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太极集团(600129)
icon
搜索文档
太极集团(600129) - 2022-2太极集团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9 11:04
分组1: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分析师会议 [2] - 参与单位包括工银瑞信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和德邦证券等医药行业分析师 [2] - 时间为2022年4月25日至5月5日 [2] - 地点为重庆(现场)和公司会议室(线上)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总经理俞敏、常务副总经理袁永红和董秘蒋茜 [2] 分组2:2022年营业收入增长计划及重点工作 - 力争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 [3] - 医药工业依靠创新营销机制等,力争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以上 [3] - 医药商业加快整合转型,力争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以上 [3] - 科研推进现有项目,加强合作提升实力 [3][4] - 生产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加强中药材基地建设 [4] - 预算管理及运营分析制定方案,量化目标,建立评价体系 [4] 分组3:节本降费措施 - 加强费用管理及运营分析,确定五大提质增效项目并制定考核办法 [4] - 加强与国药集团中国中药协同,降低采购成本 [4] - 打造中药智能制造体系,降低生产成本 [4] - 科学规划产品线,抓好销售环节节本降费 [5] 分组4:资产处置计划及2021年预提减值原因 - 成立专业小组清理非主业、非盈利企业及闲置土地房产,推进资产整合处置 [5] - 2021年按规划清理非主业、非盈利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5] 分组5:中药材经营种植情况及未来规划 - 加强基地建设,保障大品种需求,提供源头把控与货源保障 [6] - 未来以道地产区基地建设为中心,打造“双基地”,完善经营模式 [6] - 推进冬虫夏草产业化项目 [6] - 目前拥有订单式中药材生产基地100万亩,建成规范化种植基地13万多亩 [6] - “十四五”期间布局不低于50个重点品种的药材种植及加工基地 [6] 分组6:“十四五”战略规划落实的管理工作安排 - 全面做好战略规划宣贯,实现思想贯通 [7] - 编制子规划协同落实,聚焦关键领域和重点子公司 [7] - 细化落地执行,做好路径规划,定期跟踪督查 [7]
太极集团(60012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2-03
2022-11-19 09:1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600129,证券简称太极集团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时间为 2022 年 5 月 9 日至 5 月 13 日,地点在重庆(现场)和公司会议室(线上) [2] - 参与单位包括华商基金、申万菱信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及西南证券、光大证券等医药行业分析师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总经理俞敏先生和董秘蒋茜女士 [2] 毛利率相关 - 一季度毛利率总体提升 4.55%,原因包括优化部分产品价格(藿香正气口服液出厂价格提高约 12%)、调整产品结构、医药工业销售占比增加、强化中药材种植基地经营建设、提升智能制造水平等 [2][3] 工业板块收入相关 - 一季度工业板块收入 21.5 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加 12.6%,增长原因是深挖 OTC 市场价值与潜力、医院市场以政策为导向、建立考核奖惩制度等 [3] - 增长幅度较大的产品有藿香正气口服液、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急支糖浆、洛芬待因缓释片、小金片等 [3] 三大费用相关 - 一季度财务费用降低 39.15%,因贷款规模及利率下降,优化贷款结构,同比降低财务费用率 0.81 个百分点 [4] - 管理费用率同比降低 1.03 个百分点,依靠管理机构调整、精简人员、优化管理体系等 [4] - 一季度销售费用因销售收入规模提升加大投入而增长,后续将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等降低销售费用率 [4] 激励考核机制相关 - 2021 年融入国药集团后,推进“重塑、融合、提高”三大目标,建立差异化考核机制,健全激励与约束措施 [4] - 公司及子公司从经理层开始制定契约化薪酬管理办法和分配方案,实行年度和任期绩效考核 [4][5] - 对销售团队根据实际利润贡献匹配激励政策 [5] 资产处置相关 - 已启动非主营、非盈利和低效、闲置资产处置工作计划,近几年有序推进 [5] - 处置资产可获得流动资金,用于偿还贷款和负债,降低资产负债率 [5] 疫情影响相关 - 公司大部分生产厂分布在重庆及四川片区,一季度疫情未影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5] 考核指标相关 - 2022 年国药集团对公司下达 7 个考核指标,包括收入、净利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营业收入净利润率、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科技研发总支出 [5]
太极集团(600129)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8 00: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本报告期33.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1%[4] - 营业收入年初至报告期末105.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7%[4] - 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05.4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95.70亿元人民币增长10.20%[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1.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07%[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年初至报告期末2.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35%[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微增0.4%至2.49亿元[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本报告期1.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6.88%[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年初至报告期末3.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8.28%[4] - 基本每股收益保持0.45元/股[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本报告期4.29%同比减少0.74个百分点[5] 成本和费用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为100.9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94.11亿元人民币增长7.25%[15] - 前三季度营业成本为57.9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55.22亿元人民币增长5.02%[15]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4.0%至35.01亿元[1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4.0%至7633万元[17] - 支付职工现金增长4.7%至12.68亿元[20]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4.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7.6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807.6%至4.58亿元[2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23.5%至96.65亿元[20] - 收到税费返还增长428.2%至1016万元[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94亿元,同比下降149.4%[21]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3.786亿元,同比增长16.3%[2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总额30.78亿元,同比下降23.6%[21]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24.34亿元,同比增长9.8%[21] - 偿还债务支付现金25.99亿元,同比下降21.4%[21] - 分配股利及偿付利息支付现金1.173亿元,同比下降12.3%[2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2.746亿元[2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6.403亿元,较期初下降30%[21] - 汇率变动对现金影响10.9万元[21] - 处置固定资产收回现金净额459.75万元[2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本报告期末133.0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04%[5] - 公司总资产为133.0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的131.70亿元人民币增长1.04%[13][14] - 货币资金为10.7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的14.54亿元人民币下降26.35%[12] - 应收账款为24.7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的17.96亿元人民币增长37.92%[12] - 存货为19.8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的22.80亿元人民币下降13.16%[12] - 短期借款为31.2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的29.88亿元人民币增长4.57%[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本报告期末29.7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9.10%[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9.7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的27.27亿元人民币增长9.10%[14] - 未分配利润为2.0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的-0.41亿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14] 其他收益和损失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转亏为损1.47亿元[17] - 投资收益由负转正实现603万元[17]
