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联丰控股(09882)

搜索文档
永联丰控股(09882)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01 16:36
会议安排 - 永联丰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将于2025年8月13日召开董事会会议[3] 会议议程 - 会议将批准公司及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中期业绩[3] - 会议将考虑建议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公告信息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陈煜彬先生及陈龙彬先生[4]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弘俊先生、曾巧临女士及梁唯亷先生[4]
永联丰控股(09882.HK)发盈警 预期中期纯利同比下跌约85%至95%
金融界· 2025-07-30 18:17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2025年中期纯利将较2024年同期约990万港元下跌85%至95% [1]
永联丰控股发盈警 预期中期纯利同比下跌约85%至95%
智通财经· 2025-07-30 18:12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2025年中期纯利较2024年同期约990万港元下跌85%至95% [1] 纯利下跌原因 - 毛利率减少主要因产品组合变动 利润率较低的全新机械及矿物销售增加 而利润率较高的回转支承销售减少 [1]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确认公平值亏损 [1]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 包括货运费等成本上升 [1]
永联丰控股(09882)发盈警 预期中期纯利同比下跌约85%至95%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18:06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2025年中期纯利较2024年同期约990万港元下跌85%至95% [1] 盈利下滑原因 - 毛利率减少主因产品组合变动 利润率较低的全新机械及矿物销售增加而利润率较高的回转支承销售减少 [1]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确认公平值亏损 [1]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 包括货运费等成本上升 [1]
永联丰控股(09882.HK)预期中期纯利大幅下跌约85%至95%
格隆汇· 2025-07-30 18:06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2025年中期持续经营业务未经审核纯利保持正面但同比大幅下跌85%至95% [1] - 2024年同期未经审核纯利约为990万港元 [1] 盈利下滑原因 - 毛利率减少主因产品组合变动 利润率较低的全新机械及矿物销售增加而利润率较高的回转支承销售减少 [1]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确认公平值亏损 [1]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包括货运费上升 [1]
永联丰控股(09882) - 盈利预警
2025-07-30 18:01
业绩总结 - 预计2025年中期纯利较2024年6月止半年约990万港元跌85% - 95%[3][4] - 预计2025年中期持续经营业务未经审核纯利为正[4] - 纯利减少因毛利率降、金融资产亏损、销售开支增[5][7]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8月发布[5]
永联丰控股(0988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0 17: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114,644千港元,2023年为143,779千港元,同比下降20.3%[12][15] - 2024年毛利为26,269千港元,2023年为60,789千港元[12]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8,313千港元,2023年为28,103千港元[12] - 2024年年内溢利为6,290千港元,2023年为22,039千港元[12] - 2024年年末非流动资产为22,879千港元,2023年为24,863千港元[14] - 2024年年末流动资产为145,088千港元,2023年为139,994千港元[14] - 2024年年末流动负债为30,375千港元,2023年为17,049千港元[14] - 2024财年总收益约1.146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约20.3%[28][31]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净溢利约63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约71.5%[28][31]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分别约0.8港仙,2023年为2.8港仙[28][31] - 2024年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末期股息[29][32]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1.146亿港元,毛利2630万港元,整体表现较2023财年下滑[52][54]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较2023财年的1.438亿港元下降20.3%至1.146亿港元[52][54]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下降20.3%,从2023财年的1.438亿港元降至1.146亿港元[78] - 公司2024年总收益为1.14644亿港元,较2023年的1.43779亿港元减少2913.5万港元,降幅20.3%[84] - 公司2024年总收益为1.14644亿港元,较2023年的1.43779亿港元减少2913.5万港元或20.3%[113] - 公司销售成本由2023财年的约8300万港元增加约6.5%(540万港元)至报告期的8840万港元,主要因产品组合变动[126][127] - 存货及消耗品成本2024年为7799.3万港元(占比88.3%),较2023年的7180.9万港元增加618.4万港元(8.6%)[126] - 折旧2024年为285.9万港元(占比3.2%),较2023年的207.6万港元增加78.3万港元(37.7%)[126] - 间接成本2024年为249.4万港元(占比2.8%),较2023年的275万港元减少25.6万港元(-9.3%)[126] - 