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核建(601611)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核建:中国核建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价格调整的公告
2023-08-14 18:12
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核建"或"公司")于 2019 年 4 月 8 日发行了 299,625 万元可转换公司债券(转债简称:核建转债,转债代 码:113024),根据《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 集说明书》发行条款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关 于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的有关规定,"核建转债"在本次发行之后,当公司发生 派送股票股利、转增股本、增发新股或配股、派送现金股利等情况(不包括因本 次发行的可转债转股而增加的股本)使公司股份发生变化时,将按下述公式进行 转股价格的调整(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派送股票股利或转增股本:P1=P0/(1+n); 增发新股或配股:P1=(P0+A×k)/(1+k); | 证券代码:601611 | 股票简称:中国核建 | 公告编号:2023-067 | | --- | --- | --- | | 转债代码:113024 | 转债简称:核建转债 | | 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价格调整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 ...
中国核建:中国核建关于经营情况简报的公告
2023-07-14 17:37
| 证券代码:601611 | 证券简称:中国核建 公告编号:2023-057 | | --- | --- | | 转债代码:113024 | 转债简称:核建转债 | 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经营情况简报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现将公司 2023 年 6 月主要经营情况公布如下,供各位投资者参 考: 一、截至 2023 年 6 月,公司累计新签合同 654.65 亿元,比上年 同期增长-6.62%。 二、截至 2023 年 6 月,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 543.11 亿元,比 上年同期增长 4.11%。 以上数据未经审计,由于客户情况变化等各种因素,未来营业收 入与签约额并不完全一致,特别提醒投资者注意。 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3 年 7 月 15 日 ...
中国核建:中国核建关于经营情况简报的公告
2023-06-13 17:16
业绩总结 - 截至2023年5月公司累计新签合同545.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8%[3] - 截至2023年5月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33.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7%[3]
中国核建(601611) - 中国核建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5-24 17:58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型为业绩说明会,时间是2023年5月23日14:00 - 15:30,地点在中国核电科技馆(浙江省海盐县核电大道888号) [1] - 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陈宝智、总会计师丁淑英等 [1] - 参与投资者有中信建投、信达证券等众多机构 [1] 核电发展前景与公司机遇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提出“十四五”期间及中长期,核能定位更明确,2020 - 2022年核准总计10个核电机组,建设有望每年6 - 8组 [1] - 公司贯彻“标准化、集约化、一体化、契约化”策略,巩固提升核电建造优势,如优化布局、提高成本风险能力等 [1][2] 工业与民用业务发展 - 2022年公司凭借核电经验拓展工业与民用建筑市场,业务覆盖多领域 [2] - 建筑业地位稳固,城市化、“双碳”目标、“一带一路”为行业带来机遇,公司将坚持高质量发展 [2] 考核体系与财务举措 - 公司考核体系按“一利五率”调整,围绕“一增一稳四提升”目标发展 [2] - 加强现金流管控,针对存量应收款制定方案,提高市场开发水平;制定提质增效方案降本增效 [2][3] 公司核心竞争力 - 核电工程全产业链业务能力,是我国核电建设领域领先企业,具备多种堆型建造能力 [3] - 核安全文化特色鲜明,将安全转化为生产力 [3] - 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架构,推进产业数字化等 [3] - 形成核电工程建设一体化统筹能力,具备全过程服务能力 [3] - 汇聚能源及核电领域专业人才 [3] 资产负债率管控 - 国资委要求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16年上市初的88.19%降至2022年的82.22%,未来将双向发力稳中有降 [3] “中特估”概念与公司估值 - “中特估”是2023年A股重要投资主线,公司估值水平有所上涨,将把握机遇提升估值 [4] 业务毛利率情况 - 核电与工民建毛利率有差异,核电毛利率相对较高,同比下降受机组建设阶段影响,未来整体毛利率将基本稳定 [4] 检修业务发展 - 公司检修业务围绕核电站全寿期服务,中核检修是主力军,承接多个核电站检维修业务,将参与未来运行维护工作 [4] 新能源业务布局 - 公司以多种方式承揽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工程,涉及多个省份,将紧跟“双碳”目标开拓业务 [4][5] 海外业务情况 - 公司海外深耕多年,设立多个分支机构,2022年海外业务确认收入27.58亿元,制定积极稳妥年度经营计划 [5]
中国核建:中国核建关于经营情况简报的公告
2023-05-15 17:52
一、截至 2023 年 4 月,公司累计新签合同 495.47 亿元,比上年 同期增长 25.46%。 二、截至 2023 年 4 月,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 359.05 亿元,比 上年同期增长 8.48%。 以上数据未经审计。由于客户情况变化等各种因素,未来营业收 入与签约额并不完全一致,特别提醒投资者注意。 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 证券代码:601611 | 证券简称:中国核建 公告编号:2023-041 | | --- | --- | | 债券代码:113024 | 债券简称:核建转债 | 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经营情况简报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现将公司 2023 年 4 月主要经营情况公布如下,供各位投资者参 考: 2023 年 5 月 16 日 ...