太极集团(600129)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6 00: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71.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2%[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40%[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48%[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2元/股,同比增长57.14%[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32元/股,同比增长113.33%[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45%,同比增加2.10个百分点[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41%,同比增加3.84个百分点[20] - 公司营业收入718,524.91万元,同比增长11.52%[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08.08万元,同比增长61.40%[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859.53万元,同比增长112.48%[29] - 营业总收入为71.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99] - 净利润为1.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5%[10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4%[100]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22.03亿元,同比增长70.8%(从71.45亿元)[10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124.06亿元,同比增长61.6%(从76.79亿元)[10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2元/股,同比增长57.1%(从0.14元/股)[101]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营业成本39.6亿元,同比增长5.45%[37] - 销售费用24.44亿元,同比增长21.45%[37] - 管理费用3.23亿元,同比下降3.18%[37] - 财务费用8475万元,同比下降15.05%[37] - 研发费用4465万元,同比增长7.52%[37] - 营业总成本为69.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99] - 营业成本为39.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99] - 销售费用为24.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9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5.17%[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25亿元,同比增长1325.17%[3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6亿元,同比下降130.43%[37] - 合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2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25.2%(从2,280万元)[10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65.47亿元,同比增长31.5%(从49.77亿元)[10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28.01亿元,同比下降7.5%(从30.29亿元)[10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06亿元,同比转负(去年同期为6.77亿元正流入)[10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7.05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10.78亿元人民币增长58.1%[10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548.56万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14.35亿元人民币大幅改善[10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19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5.81亿元人民币增长92.7%[105]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4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5.12亿元人民币改善50.4%[106]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47.06万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5.02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106][107] - 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2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4.84亿元人民币大幅改善[107] 医药工业业务表现 - 医药工业销售收入45.49亿元,同比增长12.50%[29] - 现代中药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1%[29] - 藿香正气口服液销售收入9.98亿元,同比增长79%[29] - 益保世灵销售收入8.11亿元,同比增长18%[29] - 急支糖浆销售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63%[29] - 通天口服液销售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44%[29] - 新增中药材订单种植面积50万亩[29] - 新增中药材订单种植面积2.3万亩带动农户3.1万户预计户均增收1250元[71] 医药商业业务表现 - 医药商业销售收入40.75亿元,同比增长7.34%[31] - 医药商业模式包含批发/零售/电子商务三大板块[24] - 公司医药商业系统经营品规达5万余个,覆盖川渝100多个市、区、县及2万多个直接配送终端[26] - 公司拥有配送中心17个,总仓储面积约15万㎡,自有配送车辆近200辆,配送能力辐射西南片区终端10万家以上[27] - 公司第三方物流中心设计仓容100万件,年吞吐能力2000万件[27] - 公司零售药房在2019-2020年度《中国药店》价值榜100强中排名第6,直营连锁100强排名第11[27]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138.4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5.08%[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8.4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43%[17] - 未分配利润由上年期末-0.41亿元转为正数0.83亿元,增幅达302.66%[40] - 递延所得税负债较上年期末下降37.85%至0.45亿元人民币[40] - 境外资产规模为16.84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仅0.001%[41] - 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为0.45亿元人民币[4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2.88亿元人民币,其中太阳能股票持仓占比86.14%[44] - 西南证券股票期末账面价值为0.40亿元人民币,占证券投资比例13.73%[44] - 重药控股股票期末账面价值为37.38万元人民币,占证券投资比例0.13%[44]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5.3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5.44亿元减少0.64%[9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8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09亿元下降29.56%[9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5.1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7.96亿元增长40.25%[93] - 存货期末余额为20.8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2.80亿元下降8.52%[93]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33.5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4.22亿元下降1.99%[93]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9.6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90亿元增长21.72%[93] - 资产总计为138.396亿元人民币,相比期初131.700亿元人民币增长5.1%[94][95] - 短期借款为33.378亿元人民币,相比期初29.879亿元人民币增长11.7%[94] - 应付账款为17.105亿元人民币,相比期初15.649亿元人民币增长9.3%[94] - 其他应付款为19.974亿元人民币,相比期初16.307亿元人民币增长22.5%[94] - 流动负债合计为97.626亿元人民币,相比期初89.974亿元人民币增长8.5%[94]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3.566亿元人民币,相比期初15.710亿元人民币下降13.7%[9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8.479亿元人民币,相比期初27.271亿元人民币增长4.4%[95] - 未分配利润为0.831亿元人民币,相比期初-0.410亿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95] - 母公司货币资金为1.588亿元人民币,相比期初1.438亿元人民币增长10.4%[96]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为18.700亿元人民币,相比期初17.623亿元人民币增长6.1%[96] - 短期借款为10.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0%[97] - 资产总计为58.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97] - 负债合计为23.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6%[98] - 未分配利润为5.