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迪科技(603990)
搜索文档
麦迪科技(603990) - 2017 Q3 - 季度财报
2017-10-27 00: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1.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26.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26%[6] - 1-9月营业总收入166,600,031.89元,同比增长14.4%[29] - 1-9月净利润29,259,530.39元,同比增长35.3%[30] - 营业收入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6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31] - 净利润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842.9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2%[3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6元/股,与去年同期持平[31] 成本和费用变化 - 1-9月营业成本39,219,793.81元,同比下降20.6%[29] - 1-9月销售费用43,811,814.29元,同比增长5.1%[29] - 1-9月管理费用63,116,409.49元,同比增长46.3%[29] - 营业成本年初至报告期末为3880.7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9%[31] - 销售费用年初至报告期末为5035.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31] - 管理费用年初至报告期末为5616.0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3%[31] - 税金及附加增加140.55万元,同比增长63.13%,主要因总部大楼投入使用导致房产税增加[13] - 管理费用增加1997.15万元,同比增长46.29%,主要因研发费用、员工薪酬和折旧增加[13] - 财务费用增加119.85万元,同比增长190.81%,主要因总部大楼投入使用后长期借款利息计入[13]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117.0万元人民币[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117.04万元人民币,同比扩大98.1%[3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867.1万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14.5%[3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394.65万元人民币,同比扩大7900.8%[3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8.9%至1.441亿元[3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增长3.0%至1.693亿元[3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增长19.5%至2.205亿元[3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2010万元扩大至-5119万元[3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激增至1.312亿元(上年同期仅298万元)[38] - 投资支付的现金达1.53亿元(上年同期无此项)[3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751亿元(上年同期-4889万元)[3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5.8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15.26%[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1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86%[6] - 货币资金减少1.74亿元人民币,降幅60.53%,主要因偿还银行借款及支付工程款[11] - 存货增加610.3万元人民币,增幅41.94%,主要因项目备货及未完工项目成本结存[11] - 应付账款减少1333.6万元人民币,降幅42.12%,主要因支付供应商货款[11] - 公司总资产从年初698,382,228.50元下降至596,347,653.50元,减少14.6%[25][26] - 流动资产合计减少21.6%,从457,656,057.18元降至358,962,599.99元[25] - 短期借款增加24.3%,从52,300,000.00元增至65,000,000.00元[25] - 应付账款减少41.9%,从31,193,546.31元降至18,129,491.91元[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8%[3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45.8%至1.101亿元[38] 投融资活动 - 收回投资现金1.3亿元,主要来自闲置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购买的理财产品赎回[14] - 投资支付现金1.53亿元,主要用于购买理财产品[14] - 偿还债务现金增加9891.11万元,同比增长206.06%,主要因归还银行借款[14]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23.9%至6500万元[38]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达1.469亿元(上年同期4800万元)[38] 其他收益和支出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25%,较去年同期减少3.71个百分点[7] - 库存股增加2811.13万元,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向202名员工授予92.93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30.25元/股[13] - 投资收益77.48万元,主要来自理财产品到期收益[13] - 其他收益1792.91万元,主要因政府补助会计准则变更[13] - 1-9月其他收益17,929,135.45元,上年同期无此项收入[29] 员工相关支出 - 支付职工现金增加2387.87万元,同比增长45.24%,主要因员工人数及薪酬增加[14]
麦迪科技(603990) - 2017 Q2 - 季度财报