公司行政开支由2023财年的3070万港元减少约43.0%(1320万港元)至报告期的约1750万港元[130] - 报告期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为630万港元,2023财年约为2200万港元,剔除相关开支后2023财年股东应占溢利约为3740万港元[131][1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已抵押银行存款为746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000万港元增加约24.3%或1460万港元[132][135] - 集团行政开支由2023财年的3070万港元减少约43.0%或1320万港元至报告期的约1750万港元[1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总额分别约为1.451亿港元和304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4.8倍,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1.4亿港元和170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8.2倍[136][1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约990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9.3%,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810万港元和5.7%[136][140] - 2023年无中期股息,2024年6月7日支付末期股息1600万港元,2024年不建议支付末期股息[177][18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回转支承ODM收益为23,629千港元,占比20.6%,2023年为56,718千港元,占比39.4%,同比下降58.3%[15] - 2024年机械零部件ODM收益为5,321千港元,占比4.6%,2023年为6,641千港元,占比4.6%,同比下降19.9%[15] - 2024年矿物(镍矿)收益为24,395千港元,占比21.3%,2023年无此项收益[15] - 2024年回转支承ODM销量为1758套,占比2.0%,较2023年减少2285套,降幅56.5%[80] - 2024年回转支承OEM销量为173套,占比0.2%,较2023年增加87套,增幅101.2%[80] - 2024年回转支承OBM销量为126套,占比0.1%,较2023年减少21套,降幅14.3%[80] - 2024年其他支承销量为330套,占比0.4%,较2023年减少4486套,降幅93.1%[80] - 2024年机械零部件ODM销量为25085套,占比27.9%,较2023年增加19668套,增幅363.1%[80] - 2024年机械零部件其他销量为62194套,占比69.3%,较2023年增加33426套,增幅116.2%[80] - 2024年机械销量为109套,占比0.1%,较2023年增加40套,增幅58.0%[80] - 2024年公司镍矿销量为21.1万吨,占比100%,2023年无相关数据[83] - 回转支承收益从2023年的7030万港元降至2024年的2706.1万港元,减少4324.1万港元,降幅61.5%[84][85][89] - 回转支承ODM业务收益减少3308.9万港元,降幅58.3%,主要因向日本和东盟地区销售减少约3100万港元[84][86][89] - 回转支承采购业务收益从2023年的约1100万港元降至2024年的约104万港元,减少994.3万港元,降幅90.5%[84][87][90] - 报告期内回转支承销售数量减少6705台,较2023年减少73.7%[88][90] - 机械零部件收益从2023年的2361.3万港元降至2024年的1631万港元,减少730.3万港元,降幅30.9%[84][93][97] - 机械零部件采购业务收益减少约600万港元,主要因菲律宾市场需求下降,收益从2023年的1160万港元降至2024年的约410万港元[94][97] - 机械零部件ODM业务收益从2023年的664.1万港元降至2024年的532.1万港元,主要因新加坡客户订单减少[84][95][97] - 机械销售收益从2023年的4986.4万港元降至2024年的4687.8万港元,减少298.6万港元,降幅6.0%[84][99] - 镍矿业务2024年收益为2439.5万港元,2023年无相关收益[84] - 公司机械销售收益从2023财年的约4990万港元减少300万港元或约6.0%至报告期的约4690万港元[104] - 公司为客户采购的新机械销售额从2023财年的约1030万港元增加约940万港元或91.3%至报告期的约1970万港元[102][105] - 机械销售毛利率从2023财年的26.7%下降至报告期的10.4%[102][105] - 机械销售额分别占报告期及2023财年公司总收益约40.9%及34.7%,分别占集团毛利总额约18.6%及21.9%[103][105] - 公司销售矿物收益在报告期约为2440万港元,2023财年为零[109][111] - 矿物分别占报告期及2023财年集团总收益约21.3%及零,分别占集团毛利总额约9.5%及0%[110][111] - 香港地区客户收入从2023年的3220.4万港元增加2719.8万港元或84.5%至2024年的5940.2万港元[113] - 菲律宾地区客户收入从2023年的3363.7万港元减少1065.9万港元或31.7%至2024年的2297.8万港元[113] - 新加坡地区客户收入从2023年的4404.3万港元减少2484.3万港元或56.4%至2024年的1920万港元[113] - 公司向日本及东盟地区客户的销售额由2023财年的1.022亿港元减少约5590万港元至报告期的4630万港元[117][120] - 菲律宾市场收入由2023财年的3360万港元减少约31.7%(1060万港元)至报告期的2300万港元;马来西亚市场收入由2023财年的1890万港元减少约88.5%(1670万港元)至报告期的220万港元[118][120] - 新加坡市场收益由2023财年的约4400万港元减少约56.4%(2480万港元)至报告期的1920万港元[119][121] - 日本市场收益受货币形势影响,由2023财年的约400万港元减少约95.3%(380万港元)至报告期的20万港元[122][124] - 本地市场(包括香港及中国)收益由2023财年的约3650万港元增加至报告期的约6420万港元,主要因矿物销售额增加约2440万港元及新机器销售额增加约940万港元[123][124] 公司上市相关情况 - 公司于2023年9月29日成功由港交所GEM转往主板上市[21] - 2023年公司成功由联交所GEM转往主板上市,有助于业务发展和融资[178][183] 公司业务拓展情况 - 2024年初公司通过采购矿物及相关产品扩大产品覆盖范围[23] - 2024年初公司决定扩大采购产品范围,纳入矿物及相关产品[53] - 公司自2023年9月转板上市后,客户对产品范围需求增加[53] - 公司认为矿物贸易存在机会,拓展业务范围可增强业务和盈利能力[53] - 报告期内公司建立了矿物供应网络,用于转售给客户[53] - 2024年初公司决定将产品采购业务延伸至矿物及相关产品[55] - 报告期内公司已建立矿物供应网络,将开采的矿物转售给客户[34][36] - 公司建立矿山开采的矿物供应网络,转售给客户[55] - 2024年11月1日公司与南荣机械有限公司订立采购框架协议,计划主要采购全新挖掘机及发电机[75][77] 