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迁新材(605376)

搜索文档
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01 02:14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受让沪创医疗部分股权构成关联交易,近日沪创医疗完成本次投资工商变更登记 [1][2] 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概述 - 2024年12月20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同意以5250万元受让丁文江持有的沪创医疗6.4024%股权,对应注册资本98.0172万元;以2250万元受让袁广银持有的沪创医疗2.7439%股权,对应注册资本42.0074万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沪创医疗9.1463%股权,对应注册资本140.0246万元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利平持有沪创医疗3.8721%股权并担任董事,沪创医疗法定代表人为沈钦硕,其系公司股东新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及控股股东,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2] 对外投资进展情况 - 近日沪创医疗办理完成本次投资涉及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取得登记确认通知书 [2]
博迁新材(605376) - 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进展公告
2025-03-31 16:1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2024年12月20日以5250万元受让丁文江持有的沪创医疗6.4024%股权[2] - 公司以2250万元受让袁广银持有的沪创医疗2.7439%股权[2]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沪创医疗9.1463%股权[2] 股权结构 - 励渊仪器认缴出资额350万元,持股比例22.8618%[5] - 董迪昇认缴出资额350万元,持股比例22.8618%[5] - 沪创医疗最新股权结构合计认缴出资额1530.9351万元[5]
博迁新材:从国产MLCC镍粉龙头到光伏铜代银先锋-20250303
天风证券· 2025-03-03 21:4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7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 MLCC 行业复苏明显,2025 年有望保持增长,伴随镍粉出货量提升和产品结构改善,公司 25 年业绩有望加速修复,光伏铜代银产业趋势中公司作为上游制粉企业有望受益 [1][12][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消费电子复苏 +AI 新引擎共振,MLCC 新一轮周期已至 - 2017 - 2019 年供给端主导,日厂重心转移导致缺货潮后又进入跌价周期 [12] - 2020 - 2023 年需求端主导,疫情催化叠加 5G 和汽车电子新动能,后因下游需求不振进入跌价周期,23 年底行业触底向上 [12][13] - 2024 年以来行业复苏,AI 驱动消费电子与 MLCC 步入新一轮成长周期,全球智能手机/PC 出货量回暖,AI 服务器用 MLCC 量价齐升 [13] - 展望 2025 年,伴随 AI 蓬勃发展和新机型上市,AI 服务器出货量有望高增,消费电子内需刺激与产品周期共振,叠加汽车电子增量,MLCC 行业有望保持增长 [14] - 24 年公司受益 MLCC 需求复苏扭亏为盈,24 年前三季度营收 7.27 亿元,yoy +48%;归母净利润 0.85 亿元,yoy +562.4%,24 年全年业绩略低于预期主要受 Q4 资产减值影响,25 年业绩有望加速修复 [19] 光伏铜浆产业化进程加速,上游铜粉企业有望受益 光伏行业持续降本增效,降银技术引领成本革命 - 全球光伏用银量持续增长,24 年光伏白银需求占比已接近 20%,银浆在电池片成本占比持续提高,截至 24 年 10 月成本占比高达 27% [29][30] - N 型电池自 24 年开始占比主导地位,单位银浆耗量远高于 P 型电池,光伏金属化少银/无银化大势所趋 [33] - 降低银耗有减少栅线面积和贱金属替代两个思路,多主栅技术已成熟应用,无主栅中等范围应用,银包铜在 HJT 应用相对成熟,铜浆仍处试验阶段但产业化进程加速 [35] - 博迁新材推动银包铜粉国产化,23 年银包铜粉销量 22.4 万吨,销售收入 5493 万元,24 年上半年销售收入 2685 万元,但银包铜浆料适用性有限,纯铜浆备受期待 [39][40] 铜浆抗氧化技术逐步成熟,产业化进程提速 - 电子浆料贱金属化成为趋势,银浆因性价比广泛应用,铜浆易氧化是主要应用瓶颈,MLCC 