2017-08-01 00:00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17年1月1日至6月30日[1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翁康[15] - 董事会秘书为孔烽,证券事务代表为万全军[16]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苏州工业园区归家巷222号,邮政编码215021[17]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18] -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18] -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苏州工业园区归家巷222号[18] - 公司A股股票上市交易所为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简称麦迪科技,股票代码603990[19] - 公司2017年召开两次股东大会,分别为201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和2016年年度股东大会[72] - 公司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165] - 公司以12个月作为营业周期和资产负债流动性划分标准[166]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67] 股权激励计划 - 股权激励计划于2017年6月7日为授予日,向202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92.93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60.68元/股,同时授予92.93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30.25元/股[12] - 2017年6月7日向202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92.93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60.68元/股,授予92.93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30.25元/股[20] - 2017年6月7日公司向202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92.93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60.68元/股,同时授予92.93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30.25元/股[98][101] - 2017年6月7日,公司第1次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202名激励对象929,300股限制性股票,傅洪、孙莉分别获260,500股、3,000股,分三次解锁比例为30%、30%、40%[108] - 2017年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获授股票期权合计330,500股,获授限制性股票合计330,500股[117][118] - 2017年6月7日向202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92.93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60.68元/股,授予92.93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30.25元/股[158] - 本次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股权期权、限制性股票成本合计约为659.01万元[87][88] - 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60.68元,限制性股票认沽期权行权价格取授予日当天收盘价39.11元[87] - 股票期权授予日收盘价为39.11元,限制性股票授予日收盘价也为39.11元[87] - 距离每个解锁日的剩余期限分别为1年、2年、3年[87] - 历史波动率分别为22.20%、52.86%、49.04%[87] - 一年、两年和三年无风险收益率分别为1.50%、2.10%和2.75%[87] - 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权应确认的总费用为499.77万元,分摊至2017 - 2020年成本金额分别为99.41万元、197.21万元、150.48万元、52.67万元[88] - 首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应确认的总费用为159.24万元,分摊至2017 - 2020年成本金额分别为79.62万元、79.62万元、0.00万元、0.00万元[8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1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4,818,261.4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70% [22] - 2017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80,164.9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11% [22] - 2017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17元/股,与上年同期持平 [23] - 2017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14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12.50% [23] - 2017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42%,较上年同期减少1.98个百分点 [23] - 2017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194,347.66元 [25]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81.23万元,同比增长14.70%;营业利润628.94万元,同比增长531.77%;利润总额1640.19万元,同比增长29.61%;净利润1368.02万元,同比增长32.11%[53] - 营业收入104818261.42元,同比增长14.70%,因急诊和智慧急救业务收入增长[55] - 营业总收入1.0481826142亿元,较上期9138.688806万元增长14.70%[131] - 营业利润628.937853万元,较上期99.551241万元增长531.77%[131] - 营业外收入1011.250212万元,较上期1165.961594万元下降13.27%[131] - 本期利润总额1640.19万元,上期为1265.51万元;本期净利润1368.02万元,上期为1035.48万元[132] - 本期营业收入1.03亿元,上期为9067.46万元;本期营业成本2568.36万元,上期为3401.14万元[134]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本期和上期均为0.17元/股[132] - 公司2017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45,205,718.82元[146] - 