公司产品及客户情况 - 2024年公司自有品牌产品包括“KYOEI”、“NISSHO SEIKO”、“JSG”以及“DYCO”[22] - 公司主要按ODM、OEM及OBM基准为本地及海外客户制造回转支承,也为客户采购非公司制造的回转支承[56][59] - ODM客户包括从事批发及买卖重型机械及相关零部件的公司,产品用于替换或组装[57][59] - OEM客户包括日本顶尖制造商或其联属公司,公司按客户规格制造产品[58][60] - 公司在OBM基础上销售自有品牌产品,客户位于中国、香港、台湾等六个地方[63][66] - 自2021年起新ODM客户为制造及采购业务贡献收益,如香港主题公园供应商和新加坡上市公司附属公司[65][67] - 公司一名最大客户扩大客户基础,增加对较大尺寸回转支承需求,使收益及溢利增加[65][67] 公司生产及设备情况 - 公司利用创业板上市所得款项净额购置新设备,扩大生产能力至机械零部件制造[68] - 公司销售超10种机械零部件,业务拓展与回转支承业务互补[69] - 公司购置21台机械,动用1720万港元用于提升东莞产能,20台已投入生产,1台正在测试[149][150] 公司营销及研发情况 - 因疫情公司取消参加多个贸易展会,将重新制定未来营销计划[15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动用约440万港元作为研发营运资金[159] 公司人员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84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96名[162][168] - 2020年第三季度和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分别招聘高级会计师及会计师[155] - 2020 - 2021年,受培训员工中有三人取得ISO质量管理体系证书[155] - 2022年,公司委聘中国东莞培训机构为新雇员提供培训课程[155] - 2024年,公司高级管理层接受股本管理培训,同时聘东莞人力资源机构为销售和质量保证团队提供培训[155] 公司资金使用情况 - 2019年11月15
永联丰控股(0988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1 21:0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114,644千港元,较2023年的143,779千港元下降20.3%[2] - 2024年公司毛利为26,269千港元,较2023年的60,789千港元下降56.8%[2] - 2024年公司经营溢利为7,846千港元,较2023年的27,393千港元下降71.4%[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6,290千港元,较2023年的22,039千港元下降71.5%[2]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8港仙,较2023年的2.8港仙下降71.4%[2]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145,088千港元,较2023年的139,994千港元增长3.6%[3] - 2024年资产总值为167,967千港元,较2023年的164,857千港元增长1.9%[3]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14,713千港元,较2023年的122,945千港元下降6.7%[3] - 2024年权益总额为135,430千港元,较2023年的147,660千港元下降8.3%[3] - 2024年综合全面收益总额为3,770千港元,较2023年的20,095千港元下降[5] - 2024年年内溢利为6,290千港元,2023年为22,039千港元[7] - 2024年年内经调整溢利为6,290千港元,2023年为37,402千港元[7]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2,879千港元,2023年为24,863千港元[9]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145,088千港元,2023年为139,994千港元[9] - 2024年资产总值为167,967千港元,2023年为164,857千港元[9] - 2024年权益总额为135,430千港元,2023年为147,660千港元[9]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162千港元,2023年为148千港元[9]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30,375千港元,2023年为17,049千港元[9] - 2024年负债总额为32,537千港元,2023年为17,197千港元[9] - 2024年香港地区收益为59,402千港元,2023年为32,204千港元[19] - 2024年已用材料消耗为92,473千港元,2023年为75,273千港元[22] - 2024年制成及在品存货变动为 - 14,480千港元,2023年为 - 3,464千港元[22] - 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为14,347千港元,2023年为14,182千港元[22] - 2024年折旧 - 物业、厂房及设备为4,938千港元,2023年为3,871千港元[22]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销售成本及行政开支总额为107,884千港元,2023年为117,099千港元[22]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2,023千港元,2023年为6,064千港元[24] - 2024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641千港元,2023年为2,401千港元[24] - 2024年香港利得税为638千港元,2023年为3,683千港元[24]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8313千港元,2023年为28103千港元[28]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2023千港元,2023年为6064千港元[28]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2039千港元,2023年为6290千港元[30]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8仙,2023年为0.8仙[30]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23653千港元,2023年为44291千港元[34] - 2024年应收关联方款项为0千港元,2023年为1111千港元[34] - 