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8%[9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7.27亿元人民币,相比期初增长4.4%[109] - 未分配利润为-4099.63万元人民币,相比期初改善1240.81万元人民币[109] - 资本公积为20.74亿元人民币,与期初持平[109] - 2022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847,892,047.09元[110] - 2021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237,518,161.94元[112] - 母公司2022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减少120,057,163.14元[113] - 母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负120,057,163.14元[113] - 母公司2022年年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672,461,030.39元[113] - 2022年上半年资本公积为2,074,461,855.71元[11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5.52亿元人民币[11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实收资本为5.57亿元人民币[114][11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资本公积为22.20亿元人民币[11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盈余公积为2.20亿元人民币[11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4.74亿元人民币[11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亏损1.22亿元人民币[11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减少1.22亿元人民币[115] - 公司注册资本为5.57亿元人民币[117]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5.34亿元较期初14.54亿元增长5.5%[186] - 银行存款期末余额11.19亿元较期初9.14亿元增长22.4%[186] - 其他货币资金期末余额4.15亿元较期初5.41亿元下降23.3%[186] - 受限制货币资金中承兑汇票保证金3.94亿元占比94.9%[18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88亿元较期初4.09亿元下降29.6%[187]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1931.14万元较期初2226.28万元下降13.2%[189] - 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价值25.19亿元,较期初17.96亿元增长40.2%[197] - 应收账款总额较期初19.42亿元增长37.8%,主要来自1年以内账款的增加[196][197] 应收账款明细 - 应收账款较上年期末增长40.24%至25.1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从13.64%升至18.20%[40] - 应收款项融资较上年期末增长38.13%至2.77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从1.52%升至2.00%[40] - 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26.77亿元,按账龄披露:1年以内24.49亿元(91.5%),1-2年1.17亿元(4.4%),2-3年2504.71万元(0.9%),3年以上8565.64万元(3.2%)[196]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总额1.59亿元,整体计提比例5.92%[197] - 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应收账款7565.47万元,计提比例100%,主要涉及桐君阁(4947.59万元)、西南药业(2090.67万元)等客户[198] -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应收账款26.02亿元,坏账准备8290.58万元,计提比例3.19%[197][200] - 1年以内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低于3.19%的组合平均水平[196][200] - 3年以上应收账款余额8565.64万元,其中5年以上8356.87万元,回收风险较高[196] - 应收票据坏账计提比例2.55%较期初2.23%上升0.32个百分点[191] - 商业承兑汇票组合期末余额1981.76万元,坏账准备50.62万元,计提比例2.55%[193] - 商业承兑汇票坏账准备期初余额50.77万元,本期计提转回1.48万元,期末余额50.62万元[19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2,495,614.81元[21]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12,214,847.17元[21]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92,169,525.35元[21]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2,666,399.14元[21]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21,660,864.55元[21]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净额为-54,514,505.59元[21]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841万元,致利润总额同比减少6164万元[39] - 母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9,787万元,同比扩大171.8%(从3,600万元)[102] 产品与研发资质 - 公司拥有中西药品种批文1240个及全国独家品规86个[22] - 公司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品规741个(甲类449个/乙类292个)[22] - 公司纳入国家基药目录品规368个(含独家9个)[22] - 公司拥有中西药品种批文1240个(化药550个、中药690个),全国独家生产品规86个及国家专利273项[27] - 公司纳入2021版国家医保目录品规741个(甲类449个、乙类292个),2018版基药目录品规368个[27] - 公司拥有订单式中药材生产基地100万亩[27] 生产能力与基础设施 - 公司全资子公司涪陵制药厂年产口服液20亿支和糖浆剂1亿瓶,中药提取中心年加工药材10万吨[26] - 涪陵药厂废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分别为2000吨/日和250吨/日[60] - 西南药业厂区废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为450吨[60] - 天胶公司厂区废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为500吨[60] - 天诚制药废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为1600吨[60] - 太极制药废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为220吨[60] 关联交易与担保 - 公司从国药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获得贷款额度为5亿元人民币,实际发生额为1亿元人民币,贷款利率为3.4%[79][81] - 公司期末贷款余额为1亿元人民币,期初余额为0元,本期合计贷款金额1亿元人民币,本期合计还款金额0元[79] - 公司控股股东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将5家子公司托管给桐君阁股份,托管协议自2016年8月11日起生效,本半年度尚未收取托管费[83] - 托管收益按被托管公司当年净利润的5%收取,本半年度托管收益为0元[83] - 公司2022年度日常关联交易议案已通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76] - 公司为控股股东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担保总额为56,059.83万元,占公司净资产83.30%[85][86] - 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170,551.62万元,占公司净资产83.30%[85][86] - 公司担保总额为226,611.45万元,占净资产比例83.30%[86] - 公司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担保金额170,551.62万元[86] - 公司与控股股东签订6.8亿元反担保协议[86] - 公司向重庆市藿香花酒店有限公司出租资产获得年度租赁收益10万元[84] 子公司表现 - 下属制药厂净利润表现突出,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达1.03亿元人民币[45] - 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共70家[118] - 公司新增合并成都太极商务宾馆有限责任公司出资额123.8万元人民币[119] - TAIJI INTERNATIONAL (S) PTE. LTD. 子公司适用17%企业所得税税率[183]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股东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53,812,354股,占比27.62%,其中质押50,500,000股[88] - 重庆市涪陵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4,095,337股,占比7.92%[88]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5,122户[87] -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87] - 太极集团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53,812,354股,占总股本27.61%[89] - 重庆市涪陵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44,095,337股,占总股本7.91%[89] - 工银瑞信前沿医疗基金持有15,000,000股,占总股本2.69%[89] - 涪陵希兰生物科技持有11,895,294股,占总股本2.14%[89] - 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于2022年2月全部出售完毕,初始购入9,080,226股(占总股本1.63%),成交总金额111,709,623.82元,均价12.3元/股[53] 管理层与治理 - 公司董事王晓春于2022年3月25日辞任董事及委员会职务[50] - 程学仁经选举接任公司第十届董事会董事[50]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医药集团位列世界500强第80位及全球制药企业第1位[26] - 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承诺在增资交易完成后的五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承诺时间为2020年10月30日[73] - 绵阳天诚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药品经营许可证已申请歇业,与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73] - 泸州天诚医药