行业已实现从钯银体系到镍铜体系的产业变革 [41][43] - 铜浆抗氧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铜粉表面处理和铜浆烧结条件控制两个方向,光伏铜浆应用需产业链协同解决 [46] - 24Q4 以来光伏铜浆产业化进程加速,浆料厂与组件/电池厂环节技术突破显著,如 Copprint 为 IBC Zebra 电池提供铜浆解决方案已具备投产条件,东方日升异质结伏曦电池片产线导入铜浆后纯银耗量由 6mg/W 降至 0.5mg/W 等 [49] 博迁新材:具备稀缺性的上游制粉企业,铜粉抗氧化研究早有布局 - 公司深耕 PVD 路径,自主掌握核心技术,电子铜粉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对铜粉的抗氧化研究早有布局,在光伏铜代银产业趋势中有望受益 [68]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明细 - 预计 24 - 26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9.55/13.41/15.11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90/2.19/2.72 亿元,下修 24 年利润、上修 25 - 26 年利润,25 年公司利润有望加速修复 [70] 投资建议 - 公司作为国内 MLCC 用镍粉龙头,主业有望加速修复,具备底层技术平台化核心竞争力,光伏铜代银存在边际催化,维持“买入”评级 [72]
博迁新材(605376):从国产MLCC镍粉龙头到光伏铜代银先锋
天风证券· 2025-03-03 21: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MLCC行业复苏明显,2025年有望保持增长,博迁新材作为国内MLCC用镍粉龙头,25年主业有望加速修复,且光伏铜代银存在边际催化 [1][4] - 全球光伏用银量持续增长、银价中枢抬升,光伏金属化少银/无银大势所趋,24Q4以来光伏铜浆产业化进程加速,博迁新材掌握PVD核心制粉工艺,或有望受益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消费电子复苏+AI新引擎共振,MLCC新一轮周期已至 - 2017 - 2019年供给端主导,日厂重心转移导致缺货潮后又因扩产进入跌价周期 [12] - 2020 - 2023年需求端主导,疫情催化叠加5G和汽车电子新动能,后因宏观因素进入跌价周期,23年底完成筑底 [12][13] - 2024年以来行业复苏,AI驱动消费电子与MLCC步入新一轮成长周期,全球智能手机/PC出货量同比转正,AI服务器用MLCC量价齐升 [13] - 展望2025年,伴随AI发展和新机型上市,AI服务器出货量有望高增,叠加汽车电子增量,MLCC行业有望保持增长 [14] - 24年博迁新材受益MLCC需求复苏扭亏为盈,25年伴随镍粉出货量提升&产品结构改善,业绩有望加速修复 [19] 光伏铜浆产业化进程加速,上游铜粉企业有望受益 光伏行业持续降本增效,降银技术引领成本革命 - 全球光伏用银量持续增长,24年光伏白银需求占比已接近20%,银浆在电池片成本占比持续提高,光伏金属化少银/无银大势所趋 [29][30] - N型电池自24年开始占比主导地位,单位银浆耗量远高于P型电池,降低银耗是行业重点降本方向,银包铜电极已成为HJT主要技术路线和降本关键路径,博迁新材推动银包铜粉国产化,但银包铜浆料适用性有限,纯铜浆备受期待 [33][37][40] 铜浆抗氧化技术逐步成熟,产业化进程提速 - 电子浆料贱金属化成为趋势,铜浆易氧化为主要应用瓶颈,高性能导电铜浆亟待开发,抗氧化研究围绕铜粉表面处理和铜浆烧结条件控制两个方向推进,光伏铜浆应用需产业链协同解决 [41][42][46] - 24Q4以来光伏铜浆产业化进程明显加速,浆料厂与下游制造端协同创新取得显著突破,如Copprint为IBC Zebra电池提供铜浆解决方案,聚和材料推出光伏铜浆产品,东方日升异质结伏曦电池片产线导入铜浆后银耗大降等 [3][49] 博迁新材:具备稀缺性的上游制粉企业,铜粉抗氧化研究早有布局 - 博迁新材深耕PVD路径,电子铜粉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对铜粉的抗氧化研究早有布局,作为掌握PVD核心制粉工艺的上游企业,在光伏铜代银产业趋势中有望受益 [68]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明细 - 预计24 - 26年博迁新材营收分别为9.55/13.41/15.1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0/2.19/2.72亿元,下修24年利润、上修25 - 26年利润,25年利润有望加速修复 [4][70] 投资建议 - 博迁新材多方位优势显著,主业有望加速修复,光伏铜代银存在边际催化,维持“买入”评级 [4][72]
博迁新材(605376) -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陈钢强)
2025-03-03 18:46