2024年即期贸易应收款项为13058千港元,2023年为32761千港元[36]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以港元计值为10383千港元,2023年为23127千港元[36]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以美元计值为14152千港元,2023年为21135千港元[36]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为4982千港元,应付关关方款项为6594千港元,总计1157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为4812千港元[42]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按账龄分析,不超过30日为160千港元,31 - 60日为161千港元,61 - 90日为0千港元,超过90日为11255千港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2482千港元、230千港元、0千港元、2100千港元[42]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按货币计值,人民币为2332千港元,港元为6635千港元,美元为2609千港元;2023年人民币为2712千港元,港元为2100千港元[42]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为9854千港元,2023年为8093千港元,按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另加年利率2%计息,须于2025年1 - 2月偿还[44] - 2024年12月31日进口贷款银行融资总额约5600万港元,2023年为3100万港元;2024年未提取融资约4614.6万港元,2023年为2290.7万港元[45] - 2024财年总收益1.15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1.44亿港元减少2913.5万港元,降幅20.3%[90] - 香港市场2024财年收益5940.2万港元,占比51.8%,较2023财年增长2719.8万港元,增幅84.5%[90] - 菲律宾市场2024财年收入2297.8万港元,占比20.0%,较2023财年减少1065.9万港元,降幅31.7%[90] - 新加坡市场2024财年收益1920万港元,占比16.7%,较2023财年减少2484.3万港元,降幅56.4%[90] - 日本市场2024财年收益18.8万港元,占比0.2%,较2023财年减少378.6万港元,降幅95.3%[90] - 本地市场(香港及中国)2024财年收益共642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3650万港元增加,主要因矿物销售额增加2440万港元及新机销售额增加940万港元[99] - 2024财年向日本及东盟地区客户销售额从2023财年的1.022亿港元减至4630万港元,减少约5590万港元[94] -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市场2024财年收入分别从2023财年的3360万港元和1890万港元减至2300万港元和220万港元,降幅分别为31.7%和88.5%[95] - 新加坡市场2024财年收益从2023财年的4400万港元减至1920万港元,减少约2480万港元,降幅56.4%[96] - 美国市场2024财年收益227.9万港元,占比1.9%,2023财年为0[90] - 公司销售成本由2023财年的约8300万港元增加约6.5%或540万港元至2024年的8840万港元[100] - 公司行政开支由2023财年的3070万港元减少约43.0%或1320万港元至2024年的约1750万港元[102]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为630万港元,2023财年约为2200万港元,剔除相关开支后2023财年为约3740万港元[10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已抵押银行存款为746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000万港元增加约24.3%或1460万港元[10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总额分别约为1.451亿港元和304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4.8倍,2023年分别为1.4亿港元和170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8.2倍[10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约990万港元,资产负债率为9.3%,2023年分别为810万港元和5.7%[105] - 销售成本中存货及消耗品成本2024年为7799.3万港元,占比88.3%,2023年为7180.9万港元,占比86.5%,增加618.4万港元,增幅8.6%[10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动用约440万港元作为研发持续经营的营运资金[11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84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96名[1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须就银行融资维持总额至少为2000万港元的银行存款,其中约1500万港元已抵押;2023年12月31日分别约为1000万港元和500万港元[124] 会计准则相关情况 - 公司于2024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应用已颁布的经修订准则及诠释,对前期确认金额无重大影响,预计对当前或未来期间也无重大影响[14]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修订本)将于2025年1月1日生效[16]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等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16]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16] 客户贡献收益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有四名客户个别贡献集团总收益10%以上,2023年为三名[18] - 2024年客户A贡献收益15,120千港元,2023年为15,020千港元[18] - 2024年客户B贡献收益14,284千港元,2023年为2,966千港元[18] - 2024年客户C贡献收益13,465千港元,为新客户[18] - 2024年客户D贡献收益26,799千港元,2023年为12,327千港元[18] 所得税税率情况 - 截至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税率计算香港利得税,余下按16.5%税率计算[25] - 附属公司东莞共荣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及深圳永联丰进出口有限公司在中国适用所得税税率分别为15%和5%[26][27] 贸易应收款项情况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23653千港元,2023年为44291千港元[34] - 