太极集团(600129)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9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与利润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5.05亿元,同比增长6.28%[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91.64万元,同比下降20.0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119.40万元,同比增长104.64%[4]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5.05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32.97亿美元[16]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34.08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32.48亿美元[16]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2149.02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3310.25万美元[16] - 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762.01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2006.44万美元[17] - 2022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91.64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2490.53万美元[17] - 2022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4美元,与2021年同期持平[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权益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37.9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76%[5]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7.4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6%[5] - 2022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72.7957530951亿美元,2021年12月31日为67.0608168086亿美元[12] - 2022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65.1753763067亿美元,2021年12月31日为64.639416717亿美元[13] - 2022年3月31日资产总计137.9711294018亿美元,2021年12月31日为131.7002335256亿美元[13] - 2022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97.5565838684亿美元,2021年12月31日为89.9735200093亿美元[14] - 2022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14.2577246381亿美元,2021年12月31日为15.7098595452亿美元[14] - 2022年3月31日负债合计111.8143085065亿美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5.6833795545亿美元[14] - 2022年3月31日所有者权益合计26.1568208953亿美元,2021年12月31日为26.0168539711亿美元[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应收款项 - 应收票据变动比例为 - 50.09%,主要系本期将应收票据对外背书转让所致[7] - 应收账款变动比例为36.42%,主要系本期销售增加导致应收账款增长[7] - 其他应收款变动比例为59.72%,主要系本期保证金及备用金增加所致[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47391名,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7.62%[9] - 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53812354股[10] - 重庆市涪陵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等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44095337股[10] -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分红-个险分红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1000000股[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069.02万元,同比增长87.68%[4]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1.96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25.96亿美元[19]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32.37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29.26亿美元[19]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069.02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 - 3.30亿美元[19] - 2022年第一季度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2361.48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8.73亿美元[19] - 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0486386.23元,上年同期为885325573.75元[20] - 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44704776.88元,上年同期为164164418.13元[20] - 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14218390.65元,上年同期为721161155.62元[20] - 2022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18497847.93元,上年同期为424137342.20元[20] - 2022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79769485.94元,上年同期为1341323205.16元[20] - 2022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728361.99元,上年同期为 - 917185862.96元[20] - 2022年第一季度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1989.54元,上年同期为 - 8399.93元[20] - 2022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116178245.09元,上年同期为 - 526409443.90元[20] - 2022年第一季度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14880497.46元,上年同期为1316186440.27元[20] - 2022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98702252.37元,上年同期为789776996.37元[20]
太极集团(600129)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3-31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21.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17]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4,943.27万元,比上年增加94,162.90万元[24]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4,943.27万元,同比增长8.4%[3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4%至121.49亿元[37] -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120.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6%[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91.88%[17][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317.43万元,比上年减少58,924.14万元[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97亿元人民币[17] - 基本每股收益暴跌882.92%至-0.9395元/股,上年为0.12元[19] - 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7.71亿元,单季亏损额占全年亏损主导[21] - 全年营业收入分季度持续下滑,Q4降至25.79亿元[21] - 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606.71万元[13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62%至69.88亿元[37]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3.91%至42.15亿元[37] - 销售费用4,215,418,065.31元同比增长13.91%[48]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5.46%至8.05亿元[37]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3.51%至2.14亿元[37] - 财务费用214,491,605.05元同比下降23.51%[4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26%至1.03亿元[37] - 医药工业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33.38%至24.28亿元,占总成本比例75.11%[42] - 医药工业人工费同比增长34.71%至4.94亿元[42] - 医药工业制造费用同比增长29.62%至3.10亿元[42] - 运输成本重分类影响营业成本增加31,301,800元[17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6.91亿元,同比增长4.55%[24] - 医药商业实现销售收入72.96亿元,其中医药批发59.89亿元,医药零售13.07亿元[26] - 藿香正气口服液销售收入9.20亿元,同比增长33.6%[24] - 急支糖浆销售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74%[24] - 洛芬待因缓释片(思为普)销售收入4.45亿元,同比增长25%[24] - 抗感染领域营业收入160,824.39万元,毛利率73.72%[65] - 消化系统领域营业收入128,339.36万元,同比增长47.91%[66] - 呼吸系统领域营业收入125,348.50万元,同比增长55.00%[66] - 神经系统领域营业收入101,119.26万元,毛利率72.71%[66] - 抗肿瘤领域营业收入37,781.02万元,同比下降31.88%[66] - 补气补血类营业成本17,386.79万元,毛利率-5.55%[66] - 内分泌系统营业收入23,060.37万元,毛利率80.15%[66] - 医药工业毛利率57.97%同比增加7.35个百分点[38] - 医药商业毛利率8.53%同比减少1.48个百分点[38] -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0.5g/瓶医疗机构采购量2,019.30万瓶[64] - 洛芬待因缓释片20片/盒医疗机构采购量1,019.16万盒[64] - 罗格列酮钠片15片/盒中标价格区间64.93-70.08元/盒[64] - 藿香正气口服液10ml*10*70生产量同比增长69.01%至8138.06万盒,销售量同比增长41.99%至7380.51万盒[40] 各地区表现 - 境内营业收入119.84亿元同比增长9.81%[39] - 境外营业收入9214万元同比下降51.54%[3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力争"十四五"末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92]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目标同比增长15%[93] - 医药工业销售收入2022年目标同比增长18%以上[93] - 战略产品藿香正气口服液和急支糖浆2022年目标实现超常规大幅度增长50%[93] - 临床治疗型产品2022年目标实现持续性增长30%[93] - 医药商业销售收入2022年目标增长12%以上[93] - 新引进品规不少于2000个[93] - 新发展门店100家以上[93] - 直营零售业务收入2022年目标同比增长10%以上[93] - 两大终端配送业务收入2022年目标同比增长14%以上[93] - 医药行业受政策监管影响需持续投入大量资金[95] - 市场竞争加剧影响药品入选基药及医保目录[95] - 原料成本人工成本上升而终端价格受管制[95] - 新药研发耗资巨大周期长且审批门槛提高[96] - 公司加强抗肿瘤药及心血管系统药物研发力度[96] 研发与创新 - 公司获得6件产品注册证书包括2件4类化学药生产批件和3件一致性评价批件[28] - 