公司2017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41707358.93元[15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25932871.17元,同比下降25.03%,因本期自制软件项目多,整体解决方案类产品少[55] - 销售费用29543487.70元,同比增长7.64%,因销售规模扩大[55] - 管理费用38698078.51元,同比增长52.53%,因总部大楼折旧摊销及研发支出增加[55] - 财务费用1457402.25元,同比增长340.72%,因长期借款利息费用化[55] - 研发支出19956021.99元,同比增长74.18%,因上市后加大研发投入[55] - 营业总成本9931.501972万元,较上期9039.137565万元增长9.87%[131] - 本期管理费用3463.66万元,上期为2225.39万元;本期财务费用146.12万元,上期为33.60万元[13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DoCare系列临床医疗管理信息系统产品和Doricon数字化手术室及相关平台解决方案已在全国32个省份的1100多家医疗机构成熟应用[41] - 公司主要产品在全国超1100家医疗机构稳定运行,截至2017年6月末,三甲医院用户超400家[44] - 公司非医疗机构代表客户包括卫宁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44] - 公司积累了大量诊疗设备信息接口解决方案以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能快速有效发现和满足客户需求[42] - 公司产品研发采用产品化和客户化结合方式,建立了完整高效的版本管理机制[46] - 公司研究开发了广谱医疗设备采集平台、医疗信息集成平台和医疗音视频集成平台[46] - 公司重视技术研发,加强与医疗机构合作,促进IT技术与医疗实践结合[46] - 公司通过专业化产品实现客户快速积累和销售地域扩大,在相关领域取得领先市场地位[43] - 公司优质客户、大量典型应用案例及良好市场声誉成市场拓展有力保障,带动业务增长[45] - 公司专业化产品能降低定制化开发成本,缩短实施周期,实现快速履约,提高客户体验[42] - 公司建立覆盖全国32个省份的营销网络,在多地设置服务中心[47] - 报告期内公司申请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获发明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获软件著作权证书24项,受理中软件著作权7项[52] 子公司情况 - 全资子公司麦迪斯顿(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100万元,期末总资产4444.60万元,净资产4128.67万元[62] - 全资子公司上海麦迪斯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期末总资产62.46万元,净资产 - 691.15万元[63] - 2017年半年度报告期内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2家,与上年度相比合并范围未变[160] - 公司持有北京麦迪斯顿和上海麦迪斯顿股权比例均为100% [160][161] 股东情况 - 前十名股东中翁康期末持股1972.8万股,占比24.38%,质押1200.00万股[105] - 前十名股东中WI Harper INC Fund VI Ltd期末持股1060.2万股,占比13.10%[105] - 前十名股东中JAFCO ASIA TECHNOLOGY FUND IV期末持股912.00万股,占比11.27%[105] -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吴谋荣持股61.93万股[105] -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林育艺持股52.0576万股[105] - 部分股东限售股因IPO限售,部分因股权激励计划相关锁定期要求限售,部分限售股解除限售日期为2017年或2019年12月8日[100][101] - 翁康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19,728,000股,2019年12月8日可上市交易,限售条件为IPO限售;WI Harper INC Fund VI Ltd等多名股东部分股份2017年12月8日可上市交易,限售条件多为IPO限售[107] - 翁康持有苏州麦迪美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0.40%股份,除此外上述股东无关联关系和一致行动关系[107]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翁康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限售股份,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所持总数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75] - 股东汪建华、傅洪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十二个月内限售股份,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所持总数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76] - 麦迪美创、WI Harper、JAFCO、辰融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十二个月内限售股份,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若股价不低于发行价,可减持不超所持总数100% [78] - 中新创投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十二个月内限售股份[78] - 翁康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股票价格不低于发行价,若特定条件触发,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75] - 汪建华、傅洪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股票价格不低于发行价,若特定条件触发,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76] - 翁康减持股份每年不超所持总数25%,提前通知公司并公告,3个交易日后可减持[75] - 汪建华、傅洪减持股份每年不超所持总数25%,提前通知公司并公告,3个交易日后可减持[76] - 麦迪美创、WI Harper、JAFCO、辰融减持需提前通知公司并公告,3个交易日后可减持[78] - 违反承诺减持所得归公司,未上交则公司有权收归相等金额现金分红[75][76][78] - 股东朱丽华、孙莉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日起十二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发行前已发行股份,违规减持所得归公司[79]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 - 2017年3月21日原监事会主席罗建铭因个人原因辞职,4月24日补选吴根进为监事,4月27日吴根进当选监事会主席[119][120] 风险提示 - 公司业务受季节性影响,净利润前2个季度较低甚至亏损[66]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坏账、业务经营季节性波动、技术和产品开发、技术失密或侵权、经营业绩波动等风险[64][65][66][67][68][69] 利润分配与公积金转增 - 本报告期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5] - 本报告期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送红股数、派息数、转增数均为0 [73] 公司历史股本变更 - 麦迪斯顿有限公司设立时注册资本500万元,翁康出资395万元占79%,邱玉芳出资105万元占21%[152] - 2011年7月6日,麦迪斯顿有限公司新增注册资本350.0239万元,由翁康等认缴,邱玉芳转让105万元股权给汪建华[153] - 2011年11月29日,麦迪斯顿有限公司新增注册资本152.7328万元,均由翁康出资[153] - 2012年麦迪斯顿有限公司新增注册资本571.9008万元变更为中外合资企业,WI Harper和JAFCO分两期认缴,折合人民币超实收资本部分2457.9954万元计入资本公积[154] - 2012年6月12日,麦迪斯顿有限公司新增注册资本165.5208万元,由中新创投和辰融创投认缴,超实收资本部分1527.9852万元计入资本公积[155] - 2016年11月11日公司获批向社会公开发行2000万股A股[156] -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元,无限售条件流通股A股2000万股,占比25% [156] - 2017年6月21日完成股权登记,股份总额8092.93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A股占比24.7129%,限售股占比75.2871% [158] - 2017年7月11日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8092.93万元[158] - 2017年7月11日公司完成新增注册资本工商变更登记,注册资本变更为8092.93万元[98] - 本次变动后股份总数为8092.93万股,新增92.93万股限售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000.00万股,占比24.7129%,限售股6092.93万股,占比75.2871%[97][98] - 公司现有注册资本为8000万元,总股本为8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其中有限
麦迪科技(603990) - 2017 Q1 - 季度财报
2017-04-28 00:00
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3307.68万元,较上年同期2917.46万元增长13.38%[6]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3.4%至3307.68万元,上期为2917.46万元[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16.50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178.81万元扩大77.02%[6] - 净利润亏损316.50万元,较上期亏损178.81万元扩大77.0%[29] - 公司净利润为净亏损165.99万元,较上年同期净亏损420.0万元有所收窄[32]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减少人民币748.07万元,降幅52.50%[14] - 营业总成本增长4.6%至4246.54万元,上期为4059.51万元[29] - 营业成本大幅下降52.5%至676.90万元,上期为1424.97万元[29] - 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加人民币92.21万元,增幅384.08%[15] - 销售费用增加人民币395.57万元,增幅34.85%[16]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4.8%至1530.70万元,上期为1135.13万元[29] - 管理费用增加人民币624.48万元,增幅50.38%[17]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50.4%至1863.91万元,上期为1239.43万元[29] - 财务费用增加人民币50.24万元,增幅111.49%[1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42.36万元,较上年同期-3278.69万元恶化1.94%[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增加人民币1387.51万元,增幅42.07%[23] - 支付给职工现金增加人民币1058.23万元,增幅60.44%[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3342.36万元,较上年同期净流出3278.69万元略有扩大[34][3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685.60万元,同比增长42.0%[34]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808.99万元,同比增长60.4%[3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7529.29万元,主要由于支付7000万元投资款项[3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7428.03万元,主要由于偿还债务7116.24万元[35][36]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5122.49万元,其中收到税费返还464.76万元[37]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7531.04万元,包含7000万元投资支付[37][38]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出8136.79万元,包含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888.76万元[3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5.78亿元,较上年度末6.90亿元减少16.25%[6] - 货币资金减少1.83亿元降幅63.59%,主因购买理财7000万元及偿还借款7116.24万元[12]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人民币1.0479亿元,较年初减少人民币1.83亿元[21]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增加7037.89万元,系购买理财产品所致[12] - 应收票据增加99.22万元增幅224.99%,因收到客户银行承兑汇票[12] - 预付款项增加130.14万元增幅256.47%,系项目采购预付款[12] - 存货增加583.70万元增幅40.11%,因实施中项目硬件采购成本结存[12] - 应付账款减少1187.87万元降幅37.52%,因支付供应商货款[13] - 长期借款减少人民币5628.74万元,降幅75.44%[14] - 资产总额下降15.8%至5.88亿元,上期为6.98亿元[26][27] - 流动资产下降23.7%至3.49亿元,上期为4.58亿元[26] - 短期借款维持5230万元不变[26] - 长期借款增长307.1%至746.11万元,上期为183.24万元[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4亿元,较期初减少1.83亿元[36] 债务和融资活动 - 偿还债务支付现金增加人民币5540.16万元,增幅351.52%[32] - 长期借款减少人民币5628.74万元,降幅75.44%[14] - 长期借款增长307.1%至746.11万元,上期为183.24万元[27]