2024年应收关联方款项为0千港元,2023年为1111千港元[34] - 公司销售信贷期主要介于60日至120日[35] - 2024年即期贸易应收款项为13058千港元,2023年为32761千港元[36]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以港元计值为10383千港元,2023年为23127千港元[36]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以美元计值为14152千港元,2023年为21135千港元[36] - 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亏损率极低,未作减值拨备[37] 股本及股息情况 - 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1日法定股本为10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2024年12月31日法定股本为200亿股,每股面值0.005港元[39] - 2023年1月1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4亿股,面值4000千港元,股份溢价10511千港元;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8亿股,面值4000千港元,股份溢价为0 [39] - 2023年6月16日,2022年度末期股息获批,每股4.0港仙(相当于每股拆细股份2.0港仙),金额为1600万港元,于2023年7月5日派发[40] - 2023年已宣布及2024年派发的末期股息为每股4.0港仙,2022年已宣布及2023年派发的末期股息同样为每股4.0港仙,对应金额均为16000千港元[48] - 2024年5月21日股份拆细生效,公司法定股本变为1亿港元,分为20亿股每股面值0.005港元的拆细股份[107] - 2023年公司向股东派发末期股息每股4.0港仙
永联丰控股(09882)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6 16:28
财务数据对比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19,39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6,852千港元[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5,99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7,437千港元[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毛利为8,48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819千港元[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18,03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1,838千港元[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经营溢利为4,44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4,090千港元[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溢利为10,84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343千港元[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3,97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618千港元[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9,94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4,756千港元[10] - 2024年第二季度全面收益总额为314.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732.8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810.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135.5万港元[11] - 2024年第二季度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5港仙,2023年同期为1.5港仙;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2港仙,2023年同期为1.8港仙[11] - 2024年上半年货币换算差额为 - 18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 - 342.1万港元[11] - 2024年Q2存货及消耗品成本为854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5232千港元;2024年H1为2305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0374千港元[41] - 2024年Q2员工福利开支为329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756千港元;2024年H1为677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662千港元[41] - 2024年Q2折旧为111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995千港元;2024年H1为223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70千港元[41] - 2024年Q2利得税开支为66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651千港元;2024年H1为130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929千港元[43] - 2024年Q2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397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618千港元;2024年H1为994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4756千港元[47] - 2024年Q2每股基本盈利为0.5港仙,2023年同期为1.5港仙;2024年H1为1.2港仙,2023年同期为1.8港仙[4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460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740万港元下降40.6% [7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1800万港元[7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4600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7740万港元减少40.6%,毛利为1800万港元[80][86][87] - 