一致性评价已立项45个完成11个品种申报资料提交已获得批件6个[28] - 创新中药芪灯明目胶囊完成部分临床试验病例入组丹七通脉片完成Ⅱb期研究[28] - 在研项目80余项,新增立项30余项,获产品注册证书5件[67] - 申请专利1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件,获得专利授权40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67] - 一致性评价项目50余个[70] - 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在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顺利中标[67] - 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和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获得4类化学药生产批件2件[67] - 盐酸异丙嗪片25mg和阿莫西林胶囊25mg通过一致性评价2件[67] - 芪灯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临床试验完成部分病例入组[67] - 丹七通脉片完成Ⅱb期研究病例出组及数据管理[67] - 完成6个一致性评价品规的研究及申报,包括盐酸异丙嗪片(12.5mg)等[67] -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盐酸吗啡缓释片(24h渗透泵型)处于临床研究阶段[70]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总额为145,662,042.78元,占医药工业板块营业收入比例为1.86%[76]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0%,占净资产比例为5.60%[76] - 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29.59%[76] - 一致性评价项目(50余项)研发投入金额为4,262.72万元,其中费用化146.87万元,资本化4,115.85万元[77] - 一致性评价项目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0.35%,较上年同期增长41.72%[77] - A3生产过程智能制造管理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投入327.48万元,全部费用化[78] - 藿香正气口服液"以证统病"研究项目投入206.68万元,全部费用化[78] - 经典名方金水六君煎的研究项目投入199.07万元,全部费用化[78] - 芪灯明目胶囊项目投入141.47万元,全部费用化[78] - 经典名方开心散的研究项目投入99.50万元,全部费用化[78] 资产和产能 - 半夏种植面积5800亩,总产量突破5000吨,成为全国第一产区[27] - 公司拥有订单式中药材生产基地100万亩[34] - 口服液及糖浆剂生产基地年产口服液20亿支、糖浆剂1亿瓶,中药提取中心年加工药材10万吨[33] - 公司配送中心总仓储面积约15万㎡,自有冷链及配送车辆近200辆,配送能力辐射西南片区终端10万家以上[33] - 涪陵药厂李渡智能化立体综合仓库上线应用[94] - 太极医药城B区龙桥中药提取车间投产后产能提升120%[94]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47%[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5.47%至5.59亿元[3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58,812,795.72元同比下降25.47%[5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为正数60.15亿元[3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第四季度转正至5.08亿元,环比大幅改善[2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19亿元,政府补助5301.88万元[22] - 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收益1.15亿元,期末余额4.09亿元[23] - 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3475.21万元,较上年4.12亿元大幅收窄[22] - 处置子公司凉山州西部医药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价款0元,处置比例100%,产生处置收益4,886,717.80元[43][44] 销售费用构成 - 销售费用总额为4,215,418,065.31元,其中市场维护开拓费占比最高达54.5%,金额为2,297,254,970.75元[80] - 广告宣传及促销费为1,097,938,056.15元,占销售费用总额26.05%[80] - 职工薪酬支出493,887,617.40元,占销售费用总额11.72%[80] - 公司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4.70%,高于云南白药(10.71%)和同仁堂(18.82%)[83] 投资与资产处置 - 长期股权投资余额50,175,350.2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408,871,358元[85] - 持有太阳能股票(000591)期末账面价值332,920,000元,占证券投资总额81.42%[86] - 出售南山路资产予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交易金额3,256.19万元[87] 子公司表现 - 控股子公司西南药业净利润为-21,311.36万元,净资产67,419.39万元[88] - 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为-6,616.76万元,总资产533,138.29万元[89] - 四川绵阳制药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5,254.70万元,净资产29,393.37万元[89] 关联交易与客户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90,488.29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45%,其中关联方销售额67,671.01万元占比5.57%[4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85,567.95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0.91%,其中关联方采购额9,781.18万元占比1.25%[47]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并已按规定披露[97] -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国药中药持有太极集团有限公司66.6666%股权[199] - 国药中药间接控制太极集团已发行股份的29.82%[199] - 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53,812,354股占比27.62%为第一大股东[193] - 重庆市涪陵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4,095,337股占比7.92%[193] -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2,301,000股占比2.21%[193] - 重庆市涪陵区希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1,895,294股占比2.14%[193] - JPMORGAN CHASE BANK持股10,519,251股占比1.89%[193] - 长城国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0,149,409股占比1.82%[193]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9,827户[192] - 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年初限售股12,999,674股于2021年1月18日全部解除限售[189] - 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188] 担保与租赁 - 公司向控股股东太极集团提供担保总额为83,084.55万元,占净资产比例141.59%[185][186] - 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为285,291.30万元[185][186] - 公司为资产负债率超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担保金额285,291.30万元[186] - 租赁业务产生总收益1,542,987.17元,其中向太极集团重庆国光绿色食品公司收取1,012,973.54元[184] - 向重庆市藿香花酒店有限公司收取房屋租赁收益486,672.22元[184] - 公司为控股股东太极集团提供单笔最大担保金额24,998.80万元(2021年7月)[185] - 担保总额中关联方担保金额83,084.55万元[186] - 租赁业务涉及土地房屋及设备等资产,最大单笔租赁金额1,012,973.54元[184] - 所有担保均未出现逾期情况,逾期金额为0[185] 董事会与监事会活动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2次股东大会及9次董事会[97] - 公司2020年度股东大会于2021年5月19日召开,审议通过包括年度报告、财务决算、利润分配等15项议案[100][102] - 公司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1年12月31日召开,审议通过调整独立董事津贴和追加日常关联交易额度2项议案[102] - 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21年4月21日审议通过2020年年度利润分配议案[128] - 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21年4月21日审议通过2021年度日常关联交易议案[128] - 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21年4月21日审议通过为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议案[128] - 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21年4月21日审议通过为公司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议案[128] - 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21年4月21日审议通过申请2021年度综合授信议案[128] - 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于2021年8月18日审议通过向银行融资提供担保议案[128] - 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于2021年12月15日审议通过追加2021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额度议案[129] - 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于2021年10月21日审议通过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议案[128] - 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21年1月8日审议通过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议案[128] - 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于2021年12月31日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议案[129] - 公司董事会年内召开会议9次,其中通讯方式召开3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6次[131]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5次会议[132]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132] - 战略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133] - 