔虧损约为7,795,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41.6%[5] - 集团收益减少约12.3%至约106,861,000港元[36] - 销售成本减少约13.4%至约104,577,000港元[37] - 毛利增加约1.2倍至约2,284,000港元[38] - 其他收入减少约80.6%至约52,000港元[39] - 其他虧损净额减少约81.6%至约131,000港元[40]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减少约28.1%至约10,148,000港元[41]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佔虧损减少约41.6%至约7,795,000港元[43]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提供电讯服务及分销业务[10] - 电讯服务收益为4,505,000港元,分销业务收益为102,356,000港元[14] - 本集团主要从事提供流动电讯服务及电讯增值服务[22] - 本集团业务涉及购买流动网络营辑商的通话时间及流动数据,并转售给用户及经销商[23] - 本集团亦提供电话销售代理服务及其他服务[23] - 电讯服务收益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3倍,达到4,469,000港元[25] - 分销业务收益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9%,达到62,457,000港元[27] - 中国分销业务收益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3%,达到7,597,000港元[30] - 新加坡分销业务收益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7.8%,达到32,302,000港元[32]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将继续审视和提升产品和服务,确保为更多客户带来便利和愉悦体验[33] - 公司将加快转变业务发展模式,促进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实现从传统电讯服务向更广阔的信息服务延伸[35] - 公司将继续与电讯服务供应商磋商,进一步降低通话时间及流动数据的单位成本[34] - 公司将积极物色分销商,开拓海外市场,让出外旅游的海外用户以较低价格享用流动数据服务[26] - 公司对中长期业务发展抱持审慎乐观态度[33] - 公司将继续探索5G业务的发展机遇,并物色满足商业化需求的合适应用场景[28] 公司治理 - 公司财务报表采用与2022年年报所采用的大致相同的会计政策[11] - 公司未采用任何新的会计准则或解释[13] - 公司财务报表为未经审核,但已经审核委员会审阅[12] - 公司在香港的主要营业地点为香港干诺道西188号香港商业中心37楼[9] - 银行向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发出200,000港元履约保证金[44]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任何股息[46] - 李健誠先生持有公司56.49%股权[48] - 公司主要股东及其他人士持有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的权益和淡仓[51][52][53][54] - 董事未获授权可透过收购公司或其他法人团体的股份或债权证而获得利益[55] - 公司于2016年5月11日采纳了一项购股权计划,截至2023年9月30日无任何尚未行使的购股权[56] - 公司已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57] - 董事一直遵守公司所采纳的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58] - 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股份[59] - 公司董事或控股股东及其联系人被视为在与公司业务存在竞争或可能存在竞争的业务中拥有权益[60][61][62][63][64] - 本公司已成立審核委員會,並訂明其書面職權範圍[65] - 審核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包括李敏怡女士、陳學道先生及劉克鈞先生[66] - 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的未經審核業績已由審核委員會審閱,認為相關業績符合適用會計準則,並已作出充分披露[66] - 本公司定期對其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進行檢討,審核委員會認為該系統已充足有效[65] - 本公告將自刊載之日起在聯交所網站及本公司網站刊載[67]
直通电讯(0833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14 08:03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为7630.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为552.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6.8%[4] - 2023年第二季度收益为4464.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913.6万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33.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1万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营运亏损为562.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61.8万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为76,30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5,492千港元[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讯服务对外收益2131千港元,分销业务对外收益74177千港元,总计76308千港元;可呈报分部溢利分别为388千港元和948千港元,总计1336千港元;合并除税前亏损5647千港元[3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讯服务对外收益818千港元,分销业务对外收益74674千港元,总计75492千港元;可呈报分部(亏损)╱溢利分别为 - 300千港元和1210千港元,总计910千港元;合并除税前亏损7648千港元[34] - 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对外收益分别为45886千港元和38324千港元,中国内地分别为5538千港元和2279千港元,新加坡分别为24884千港元和34889千港元[3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552.1万港元,2022年约754.3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84875亿股,与2022年相同[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7630.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7549.2万港元增加约1.1%[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销售成本约7497.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7458.2万港元增加约0.5%[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毛利约133.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91万港元增加约46.8%[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其他收入约4.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1.3万港元减少约80.8%[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其他亏损净额约4.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3.5万港元减少约86.9%[8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695.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840.6万港元减少约17.3%[8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财务成本约2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0,000港元减少约13.3%[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所得税抵免约12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03,000港元增加约20.4%[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5,521,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约7,543,000港元减少约26.8%[90]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79.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29万港元[9]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3928.1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35.1万港元[9]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821.3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92.5万港元[9] - 2023年6月30日净资产为3529.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103.4万港元[1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5,294千港元,较2022年1月1日的56,024千港元有所下降[12] - 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225.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9.7万港元[53] - 2023年6月30日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为2789.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489.6万港元[53]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92.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85.8万港元[58] - 2023年6月30日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及合约负债为750.