中国核建(601611)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9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同比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8,928,590,332.73元,同比增长10.09%[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8,220,568.71元,同比增长20.15%[4] - 基本每股收益0.17元/股,同比增长21.43%;稀释每股收益0.16元/股,同比增长23.08%[5] - 总资产205,201,488,725.29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5,762,105,644.85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65%[5] - 应收票据变动比例为 -31.40%,因应收商业票据到期承兑所致[8] - 长期应付款变动比例为244.20%,因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所致[10] - 财务费用变动比例为70.85%,因项目公司进入运营期费用化支出增加所致[10] - 其他收益变动比例为107.55%,因收到补贴增加所致[10]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91,658[11] -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710,508,888股,持股比例56.64%[11] -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621,620,000股[17]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09,250,000股[17] 资产负债表项目不同时间对比 - 2023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16,072,839,823.50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056,947,958.88元[20]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38,497,869,039.05元,2022年12月31日为38,193,731,424.30元[20] - 2023年3月31日存货为12,967,145,706.49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781,329,997.51元[22] - 2023年3月31日合同资产为52,775,521,593.86元,2022年12月31日为42,545,311,656.49元[22]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135,631,015,495.32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7,162,083,300.80元[22] - 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69,570,473,229.97元,2022年12月31日为70,211,777,812.29元[22] - 2023年3月31日资产总计205,201,488,725.29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7,373,861,113.09元[22] - 2023年3月31日短期借款为22,731,500,970.25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457,628,401.78元[22] 第一季度利润表关键指标对比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89.29亿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262.76亿元增长10.1%[25]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281.58亿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257.27亿元增长9.45%[25]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8.88亿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7.52亿元增长18.06%[27] - 2023年第一季度利润总额8.96亿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7.53亿元增长19.09%[27]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6.99亿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5.98亿元增长16.96%[27] 第一季度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对比 - 2023年第一季度末流动负债合计1268.85亿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末的1233.68亿元增长2.85%[23] - 2023年第一季度末非流动负债合计423.08亿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末的389.19亿元增长8.71%[23] - 2023年第一季度末负债合计1691.92亿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末的1622.87亿元增长4.25%[23] - 2023年第一季度末所有者权益合计360.09亿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末的350.87亿元增长2.63%[24] - 2023年第一季度末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2052.01亿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末的1973.74亿元增长3.96%[24] 第一季度其他关键指标对比 - 2023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699,666,840.27元,2022年同期为592,717,567.92元[28]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股,2022年同期为0.14元/股;稀释每股收益为0.16元/股,2022年同期为0.13元/股[28]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6,524,671,119.55元,2022年同期为18,794,760,913.19元[29] - 2023年第一季度收到的税费返还为6,287,431.58元,2022年同期为4,052,176.83元[31]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7,738,742,727.31元,2022年同期为20,415,829,030.80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9,406,527,215.61元,2022年同期为31,722,286,088.76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1,667,784,488.30元,2022年同期为 -11,306,457,057.96元[31]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33,028,328.81元,2022年同期为714,750,419.69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894,897,728.29元,2022年同期为1,792,761,541.08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61,869,399.48元,2022年同期为 -1,078,011,121.39元[31]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6,665,293,707.92元,2022年同期为14,493,483,897.02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8,005,616,503.57元,2022年同期为5,468,177,635.68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59,677,204.35元,2022年同期为9,025,306,261.34元[32] - 2023年第一季度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3,424,641.62元,2022年同期为320,242.43元[32] - 2023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3,166,552,041.81元,2022年同期为 -3,358,841,675.58元;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6,699,045,155.99元,2022年同期为13,325,385,391.41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532,493,114.18元,2022年同期为9,966,543,715.83元[32]
中国核建(601611)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9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办公地址邮政编码为201702[9]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为中国核建,代码为601611[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可供分配利润为592,013,726.10元[3] -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以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公司总股本3,019,714,428股为基数,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79元(含税),共计238,557,439.81元[3] - 2022年营业收入991.38亿元,较2021年增长18.42%[14]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5亿元,较2021年增长14.48%[14]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22亿元,较2021年增长21.05%[14]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50.97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23.05%[14] - 2022年末总资产1973.74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4.92%[14]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56元/股,较2021年增长14.29%[15]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85%,较2021年增加0.08个百分点[16] - 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88%,较2021年增加0.7个百分点[16]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1157.91万元,2021年为856.18万元,2020年为2428.30万元[19]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9595.21万元,2021年为6515.62万元,2020年为8263.52万元[2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30194652.79元,期末余额1178430.38元,当期变动-29016222.41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2422061.70元[22] - 应收账款融资期初余额447737801.24元,期末余额721405142.96元,当期变动273667341.72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0元[22]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余额208782926.73元,期末余额40608292.46元,当期变动-168174634.27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11200714.44元[22]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余额1765657811.40元,期末余额1519383516.79元,当期变动-246274294.61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91948190.93元[22]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1.38亿元,同比增长18.42%;归母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增长14.48%;新签合同额1390.47亿元,同比增长12%[24]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991.38亿元,同比增长18.42%;营业成本891.58亿元,同比增长18.24%[37][38] - 建筑安装业务营业收入919.75亿元,同比增长16.53%;营业成本834.91亿元,同比增长16.95%;毛利率9.22%,减少0.33个百分点[39] - 核工程收入167.48亿元,同比增长39.99%;工业与民用工程收入752.27亿元,同比增长12.33%;其他业务收入60.46亿元,同比增长59.92%[40] - 境内主营业务收入952.63亿元,同比增长19.05%;境外主营业务收入27.58亿元,同比增长2.32%[40] - 