所有董事均无缺席会议记录,未出现连续两次未亲自参加会议的情况[130] 高管与董事薪酬 - 董事兼副总经理张忠喜2021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52.23万元[104] - 监事万荣国2021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65.00万元[104] - 监事鲜亚持有公司股份40,000股且2021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60.78万元[104] - 监事刘超2021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48.08万元[104] - 监事钟浩2021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43.76万元[104] - 独立董事沈翎2021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4.17万元[104] - 独立董事禹同生持有公司股份6,000股且2021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4.17万元[104] - 独立董事熊少希持有公司股份4,700股且2021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4.17万元[104] - 公司现任监事何雄薪酬为37.28万元[106] -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袁永红薪酬为77.64万元[106] - 财务总监刘尊义未在公司领取薪酬[106]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蒋茜薪酬为45.76万元[106] - 副总经理崔海燕薪酬为50.35万元[106] - 副总经理罗诗遂薪酬为59.25万元[106] - 副总经理谭礼文薪酬为29.22万元[106] - 副总经理陈康薪酬为75.91万元[106] - 副总经理于宗斌薪酬为56.98万元[106] - 离任董事张铭芮薪酬为35.68万元[106]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1235.88万元[124] 高管与董事背景 - 公司董事及高管团队包含多位具备财务、会计、法律及医药专业背景的资深人士,例如总会计师杨珊华为西南财经大学会计专业研究生及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09] - 公司高管团队年龄结构覆盖1960至1980年代,其中杨秉华出生于1980年,为团队中最年轻成员[109] - 财务负责人张忠喜拥有重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并具备高级会计师及企业法律顾问资格[111] - 独立董事沈翎为长江商学院EMBA,曾任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及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111] - 独立董事熊少希为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任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及总
太极集团(600129) - 太极集团关于参加“重庆辖区2021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1-11-19 16:56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名称为“心系投资者,携手共行动”——重庆辖区 2021 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 [1] - 活动举办时间为 2021 年 11 月 25 日(星期四)下午 15:00 - 17:00 [1] - 活动参与方式为投资者登录上证路演中心(http://roadshow.sseinfo.com/)参与 [1] 公司相关情况 - 公司为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 600129,证券简称太极集团 [1] - 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对公告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1] - 公司将参加此次活动,相关高管人员会通过网络在线交流形式与投资者进行“一对多”在线沟通 [1] 活动背景及目的 - 活动由重庆证监局指导,重庆上市公司协会联合上证所信息网络有限公司、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举办 [1] - 活动目的是推动上市公司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促进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1]
太极集团(600129)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3 00: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1.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6%[4]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95.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0%[4] - 公司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33.26%[4]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25.54%[4] - 公司营业总收入95.7亿元,同比增长10.7%[21] - 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1741.3%[2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1425.8%[22] - 基本每股收益0.45元/股,同比增长1400%[23]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营业成本55.22亿元,同比增长5.3%[21] - 销售费用30.72亿元,同比增长20.1%[21] - 财务费用1.68亿元,同比下降21.4%[21] 现金流量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046.5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34%[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8.23亿元,同比增长13.5%[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1.78亿元改善至5046.59万元[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至5.86亿元,同比增长878%[2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25亿元,主要因偿还债务支付33.06亿元[2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44.45亿元,同比增长9.0%[25]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2.11亿元,同比增长24.6%[25]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6.99亿元,同比下降31.1%[2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22.17亿元,同比下降40.9%[25]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同比减少51.41%,主要因偿还银行借款、保证金偿付应付票据及持续使用定增资金开展项目建设[9] - 公司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7.51%,主要随销售收入增长而增加[9] - 货币资金从2020年末20.84亿元减少至2021年9月30日10.13亿元,下降51.4%[16] - 应收账款从2020年末17.03亿元增加至2021年9月30日23.41亿元,增长37.5%[16] - 存货从2020年末25.70亿元减少至2021年9月30日22.97亿元,下降10.6%[18] - 短期借款从2020年末32.02亿元减少至2021年9月30日23.97亿元,下降25.1%[18] - 应付票据从2020年末21.09亿元减少至2021年9月30日13.49亿元,下降36.0%[18] - 资产总计从2020年末144.86亿元减少至2021年9月30日134.25亿元,下降7.3%[18] - 负债总额100.27亿元,同比下降11.4%[19][20] - 未分配利润7.39亿元,同比增长50.5%[1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27亿元,较期初减少7.89亿元[26] - 货币资金期初余额为20.84亿元[27] - 公司总资产为144.86亿元人民币,调整后为146.89亿元人民币,增加2.03亿元人民币[28] - 流动资产合计83.24亿元人民币[28] - 非流动资产合计61.61亿元人民币,调整后为63.64亿元人民币,增加2.03亿元人民币[28] - 固定资产30.58亿元人民币[28] - 在建工程10.19亿元人民币[28] - 短期借款32.02亿元人民币[28] - 应付票据21.09亿元人民币[28] - 应付账款14.84亿元人民币[28] - 流动负债合计93.10亿元人民币[29] - 长期借款14.86亿元人民币[29] 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主要因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股票市值上升,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长423.37%[9] - 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减少398.49%,主要因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减少[9]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54亿元,同比增长423.4%[22] 长期应付款变动 - 公司长期应付款同比增长231.87%,主要因增加E信通借款[9] 股东结构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5,491名[11] - 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53,812,354股,占比27.62%,其中质押55,520,000股[11] - 重庆市涪陵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4,095,337股,占比7.92%[11] -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7,879,800股,占比3.21%[11]