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18.2万港元[59] - 于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35,255,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40,993,000港元)[91] - 于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额约31,068,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36,426,000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8,929,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15,858,000港元)[92] - 于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4.8倍,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6.3倍[92] 现金流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99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635千港元[14]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1千港元,2022年同期数据缺失[14]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9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79千港元[14]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92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721千港元[14] 股息与税务相关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股息[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六个月及2022年同期,公司均无香港利得税拨备;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42][44] 各业务线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电讯服务收益为2,1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18千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分销业务收益为74,17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4,674千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客户A - 分销业务收益为24,88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5,500千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客户B - 分销业务收益为12,65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904千港元[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讯服务收益约为2107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约788000港元增加约1.7倍[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分销业务收益约4377.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753.6万港元增加约16.6%[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分公司GZDT分销业务收益约551.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25万港元增加约1.5倍[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新加坡分公司South Data流动及数据充值分销业务收益约2488.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488.9万港元减少约28.7%[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提供电讯服务及分销业务所得收益分别约为213.1万港元及7417.7万港元,分别约占集团该期收益的2.8%及97.2%[87] 其他收支及成本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41千港元,其他亏损净额 - 44千港元,财务成本 - 26千港元,未分配企业开支 - 6954千港元[3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213千港元,其他亏损净额 - 335千港元,财务成本 - 30千港元,未分配企业开支 - 8406千港元[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36千港元,杂项收入5千港元;汇兑亏损净额 - 44千港元[3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10千港元,杂项收入203千港元;汇兑亏损净额 - 335千港元[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中租赁负债的利息26千港元,员工成本2192千港元,折旧1064千港元等[3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中租赁负债的利息30千港元,员工成本2263千港元,折旧1035千港元等[39] 资产购置与使用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总成本约5000港元,2022年同期无[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使用权资产增加约44.7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50.9万港元[49] 股本相关 - 法定股本方面,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股份数目均为5亿股,面值均为10万港元[62]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股份数目均为1.84875亿股,面值均为36975万港元[62] 每股亏损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每股摊薄亏损与每股基本亏损相同,因相关期间并无潜在摊薄普通股[47] 公平值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交易上市证券公平值为272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13千港元[67] 关联方交易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向关联方提供服务收入为185千港元,租赁物业费用为90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95千港元和249千港元[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向关联方提供服务收入为380千港元,租赁物业费用为339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390千港元和498千港元[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为547千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17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545千港元和17千港元[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为1093千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35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090千港元和34千港元[73] - 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集团租赁关联方物业月租总额为83000港元;2023年4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为30000港元[74] 履约保证金相关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向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发出履约保证金200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0000港元[74] - 于2023年6月30日,就银行向集团附属公司发出履约保证抵押的银行存款为200,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200,000港元)[95] 资本承担相关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已订约但未于中期财务报告拨备的资本承担,2022年12月31日也无[69] 等级转拨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第一等级与第二等级之间无相互转拨,也无转入或转出第三等级[67] 股份交易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115] 股权结构相关 - 李健诚先生于公司股份的好仓中,受控制法团权益普通股数目为104,437,500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56.49%;实益拥有人普通股数目为5,062,500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2.74%[105] - 彭国洲先生、黄建华先生于公司股份的好仓中,实益拥有人普通股数目均为1,500,000股,概约股权百分比均为0.81%[105] - New Everich和郭景華女士分别持有104,437,500股,占比56.49%[108] - 郭景華女士因配偶权益持有5,062,500股,占比2.74%[108] - Golden Brand Holdings Limited和白志峰先生分别持有16,500,000股,占比8.92%[108] 购股计划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购股计划期初和期末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均为18,487,500份[112] 关联公司相关 - 直通电讯有限公司由李健诚先生和郭景华女士各持50%权益,其服务可能与集团服务竞争[116] - 盛华电讯有限公司由李健诚先生直接全资拥有,主要从事RF - SIM等业务[117] - 李健诚先生、郭景华
直通电讯(08337)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09 16:36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为7630.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为552.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6.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4464.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913.6万港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282.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87.5万港元[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5523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7545千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为亏损217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952千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亏损5740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8497千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7630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5492千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电讯服务对外收益2131千港元,分销业务74177千港元,总计76308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电讯服务818千港元,分销业务74674千港元,总计75492千港元[30] - 2023年上半年可呈报分部溢利1336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910千港元[30] - 2023年上半年合并除税前亏损5647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7648千港元[30]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对外收益45886千港元,中国内地5538千港元,新加坡24884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香港38324千港元,中国内地2279千港元,新加坡34889千港元[33]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41千港元,其他亏损净额44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213千港元,其他亏损净额335千港元[33]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26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30千港元[30]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2192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2263千港元[34]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124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03千港元[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为7630.