公司销售费用0.32亿元,同比下降21.33%;管理费用22.20亿元,同比增长8.88%;研发费用16.29亿元,同比增长18.30%;财务费用18.85亿元,同比增长85.04%;所得税费用5.23亿元,同比增长10.60%[46]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50.4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5.26%;其中关联方销售额217.28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1.92%[43]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34.7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89%;其中关联方采购额13.82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55%[4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4.03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2.74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0.40亿元,同比增长67.61%[37] - 人工费262.02亿元,占总成本29.68%,同比增长19.48%;材料费418.62亿元,占总成本47.42%,同比增长19.28%;机械费80.03亿元,占总成本9.06%,同比增长29.63%;其他费用122.17亿元,占总成本13.84%,同比增长7.39%[42]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16.29亿元,资本化研发投入647.95万元,研发投入合计16.3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65%,资本化比重0.40%[47] - 报告期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44.03亿元,同比减少流入68.0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52.74亿元,同比减少流出51.10亿元;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130.40亿元,同比增加流入52.60亿元[49][50] - 本期期末资产总计1973.74亿元,较上期期末增长14.92%;负债合计1622.87亿元,较上期期末增长14.43%[51] - 境外资产37.6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91%[53] - 报告期末公司受限资产合计349.25亿元,包括受限货币资金23.58亿元、应收账款4.28亿元等[54] - 报告期内竣工验收项目237个,总金额422.32亿元,其中境内226个、金额374.03亿元,境外11个、金额48.29亿元[56][57] - 报告期内在建项目1131个,总金额3739.62亿元,其中境内1100个、金额3618.31亿元,境外31个、金额121.31亿元[58][59] - 报告期内累计新签项目1328个,金额1390.47亿元[60] - 报告期末在手订单总金额2592.28亿元,其中未开工项目金额590.25亿元,在建未完工部分金额2002.03亿元[61] - 2022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623,379,109.82元,提取10%法定公积金62,337,910.98元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561,041,198.84元[10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可供分配利润为592,013,726.10元[107] - 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以总股本3,019,714,428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79元(含税),共计238,557,439.81元,占合并报表口径当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的13.60%[107] - 分红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754,567,269.78元[109] - 现金分红金额(含税)为238,557,439.81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比率为13.60%[109] - 报告期内公司总股本减少520,733股,未上市流通股份因回购注销减少573,000股,因限制性股票解锁减少7,549,701股,上市流通股因解锁增加7,549,701股,因可转债转股增加52,267股[174] - 报告期内公司基本每股收益0.56元,同比增加0.07元每股;归属于股东的净资产为250.97亿元,同比增长23.05%[174] - 2022年末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股份增加371,639,466股[174] - 2022年末非公开发行股份数量371,639,466股,发行完成后公司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增加371,639,466股,总股本为3,019,714,428股[18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核电工程建设板块营业收入167.48亿元,同比增长39.99%;新签合同额380.20亿元,同比增长59.57%[32] - 2022年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板块营业收入752.27亿元,同比增长12.33%;新签合同额1010.26亿元,同比增长0.68%[32] 公司业务进展 - 2022年公司在建22台核电机组进展顺利,累计完成重大里程碑节点28个,5台机组实现FCD,3台机组完成穹顶吊装[24] - 2022年公司对52家所属企业和96家事业部/分公司经理层成员实施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25] - 2022年公司数字化支撑能力提升2倍,新获批高新技术企业4家,所属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6家,申请专利突破500件[26] - 2022年公司选聘首批技术技能专家40人,新增5名“全国技术能手”、4名“中央企业技术能手”[28] - 2022年公司全年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0余项[26] - 公司建立了“一整体、两层面、三平台、多中心”科技创新体系架构,下设5个集团公司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4个重点实验室、16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5] - 公司是全球唯一连续38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的领先企业,代表我国核电工程建造最高水平[32][33] - 公司掌握多种堆型、规格系列的核电建造能力,可承建横跨二代、二代+、三代以及四代核电技术堆型[32][33] - 公司践行核安全文化理念,将安全要素提炼为员工日常工作安全行为准则[34] - 公司形成核电工程建设一体化统筹能力,推动核电土建安装一体化[36] - 公司在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领域有完整产业链,具备全过程、全生命周期投建营一体化服务能力[36] - 公司拥有能源及核电工程建设领域先进水平的建设专家及专业技术人才[36] - 公司以核电工程建设为立足之本,纵向深耕建筑工程价值链[31] - 公司在建22台核电机组进展顺利,累计完成重大里程碑节点28个[40] 公司未来规划 - 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5%左右[69] - 预计2022 - 2025年中国将保持每年6 - 