太极集团(600129)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1-08-20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64.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7%[18] - 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4.43亿元,同比增长11.97%[28] - 营业总收入为64.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0%[10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87.8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2.4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405.0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6.65%[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87.87万元,同比增长652.41%[28] - 净利润为7.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2.0%[10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2.5%[10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4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0%[19]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4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0%[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15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7.32%[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35%,同比增长2.03个百分点[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57%,同比增长3.20个百分点[1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37.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102][104] - 销售费用为20.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7%[104] - 研发费用为415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10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医药工业销售收入40.44亿元,同比增长11.69%[28] - 医药商业销售收入37.96亿元,同比增长13.18%[29] - 藿香正气口服液销售收入5.58亿元,同比增长30%[29] - 急支糖浆销售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120%[29] - 麻精药品销售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25%[28] 各地区表现 - 医药商业系统经营品规达5万余个覆盖川渝100多个市县[2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1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47] - 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累计买入股票9,080,226股,占总股本1.63%[49] - 员工持股计划成交总金额111,709,623.82元,成交均价12.3元/股[49] - 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为12个月(2020年6月30日至2021年6月29日)[49] - 公司使用不超过7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87]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股权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位列世界500强第109位[25] - 中国中药有限公司持有太极集团66.6666%股份成为控股股东[87]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资委最终控制)[87]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变更日期为2021年4月15日[93]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8,464户[86] - 太极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153,812,354股,占比27.62%[90] - 重庆市涪陵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44,095,337股,占比7.92%[90] - JPMORGAN CHASE BANK,NATIONAL ASSOCIATION为第三大股东,持股20,996,075股,占比3.77%,报告期内增持20,992,442股[90] -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第四大股东,持股19,595,900股,占比3.52%,报告期内减持3,841,600股[90] - 国寿安保基金-建设银行-人寿保险-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委托国寿安保基金混合型组合持股15,871,754股,占比2.85%,报告期内减持3,967,000股[9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135.6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39%[18] - 公司总资产为135.597亿元,较期初144.859亿元下降6.4%[97][98] - 货币资金为11.55亿元,同比下降44.58%[33] - 货币资金为1,154,970,222.42元,较年初2,083,981,209.45元下降44.58%[96] - 货币资金为0.293亿元,较期初5.422亿元大幅下降94.6%[99] - 应收账款为2,293,636,093.38元,较年初1,702,648,061.97元增长34.71%[96] - 存货为2,468,299,656.58元,较年初2,569,846,313.77元下降3.95%[96] - 其他应收款为287,893,523.90元,较年初1,130,216,361.64元下降74.53%[96] - 固定资产为29.718亿元,较期初30.575亿元下降2.8%[97] - 在建工程为12.427亿元,较期初10.187亿元增长22.0%[97] - 短期借款为20.932亿元,较期初32.023亿元下降34.6%[97] - 短期借款20.93亿元,同比下降34.63%[33] - 应付票据为16.810亿元,较期初21.087亿元下降20.3%[97] - 长期借款为2.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101] - 负债合计为20.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0%[101]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4.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101]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26.153亿元,较期初26.215亿元下降0.2%[100]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为19.347亿元,较期初21.038亿元下降8.0%[99] - 母公司短期借款为2.800亿元,较期初5.920亿元下降52.7%[100] - 母公司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为0.432亿元,较期初2.532亿元下降82.9%[10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79.5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59%[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79.59万元,同比上升115.59%[3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279.6万元,较去年同期-1.463亿元改善显著[10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5.1167亿元,较去年同期负5.3567亿元略有改善[11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769亿元,较去年同期1.253亿元增长440.3%[11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至5.0218亿元,去年同期为3.2552亿元[11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4.353亿元,较去年同期1.857亿元大幅恶化[11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4.8351亿元,去年同期为正5279.4万元[11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806亿元,较期初13.162亿元减少55.9%[1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4.93亿元,期末余额为2139.03万元[11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49.768亿元,较去年同期46.459亿元增长7.1%[10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30.286亿元,较去年同期29.691亿元增长2.0%[109]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8.555亿元,较去年同期23.317亿元减少63.3%[110] - 偿还债务支付现金20.341亿元,较去年同期17.974亿元增长13.2%[11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40.99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5.9%[111]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5.404亿元,同比增长19.6%[111]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9.8438亿元,同比增长12.7%[111] 生产和运营能力 - 公司拥有中西药品种批文1240个[21] - 公司全国独家生产品种75个[21] - 公司获得国家中药保护品种50多个[21] - 公司获国家专利210项[21] - 公司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品种412个(740个批准文号)[21] - 公司纳入国家基药目录品规366个[21] - 公司医药工业拥有13家制药厂[25] - 公司医药商业拥有20多家医药商业公司[25] - 全资子公司涪陵制药厂年产口服液20亿支和糖浆剂1亿瓶[26] - 中药提取中心年加工药材10万吨为国内最大植物药提取基地[26] - 医药商业系统经营品规达5万余个覆盖川渝100多个市县[26] - 拥有配送中心17个总仓储面积约15万㎡和冷链配送车辆近200辆[26] - 重庆大竹林第三方物流中心年吞吐能力2000万件设计仓容100万件[26] - 公司拥有中西药品种批文1240个和国家中药保护品种50多个[26] - 2020版国家医保目录纳入品种412个含甲类药品224个和乙类药品188个[26] - 2018年版国家基药目录纳入品规达366个[26] - 拥有订单式中药材生产基地100万亩[27] - 控股子公司西南药业有500多个生产批文[26] 子公司财务表现 - 太极重庆涪陵制药厂净利润2820.83万元[38] - 西南药业净利润9872.14万元[38] - 太极四川绵阳制药净利润2935.62万元[39] - 太极重庆桐君阁药厂净利润3437.95万元[39]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 - 涪陵药厂2021年碳排放实际排放量为19,954 tCO2e[51] - 西南药业废水化学需氧量实际排放平均浓度23.08mg/L(限值60mg/L)[53] - 西南药业废水氨氮实际排放平均浓度0.48mg/L(限值10mg/L)[53] - 西南药业化学需氧量核定年排放总量58.20吨,实际排放4.854吨[53] - 西南药业氨氮核定年排放总量9.7吨,实际排放0.087吨[53] - 公司废水化学需氧量实际排放平均浓度56mg/L低于许可限值100mg/L[55] - 公司废水氨氮实际排放平均浓度0.073mg/L远低于许可限值8mg/L[55] - 公司废水化学需氧量实际排放总量4.854吨[55] - 公司废水氨氮实际排放总量0.006吨[55] - 涪陵药厂两座废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分别为2000吨/日和250吨/日[56] - 西南药业沙坪坝厂区废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450吨[56] - 天胶公司胡川厂区废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500吨[56] - 天诚制药废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1600吨[57] - 涪陵药厂锅炉煤改气后2021年上半年CO2e排放量下降1万余吨[67]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62][6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发展中药材种植4.6万亩[68] - 公司投入种子种根农资等410万元[68] - 公司帮助1615人建卡贫困人口脱贫增收[68] - 2021年涪陵片区中药材种植将达到9.02万亩[68] - 公司带动种植农户5.8万户[68] 其他重要事项 - 副总经理张铭芮于2021年7月6日因个人原因辞职[46] - 公司租赁运输工具资产涉及金额392,990.96元[80] - 公司租赁收益为19,600.44元[80] - 公司托管5家子公司但本半年度尚未收取托管费[79] - 公司托管协议自2016年8月11日起生效[78] - 公司对外担保情况以万元为单位披露[82] - 公司为控股股东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担保总额达87,510.50万元[84][85] - 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286,752.34万元[85] - 公司担保总额(A+B)达374,262.84万元[85]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112.93%[85] - 为资产负债率超70%对象提供担保金额286,752.34万元[85] - 控股股东太极集团非公开发行认购股份12,999,674股于2021年1月18日解除限售[86] - 合并范围减少一家子公司,处置日净资产102,080.06元[121] - 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子公司共69家[121]