麦迪科技(603990) - 2016 Q4 - 年度财报
2017-03-28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为240,643,007.43元,同比增长19.2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205,718.82元,同比增长16.04%[18] - 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为24,064.30万元,同比增长19.21%[61][64] - 公司2016年利润总额为4,923.04万元,同比增长8.09%[61][64] - 公司2016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520.57万元,同比增长16.04%[61][6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5元/股,同比增长15.38%[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69元/股,同比增长23.21%[19] - 2016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917.46万元人民币,第二季度为6221.23万元人民币,第三季度为5418.90万元人民币,第四季度为9506.71万元人民币[21] - 2016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178.81万元人民币,第二季度为1214.29万元人民币,第三季度为1127.74万元人民币,第四季度为2357.35万元人民币[21] - 2016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210.06万元人民币,第二季度为1145.62万元人民币,第三季度为1051.18万元人民币,第四季度为2125.98万元人民币[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2.77%至75,005,817.73元[66]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9.55%至69,505,745.31元[66]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26.98%至2,245,281.05元[66] - 研发支出同比增长75.65%至35,227,750.17元[66] - 财务费用合计224.53万元,同比增加126.61万元[81] - 利息支出662.03万元,同比增加127.76万元[81] - 折旧与摊销增加242.42万元[80] - 会议培训费下降134.57万元[80] - 业务招待费增加99.86万元[80] - 自制软件材料成本同比下降52.46%[71] - 整体解决方案材料成本同比增长46.50%[71] - 外购软硬件采购成本同比增长37.74%[72] - 运维服务材料成本同比增长222.40%[72] - 销售费用中市场推广费增长646.46万元主要因区域开拓投入增加[76] - 研发支出增加1517.21万元主要因数字化手术室及病区技改项目投入[78]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558,391.51元,同比下降13.26%[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3.26%至32,558,391.51元[6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38.65%至171,269,436.45元[66] - 2016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3278.69万元人民币,第二季度为1197.13万元人民币,第三季度为-502.68万元人民币,第四季度为5840.07万元人民币[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主要因支付给职工现金增加2032.17万元(增长率37.68%)和采购支付现金增加2214.54万元(增长率41.66%)[9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减少5192.64万元主要因总部大楼工程款支付大幅减少[92]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17126.94万元包含IPO募资净额16129.04万元(发行费用3250.96万元)和银行借款净流入285.42万元[9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期末数较期初数增长149.17%[50] - 固定资产期末数较期初数增长1,707.24%[5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8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15亿元增长149.3%[19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4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03亿元增长43.4%[195]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2.1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0.12亿元大幅增长1707.4%[195]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零,较期初1.52亿元减少100%[195]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5230万元人民币,较期初3800万元增长37.6%[196] - 预收款项期末余额为3357万元人民币,较期初4617万元下降27.3%[196]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为1282万元人民币,较期初766万元增长67.3%[196]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1.4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17万元大幅增长2318.7%[197]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5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10亿元增长37.2%[197]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8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13亿元增长152.8%[197] - 