8台核电机组的核准开工节奏[71] - 2023年国家能源局支持核能供暖进一步发展,将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推广应用[71] - 2023年公司计划新签合同1572亿元,预计营业收入1093亿元[75] - 十四五期间公司目标使资产收益率达同行先进水平,收入净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等达同行平均水平[74] - 2023年公司将提升核电工程核心竞争力,深耕工业与民用市场[75] - 2023年公司将加大深化改革力度,完成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调整[75] - 2023年公司将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程建造[75] - 2023年公司将抓好各类风险防范化解,开展两金专项治理[75] 公司风险管理 - 公司为管控安全质量风险,落实法定职责,开展核安全文化建设[76] - 公司为管控现金流风险,拓宽融资渠道,开展项目盘点[76] - 公司为管控PPP项目投后运营风险,与政府沟通回款,健全相关机制[76] 公司治理结构 - 第四届董事会有9名董事,外部董事占多数,独立董事占三分之一,约发表12份独立意见[78] - 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召开6次会议,审计与风险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提名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78] - 全年召集5次股东大会,召开10次董事会会议[78] - 研究制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聚焦4大领域部署54项工作措施[78]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2年6月1日召开,决议于6月2日披露[81]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2年7月7日召开,决议于7月8日披露[81]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2年9月22日召开,决议于9月23日披露[81] - 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2年11月2日召开,决议于11月3日披露[81] - 2022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2年12月29日召开,决议于12月30日披露[81] - 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于2022年4月2日召开,审议通过8个议案[92] - 第三届董事会第四十次会议于2022年4月28日召开,审议通过21个议案[92][93] - 第三届董事会第四十一次会议于2022年6月16日召开,审议通过4个议案[93] - 第三届董事会第四十二次会议于2022年8月29日召开,审议通过16个议案[93] - 第四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于2022年9月22日召开,审议通过5个议案[93] - 第四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于2022年9月29日召开,审议通过4个议案[93] - 第四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于2022年10月17日召开,审议通过7个议案[93] - 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于2022年10月27日召开,审议通过4个议案[93] - 2022年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10次,其中现场会议6次,通讯方式召开会议4次[95] - 2022年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召开6次会议,如4月1日审议公司2022经营计划等[96] - 2022年8月26日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审议收购中核华纬股权等议案,55%审议通过[96] - 2022年审计
中国核建:中国核建关于参加2023年上海辖区上市公司年报集体业绩说明会暨召开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25 15:41
| 证券代码:601611 | 证券简称:中国核建 | 公告编号:2023-028 | | --- | --- | --- | | 债券代码:113024 | 债券简称:核建转债 | | 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参加 2023 年上海辖区上市公司年报集体业绩说明会 暨召开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 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将于 2023 年 4 月 29 日 发布公司 2022 年度报告和 2023 年第一季度报告,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 地了解公司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公司计划于 2023 年 05 月 10 日下午 15:00- 17:00 举行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现金分红说明会暨 2023 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 会,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 一、 说明会类型 本次投资者说明会以现场+网络互动召开,公司将针对 2022 年度及 2023 年 1 会议召开时间:2023 年 05 月 10 日(星期三)下午 15 ...
中国核建:中国核建关于经营情况简报的公告
2023-04-12 15:56
一、截至 2023 年 3 月,公司累计新签合同 353.63 亿元,比上年 同期增长 6.6%。 | 证券代码:601611 | 证券简称:中国核建 公告编号:2023-025 | | --- | --- | | 债券代码:113024 | 债券简称:核建转债 | 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经营情况简报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现将公司 2023 年 3 月主要经营情况公布如下,供各位投资者参 考: 二、截至 2023 年 3 月,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 285.18 亿元,比 上年同期增长 11.56%。 以上数据未经审计。由于客户情况变化等各种因素,未来营业收 入与签约额并不完全一致,特别提醒投资者注意。 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3 年 4 月 13 日 ...
中国核建:中国核建关于经营情况简报的公告
2023-03-14 20:13
业绩总结 - 截至2023年2月公司累计新签合同207.52亿元,同比增长 -15.8%[3] - 截至2023年2月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82.94亿元,同比增长7.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