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7549.2万港元增加约1.1%[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销售成本约为7497.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7458.2万港元增加约0.5%[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毛利约为133.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91万港元增加约46.8%[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其他收入约为4.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1.3万港元减少约80.8%[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其他亏损净额约为4.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3.5万港元减少约86.9%[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为695.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840.6万港元减少约17.3%[8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财务成本约为2.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万港元减少约13.3%[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所得税抵免约12.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0.3万港元增加约20.4%[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为552.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754.3万港元减少约26.8%[83]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79.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29万港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3928.1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35.1万港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821.3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92.5万港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净资产为3529.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103.4万港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3525.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99.3万港元[10] - 2023年6月30日特定非流动资206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16千港元[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指定为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不可划转)的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为272.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1.3万港元[43] - 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225.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9.7万港元[44] - 2023年6月30日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为2789.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489.6万港元[4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账款(扣除亏损拨备)1个月内为1227.9万港元,超1个月但于3个月内为789.6万港元等[45]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92.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85.8万港元[46] - 2023年6月30日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及合约负债为750.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18.2万港元[4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1个月内为177.2万港元,超1个月但于3个月内为27万港元等[48] - 法定股本方面,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股份数目均为5亿股,面值均为10万港元[49] - 2023年6月30日非交易上市证券公平值为272.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1.3万港元[50][51] - 于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约3525.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4099.3万港元)[8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股息[5]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股息[94] 各业务线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讯服务收益为21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18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销业务收益为7417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4674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A - 分销业务收益为2488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5500千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B - 分销业务收益为1265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904千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C - 分销业务收益为1139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897千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D - 分销业务收益为888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935千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讯服务收益约为2,107,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7倍[6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流动电话及电子产品分销业务收益约为43,77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6.6%[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流动电话及电子产品分销业务收益约为5,51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5倍[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新加坡流动及数据充值分销业务收益约为24,88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8.7%[69] 特定时间段收入及成本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提供服务收入分别为185,000港元和380,000港元,租赁物业收入分别为90,000港元和339,000港元[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分别为547,000港元和1,093,000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分别为17,000港元和35,000港元[57] - 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及4月1日至12月31日,物业月租总额分别为83,000港元及30,000港元[56] 保证金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履约保证金为200,000港元[58] - 银行向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发出履约保证金200,000港元[89] 人员相关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20名雇员,其中9名在香港、10名在中国、1名在新加坡[93] 股权相关情况 - 李健诚先生于公司股份好仓中,受控制法团权益普通股数为104,437,500,占比56.49%;实益拥有人普通股数为5,062,500,占比2.74%[95] - 彭国洲先生于公司股份好仓中,实益拥有人普通股数为1,500,000,占比0.81%[95] - 黄建华先生于公司股份好仓中,实益拥有人普通股数为1,500,000,占比0.81%[95] - 李健诚先生于New Everich好仓中,实益拥有人概约股权百分比为100.00%[96] - New Everich于公司股份好仓中,实益拥有人普通股数为104,437,500,占比56.49%[98] - 郭景华女士于公司股份好仓中,受控制法团权益普通股数为104,437,500,占比56.49%;配偶权益普通股数为5,062,500,占比2.74%[98] - Golden Brand Holdings Limited于公司股份好仓中,实益拥有人普通股数为16,500,000,占比8.92%[98] 购股权及股份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购股权计划下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回顾期初及期末可供授出的购股数均为18,487,500份[10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105] 关联方及附属公司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为李健诚和郭景华[54] - 公司关联方包括广州盛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直通电讯有限公司等[54] - 直通电讯有限公司由李健诚先生和郭景华女士各持有50%权益[107]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中港通电讯有限公司取得香港及澳门RF - SIM知识产权的独家特许经营权[109] 审核委员会相关情况 - 公司于2010年5月20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李敏怡女士为主席[111][113]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于回顾期内实施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充足有效[112] - 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未经审核业绩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认为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并已充分披露[113] 公告刊载情况 - 本公告将自刊载之日起在联交所网站至少连刊7日,亦将在公司网站刊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