2024年上半年回转支承收益1729.8万港元,占比37.6%,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58.3%[87] - 2024年上半年机械零部件收益868.9万港元,占比18.9%,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43.4%[87] - 2024年上半年机械收益1141.1万港元,占比24.8%,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44.5%[87] - 2024年上半年矿物收益1141.1万港元,占比24.8%,其中镍矿收益860.1万港元[87] - 2024年上半年回转支承销售数量为1249套,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75.8%[89] - 2024年上半年机械零部件销售数量为4440套,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75.8%[89] - 2024年上半年机械销售数量为39套,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21.9%,矿物(镍矿)销售数量为54600吨[89] - 报告期内回转支承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的4.15亿港元降至1.73亿港元,降幅58.3%[98][99] - ODM和采购业务回转支承销售分别减少约1.38亿港元和900万港元,OEM业务收益保持稳定[101] - 采购业务回转支承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的约900万港元降至报告期的约零,降幅100%[102] - 报告期和2023年上半年回转支承销售分别占总收入的37.6%和53.6%,占总毛利的56.5%和73.1%[102] - 报告期回转支承销售总量减少4260个,降幅77.3%[102] - 回转支承ODM及采购业务收益分别减少约1380万港元及900万港元,采购业务收益降幅达100%[103] - 报告期内已售回转支承总数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4260台,降幅77.3%,ODM客户总数由19名减至15名[103] - 回转支承销售额占报告期及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约37.6%及53.6%,占毛利总额约56.5%及73.1%[103] - 机械零部件销售收益同比减少约43.4%或670万港元至870万港元[105][106] - 机械零部件采购业务收益减少约720万港元,ODM业务增加约50万港元,菲律宾市场采购收益从680万港元降至290万港元[107][109] - 按ODM基准的机械零部件收益报告期及2023年上半年分别约为450万港元及400万港元[108][109] - 机械零部件占报告期及2023年上半年集团总收益约18.9%及19.8%,占毛利总额约18.9%及14.6%[108][109] - 机械销售收益报告期及2023年上半年分别约为1140万港元及2060万港元,降幅约44.5%或920万港元[112] - 香港承包商客户订单减少致机械销售收益下降,报告期为0,2023年上半年为1180万港元[112] - 机械占报告期及2023年上半年集团总收益约24.8%及26.6%,占毛利总额约17.5%及12.4%[112] - 报告期和2023年上半年机械销售收益分别约为1140万港元和206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44.5%或920万港元[113] - 报告期和2023年上半年矿物销售收益分别约为860万港元和0,矿物分别占报告期和2023年上半年集团总收益约18.7%及0[116] - 集团销售成本由2023年上半年约4560万港元减少约38.7%或1760万港元至报告期的2800万港元[116] - 集团行政开支由2023年上半年1390万港元减少约46.0%或640万港元至报告期约750万港元[118] - 报告期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约为99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约为1480万港元[118]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报告期约为99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约为1480万港元,剔除相关非经常性上市开支后2023年上半年应约为2160万港元[12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香港总部位于九龙都会道10号都会大厦11楼1119室,中国总部位于东莞市土塘工业二區工业二横路6号[5][6]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星展银行(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等[7] - 公司于2018年10月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9年10月31日于港交所GEM上市,2023年9月28日转至主板上市[23]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回转支承、机械产品及机械零件的制造及买卖[23] - 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以港元呈列,所有价值均凑整至最接近千位(千港元)[23] - 公司仅存在一个经营分部,即制造及买卖一系列机械产品及机械零件[36][39]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227.6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86.3万港元有所减少[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2328.3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999.4万港元有所减少[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14555.9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485.7万港元有所减少[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2.2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8万港元有所减少[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576.8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