公司总资产从43.52亿元增长至69.84亿元,增幅60.5%[199] - 所有者权益从1.69亿元大幅增长至3.74亿元,增幅121.4%[199] - 资本公积从629.92万元增至1.49亿元,增幅达2273.2%[199] - 未分配利润从9212.71万元增至1.30亿元,增幅40.8%[199] - 流动负债从1.76亿元增至2.45亿元,增幅39.3%[199] - 短期借款从3800万元增至5230万元,增幅37.6%[199] - 其他应付款从4038.58万元增至9028.24万元,增幅123.5%[199] - 长期借款从8503.40万元降至7461.11万元,降幅12.3%[199] - 非流动负债从9073.57万元降至8004.98万元,降幅11.8%[199] - 股本从6000万元增至8000万元,增幅33.3%[19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94,970,957.82元,同比增长111.63%[18] - 总资产为690,343,149.99元,同比增长58.58%[18] - 应收账款增长至1.47亿元(占总资产21.35%),较上期增长43.34%[93] - 固定资产增长至2.18亿元(占总资产31.56%),较上期大幅增长1707.24%[93] - 在建工程降为0元(上期1.52亿元),因总部大楼完工转入固定资产[93] - 短期借款增长至5230万元(占总资产7.58%),较上期增长37.63%[93] - 应付职工薪酬增长至1282.42万元(占总资产1.86%),较上期增长67.40%[93] - 其他应付款增长至5522.38万元(占总资产8.00%),较上期大幅增长210.10%[93] - 货币资金增长至2.88亿元(占总资产41.69%),较上期增长149.17%[93]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业务涵盖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8] - 公司业务包含临床医疗管理信息系统(CIS)[8]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DoCare系列临床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和临床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25][27] - DoCare系列产品涵盖麻醉临床信息系统重症监护信息系统院前急救信息系统等[28][29][30] - 临床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包括Doricon数字化手术室数字化病区和数字化急诊急救平台[27][31] - Doricon数字化手术室整体解决方案覆盖多种专科手术室信息化需求包括数字化开放手术室、数字化腔镜手术室、数字化DSA手术室、数字化杂交/复合手术室、数字化示教手术室等[32] - 麻醉临床信息系统以围术期与麻醉相关的医疗信息集成为核心通过信息采集、医疗文书管理、质量控制实现麻醉医生工作流程信息化管理涵盖手术排班、麻醉前访视、麻醉前分析、麻醉诱导室、手术室、苏醒室、术后访视、麻醉科室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等临床工作[33] - 区域麻醉质控平台通过集成不同医院信息系统和医疗设备实现区域内不同医院麻醉科与省级区域麻醉质控中心之间的数据交换支持临床麻醉调查研究、质控数据报告等质控管理[33] - 远程手术会诊和指导系统通过视频转播集成音视频信息进行远程转播方便远程专家与现场医生交流互动远程专家可远程控制手术云台查看患者生命体征数据和电子病历资料[33] - 手术示教和观摩系统将实时手术场景转播到会议室、办公室和示教室扩大手术示教范围创建新型交互式网络示教模式[33] - 手术病历学习和科研系统实现手术全程影像的存档管理、检索和查看为临床教学、病理学研究、手术分析提供原始资料并为医疗纠纷提供证据支持[33] - 数字化中央监控和管理平台将系统集成的床边设备信息、医院信息系统信息、音视频信息集中展现自动、及时和集中地搜集和展现相关信息提高手术效率[34] - 医护患协同平台通过即时通讯、音视频技术实现医护人员与家属的谈话与公告对手术过程关键环节向患者家属展示和沟通提高沟通效率增加手术透明度降低医疗纠纷[34] - 手术医疗行为管理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及门禁卡实现手术室准入控制应用RFID技术与医院信息系统或手术排班系统联接实现手术衣鞋发放和回收的智能管理及手术准入管理[34] - 数字化病区整体解决方案以医疗设备集成平台、知识库平台和医疗信息集成平台为支撑实现与医院病区内各类临床医疗业务信息系统、床边检测设备及手术室等医疗器械的无缝集成自动采集住院患者临床数据覆盖危重住院病区临床业务需求[35] - 公司数字化急诊急救平台整合院前急救信息系统、急诊急救平台和区域数字化急救平台[37] - 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实现患者临床信息自动采集和查询,降低医护人员工作负荷[36] - 重症辅诊信息系统导入诊疗知识库,辅助制定集束化治疗方案[36] - 移动静脉配药系统通过条码技术和移动计算实现用药核对,从源头杜绝差错[36] - 消毒供应室临床信息系统实现无菌设备全流程双向追溯管理[36] - 区域数字化急救平台整合救护车、120急救中心和急诊医院三位一体数据交换[39] - 整体解决方案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62.62%[64] - 运维服务收入较上年增长81.39%[69] 地区表现 - 截至2016年12月末公司终端用户覆盖全国32个省份超过1000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甲等医院400多家[26] - 公司产品已在全国32个省份的1000多家医疗机构应用[51] - 公司客户覆盖超过400家三甲医院[52] - 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32个省份的营销网络[57] - 华南、西南、西北等区域收入相对上年增长65.91%[69] - 公司产品已在全国1000多家医疗机构应用[102] 研发投入 - 研发支出同比增长75.65%至35,227,750.17元[66]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3522.7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64%[83][84] - 研发人员数量为225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35%[83] - 数字化手术室技改项目投入500.56万元[85] - 手术室洁净准入系统投入2224.75万元[85] - 数字化重症病区项目投入467.20万元[85] 市场和行业前景 - 2014年中国医疗信息化总花费规模为223.12亿元,2015年增长至243.60亿元[46] - 预计2020年中国医疗信息化总花费规模将达到430.01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为11.1%[46] - 2014年中国临床信息化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为20.64亿元,2015年达到24.48亿元[46] - 