权益变动情况 - 2024年12月24日购回59200股,占总股本0.02%[19] - 2025年3月3日购回80800股,占总股本0.03%[19] - 本次权益变动数量为140000股,变动比例为0.05%[38] 持股情况 - 变动前持股12940000股,占总股本4.95%[19][38] - 变动后持股13080000股,占总股本5.00%[19][38] 未来展望 - 未来12个月暂无增持或减持计划,不继续增持[16][38]
博迁新材:点评报告:高端MLCC镍粉放量,光伏无银化加速推进-20250302
华龙证券· 2025-03-02 13: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增持(首次覆盖)[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需求带动高端MLCC镍粉放量,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光伏领域无银化加速推进,有望打开盈利空间;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6/2.76/3.3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 - 2026年PE分别为127.4/39.7/33.0倍;选取帝科股份、聚和材料、有研粉材作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24 - 2026年PE均值为20.4/17.9/10.0倍,公司是镍粉龙头且具备新业务成长逻辑,未来几年具备估值溢价的可能性[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当前价格41.81元,52周价格区间17.76 - 42.85元,总市值10937.50百万元,流通市值10937.50百万元,总股本26160.00万股,流通股26160.00万股,近一月换手55.69%[4] 公司业务亮点 - 高端MLCC镍粉放量,高毛利产品占比有望提升,AI应用等驱动消费电子行业发展,推动高阶MLCC用小粒径镍粉用量增加,公司相关产品已导入海外主要客户供应链并批量销售,截至2024年H1,对三星电机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恢复到51.24%[5] - 光伏无银化加速推进,有望打开成长空间,当前银价7500元/kg以上,无银化技术对光伏行业降本至关重要,公司推出多款HJT银包铜粉新品,扩充银包覆金属粉体系列产品线[5] - 布局固态电池硅基负极材料,依托技术及研发优势,协同客户进行硅基材料新品开发,目前研发的纳米级硅粉及硅合金粉体已送下游客户试样评价[5] 盈利预测简表 |预测指标|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47|689|948|1338|1581| |增长率(%)|-23.02|-7.72|37.61|41.14|18.1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53|-32|86|276|331| |增长率(%)|-35.47|-121.05|365.75|221.04|20.25| |ROE(%)|9.09|-2.05|5.31|15.03|15.73| |每股收益/EPS(摊薄/元)|0.59|-0.12|0.33|1.05|1.27| |市盈率(P/E)|71.3|-338.5|127.4|39.7|33.0| |市净率(P/B)|6.5|6.9|6.8|6.0|5.2|[6] 可比公司估值表 |代码|简称|2025/2/27收盘价(元)|EPS(元)|PE(倍)| |---|---|---|---|---| |||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300842.SZ|帝科股份|50.24|-0.17|3.85|3.49|4.46|5.04|-|13.1|14.4|11.3|10.0| |688503.SH|聚和材料|49.05|3.50|2.67|2.97|3.53|-|14.0|-|16.5|13.9|-| |688456.SH|有研粉材|36.17|0.53|0.53|1.19|1.27|-|67.6|68.0|30.4|28.5|-| ||平均值||1.29|2.35|2.55|3.09|5.04|40.8|40.5|20.4|17.9|10.0| |605376.SH|博迁新材|41.81|0.59|-0.12|0.33|1.05|1.27|71.3|-|127.4|39.7|33.0|[7] 公司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展示,包含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在2022A - 2026E的情况,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财务比率数据[9][10]
博迁新材20250225
2025-02-26 00:33