04.9万港元有所减少[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579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19.7万港元有所减少[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13976.9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766万港元有所减少[1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1449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4291亿港元有所下降[56]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107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812万港元有所下降[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已订约但未确认为负债的重大资本开支均为650万港元[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7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38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000万港元减少26.9%或1620万港元[1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分别为1.233亿港元和58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21.3倍[1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银行借款,2023年12月31日为810万港元[11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38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000万港元减少26.9%或1620万港元[12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总额分别为1.233亿港元和58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21.3倍,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1.4亿港元和170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8.2倍[12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银行借款,2023年12月31日为810万港元[120] 股本与储备情况 - 2024年1月1日公司股本为4000千港元,资本储备为13000千港元,法定储备为6361千港元,汇兑储备为 - 3072千港元,保留盈利为127371千港元,总计147660千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9949千港元,其他全面亏损中的货币换算差额为 - 1840千港元,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8109千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宣派股息16000千港元,转拨至法定储备655千港元[1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4000千港元,资本储备为13000千港元,法定储备为7016千港元,汇兑储备为 - 4912千港元,保留盈利为120665千港元,总计139769千港元[16] - 2024年5月17日股东批准股份拆细,每股面值0.01港元的现有普通股拆为每股面值0.005港元的两股拆细股份,5月21日生效,生效后8亿股拆细股份已发行并缴足[122] - 公司法定股本变为1亿港元,分为20亿股面值0.005港元的拆细股份[122] 现金流量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所得现金为8860千港元,已付所得税981千港元,已收利息425千港元,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8304千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129千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29千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支付租赁负债130千港元,偿还银行借款及支付已抵押银行存款8117千港元,已付股息16000千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24247千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16072千港元,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4891千港元,货币换算差额为 - 71千港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8748千港元[22] 法规与准则
永联丰控股(0988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1 20:4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45,999千港元,同比下降40.60%[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8,031千港元,同比下降43.40%[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10,843千港元,同比下降40.90%[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9,949千港元,同比下降32.60%[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1.2港仙,同比下降33.30%[1] 资产状况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123,283千港元,同比下降11.90%[2] - 公司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145,559千港元,同比下降11.70%[2]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额为117,515千港元,同比下降4.40%[2]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139,769千港元,同比下降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