预计2020年中国临床信息化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2.17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16.71%[46] - 医疗信息化总花费规模预计2020年达430.01亿元,2015-2020年复合增长率11.1%[110] - 临床信息化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2020年达52.17亿元,2015-2020年复合增长率16.71%[110] - 2014年医疗信息化总花费规模223.12亿元,2015年增长至243.60亿元[110] - 2014年临床信息化解决方案市场规模20.64亿元,2015年达24.48亿元[110] - 2013年全球医疗卫生费用占GDP平均值为6.79%[47] - 2013年中国医疗卫生费用占GDP比例为5.6%[47] - 2013年美国医疗卫生费用占GDP比例达17.1%[47] - 2012年中国医疗行业IT花费占医疗卫生总费用比例为0.59%[47] - 2012年美国医疗行业IT花费占医疗卫生费用比例约2%[47] - 中国医疗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2013年为5.6%,低于全球平均值6.79%[111] - 美国医疗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2013年达17.1%[111] - 2012年中国医疗IT花费占医疗卫生总费用比例0.59%,美国同期占比约2%[111] - 远程医疗服务目标覆盖50%以上县(区、市)[108] - 到2019年中国30%医疗软件将整合IoT数据,节省医护人员20%时间[108] - 到2019年中国20%医疗机构将采用IoT生物传感器技术[10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2017年加强人工智能技术与核心业务的融合研究[113] - 公司计划2017年布局从航空救援到院外康复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113] - 公司业务存在季节性波动收入确认和付款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117] - 公司软件增值税退税额对利润有较大影响营业利润受毛利和期间费用率影响[120] - 公司面临技术和产品开发风险需持续投入研发保持技术优势[118] - 公司存在技术失密或侵权风险核心技术以技术秘密和非专利技术形式保有[119] 股东信息和股权结构 - 公司2016年总股本为80,000,000股[2] - 公司普通股股份总数从60,000,000股增加至80,000,000股,增幅33.3%[149]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增加20,000,000股,占比总股本25%[149]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60,000,000股,占比总股本75%[149] - 国家持股数量为2,706,000股,占比总股本3.38%[149] - 其他内资持股数量为37,572,000股,占比总股本46.97%[149] - 外资持股数量为19,722,000股,占比总股本24.65%[149] - 境内自然人持股数量为29,358,000股,占比总股本36.70%[149]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20,000,000股[151] - 发行价格为每股人民币9.69元[151] - 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9,380.00万元[151] - 发行费用共计人民币3,250.96万元[151] -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6,129.04万元[151] - 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2,000.00万元[151] - 资本公积增加人民币14,313.07万元[151] - 计入增值税进项税人民币184.03万元[151] - 发行后公司总股本为8,000万股[15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2,724户[156] - 董事长翁康持有19,728,000股限售股份,限售期至2019年12月8日[160] - WI Harper INC Fund VI Ltd持有10,602,000股限售股份,限售期至2017年12月8日[160] - JAFCO ASIA TECHNOLOGY FUND IV持有9,120,000股限售股份,限售期至2017年12月8日[160] - 苏州麦迪美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5,214,000股限售股份,限售期至2017年12月8日[160] - 总经理汪建华持有5,166,000股限售股份,限售期至2017年12月8日[160] - 副总经理傅洪持有3,096,000股限售股份,限售期至2017年12月8日[160] - 控股股东翁康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27] - 控股股东承诺每年减持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127] - 股东汪建华、傅洪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29] - 股东承诺减持价格不低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127][129] - 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日起十二个月内锁定发行前股份不转让或委托管理[131][133]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股价不低于发行价可减持不超过所持股份总数100%[131] - 违规减持所得金额将收归公司所有[131][133]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不参与同业竞争业务[133] - 关联交易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并签订协议[136] - 公司及控股股东承诺上市后三年内履行稳定股价义务[136] - 稳定股价承诺未履行将从薪酬及现金分红中扣除相应金额[136] - 现金分红政策依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执行[136] 分红和利润分配 - 董事会提议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75元(含税)[2] - 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4,000,000元(含税)[2] - 公司以总股本80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75元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400万元[124] - 2016年度现金分红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