纪要涉及的公司 未明确提及公司名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趋势**:一季度业绩有明显改善,今年有望保持该趋势,老产品面粉业务处于业绩相对底部 [1] - **高端产品情况**:高端本体在AI服务器有应用,量有较大提升,高端粉产能利用率已达满,但分级产能不足,正在扩充 [1][5] - **新产品进展**:与客户推进验证情况基本符合预期,初步判断今年二季度会有验证结果或确切信息放出,但因保密协议不便多说 [1][3] - **减持原因**:减持可能与公司基本面和短期情况无关,可能是个人资金需求,排队刚好到该时间点 [2][7] - **需求趋势**:高端产品在AI服务器的应用量较消费电子有大幅增幅,后续需求持续增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平稳 [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投资者提问方式:网络端投资者可点击举手连麦导号提问或在文字交流区提交问题,电话端投资者按新意见导号先按信号键再加数字1提问 [4]
博迁新材(605376) - 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2025-02-24 20:16
股东持股与减持 - 众智聚成持有公司无限售流通股22,029,000股,占总股本8.42%[2] - 拟3个月内减持不超7,848,000股,比例不超总股本3%[2] - 集中竞价减持不超2,616,000股,占1%;大宗交易减持不超5,232,000股,占2%[2] 减持限制 - 众智聚成上市12个月内限制股份流通[7]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8] - 王君平间接持股6.97%,上市36个月内锁定[9] 减持影响 - 减持计划实施有时间、价格、数量等不确定性[10] - 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10] 合规情况 - 减持计划符合法规,公司督促股东遵守并及时披露信息[10]
博迁新材20240223
2025-02-24 15:34
纪要涉及的公司 博迁新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与利润恢复**:2024 年下半年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月度出货量从上半年 8 - 10 吨增至 130 吨,高端 MLCC 镍粉产品占比回升,推动业绩和利润恢复[2][3][7] - **毛利率回升预期**:预计 2025 年一季度毛利率大幅回升至 40%左右,受益于高端 MLCC 镍粉产品需求增加及产能利用率提升,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是关键因素[2][6][9] - **高端产品影响业绩**:高端 MLCC 镍粉产品虽销量占比 10% - 20%,但贡献 60% - 70%的利润,2025 年一季度高端品客户指引量超历史区间,高端品需求变化是业绩核心驱动[10] - **股价上涨原因**:高端产品占比恢复超预期,AI 服务器需求带动 MLCC 用量爆发性增长,下游三星电机扩张 AI 服务器用 MLCC 产能,毛利率恢复且订单可见度提升[2][11][12] - **AI 服务器影响 MLCC 市场**:AI 服务器对 MLCC 市场拉动作用约为传统服务器十倍,推动 MLCC 向更小、更高容、更耐高温和耐压方向发展,刺激高端订单增长[2][13] - **估值评估**:2025 年预计利润 3 亿元,对应市值 110 亿左右,PE 约 30 多倍,历史主业 MLCC 镍粉对应市值区间 120 - 150 亿,估值下限 60 倍左右,当前估值有合理性,未来有望提升[4][14][20] - **未来发展前景乐观**:高端产品占比恢复、毛利率回升、订单可见度提升,受益于 AI 服务器市场需求,下游企业扩产拉动需求,公司平台性特征具备长期成长潜力[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产品序列变化**:上市初期依赖 80 纳米镍粉,2023 - 2024 年补齐 100 - 200 纳米区间产品,是全球唯一能生产 80 - 600 纳米全系列镍粉的公司,技术领先[16] - **定价模式调整**:从一口价转变为原材料加加工费模式,曾与下游未严格执行新定价模式受益于镍价下跌,未来可能对中低端产品涨价[17][18] - **光伏级铜粉和固态电池进展**:2024 年光伏级铜粉项目恢复,三星电机洽谈合作,2025 年下半年车规级 MLCC 订单或增加;固态电池领域与国内头部电池厂深度合作,有望成重要供应商[19]
博迁新材(605376) - 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票交易风险的提示性公告
2025-02-21 17:30
股价表现 - 2025年2月18 - 20日公司股票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1] - 2025年2月21日公司股票再次涨停,短期涨幅高于同期上证指数[2] 估值情况 - 公司最新滚动市盈率为255.22,高于行业水平[3] 业绩情况 - 2023年因终端消费电子需求下滑,公司业绩亏损[4]