太极集团(600129) - 2021 Q1 - 季度财报
2021-04-28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32.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9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90.5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0.75%[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479.0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3.36%[5] - 净利润由2020年第一季度亏损3304.06万元人民币转为盈利2006.44万元人民币[2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90.53万元人民币,相比2020年同期亏损3084.39万元人民币大幅改善[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4元/股,同比增长166.67%[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4元人民币,相比2020年同期-0.06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77%,同比增加1.75个百分点[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2.9%至32.97亿元人民币[18] - 公司净利润为亏损7694.9万元,同比亏损额略有收窄(2020年同期亏损7728.04万元)[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2.0%至19.58亿元人民币[18]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2.4%至9.98亿元人民币[20] - 研发费用增长至2107.84万元,同比上升52.18%[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2.2%至2107.84万元人民币[20] - 研发费用为185.4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87.4%(2020年同期98.97万元)[23]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4.77亿元,同比增长28.8%(2020年同期3.7亿元)[25]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0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8.83%[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3.3亿元,同比流出扩大38.8%(2020年同期净流出2.38亿元)[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恶化,2021年第一季度为-7.76亿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3.85亿元,负值扩大101.4%[2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入7.2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8%(2020年同期净流入2.27亿元)[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改善,2021年第一季度为5.04亿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3.36亿元,增长50.2%[2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9.17亿元,同比由正转负(2020年同期净流入4.08亿元)[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负,2021年第一季度为-3.32亿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1.12亿元,负值扩大196.3%[2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2.62亿元,同比小幅下降0.7%(2020年同期22.78亿元)[2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长显著,2021年第一季度为93.94万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49.41万元,增长90.1%[27]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增长至8.73亿元,同比大幅上升1532.21%[9] - 投资支付的现金回收大幅增加,2021年第一季度收回投资收到现金5.31亿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2901.59万元,增长1729.8%[27]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减少至2.97亿元,同比下降80.54%[9]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2.97亿元,同比大幅减少80.5%(2020年同期15.26亿元)[26]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1.33亿元,同比减少11.3%(2020年同期1.5亿元)[26]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大幅增加,2021年第一季度为16.08亿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13.00亿元,增长23.7%[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9亿元,较期初减少40%(期初余额13.16亿元)[2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至1.83亿元,相比期初的5.14亿元,减少64.5%[2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减少至14.22亿元,同比下降31.78%[9][12] - 货币资金减少至2.104亿元,较上期5.4223亿元下降61.2%[16] - 其他应收款减少至2.98亿元,同比下降73.6%[9] - 其他应收款略降至20.878亿元,较上期21.0382亿元下降0.8%[16] - 合同负债减少至1.77亿元,同比下降44.94%[9] - 合同负债减少至1.765亿元,较上期3.2063亿元下降44.9%[1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至2.5004亿元,较上期2.7490亿元下降9.0%[16] - 存货减少至24.14亿元[13] - 应收账款增长至22.11亿元[13] - 短期借款减少至22.597亿元,较上期32.0225亿元下降29.4%[14] - 短期借款减少至5.4000亿元,较上期5.9196亿元下降8.8%[17] - 应付票据减少至19.724亿元,较上期21.0869亿元下降6.5%[14] - 其他应付款减少至10.6316亿元,较上期13.0100亿元下降18.3%[17]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减少至1.7512亿元,较上期2.5319亿元下降30.8%[17] - 流动资产合计减少至25.7219亿元,较上期29.4264亿元下降12.6%[17] - 负债合计减少11.3%至23.85亿元人民币[18] - 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13.4%至3601.22万元人民币[18] - 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2.2%至34.97亿元人民币[18] - 总资产为136.1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6.00%[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2.6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0.80%[5] - 短期借款规模保持高位,达32.02亿元[31] - 公司总负债为113.21亿元,其中非流动负债合计20.11亿元[32]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1.65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2.36亿元[32] - 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为29.43亿元,其中货币资金为5.42亿元[33] - 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为33.20亿元,其中长期股权投资为26.22亿元[33] - 公司短期借款为5.92亿元,应付票据为2.28亿元[34] - 公司其他应付款为13.01亿元,占流动负债的54.2%[34] - 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为2.89亿元,其中长期借款为2.47亿元[34]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5.74亿元,其中资本公积为22.10亿元[34] - 公司资产总计为62.62亿元,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为62.62亿元[35] 会计准则变更影响 - 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为-988.49万元人民币,主要受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974.89万元影响[6] - 使用权资产新增1.98亿元,因执行新租赁准则[9][13] - 公司执行新租赁准则导致使用权资产增加2.13亿元,长期待摊费用减少958.65万元[30] - 非流动资产因新准则调整增加2.03亿元,从61.61亿元增至63.64亿元,增幅3.3%[30] - 公司执行新租赁准则导致负债增加2.03亿元,非流动负债增加2.03亿元[32] 股权与控制权 - 股东总数为28,323户,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54亿股(占比27.62%)为第一大股东[7][8]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控股29.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